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賣數學教案模板8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3.29W

優秀的教師一定會在教學開始前將教案制定好,優秀的教案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必要措施,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賣數學教案模板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賣數學教案模板8篇

賣數學教案篇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引導學生直觀地認識平行四邊形。

過程與方法:觀察、操作,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難點:

認識平行四邊形。

教學準備:

長方形框架、七巧板

教學方法:

講解法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二)探索新知

1、做一做

(1)教師演示:出示長方形框架

這是什麼圖形,然後拉動,變成新形狀。提示學生認真觀察。

(2)學生動手操作,做一做。

(3)認識平行四邊形

a、認識平行四邊形實物(觀察新圖形)

b、認識平行四邊形平面圖

2、想一想

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的聯繫:對邊相等,四個角不是直角,有的是鋭角,有的是直角。

3、説一説

説一説平時見到的平行四邊形

4、畫一畫

5、拼一拼(用七巧板)

(三)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知識,用什麼方法認識平行四邊形。

(作業設計;在現實中尋找平行四邊形

作業設計隨堂練習

板書設計:平行四邊形

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的聯繫:對邊相等,四個角不是直角,有的是鋭角,有的是直角。

教學反思

賣數學教案篇2

學習目標:

理解多項式乘法法則,會利用法則進行簡單的多項式乘法運算。

學習重點:

多項式乘法法則及其應用。

學習難點:

理解運算法則及其探索過程。

一、課前訓練:

(1)-3a2b+2b2+3a2b-14b2 = ,(2)- = ;

(3)3a2b2 ab3 = , (4) = ;

(5)- = ,(6) = 。

二、探索練習:

(1)如圖1大長方形,其面積用四個小長方形面積

表示為: ;

(2)大長方形的長為 ,寬為 ,要

計算其面積就是 ,其中包含的

運算為 。

由上面的問題可發現:( )( )=

多項式乘以多項式法則:多項式與多項式相乘,先用一個多項式的 以另一個多項式的每一項,再把所得的積 。

三.運用法則規範解題。

四.鞏固練習:

3.計算:① ,

4.計算:

五.提高拓展練習:

5.若 求m,n的值.

6.已知 的結果中不含 項和 項,求m,n的值.

7.計算(a+b+c)(c+d+e),你有什麼發現?

六.晚間訓練:

(7) 2a2(-a)4 + 2a45a2 (8)

3、(1)觀察:4×6=24

14×16=224

24×26=624

34×36=1224

你發現其中的規律嗎?你能用代數式表示這一規律嗎?

(2)利用(1)中的規律計算124×126。

4、如圖,ab= ,p是線段ab上一點,分別以ap,bp為邊作正方形。

(1)設ap= ,求兩個正方形的面積之和s;

(2)當ap分別 時,比較s的大小。

賣數學教案篇3

圓錐的體積教學目的:使同學初步掌握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並能運用公式正確地計算圓錐的體積,發展同學的空間觀念。

學具準備: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8組,比圓柱體積多的沙土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圓錐有什麼特徵?

使同學進一步熟悉圓錐的特徵:底面,側面,高和頂點。

2、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指名同學回答,並板書公式:“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同時滲透轉化方法在數學學習中的應用。

二、導人新課

我們已經學過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那麼圓錐的體積是不是和圓柱體積有關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圓錐體積的計算。

板書課題:圓錐的體積

三、新課

1、教學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

師:請大家回億一下,我們是怎樣得到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的?

指名同學敍述圓柱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使同學明確求圓柱的體積是通過切拼生長方體來求得的。

師:那麼圓錐的體積該怎樣求呢?能不能也通過已學過的圖形來求呢?

先讓同學討論一下用什麼方法求,然後指出:我們可以通過實驗的方法,得到計算圓錐體積的公式。

教師拿出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各一個,“大家看,這個圓錐和圓柱有什麼一起的地方?”

然後通過演示後,指出:“這個圓錐和圓柱是等底等高的,下面我們通過實驗,看看它們之間的體積有什麼關係?”

同學分組實驗。

彙報實驗結果。先在圓錐裏裝滿沙土,然後倒入圓柱。正好3次可以倒滿。

多指名説

接着,教師課件邊演示邊敍述:現在圓錐和圓柱裏都是空的。請大家注意觀察,看看能夠倒幾次正好把圓柱裝滿?

問:把圓柱裝滿一共倒了幾次?

生:3次。

師:這説明了什麼?

生:這説明圓錐的體積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的體積的。

多找幾名同學説。

板書:圓錐的體積=1/3 × 圓柱體積

師:圓柱的體積等於什麼?

生:等於“底面積×高”。

師:那麼,圓錐的體積可以怎樣表示呢?

引導同學想到可以用“底面積×高”來替換“圓柱的體積”,於是可以得到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

板書:圓錐的體積= 1/3 ×底面積×高

師:用字母應該怎樣表示?

然後板書字母公式:v=1/3 sh

師:在這個公式裏你覺得哪裏最應該注意?

2、鞏固練習

(1)已知圓柱和圓錐等底等高。圓柱的體積是45立方厘米,圓錐的體積是( )立方厘米。已知圓柱和圓錐等底等高。圓錐的體積是20立方厘米,圓柱的體積是( )立方厘米。

(2)求下面圓錐的體積。

已知底面面積是9.6平方米,高是2米。

底面半徑是4釐米,高是3.5釐米。

底面直徑是4釐米,高是6釐米。

在列式時注意什麼?( ) 在計算時,我們怎樣計算比較簡便?(能約分的要先約分)

(3)判斷:

(l)圓錐體積是圓柱體積的1/3( )

(2)圓柱體的體積大於與它等底等高的圓錐體的體積。( )

(3)假如圓柱圓錐等底等高,圓柱體積是圓錐的3倍,圓錐體積是圓柱體積的2/3。( )

(4)圓錐的底面積是3平方釐米,體積是6立方厘米。( )

賣數學教案篇4

設計意圖:

在日常生活中,按一定規律排序的物體隨處可見,在區域活動中,幼兒經常會運用已有的各種排列經驗為娃娃穿項鍊、手鐲等,但是大部分幼兒排序的規律只停留在abab或aabb的規律上。如何讓幼兒進一步探索排序的規律並有創意的按規律排序,特設計了本活動。《綱要》中提出:“教學中要結合生活和遊戲情境,引導幼兒感知、理解事物的關係,對具體的事物按不同特徵進行分類和排序。”在活動中通過故事情節、遊戲引線,藉助ppt教學手段,幫助幼兒梳理排序規律,通過肢體遊戲表現按一定的規律排隊。提供常見的生活用品——吸管(同一大小、同一顏色)讓幼兒嘗試排序,能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創造出不同的排列規律,拓展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發現事物間的排列規律並續排。

2、能夠創造不同的排列規律進行排序。

3、感受創造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教具:ppt一張、綠毛龜、青蛙圖片各四張

2、學具:操作板人手一份、各色吸管各100根

活動過程:

一、導入:聽故事,引出規律。

1、提出要求:在故事中,聽到“綠毛龜”三個字的時候馬上起立。

2、教師講述故事,並依次貼出綠青蛙、綠毛龜。提問:你發現了什麼?

3、教師小結:原來它們的排列是有規律的。

4、初步嘗試續排。師:如果我要接着排,後面會是什麼呢?(綠青蛙、綠毛龜、綠青蛙、綠毛龜……)

二、觀察ppt,引導幼兒探索規律並續排。

1、幼兒觀察小貓家周圍哪些東西是有規律的,都是什麼樣的規律?

2、幼兒自由講述發現的規律並進行續排,引導幼兒説完整。

(1)小動物(abcabc……)

(2)向日葵排列(abab……)

(3)魚排列(aabb……)

(4)氣球(ababbabbb……)

3、教師總結:我們發現了這麼多有規律排列的東西,它們有的按物體名稱,有的按外形特徵,有的按上下左右的方向,還有的按數量的規律進行排列。

4、遊戲:幼兒用肢體動作排序。

(1)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現向日葵排列規律。

(2)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現魚的排列規律。

三、幼兒操作

1、介紹材料:出示操作板及同色吸管。

2、提出操作要求:

操作時從左到右進行排序。

鋪的路必須是有規律、有創意的。

鋪完路後,要檢查鋪的路是否有規律。

3、幼兒操作,師巡視指導。

4、展示、交流,師幼共同評價幼兒作品,總結創新之處。

四、思維拓展。

師:你發現生活中哪些東西是有規律的呢?

賣數學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面積單位間簡單的換算方法,熟練地進行換算

2、培養學生類推和逆向思維的能力

3、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學習態度

教學重點

熟悉面積單位間的進率,熟練地進行換算

教學難點

熟悉面積單位間的進率,熟練地進行換算

教學過程

一、複習

填空:

1米=()分米1分米=()釐米

1平方米=()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平方釐米

二、新授

1、教學例3、

例3、一塊正方形水泥磚,磚的`面積是25平方分米,合多少平方釐米?

教師提問:平方分米和平方釐米哪個大?

1平方分米等於多少平方釐米?

25平方分米是多少個100平方釐米?

教師板書:25平方分米=2500平方釐米

2、教學例4、

例4、根據量得的長和寬算出桌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釐米、合多少平方分米?

教師提問:怎樣計算桌面的面積?

根據是什麼?(長方形的面積公式)

教師板書:120×55=6600(平方釐米)

平方釐米和平方分米哪個大?

多少平方釐米是1平方分米?

6600平方釐米裏包含幾個100平方釐米?

66平方分米等於多少平方釐米,怎樣想?

3、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你發現在進行面積單位換算時,首先要分清什麼?在換算時有什麼規律?

三、鞏固練習

1、填空

(1)3800平方釐米=()平方分米

(2)400釐米=()分米=()釐米

(3)4200平方分米=()平方米

(4)17平方米=()平方分米

(5)29平方分米=()平方釐米

(6)9800平方釐米=()平方分米

2、一張寫字枱的枱面長是13分米,寬是6分米、他的面積是多少?合多少平方釐米?

3、一條人行道長20米,寬4米、面積是多少?合多少平方分米?用面積是25平方分米的水泥磚鋪地,需要這樣的水泥磚幾塊?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新收穫?在進行面積單位換算時有什麼規律?

五、課後作業

1、900平方分米=()平方米

50平方分米=()平方釐米

20xx平方釐米=()平方分米

85平方米=()平方分米

2、有一塊長方形菜地,長64分米,寬25分米,面積是多少?合多少平方米?在這塊地裏一共收芹菜160千克、平均每平方米收芹菜多少千克?

3、學校安裝教室玻璃、每塊玻璃長40釐米,寬35釐米、每塊玻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分米?每平方分米4角錢,一塊玻璃多少錢?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單位接龍

活動目的

使學生進一步熟悉面積單位間的進率

活動過程

1、每4位同學分為一組,排成一列進行遊戲

2、第一位組員隨意説出一個面積單位,第二位組員將這個單位轉換成其他不同的面積單位,第三位接着轉換……必須保證四個人説的單位都不一樣

3、比如第一位同學説2平方米,第二位同學可以説2平方米等於200平方分米(也可以説2平方米等於20000平方釐米)、第三位可以説200平方分米等於20000平方釐米(也可以説20000平方釐米等於2000000平方毫米)

4、説錯了的同學要被罰演一個節目

賣數學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對比,讓幼兒感知圓形、三角形、長方形的基本特徵,能夠識別和區分三種幾何圖形。

2,在老師的指導下,能用數來描述圖形。

3,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4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3過創設愉悦的遊戲情節,運用多種感官來調動幼兒的思維、想象能力,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1.三種幾何圖形卡片若干,固體膠。

2.ppt幾何圖形拼組成的圖片

3魔術箱、魔法棒。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教師帶幼兒做手指遊戲,集中幼兒的注意力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到圖形王國去,那裏啊,會變出好多好多有趣的東西,好了,我們先來做個小遊戲,看哪個小朋友表現得最好。

"2.中間部分:用遊戲的方式讓幼兒認識三種幾何圖形(1)遊戲:摸一摸"魔術箱"。

師:"小朋友們,圖形王國到了,圖形王國裏有一隻奇妙的箱子,你們看,就是這隻魔術箱。(出示魔術箱)你們想不想知道里面藏的是什麼祕密?好了,我們來看看這隻魔術箱會給小朋友們變

教學反思:

中班幼兒已經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圓形、半圓形、橢圓形,對幾何圖形有着濃厚的興趣。幫助幼兒進一步感知、並掌握有關幾何圖形的基本特徵。充分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滿足幼兒探索發現、嘗試創作的慾望,符合大班的年齡特點。

賣數學教案篇7

活動題目:

找朋友

活動目標:

1、認識10以內相鄰數

2、感知一個數與前後兩個相鄰數之間的關係

活動材料:

1、紙製小豬卡片5個、小貓卡片6個、小猴卡片7個,1—10的長條點卡

2、數字卡1—10,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1、認識6的相鄰數

教師將三種動物卡片散貼在黑板上,提問:黑板上三種動物卡片有什麼不同?

教師:誰能把一樣動物卡片放在一起,並且把它們排隊教師:每種動物卡片的數目可以用數字幾表示?請小朋友在每種動物下面用數字卡表示它們得數目。

教師:動物卡片是怎麼樣排隊的?6個小貓卡片的前面是幾個小豬卡片?6個小貓卡片的後面是幾個小猴卡片?

教師:為什麼5個小豬卡片排在6個小貓卡片的前面?6個小貓卡片排在7個小猴卡片後面?

教師:6的前面是幾?6的後面是幾?6比5怎樣?6比7怎樣?

2、感知相鄰數之間的關係

教師出示1—10的長條點卡,引導幼兒觀察,並匹配數字卡教師:教師指着8的長條點卡,提問:圖上幾個圓點?請找出比它少1的小朋友和比它多1的大朋友。

教師:1個數字有幾個朋友?是兩個什麼樣的朋友?

教師:數字9有朋友嗎?它的朋友是誰?

3、遊戲:找朋友

教師:老師報一個數,就請你在自己的卡片中找,把這個數的兩個朋友舉起來。

教師:該遊戲重複多次後,可請幼兒兩人一組,一人報數,一人舉數卡,然後交換玩。

有效提問:

1、每種動物卡片的數目可以用數字幾表示?

2、6個小貓卡片的前面是幾個小豬卡片?6個小貓卡片的後面是幾個小猴卡片?

3、6的前面是幾?6的後面是幾?

4、數字9有朋友嗎?它的朋友是誰?

有效詞彙:

相鄰數,報數,關係活動延伸:

活動建議:

提供"填空卡",讓小朋友鞏固對相鄰數的認識。

區角活動:

在區角中引導幼兒觀察自己的毛巾、茶杯的號數,找找它們的相鄰數朋友。

家園共育:

請孩子觀察自己及鄰居家的門牌號碼,散步時觀察一條街中的每一個門牌號碼,幫助孩子積累與相鄰數相關的經驗,鞏固對相鄰數的認識。

賣數學教案篇8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1。通過實物的操作,讓學生親身體驗並比較物體的輕與重。

2。能用正確的語言描述物體的輕與重並進行比較。

[能力目標]

通過生活實踐用自己的方法比較物體的輕重。

[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遊戲、實踐的過程激發學生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興趣。

【教學重點】

通過實踐,用自己的方法比較得出物體的輕與重。

【教學難點】

和生活相結合,選擇合理的方法比較輕重。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一)比一比:

師:小朋友,看看今天老師在講台上都放了哪些物品啊?(生答)

師:現在誰能説出老師手裏的這兩樣物品哪個重,哪個輕?(多媒體出示:蘋果和氣球;書和骰子)請同學們觀察物體,告訴同桌的好朋友,誰重誰輕?

師:你們為什麼能一下子判斷出來呢?

小結:這是因為在平時生活中我們都拿過它們,所以可以直接憑生活經驗用眼睛觀察來進行判斷。

(二)猜一猜:

老師這裏有兩個一樣大小的盒子,裏面放了不同的東西,你們能猜出哪個盒子重,哪個盒子輕嗎?(學生猜測)

師:每個小朋友都有不同的猜測,你有什麼好辦法來比較出兩個物體的輕重呢?(生:用手掂一掂、拎一拎、天平稱、蹺蹺板等)

師:小朋友想出了這麼多好辦法,那今天我們就一起用自己的方法來比較物體的輕與重

吧。(出示課題:輕與重)

二、探究新知:

(一)掂一掂

師:剛才小朋友都想到了許多好方法,可是當我們身邊沒有天平和蹺蹺板這些工具時該怎麼辦?(用手掂一掂)現在誰願意上來感受一下老師手裏的這兩個盒子哪個重、哪個輕?告訴大家你的感覺是什麼樣的?(請學生上來掂一掂,得出答案)

師:米老鼠給我們大家準備了很多禮物,等會兒我們也用“掂一掂”的方法來任選兩樣物體比一比輕重。

現在每組的桌子上都放了氣球、生梨、蘋果和礦泉水,每個小組可以任選其中的兩個物品用掂一掂的方法比一比輕重。(要求:每個小組的小朋友任選兩樣物體來掂一掂、比一比,説一説。

()和()比

()比()重

()比()輕

(請3~4個小朋友來説一説)

師:在我們剛剛比較的過程中,哪個物品是最重的?哪個物品是最輕的?(氣球最輕,水最重)

師:氣球的外表形狀最大,為什麼比較下來是最輕的?(因為裏面是空氣)

師:物體的輕與重與物體的大小有沒有關係?(沒有)

師小結:比較物體輕重,不能只看大小,物體的重量與它的材質有關,大的不一定就重。所以用手掂一掂是我們生活中常用的一種比較輕與重的方法。

(二)拎一拎

1、師:(出示課件)現在米老鼠這裏有一堆梨和一堆蘋果,它還用剛才掂一掂的方法來比較它們的輕重,你們看行不行?(不行,因為數量太多了,手上放不下會全掉在地上)師:那我們小朋友是不是可以想出其它的方法來比較它們的輕重呢?(同桌交流,生答:可以用拎一拎的辦法)

師:我們把蘋果全放在紅色的袋子裏,把梨放在黃色的袋子裏用手來拎一拎。(請2~3個小朋友上來拎一拎),並把拎的感受告訴大家。(梨的總重量要比蘋果的總重量重)

2、很多小朋友都想嘗試下拎一拎的感覺,那就和你的同桌合作下,拎一拎誰的書包重,

誰的書包輕,然後把與同桌合作的結果告訴大家。

3、學生交流。(我同桌的書包輕,我的書包重)

(三)吊一吊

1、師:老師這裏的梨和蘋果差不多重,用手好像估測不出輕重,你有什麼好辦法來比較出它們的輕重嗎?(生:用天平秤來稱一稱)

師:這個辦法不錯,可是如果沒有這些工具的時候還可以用什麼好方法進行比較呢?(用橡皮筋吊一吊來比較輕重)

師演示:應該看哪一段的長度?(橡皮筋的長度)

請小朋友上來指一指橡皮筋拉伸的長度。

2、比較礦泉水和生梨。

師小結:在同樣的橡皮筋上所吊的物體越重,橡皮筋拉得越長。

三、觀察實驗,比較輕與重:

1、師出示媒體:海綿、吸鐵石、膠水、夾子、玩具車;

師:誰能想個好辦法將這些東西從輕到重擺放整齊?(小組討論交流)

(1、用手估測,2個2個比較;2、2個2個吊起來比較;3、把這5種物品全都吊上去)師:哪種方法會比較方便?(全吊上去)

師:其實,根據生活經驗我們已經可以猜出誰是最輕的。(海綿)

誰是最重的。(吸鐵石)

2、學生動手實驗證明,並記錄結果(從輕到重)

填寫在書上的.表格內。

3、學生交流:

把5件物品都掛在橡皮筋上,橡皮筋拉得最短的就是最輕的;橡皮筋被拉得最長説明這個物體最重。

4、請小朋友上來指一指,要看橡皮筋的哪一段長度?

四、知識拓展:

1、出示課件:小朋友都玩過蹺蹺板,當蹺蹺板停止晃動,像現在這樣時,你能説出誰比較重嗎?為什麼?(肯定是小胖重、小巧輕。小胖的一邊已經蹺下去了,而小巧蹺到上面去了,所以是小胖比小巧重。)

師:如果他們兩人一樣重,那蹺蹺板兩邊的高度會怎樣?(一樣高)

2、師出示圖片。

師:你從這幅圖裏看懂了什麼?(2個蘋果=4個香蕉;1個蘋果=2個香蕉)

師:要使蹺蹺板兩邊的重量不一樣,你有什麼好辦法?(生答)

師:如果再加1個蘋果,那右邊要加幾個香蕉才能使它們一樣重呢?(2根香蕉)

3、課後拓展練習:

小木箱一箱可裝4瓶飲料,大木箱一箱可裝8瓶飲料,那麼12箱小木箱裝的飲料的重量和6箱大木箱的飲料的重量哪個重、哪個輕?

12×4=48(瓶)

6×8=48(瓶)

(一樣重)

師:有時候我們還可以用算一算的方法來比較物體的重量。

五、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本領?通過學習,你有哪些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