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八年級上冊三峽教案8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26W

教案在書寫的時候,你們一定要強調與時俱進,教案的書寫是能夠讓自己的教學實踐合理使用的,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八年級上冊三峽教案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八年級上冊三峽教案8篇

八年級上冊三峽教案篇1

一、複習時間的安排:第17週一至第19週五

二、複習內容:

1、熟練掌握1——4單元重點詞語的讀音及寫法。

2、熟練背誦及默寫會25、30課、課外古詩詞、22、24、26、27重點古文。3、文言文會重點實詞的解釋,尤其注意通假字和一詞多意現象;會一些名句的翻譯;會在整體把握課文的基礎上,回答一些重點問題。

重點古文:

?桃花源記》(陶淵明)《陋室銘》(劉禹錫)《愛蓮説》(周敦頤)《三峽》(酈道元)《答謝中書書》(陶弘景)《記承天寺夜遊》(蘇軾)

4、現代文重點要求:在整體把握課文的基礎上,會就一些重點文段回答一些重點問題;會記敍文、説明文、小説的一些知識點和考點。

(1)新聞知識點。

(2)環境描寫的作用,人物描寫對人物性格塑造的作用及人物形象性格分析;作者的感情態度。

(3)説明文重點掌握説明文的順序,説明方法及作用,語言的特點。5、綜合性學習:

(1)世界何時鑄劍為犁(關於戰爭的名言、格言、成語、詩歌;古今戰役;你對戰爭的評價和看法)。

(2)讓世界充滿愛(愛的歌曲;具體情景下的口語交際,主要考語言運用能力)。

(3)説不盡的橋(橋的成語、俗語、歇後語、詩歌、故事;名橋欣賞等)。(4)走上辯論台(主要考語言運用能力,比如給出正方一個觀點,問:假如你是反方,你會怎樣辯論)。

(5)蓮文化的魅力(荷花的別稱、詩歌、風俗、用途、傳説故事等)。(6)怎樣蒐集資料(知道蒐集資料的途徑方法,以及怎樣用電腦蒐集資料)。6、名著導讀,要求:

(1)熟記作者、主人公姓名。

(2)每本書至少掌握3個以上經典故事情節。(3)對人物性格的把握和評價。(4)這本書的主要內容和特色等。

名著——《朝花夕拾》《駱駝祥子》《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三、複習措施:

1、充分利用早讀時間把好基礎知識的過關,主要包括:(1)1——4單元重點詞語的讀音及寫法。(2)25、30課、課外古詩詞的背誦與默寫。(3)22、24、26、27課重點古文的背誦與默寫。

2、利用好課堂上的時間,結合《國中單元測試》的單元測試的文段閲讀訓練,指導學生閲讀的答題方法與技巧,落實記敍文、説明文、小説的一些知識點。

3、利用閲讀課的時間,引導學生梳理名著的作者、主人公姓名及性格、經典故事情節、書的主要內容和特色等。

4、進行四次基礎知識與重點古文釋詞譯句的測試,每次只需15——20分鐘,及時批改與講評,督促學生牢固掌握。

5、在19週一進行一次綜合基礎知識測試,進行復習知識的查缺補漏。6、每天的語文作業主要讓學生複習古文,結合《學習輔導》上的練習進行。

四、複習資料:

1、《國中單元測試》上的文段閲讀訓練、古文練習。2、《學習輔導》.

3、《語文天地——期末複習大盤點》

4、綜合性學習:課本p42、p89、p120、p159、p184、p210。5、名著閲讀:課本p224、p234、p243。6、《國中單元測試》

7、《語文天地》期末模擬試卷一、二

八年級上冊三峽教案篇2

八年級上冊語文《三峽》教案

一、教學目標

1、學習文中抓住特徵描寫景物的方法

2、學習古人敍事抒情的方法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並背誦

4、積累文言詞彙

二、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1、以四人小組為單位,查找有關三峽的資料或圖片,要求學生對三峽有些瞭解

2、 收集有關長江或三峽的詩句

教師準備:1、網上搜集有關三峽的圖片,各個角度的精選一副

2、蒐集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圖片和詩句

三、教學過程:

1、導入:認識作者酈道元,是在《中國石拱橋》,它提到了《水經注》,回憶書的內容,《水經注》是記敍我國江河分佈的專著,提到我國的江河,長江與黃河最具代表性, 關於黃河的詩句我們學了不少,那麼關於長江呢?(師生共同吟誦有關長江的詩句)

2、 長江確實壯美,尤以三峽為甚,讓我們目睹一下三峽的美景。(多媒體展示三峽的美景)三峽指上游自重慶白帝城至湖北宜昌之間的瞿塘峽、巫峽、西陵峽,都説瞿塘雄、巫峽絢、西陵險,下面的幾句詩各是寫哪個峽的?是否驗證古人的説法?

多媒體展示:有關三峽的詩句

1.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2.十二巫山見九峯,船頭彩翠滿秋空

朝雲暮雨渾虛語,一夜猿啼月明中

3.扁舟轉山曲,未至已先驚

白浪橫江起,槎牙似雪城

4.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5.巴東三峽巫峽長,猿啼三聲淚沾裳

6.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7.峽盡天開朝日出,山平水闊大城浮

8.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注】此設計讓學生從總體上了解三峽的特徵,並能理論聯繫實際,培養他們觀察能力和判斷能力。

3、 看着現代的畫面,讀着古人的詩篇,我們知道,長江不僅壯麗於現在,更壯麗於過去,你覺得三峽最美在什麼地方?這個問題還是朗讀過後再來解決。(學生齊讀)

4、 複習生字詞,再次齊讀課文。

多媒體展示:本文的生字、讀音

quē xiāng yǎn zhǔ

闕處 襄陵 絕巘 囑引

sù shù xī tuān

沿溯 飛漱 曦月 急湍

xiào zhàng

長嘯 重巖疊嶂

?注】此項環節設計意在強化學生的誦讀能力,切實抓好基礎。

5、 師生帶着尋美的眼光找尋三峽最美的所在,教師引導:在山水

(學生回答一有沾邊,便及時鼓勵:你們跟酈道元真是心有靈犀,他也覺得三峽美在山水)

6、 好的詩文不需要也不要求每個字都會翻譯,因為美需要的是體會而不是肢解,現在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語言描繪一下文中三峽的美景。(各組一名學生限時1分鐘描繪)

?注】此項環節設計意在鍛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概括能力

7、 教師點評:這幾位同學描繪的重點應該在哪些方面?(在山水)點出較好的同學給予鼓勵

8、 山是雄奇、險峻的山,水是清幽、柔美的水,山美水美,面對美景,你總不能説好美好美,古人可沒照相機,他如何傳達目睹的美景,一是認真觀察,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徵,二是運用恰當的語言。聯繫你所見過的山,運用你腦中描寫山的詞庫,你能説出哪些?

多媒體展示:總結描寫山的詞庫

險峻 磅礴 嶙峋 峻峭 突??

巍峨 崢嶸 連綿 逶迤

千山萬壑 峯迴路轉 峯巒疊嶂

懸崖峭壁 深山幽谷 冰峯雪嶺

文中如何寫山?

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注】此項環節設計意在引導學生積累詞彙

9、 教師點評:我覺得是酈道元描繪的山美,他是針對山的高這個特點進行描繪,而你們還談不上描繪,只是詞語的堆砌,因為你們腦中並無一副完整的圖畫。現在,試想着有一副水的圖畫(瀑布、泉水、小溪),你能説出哪些詞語來描繪?

(小組競爭進行想象積累性的描繪)

?注】利用國中生好勝的心理,故意給他們一個下馬威,激起他們思考的激情

10 這次是你描繪的水美還是酈道元描繪的水美?先看一下酈道元的水,萬物因水而有靈性,水因季節不同而呈不同景象,酈道元在描繪水時是分季節來寫的。

多媒體展示:水因不同季節呈現不同景象

夏之景: 沿溯阻絕

春冬之景: 素湍綠潭,迴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

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

秋之景: 林寒澗肅,高猿長嘯,屬引悽異

多媒體展示:總結描寫各類水的詞庫:

潺潺 淙淙 涓涓 汩汩

奔騰 咆哮 澄清(澈)

洶湧澎湃 浩浩蕩蕩 波瀾壯闊

驚濤駭浪 萬丈狂瀾 煙波浩渺

碧波盪漾 飛瀑濺玉

?注】此環節把文本和課外積累相結合,牽着他們帶着好勝的心進入下一環節

11、教師點評:我覺得還是酈道元描繪的水美,水不可能脱離其他事物而單獨存在,若是溪水,它有細沙、鵝卵石相伴;若是泉水,它有青松、綠柳相依;若是瀑布,它必與懸崖、巖石同時出現,作者沒有隻看到單純的水,而是把水與周邊的景物緊密相連,這樣,有個性的水,三峽的水便活生生地出現在面前,而且,他多用四字對偶句,句勢略有變化,這樣讀起來很有節奏感,語言顯得精煉,充滿生氣。

12、 讓我們再次欣賞本文的山美,水美和語言美。(學生齊讀)

13、 多媒體欣賞圖片:找出與之相符的詩句,體會文中簡練的語言。

①深溪橫古樹,空巖卧幽石。

②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③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④浮雲不共此山齊,山靄蒼蒼望轉迷。

⑤黃昏半在下山路,卻聽泉聲巒翠微。

⑥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注】此環節為課外拓展,在欣賞放鬆的同時積累知識,增強文化底藴。

14、 詩句再好,意境再美,終究是別人的,還好現在引用不用付專利。我們能否學着用優美簡練的語言進行描繪。選定你想描繪的一副山水畫,結合文中的句勢,等下同學們一起對號入座,能對得上號,説明你觀察仔細,對得上號,又能贏得同學的掌聲的,證明你已學到本課的精髓了。

?注】此環節為課內兼課外的習作,訓練學生的觀察、書面表達能力。

15、 小結:點評學生習作,道出本節課重點,學習短小優美的文章,講究手、腦、口、眼並用,讓我們再次用自己美妙的嗓音詮釋一下美。

?三峽》知識點解析

一、原文: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quē)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x ī )月。

至於夏水襄陵,沿溯(sù)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迴清倒影。絕巘(yǎn ) 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shù)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zhǔ)引悽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cháng)。”

二、註釋:

1、《三峽》: 選自《水經注疏》。三峽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的總稱,在長江上游重慶奉節和湖北宜昌之間。酈道元(466或472—527),字,善長,范陽涿(zhuō)縣(現在屬河北)人,北魏地理學家。

2、自,從,由;七百里:約合現在二百公里。

3、略無闕處:沒有一點中斷的地方。略無,毫無。闕,通“缺”。

4、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自非:如果不是;亭午:正午;夜分:半夜。

曦:日光,這裏指太陽;月,指月亮。

5、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襄:漫上;陵,丘陵;沿:順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6、或王命急宣:有時皇帝的命令必須急速傳達,或:有時。

7、朝發白帝,暮到江陵:早晨從白帝城出發,傍晚就到了江陵。白帝:白帝城,在現在重慶奉節東。江陵:即現在湖北江陵。

8、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即使騎上快馬,駕着風也不像這麼快。奔:這裏指飛奔的馬;御:駕;以:當作“似”;疾:快。

9、素湍綠潭,迴清倒影:雪白的急流,碧綠的潭水,迴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種景物的影子。 素:白;湍:白色的急流;回:旋轉,這裏是迴旋,迴盪的意思。

10、絕巘:極高的山峯;巘:山峯。

11、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懸泉和瀑布,在那裏飛流沖刷。懸泉:從山崖上流下來的好像是懸掛着的泉水。漱:沖刷。

12、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樹榮(茂盛),山高,草茂;良:真,實在。

13、晴初霜旦:初晴的日子或結霜的早晨。

14、林寒澗肅:樹林和山澗顯出一片清涼和寂靜。肅:寂靜。

15、高猿長嘯,屬引悽異:高處的猿猴放聲長啼,聲音連續不斷,格外淒涼。 屬:連續;引:延長。

16、 空谷傳響,哀轉久絕:空蕩的山谷傳來(猿猴)的回聲,悲哀婉轉,很久才消失。

17、巴東:郡名,今重慶東部雲陽、奉節、巫山一帶。

18、猿鳴三聲淚沾裳:人們聽到猿猴的幾聲哀鳴,淚水就要沾濕衣裳。

三、知識點解析:

1、酈道元是地理學家,他通過考察發現了三峽的那些科學資料?他還是散文家,通過遊覽又有那些感受?

通過考察,他發現三峽兩岸高山相連,隱天蔽日的雄奇,夏水氾濫的迅猛,春冬之時山水草木的多趣,秋景的肅殺與悽異。

他的感受隨景而變,看到夏水迅猛感到“奇”(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看到春冬之時山水的清榮峻茂感到“趣”(良多趣味);

看到秋天林寒澗肅高猿長嘯感到“悽”(猿鳴三聲淚沾裳)。

2、聯繫上下文,比較各組括號裏的詞:(一詞多義)

(1)自三峽七百里中 (自):從,由,譯“在”

自非亭午夜分 (自):若,如果。

(2)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以):似,像。

鄉人皆惡我鳴,以故東徙 (以):因為。

(3)懸泉瀑布,飛漱其間 (其):那;

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其):它的。

(4)故漁者歌曰 (故):所以

鳩曰,“何故?”(故):原因,緣故

(5)至於夏水襄陵(至):到了

每至晴初霜旦(至):到

(6)沿溯阻絕 (絕)斷

絕巚多生怪柏 (絕)極

哀轉久絕 (絕)消失,停止

(7)迴清倒影(清):形容詞作名詞,清波

清榮峻茂(清):清澈

3、古今異義詞:

(1)或王命急宣 (或):古義:有時 今義:常用於選擇複句的關聯詞)

(2)雖乘奔御風 (雖):古義:即使, 今義:雖然

4、通假字

①略無闕處(“闕”通“缺”,斷缺)

②哀轉久絕(“轉”通“囀”,婉轉)

5、詞類活用

①雖乘奔御風(奔:動詞用作名詞,飛奔的馬)

②迴清倒影(清:形容詞用作名詞,清波)

③晴初霜旦(霜:名詞用作動詞,結霜)

④空谷傳響(空谷:名詞作狀語,在空蕩的山谷裏)

5、特殊句式

1.兩岸連山:省略句,省略定語“三峽”。

2.重巖疊嶂:省略句,省略主語“兩岸”。

6、重點語句翻譯

1、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譯:即使騎着奔馳的駿馬,駕着風,也沒有這樣快。

2、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譯:水清,樹榮(茂盛),山高,草茂,實在是有很多趣味

3、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

譯:到了夏天江水暴漲,順流而下逆流而上的船隻都被阻隔斷了。

4、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譯:空蕩的山谷裏傳來回聲,悲哀婉轉,很長時間才消失。

5、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譯: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見太陽和月亮。

五、考場演練:

1、給下面括號裏的字注音

(曦)月------- 沿(溯)阻絕------ 素(湍)綠潭--------

略無(闕)處--------- 飛(漱)-------- (屬)引悽異---------

2、解釋括號裏的詞

(1)夏水(襄)陵--------------- (2)(亭午)夜分------------------

(3)不見(曦)月--------------- (4)沿(溯)阻絕-----------------

(5)乘(奔)御風--------------- (6)(霜)旦-----------------------

3、根據提示寫出文中相應的語句:

(1)我國曆史上首趟“和諧號”動車組發車時速達200公里,真是-----------------------------------------

(2)表現三峽春冬季節江水澄澈的句子是-------------------------------------------------------------

(3)吳均《與朱元思書》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與本文異曲同工之妙的

句子是------------------------------

4、填空

(1)三峽指--------,--------,---------峽

(2)酈道元,字---------,----------(朝代)范陽涿縣人,我國古代著名的-----------,- -----------。撰著-----------。

5、翻譯:

(1)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

(2)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3)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6、閲讀理解:

(1)簡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內--------------------------

(2)賞析第二段文字的 寫作技法及其表達效果

-------------------------

(3)第三段寫三峽春冬景色,動靜結合,相得益彰,請分別寫出描寫動景和

靜景

------------------------------

(4)從視角角度看,“素湍綠潭,迴清倒影”是從-----------角度來描寫,“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是從------------角度來描寫。

(5)根據文中內容,解釋“峽”的意思---------------------------------------

(6)有人認為三峽壯美,有人認為三峽秀美,根據文章內容談談你的看法--------------------------------------- (7)“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寫出了漁人怎樣的生活?----------------------------

(8)文章描寫了三峽美麗的風光,請你利用文中詞句組成一幅對聯---------------------------

六、課文翻譯:

在三峽七百里當中,兩岸都是連綿的高山,幾乎沒有中斷的地方。層層的懸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陽都遮蔽了。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時候,連太陽和月亮都看不見。

在夏天水漲、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時候,上行和下行的船隻都被阻,不能通航。有時皇帝的命令要急速傳達,這時候只要清早坐船從白帝城出發,傍晚便可到江陵。中間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騎着駿馬,駕着疾風,也不如它快。

在春、冬兩個季節,雪白的急流,碧綠的深潭,迴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種景物的影子。在極高的山峯上,生長着許多奇形怪狀的柏樹,在山峯之間,常有懸泉瀑布飛流衝蕩。水清,樹榮,山高,草盛,趣味無窮。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時候或下霜的早晨,樹林和山澗顯出一片清涼和寂靜。高處的猿猴拉長聲音鳴叫,聲音連續不斷,非常淒涼怪異。空曠的山谷傳來猿啼的回聲,悲哀婉轉,很久很久才消失。所以漁歌唱道:“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參考答案:

1、略(見原文);2、略(見註釋);3、(1)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2)素湍綠潭,迴清倒影;

(3)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4、(1)瞿塘峽、巫峽、西陵峽;(2)善長,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水經注》。5、略。6、(1)本文描繪了三峽的地貌特徵,及四季變化之景。(2)本段採用比喻、誇張、襯托等修辭手法;從時間之短,流距之長,渲染了水勢之大,流速之快,讓讀者感受到了三峽江流的洶湧澎湃,奔騰咆哮的豪壯氣勢;還讓我們產生想象,如果乘上小船飛流直下,一瀉千里,將是多麼的驚心動魄。(3)動景:懸泉瀑布,飛漱其間;靜景:素湍綠潭,迴清倒影。(4)俯視,仰視。(5)峽是兩山夾水的地方。(6)從文章內容看,三峽既壯美,“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夏天水漲時“沿溯阻絕”;有秀美,“春冬之時,素湍綠潭,迴清倒影。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還有一點悽美,“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悽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7)寫出了三峽漁民的悲慘生活。(8)隱天蔽日三峽山,迴清倒影春冬水。

?三峽》原文和譯文

原文: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於夏水襄陵,沿泝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迴清倒影。絕_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悽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譯文:

在三峽的七百里中,兩岸山連着山,幾乎沒有半點空隙。層層疊疊的山巖峯巒,遮蔽了天空,擋住了日光。假如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陽和月亮。到了夏季,大水漫上兩岸的丘陵,上行、下行的水路都斷絕了。有時皇帝有詔命必須火速傳達,早晨從白帝城動身,傍晚就到了江陵,這中間有一千二百里的路程,即使騎上奔馳的駿馬,駕着長風飛翔,也沒有如此迅速。春冬季節,白色的急流,迴旋着清波;碧綠的深潭,倒映着兩岸山色。極為陡峭的山峯上,生長着許多姿態奇特的柏樹,大小瀑布,在那裏飛射沖刷,江水清澈,樹木繁盛,羣山峻峭,綠草豐茂,確實很有趣味。每逢雨後初晴或霜天清晨,樹林山澗冷落而蕭索,常有猿猴在高處長聲鳴叫,聲音連續不斷,異常淒厲。迴響在空曠的山谷中,很長時間才消失。所以打魚的人唱道:“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八年級上冊三峽教案篇3

一、設計理念

根據新課標對八年級語文教學的要求。

二、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自讀課文,應該給學生充分的信任,鼓勵他們自主完成學習任務。教材中已經給出了不少供學生自主學習的助手,學生可以“閲讀提示”的引導下進入文本,藉助註釋疏通文意,藉助“思考探究”的提示思考關鍵問題。

三、教學目標

1. 藉助課文註釋和工具書疏通文意,提高閲讀淺顯文言文的能力。

2. 學習本文通過對比表現人物的寫作方法。

3. 認識周亞夫恪盡職守的精神的現實意義。

四、重點難點

抓住語言描寫的感情色彩來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和人物的性格特徵。

參照註釋,查閲詞典,疏通語言文字,反覆朗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五、教學策略與手段

朗讀,研討。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新課導入

學生朗讀王維的《觀獵》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草枯鷹眼疾,風勁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回看射鵰處,千里暮雲平。

這首五言律詩描寫了一位將軍打獵的情景。詩中對涉獵將軍的英姿作了形象、逼真的描寫,熱情地歌頌了將軍的豪邁氣概,曲折的表達了作者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和遠大的政治抱負。這裏面的細柳營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主人公―――周亞夫駐軍的地方,下面就讓我們一起細讀他在細柳營的故事,體會他與眾不同的人格魅力吧。

二、預習與交流

1.朗讀課文,圈點課文中的生字詞。

棘門(jí) 彀(gòu) 弓弩(nǔ) 詔(zhào)

按轡(pèi) 揖(yī) 胄 (zhòu) 曩(nǎng)

2.作者連接

司馬遷(約前145—約前90),字 子長,西漢夏陽(今陝西韓城)人,西漢歷史學家和文學家 。

3.作品連接

?史記》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共三千餘年的史事,全書一百三十篇,包括八書、十表、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是一部“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偉大著作,是司馬遷對我國民族文化特別是對歷史學和文學的極其寶貴的貢獻。《史記》不僅是史學著作的典範,而且是傳記文學著作的典範,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魯迅在《漢文學史綱要》裏稱它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對《史記》在史學上和文學上的地位給予極高的評價。

三、合作與探究

(一)朗讀指導

(1)乃/以宗正劉禮/為將軍

(2)已而/之/細柳軍

(3)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

(4)於是/上乃使使/持節詔將軍

(5)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

(二)理解詞語

1.重點實詞

彀弓弩(張開)

天子先驅(先行引導的人員)

軍中聞將軍令(聽從)

居無何(經過,表示相隔一段時間)

將軍亞夫持兵揖(行禮)

使人稱謝(告知)

2.通假字

(1)軍士吏被甲(同“披”)

(2)改容式車(同“軾”,車前橫木,這裏用作動詞,指扶軾)

3.一詞多義

(1)使

①於是上乃使使持節詔將軍(派遣)

②於是上乃使使持節詔將軍(使臣)

(2)軍

①軍霸上(駐軍)

②上自勞軍(軍隊)

(3)之

①已而之細柳軍(到)

②不聞天子之詔(助詞,的)

③稱善者久之(無意義)

(4)以

①以河內守亞夫為將軍(任命)

②請以軍禮見(用)

4.古今異義

(1)天子先驅至(古義:先行引導的人員;今義:走在前面引導)

(2)軍中聞將軍令(古義:聽從;今義:用鼻子嗅)

(3)持節詔將軍(古義:符節,皇帝派遣使者或調動軍隊的憑證;今義:節日)

(4)亞夫乃傳言開壁門(古義:營壘;今義:牆壁)

(5)請以軍禮見(古義:請允許我;今義:希望對方做某事)

(6)使人稱謝(古義:告知;今義:感謝)

5.詞類活用

(1)軍棘門(名詞用作動詞,駐軍)

(2)介胄之士(名詞用作動詞,披甲戴盔)

(3)於是上乃使使持節詔將軍(名詞用作動詞,下詔)

(4)鋭兵刃(形容詞使動用法,使……鋒利)

(三)翻譯句子

1.文帝之後六年,匈奴大入邊。

漢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規模侵入漢朝邊境。

2.至霸上及棘門軍,直馳入,將以下騎送迎。

到了霸上和棘門的軍營,直接驅馳而入,將軍及其屬下都騎着馬迎送。

3.已而之細柳軍,軍士吏被甲,鋭兵刃、彀弓弩,持滿。

隨即來到了細柳軍營,只見官兵都披戴盔甲,手持鋒利的兵器,開弓搭箭,弓拉滿月,戒備森嚴。

4.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

軍中只聽從將軍的命令,不聽從天子的命令。

5.於是上乃使使持節詔將軍:“吾欲入勞軍。”

在這種情況下,皇帝就派使者拿符節去告訴將軍:“我要進營慰勞軍隊。”

6.其將固可襲而虜也。

匈奴是完全可以通過偷襲而俘虜那裏的將軍。

(四)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用一句話概括每段內容。

?交流點撥】第一段:簡要交待了邊境的緊張形勢和劉、徐、週三軍的駐地。第二段:寫周亞夫在細柳營嚴格治軍。第三段:寫漢文帝深明大義,讚歎周亞夫治軍嚴格。

2.用自己的話簡要複述故事情節。

?交流點撥】匈奴入侵,皇帝慰問軍營,在周亞夫所在的細柳軍營看到了與其他軍營不一樣的地方,雖然皇帝進細柳軍營不太順利,但對亞夫將軍卻有着極大的誇獎。

四、拓展延伸

景帝三年(前154年),以吳、楚為首的七國之亂爆發。周亞夫被任命為太尉,領軍東進與叛軍作戰。出發前向景帝提出用樑王劉武軍隊拖住吳、楚主力,尋找時機切斷對方糧道的戰略,得到景帝的認可。後實際作戰中,樑軍受到吳楚軍壓迫,不停向周亞夫求救,但周亞夫按兵不動,用輕騎兵截斷了吳楚軍的糧食供給。缺糧的叛軍反撲未果,終於崩潰。叛亂歷時三個月即被平息。

第二課時

一、新課導入

上一節課,我們藉助文下注釋,疏通了文意,對文章內容有了初步瞭解,這節課我們就來具體分析一下“周亞夫”的形象,感受其人格魅力。

二、合作與探究

(一)整體感知

1.快速瀏覽全文,説説皇帝是如何評價周亞夫的?(用原句答)

?交流點撥】“此真將軍矣!”

2.從課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周亞夫不愧為“真將軍”?

?交流點撥】從“軍士吏被甲,鋭兵刃,彀弓弩,持滿”“天子先驅至,不得入,上至,又不得入”“持兵揖曰:squo;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squo;”等內容可以看出細柳軍軍紀嚴明,周亞夫是一個治軍嚴謹,忠於職守的“真將軍”。

(二)深層探究

1. 本文重點寫細柳軍,為什麼還寫霸上、棘門軍?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交流點撥】寫霸上、棘門軍是為了對比襯托細柳軍軍容肅整、軍紀嚴明和周亞夫的治軍有方、恪盡職守的“真將軍”風範。

2.軍中都尉執行周亞夫的“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的命令説明了什麼?

?交流點撥】説明了軍隊,特別是戰爭時期的軍隊,號令應該統一,紀律應該嚴明,不是軍隊統帥的命令,都不能聽從,這樣才能打勝仗。

(三)人物形象

1.從軍士吏的表現,以及“亞夫乃傳言開壁門”“請以軍禮見”可以看出周亞夫是一個怎樣的人?

?交流點撥】治軍嚴明、恪盡職守、剛正不阿的人。

2.從“上自勞軍”和“稱善者久之”等可以看出文帝是一個怎樣的人?

?交流點撥】以天下為重、體恤下情、寬宏大度、能明辨是非。

(四)寫法探究

作者為了突出周亞夫的形象,在寫法上有什麼特點?

?交流點撥】本篇課文重在刻畫周亞夫這個人物形象,但直接描寫周亞夫的地方並不多,而是把大量筆墨用在霸上、棘門軍與細柳軍的對比上,用在描寫細柳軍的嚴明軍紀上。這些側面描寫有力地烘托了周亞夫這個人物形象,如:細柳軍將士言必稱“將軍令曰”“將軍約”,人物雖未出場,卻已令人感受到其“真將軍”的威嚴和風範。兩處對周亞夫的正面描寫雖着墨不多,卻如畫龍點睛,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躍然紙上。

三、拓展延伸

談談周亞夫精神的現實意義。

?交流】當今時代,每一位領導幹部、國家公務員,甚至工程設計師、一線工人等等他們的工作崗位就是一道“防線”,只要發揚周亞夫的這種敬業精神,恪盡職守,敬業樂業,我們的事業終會取得輝煌的成就。新時期也不乏周亞夫式的人物。無論是在領導崗位上的孔繁森、鄭培民、谷文昌,還是在平凡工作崗位上的李素麗、張秉貴、徐虎,以及千千萬萬個默默無聞的“周亞夫”,他們憂國憂民,是中華民族的中流砥柱。

七、板書設計

八年級上冊三峽教案篇4

?教學設想】

教學本文應着眼於培養學生自讀文言文的習慣廢止“字字講解句句對譯”的串講代之以學生自讀(學生藉助工具書和課文的註釋大體弄懂文句瞭解課文內容)、輔以教師的指導、學生討論的教讀方法使學生悟得學習文言文的門徑。在此基礎上了解課文內容思考問題完成課堂教學目標。

努力做到:務使學生對課文內容有整體的感受;文言語句的教學要結合具體的語境服務於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和表達的需要;使整個教學過程帶有明顯的語言、思維的訓練的特徵。

?媒體運用】多媒體

?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文

師:同學們這是一組“長江三峽”郵票(幻燈2)三峽風光能上郵票必然有其非同尋常的地方。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酈道元的《三峽》(幻燈3出示課題)領略三峽獨特的美。

請同學來看一下本堂課的“學習目標”

二、出示學習目標:(幻燈4)

師:請同學們把目標齊讀一下:

1、抓住景物特徵領略三峽的美。

2、背誦課文。

重點:在解疑的過程中重點突出三峽的山、水之美。

三、關於作者

師:下面我們來學習課文先請同學對照註釋1完成下列填空。

生舉手回答

本文選自作者是____他是____時候的地理學家、散文家。三峽是指長江上游的_____、_______、_____(幻燈5)

四、教學過程

??朗讀課文

師:伴着音樂我們來朗讀課文大家説説看在我們班誰朗讀得?

生:推薦。

師:好!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他為大家朗讀。其它同學要當好小評委等下請你發言。

學生對朗讀同學作評價。

師:剛才大家評價的很好朗讀的同學也讀得不錯在古文的朗讀中特別不能把停頓停錯。舉例“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示範朗讀。

??師:看着這圖畫老師要考大家一個字的解釋:(由三峽的“峽”字破題導入課文)

師:峽是什麼意思?看它的偏旁和字義

生:兩山夾水的地方(幻燈6)

師:那酈道元要寫三峽必然抓住什麼景物來寫呢?

生:山、水

師:對那請同學快速閲讀課文完成下列思考題(幻燈7)

??出示思考題請同學思考、討論完成做好圈點勾畫(幻燈7)

1、快速閲讀課文找出具體描寫三峽山和水的語句來分別做好記號。

2、在描寫三峽山的語句中找出關鍵字詞來説明三峽山的特點。用表示。

3、文章是按照什麼順序來描寫三峽水的?每個季節的水有什麼特徵?找出關鍵字詞用“~~”表示。

??分析課文

1、師:請一位同學把描寫山的語句朗讀一下。思考:從句中找出關鍵的字詞來説明山的特點。

幻燈顯示一郵票作背景請同學看一下郵票中的山與所説的特點是否吻合?

投影打上關鍵字詞:連、高、陡、險、窄根據那些特點來背誦山的語句。請一個學生來背

2、師:離開了水也無以為峽且奇山之下必有異水那三峽的水又有什麼獨特的美呢?作者又按什麼順序來寫水的呢?

請學生先來看一幅描寫三峽水的動畫説説那畫面中的水有什麼特點然後根據內容用書中的語言評述一下畫面中的水。(抓住“有時朝發白帝暮至江陵……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這句作文章指導學法。)(——齊背)

3、如果説這是三峽水迅疾、兇險的一面的話那三峽水也有其恬靜、温柔的一面。請從課文中找出相關的語句來描述畫面景物(素、綠、清、影。)(“清榮峻茂。良多趣味”值得細嚼)。

4、師:秋天水枯谷空這時的三峽又給人什麼樣的感受呢?從那些景中傳達了這種情呢?

生:悽異哀轉的猿鳴悲涼的漁歌

??在感受了三峽的美后我們邊欣賞錄像邊試背課文。

??佈置作業:完成文後練習題。

八年級上冊三峽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瞭解新聞特寫的有關知識,明確新聞特寫的一些特點。

2.認真閲讀課文,品味文章優美而生動的語言。(重點)

3.體會作者的愛國之情,增強民族自豪感。

一、情景導入生成問題

對有着“跳水皇后”之美稱的郭晶晶,這位美女我們大家是再也熟悉不過了,可

是在1982年新德里亞運會上跳水比賽中奪得金牌的女運動員又是誰呢?今天就讓我們揭開這神祕的面紗去一睹她的芳容吧!

步驟一知識梳理夯實基??

1.讀準字音,記準字形,給加點的字注音。

優雅(yǎ)掠過(lüè)翹首(qiáo)屏息(bǐng) 一剎那(chà)

慷慨(kǎi) 哧地(chī) 悄然(qiǎo)

2.記住重點詞語的詞義。

翹首:抬起頭來。 屏息:暫時抑止呼吸。

酷似:好像。 慷慨:大方,不吝惜。

輕盈:形容 女子動作、姿態輕柔優美。

由衷:指衷心的,出自內心的,不是假裝的。

如夢初醒:像剛從夢中醒來,比 喻過去一直糊塗,在別人或事實的啟發下,剛剛

明白過來。

震耳欲聾:形容聲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聾了。

3.背景介紹

?“飛天”凌空》是一篇新聞特寫,發表於1982年11月25日《光明日 報》,由

夏浩然,樊雲芳採寫。僅540多字的特寫。記者別具匠心地選用了百餘個動詞,堪稱

精當運用動詞的新聞經典範文,30多年了,今天再來讀它,依然覺得比賽像剛發生在

昨天一樣,現場動態感十足,是那樣的真切感人,它不僅讓我們瞭解了新聞,而且還

具有美學價值,因此作品被評 為全國好新聞一等獎。

步驟二整體感知走進文本

1.聽課文錄音。學生思考:這則新聞特寫報道了一件什麼事?着重抓住什麼場

面來刻畫的?

交流點撥:這則新聞特寫報道的是:跳水姑娘呂偉在新德里亞運會上贏得金牌的

事。課文抓住呂偉跳水動作來細緻刻畫的。

2.學生再讀課文。思考:本文按照什麼順序來記敍的?能不能列出課文的結構

提綱。

交流點撥:本文按照時間順序來記敍的。

課文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1):呂偉站在10米高台的前沿,準備跳水。

第二部分(2-4):細緻刻畫呂偉起跳、騰空、入水的跳水動作。

第三部分(5-8):寫了觀眾的反應和讚歎以及現場的氣氛。

步驟三品味語言感受魅 力

在文中第二部分,記者用詩畫般的語言,生動形象地再現了中國跳水姑娘呂偉奪

魁的精彩瞬間,字裏行間,盈溢着動態美,請同學們認真讀二三四自然段 ,品味動詞的精妙。

交流點撥:

1.第二段中“輕舒雙臂”“輕輕一蹬”“向空中飛去”對呂偉起跳、飛天的動作進行細緻的刻畫,有力地突出了呂偉動作的輕柔,優美,舒展,充滿了動態美。

學法指導三:

常用的修辭手法:

比喻、借代、誇張、對偶、比擬、排比、設問、反問、起興等。

2.第三段中“向前翻騰一週半”“空中轉體三週”,第四段中“哧地插進碧波”對呂偉轉體,入水的動作進行了近鏡頭的特寫,有力地突出了呂偉動作的高難、驚險、完美,震撼人心。

步驟四精讀課文探究寫法

1.認真通讀課文,小組合作探討:本文采用了什麼寫法,有什麼效果?

交流點撥:開頭起筆不凡,採用了動靜結合, 對比烘托的寫法。先是“靜”中的呂偉站在10米高台的前沿“沉靜自若,風度優雅”,再用“飄浮的白雲、掠過的飛鳥、翹首的觀眾”這些動感的環境加以烘托,動靜相宜,充分展現了呂偉的沉着冷靜,堅定自信和觀眾的高度關注,為呂偉的起跳作了一個巧妙的鋪墊。文中還採用了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寫法。對呂偉起跳前的沉靜自若及起跳、騰空、 入水一系列動作的慢鏡頭回放採用了正面描寫。而對記者的讚歎,觀眾的掌聲、歡呼聲,游泳場的氣氛的描寫則是側面描寫,這樣結合起來寫,更有力地烘托了呂偉跳水動作的出色完美,技藝精湛,精彩絕倫。

2.課文除了運用側面描寫,對比烘托的寫法外,還善於運用一些修辭手法,你能找出來嗎?

交流點撥:運用的有比喻,如“緊接着,是向前翻騰一週半,同時伴隨着旋風般的空中轉體三週,動作疾如流星”。此句把呂偉跳水的動作比作“旋風”“流星”,表現了呂偉空中轉體三週的動作完成得非常迅速,完美,無可挑剔。

運 用的有擬人。如“1.7秒的時間對她似乎特別慷慨。讓她從容不迫地展示身體優美的線條。”此句把時間擬人化了,賦予了人的情感,説“時間”特別慷慨,把“時間”寫得有情有意。從而展現了呂偉跳水動作既快又瀟灑。

步驟五總結課文拓展延伸

這篇新聞特寫,善於捕捉瞬間,落筆集中,突出一點,在一秒七的時間裏,記者層次鮮明地描繪了一幅美麗的“飛天”畫卷。文勢有起有伏,動靜相宜,側面烘托,將體育健兒奮力拼搏為祖國爭光的主題突顯出來,不僅是一篇非常優秀的人物特寫,更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美文,值得我們細細品鑑。

八年級上冊三峽教案篇6

學習目標:

1、熟讀能譯,積累文言詞語。

2、分析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

3、學習本文對比和襯托的藝術特色。

4、理解故事的寓意,感受愚公精神。

學習重難點:目標1、2、3、4

學習時間:4課時

課型:新授課

資料鏈接:

簡介《列子》

本文選自《列子湯問》,列子,名寇,又名禦寇,戰國前期鄭國人,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主張清靜無為其作品《列子》一書中保存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話傳説,如“愚公移山”、“杞人憂天”、“兩小兒辯日”、“紀昌學射”等,既有較高的文學價值,又有積極的教育意義

?愚公移山》是一篇寓言故事,寓言是一種文學體裁,它的特點是寓一定的道理於簡短的故事之中好的寓言,往往給人以有益的啟示和深刻的教育《愚公移山》就是一則長期在人民中流傳的好寓??

學習過程:

第一課時

目標:1、熟讀課文。2、翻譯課文並積累文言詞彙。

過程:

一、讀

1、聽範讀後,自由朗讀。要求:讀音準確;停頓恰當;重音突出;富有節奏,讀後強調:

2、對子組互讀,糾錯。

3、朗讀展示。

4、齊讀課文。

二、再讀課文,疏通文意,落實詞句。自主翻譯課文,注意特殊現象歸納。

(通假字、重點虛詞、特殊句式)

1、通假字

指通豫南 指同直(一直)

寒暑易節,始一反焉反同返(往返)

甚矣,汝之不惠 惠同慧(聰明)

河曲智叟亡以應 亡同無(沒有)

一厝朔東厝 同措(放置)

無隴斷焉 隴同壟(高地)

2、重點虛詞的用法

“之”的用法

⑴結構助詞,“的”: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以君之力 渤海之尾,隱土之北 京城氏之孀妻 曾不能毀山之一毛 操蛇之神

⑵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汝之不惠 雖我之死 汝心之固

⑶指示代詞,“這”:曾不能損魁父之丘

“這件事”:操蛇之神聞之,告之於帝

⑷人稱代詞,“他們”:跳往助之

“他”: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而”的用法

連詞,表修飾:面山而居 笑而止之

表順承:聚室而謀 何苦而不平?

錶轉折: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

“其”的用法

⑴代詞,“他的”:其妻獻疑曰 帝感其誠

“他”: 懼其不已也

⑵副詞,加強反問語氣:其如土石何?

3、特殊句式

⑴被動句 帝感其誠 (天帝被他的誠心感動了)

⑵倒裝句

①、主謂倒裝:甚矣,(謂) 汝之不惠(主)

②、賓語前置:何(賓)苦而不平?

③、定語後置:遂率子孫(荷擔者)(定語)三夫

⑶省略句

①、省略主語:(愚公)聚室而謀曰 (室人)雜然相許

②、省略介詞:帝感(於)其誠 一厝(於)朔東 一厝(於)雍南

二、對子組互譯,鞏固記憶並注意糾錯。

第二課時

目標:1、翻譯課文並積累。2、理清故事情節。

過程:

一、小組準備展示翻譯。(重點字詞、疏通文意、內容講解、拓展)

二、抽籤展示。

三、合作學習,研讀課文,請同學們看課文,思考這些問題,用課文原句來回答

1、愚公要移的是兩座什麼樣的山?

2、愚公為什麼要移山?

3、移山的目的是什麼?

4、倒土的地點是哪裏?

5、他們是怎樣具體行動的?

6、山最終移掉了嗎?

7、愚公決心移山要克服哪些困難?

第三課時

目標:1、分析人物形象。2、 學習本文對比和襯托的藝術特色。

3、理解故事的寓意,感受愚公精神。

過程:

一、小組模擬對話,分析人物形象。(獨立思考,組內交流,自由展示。)

1、智叟與愚公在移山問題上的分歧在哪裏?

2、那你認為誰的觀點正確?

3、對愚公和智叟這兩個人物,你該如何評價呢?

4、看來愚公非愚蠢之人,可有很多人説愚公就是一愚蠢之人,你的看法呢?我們男生和女生分成兩派來,對兩個觀點“愚公不愚”、“愚公實愚”分別想想理由,鍛鍊一下嘴上功夫,來個小小的辯論吧。

二、想像一下,如果沒有神的幫助,移山的結果會怎樣?

三、歸納寓意:這篇寓言的寓意是什麼呢?你能説出這個“愚公移山”這個成語的意思嗎?

四、總結寫作特色:你從這篇寓言故事裏學到了什麼樣的寫作技巧?(小組探究。)

第四課時

練習鞏固

一、基礎知識。

1、給下面加橫線的字注音。

仞( ) 懲山北之塞( )( ) 出入之迂也( ) 荷擔者三夫( ) 始齔( )汝( ) 無窮匱也( ) 一厝雍南( )

2、翻譯。

(1)何苦而不平?

(2)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3)甚矣,汝之不惠。

(4)汝心之固,固不可徹。

3、寫出下列各句中的古今詞義:

(1)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 (2)曾不能損魁父之丘。 (3)何苦而不平。

4、找出下面的通假字並解釋。

(1)始一“反”焉( )

(2)甚矣,汝之不惠( )

(3)河曲智臾亡以應( )

(4)一厝朔東( )

二、文言文閲讀。

(一)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於帝。帝感其誠,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1、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麼?

2、用原文回答問題:

對於愚公移山的決定,其妻的態度是 :

在移山過程中,其鄰人的態度是: ;

智叟的態度是: 。

3、上文中刻畫智叟和愚公兩個人物,主要運用了___________的人物描寫方法。

4、“其妻獻疑”和“智叟笑而止之”的話很相似,那麼,“其妻”和“智叟”對愚公移山的態度是否相同?

5、選文中愚公相信能搬走大山的理由是(用原文回答)__________________。

6、選出與這段文字的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項( )

a.愚公決定移山,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

b.愚公一家排除困難,決心移山。

c.愚公移山,得到了鄰人的幫助。

d.愚公雖有移山的決心,卻無具體的辦法和行動。

7、晉文張湛對本文曾有“屈其理而服其志也”的評點,這一評點是針對文中“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而言的。

8、選文第三段説“帝感其誠”,所謂“誠”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天帝是被什麼所感動,因而命誇娥氏的二子搬掉兩座山的?

10、文中用天神搬走大山作結局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級上冊三峽教案篇7

一、指導思想

根據本學期教育局工作計劃的安排和集體備課小組的統一教學方案,結合班級學生及語文學習的具體情況,本着以素質教育為核心,以提高學生實際語文能力為重點,力求挖掘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潛在能力,在不增加學習負擔的前提下,進一步爭取語文整體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複習依據

初升高考試語文的主要測試的範圍主要有:語言積累與運用、古詩文閲讀、課外現代文考查、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考查、名着閲讀和作文。語文教師將根據以上幾方面把課本要求掌握的知識點,通過試題的方式,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學習。

三、複習提要

1、 語言積累和運用。

2、 現代文閲讀。

3、 文言文、古詩詞閲讀。

4、 作文複習。

5、 專題訓練及總測試。重點:

1、 注意辨別字形、正字音、釋詞義,規範書寫,理解詞語在具體語境中的意義,考慮詞語義的輕重(引人注目與引人入勝)、正反(門庭若市與門可羅雀)、感情色彩(原形畢露與鋒芒畢露)、使用範圍(精巧絕倫與美輪美奐)等。

2、 整體感知課文,理解文章內容和寫作特色,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 學習文言文,重在朗讀、背誦。掌握積累一些文言詞語,理解文章大意,翻譯文言語句要做到信、達、雅(文言翻譯口訣:文言翻譯重直譯,把握大意斟詞句。人名地名不必譯,古義現代詞語替。倒裝成分位置移,被動省略譯規律。碰見詞語因句譯,領會語氣重流利。)。

文言斷句口訣:

聯繫全文前後看,緊緊抓住曰云言,常用虛詞是標誌,詞性詞義要判斷,排比對偶與反覆,修辭提供好條件,相同詞語緊相連,一般中間要點斷。

4、賞析詩歌關注表達技巧、關注錘詞煉字和關注情感主旨等方面的訓練。

5、 學會審題,並結合學習生活實際,選取典型的材料進行作文,學會運用學過的詞語及寫作技巧。

難點:

1、 關鍵詞語的揣摩。

2、 理解一些重要語句的深刻含義。

3、 理解詩歌的意境。

4、 作文的選材立意。

四、課時劃分:

1、 積累與運用(4課時)。a、拼音漢字、改正錯別字。b、古詩、名句的默寫。c、仿寫句子、廣告標語、綜合性學習。d、名着導讀。

2、 現代文閲讀(4課時)。

3、 文言文閲讀(4課時)。

4、 作文(2課時)。

五、具體安排 :

(一)基礎知識複習:

1.時間:4課時。

2.形式:專題複習和訓練評講相結合。

3.內容:本冊書的生字詞的音形義,形聲字,同義詞,反義詞,修改病句(用詞不當、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及贅餘、表意不明、褒貶不當、關聯詞語搭配不當)等。

4.措施:

(1)教會學生複習方法,先全面複習每一課,再重點攻有關重點課文的重點段落。

(2)採用多種方法,比如學生出題,搶答,抽查,學生互批等方法。提高學習興趣。

(3)優幫差,加強合作與督促。

(4)輔差工作不放鬆。

(5)課堂上教會學生抓住每篇課文的知識要點,重點突破,加強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並相機進行口語交際實踐。

(6)加強檢查的落實,必要時動用小組長和班幹協助,力求重要地方人人過關。

(三)作文複習;

1.時間:2課時

2.形式:習作欣賞、修改和臨場指導

3.內容:進一步提高審題、選材能力,本學期自己的習作修改,進一步提高。

4.措施:

(1)對於中下生加強寫得出的個別指導。

(2)書寫習慣的糾正。

(四)具體複習內容:

一、二單元:新聞 記敍類文體(小説、散文)

人物(同上)

散文 寫法:先抑後揚,有詳有略,前有鋪墊、後有烘托

第一課:新聞兩則 (新聞)

1. 新聞特點:觀點鮮明,內容真實,報道及時,語言準確、簡潔。本文:語言準確簡潔,感情色彩鮮明。

2. 新聞的表達方式:記敍(主要)、描寫、議論(最主要)。

3. 新聞結構五部分:標題、導語、主體、背景、結語。 (教材p7、8)

4. 毛澤東:字潤之,湖南韶山人,軍事家、政治家、思想家。

5. 標題:迅速瞭解全文內容。

電頭:表明材料真實準確,報道及時,交代了通訊社的名稱、地點和時間。

導語:比較詳細地瞭解新聞的內容。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

6. 這篇新聞是按時間順序來寫的。

7. 電頭:表明材料真實準確,報道及時,交代了通訊社的名稱、地點和時間。

?中原我軍解放南陽》

8. 導語比標題多:背景、人物、時間。

第二課:蘆花蕩(小説)

①人物:描寫方法(外貌、語言、心理、動作)

1. 小説三要素 人物形象(品質、精神、性格、心理)

②情節:(序幕)、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尾聲)

③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境

襯托人物心理、渲染氣氛、突出人物品質、為情節作鋪墊

2.蘆花蕩中體現的小説要素:

第一要素:老頭子的英雄性格(人物)

⑴愛國抗日的熱情,老當益壯的氣概(第④小節,外貌描寫;54~61小節)

⑵愛憎分明的強烈感情(第⑩、17、18、47、53、60、61小節)

⑶過於自信和自尊(第⑤小節,語言描寫;32~45小節)

⑷智勇雙全的英雄行為(54~61小節)

第三要素:環境描寫 星星

第①小節 水鳥 寧靜,渲染了陰森恐怖的氣氛

葦子 擬人,生動形象地描寫了蘆葦的形象,表現白洋澱人民在殘酷的環境中頑強抗爭的意志。

側面描寫 表現老頭子的功勞很大

第61小節:用優美的景物烘托了老英雄打鬼子時內心的輕鬆、愉快

﹡第三課:蠟燭 (通訊)

1. 文體:戰地通訊;詳細描寫、真實

2. 主題:讚美反法西斯同盟各國戰鬥的友誼,謳歌南斯拉夫人民對蘇聯紅軍的深厚感情。

⑴炮火連天,環境危險--不怕生死、勇敢

3.感人因素 ⑵年老體弱,行動吃力--"爬"對戰士的崇敬、愛戴

⑶視若親人,沉痛哀悼--"跪""畫""吻"不分國界、情同母子

⑷結婚喜燭,意義特殊--對烈士的感情強烈、深沉、至高無上

3. 細節描寫 炮火:11次

(反覆描寫) 蠟燭:7次

一、 黑圍巾:5次

八年級上冊三峽教案篇8

導入新課

“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掠奪”“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多麼震撼人心的語言,由此可見,軍紀嚴明,才能成就偉業。今天,我們就要去見證這樣一位剛正的將軍。

學習目標

1、瞭解有關司馬遷及其《史記》的文學常識、積累文言詞彙;

2、藉助課文註釋和工具書疏通文意;

3、學習運用對比刻畫人物的方法;

4、學習周亞夫忠於職守的精神。

作者簡介

司馬遷(約前145—約前90),字 子長,西漢夏陽(今陝西韓城)人,西漢歷史學家和文學家 。

作品簡介

?史記》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共三千餘年的史事,全書一百三十篇。是司馬遷對我國民族文化特別是對歷史學和文學的極其寶貴的貢獻。《史記》不僅是史學著作的典範,而且是傳記文學著作的典範。魯迅在《漢文學史綱要》裏稱它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題目解説

周亞夫(前199~前143年),西漢時期的著名將軍,漢族,沛郡(今江蘇豐縣)人。他是名將絳侯周勃的次子,封為條侯。軍,駐軍,駐紮。細柳,地名,在今陝西咸陽西南,渭河北岸。文題交代了故事的主要人物和發生地點。

讀準字音

祝茲zī侯 棘jí門 彀goù弓弩nǔ

按轡pèi徐行 持節詔zhào將軍 從屬車騎 jì

介胄zhòu 作揖yī 稱chēng謝 嗟jiē乎

曩năng者 其將固可襲而虜lǔ也

可得而犯邪yé

整體感知

匈奴入侵,皇帝慰問軍營,在周亞夫所在的細柳軍營看到了與其他軍營不一樣的地方,雖然皇帝進細柳軍營不太順利,但對亞夫將軍卻有着極大的誇獎。

學習第一段

1、 朗讀

2、 字詞註釋

?1】文帝:漢高祖劉邦之子劉恆,前180年至前157年在位。

?2】匈奴:我國古代北方的遊牧民族。

?3】大:大規模,大舉。

?4】入邊:侵入邊境。

?5】宗正:官名,負責皇族內部事務的長官。

?6】軍霸上:駐軍霸上。

?7】祝茲侯:封號。

?8】棘門:原為秦宮門,在今陝西咸陽東北。

?9】河內:郡名,今河南北部地區。守,郡的行政長官。

?10】細柳:古地名,在今陝西省咸陽西南,渭河北岸。

3、翻譯

漢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規模侵入漢朝邊境。於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劉禮為將軍,駐軍霸陵;祝茲侯徐厲為將軍,駐軍在棘門;委派河內郡太守周亞夫為將軍,駐軍細柳,以防備匈奴的侵略。

4、問題探究

結合全文,説説第一段的作用。

①首句“大入邊”三字點出邊關危急,渲染了烽火連天的緊張氣氛;

②後面幾句接着寫三支軍隊奉命備戰戍邊的情況;

③結構上開啟下文,內容上把人物置於矛盾衝突之中,為人物展示其性格特點提供了寬闊的舞台。

小結:第一段,交代邊境的緊張形勢和劉禮、徐厲、周亞夫的三軍駐地。

學習第二段

1、朗讀

2、字詞註釋

?1】上:指漢文帝。

?2】勞:慰問。

?3】軍:軍營。

?4】已而:不久。

?5】 之:到,往。

?6】被:通“披”,穿着。

?7】彀(gòu):張滿弓弩。

?8】弩(nǔ):用機括髮箭的弓。

?9】持滿:把弓弦拉足。

?10】先驅:先行引導的人員。

?11】且:將要。

?12】軍門都尉:守衞軍營的將官,職位略低於將軍。

?13】聞:聽從。

?14】詔:皇帝發佈的命令。

?15】居無何:過了不久。

?16】使使:派遣使臣。

?17】節:符節,皇帝給的憑證。

?18】壁門:營門。

?19】車騎:漢代將軍的名號。

?20】約:規定。

?21】按:控制。

?22】轡:馬韁繩。

?23】徐:緩慢地。

?24】揖:拱手行禮。

?25】介:鐵甲。

?26】胄(zhòu):頭盔。

?27】為動:被感動。

?28】式車:式通“軾”,俯身靠在車前的橫木(軾)上,表示敬意。

?29】謝:告知。

?30】去:離開。

3、翻譯:

皇上親自去慰勞軍隊。到了霸上和棘門的軍營,一直騎馬進去了,將領們用下馬的禮節來歡迎歡送。旋即來到了細柳軍營,只見官兵都披戴盔甲,兵器鋭利,開弓搭箭,弓拉滿月。皇上的先行衞隊到了營前,不準進入。先行的衞隊説:“皇上即將駕到。”鎮守軍營的將官回答:“將軍有令:squo;軍中只聽從將軍的命令,不聽從天子的詔令。squo;”過不多久,皇上駕到,也不讓入軍營。於是皇上就派使者拿着節牌通告了將軍:“我要進營慰勞軍隊。”周亞夫這才傳令打開軍營大門。守衞營門的官兵對跟從皇上的武官説:“將軍規定,軍營中不準縱馬奔馳。”於是皇上也只好放鬆了韁繩,讓馬慢慢行走。到了大營,將軍亞夫手持兵器,長揖到地説:“我是盔甲在身的將士,不能跪拜,請允許我以軍禮參見(皇上)。”皇上為之動容,馬上神情嚴肅地俯身靠在車前橫木上,派人致意説:“皇帝敬重地慰勞將軍。”勞軍禮儀完畢後辭去。

4、問題探究

(1)漢文帝到霸上及棘門軍兩個軍營遇到的情形怎樣?

明確: 直馳入,將以下騎送迎。

(2)文帝的先行衞隊到了細柳遇到的情形怎樣?漢文帝到了細柳遇到的情形又怎樣?

明確:①不得入;②又不得入。

(3)文帝進軍營的方式怎樣?

明確:上乃使使持節詔將軍:“吾欲入勞軍。”

(4)天子“為動”的原因是什麼?

明確: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

(5)第二段重點寫的是文帝在細柳營勞軍的情形,為什麼要交代文帝在霸上及棘門勞軍的情形?這種寫法給你什麼啟示?

明確:①在細柳營勞軍,文帝親身感受到周亞夫治軍嚴整,忠於職守,軍紀嚴明,將士恪盡職守,常備不懈,與在霸、棘門所遇情形形成鮮明對比,更加突出周亞夫治軍有方、剛正不阿的特點。

②運用對比,讓人事碰撞,能形成反差,使人物性格、事情的性質得到更鮮明的展示。

(6)你怎樣評價周亞夫的軍士?

明確:在周亞夫嚴格的訓練下,他們紀律嚴明、令行禁止、戰鬥力強;能夠勝任任何作戰任務。

(7)“將軍令曰:squo;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squo;”這句話表現了什麼?

明確:這句話表明在細柳營中,將軍之令高於皇帝之令,足見周亞夫治軍有方,軍紀嚴明。

小結:第二段,寫漢文帝勞軍的經過,重點寫了漢文帝在細柳營被擋的一段史實,表現了周亞夫治軍之嚴。

學習第三段

1、朗讀

2、字詞註釋

?1】既:時間副詞,已經。

?2】嗟乎:歎詞,啊。

?3】曩:先前,從前。

?4】固:一定。

?5】虜:(被)俘虜。

?6】而:被侵犯。

3、 翻譯:

出了營門,許多大臣都深感驚詫。文帝説:“啊!這才是真正的將軍了。以前霸上、棘門的軍營,簡直就像兒戲一樣,那裏的將軍是完全可以通過偷襲而俘虜的,至於周亞夫,豈是能夠侵犯他的嗎?”長時間對周亞夫讚歎不已。

4、問題探究

(1)文帝在細柳營處處受阻,卻不以為怒,反而直贊“此真將軍矣”,從中可以看出文帝是一個怎樣的人?

明確:文帝是一個以國家利益為重,能夠接受下級正確意見,胸懷寬廣的明君。

(2)周亞夫是一個怎樣的人?

明確:周亞夫是一個治軍嚴整,忠於職守,軍紀嚴明,治軍有方、剛正不阿的人。

(3)文帝對周亞夫、徐歷、劉禮三位統帥各是怎樣評價的?

明確:①評價周亞夫:“此真將軍矣!”“至於亞夫,可得而犯邪!”

②評價徐歷、劉禮:“若兒戲耳,其將固可襲而虜也。”

小結:第三段,寫勞軍後漢文帝的深明大義和對周亞夫的讚歎。

課文總結:全文讚揚了周亞夫忠於職守、治軍嚴明和不卑不亢、剛正不阿的品格,同時也體現出漢文帝的深明大義和知人善任。

主題

文章通過寫漢文帝巡視、慰問細柳軍的場面,表現了周亞夫治軍嚴整、忠於職守、剛正不阿的“真將軍”形象。

鞏固練習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

1、以宗正劉禮為將軍,軍霸上 駐軍、駐紮

軍中不得驅馳 軍營

2、上自勞軍 慰問

勞其筋骨 使……勞累

3、已而之細柳軍 到,??

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 助詞,的

4、居無何 經過,表示相隔一段時間

居天下之廣居 居住

拓展練習

談談周亞夫精神的現實意義。

明確:當今時代,每一位領導幹部、國家公務員,甚至工程設計師、一線工人等等他們的工作崗位就是一道“防線”,只要發揚周亞夫的這種敬業精神,恪盡職守,敬業樂業,我們的事業終會取得輝煌的成就。新時期也不乏周亞夫式的人物。無論是在領導崗位上的孔繁森、鄭培民、谷文昌,還是在平凡工作崗位上的李素麗、張秉貴、徐虎,以及千千萬萬個默默無聞的“周亞夫”,他們憂國憂民,是中華民族的中流砥柱。

閲讀感悟

?1】自古以來,不論哪一代君王,要想治國安民,立法嚴紀是他們的首要之選。如果沒有紀律,國家何以繁榮昌盛;如果沒有紀律,社會何以安定有序。

?2】俗話説:“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我們在校應認真遵守紀律,做一名優秀的中學生。

古漢語知識

1、通假字

?1】軍士吏被甲(同“披”)

?2】改容式車(同“軾”,車前橫木,這裏用作動詞,指扶軾)

2、一詞多義

?1】使

①於是上乃使使持節詔將軍(派遣)

②於是上乃使使持節詔將軍(使臣)

?2】軍

①軍霸上(駐軍)

②上自勞軍(軍隊)

?3】之

①已而之細柳軍(到)

②不聞天子之詔(助詞,的)

③稱善者久之(無意義)

?4】以

①以河內守亞夫為將軍(任命)

②請以軍禮見(用)

?5】詔

①不聞天子之詔(名詞,皇帝發佈的命令)

②於是上乃使使持節詔將軍(動詞,下詔,下命令)

?6】上

①上自勞軍(名詞,特指皇帝)

②受上賞(形容詞,上等)

?7】令

①將軍令曰(動詞,下令)

②軍中聞將軍令(名詞,命令)

?8】入

①匈奴大入邊(動詞,侵入)

②直馳入(動詞,進入)

?9】為

①以河內守亞夫為將軍(動詞,作為)

②天子為動(介詞,被)

?10】乃

①於是上乃使使持節詔將軍(副詞,就)

②亞夫乃傳言開壁門(副詞,才)

3、古今異義

?1】天子先驅至(古義:先行引導的人員;今義:走在前面引導)

?2】軍中聞將軍令(古義:聽從;今義:用鼻子嗅)

?3】持節詔將軍(古義:符節,皇帝派遣使者或調動軍隊的憑證;今義:節日)

?4】亞夫乃傳言開壁門(古義:營壘;今義:牆壁)

?5】請以軍禮見(古義:請允許我;今義:希望對方做某事)

?6】使人稱謝(古義:告知;今義:感謝)

4、詞類活用

?1】軍棘門(名詞用作動詞,駐軍)

?2】介胄之士(名詞用作動詞,披甲戴盔)

?3】於是上乃使使持節詔將軍(名詞用作動詞,下詔)

?4】鋭兵刃(形容詞使動用法,使……鋒利)

5、文言句式

天子為動(被動句,“為”表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