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浙教版八年級上冊教案7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66W

為了在上課的時候減輕壓力,一定要認真寫好教案,寫教案對於教師們而言已經不是一件陌生的事情了,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浙教版八年級上冊教案7篇,感謝您的參閲。

浙教版八年級上冊教案7篇

浙教版八年級上冊教案篇1

?教學目的】:1、通過練習,學會使用天平及測量固體和液體的質量的方法;

2、通過活動學會測量微小物體的質量。領會誤差的含義;

3、學會根據實驗原理設計測量步驟。

?教學重點、難點】:學會測微小物體和液體質量

?教學方法】:科學探究、討論法、分組實驗

實驗準備:托盤天平及砝碼、回形針、水、燒杯(兩個)。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策略

?新課學習】:一、測一枚回形針的質量

活動1:把托盤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觀察天平的測量值和標尺分度值。

天平的測量值(砝碼盒內所有砝碼質量值之和):

橫樑標尺刻度(等於砝碼盒內最小砝碼質量)

標尺分度值(最小刻度)

思考:哪次測量更準確?為什麼?

從這個實驗中得到什麼啟發?

方法介紹:測量單個小物體的質量時,由於被測物體的質量比較小,一般的托盤天平精度不夠,難以測出,因此採取測多算少,以提高測量結果的準確程度。

同時採用多次測量取平均值可進一步較小誤差。

二、測量水的質量

設計方案:如何測量水的質量?

教材p6把三個步驟排列一下,填入表格。

思考:把⑴和⑵交換,這個方案如何?分組活動:⑴調節天平;

⑵測一枚大頭針質量;

發現:無法測量,比分度值小

⑶設計方案;

⑷測100枚大頭針質量;

⑸再測200枚大頭針質量;

⑹計算一枚大頭針質量。

同樣的誤差,分得越多,誤差越小。

測多算少(累計法)

活動2:分組活動測水的質量

⑴測燒杯質量m杯;

⑵測燒杯和水的總質量m總;

⑶計算燒杯中水的質量m水=m總-m杯

可行,但誤差大(分析:將水倒出時燒杯內仍有少量液體,測量m杯結果偏大,導致m水結果偏小,這種測量方法對牛奶、油等黏性液體來説誤差更大,所以不可取。)通過學生積極討論、

分析、總結、概括,

不僅調動他們積極

性,而且培養了他

們的分析、歸納能

力.

讓學生自由猜想,培

養學生髮散思維.並

對猜想內容,根據??

給的實驗器材或自制

器材進探究設計,並

進行分組實驗.學生

帶着問題實驗始處於

一種主動的獲取狀態

,他們全心投入,手

腦並用.學生共同協作,記錄

數據,培養實是求事

的科學態度,增強合

作意識.

?教後感】:測液體質量時,同樣也存在着從一隻燒杯倒入已稱好質量的空燒杯引起倒不乾淨的問題。

浙教版八年級上冊教案篇2

人民生活方式的變化

[課程標準]

(1) 以人們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變化為例,説明改革開放對人們生活方式所產生的影響。

(2) 知道就業制度的變化,認識社會發展改變了人們的就業觀念。

(3) 以醫療保險制度的建立為例,説明社會保障制度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通過本課學習,瞭解改革開放前後,人們在社會生活方面發生的變化以及在就業制度、社會保障體系方面的變化。

(2)培養學生用數字、圖片等資料分析對比的能力。

(3)培養學生的歷史發展觀和進步觀。

(4)培養學生辯證思維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1)安排學生採訪或社會調查,收集改革開放前後人們在衣、食、住、行方面的變化為第一手資料,作為課堂教學內容的補充。

(2)利用多媒體展示一些制度,數據。用數字有力説服,實施探究式學習,從而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

(3)採用“舉辦小型展覽會”、“編寫歷史小報”等形式,培養學生的歷史發展觀和進步觀。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瞭解人們在社會生活方面發生的前所未有的變化,這是社會的進步,也是改革開放的勝利。

(2)認識到國家關於就業制度的改革,打破"鐵飯碗"是社會進步的要求,人才競爭的需要。國家逐步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是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重點]

改革開放後人們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變化。

[難點]

改革開放後就業制度和社會保障體系的把握。

[教學設計思路]

教師組織學生有“節奏性”的活動,對比觀察民國時期、近代的系列照片、社會調查、實物展示等,引導學生主動進入角色,深入理解變化現象及其內涵。

[教學過程]

(導入1)

歷史老照片對比(或學生家庭照片對比)

(導入2)

改革開放前後新舊四大件對比引入

(導入3)

學生描述自己一家一天的生活,包括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內容,由現在的生活狀況,引出學生對以前人們生活探究的慾望。

(導入4)

劉興民《生於七十年代》中的一段描寫引入。

一、衣、食、住、行的變遷

學生分為四組分別通過調查、採訪瞭解改革開放前後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變化。

1、 衣

[家庭照片展示講解]

[服裝表演]

[小品表演]《搶購》

[數據展示] 1990年城市居民衣着人均消費275.6元

2001年城市居民衣着人均消費537.5元

2、 食

[年夜飯調查](地點、內容、花錢數、原因等)

[實物展示和解説]學生蒐集的各類票據

[小故事]傷心往事

3、 住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住房”學生(或小區)家庭住房情況調查。

(資料展示)國家統計局住房調查統計數據。

中國房地產協會副會長顧雲昌“這十年來中國的房地產發展規模之大格局變化之快居世界之首。”

4、 行

[社會調查]:(1)近十年家庭日常交通工具的變化。

(2)近十年南京市公路市政建設調查。

[小品表演]:20年重回故土

[情境對比]:文成公主入藏當年走了三年,今天請你護送文成公主入藏你會選擇怎樣的方式,大約要用多長時間?

二、就業和社會保障

1、 就業制度的改變

[創設情境]報紙上的招聘廣告、大學生人才交流會隨處可見。

[採訪](1)年輕人如今的就業觀念

(2)年長的教師他們年輕時的就業觀念

(3)下崗的父母瞭解其下崗的經過及再就業的情況

[討論]“鐵飯碗”的打破是好事還是壞事?

為了選擇更好的就業機會你認為應該做哪些準備?

2、 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和逐步完善

[錄象] 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和逐步完善

[數據展示]

(1) 到2001年底全國參加養老保險的職工1.4億人,是1990年的2倍

(2) 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社會發放率由1996年的12﹪提高的2002年6月的99.3﹪。

(3) 到2002年8月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覆蓋人數達8200萬人。

[談一談]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給你帶來的感受?

[小結]

[課外拓展]

1、 反映改革開放前後生活變化的歷史小報。

2、 專題研究:從票證看歷史。

浙教版八年級上冊教案篇3

發展生產滿足消費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識記生產與消費的關係、社會再生產四個環節、發展生產力的決定因素。

2.理解我國大力發展生產力的意義及如何發展生產力。

3.運用生產與消費的關係,解釋現實生活中的相關經濟現象。

二、能力目標

通過對“生產與消費關係”的學習,培養學生從實例中分析認識生產的決定作用,消費對生產的反作用的觀察、分析問題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本框學習,使學生衷心擁護中國共產黨,擁護初級階段基本路線,認識社會主義根本任務,自覺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教學重難點】生產與消費的關係;發展生產力的意義。

?教學方法】遵照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運用“探究—交互”式教學,積極採用啟發式、談話法、案例分析法、情緒激勵法。

?教具】電腦多媒體

?教學過程】 情境導入:

(一)新課導入

同學們,我們前面學習了商品與消費的有關知識,我們知道了商品是生產出來的,有了商品的出現,我們才有消費,大家看看我們使用的課桌,還有風扇等,都是生產出來後由學校買來供我們使用的。由此可以得出:從生產可以推出商品,由商品可以推出消費,依據數學知識,我們可以從生產推出消費,但是,從我們生活常識和經濟學角度講,能否由生產推出消費呢,生產與消費到底是什麼關係呢?這是我們這節課要回答的問題。我們今天就來共同學習第四課第一框——《發展生產 滿足消費》。

(二)新課教學

學習導航:必須帶着問題學習:生產與消費的關係是什麼,大力發展生產力(為什麼,怎麼樣),社會再生產的四個環節是什麼?

1、生產與消費

(1)生產決定消費

活動一:麪包、家庭居室、電子產品等這些商品從哪裏來的?

師:很好,這些商品是通過生產出來的。人們的消費,從根本上講,不是由主觀願望決定的,而是由客觀的物質生產狀況決定的。

師:要滿足我們消費,就必須發展生產,沒有生產就沒有消費。這説明了生產決定消費。(板書)

師:既然生產決定消費,那麼生產是如何決定消費的呢?請看圖示(幻燈片展示課本29頁的漫畫“今非昔比”):漫畫中,坐擁江山和美人的皇帝為何坐不上飛機、吹不了空調?

師:對了,生產決定消費的對象。我們消費的對象,首先必須生產出來,否則就談不上消費。在古代,即使是皇帝也享受不到看電視的樂趣,因為那是無電視可看。

師:在出行方面,皇帝只能坐馬車,,現代普通人卻能坐上飛機。(幻燈片展示)隨着社會生產的發展,以前,購物在人們的概念中就是要到市場或商場去買,聊天就是和朋友坐在一起邊喝茶邊聊。可是現在購物、聊天這些消費和和娛樂方式已經不再侷限於以前的方式了。比如購物,我們可以網上購物,有很多人就喜歡到淘寶網吧選擇自己喜歡的商品;聊天可以通過qq、飛信等交流,何時何地任你選擇。由於生產的大力發展,導致我們購物、聊天等消費方式發生了變化,同學們,這一切又説明了什麼呢?

師:對了,生產決定消費的方式。隨着一些產品的出現和廣泛應用,不但改變了以往的生產方式,也改變了人們的消費和娛樂方式。

師:飛機比馬車快得多,高檔得多。又如20世紀70年代,青年人結婚要置備的是手錶、縫紉機、自行車和收音機,人們把這四樣東西稱為“三轉一響”。而21世紀,青年人結婚“三件事”是:小轎車、住房、旅遊。現代人的消費質量和水平遠遠高於以前的人,這又説明了什麼?這種變化得益於什麼?

師:很好。生產決定消費的質量和水平。以前由於生產力低下,人們的温飽都成很大問題,更不要説買房買車了。只有生產力提高了,人們的消費質量和水平才能提高。

師:假設萊特兄弟沒有發明飛機,人們會不會有飛上藍天的衝動或嚮往?這種嚮往能否實現?假設從我們這裏到首都建立起了高鐵, 我想同學會優先選擇乘坐高鐵到北京,現代高鐵的出現,促使人們有了乘坐高鐵的強烈嚮往。同學們,這又説明了什麼呢?

師:説明了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大家想一想,生產的目的是什麼,當然是為了消費,生產發展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人們高質量生活、高質量消費。也就是説:人們之所以熱衷於某種消費,是因為生產領域有了突破性發展,使人們產生了這種消費的慾望。同學們你們可以舉一下其他的例子説嗎?

教師總結:通過我們以上分析,我們知道了生產決定消費的對象(消費什麼)、決定消費方式(怎樣消費)、決定消費質量和水平(消費的質量和水平怎樣)、為消費創造動力(想不想去消費)。總之一句話:人類消費所需要的一切商品和服務都靠生產創造出來,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探究活動:想一想:果戈裏的小説《死靈魂》中有個人物叫潑留希金,他積攢了很多的錢財卻不消費,錢鎖在箱子裏,以至紙幣黴爛變質,用手一碰就化為灰,地窖的麪粉硬的像石頭,要用斧子去劈。如果人人都像潑留希金一樣會導致什麼後果?消費品就會賣不出,廠家就會虧本,再生產將無法進行,社會也就不前進了。 這一結論説明了什麼?

我們一起來看看消費多生產的反作用

(2)消費對生產的反作用

(過渡)生產是不斷髮展的,隨着生產的發展,消費對象、消費水平、消費方式、消費慾望也就隨着發生變化。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説,人類社會的歷史就是生產發展的歷史,沒有生產發展的歷史,不僅談不上消費,也談不上生存。生產決定消費,消費對生產也有它的反作用。有哪些反作用呢?讓我們來繼續探究。

師: 同學們,如果生產出來的牛奶不消費,將會出現什麼樣的結果?

師:如果牛奶不消費、都賣不出去,那麼牛奶的價值和使用價值都無法得到實現,只有生產出來的產品被消費了,這種產品的生產過程才算最終完成。由此可得知:消費是生產的目的。那麼消費對生產還有那些反作用呢?

師:人們有擦鞋的消費需求的出現,促使擦鞋這一產業的出現與發展,再例如,人們消費黑白電視時,希望能看彩色圖象,刺激生產者調整生產,並實現升級,彩電消費成為熱點時,帶動了彩電業的發展。這説明,一個新的消費熱點的出現,往往能帶動一個產業的出現和成長。由此可知:消費是生產的動力。

師:過去人們乘坐的是舊式火車,速度慢、環境差,於是人們不斷追求速度快、環境舒適的列車出現,從而促使今天時速高達413.6公里每小時的高鐵出現,並且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這些又説明了什麼呢?

師: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是因為人們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這些產品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因此,消費對生產的調整和升級起着導向作用。

師:想一想:大家學習累了時怎樣恢復體力的呢?

師:想一想,人們最基本的消費是吃,人們還需要學習。這些消費對生產有沒有影響?生產離不開勞動者,而勞動者智力體力的發展離不開對住房等生活資料的消費。説明消費為生產創造出新的勞動力。

總結:以上知識我們可以歸納為消費反作用於生產:消費是生產的目的,消費是生產的動力,消費為生產創造出新的勞動力。

師:考考你,有人認為,只要擴大消費,就能拉動經濟增長、促進生產的發展。你怎麼認識這一觀點的?

師:科學合理的消費對生產起促進作用,不合理的消費對生產起着阻礙作用。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是由消費、投資和出口“三駕馬車”同時拉動,消費、投資合稱為內需,對外貿易成為外需。擴大內需是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措施和基本立足點,除此之外,對外貿易也能拉動我國經濟增長。拉動經濟增長要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不能認為只有擴大內需才能勞動經濟增長。

(3)社會再生產

從整個社會來看,是否生產出的產品一次性提供給人們消費,這個過程就簡單地停止呢?讓學生進行閲讀討論分析思考,從而引出話題“社會再生產”的概念及其四個環節的相互關係。並對社會再生產的四個環節進行分析和總結,重點指出在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四個環節中,生產是決定性環節,消費是最終目的和動力,分配和交換是橋樑和紐帶,並用多媒體把這四者的關係展示出來。

2、大力發展生產力 根據上面已學過“生產決定消費”觀點,進行設計問題:“要想提高消費水平該怎麼辦?”從而引出第二目內容“大力發展生產力”。

1、為什麼要大力發展生產力?

文字展示:①(依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2010年4月) 2009年世界各國gdp排行前五名,(單位:億萬美元),美國、日本、中國、德國、法國等五國。(依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2010年4月) 2009年世界各國人均gdp排行,(單位:億萬美元),美國、日本、中國、德國、法國等五國,中國雖然gdp總量位於世界第三,2010年有望超過日本,但是人均gdp排行卻在第97位,這樣一個根本事實,警告我們,必須大力發展生產力。

幻燈片展示:

必要性即原因: 現實原因: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這一基本國情,以及為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要求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這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

理論原因:

a.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包括生產力和生產關係兩個因素,並且這兩個因素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從而推出要發展大力發展生產力就要改革落後的生產關係。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物質基礎,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

b.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包括生產者、生產工具、勞動對象,其中生產者是決定因素,生產工具是主要標誌,從而得出要大力發展生產力就要提高勞動者的素質,培養人才,重視人才,要大力發展科技,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大力發展生產力的意義:只有大力發展生力,才能為鞏固社會主義制度建立起雄厚的物質技術基礎。只有大力發展生產力,才能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趕超發達國家。只有大力發展生產力,才能不斷增強綜合國力,提高我國在國際上的地位。才能加快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在同學們充分理解了大力發展生產力之後,引導同學們們思考應該如何發展生產力。

(1)堅持黨的基本路線,牢牢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堅持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

(2)堅持改革開放,完善各種經濟制度,調整生產關係中與生產力不相適應的部分,調整上層建築中與經濟基礎不相適應的部分。

(3)必須科技為先、以人為本。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要加快科學技術的發展,大力推動科技進步和創新。發展科技關鍵靠人才,要提高勞動者的素質,以人為本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三)課堂總結、點評

這節課我們重點學習了生產與消費的關係,以及大力發展生產力問題。讓學生明確生產決定消費,同時消費反作用於生產。我國社會主義的本質和現實情況決定了,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

練一練:

1、出謀劃策:請大家談談我們中部地區應該怎樣大力發展生產力? 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大力發展科學技術,走自主創新的道路;提高勞動者的素質,重視人才;利用我們的優勢,發展我們的優勢產業

2、探究活動4(參見教材p30)

3、“不顧生產力發展的可能,提出過高的消費要求是錯誤的;而在生產發展允許的範圍內,一味限制消費也是不對的。”你同意以上觀點嗎?請説明理由(理論:生產與消費)。

我的試講完畢,請各位評委老師給予點評。謝謝!

浙教版八年級上冊教案篇4

做一個生態瓶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生物在一定區域內相互影響、相互依存,會形成一個生態羣落。

過程與方法:根據設計方案及實際條件製作生態瓶,並堅持對生態瓶進行治理和觀察。

情感、態度、價值觀:認識到相互聽取意見、共同協作、綜合治理和觀察的必要性。

?教學重點】設計一個生態瓶建造方案。

?教學難點】根據設計方案製作生態瓶,並堅持對生態瓶進行管理和觀察。

?教學準備】大飲料瓶、剪刀、建造生態瓶需要的材料、活動記錄本。

?教學過程】

一、熟悉池塘裏的生物環境:

1、參看書14面的池塘圖,並回答下面的問題:

(1)池塘有哪些水生生物?(有水生植物如水藻水草,魚類,蝦,軟條類如田螺河蚌,水鳥類如鴨,水生昆蟲,青蛙等)

(2)水生植物需要哪些生存條件?

(3)池塘裏的植物為動物提供了哪些幫助?

(4)動物為植物生長做了哪些貢獻?

(5)我們還可以在池塘裏找到哪些非生物?它們對生物有什麼作用?(非生物主要有空氣、水、泥土、巖石等)

2、概括:像池塘裏的這些生物和非生物這樣,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我們可以把它們看成一個生態羣落。一片樹林,一塊草地,一個湖泊,一個海洋等都可以看成是一個生態羣落。

二、設計生態瓶:

1、説明:我們現在要模仿池塘羣落建造一個生態瓶,研究其中的關係。

2、學生討論:該怎樣設計這個生態瓶呢?問題提示:

(1)你們準備讓哪些生物來生活?

(2)什麼樣的生物可以在這個有限的空間裏生活?

(3)假如要有動物,那它們的食物來源是什麼?

(4)除了加生物外,還需要其他一些東西嗎?

(5)生物放入的順序需要考慮嗎?

3、為了讓這些生物在生態瓶裏生活的更好一些,我們還應該考慮些什麼?(生物品種搭配和數量多少問題)

4、給每個小組發設計紙,用圖文結合法記錄下設計方案,注意標出生物和非生物的種類、數量等。

三、製作生態瓶:

1、説明製作步驟:

(1)先在瓶底裝入一層淘洗乾淨的沙(如要加幾塊小石子也就在這時候放)。

(2)裝入半瓶自然水域的水。

(3)往瓶裏種上自己準備的水草。

(4)再放入小動物。

(5)把本組成員的名字做才標籤貼在生態瓶的外面。

2、根據討論的設計方案,選擇材料完成製作生態瓶。

3、小組商量決定生態瓶放置的地方並分工進行管理和觀察記錄。注意天天觀察生態瓶裏發生的變化,並做好記錄。

四拓展天地:全班舉辦一次“生態瓶會展”介紹他們設計、製作的生態瓶,達到共同學習提高的目標。

浙教版八年級上冊教案篇5

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一、 課程標準

認識鄧小平理論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指導思想。

鄧小平理論之所以能成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成為我們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指導思想,是因為鄧小平理論圍繞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根本問題,第一次比較系統地初步回答了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一系列基本問題,指導我們黨制定了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中國現代史內容標準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主要目標就是使學生確立這樣一種認識。)

二、課程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瞭解和掌握黨的 十一屆三中全會到十五大這一時期,鄧小平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做出的重要貢獻;

2、瞭解鄧小平理論形成和確立的基本史實。

過程與方法:

指導學生調查,收集和整理這一時期的重大歷史事件的資料,讓學生培養歸納分析問題的能力,按時序整理歷史知識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1、認識到鄧小平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

2、鄧小平理論是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指導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新發展;是中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保證,堅定走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

3、激發學生對鄧小平的敬愛之情,並樹立遠大的人生理想。

三、重點與難點

重點: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

難點: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主在 中國的新發展;

四、課前準備

教師:

1、收集相關圖片資料和影視資料;

2、製作教學課件;

學生:

1、收集相關資料和圖片;

2、收集鄧小平的事蹟;

五、教學方法

教師教法:啟發引導,課堂討論活動。

學生學法:小組合作,學會收集,整理和研習資料。

六、教學過程:

説説看:你知道這首歌的歌名嗎?

你知道歌中所唱的老人是誰嗎?

一、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

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實行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後——四項基本原則

十二大——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十三大——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請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課前收集的鄧小平為中國改革開放作貢獻的事蹟。

二、鄧小平理論指導地位的確立

視察南方的重要講話——鄧小平理論的形成(影片)

十四大——鄧小平理論指導地位的確立

十五大——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浙教版八年級上冊教案篇6

?伴性遺傳》

一、説教材

?伴性遺傳》選自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第2章第3節。本節課講述伴性遺傳的現象和特點以及在實踐中的應用。本節以及本章的其他兩節《減數-和受精作用》、《基因在染色體上》都是在第一章認識孟德爾遺傳規律的基礎上,沿着科學家探究基因在細胞中位置的腳步而設計的。本節又為《人類遺傳病》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説學情

在之前學生已經知道基因位於染色體上,這為他們理解本節課基因和性染色體行為一致打下了基礎。生活中學生知道遺傳病的概念但並不瞭解伴性遺傳病的特點,因此適合帶領學生以探究的方式學習伴性遺傳。高中學生的邏輯思維已經接近成熟,而且通過之前的學習具備了一定的科學分析思維,可以對伴性遺傳的例子紅綠色盲症遺傳進行探究。

三、説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概述伴性遺傳的特點。

?能力目標】

(1)通過分析資料,總結出伴性遺傳的規律;發展分析問題,揭示事物規律的能力。

(2)通過伴性遺傳規律在生產實踐中應用的學習,提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通過道爾頓發現紅綠色盲症的過程,養成善於發現生活中小問題的習慣,形成探究生活中現象的意識。

(2)形成生物聯繫生活生產的觀念,用生物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問題的意識。

四、説教學重難點

根據教學目標確定本節課教學重點為:伴性遺傳的特點。本節課主要以紅綠色盲的分析為例學習伴性遺傳的特點,所以難點為:分析紅綠色盲遺傳。

五、説教法學法

本節課主要是以紅綠色盲為例進行問題探究,因此我會準備足夠的資料,引導學生自主閲讀、小組討論,對問題進行自主的探究和討論,得出伴性遺傳的特點和應用。

六、説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首先是導入新課環節。為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我會請同學們根據ppt上的紅綠色盲檢查圖,檢測自己的色覺。此時學生會積極的參與到檢測和討論中。之後教師引出:有一種色覺不正常的病症叫紅綠色盲症,它是一種伴性遺傳病,請大家説説什麼是伴性遺傳。在忙碌的高中學習生活中,教師採用這樣的導入可以很迅速的引起學生的興趣,在不知不覺中帶領學生進入本節課伴性遺傳的學習。

2.新課展??

接下來就是我的新課展開環節,將分為三步進行:

第一步是探究人類紅綠色盲症,首先我會出示紅綠色盲症家系圖。提出問題串:①家系圖中患病者是什麼性別?説明色盲遺傳與什麼有關?②Ⅰ代中的1號是色盲患者,他將自己的色盲基因傳給了Ⅱ代中的幾號?③Ⅰ代1號是否將自己的色盲基因傳給了Ⅱ代2號,這説明紅綠色盲基因位於-染色體上還是y染色體上?④為什麼Ⅱ代3號和5號有色盲基因,而沒有表現出色盲症?通過觀察思考學生能知道紅綠色盲症是伴-隱性遺傳病。此時我會展示人類男性和女性的染色體組型圖,請學生看圖思考為什麼色盲基因只存在於-染色體上?學生通過觀察會得出:因為-染色體和y染色體形態差異,y染色體上沒有色盲基因的等位基因。整個過程我用問題引導學生的思路,學生通過觀察圖得出結論,這樣可以發展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接着請學生自己用表格總結出紅綠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現型並且分析為什麼色盲男性患者多於女性?通過以上的學習學生能夠得出正確結論,此時我會請學生代表上講台展示他的結果,師生對他進行評價。用表格做總結可以幫助學生理清思路,養成對比總結的習慣。

接下來帶領學生分析正常女性與男性紅綠色盲婚配、女性紅綠色盲基因攜帶者與正常男性婚配的遺傳圖解。在學生學會如何分析遺傳圖解後,為了發展學生的分析能力。請學生以生物小組為單位分析女性紅綠色盲基因攜帶者與男性紅綠色盲婚配、女性紅綠色盲與正常男性婚配的遺傳圖解。師生共同總結出紅綠色盲的遺傳的特點是交叉遺傳、患者男性多於女性、一般為隔代遺傳。

第二步是探究抗維生素d佝僂病遺傳特點,由於已經帶領學生對人類紅綠色盲症做了分析,他們有了一定的分析思路和知識基礎,所以我會讓學生以生物小組為單位自主學習抗維生素d佝僂病遺傳這一部分的內容。在學生討論過程中我會巡視指導,參與到他們的討論中。經過討論,我會請一位學生化身小老師上台講這一部分的內容,之後我會注意總結抗維生素d佝僂病是伴-顯性遺傳病,其遺傳特點是:女患者多於男患者、世代連續、男患者的母親和女兒定是患者。

第三步是學習伴性遺傳的實踐應用,學習生物科學不是為了單純的學習知識,而是為了提高生物科學素養,用知識改變生活。所以生物學習要緊密的聯繫實踐。這一部分我會給學生多舉一些例子,如通過眼色區別子代果蠅的雌雄,通過蘆花羽毛區別雛雞的雌雄,通過分析家系圖決定生男生女等。生活真實的例子更能直觀的體現出這一部分學習的價值。

這一部分的知識有一定的難度,為了加深學生的理解。我會讓學生做教材上的基礎題,並請有興趣的同學把拓展題也做了。通過分層次習題的練習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也可以讓我瞭解學生的掌握情況,以便針對性輔導。

3.小結作業

在課程結尾我會帶領學生一起回顧本節課內容,總結伴-顯性遺傳病和伴-隱性遺傳病的遺傳特點,幫助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框架。並請同學們課後收集一個血友病患者家族的家系圖,嘗試分析血友病是什麼遺傳病。下一節課的時候進行分享。這樣的作業既能應用本節課所學到的知識,同時也鍛鍊學生蒐集、分析資料的能力。

七、説板書設計

下面説一説我的板書設計,我用表格的形式把本節課的重點呈現在黑板上,做到整潔清晰、大方明瞭。這就是我的板書設計。

浙教版八年級上冊教案篇7

教學目標:

1、瞭解一字多音的現象,能準確讀出“朝、舍、縫、量、假、強”在詞語中的正確讀音。

2、認讀關於“風”的詞語,體會詞語表達上的準確、形象。

3、背誦和書寫兩則有關動腦的名言

4、培養閲讀能力,感受表達的生動、優美。

5、積累與季節有關的詞語。

6、培養學生大膽想象的精神,和樂於表達的興趣。

7、設計春節節日飾品並進行交流,鍛鍊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並從中瞭解我國春節的文化。

教學重點:

語文積累;口語交際和習作。

教學難點:

發揮想象,並記敍下來;綜合實踐活動。

課時安排:

6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瞭解多音字;積累詞語和名句。

教學過程:

一、多音字。

1、在本學期的學習過程中,我們遇到了許多綠色的生字朋友——多音字。

2、出示詞語卡片,請學生“找找雙胞胎”

自己試讀;同桌互查;指名讀。

3、練習給多音字組詞,填空

zhāo()

cháo()

shě()

shè()

féng()

fèng()

liáng()

liàng()

jiǎ()

jià()

qiáng()

jiàng()

4、你還認識哪些多音字朋友?介紹給大家好嗎?

二、認一認,讀一讀。

1、自由讀詞,藉助拼音把字音讀準。

2、指名讀,齊讀。

3、再次小聲讀詞,邊讀邊想象詞語描繪的情景和感覺。然後在小組裏説説想象的畫面。指名交流。

4、通過讀這些詞,你發現感悟出了什麼?

三、寫一寫,背一背。

1、認讀名句,簡單説説讀後的體會。

2、讀帖,與小夥伴商量 一下怎麼把這兩句話寫好。

3、指名説説,書寫時要注意什麼。

4、練習書寫。

5、評選佳作全班展示。

6、用最有效的方式背誦兩句名言。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培養獨立閲讀的能力,積累與季節有關的詞語。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二、閲讀

1、藉助拼音,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通。

2、説説初讀後的感受。

3、默讀,劃出你覺得寫得很好的地方,多品味品味。

4、交流體會。老師及時總結其中好的方法。

5、有感情地朗讀。

三、探究與發現

1、還記得《米佳的願望》嗎?我們的.生活中因為四季不同的風情而豐富多彩。而一提到四季,你的眼前也肯定已經展開一幅幅不同的畫卷。

2、讀一讀,你發現了什麼?

3、你還能説出這樣與季節有密切關係的詞嗎?小組比賽:應選擇一個季節,看看哪一組的同學説出的詞語最多。

4、總結:其實妙詞就在我們身邊,關鍵在於你是否能探究和發現。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發揮想象,大膽地向他人表達,並努力用語言打動別人。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學生小品表演《樂樂和童童的對話》。

二、自由交流

假如風有顏色,你希望是什麼顏色呢?為什麼?

在小組裏自由發言,小組長組織好順序,明確發言的要求:説的人態度大方,能讓每個人聽清楚,聽的人認真傾聽,有意見應等別人説完再來講。

三、推薦代表向全班交流。

四、評選“風的使者”

五、延伸

請你也動動筆,畫出風的顏色,為下節習作課作好準備。

第四、五課時

教學目標:

大膽想象,並樂於真實地記敍自己的想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節課後大家都動筆畫出了心中的風,今天我們來開個小畫展吧!

二、範文引路

1、出示一幅春天的圖畫,朗誦範文《春天的顏色》。要求學生邊聽邊想象。

2、交流聽範文後的感受。

三、動筆寫初稿。

1、像小作者一樣,為你的畫配上一段文字,讓它更豐富更生動,好嗎?

2、試寫一段話,簡要大意即可。

四、交流、補充。

1、在小組裏展示自己的畫,並讀初稿。其它成員提出個性意見。

2、根據個性意見,再次完善自己寫的內容。

3、面向全班學生交流,集體補充。

五、定稿。

第六課時

教學目標:

通過綜合性學習成果的展示交流,增強學生的實踐和欣賞能力,培養學生進行綜合性語文學習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經過一段時間的籌備,相信每位同學都設計出了喜慶的春節飾品,這節課讓我們召開一個小小的設計發佈會。

二、展示交流。

1、出示自己設計的飾品和設計説明,在小組內交流。

2、推薦佳作全班展示交流。

三、評選“最佳作品”和“最佳設計説明”

1、評選。

2、請設計者上台介紹自己的經驗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