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生物教案7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78W

教案在書寫的時候,我們肯定要注意講授內容要點,我們在寫教案的時候都是要做到精心設計的,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生物教案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生物教案7篇

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生物教案篇1

生物細胞中的糖類

我今天説課的題目是細胞中的糖類,下面我將從説教材、説學生、説教法和學法、説教學過程、説板書設計五個方面來對本課進行説明。

一、説教材

(一)教材分析

細胞中的糖類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一節的內容,學生在2、3節學習了細胞中的蛋白質和核酸,這兩種生物大分子都具有一定的結構層次即元素、基本單位、長鏈、大分子。這樣能更好理解單糖、二糖、多糖的區別及多糖的大分子性,從而培養知識遷移的學習方法。通過對糖和脂的分類和比較能更好地培養分類、比較的學習方法。學完本節課後,學生對生命是物質的本質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並能理解糖類是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物質。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掌握糖類的組成元素、分類、分佈及功能。

2、能力目標

(1)嘗試進行自主學習

(2)嘗試比較分類的學習方法,體驗知識遷移的學習方法。

(3)運用生物學知識解決社會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1)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

(2)體會生物學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認識生物科學的價值。

(3)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習慣。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本節教學重點:糖類的種類及作用。課程標準中關於本節內容的第一個要求是概述糖類的種類和作用屬理解層次,並與以後要學習的細胞代謝內容聯繫密切,所以確定為重點。

教學難點:多糖的種類及作用;

二、説學生

本節的授課對象是高一的學生他們在國中就已經學過一些相關的化學知識,也有一定的實驗能力。這都為學習本節的重點知識奠定了基礎,特別是難點的教學。而且此年齡段的學生對探究細胞奧祕存在好奇心,具有一定的分析問題、獲取信息的能力,實施問題探究教學是可行的。

三、説教法和學法:

根據上述對教材和學生情況的分析,本節採用以下教法和學法:

1、教法:

1)問題探究教學法:創設問題情景,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知識構建過程中。

2)直觀教學法:利用投影或掛圖,創設形象生動的直觀教學氛圍。

2、學法:

談話法、比較分析法、啟發式討論法等,引導學生思考一系列問題,使他們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中,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和總結歸納的能力。

四、説教學過程

環節一:引入新課:

先複習上節關於核酸的知識並便於和新授內容銜接。以問題探討提供的情景和討論題引入糖的學習。

環節二:細胞中的糖類:

為本節重點內容,分三步突破:

1、老師帶領學生學習糖的組成元素、分類及分佈,對於難點多糖的種類,採用實例介紹的方式,使學生有直觀認識。

2、完成糖的分類、分佈表格進一步深入認識糖的分類及分佈;在單糖、二糖、多糖的區分中學生會認識到各多糖結構的不同和多糖的形成及水解。

3、通過糖應用,體會糖在生命活動中的重要性,對糖的認識更有立體感。通過實例,學生對多糖中澱粉和糖原的儲存功能及各糖之間的轉化有了深入的認識。

環節三:鞏固練習:

課本課後練習題,使對本節知識點有一個全面準確的把握。

五、説板書設計

此板書力圖全面而簡明的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最後以表格的形式總結本節課的內容,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理清文章脈絡。

以上,我從教材、學生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五個方面對本課進行了説明,我的説課到此結束,謝謝老師和各位同學。

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生物教案篇2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瞭解文中介紹的生態環境知識,瞭解生物入侵者的有關情況。

過程與方法:

1.理清本文的説明順序,整體把握文章內容,提高閲讀科普文的能力。

2.分析本文運用的説明方法,體會其表達效果。

情感態度價值觀:

瞭解生物“污染”,增強防範意識,為建設家園、保護家園而努力。

●教學重點

理清本文的説明順序,把握文章所運用的説明方法。

●教學難點

瞭解生物“污染”,增強防範意識,為建設家園、保護家園而努力。

●教學方法

1.以學生自讀為主,教師設計閲讀題目指導學生自讀,通過小組合作,幫助他們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探究文章的説明技巧。

2.討論法。學生自由質疑,通過多種形式的討論合作探究,共同解決。

●教具準備

多媒體、小黑板。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及過程

一、導語設計

(出示非典圖片)

科技高度發達的21世紀,我們共同的家園——地球正面臨着越來越嚴峻的挑戰,環境問題已成了擺在人類面前的亟待解決的問題,而生態問題則又是當今世界環境問題的中心議題。“生物入侵者”是什麼?大家對此可能會感到陌生。要知道,這正是人類自己挑起的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不能不引起我們高度警覺,今天,讓我們走進梅濤的《生物入侵者》去尋找答案。(板書課題)

二、自主閲讀、整體感知

1、以“從文中我瞭解到了”為句式蒐集信息,每組不少於3條。

入侵者是指原本生活在異國他鄉、通過非自然途徑遷移到新的生態環境中的“移民”。生物入侵者的危害是巨大的,它們給人類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對被入侵的其他物種以及物種的多種性構成極大的威脅。那麼這些生物入侵者是通過什麼途徑入侵的呢?為什麼會增多呢?由於日益繁榮的國際貿易,生物入侵者搭乘跨國貿易的“便車”,“偷渡”入境;此外,跨國寵物貿易也為“生物入侵者”提供了方便。目前,生物學和生態學界對生物入侵者有不同態度:一部分人認為,經過“物競天擇”,可以制約“生物入侵者”的危害,達到新的生態平衡;另一部分人認為聽任“生物入侵者”自由發展會給當地生態和人類生活造成嚴重危害。世界各國對“生物入侵者”都在採取相應的措施。

2、我們知道了什麼是“生物入侵者”,下面請兩組同學列本文的結構提綱:

(小組分工、組間不準抄襲)

引出話題:介紹什麼是生物入侵者(1段)

擺出現象及危害:毀滅物種、經濟損失(2-4段)

生物人侵者增多的原因及途徑:跨國貿易(5段)

揭示態度:不同(6-7段)

採取措施:(8段)

教師對比點拔,明確説明順序:

這是一篇事理説明文,是按照邏輯順序説明事理的。文章從解釋“生物入侵者”這個概念入手,接着擺出現象,介紹了“生物入侵者”給人類帶來的危害、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作用,再探究原因,最後討論對策。基本上是按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思路展開的。

3、文中運用了哪些説明方法?試舉例説明。

①打比方:課題“生物入侵者”這個概念本身就具有比喻意義,它告訴讀者這一類“入侵者”的移民行為,是會對人類和自然造成危害的;把登陸北美的歐洲斑貝比成“偷渡者”,把害蟲隨貿易途徑傳遍全世界比作為搭乘跨國貿易的“便車”,形象生動,增添文章情趣。

②列數字:“關島本地的11種鳥類中已有9種被棕樹蛇趕盡殺絕”,通過精確的數據對比,清楚地闡明瞭生物入侵者的危害之嚴重。

③舉例子:通過具體的事例支撐説明的內容,增強文章的説服力。文章第3、4兩段以斑貝、天牛、紅螞蟻、棕樹蛇為例具體説明生物通過非自然途徑遷移到新的生態環境中會造成生物入侵現象。

三、亮點探究

播放課件,讓學生對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經濟損失和物種多樣性的破壞形成感性認識。

圍繞“對‘生物入侵者’要不要人為干預”這個話題,結合第7段課文內容,展開討論

(基本觀點:(1)人類不應該過多地干預生物物種的遷移過程,失衡是暫時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自然界的平衡最終會得以實現。(2)人類必須干預“生物入侵者”,如果聽任其發展,自然界物種的多樣性會受到嚴重破壞,人類社會將會有巨大的經濟損失)

四、課堂高潮

拓展性學習:對生物入侵者現象設計理想的治理和預防方案。

組織形式:抽題(激趣)------設計方案(小組合作)------評委打分(同學聘定)-------專家點評(生物教師)

a、我國暫停從菲進口鳳梨香蕉種苗

據新華社北京2月20日電(記者齊中熙)國家質檢總局、農業部、國家林業局日前聯合發佈公告,宣佈暫停從菲律賓進口鳳梨、香蕉種苗等香蕉穿孔線蟲寄生植物、一經發現,一律作退回或銷燬處理。

b、飛機草蔓延牲畜死亡

飛機草,一種綠意盎然的菊科半灌木植物,卻使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的畜牧業遭受

空前打擊,天然草場被大面積侵佔,牲畜死亡,畜牧業減產,原本並不富裕的彝族老

鄉因此雪上加霜。州政府在5年前就出台了紅頭文件,要求全面動員,防除毒草。

c、野兔成災

1939年野兔入侵澳大利亞,糟蹋了飼養綿羊的牧場,使譽滿全球的澳洲綿羊綿羊的鋭減,最後政府動用空軍、用毒劑、花巨資修防兔欄、請細菌學專家研製涎瘤炎這種惡性傳染病,這才控制住了兔子造成的災害。

方案構想:

(一)嚴防死守;生物治理;保護自然。

(二)謹慎引種;查清我國現有的外來有害物種的種類及危害狀況;加強對已知的主要外來有害物種的防治及綜合治理工作。

(三)政府出資;萬眾一心;尋找天敵。

(四)加大宣傳;嚴格檢疫;法律保障。

(五)變廢為寶;零報告監控;農林質檢防疫部門配合。

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生物教案篇3

維護生態平衡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自然界裏某一區域生存的生物必須形成一個平衡和諧的整體,即生態系統。

過程與方法:應用分析推理等思維形式,對沙塵暴生成的原因進行分析。

情感、態度、價值觀:認識到維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認識到維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應用分析推理等思維形式,對沙塵暴生成的原因進行分析。

?教學準備】收集有關沙塵暴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回顧知識,引入新課:

1、學生自己的話舉例説明食物鏈、食物網、生態羣落的含義。

2、説明:自然界裏某一區域的生物形成一個平衡和諧的整體,叫做生態系統。

3、提問:如果生態系統中的某一個環節受到了破壞,整個生態系統會怎樣呢?

二、草原的生態平衡:

1、現在讓我們以草原為例來研究有關生態系統的平衡問題。草原上常見的生物有鷹、兔和草,那麼,這三種生物之間的食物鏈是怎樣呢?(學生畫出)

2、設想一下:

(1)如果鷹少了,會發生什麼現象?

(2)如果兔少了,會發生什麼現象?

(3)如果草少了,會發生什麼現象?

每個設想給學生充分的討論時間,然後再讓他們發表意見,最後得岀確結論。

3、人類的哪些行為會造成鷹、兔或者草減少呢?(提示:為了經濟發展,人們會採取哪些手段。)

三、是什麼引起了沙塵暴:

1、閲讀書20面有關沙塵暴的資料。教師可進行適當的補充。

2、引導學生分析草原生態系統失衡的原因,提示:

(1)人類的哪些行為引起草原生態系統失衡?

(2)這些行為的後果是什麼?

(3)最終結果是什麼?

3、小結:生態系統均衡發展是不十分不易的,人類的許多行為都在破壞着大自然的生態平衡。

四、課外作業:1、大家深入分析一下目前許多的做法,並討論為了保護生態平衡我們國家都做了哪些工作,為什麼?

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生物教案篇4

一、鼠婦的介紹

鼠婦又稱“潮蟲”,在南方也叫“西瓜蟲”、“糰子蟲”,屬無脊椎動物節肢動物門甲殼綱潮蟲亞目。鼠婦的種類較多,它們身體大多呈長卵形,成體長9—15毫米,背腹扁平十分顯著,呈灰褐色、灰藍色;常能捲曲成團,是草食的陸棲類羣,口器是咀嚼式口器,為甲殼動物中完全適應於陸地生活的動物,從海邊一直到海拔5000米左右的高地都有它們的分佈。第一觸角短小,後7對胸肢變成步足。但它們都需生活在潮濕、温暖以及有遮蔽的場所,晝伏夜出,具負趨光性。不像昆蟲和蜘蛛那樣高度適應於陸地上生活,在我國大多數地區都有分佈,在田間,主要為害黃瓜、西紅柿、油菜等常見的種類有潮蟲科、鼠婦科、球鼠婦科等代表動物。

二、鼠婦的生活環境及採集

鼠婦喜棲息於朽木、腐葉、石塊等下面,有時也會出現在房屋、庭院內。鼠婦在20---25度之間生活較為正常。若室內外温度在25度左右,在房前屋後的石塊、瓦礫下面、盆裏、壇內均可以找到;温度低於25度,需要選擇温暖的花窖、庭院的下水道旁邊進行採集,也可在平房條件的廚房地磚下面進行收集。我們在學校園裏採集時發現,鼠婦的數量較少,個體也較小,以一些個體小的為主。在花盆底下可以採集得到,但數量少,如果花盆是放在水泥地上則其數量會很少,而且水分過多數量也會大大減少。為了採集的方便,我們經過一番努力後發現,如果把台灣草連根剷起,倒蓋在牆邊的草坪上(可蓋兩到三層),開始幾天不要澆水,等草幹了之後,三天左右澆少量的水,只要保護相對潮濕就可以。一個月左右開始採集,則可得到個體較大,數量較多的鼠婦。而且,採集過程非常方便,只要把草皮拿走就是。在鼠婦的收集過程中,必須小心地保護,收集後,容器內應帶一些濕土和注意通風。濕土是富含有機質,顏色以黑色,同時可放幾片爛樹葉或一些植物的小根。

三、鼠婦的飼養

在實驗室飼養鼠婦可用大的盆子如塑料水槽、也可用月餅的盒子。在盆子內放一些經過篩選後的鬆軟的土壤,土壤以富含有機質為好,特別是黑色的土壤則效果更佳,同時可放一些爛樹葉。土壤的含水量不宜太大,每天可向土壤中噴灑少量的清水,水滴入過多,土壤容易形成泥塊或泥漿,這樣會使鼠婦的活動減慢,甚至造成死亡。可以用手進行小測,用手抓起一把泥土,用力捏,沒有水從指縫流出,鬆開手,輕輕一碰,泥土疏鬆,表明土壤的濕度適中。同時每3天換一次土,最長不要超過一週,換土也不要全部換,可放一半留一半。鼠婦的密度不宜過大,大概每1000毫升的容器內可飼養25---30只左右的鼠婦,密度過大,婦容易死亡。盆子上可用黑布遮蓋,保證有充足的空氣,同時用橡皮圈套住黑布,防止鼠婦逃跑。也可在晚上開燈,也能起到防止鼠婦逃跑的效果。

四、鼠婦的培養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

1、每次換土時,保留一部分原來的土壤;對換出的土壤要細心檢查,以免因個別鼠婦“假死”或鑽在土壤中而丟掉。

2、在實驗室放置鼠婦時,要留心周圍是否有其它動物如老鼠、蟑螂等的危害。

3、土壤中水分不宜過多,保持濕潤即可。如果不小心加入的水太多,可用細沙進行調節。

4、為了保證實驗的效果,在飼養鼠婦時儘可能給它提供適宜的温度。

5、不要將飼養的鼠婦放在太亮的地方,儘可能給它提供較為黑暗的環境。

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生物教案篇5

第三節 關注合理營養與食品安全

一、教學目標

1.舉例説出什麼是合理營養。

2.關注食品安全。

3.嘗試運用有關合理營養的知識,設計一份營養合理的食譜,並關心長輩的飲食。

4.認同環境保護與食品安全之間的統一性。

二、教學重點

1.關注合理營養與食品安全在健康生活中的意義。

2.通過分析,認同環境保護與食品安全之間的統一性。

三、教學難點

設計一份營養合理的食譜,將所學知識上升為意識,再將意識轉化為行為。

四、教學準備

教師:課前收集若干食品包裝袋和包裝盒,以備教學需要;電視報刊中關於食品安全的信息;課前培訓學生,指導小組長如何展開調查和收集、整理資料;設計評比欄和課前課後學生設計午餐食譜營養差異性的對比圖。讓學生明確科學知識在指導健康生活中的價值。

學生:四人小組合作,展開調查或收集有關合理營養、食品安全方面的信息;課前嘗試為家長或自己設計一份午餐食譜;自帶各種食品包裝袋;課前詢問家長購買肉類、魚類及其他食品時是怎樣挑選的。

五、課時分配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合理營養

1.1不注意合理營養的危害

課前為家長設計一份午餐食譜;自主討論不良飲食習慣、不合理營養的危害。

1.2什麼是合理營養?

觀察、討論、歸納:怎樣做才是合理營養。

1.3“我”該怎麼做?

師生合作,為本班制定一個合理營養的文明公約。運用知識指導生活,設計午餐食譜再次為家長設計一份午餐食譜,並對比哪一份更合理。先在全班評一評,比一比,然後參加全年級的設計賽,並把好的作品辦成生物專刊。

合理營養

4人小組合作進行自主性學習,閲讀書上提供的信息並觀察書上的插圖或自制投影片,結合身邊實例討論交流,在教師引導下進一步明確什麼是合理營養及其在健康生活中的重要意義;設計一份合理的午餐食譜並利用節假日親自烹調,為長輩獻上一份愛心。

閲讀課後“營養師”資料,拓寬視野

創設問題情境,列舉在生活中瞭解到的典型實例,指導學生閲讀書上提供的報刊信息,引入課題;

引導學生討論,組織並參與全班交流、點評,保證交流的正確性、有效性。歸納並用投影片展示該如何做到合理營養。

關注健康生活,進行情感教育

(注:書上第三節內容可作為學生調查過程中查閲的資料之一)

課前提出課題。指導學生開展調查(訪問或查閲資料),組織交流,做出評價。

二、食品安全

2.1整體感知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根據課前佈置,發佈收集到的有關食.品安全的信息聽取學生的資料發佈,引導學生分析,組織學生討論。

2.2怎樣購買安全食品

a.安全的包裝食品。(會讀包裝袋上的內容)

b.非安全的包裝食品(練就一雙“火眼金睛”)

學生閲讀食品包裝盒上的內容,分組討論,並推舉小組代表進行發言。

組織學生分組討論交流。對學生髮言予以肯定並糾正或補充某些內容。

就課前瞭解的知識進行組間交流。

聽取學生髮言,鼓勵學生多觀察、多比較,建議學生課後到菜市場進行“實戰演習”。

三、預防食物中毒

3.1小專家進行現場小講座,聽取有關知識,並提問和補充。

和學生一起聽取小講座,對進行講授的同學予以充分肯定。

防止食品污染通過討論,認同環境保護與食品安全的統一性

思考問題,展開討論,解決問題。

3.2討論:能用發黴變質的殘羹剩飯或飼料餵養家禽家畜嗎?為什麼?

有人説有“蟲眼”的蔬菜水果農藥含量少,可放心購買,對嗎?

在教師啟發下思考:實際生活中,哪些行為最終會導致食品的污染?

通過討論,認同環境保護與食品安全的統一性。

認真聽取學生討論並及時點拔。

引導學生深層次地從防治環境污染的角度認識食品安全問題。

肯定學生的分析,再次強調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四、瞭解綠色食品

閲讀有關資料,思考並瞭解綠色食品的積極意義和重要作用。

指導學生課本中有關綠色食品的資料,鼓勵學生上網查詢,進一步瞭解這方面的信息。

通過多種途徑,瞭解相關知識

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生物教案篇6

調查我們身邊的生物教案

一、 教學目標:

1、 説出調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學會做調查記錄。

2、 描述身邊的生物和它們的生活環境。

3、 關注周圍生物的生存狀況。

二、 教學重點:

使學生初步學會設計調查方案、説出調查的一般方法和會做調查記錄,同時培養學生的分工合作能力。

教學難點:

描述部分所調查生物的特徵

三、 課前準備:

幫助學生分組,確定調查範圍。瞭解要調查的生物狀況,並查找相關資料。

四、 教學過程:

1、 把全班同學分成八個小組,選出小組長,説明本節調查課的目的,步驟,各小組自由選擇調查範圍(不可在教學區)然後彙報到老師處,每小組長把組員的名單交到老師處。強調調查範圍的要求是生物種類較多,環境有較多變化的路線。

2、 注意事項:

如安全、不傷害動植物、不破壞生物的生活環境等。

應特別關注一些小生物。如樹皮上、草叢中的小生物和天空中飛行的生物。

3、據報告冊p2~3內容進行調查,並及時記錄,佈置作業是 星期四交齊。

4、紀律要求:

出入教室不可吵,不可影響其他班同學。

各小組提前十分鐘回到教室,各小組要跟老師對好時間,要求本小組長組織好紀律。

5、利用下課前十分鐘幫助學生歸納總結出調查的生物,(可按p9的分類方法)並對個別小組作出表揚。總結本節課全班同學的表現。(問題: 1.你們組調查了多少種生物?2.你們是按什麼特徵對它們進行分類的?分多少類?各多少種?每類選1-2種生物,説説它們的生活環境?調查中,你又想到哪些新的問題?)

教學後記:

七年級(2)班沒有説明細節,學生不明確調查的意義和方法,把抓昆蟲等作為調查的主要目的,抓昆蟲成為本班男生的主要任務。還應強調生物包括,動物,植物,真菌等其他生物。

七年級(9)班事前説好了各種注意事項,強調了紀律,所以每個人都能完成好這次調查活動。

七年級(10)班沒有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該班學生較文靜,氣氛太沉悶

七年級(3)班課堂紀律太亂,幾位同學特意搗蛋,但小組間團隊精神不錯,調查到的種類較多,有些學生的知識面很廣,認識植物種類多。

七年級(5)班守紀律,調查生物最少19種,最多29種,證明每組都有認真調查的學生,學生積極性高,對老師的佈置完成得很好。

七年級(4)班户外活動時紀律管不好,很多男同學在玩蟾蜍等生物,男同學一堆,女同學一堆,紀律不好,但調查到最多的生物種類有40種,最少的也有25種,證明該班學生對生物有濃厚的興趣,但事後發現很多生物不是真正看到的,是聯想到和想到的,缺乏科學精神。

教學反思:

在户外活動前要多強調各種規章制度,考慮問題要面面俱到,,不然學生不瞭解活動的規則會發生很多意想不到的事。

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生物教案篇7

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教學目標:

1、 描述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2、 舉出例子並初步培養學生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描述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難點: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理解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辯證觀點。

教學過程:

導入:先比較仙人掌和普通植物的不同,分析為什麼仙人掌的葉子退化成刺,得出結論是為了適應乾旱的環境。同時學生分析刺蝟、變色龍、竹節蟲,得出除了環境影響生物之外,生物本身也能適應環境。

除了環境影響生物之外,生物本身也能適應環境。

分析書本p19的資料,回答問題:生物的形態結構或生活方式的特點與它們的生活環境有什麼關係?觀察兔子和貓的雙眼在頭部的位置,你能發現什麼問題? 從而學生自己得出結論,生物為了適應不同環境其形態結構都有所改變。

生物除了適應環境,同時也影響環境。

過渡問題:那是否生物只能被動地適應環境呢?生物本身對環境有沒有影響?學生舉出例子,人類對環境的影響,植物對環境的影響,動物對環境的影響(蚯蚓、鼠婦疏鬆土壤,柳、杉樹能吸收空氣中的有害成分,幫助淨化空氣,人類大量得排除廢氣、廢水使環境受到污染……)

講解實驗:植物對空氣濕度的影響。

1.提出問題:植物對空氣濕度的影響

2.作出假設:裸地,草地,茂密的灌叢的空氣濕度不一樣.

3.制定計劃:學校內測量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叢中的濕度.(裸地指什麼?灌叢指什麼?)

4.填寫p7空氣濕度記錄表.並畫出曲線圖.

5.注意:如果裸地或草地上有小水窪,測量濕度時,能把乾濕計放在水窪邊嗎?測量灌叢的濕度時,能把乾濕計放在地上嗎?

舉例:曲線圖的畫法:

總結:前面一節課和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環境對生物有影響,生物在適應環境的同時也影響着環境,所以,生物圈中的生物和環境是不可分割的統一的整體,我們可以利用這些知識來解答下面問題。

6、練習:

1)如果將生活在淡水中的鯽魚放入海水中,不久就會死亡,這一現象説明( )

a.每種生物都是有壽命的

b.每種生物都有自己賴以生存的生活環境

c.動、植物改變生活環境就會死亡

d.生物的生存環境很容易破壞

2)生活在陰濕環境中的植物,葉片一般大而薄,主要作用是( )

a.充分利用光能 b.減少陽光照射

c.適應低温 d.適應潮濕的環境

3)許多種鳥具有保護色,但也難免常被嗅覺發達的獸類所捕食,對此的解釋為( )

a這些鳥不適應環境

b.被食的鳥是警惕性不高的

c.適應是絕對的

d.適應具有一定限度和相對性

7、講解書本課後練習。

教學後記:

這節課不僅要講理論課《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而且也要説明探究實驗《植物對空氣濕度的影響》的原理和過程。 對於《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這個知識點並不難,學生容易理解,但對於探究實驗《植物對空氣濕度的影響》學生並不容易理解,在課堂上講解這個實驗過程和原理較費時,最後超出課時,學生也只是一知半解,特別是對於為什麼要用裸地、草地、灌叢三個環境來做這個實驗,很多學生很難理解,還有對於探究實驗的過程---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計劃並不瞭解,所以我在其他班的課堂上採取了把實驗過程,原理用一節課來講述,因為探究實驗對於學生來説很陌生,只有一開始讓學生理解了探究實驗的方法,在以後的課堂上才能讓他們自主探究,所以我覺得把實驗課分為一個課時的課是有必要的。

教學反思:

應該安排學生實驗前自己先體驗實驗過程,實驗所需時間,這樣讓學生操作起來可以更容易掌握,自己也能瞭解到實驗過程所遇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