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冀教版三年級上冊教案8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28W

作為教師在教學工作開始之前,都會將教案制定好吧,為了寫出優秀的教案,我們一定要認真分析自己的教學目標,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冀教版三年級上冊教案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冀教版三年級上冊教案8篇

冀教版三年級上冊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利用已學的24時記時法和生活中對經過時間的感受,探索簡單的時間計算方法。

2、在運用不同方法計算時間的過程中,體會簡單的時間計算在生活中的應用,建立時間觀念,養成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3、進一步培養課外閲讀的興趣和多渠收集信息的能力。

教學重點:

計算經過時間的思路與方法。

教學難點:

計算從幾時幾十分到幾時幾十分經過了多少分鐘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1、談話:小朋友你們喜歡過星期天嗎?老師相信我們的星期天都過得很快樂!明明也有一個愉快的星期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明明的一天,好嗎?

2、小黑板出示明明星期天的時間安排。

7:10-7:30起牀、刷牙、洗臉;

7:40-8:20早鍛鍊;

8:30-9:00吃早飯;

9:00-11:00看書、做作業

3、看了剛才明明星期天的時間安排,你知道了什麼?你是怎麼知道的?你還想知道什麼?

二、自主探究,尋找方法

1、談話:小明在星期天做了不少的事,那你知道小明做每件事情用了多少時間嗎?每個小組從中選出2件事情計算一下各用了多少時間。

(1)分組學習。

(2)集體交流。

2、根據學生的提問順序學習時間的計算。從整時到整時經過時間的計算。

(1)學生嘗試練習9:00-11:00明明看書、做作業所用的時間。

(2)交流計算方法:11時-9時=2小時。

3、經過時間是幾十分鐘的時間計算。

(1)明明從7:40到8:20進行早鍛鍊用了多少時間呢?出示線段圖。

師:7:00-8:00、8:00-9:00中間各分6格,每格表示10分鐘,兩個線段下邊的箭頭分別指早鍛鍊開始的時間和結束的時間,線段圖塗色部分表示早鍛鍊的時間。談話:從圖上看一看,從7時40分到8時經過了多少分鐘?(20分)從8時到8時20分又經過了多少時間?所以一共經過了多少分鐘。(20+20=40分)小朋友們,如果你每天都堅持鍛鍊幾十分鐘,那你的身體一定會棒棒的。

(2)你還能用別的方法計算出明明早鍛鍊的時間嗎?(7:40-8:40用了一個小時,去掉多算的20分,就是40分。或者7:20-8:20用了1個小時,去掉多算的20分,就是40分。)

(3)練習:找出明明的一天中做哪些事情也用了幾十分鐘?

你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出明明做這幾件事情用了幾十分鐘嗎?你是怎麼算的?

三、綜合練習,鞏固深化

1、想想做做1:圖書室的借書時間。你知道圖書室每天的借書時間有多長嗎?學生計算。

(1)學生嘗試練習,交流計算方法。

(2)教師板書。

2、想想做做2。

(1)學生獨立完成。

(2)全班交流。

3、想想做做3。

學生獨立練習,全班交流。

4、想想做做4。

(1)學生獨立完成。

(2)全班交流(讓學生説説是怎麼算的)

5、想想做做5。

(1)同桌交流。

(2)集體交流。

(3)小結歸納時間計算的一般方法。

四、知識延伸,課外實踐

1、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本領?

2、看來我們已經瞭解了許多有關時間的知識,學會了簡單的時間計算方法,體會到了時間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你還想知道有關時間的其他知識嗎?讓學生閲讀書上第55頁“你知道嗎”的內容。

師:那你知道其他有關時間的知識嗎?(學生提問)其實這些有關時間的知識很多很多,小朋友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從課外書、電視上和網絡中去搜集更多這方面的知識。

3、佈置作業。

(1)收集有關時間的知識。

(2)用24時記時法為自己設計一天的作息時間表。

4、出示本課上課時間和下課時間,請學生用最快的速度計算出這節課的時間。

冀教版三年級上冊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重量單位噸,知道噸在實際中的應用,初步建立1噸重的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

2、能進行質量單位間的簡單換算。

3、通過觀察、比較和猜想推理等活動,培養學生對物體質量估測意識和能力,能在實際生活中解決一些相關的問題。

教學重難點

1、重點:建立質量單位“噸”的概念及噸與千克的換算。

2、難點:建立質量單位“噸”的概念。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創設情境

教師創設一個生活情境:同學們看,今天小熊、小馬、小牛和小鹿相約要去森林公園玩。路上有座橋,上面寫着:限重1噸。(出示課件)。看到這你想提出什麼問題?

從而引發學生提出問題:“噸”是什麼?限重1噸是什麼意思?小動物們能過橋嗎?……

2、瞭解學習起點

師:關於“噸”的知識,同學們已經有哪些瞭解?指生回答。

(根據幾個班的教學實踐,每班都有少數學生知道:噸是一個很大的質量單位;有大貨車、有的電梯上看到“噸”;還知道1噸等於1000千克……)(出示貨車圖)

3、談話揭題

師:同學們對“噸”的知識有不少的瞭解,那麼“1噸”到底有多重?噸與千克又有什麼關係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噸的認識”

[抓住孩子的“童心”,由孩子們喜愛的小動物去森林公園玩的生活情境導入,激發學習興趣。瞭解學生的認知起點,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來確定教學的側重點,做到有的放矢。]

二、新授

(一)親身體驗,建立“1噸”的概念

師:“1噸”到底有多重呢?

1、搬一搬

(1)師提出1袋10千克的大米,向學生介紹。

(2)每組發給1袋10千克的大米,從前往後傳一輪,並説説感受。

(有的學生説輕,有的説重)

(3)讓學生選出一名“大力士”來搬大米。看他一次能搬幾袋這樣的大米。

(學生站着,教師一袋一袋的遞加,直到搬不動。要求其他學生喊“加油”,並認真觀察“大力士”的表現。搬後請“大力士”説説感受。)

(4)想象推算。

讓學生想象如搬2袋、3袋……感覺如何?

引導推算100袋共重10千克乘以100等於1000千克。

1000千克也就是1噸。板書:1噸=1000千克

2、抱一抱。

(1)同桌互相抱一抱,抱後相互交流各自的體重和感受。

(2)想象:如一起抱2個人、3個人有什麼感覺?

(3)推算:如果按每人25千克計算,小組4個人共重多少千克?

“老師,老師,那我們全班同學加在一起有沒有1噸重啊?”一位高個的男生喊道。這時我抓住時機,先引導推算出40位同學約1噸重,再請全班同學起立(全班只36人),還請一位聽課的老師加上我自己(共約1噸),一起“跳一跳”。(感受一下1噸物體落地的感覺)

3、小組討論: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的重量約1噸呢?介紹用字母“t”來表示。

4、舉例説説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重量要用“噸”作單位?為什麼?

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什麼時候會用到噸做單位呢?1噸大約等於()頭牛(500千克一頭牛)一桶油100千克()桶水泥50千克()袋?

(1)很多物體重量的總和;(如100袋大米;50桶水等)

[“噸”對孩子們來説是抽象的,通過讓學生搬10千克的大米,抱一抱同桌等實踐活動。讓學生推算、估計、想象。並通過“大力士搬大米”、“全班同學加老師跳一跳”的遊戲活動。讓學生在親身體驗的基礎上,藉助“100袋10千克的大米”、“40位同學的體重”等具體實物幫助學生建立起“噸”的概念表象。在體驗的基礎上讓學生通過推理和想象幫助學生建立“噸”的概念,同時培養學生對物體質量的估計能力。]

(2)很重的物體的重量;

小熊400千克

小馬300千克

小牛500千克

小鹿100千克

小熊,小馬,小牛和小鹿,他們能一起過橋嗎?誰來回答,限重1噸,他們不能一起橋。

(如鯨的體重,大象的體重;厚街標誌的雕塑,海月巖公園的石頭等)

(3)交通工具的載重量;

説一説生活中什麼東西的重量大約是1噸?

師:猜一猜,什麼叫載重量?(最多能承受的重量)如:電梯的載重量大約是1噸;(大約20個大人)一輛卡車的載重量大約是10噸。如果超過這個重量,就是超載,極有可能出危險。汽車超載不僅毀壞地面,還威脅到人身安全,被大家叫做“公路殺手”。因此我們平時坐車是要千萬小心,不要擠車或電梯,萬一超載很危險。

生活中用噸作重量單位的東西有很多,如鋼鐵、水泥、煤等等。

5、填上合適的質量單位

(1)貨車載重4()

(2)明明體重35()

(3)一個雞蛋的重量是50()

(4)我國廣東籍的舉重運動員陳燮霞,在奧運會上以212()的總成績打破奧運會記錄並獲得08年奧運會首面金牌。

(5)虎門港碼頭停泊的一艘貨輪能載重30()

(二)噸的單位換算

噸和千克的關係:師:我們已經知道了1噸=1000千克,你會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嗎?(課件出示)

(1)一隻河馬約重那3噸,想一想:3噸=()千克?5噸呢?你是怎麼想的?

(2)一隻大象重約6000千克=()噸你怎麼想?

四、應用

1、把合適的體重與對應的動物連起來。

[利用“噸”知識,結合生活實際對學生進行交通安全教育。]

2、解決導入時主題畫的問題

(出示畫面並出示每隻動物的體重)

小熊400千克

小馬300千克

小牛500千克

小鹿100千克

小熊,小馬,小牛和小鹿,他們能一起過橋嗎?誰來回答,限重1噸,他們不能一起橋。

它們能同時過橋嗎?為什麼?你有什麼方法讓他們過橋嗎?

3、課後延伸(數學日記)

回家,瞭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噸。如果每月少用1噸水,你認為能做到嗎?跟爸爸、媽媽商量一下,可以採取哪些節水的方法?請寫一篇數學日記。

五、總結

師:學了這節課同學們有什麼新的收穫?

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數學日記”能拓展學生思維的空間,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體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同時滲透節約用水的思想教育。

六、教學板書

冀教版三年級上冊教案篇3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88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內容認識小數,理解小數的含義。

2、知道十分之幾可以用一位數表示,百分之幾可以用兩位小數表示。

3、會正確的讀、寫小數。

4、通過觀察,比較,操作等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概括,歸的能力。

5、使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

教學重難點

初步瞭解小數的含義,會認、讀小數部分不超過兩位的小數。

教具學具準備

課件

教法學法:

教師指導點播、精講。

學生自學、討論交流、多練習。

教學設計

一、激趣導入、開展教學

1、引入小數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些禮物,想不想知道是什麼禮物,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什麼禮物(出示課件)文具

2、區別整數與小數

師:好的,請同學們把這些文具按價格分成兩類

展示學生的分類,並説明分類標準。

教師出示自己的分類。

書包:45元。

鋼筆:3.50元

剪刀:12元

橡皮:0.20元

彩筆:3元

曲別針:0.15元

3、引入課題

象3.50、0.20、0.15這樣的數就叫做小數,這個小點叫做小數點,(板書3.50、0.20、0.15)今天這節課,我們就重點認識……小數(板書課題)

二、自主探究,認識小數

1、試讀小數

師:生活中處處有小數,這些小數你會讀嗎?請大家讀一讀屏幕上的商品價格

教師提問:小數點左邊整數部分表示什麼?(元)小數點右邊第一位表示什麼?(角)第二位表示什麼?(分)

讓學生完成屏幕上填括號。

總結:小數的讀法。(結合板書的小數學生再讀)

2、你還在那裏見過小數?

學生自由回答,教師給予肯定。

3、老師這裏有一些關於小數知識,大家想了解嗎?請同學們來讀一讀(出示蒐集的小數知識圖)

4、小結:看來咱們在日常生活中不僅可以用小數表示價格,還可以表示質量和長度等。

三、探究新知,教學例題

1、彙報自己的身高

學生彙報後教師説,剛才同學們都是用米和分米或者是米和釐米作單位,如果我們只想讓自己的身高用米做單位,又會遇到什麼困難呢?現在同學們可以自己自學來解決這個問題。

2、自學提示

(1)仔細閲讀課本89頁上的例1,想一想,用你學過的知識寫出用分數和小數表示的數。

(2)你發現什麼問題,在小組説説,並想辦法解決。

(3)利用手中的學具動手做一做,填一填,完成課本中的括號內容。

3、學生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4、師生交流

板書:把1米平均分成10份

1分米是米,還可以寫成0.1米

3分米是米,還可以寫成0.3米

7分米是米,還可以寫成0.7米

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

1釐米是米,還可以寫成0.01米

3釐米是米,還可以寫成0.03米

18釐米是米,還可以寫成0.18米

5、小組討論

王東身高1米30釐米,寫成小數是()米

全班交流,寫成1.30米和1.3米都是對的(因為30釐米也是3分米)

6、出示89頁做一做,讓學生填在書上,全班交流。

四、深化新知,鞏固練習。

1、做一做練習二十一第一題。

做完後師生交流

2、試一試我能行

學生口答,師生肯定

五、總結評價

今天我們認識了小數,並且會讀小數,知道了小數在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我相信同學們會在今後的學習中,能掌握更多的小數知識。

冀教版三年級上冊教案篇4

【教學要求】:

1.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插圖,讀懂例文《山坡上》。

2.引導學生有順序的觀察田野裏的迷人秋景,注意抓住主要景物,要有動有靜。

3.觀察郊外一片田野,有條件的可讓學生選其認為最美的幾樣畫下來或拍成照片。指導學生結合圖畫和照片,按照觀察順序寫一段話。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主要景物的選擇(動靜結合),觀察順序。

難點:抓住景物的特點,筆下含情,把景物寫美。

【課前準備】:

1.課本插圖投影片。2.例文錄音。

3.帶領學生有順序地觀察郊外的稻田,做好記錄或拍攝下來。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小朋友,在這個涼爽宜人、天高雲淡的秋天,我們走出了校園,與大自然親密接觸,那份舒暢的感覺至今是不是還令你們回味呢?今天我們就用手中的筆把美景寫下來,作為永久的紀念,樂意嗎?

二、讀懂例文

1.學生自讀、思考:例文中寫了什麼?用“——”畫出來。

2.交流以上問題。

三、再讀例文,討論寫法

1.播放例文寫草部分的錄音,同時投影幻燈片。(山坡上草的圖景)

學生邊聽邊觀察,思考:作者從哪幾個方面寫草的?

討論交流:草——高矮顏色(板書)

2.播放例文寫花部分的錄音,同時投影幻燈片。(山坡上花的圖景)

學生邊聽邊觀察,思考:作者從哪幾個方面寫花的?

討論交流:花——顏色名字(板書)

3.小結:以上這些景物都是靜的,作者是從顏色、高矮等方面寫的。

4.過渡:文中除了寫這些靜的景物,還寫了什麼?怎樣寫的?

5.播放例文最後一部分錄音,同時出現“我”、蝴蝶、螞蚱的投影。

學生邊聽邊思考問題。

討論交流:蝴蝶、螞蚱(板書)

小結:這些屬於動的景物。

6.再次演示投影,揭示觀察順序

作者是按照從整體到部分、由遠到近、先動後靜的順序觀察的。

7.讀讀習作指要,總結寫法:

(1)抓住主要景物。

(2)寫出景物的主要特點。

(3)按照景物的方位遠近和觀察的先後順序,把要寫的景物恰當的連接在一起。

四、遷移仿作

1.明確寫作要求:下面我們就用剛才學到的方法來寫一寫我們在秋遊時看到的那片美麗田野。

2.習作指導。

(1)交流學生所畫的圖和拍攝的照片。

(2)選擇具有代表性的照片和圖畫予以展示。

(3)創作的同學介紹畫的意圖、順序或拍攝的角度,説説為什麼畫這些、拍這些。

(4)學生評議,説圖意。

(5)指導學生寫稻田。

a 幻燈投影稻田圖片:小朋友,現在老師想請你來介紹這片稻田,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來介紹呀?

b 學生自由練説。

c 指名從不同角度説。

d 出示好詞語籃和好句子筐:一望無際顆粒飽滿

一陣風吹過,金黃色的稻子隨風起舞,像一片金色的海洋,一浪推過一浪,非常壯觀。

那顆粒飽滿的稻穗仰起臉驕傲的向人們炫耀自己的強壯!

(6)寫好圖上其它的景物,豐富習作。

小朋友,你看在稻田中,誰在那兒蹦蹦跳跳地忙碌呀?

那快活地飛來飛去的又是誰呢?他們在説些什麼呢?

還有那彎着腰,揮舞鐮刀的人們呢?他們的表情如何?那轟隆隆響着的應該是收割機吧!我們也把它們搬進我們的作文簿裏好嗎?

(7)學生練説習作,要求把景物連起來説。

(8)指名説,評議。

(9)學生寫草稿,師生評議。

(10)學生謄寫習作,自主展示繪畫、攝影作品和習作。

板書設計

寫一處秋天的景色

草——高矮顏色

野花——顏色名字

蝴蝶、螞蚱——動作

冀教版三年級上冊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初步認識分數,知道把一個物體或圖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並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產生分數。

2、正確認識和讀、寫幾分之一的分數,知道分數各部分名稱。

3、能用實際操作的結果表示相應的分數。

4、會直觀比較簡單分數的大小比較。

教學重難點

重點:正確認識幾分之一的分數。

難點:知道平均分才能用分數表示,會直觀比較簡單分數的大小。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生每人準備同樣大小的圓形紙、長方形紙,繩子,水彩筆。

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內容

師生活動

備註

一、情景導入

二、研究二分之??

三、導入其它的幾分之??

四、練習

五、比較大小

六、拓展

1、(課件動畫展示)星期天,小紅和小明去郊外野餐,看看他們準備了什麼好吃的?(課件出示4個蘋果、2瓶礦泉水、1個蛋糕)如果你是他倆,你打算怎麼分這些食品呢?(結合學生口答,老師出示:2個蘋果

1瓶礦泉水

半個蛋糕)

這三個結果中哪個結果比較特別?

“半個”你能用一個數來表示嗎?

今天,我們就來研究像這樣的數,它們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分數。(板書:分數)

1、那麼什麼是分數呢?

(邊説邊課件動畫演示切蛋糕)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2份,這一份就是它的(老師指着左半個蛋糕,在蛋糕上出示分數)。老師指着另一半蛋糕問:那這一份呢?(學生回答後,動畫出示分數)也就是每份是它的。就是分數。

説説是怎麼得來的?(指名説,老師小結,並課件出示文字,再互相説説,並結合口答板書)

2、在我們桌上有一些紙片和繩子,你能找到它們的嗎?

你是怎麼得到的?

歸納:不管怎樣,只要把一樣物體平均分成2份分,每份就是它的。

3、剛才小朋友們找到了,在這些圖形中,哪些圖形的塗色部分能用來表示。

最後一個圖形的塗色部分你覺得是幾分之一?你怎麼想的?

你覺得還可有哪些分數?(指名學生口答並板書出分數)

今天所學的分數有共同的地方,誰發現了?小組裏討論。(指名説)

1表示什麼?橫線下的數又表示什麼呢?

像、、......這些分數都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請大家自學p100。

交流,結合回答板書:......分子

......分數線

......分母

我們認識了分數,那下面的圖形你能用分數表示嗎?(書本p101第1題)

最後一幅變為

同樣塗色部分,為什麼分數變了?

1、剛才我們折出了圓的,你還能折出圓形紙的幾分之一?

和你的同桌折的要不一樣,並把一份塗上顏色,説説你是是折的。

2、同桌比較塗色部分誰大誰小?分數誰大誰小?

(師選二分之一和十六分之一比)

3、看這張圓形紙(師出示八分之一),你認為貼在哪裏好?為什麼?

4、(師選四分之一,不給學生看到)四分之一你認為放在哪裏好?為什麼?

拿出圓形紙,驗證。

(課件)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途中吃吃西瓜的故事,思考:四分之一與六分之一到底誰吃的更多?

冀教版三年級上冊教案篇6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談話:同學們,你們喜歡看電視嗎?今天田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張節目單,看看上面有沒有你喜歡看的節目,它幾時播出的?

2、學生自由回答,教師適時提問,如:14:00在鐘面上怎樣表示?就是我們平時所説的幾時?

教師並根據學生回答,板書出相對應的兩種記時方法。

3、小結並揭示課題,板書課題。

二、主動探索,體會領悟

1、初步認識24時記時法

⑴問:你知道一天中有幾個小時?想一想,在這24個小時裏,鐘面上的時針要走幾圈?一天時從什麼時間開始的?

⑵出示紅藍色彩帶,説明:我們把每天的凌晨0:00——中午12:00用紅色彩帶表示,把中午12:00——夜裏12:00用藍色彩帶表示。

⑶問:中午12:00是白天還是晚上?師畫出太陽圖標。

⑷演示鐘面時針的運行情況,瞭解0:00和24:00之間的關係。

⑸説明:0:00和24:00表示同一個時刻,這個時刻既表示一天的結束,又表示新的一天的開始,如果是除夕夜的時候,它還表示特殊的意義,也就是舊的一年的結束,又標誌着新的一年的開始。3、普通記時法和24時記時法之間的相互轉換。

⑴觀察普通記時法和24時記時法在表示方法上的區別。

⑵練習:説出下面時間用的是哪種記時法:

8:00、16:30、下午5:00、夜裏11:30

上午8:00、下午4:25、21:34、0:00

4、練習:p50想想做做1中的第一個鐘面。

要求説出鐘面表示的時間,問:這個時候你可能在幹什麼?

再出示背景圖,問:這時的鐘面上表示的什麼時間?你怎麼看出來的?你能用24時記時法説出鐘面上表示的時間嗎?

同理學習後兩幅圖。

5、小結轉換的方法。

三、鞏固練習,應用拓展

1、出示題目,問:上面的營業時間用的是什麼記時法?你能把它轉換成普通記時法嗎?

在把24時記時法轉換的過程中,你發現了什麼?

2、出示題目,直接口答。

3、觀察火車票,問:你從火車票上得到了哪些關於時間的信息?

討論:媽媽下午幾時前到南京火車站比較合適?

4、以四人一組為單位,輪流用24時記時法播報節目。

5、小組討論:看着3個鐘面上的時間,説一説這時你可能在做什麼?再在班級內交流。

四、歸納小結,提高認識

1、今天你學會了什麼?

2、閲讀課後常識部分:“你知道嗎?”上的內容。

冀教版三年級上冊教案篇7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你喜歡哪首古詩?誰來背給大家聽?今天,我們再學三首,這三首詩想像奇特,你們一定會喜歡。

板書課題:古詩三首

這節課,我們先學第一首《獨坐敬亭山》,(板書詩題目)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寫的。

2、解題:

敬亭山:安徽省宣州市郊外的一座大山。

獨坐:單獨地坐。連起來題目意思是什麼?

二、自學古詩

1、出示自學提示,佈置自學:

⑴讀詩、找出不理解的詞語。

⑵結合詩句,利用字典理解詞意及詩句的意思。

⑶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別人交流。

2、檢查自學:

⑴指讀全詩。(正音)

⑵流自己對詞和句的'理解:

(師生評議)

盡:沒有了。

孤雲:孤單的雲,也就是隻有那一片雲。

閒:休閒,休息。

厭:滿足。

詩句意思:後兩句意思怎樣説才通順?

(只有敬亭山放前面説語意才順。這是理解古詩詩句意思的一種方法)

(句意:一羣羣鳥全飛光了,天上的那片雲獨自飄來飄去,也找地方休息去了。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誰也不厭煩誰)

3、這首詩描寫了怎樣的景象?表達了作者什麼思想感情?

(全詩描繪了孤山淒涼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孤獨寂寞的思想感情)

三、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全詩

1、體會作者感情,自己練讀這首詩。

2、指讀全詩,教師範讀指導,學生練讀。

3、背誦全詩。

四、擴展

1、你還喜歡我們以前沒學過的李白的哪首詩?説説為什麼喜歡它?

2、交流。

(學生説)

3、把喜歡的李白的詩抄在摘抄本上。

五、佈置作業

熟背《獨坐敬亭山》。

?篇二】國小語文《獨坐敬亭山》課件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的目標:

學會本課的生字、生詞。藉助字典與註釋理解詩句的意思。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默寫課文。

2、過程與方法的目標:

學生通過自己查閲課外資料、字典,朗讀體會、小組合作來學習古詩。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想象古詩描繪的情景,體會詩人表達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對詩中描繪的景物展開充分的想象,體會詩人表達的感情,有感情的誦讀古詩。

?教學過程】

一、創情激趣

1、教師即興背誦一首古詩,引發學生興趣,問:

在你學過的古詩中,印象最深的是哪一首,背給大家聽。

2、老師:

我聽出來了,你們掌握的許多古詩都是在課學習的。那你是怎樣學習古詩的呢?有什麼好辦法嗎?

3、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一首詩:

板書課題。齊讀,解釋詩題:

“誰願將課前收集到有關李白的資料介紹給大家?”

二、自讀交流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自由的誦讀古詩,注意古詩的韻味,讀的舒緩些,並劃出節奏。

2、再來讀一讀古詩,邊讀邊品味:

你的`心中有什麼滋味?

3、請你帶着你品味的這種感覺,以小組為單位,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學習古詩,對不明白的地方,小組內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4、學生小組派代表彙報,學習組長先彙報是以什麼方式來學習古詩的,弄明白的什麼?其他學生補充。

三、精讀品味

1、老師:

聽了你們的介紹,我也彷彿能感受到詩人的心境,的確,這首詩寫得是多麼的含蓄深刻,韻味悠長呀!讓我們再次讀古詩,畫出令你感受最深的詞句。

2、互相交流:

你通過朗讀感受到詩人什麼樣的心情?

3、小組討論:

説説這首是中的詞語有什麼特點?讀了以後你發現了什麼?

四、達標測評

1、詩人李白把山擬人了,寄情于山。學完這首詩你聯想到什麼?

2、鼓勵學生根據自己對詩句的理解,以及詩人的感情,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感受。

(寫作、繪畫、背誦、抄錄等)

五、拓展延伸

1、把這首詩默寫下來。

2、請你選擇自己喜歡的詩句加以想象畫出來。可以在詩句意思的基礎上豐富內容。

3、你還知道李白的哪首詩?讀給大家聽。

冀教版三年級上冊教案篇8

教學目標:

1.在拼搭和觀察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中,培養觀察、操作和空間想像能力。

2.在拼搭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中,體驗並初步學會用“上、下、左、右、前、後”等詞描述正方體的相對位置。

3.通過實踐活動,發展與同伴合作的意識,獲得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

正確辨認從正面、右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圖形的形狀。

教學難點:

正確辨認從正面、右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圖形的形狀。

教具:課件、正方體模型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已經認識了很多立體圖形。今天老師邀請正方體和我們一起來學習。用正方體搭一搭立體圖形。(板書:搭一搭)

二、動手操作,建立空間觀念

1、活動一:探索站在最佳位置觀察正方體,最多可以看到幾個面。

(1)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個正方體,看看它有什麼特徵?(正方體有六個面,每個面都是大小相等的正方形。)

(2)教師任指幾個面,讓學生用“上、下、左、右、前、後”等詞語來描述。

(3)請你拿出一個正方體學具,放在桌上,從一個最佳的角度觀察它,看看你最多可以看到它的幾個面。用手摸摸你能看到的那幾個面。(一個正方體最多可以看到三個面。)

(4)小結:你觀察到的這三個面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正面、側面和上面。(板書:正面、側面、上面)

2、活動二:請你用四塊大小相等的正方體,自由搭建立體圖形。同桌説説從正面、側面、上面分別看到的是什麼形狀。(出示課件)從不同的位置觀察一個立體圖形,所觀察到的圖形不同。

3、活動三:根據指令搭出相應的立體圖形。

(1)李老師設計了一棟大樓,想請同學們用準備好的立方體搭一搭,比比哪個同學能夠理解老師的意思,搭出符合要求的房子來。搭完的同學就馬上坐端正,老師就知道你是最棒的了。

1)橫着放3個方塊,在最左邊的正方體上面再放一個正方體。你們是怎樣搭的?(電腦出示)你們搭的和李老師設計的完全相同。大家都很棒!理解了我這個設計師的意思。大家都是非常合格的建築師。

2)先放一個正方體,再在它的前面、上面、右面各放一個正方體。(電腦演示)

(2)老師想找最棒的同學來當“設計師”和“建築師”。“設計師”的指令要既清晰又簡潔,“建築師”要搭得又快又好。同桌兩人輪流互換練習,等會請你們把最棒的“設計師”和“建築師”推薦給老師。(同桌練習搭立體圖形)

請一組同桌發指令搭立體圖形。在“設計師”發指令的時候,其他同學也一起搭一搭,跟“建築師”比比,看看誰搭得更好。

4、活動四:通過儘可能少的問題搭出正確的立體圖形。

(1)同學們玩得這麼高興,老師也想和你們一起玩。老師不看你們搭好的大樓,不用同學們給我指令,只要問你們一些問題,根據你們的回答,我就會搭出和你們想的一樣的大樓來,我們試試看吧!

你用了幾個立方體?從正面看是幾個正方形?從上面看是幾個正方形?從側面看是幾個正方形?

(2)你看,老師搭的和你想的一樣嗎?你們同桌兩個人也來試一試吧。注意:你們的問題儘可能提得明確些,回答問題的同學也儘可能回答準確。互換輪流練習。

三、鞏固練習。

1、搭一搭,看一看。正面畫“√”,上面畫“○”,側面畫“△”。

四、全課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五、板書設計。

搭一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