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關於《生命生命》教學反思最新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65W

無論在哪裏哪個時候,我都一直掛懷你,老師您就是迷惘世界的頂樑柱。那麼關於相關的教學反思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生命生命》教學反思範文三篇,供大家參考。

關於《生命生命》教學反思最新
《生命生命》教學反思1

《生命生命》是一篇短小精湛、富含哲理的散文,這篇課文通過捕捉飛蛾、磚縫中生長的瓜苗和傾聽心跳三個事例,讓我們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本課的教學中,我採取“讀、悟、誦、寫”的方法來進行,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中,讀是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與交流;悟是學生與自己、與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相交流達到理解的目的;誦是學生熟讀成誦,從而更好地理解文章,曉之以心,誦之以口;寫是把自己的感悟和想法寫下來。通過一個單元的學習,學生對生命感悟也是多方面和多層次的,應該有所想,更想有所寫。

1、抓住重點詞語,更好地讀出感情。教學中,讓學生把三個事例中感受深的句子劃下來,寫出自己的感受。學生能積極交流自己的感受,但如何更好地理解句子,其中一個重要方法就是抓住重點詞語。因此,讓學生找出這些句子中用得好的詞語,學生主動性很高。再把這種展現珍惜生命、體現生命價值和對生命負責的句子讀出感情,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讀,讀出了意境。

2、抓住重點句子,理解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主題。通過重點句子,背誦課文喜歡的段落。通過找詞語,找句子,寫感悟,很多學生能當堂背出相關語句和段落。

3、拓展延伸,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義。課前,讓學生蒐集了關於生命的格言,在課堂上,教師先將杏林子和冰心的生命名言進行展示,繼而進行分組展示,學生通過展示,達到了學習拓展的目的。

4、讀寫結合,寫下自己的學習體會或感悟。由於在教學安排上,我把這一課作為本單元最後一課來進行學習,因此,學生在本文學完之後,對生命的理解是多方面和多層次的,無論是盲姑娘對生活的熱愛、琳達一家無私奉獻角膜、小花在寒風中怒放勇氣,還是杏林子關於生命的感悟使學生理解生命是多彩的,珍惜生命、發揮生命價值可以從不同方面去表達。加之,海倫.凱勒、杏林子、貝多芬、張海迪等身殘志堅的名人的勵志故事,極大的激發了學生對生命的認識和熱愛生命,創造價值的動力和勇氣。在此基礎上,學生來寫出自己的感受,是心聲的自然流淌,也是學習的理解和昇華。學生們都談出了自己的感悟和自己應該如何發揮生命價值,使自己的每一天都不虛度。

??不足:在有限的時間內,學生交流討論的沒有預想的充分。

《生命生命》教學反思2

《生命生命》這篇課文選自人教版國小語文教材第八冊。課文列舉了三種生命現象,從飛蛾求生、磚縫中長出的瓜苗、傾聽心跳三件小事,抒發了作者的三種感觸,進而展示了生命的意義: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卻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我在教學不僅要重視學生的語文知識的掌握,語文能力的培養,更要重視語文對學生精神的薰陶。

一、注重學生對教材的個性解讀

“閲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應該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因此,在上課開始,我就讓學生獨立默讀課文,找出感觸最深的句子,並寫出自己的感受。這樣既從整體上把握了課文,又給予學生個性化的解讀的時間。

在生生交流、師生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各自交流自己的理解,我通過和學生交流,逐步引導學生感悟生命的意義。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成為課堂的引導者。

二、注重學生的朗讀,以悟其理

“閲讀教學過程是每個學生精心讀書獲得個性體驗和獨特感受的過程,是教師引導學生在閲讀實踐中不斷實現自我建構,學會閲讀,促進表達的過程。”語文教學更要注重學生的體驗,使學生在讀的過程中,使感悟得到昇華,感受得到釋放。學生通過朗讀,讀出了自己的理解,同時,多種形式的朗讀,進一步增強對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三、拓展延伸,思想得到昇華

學生結合作者杏林子的人物事蹟,以及生活中其他的人物,來感受生命的價值,使對生命的理解得到進一步的昇華。最後以“生命因──而美麗”,體現對生命的理解,學生談到很多,例如生命因別人服務而美麗、生命因為誠實而美麗、生命因努力學習而美麗、命因珍惜時間而美麗、生命因奉獻而美麗。

……

語文學科是個語言積累的學科,應在平時的教學中更加註重學生表達語言的規範,以及學生的分析能力的進一步培養。

《生命生命》教學反思3

我教學生學習課文《生命生命》,面對文章簡潔樸實的語言和含蓄深邃的思想,不是讓學生以旁觀者的身份冷靜地分析理性地歸納,而是以當事人的身份,直接面對,由衷地感悟人生。教學結束了,心卻久久不能平靜。以往,我的閲讀教學總是依據三維整合的原則制定教學目標,一貫以落實聽、説、讀、寫為基準,師問生答,有板有眼。這樣的課堂當然能很好的應付考試,我也曾為此得心應手、頗感滿足。葉瀾教授的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一語驚醒夢中人,他促使我在生命化教學與學生和諧發展方面做了嶄新的嘗試。在課堂上,我順應兒童的天性,讓學生設身處地地置身於文本的特定情境,還原並經歷文本表現的生活,從中獲得豐富的體驗,使整個教學過程成為學生享受人生的美好經歷。

一、未成曲調先有情

著名特級教師於漪有一句名言: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他們的思維火花,好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上課伊始,我沒有站在自己的角度給學生設陷阱、套籠子,而是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出發,引導他們在課題上加上不同的標點,再讀出自己的獨特感受。這種設計新穎別緻、富於想象、引人入勝。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認識水平和生活體驗,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地表達自己的見解。讓學生不同程度的情感表白,自然生成了與課文情感相融合的特定情境,促使他們對生命的解讀有了初步認識,進而進入角色,溶入課堂之中。

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文章作者從飛蛾求生、磚縫中長出瓜苗、傾聽心跳等幾件小事展示了生命的意義。這就為學生思維的發展和想象的飛躍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天地,藉助文本內容這個他山之石,創新出自己對生命的認識和理解這個玉。學生領悟到: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卻可以讓有限的生命創造出無限的價值。珍惜生命,決不讓它白白流失。引起學生情感上的震撼。在教師的引領下,他們藉助文本中的優美的語言內涵,走進作者內心,主動獲取感受,最終形成自己豐富而獨特的精神世界。為完成這一精彩的教學環節,我首先從學生最感興趣的地方入手,引領他們感受生命的存在;然後從學生感受最深的地方入手,引導孩子們表達生命,欣賞生命;接着從典型事例入手,加深學生對生命的體驗;最後從師生自身情狀入手,面對生活,演繹生活。如此不斷昇華、反覆詠歎,實現學生與文本的共鳴,產生對美好生命的嚮往與追求。這種身臨其境的體驗過程,讓課堂上師生鮮活閃現的智慧之光相映生輝,並最終陶醉其中,樂而忘返。

三、心有靈犀一點通

課堂上,我用真誠的生活化的語言與孩子們交流,促使學生敞開心扉,大膽傾訴那些極具啟發性和親和力的語言,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體驗,產生感悟,讓學生一觸即發。同學們從課文、資料和自身現實生活中充分地感受着生命,表達着生命,也演繹着生命。他們驚異地發現:原來生活中有那麼多的事情值得去關注,去體會。心由情動,文隨情發。我不失時機地拿出紙筆,邀請全班同學寫下自己對生命的感悟。至此,師生以情入文,以文抒情,最後以情品文,學生用心書寫的生命音符讓人隨之高歌。可以説,這種情景交融的童心世界的值得百般珍視的課程資源!作為教師,面對這種情形,我欣喜若狂。我深深明自由表達正是學生獨特感受的流露,是智慧迸發的火花,是對生命的美化和呼喚,是來自了:指導學生走進文章,不單單是知道和懂得,更重要的是心靈的溝通,情感的交融,是主客融合,物我同境的真正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