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光和聲音教案參考7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4.3K

我們在寫教案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教學方法有創新,在新學期來臨之前,相信老師們一定都開始着手準備寫教案了,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光和聲音教案參考7篇,感謝您的參閲。

光和聲音教案參考7篇

光和聲音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仔細傾聽周圍發出的各種聲音。

2、激發幼兒愉悦地參與遊戲的情感。

活動準備:

各種會發聲的玩具、遮玩具布一塊

活動過程:

一、幼兒自由選擇區域遊戲。

老師巡迴觀察各區域幼兒活動的情況。

二、重點指導:

1、看電腦的幼兒

引導幼兒説説電腦中的各種小動物以及各種交通工具的名稱,並仔細聽聽它們發出的聲音。

2、遊戲:聽音找物

(1)幼兒自由玩各種會發聲的玩具

(2)老師與幼兒一起玩玩、聽聽各種玩具,引導幼兒學學它們的聲音。

(3)提議幼兒和玩具寶寶玩捉迷藏的遊戲。

a、選擇5--7種玩具用布遮住,老師在布內任選一玩具並使它發出聲音,幼兒猜猜是什麼玩具發出的聲音。

b、打開布,幼兒指出剛才是哪個玩具寶寶發出的聲音。(遊戲反覆進行)

2、 發幼兒繼續探索的慾望

a、師:我們除了聽到這些好聽的聲音外,還聽到過其他好聽的聲音嗎?(幼兒説説其他好聽的聲音)

b、師:我們一起到外面找找好聽的聲音吧!(帶幼兒外出找聲音)

光和聲音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有各種聲音,不同的聲音能告訴我們不同的事情。

2、初步懂得東西振動就產生了聲音。

3、發展注意力和聽辨聲音的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聲音

2、小鈴、小鼓鼓、木魚等玩具。

活動過程

一、聽聲音引入課題,激發幼兒興趣

課件:聲音

1、請小朋友閉上眼睛聽一聽這是什麼聲音?

(1)笑聲

(2)哭聲

(3)打呼嚕聲

請小朋友睜開眼睛

2、剛才,你聽到了什麼聲音?

讓幼兒説一説聽到的聲音,引起幼兒聽辨的興趣。

3、你們還想聽其他的聲音嗎?

請小朋友再閉上眼睛

(1)吃東西的聲音

(2)打噴嚏

(3)鐘錶的秒針

回答老師,聽到了什麼聲音?(幼兒自由發言)

二、認識聲音

1、你們知道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嗎?

(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説一説)

(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實驗:敲鼓

(通過實驗讓幼兒理解物體的震動)

讓幼兒把小手放在小鼓上,老師用鼓槌敲幾下,讓幼兒通過

耳聽、手模、眼看、感知物體發出聲音時在不停地振動。

(2)小朋友用什麼能聽到聲音?耳朵是怎樣聽到聲音的?

耳朵具有辨別振動的功能,能將振動發出的聲音轉換成神經信號,然後傳給大腦。

(3)你們知道耳朵除了能聽聲音,還有什麼作用嗎?

告訴幼兒,我們的耳朵還能幫助我們保持平衡。

耳朵很重要,我們一定要保護耳朵!

三、幼兒操作,感知震動產生聲音

1、請小朋友玩一玩桌子上這些小鈴、小鼓、木魚等玩具。

提醒幼兒邊敲邊觀察,注意聽不同的物體能發出不同的聲音,

讓幼兒感知物體發出聲音時在不停地振動。

小結:物體振動產生了聲音。我們用耳朵來聽各種聲音。

2、討論什麼樣的聲音好聽。

(1)播放音樂

(2)播放噪音

讓幼兒感知樂音和噪音,引導幼兒結合日常生活經驗相互説一説各種聲音,

好聽的聲音,不好聽的聲音。

四、遊戲:聽一聽

1、幼兒兩人一組,其中一人發出不同的聲音,另一名閉上眼睛傾聽,

説説聽到了什麼聲音,知道了什麼事情。

2、通過遊戲讓幼兒知道不同的聲音可以告訴我們不同的事情。

如:敲門有人來了,打呼嚕有人在睡覺等。

光和聲音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聽聽玩玩的過程中,辨別不同物體發出的不同聲音。

2、引導幼兒根據指示牌要求行動,並能隨音樂較有節奏的表演。

3、讓幼兒體驗聲音給人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罐子32個、紅豆若干、核桃若干、米若干

2、指示牌紅豆、米、核桃

3、音樂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教師出示空罐子,搖一搖

師:看看今天顧老師帶來了好多好多的罐子?

師:罐子裏面有東西嗎?(幼:沒有!)

師:你怎麼知道沒有?(幼:沒有聲音)

師:沒有聲音可能罐子裏沒有東西,打開罐子看看到底有沒有東西哦!

2、老師轉身在罐子裏放進一個核桃,搖一搖

師:顧老師要來變魔術了,你再來聽聽裏沒有聲音?

師:現在裏面有東西嗎?

師:你是怎麼知道的?(幼:有聲音所以有東西)

3、師小結:有聲音了,有聲音就是裏面有東西了對嗎?

二、聽一聽、猜一猜。在聽聽玩玩的過程中,辨別不同物體發出的不同聲音。

1、遊戲挑罐子――教師請幼兒用耳朵找一個有東西的罐子玩一玩。

師:我這兒呀有這麼多的罐子,考考小朋友的耳朵誰的最靈?找一個裏面有東西的罐子。罐子都封住的不可以打開的噢!今天用耳朵找一找哦!

師:誰的罐子裏有東西的?

師:大家都有的啊!

師:罐子寶寶保護好,罐子寶寶一直髮聲音聲音也會啞掉的哦!

2、聽辨聲音,為自己的罐子找聲音相同的朋友,教師根據罐子的聲音把幼兒分成三組坐下小班科學:罐子裏的聲音小班科學:罐子裏的聲音。師:罐子寶寶都有聲音對吧?裏面的聲音一樣嗎?聽聽,你的東西和他的東西一樣嗎?那我們來給罐子寶寶找找朋友。

①選出一名幼兒找聲音相同的罐子寶寶。注:先請一個罐子裏是核桃的寶寶上前,因為核桃的聲音最容易辨認。

師:我們先來請一個朋友,給你罐子裏的東西找一個好朋友,找不到好朋友很孤單的哦,仔細聽哦!

師:先聽聽他的,他來給你找了,誰是他的朋友?是他好朋友趕快站上來。

②教師拿大米罐子找朋友,

師:顧老師來和你們找朋友了,誰和我是好朋友站上來!

③剩餘的就是紅豆寶寶,教師請剩餘的孩子一起搖一搖。

④請聲音一樣的孩子坐在一起,然後聲音一樣的罐子放在一起。

3、讓幼兒瞭解每一個罐子中的材料,並認識紅豆、核桃、米。

①師:你們知道嗎,今天顧老師在這三個罐子裏放了這三樣東西!

②出示指示牌,依次認識紅豆、核桃、米

a:出示米指示牌 師:這是什麼?

b:出示紅豆指示牌 師:這是什麼呀?(紅豆寶寶)

c:出示核桃寶寶指示牌 師:還有一種是……?

4、感知不用物體發出的不同聲音,鼓勵幼兒將物體與聲音對上號

師:看了這三種東西你猜猜誰是核桃寶寶?(教師一一搖一搖請幼兒辨別)

師:你剛才是拿了什麼寶寶的?核桃寶寶拿回去。xx小朋友你們拿的是什麼寶寶啊?你們呢?

三、遊戲――“警察叔叔 紅 綠 燈”

1、幼兒瞭解遊戲規則:看標記牌,輪流搖自己的罐子。

師:警察叔叔這樣子(教師將標記反面紅色的展示給幼兒看),看到紅燈,就不好出聲的哦!警察叔叔反過來就你來出聲,會不會?罐子寶寶保護好!先來試試看

小班科學:罐子裏的聲音教案。

2、教師出示指示牌 相應指示牌的寶寶搖一搖(練習兩到三次)

注:見紅色便是停止

3、教師清唱《幸福拍手歌》,幼兒根據教師出示的標記牌依次搖罐子演奏。

師:顧老師要唱一首歌和警察叔叔一起讓你們發聲音,這個聲音會很好聽的。

注:教師清唱,幼兒伴奏。

4、隨音樂練習

師:顧老師請來了一個樂隊,音樂很快的所以寶寶的眼睛耳朵要特別亮哦!我們一起來試試。

四、延伸探究活動

1、師:聽聽想想,罐子裏沒聲音就代表沒東西嗎?

2、出示裝有紙的罐子,搖一搖。

師:沒聲音,為什麼?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

光和聲音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瞭解聲音是通過振動傳播的`,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物品發出不同的聲音。

2.引導幼兒探索使物體發出聲音的多種方法,激發幼兒的探索慾望。

3.辨聽一些常聽到的聲音,區分樂音和噪音。

4.經過舞蹈活動促進全身運動。

5.感知多媒體畫面的動感,體驗活動的快樂。

教學準備:

1.音樂:《小鳥飛》;聲音準備:鳥叫聲;颳風打雷下雨聲;鋸木聲;電流聲、一些優美的音樂等。

2.小鳥頭飾若干;籃子、笑臉和哭臉若干。

3.提供多種物品,如:打擊樂器、書、紙、各種不鏽鋼餐具等。

教學過程:

一、音樂《小鳥飛》進場,感知大自然的聲音。

"今天天氣真好,鳥媽媽想帶鳥寶寶去森林玩好不好!"引出大自然的聲音(鳥叫聲,打雷聲等)。

二、感知身體發出的聲音。

"森林裏舉辦音樂會,要邀請鳥寶寶參加。但要考驗鳥寶寶誰最能幹,看看那個鳥寶寶能讓身體發出好聽的聲音。"讓幼兒大膽嘗試並説出身體的哪些部位可以發出聲音。

1.感應節奏× × ×× ×。

2.請幼兒結合身體拍打出節奏。

三、感知物體的聲音。

1.小鳥媽媽出示一件生活中常見的物品,請幼兒説説它能不能發出聲音。

2.請幼兒自由挑選物品,鼓勵幼兒探索並大膽嘗試如何讓手上的物品發出聲音。

3.請幼兒結合物體拍打出節奏|×××××。

4.小結:聲音是通過振動而產生的。而自然界、物體和人本身都會發出聲音。

四、音樂遊戲:《看誰的耳朵最厲害》區分樂音與噪音。

請幼兒靜聽一組聲音,如果覺得好聽的請舉一個笑臉,如果不好聽請舉一個哭臉。並請幼兒説説為什麼要舉笑臉哭臉。

教師小結:

1、動聽悦耳,讓人感到舒服的聲音叫樂音;刺耳難聽,讓人感到難受的聲音叫噪音;讓幼兒知道噪音對我們身體的危害,在生活中應如何減少噪音的產生。

2、讓幼兒舉出日常生活中的噪音,引出"三輕"教育。(説話輕、走路輕、搬動物品輕)

五、退場。

邀請小鳥們拿起物品跟着鳥媽媽一起去參加聲音的舞會結束。

活動反思:

本次的活動來源於生活中很常見的聲音 ,其教育資源來源豐富,生活中的大部分物品,我們都能使其發出聲音,讓幼兒親身體驗、探索並發現聲音的多樣性,並區分樂音和噪音。這樣就能給幼兒一個實際操作的機會,讓幼兒獲得切身的體會。教師通過情景的教學引入激發了孩子的學習興趣,還注重孩子自發的探索和孩子的親身體驗。這樣就能給幼兒一個實際操作的機會,讓幼兒獲得切身的體會。 結束部分教師還進行了隨機教教育,讓幼兒知道噪音對我們身體的危害,在生活中應如何減少噪音的產生。

光和聲音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能夠藉助生活中的不同材料製造出聲音。

2.感受自制聲音的樂趣。

3.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現現象,並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象。

4.發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活動準備

1.瓶子區材料:玻璃瓶、塑料瓶等。紙區材料:白紙、皺紋紙、餐巾紙等。杯子區材料:金屬杯、塑料杯、紙杯、玻璃杯等。

2.不同種類的豆子、叉子、勺子等輔助材料。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發現聲音的製造。

(1)教師出示一隻空瓶子搖一搖,請幼兒聽聽有沒有聲音;再拿出一顆豆子放到空瓶子裏搖一搖,請幼兒聽聽有沒有聲音。

(2)將豆子放進瓶子裏,蓋上瓶蓋搖一搖,請幼兒聽聽發出的“沙沙沙”聲音。

(3)分別請個別幼兒挑選幾種不同的材料試一試、説一説製造聲音的方法,如敲瓶子、搓紙等。

2.請幼兒主動探索利用不同材料製造聲音,感受自制聲音的樂趣。

(1)教師介紹三個不同區域的材料,鼓勵幼兒一次去每個區域探索,嘗試讓這些東西發出聲音。

(2)幼兒自由分組探索,教師分別進入不同區域進行指導。如:“瓶子區”重點引導幼兒發現用不同的瓶子裝不同種類的豆子,聽聽聲音有什麼不同;紙區”引導幼兒揮動、揉搓、敲擊不同的紙,探索它們發出的聲音有什麼不同;“杯子區”引導幼兒敲擊不同的杯子,聽聽聲音有什麼不同。

活動反思

1、材料提供方面:由於是讓家長從家裏帶的廢舊瓶子,所以瓶子大小、材質有些差異。還有的蓋子蓋不緊,導致活動過程中,豆子會掉出來。在第三個環節:品嚐軟硬糖,猜猜大小聲。應該讓每個小朋友去品嚐軟硬糖,用牙齒來咬一咬,感受一下,然後再猜測、驗證。瓶子要換成大的罐子,如一些收納罐子。用兩個,一個裝硬糖,一個裝QQ糖,來進行對比。因為還是用裝黃豆的小瓶子,又是隻有一個,還要來回換,對比不明顯。

2、活動組織環節:第一個環節中,小寶寶起牀後要幹什麼呢?不用提問,分散幼兒的注意力,直接聽聲音,來猜測。第二環節學習大鼓小鼓聲音,可以先玩遊戲,再聽音樂玩。如老師説大鼓,幼兒力氣大地搖瓶子;小鼓,幼兒力氣小地搖瓶子,收:則瓶子不發出聲音。這樣先玩幾次,讓幼兒對大小聲有一人直接對比的效果。第二個環節結束後,可以把瓶子收回來,這樣孩子的注意力才會集中回來,而不是自顧自地一直在玩瓶子。每個環節的小結,應該要再深入一些,使幼兒的經驗得到提升。由於對課堂常規的把控不夠,導致小結不夠。

3、個人素質方面:是嗎?好不好?這樣的口頭禪太多,無效的語言太多,應精簡自己的語言。

小百科:聲音(sound)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聲波。是通過介質(空氣或固體、液體)傳播並能被人或動物聽覺器官所感知的波動現象。最初發出振動(震動)的物體叫聲源。聲音以波的形式振動(震動)傳播。聲音是聲波通過任何介質傳播形成的運動。

光和聲音教案篇6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知道聲音靠振動產生,它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觀察和實驗的方法探究聲音的產生與傳播原理,培養初步的觀察能力和研究問題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師生雙邊的教學活動,體會從實驗得出結論,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激發學習興趣,並樂於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一切發的物體都在振動,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難點】:理解在空氣中聲波以疏密波的形式向四周傳播。

三、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用視頻展示一組高山流水、蟲鳴鳥叫、交響樂、人聲嘈雜的畫面,引入從今天開始我們就一起學習聲現象。詢問學生有關聲現象,同學們想知道哪些知識呢?

預設:這些聲音是怎麼產生的?又是怎樣傳播到我們的耳朵的呢?聲音為何不盡相同?為什麼有的聲音動聽,而有的聲音卻是噪聲等等。

我們這節課就來研究聲音的產生與傳播,對其中的部分問題予以解答。(板書標題)

(二)、探究學習

1.聲音的產生

學生小活動:動手使身邊的儘可能多的物體發聲。

活動時注意觀察物體發聲與不發聲時有何不同?與同桌討論發聲的物體又有怎樣的共同特徵。

預設:有抖紙張,彈橡皮筋,倒水,拍手,敲桌子,吹氣球,説話唱歌等等。

通過對比師生歸納聲音的產生實質都是在動。教師講解這實質是繞中心位置來回運動,物理學中稱之為振動。也即是説正在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則發聲停止。

提問:那麼是所有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嗎?

實驗探究:用錘敲擊音叉,請同學聆聽並觀察,可以聽到悦耳的樂器聲,但很難看到發聲的物體音叉是否振動,如何才能觀察呢?教師介紹一個好的辦法,用鐵架台下懸一隻乒乓球,音叉挨着乒乓球,對比不敲擊和敲擊音叉時乒乓球的狀態,發現不敲擊時球靜止,敲擊時球有明顯跳動。

思考:乒乓球在什麼情況下跳動?為什麼跳動?請學生試着説一説。

通過觀察,知道敲擊音叉時才跳動。是因為敲擊時音叉發出聲音,音股在振動,靠近很輕的乒乓球時帶動球跳動。這種把叉股看不見的振動轉化為可以看見的乒乓球的跳動,物理學上稱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為轉化法。

請同學思考還有什麼方法可以驗證,預設有同學提出了用水或者撒上胡椒粉等。請學生動手操作,觀察現象,並解釋原因。(把音叉放置水中,對比不敲擊和敲擊音叉時的狀況,可看到後者水花四濺,原因是發聲的音叉的叉骨在振動,放置水中會使得水發生振動甚至激起水花。也是轉化法。)

教師講解:科學家做了大量的實驗,均表明一切發的物體都在振動,我們把正在發聲的物體叫做聲源。

補充小資料:早期的機械唱片發聲原理。即將發聲體的振動記錄下來,需要時再讓物體按照記錄下來的振動規律去振動,這會產生與原來一樣的聲音,這樣就可以將聲音保存下來。

聲音的傳播

聲音是靠振動發聲的,那麼聲源產生的聲音又是如何傳到人耳的呢?

演示實驗:聲音兩個相同的音叉a與b,相隔一段距離,a音叉靠近靜止懸掛的乒乓球,用力敲擊b音叉,發現乒乓球也會跳動。

提問:音叉b並沒有與乒乓球接觸,為什麼球會振動,又是誰將振動傳給了a呢?

得出:他們之間只有空氣,應該是空氣傳播了聲音。

提問:那空氣又是怎樣傳播聲音的呢?

教師點撥:原來敲擊音叉時,叉股不停的左右振動,引起他周圍的空氣形成疏密相間的波動,並向遠處傳播,形成聲波。聲音就是以波的形式向外傳播,最後到達我們的耳朵,引起聽力。平時我們人與人的交流就是靠空氣傳播聲音的。

那只有空氣才能傳播聲音嗎?你還知道什麼可以傳播聲音呢?同學們請看下面的實驗看看他又説明什麼問題。

用氣球包裹一個手機,打開音樂,並將他懸吊起來,放入空桶中,可明顯聽到空氣傳播的音樂。接着往空桶中注入水,請學生觀察並聆聽是否還是可以聽到聲音,這一現象説明什麼問題,什麼可以傳播聲音。

結論:兩個實驗分別説明空氣是氣態,水是液態都能傳播聲音。

提問:那固態物質是否能傳播聲音呢?你又有什麼具體實例來説明呢?

預設壓在枕頭下面的手錶,可以通過枕頭傳播指針走動的聲音;土電話傳播聲音,有細線連接可以聽到,沒有細線不能聽見,説明細線可以傳聲。

總結:大量的實驗表明一切氣體、固體、液體都可以作介質傳播聲音。

提問:思考有沒有不能傳聲的地方呢?

預設月球上,兩名宇航員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通過無線電來交談。這是因為月球上沒有空氣,也即是在真空狀態不能傳播聲音。

演示實驗:用小實驗輔助理解真空不能傳聲:把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用電動抽氣機逐漸抽走裏面的空氣,注意聲音的變化。可以引導推想如果把罩內抽成真空,就不能聽到聲音了。再做對比實驗讓空氣逐漸進入玻璃罩,注意聲音的變化。

師生總結: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傳聲的介質可以是氣體、固體或液體,真空不能傳聲。

聲速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那聲音的傳播需要時間嗎?

生活現象:生活中電扇雷鳴的天氣,我們總是先看見閃電,後聽到雷聲,這是為什麼?

討論得出:聲音的傳播需要時間,也就是説聲音傳播有一定的速度。

教師講解:我們把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稱為聲速。它的大小等於聲音在每秒內傳播的`具體。聲速的大小跟介質的種類和温度有關。

展示ppt,列舉一系列聲音在介質中的出納博速度,請同學仔細觀察數據,有何發現?

可以看到在一般情況下,聲音在氣體中的傳播速度小於在液體、固體中的傳播速度。請學生記住聲音在15℃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

引導同學聯繫生活實際:一個同學在山谷間吶喊,那他的聲音大概是以什麼速度向外傳播的呢?(340m/s左右)可是過一會兒就會聽到連續不斷的聲音,那這是什麼現象呢?

教師講解:這是回聲現象,用物理的語言描述就是聲波遇到障礙物的反射現象。

提問:但是平常人們在講話時並沒有聽到回聲,那在什麼情況下我們可以聽見原來的聲音和回聲呢?

教師講解:當障礙物離人較遠時,發出的聲音經過大於0.1s回到耳邊,人們能把回聲與原聲區分開;而當障礙物離得太近時,聲波很快反射回來,回聲與原聲混在一起,人耳難以分辨,但是會覺得聲音更響亮。

拓展小資料:回聲現象除了測量聲速之外還有很多應用。如在建築學中我國天壇的迴音壁巧妙利用回聲享譽中外,醫學上疾病監測,工業加工除塵,軍事中利用聲納海底探測等等。

(三)、應用提升

科學世界資料補充:《我們是怎麼聽到聲音的》。生物課上知道基本過程就是外界傳來的聲音引起鼓膜振動,這種信號經過聽小骨及其他組織傳給聽覺神經,聽覺神經把信號傳給大腦,人就聽到了聲音。在這個過程中,任何部分發生障礙,人都會失去聽覺。如果只是傳導障礙,而又能想辦法通過其他途徑將振動產生的信號傳遞給聽覺神經,人們也能感知聲音。例如,聲音通過頭骨、頜骨也能傳遞到聽覺神經,引起聽覺。科學上把聲音的這種傳導方式叫做骨傳導。骨傳導常應用在工業和戰場上,利用骨傳導原理製成的助聽器、耳機等在生活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物理學知識與生活緊密聯繫,讓我們不禁感歎好神奇的物理世界,它造福於我們的生活,讓生活更美好。

習題鞏固:將耳朵貼在長鐵管的一端,讓另外一個人敲一下鐵管的另一端,你會聽到幾次敲打的聲音?請説出其中的道理。

(四)、小結作業

師生小結:聲音的產生原因與傳播特性。

思考兩個問題:為什麼我們能聽到房間裏蚊子的嗡嗡聲?然而蝴蝶飛行時翅膀也在振動,我們卻聽不到蝴蝶翅膀振動的聲音,這又是為什麼呢?帶着這個疑惑預習下一節課的內容,試着尋找答案。

光和聲音教案篇7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2、一邊讀一邊展開想象,能和同學們交流讀後的體會。

3、仿照詩歌內容,補寫幾句詩文。

【課前準備】

1、各種聲響(如風聲、雨聲、落葉聲、蛐蛐聲等)的錄音帶。

2、配套的課文朗讀磁帶。

3、旋律優美的輕音樂磁帶。

【教學設計】

一、遊戲導入,展開想象

1、遊戲導入:自然界中有許多美妙的聲音,同學們,你們想欣賞一下嗎?下面我們做一個聽錄音猜聲音的遊戲,請大家閉上眼睛靜靜地聽,然後説一説你聽到了哪些聲音。(播放聲響錄音帶)

2、展開想象:聽着這些美妙的聲音,你腦海裏出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再次播放聲響錄音帶,引導學生想象並交流。

3、有一位詩人在秋天裏聽到許多美妙的聲音,就寫下了這麼一首詩,你們想聽聽嗎?(揭題讀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播放課文朗讀錄音或配樂範讀課文。

2、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遍句子,生字可以多讀幾遍。

3、指名學生讀,喜歡讀哪一節就讀哪一節。營造樂讀氛圍,激勵學生多人次朗讀,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三、品讀想象,體會交流

1、品讀第1~3節,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節,邊讀邊展開想象:你眼前彷彿出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可以讓學生從看到的、聽到的這些方面來想象)。

2、指名學生進行描述,把自己想象的畫面描述得美一點。

3、學生評議並補充畫面,把畫面説生動、説形象。

4、帶着這種美好的感情朗讀自己喜歡的一節。

四、仿寫詩歌,積澱語言

1、教師有感情地配樂誦讀第4~5節。

2、讀後引述:聽聽,秋的聲音還有許多許多,讓我們一起走近每一片葉,每一朵花……去聽聽他們的聲音,並仿照課文第1、2節或第3節的樣子,也來作一段詩,好嗎?

3、播放聲響錄音帶,説一説你聽到哪種聲音最美。

4、學生自由作詩,在小組交流,幾個小夥伴可以合作一首詩。

5、選派代表誦讀,給學生配上音樂。

五、品讀體會,昇華情感

1、指名誦讀最後一節。

2、交流:從這一節感受到了什麼?

3、帶着這種情感齊讀最後一節。

六、誦讀回味,表現情感

1、有感情地朗誦這首詩,可以一個人誦讀,也可以和其他同伴一起合作誦讀。可以邊誦讀邊加上動作。

2、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合作誦讀自己編的詩。

Tags: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