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兩小兒辯日教案6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52W

教案在擬訂的過程中,你們務必要考慮與時俱進,教案在書寫的過程中,一定要融入自己的思想,認清自己的課堂節奏。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兩小兒辯日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

兩小兒辯日教案6篇

兩小兒辯日教案1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孔子嗎?你能講講他的故事嗎?(學生講述,老師結合學生的講述補充孔子的生平,介紹他是一個極有名的學問家、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等)孔子這麼有學問,可是有一次,他在周遊列國時,卻被兩個小孩的一個簡單的問題給難住了,你們想知道孔子遇到什麼難題了嗎?今天我們就學習《兩小兒辯日》。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對“辯”質疑,初知大意

1.師:看課題,你還能就“辯”字提出哪些問題呢?

(預設問題:a、兩小兒是怎麼爭辯的?b、他們爭辯的結果怎樣?)

2.師:帶着這些問題,我們來讀課文。

a、師: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看看讀音,讀不通的地方多讀幾遍,爭取把課文讀通讀順。

學生:自由讀課文。

b、師:剛才同學們第一次讀課文,讀的時候有什麼困難嗎?

生:説説朗讀中的困難。(如:不易斷句,有些不順口等。)

c、師: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段課文朗讀,大家認真聽朗讀,看看別人是怎麼停頓、斷句的,認為必要的,還可以在書上作上記號。(課件:動畫情景,課文朗讀)

學生:聽朗讀,作記號。

師:有收穫嗎? 學生:交流在朗讀上的收穫。(如某些地方的停頓、斷句、某個字的讀音,語氣等。)

d、教師對個別難的地方重點指導。

課件出示:畫有停頓符號的課文(略)

強調:知=智 讀音 zhì

e、生再自由讀一遍課文。

d、檢查讀課文

現在請幾位同學一起來把課文讀一遍。請同學們注意力高度集中,我開個頭,叫到誰,誰就接下去讀。

師: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問其故。

生1:一兒曰……而日中時近也。

生2:一兒曰……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又有兩個學生繼續讀下去。

3、再讀課文,初知大意

師:我們連起來把課文念一遍,注意生字的讀音,根據註釋能不能説説故事的大意。

三、明“辯”字義,初步理解

1。師:課題為《兩小兒辯日》,現在你們找出課文中寫到“日”的句子。

師:課題不算,有幾個“日”?

生:八個“日”。

2.師:找八名學生分別讀寫“日”的句子

3.師:我們一起把這幾個帶“日”的句子連起來讀一遍。 (生齊讀。)

師:把這八個帶“日”的句子合在一起,講的就是一個字,什麼字?

生(齊):辯。

師:很好,根據課文再説説“辯”是什麼意思?

生1:爭論。

生2:辯論。

生3:兩個人在同一件事上有不同的觀點,反駁對方。

師:如果你建議老師在黑板上寫一個詞,你認為該寫什麼?

生3:反駁。

師:還有一個詞更準確,它叫“辯駁”。(師板書:辯駁)如果用文中的詞來説,那是什麼?

生(齊):辯鬥。

四、演“辯”經過,感受氛圍

師:怎麼才是 “辯鬥”呢?聯繫生活,同桌之間分好角色,放開聲音“辯鬥”,把這味讀出來。(同桌辯鬥。)

師:請了兩名學生辯鬥

大家點評

師點評後,再請兩小兒辯鬥。

師生再點評。

師生合作朗讀,師的語速不斷加快,字字清晰、堅定,又增加詞語等不斷煽情,讓學生的情緒高漲,師生辯論達到忘我的境界。

五、品“辯”內涵,悟兒品質

師:這一辯辯出了什麼?

學生從中感悟兩小兒聰明、善於觀察、説話有理有據的品德。

師:我們一起再來辯一辯,左邊三個小組當小兒1,另外三個小組當小兒2。

(全體學生辯鬥,老師在一邊點火煽情。)

六、解“辯”之謎,獲得新知

師:如果你當時就在現場,你贊成誰,反對誰?

學生髮表見解。

師:我們來看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請看大屏幕。

師出示其中知識幻燈片

七、揭“辯”之果,悟子品質

師:這個知識難嗎?

生:不難。

師:從哪兒看出來?

生1:孔子不能決也。

生2:孔子不能決也。

師:辯鬥的結果究竟如何?

(生齊讀——孔子不能決也。)

師:透過這句話,你看到了孔子怎樣的人格魅力?

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師:在兩小兒看來這麼簡單的問題連大學問家、大教育家孔子都不能決也。難怪,兩小兒笑曰……

生:孰為汝多知乎?(師板書:知)

師:什麼是“知”?

生1:知道。

生2:知識。

生3:學問。

八、為子續“辯”,學無止境

1.師:假如你就是孔子,聽了兩小兒的話,你會怎麼想,怎麼説?請用筆寫下來。如果你用白話文寫,那自然是件駕輕就熟的事;如果你願意嘗試用文言文寫,那最好。

2.(學生練筆。)

3.交流共享

師:好,孔子們寫好了嗎?

師:老夫子,孰為汝多知乎?

生1:我乃凡夫俗子,怎能樣樣精通?(師叫她在黑板上寫下“凡夫俗子”)

生2:後生可畏,後生可畏啊!(生上台寫下“後生可畏”)

生3:哎,知之……(結結巴巴説不下去。)

師: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生4:如此簡單的問題,我還答不上來,愧矣。(生寫下“愧矣”)

生5:這真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呀!(生寫下“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生6: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生7:天下之大,無所不能,無所不通者無也!

4.師結束語:

孔夫子們,可畏的後生哪!兩小兒辯日不但辯出了兩小兒的童真童趣、實事求是、細心周到、觀念不同,也辯出了“學無止境”的道理。讓我們看到一位虛懷若谷、實事求是、學而不厭的孔子。孩子們,這不是知識,這是知識下面加一個太陽,(師板書:日)這是什麼?

(生齊讀“智”。)

師:讓我們記住這兩個有智慧的小兒,記住這個智慧的孔夫子。

九、佈置作業,課後延伸

1.熟練背誦《兩小兒辯日》;

2.向親朋複述故事,並聆聽他們的體會。

兩小兒辯日教案2

教學目的:

1.瞭解孔子的生平資料。

2.學習本文的生字。

教學重點:掌握生字,正確讀文感知文意。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齊讀課題

2.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中一共講了哪幾個人物?(孔子、兩個小孩)

二、介紹資料,瞭解背景知識。

1.孔子是什麼時候的人?

學生交流彙報: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於公元前551年,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中國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孔子從小生活在貧困之中,與寡母相依為命,學會了幹不少“卑賤”的雜活。後來做過委吏(管倉庫)乘田(管畜牧)等小官吏。直至受魯國叔臣季氏賞識,做了魯國司寇,才進入大夫的行列。

孔子熟讀古代文獻典籍,並整理好向弟子傳授,他打破了春秋末期以前的學在官府的狀況,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為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學術繁榮局面開了先河。

三、初讀課文,糾正字音。

1.自由讀課文,找出不認識的字,通過查字典解決。

2.指名讀文,糾正字音。

四、學生字。

1.分小組學習生字。

2.交流彙報。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能根據課後註釋疏通文意。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並複述故事。

教學重點:能多角度談自己對課文的感悟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同學們,平時你注意觀察過太陽嗎?説説你的觀察結果。今天要學的這篇課文就是討論這個問題的。

二、初讀課文,理解文章的大致內容。

三、細讀課文,理解句意。

1.學生對照註釋,自學課文,並找出不理解的字。

2.分組學習,交流學習成果。

3.教師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做出解釋。

第一自然段: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問其故。

(1)遊:在這裏指遊歷説服,走訪各國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

(2)小兒:小孩。

(3)其:指兩個小孩辯論、爭論這件事。

(4)指名讀這一段話,試着説説這段話的意思。

(孔子東遊,看見兩個小孩在爭論,便問他們為什麼爭論。)

第二自然段: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午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1)第一個孩子的想法是什麼?讀一讀原文。

(2)始出:剛剛,開始升起來。

(3)也:語氣助詞,表示判斷成解釋的語氣。

(4)用自己的話説説第一個孩子的看法。(他認為太陽剛剛升起來的時候離人很近,可是到了中午的時候離人很遠。)

(5)再説説第二個孩子的想法。(他認為太陽剛升起來的時候離人遠,可是到了中午的時候離人很近。)

第三自然段: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1)第一個孩子為什麼會認為太陽初升時離人近,中午時離人遠?讀一讀他的理由。

(2)如:好像。此:這。乎:助詞,表示疑問,跟“嗎”相同。

(3)説一説他有這樣看法的理由。(太陽剛初升時大得就像車蓋,到了中午的時候,就像盤盂,這不是遠的小而近的大嗎?)

(4)有感情地讀讀這個自然段。

第四自然段: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1)第二個孩子為什麼會認為太陽初升時離人遠,中午時離人近?

(2)説説他有這樣想法的原因?(太陽剛初升時陰陰冷冷,到了中午太陽熱得就像把手伸進熱水裏去。這不是離着近的熱,而離着遠的涼嗎?)

(3)有感情地讀讀這個自然段。

第五自然段:

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1)為:説。

(2)説説最後一個自然段的意思。

(孔子不能判斷。兩個小孩笑着説:“誰説你知道得多呀?”)

四、分角色朗讀課文。

五、以表演的形式複述課文內容。(一個演孔子,兩個演小孩兒,一人當旁白。)

兩小兒辯日教案3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六年級下冊。

【課堂實錄】

一、從題入手,營造學習氛圍

師:帶有“日”字的詩句,你能説出一兩句嗎?生1: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生2:日照香爐生紫煙。

生3:日長風暖柳青青。

師:胸中有積累,出口自成章,好。今天我們學習“兩小兒辯日”,“辯”字中間是“言”,意思是——生搶答:爭辯(辯論)。

師:爭辯什麼呢?(板書:?)自己讀讀。

二、初讀課文,感受文言文

師:讀了,有什麼感覺?

生1:有點拗口。

生2:讀不太懂。

三、指導學法,讀中理解

師:這是一篇文言文,第一次接觸,有難度很正常。聽老師讀讀,感覺感覺。(師範讀,生自發鼓掌)

師:謝謝大家。其實,文言文本身就藴涵韻律美,要是讀上十來遍的,也能讀出味兒來。

師:你發現跟讀現代白話文有什麼不同嗎?

生1:你讀得比較慢。

生2:停頓的地方多。

師:悟性真好!讀文言文就要慢點,要注意停頓。想不想感受感受?好,根據大屏幕上的停頓提示,自己讀一讀。(生各自練讀)

師:會讀哪句了?展示展示。(一生讀)

師:不錯,找到感覺了,跟他學。(又一生讀)

師:有點意思了。大家讀。(評議,互相啟發)

師:“盂”這個字見得少,怎麼讀?你怎麼知道的?(一生説查字典找到的)

師:治學就要這樣嚴謹。不過,我喜歡先猜一猜,上面是個“於”我猜可能讀yú。我還猜出了它的意思——

生:下面是皿字底,可能與器皿有關。

師:對,大膽猜測會讓你的閲讀更快樂。當然最後別忘了像他一樣小心求證。

師:邊讀邊猜,慢慢試試。(生一邊讀一邊理解)

師:邊讀邊猜還是有不懂的,那説説。

生:“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是不是我開始出去,太陽就近些?

師:為學患無疑,疑則進也。好啊,看看,這句話的意思誰能用自己的話説説。(回答)

師:你從哪個詞知道孔子去問原因?“故”就是原因,你怎麼知道的?

生:我看到註釋中寫了。

師:看註釋是文言文學習的重要方法。

四、重點研讀

師:兩小兒辯日,孔子問其故,不能決也。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小組合作學習)

師:到底是什麼問題呢?

生:是關於太陽離我們遠近的問題。

師:對這一問題,兩小兒的看法截然相反、針鋒相對!説説。

生:一個孩子認為太陽剛出來時離人近,到中午離人遠。

師:“去”就是——

生:“去”就是距離,註釋中有。

師:現在,你掌握這個方法(指看註釋)了。早上離人近,中午離人遠,應該説“日中時去人遠”,説意思時,你能比照前文添上,不錯。比照法也是學習文言文的重要方法。繼續説。

師:能用課文中的句子亮出雙方的觀點嗎?找到了嗎?齊讀。

師:一大一小,請用輕重讀出太陽的變化。要據理力爭,反問句要讀出自信。

師:另一小孩呢?(教學同上,略)

師:辯得熱鬧,我們分兩大組辯一辯。(師根據板書用手勢提示關鍵詞)

師:老師這裏準備了一段動畫,想請大家配配音,有信心嗎?先自己試試。(生背課文)

五、深化理解

師:在科技發達的今天,孔子不能決的難題已不成其為問題。課前不少同學查了相關資料。我用文言文來提問:孔子不能決,汝能決否?你能用文言文作答嗎?試試。

生:吾能決也。

師:從感覺難讀,到能用文言文對答,為自己喝彩吧!

師:一日之中,遠近一也。多簡單!孔子還號稱什麼“多知”呢!你有不同看法嗎?

生:因為孔子那個時代沒有望遠鏡之類的儀器,科學沒這麼發達,他當然不可能知道。

師:哦,你的意思是看問題要聯繫當時的歷史條件看。有道理。

生:可以説學無止境吧,因此才會有多知的孔子也不知道的事。

師:有見地,我領教了。我真得重新考慮了,我想起孔子曾説過“知之為知之——生搶答: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師:他做到了!

師:那對於你們的同齡人“兩小兒”,你怎麼看?

生:兩個小兒能夠去觀察、去思考,還敢於辯鬥。

師:正所謂“疑則進也”!正因為有當日他們的“不知”,才有後人的探索,才有今日我們的“知”。説得好啊!你們從剛開始的難讀,到讀出這麼多感悟,真是“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六、拓展作業

師:走出課堂,我們還大有可為。(出示練習)你來選做:

1.樂於分享的你,可將故事講或背給周圍的朋友聽;

2.善於積累的你,可結合大家的發言,記下你的點滴感悟;

3.善於表達的你,可坐上時空穿梭機,當一回孔子之師;

4.愛思索哲理的你,去讀讀《列子》(如:中國古籍經典漫畫版)吧,那裏有更多寓言故事。

【評析】

這堂課對我們語文教師如何上好文言文將有頗多的啟迪,至少有如下幾個特點。

第一,正確把握了文言文教學的特點。《語文課程標準》中總目標的第二條強調:“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文言文就是實現這一條目標的一個途徑。《課標》還要求學生“能借助工具書閲讀淺易的文言文”。劉老師這堂課中學生的表達最後用文言來回答,可以看出這堂課是比較成功的。

第二,把讀落到了實處。語文課堂就要有朗朗的書聲。現代白話文尚且離不開朗讀,何況是學生沒有一點基礎的文言文呢?我認為,只有讀到了位,語感訓練才會落到實處,學生在一堂課中才會有收穫。據統計,這堂課中不同形式的讀共有22次之多,學生讀得興趣盎然,自然也就收穫不少。

第三,注重了課程資源的運用。學生讀了這篇課文後,自然會提出這樣的疑問:太陽到底什麼時候離我們最近呢?劉老師讓學生事先查找資料,這樣,學生豁然開朗。劉老師沒有忘記語文課的特點,不像有的教師那樣把語文課上成太陽知識彙報課。這是很難得的。

第四,注重了學法指導。如教“盂”時,運用漢字的構字規律讓學生去猜,猜讀音、猜意思。再如指導學生根據課文下面的註釋幫助理解文言文等。不過,我認為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要發揮教學機智,隨機應變。在板書中,劉老師先設計“故”與“不能決”,再把“遠”和“近”插進去,這是好事。但是,之前有一個學生在談感受時已經説出了這個問題,我想教師如果適時把“遠”和“近”板書上去更好,不一定要嚴格按自己的設計進行,可以隨機變通。

【對評析的評析】

這個評析,我認為有以下幾方面的亮點。一是用課程標準去衡量一堂課。讓教者與聽者知道如何用課程標準去指導我們的教學。像這次評析,用課程標準中文言文的相關要求去衡量。這樣,教者與聽者也就會明白課到底好不好,好與不好表現在什麼地方。

二是體現學科特點。在很多評課中,我們常常發現遊離於學科特點之外的評課,如講普通話如何、板書如何、教態如何等。雖然這些也是評析的內容,但不是主要內容。它們是每一堂課都應達到的要求,是共性而非個性。這次評析,旗幟鮮明地提出語文課要重視讀,以提高學生的語感的觀點,對教者與聽者都是有啟發的。

三是提出自己的看法。這些看法可以是優點,也可以是不足之處。當然,不管是什麼樣的看法,都要言之在理。這就要求評析者自己有一定的理論水平,不然,提出的看法不服眾,對於教者與聽者也就沒有好處了。

兩小兒辯日教案4

教材簡析:《兩小兒辯日》選自《列子•湯問》。講述的是孔子在路上遇到兩個小孩兒在爭論太陽什麼時候離人遠,什麼時候離人近。雙方各持己見,爭執不下,就連孔子這樣博學的人也無法裁決,被兩個小孩兒笑話。故事體現了兩個小孩兒善於觀察,説話有理有據,同時也體現了孔子實事求是的態度。這篇文言文不僅敍述事情層次清楚,而且還藴含着道理引人思考。

學習這則文言文的目的:讓學生感知文言文的語言特點,瞭解古人的思想;理解故事的內容,引導學生明白文中所講的道理,並受到一些啟發。

設計理念:學習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誦讀,最好的方法也是誦讀;重點在讀,難點也在讀。因此,在朗讀上必須有時和量的保證。要多讀精講,讓學生在讀中感知,讀中感悟,從而豐富語文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根據課後註釋疏通全文,瞭解故事內容。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引導學生理解重點詞句,感受兩小兒善於觀察,説話有理有據及孔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4、幫助學生學會“盂、孰、汝”3個會認字和“盂、孰”2個會寫字。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背誦課文;理解課文所寫的事情和其中藴含的道理。

教學難點:讓學生參考註釋讀懂每句話的意思。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設計:

一、揭示課題,讀題存疑

今天我們學習的《兩小兒辯日》是一篇古文。(板書課題:兩小兒辯日)齊讀題,理解:“辯”——爭辯、辯論,“日”——太陽。

學生質疑:兩個小孩兒在爭辯,他們在爭辯太陽的什麼呢?

【先讓學生齊讀課題,然後通過對“辯”和“日”字的理解,引導學生理解課題,提出問題“兩小兒在爭論太陽的什麼?”,讓學生帶着問題去學習,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1、教師範讀課文。(語速較慢,停頓恰當,讀出古文的韻味,便於學生初步瞭解課文的意思)

指導文言文的朗讀方法:一要把朗讀的速度放慢,二要停頓得當,三要讀出不同句式的語氣。

2、學生自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提出朗讀有困難的地方,老師幫助解決難讀的語句。

3、讀課文,對照課後註釋、查字典,自己嘗試弄懂課文中句子的意思。

4、學生複述故事,老師根據學生複述的狀況進行即席點撥。

5、反覆誦讀,共同感受古文的“韻律美”,以期達到熟讀的效果,為深入理解課文鋪平道路。

【古文的學習,先要讀通、讀順、讀熟,再求理解、翻譯。“讀書百遍,其義自現”。由於有註釋的幫助,本篇古文學生基本上能夠自己讀懂,當學生對個別句子的理解不到位時,教師再進行適當的點撥。此環節的教學,教師應當相信學生,積極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造機會和條件。】

三、品讀課文,理解感悟

1、小組合作,弄清“辯鬥”的觀點及理由。

2、檢查學習效果並品讀課文。

(1)在學生分別彙報兩小兒觀點和理由的同時,完成板書。

“辯鬥”的觀點: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午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辯鬥”的理由: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2)由於兩小兒觀點不同,看太陽的角度不同,看到的現象也不同,兩小兒根據自己的觀察,把自己的理由説得有理有據,我們分組來讀一讀兩小兒各自的觀點及理由。

(3)指導學生反覆品讀。

【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全班交流,弄清兩小兒各自的觀點和理由,在反覆的品讀中感受兩小兒説話有理有據。】

3、開展“辯鬥”。

(1)理解“辯鬥”的意思。(爭辯、辯論、辯駁)

(2)學生反覆誦讀兩小兒“辯鬥”的內容。(兩小兒各自的觀點及理由)

(3)小組合作展開“辯鬥”。

激烈的“辯鬥”就要開始了。為了贏得這場比賽,請你與小組的辯友合作,好好練習。

(4)請兩學生上台當兩小兒進行“辯鬥”,老師友情出演孔子,師生一起上演一出《兩小兒辯日》。

4、理性看待“孔子不能決”。

(1)兩小兒的觀點,孔子贊成誰?反對誰?學生讀課文中的句子。

(2)介紹孔子,引導學生談論對“孔子不能決”的看法。

(3)針對“孔子不能決”各抒己見,感受孔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體會學無止境的道理。

【“辯鬥”這一環節巧妙地再現故事的情境,使平面的、靜止的文本變得可感、可觸;學生變被動為主動,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不僅有效地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激活思維,發展語言,同時也加深學生對文本理解和感悟。】

四、評價人物,抒寫感受

1、讀了《兩小兒辯日》這篇課文,你喜歡這兩小兒嗎?為什麼?你想對孔子説些什麼?

2、結合實際寫一寫自己的感想。

【評價的目的在於能夠提高學生對人物形象的整體把握能力,同時能夠提高學生對作品思想內涵的感悟能力。因此,讓學生談談兩小兒和孔子,寫一寫自己感受,能激發學生的思考意識和表達慾望。當學生理解孔子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之後,就可以聯繫自己生活實際,學以致用,達成本課的教學目標。】

五、嘗試背誦,力爭達到“熟讀成誦”。

六、佈置作業,課後延伸。

1、抄寫生字。

2、查閲有關資料,用科學知識解答兩小兒提出的問題。

3、向學生推薦閲讀《女媧補天》、《夸父逐日》等文言文。

兩小兒辯日教案5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3個生字。能根據課後註釋疏通文章。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並複述故事。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古人為認識自然、探求真理而善於動腦、大膽質疑的精神及孔子謙虛謹慎、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體會學無止境的道理。

教學重點:

1、感受古文的特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熟讀成誦。

2、能根據註釋讀懂課文內容,並用自己的話講講。

教學難點:理解字詞古今不同含義,如語氣詞“乎”。

課前準備:課件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提示課題

1、今天學習第30課《兩小兒辯日》(齊讀課題)

2、學生彙報預習收穫。

3、根據學生彙報,補充有關知識。

二、展示目標

我們已經學過文言文《對弈》,你能結合學習文言文的體會和本課要求,説説這篇課文我們該完成些學習任務?(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明確重點學習任務)

三、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1、學生初讀課文。

2、學生談課文大意。

3、質疑:在預習過程中你有哪些不懂的問題?

(二)小組交流

1、重點理解分歧較大的詞句以及不懂的問題。

2、小組內質疑、釋疑。

(三)彙報討論,交流情況

1、住關鍵詞理解句意。

如:“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中“以”、“去”各是什麼意思?你能把它們的解釋放在句中説這名話的意思嗎?

2、聯繫舊知識理解詞意。

3、古單音節詞變為雙音節詞理解詞意。

如“孰為汝多知”中“為”在這兩課的註釋中有“説”、“是”等意思,它們用在這兒恰當嗎?想想現在“為”一般可組哪些詞,它在這句話中是什麼意思?

同樣的,“知”可以變成什麼詞?

(四)再讀課文,理解內容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3、同桌互説。

4、指名説。

5、集體評説。

6、想一想:這兩個小孩爭的是什麼問題,他們各自的理由是什麼?

7、引導學生理解兩個小孩是根據不同的感覺説明地面距離太陽的遠近。

8、你同意他們的意見嗎?(引發學生爭辯,根據學生回答引導學生收集資料,將課內學習延伸到課外。)

9、剛才你們已經深入理解了內容,你們能把這個故事表演出來嗎?(學生運動自由組合表演,在表演過程中指導學生把兩個孩子説話的語氣表演出來。)

10、大家再讀讀這篇課文,看誰能把兩個孩子説話的語氣給讀出來,齊讀課文。

(五)交流方法,背誦課文

1、理解課文結構,即先講什麼,再講什麼,最後講什麼。

2、自己背誦課文,比比誰背得快,背得巧。

3、指名背誦,説方法。

4、集體背誦。

5、總結全文。

四、作業

1、抄寫生字。

2、查閲有關資料,用科學知識解答兩小兒提出的問題。

3、向學生推薦閲讀《女媧補天》、《夸父逐日》等文言文。

板書設計:

日初出 日中

一兒 近(車蓋) 遠(盤盂)

26 兩小兒辯日 孔子 不能決也

一兒 遠(滄涼) 近(探湯)

兩小兒辯日教案6

【教材解讀】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文章敍述了古時候,兩個小孩憑着自己的直覺,一個認為太陽在早晨離人近,一個認為太陽在中午離人近,為此,各持一端,爭執不下,就連孔子這樣博學的人也不能作出判斷。故事可分三部分理解。先寫孔子路遇兩小兒辯鬥,點明瞭故事發生的人物、事情起因。兩小兒對於太陽在不同時間距離地球遠近這一問題擺出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接着寫兩小兒憑藉人們日常生活中可以體會的直覺(視覺、感受)闡明所持觀點,以反駁對方觀點。最後寫孔子面對兩小兒的爭辯,無法裁決而引起兩小兒的“笑”。

文言文是我國傳統文化的寶貴遺產。藉助《兩小兒辯日》這篇文章,學生將初步感受到文言文的語言特點,產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瞭解祖國悠久燦爛的文化,增強學習祖國語言文字的信心,併為今後學習文言文打下基礎。

【學習目標】

1、根據課後註釋理解文章內容,並反覆誦讀課文,產生自己的獨特感受,力爭達到“熟讀成誦”。

2、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點,產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3、感受兩小兒的聰明可愛及孔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體會學無止境的道理。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通過註釋、練習上下文等方法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感悟文中所揭示的道理。

【教學難點】

領悟文中所揭示的道理。

【教學過程】

課前:聊成語瞭解《列子 湯問》

1、課件出示成語

高山流水 愚公移山

夸父追日 杞人憂天

2、簡單地用一兩句話來説説你對這些成語的瞭解。

3、介紹《列子 湯問》。這些成語都出自一本書,這本書是《列子 湯問》共8篇,其中保存了許多民間故事、寓言和神話傳説,剛才的成語都出自這本書,這部書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課外去看一看,説不定每則小故事都能給你很多的啟發。

一、談話導入,解題釋題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的《兩小兒辯日》,它也出自《列子 湯問》。

2、板書課題:這個課題中,哪個字我們需要特別關注一下?“辯”

3、齊讀課題,理解題意。

讀了課題,你知道了什麼?

二、初讀古文,讀通讀順

1、同學們,這篇文言文,我們從題目中基本瞭解了故事的主要內容,這也是文言文學習的一種好方法。下面就讓我們具體看看文章是怎樣寫的?

2、打開課文,放聲讀,注意把課文先讀通讀順。

3、指名讀。(及時正音、停頓指導等)

4、文言文的斷句處理比較難,教師出示已標斷句的文章,讓學生再練讀。

5、齊讀。

三、再讀古文,理解內容

1、古文讀通讀順了,但是古文的理解總是讓我們覺得有點難度。這節課上,我們繼續用學習《學弈》的方法來通過自己的努力把這篇文言文讀懂。還記得我們學習《學弈》時用到了的辦法嗎?

歸納小結:

A、藉助註釋,抓住關鍵字詞來理解

B、藉助工具書,如《詞語手冊》、《字典》等

C、詢問老師或同學

D、多讀,把理解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2、好,我們就用上這些方法來學習這則文言文。

3、交流:

剛才看大家學習得非常認真,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你學習的結果。説説你關注了哪些字詞,理解了什麼?

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日,問其故。

A、這句話中關注一下:遊(遊學)、 故(原因)。

B、這句話還是這件事情的起因,交代了故事的人物。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A、抓住“以、去”這兩個關鍵字理解句子意思。

B、知道這是兩小兒的截然相反的觀點。

C、指導朗讀。

D、根據提示,試着背誦。

一兒曰:“我以( )去人近,而日中時( )。”

一兒以( ),而日中時( )。

E、指名背,齊背。

兩小兒為什麼會有這樣截然不同的觀點,請你往下看,我們繼續交流。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A、抓住:“大如車蓋、如盤盂、滄滄涼涼、探湯”等關鍵詞語來理解內容。

“湯”在古代一般指熱水,如成語:固若金湯、赴湯蹈火等。

B、請你再讀讀這兩句話看,除了你讀懂了內容,你還有其他讀懂的嗎?

引導學生從表達方式等多個方面進行文本解讀:

a、對比:初出——大如車蓋(滄滄涼涼);日中——如盤盂(如探湯)。

b、比喻:如車蓋,如盤盂——“如”的理解。

c、反問:此不為…………乎?

d、孩子聰明、善辯;

e、很善於觀察生活中的細節

——結合學生的理解,及時進行朗讀指導。

C、指導朗讀。

聯繫上下文,感受當時的氣氛怎樣?辯鬥——“很激烈,雙方在辯鬥,都想讓對方相信自己的觀點”。

D、這兩小兒的語言太精彩了,讓我們也來聽聽你們同桌之間是怎樣“辯”的。

角色朗讀(指幾組同桌來朗讀——分組角色——師生角色)

E、這兩段不僅語言精彩,而且也讓我們看到了兩小兒那自信、説話有理有據的形象。讓我們把這麼精彩的描寫背下來吧。

一兒曰:“日初出( ),及日中( ),此不為( )而( )?”

一兒曰:“日初出( ),及其日中( ),此不為( )而( )?”

F、指名背,齊背。

好,我們繼續往下看。

孔子不能決也。

從“孔子也不能決也。”你看出了些什麼?

A、辯論的問題很複雜。

B、孔子的態度是實事求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是啊,對於兩千多年了孔子和那兩小兒來説,這個問題他們無法解決,那對於現在我們的同學來説,他們辯論的最後觀點你知道了嗎?(不管是早上還是中午,太陽離我們是一樣遠近的。至於其中的科學道理,我們同學可以下課後自己去查找資料或翻閲相關書籍。)

面對孔聖人也無法判斷,所以兩小兒: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A、這句話中,好像難理解的字比較多,你們關注到了哪幾個?(孰、為、汝)

B、你們覺得兩小兒的笑是在笑什麼?(孔子知識那麼淵博竟然也會有不知道的)體會學無止境的道理。

C、你對這兩小兒又有什麼新的認識?(天真、可愛)

D、指導朗讀。

4、文章學到這兒,你能用自己的話把文章的意思來説一説嗎?

(自由説——指名説)

5、作業反饋

下面,我們看看課前我們所做的兩道題目,在學習好課文後,有沒有修改或補充的。

第一小題,大家藉助了(註釋、詞語手冊),應該沒什麼問題吧。

第二小題,看看這兩句話的意思,自己看看,有沒有需要修改的地方,誰把你的理解讀給大家聽一下?

第三小題,你先看一遍,口頭完成一下看,我請同學來説説看。

第四小題,你課外摘錄了孔子的哪幾句格言,與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四、回味“辯日”,課後延伸

1、同學們,這節課學習了這則文言文,你有什麼收穫嗎?

2、佈置任務:課外把這則文言文熟練背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