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5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7W

寫每一篇教案我們都需要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教案是教師在課前首先要準備好的文件,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5篇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第95~ 97頁例1、2

教學要求:

1、使學生理解掌握小數加、減法的方法。

2、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

3、培養學生細心檢查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退位減法。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準備題:先計算,再説説整數加、減法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754+3826=答案2000-493=答案

2、引入:小數加法的意義與整數加法的意義相同,是把兩個合併成一個數的運算,今天學習小數加法。

二、教授新課

1、創設情景:2004年雅典奧運會跳水比賽中,女子10米跳台雙人決賽中,中國的勞麗詩和李婷奪得冠軍。

2、勞麗詩和李婷是如何奪得冠軍的呢,現在我們就把當時的情景回放一下。

通過這個表,你得到了什麼信息?

現在你又得到了什麼信息?

小組合作

(1)根據上面表格中的信息,你瞭解到了什麼?

(2)你是怎樣知道的,説説你的方法。

(3)你為什麼這麼計算,説説具體的計算過程。

彙報:重點是計算過程

3、小組嘗試總結:小數加減法需要注意什麼?

彙報

(1)小數點對齊

(2)數位對齊

(3)得數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注意:上面數據中並沒有去掉0是為了統計分數的時候能夠方便比較。

生活中還有的時候也不需要把0去掉,誰能舉例?(價簽上)

4、 小結:計算小數加、減法,先把各數的小數點對齊,再按照整數加減法的法則進行計算。得數裏的小數點,要和橫線上的小數點對齊。得數的小數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三、複習鞏固

1、口算下面各題

0.7+0.9= 4.7-0.5= 0.56-0.45= 1.2+0.8= 1-0.4= 0.39+0.15= 7.7+0.6= 3.6-0.8= 4.8-3= 1.7-0.3=

2、算一算

10.52+3.48= 15.24-3.84= 9.9+10.11= 100-0.27=

3、培紅國小師生自己粉刷牆壁,節約了1118.32元;自己修桌椅,又節約了120.8元。一共節約了多少元?

4、一箱釘子,連箱共重52.5千克,箱重2.5千克,釘子淨重多少千克?

四、 總結

今天我們複習了什麼內容?要注意什麼?

板書設計:

小數加減法

小數加減法的方法:(略)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2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數學四年級下冊數學好玩之《密鋪》。

教材分析:這是一節根據有關平面圖形特點進行觀察、操作、思考和簡單設計的實踐活動。教材分三部分安排:第一部分,通過觀察生活中常見的用磚鋪成的地面或牆面,初步理解什麼是圖形的密鋪。第二部分通過動手操作和思考,探索三角形和四邊形能否進行密鋪。並瞭解能夠進行密鋪的平面圖形的特點,知道有些平面圖形可以密鋪,而有些則不能;從而在活動中進一步體會密鋪的含義,更多地瞭解有關平面圖形的特徵。第三部分,通過欣賞和設計簡單的密鋪圖案, 進一步感受圖形密鋪的奇妙,獲得美的體驗。並能夠對自己在活動中的表現進行自我評價和反思。

學情分析:

(1)知識水平:學生已經學習了圖形的平移、旋轉及多邊形的內角和等知識;具有了相關的知識經驗;

(2)能力和方法水平: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推理能力,能初步運用“猜想--驗證--歸納”的數學思想方法來探究問題;

(3)心理水平:該階段的學生雖然已經具備一定的知識經驗,但是還是有較強的好奇心,也有較強的表現欲;

(4)思維水平:學生的思維以直接經驗為主,間接經驗相對較少。在學習過簡單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學生已經對平面圖形有了初步的印象,並能準確的認識各種簡單平面圖形。對於密鋪,學生已經有了較為直觀的生活體驗,只是還未形成系統的理論知識。

在此基礎上進行密鋪理論知識的學習和活動設計,符合學生認知發展規律,是對學生生活經驗的提煉和再加工,從而形成較為系統的初步抽象的理論知識。在這個知識系統的幫助下,可以進一步讓學生認識到數學的美,激發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是對學生進行的一次頭腦風暴,對於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有很大的幫助。基於以上認識,本課的設計重點放在讓學生動手操作、探究,從而獲得豐富的知識經驗和積極的情感體驗。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小組長作用,小組內進行充分的交流討論,通過經歷與組內同伴動手拼圖以及設計密鋪圖形等活動過程,知道三角形、四邊形、正六邊形可以密鋪,並知道有些圖形是不能密鋪的。在整個活動中,教師參與到組內討論,並指導。最後在學生活動和交流的基礎上,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評價、自我評價和反思,內化知識經驗與知識體系。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觀察生活中常見的密鋪現象,使學生初步理解圖形的密鋪;通過拼擺各種圖形,探索並瞭解能夠進行密鋪的平面圖形的特點。

2.過程與方法:在探究多邊形密鋪條件的過程中學生經歷觀察、猜測、推理、驗證和交流等過程。進一步發展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合情推理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使學生在欣賞密鋪圖案和設計簡單的密鋪圖案的過程中,體會圖形的轉換,感受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繫,經歷欣賞數學美、創造數學美的過程,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體驗學習數學的價值。同時,進一步發展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享受由合作獲得成功的喜悦。

教學重點;知道什麼是密鋪,瞭解有一些圖形(如三角形,四邊形和正六邊形)是可以密鋪的。

教學難點:初步感受密鋪的原理

教學手段:

基於以上幾點的認識,本節課採用傳統教學與信息技術相結合的教學手段,重點突出現代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課堂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學生能夠自主的在多媒體設備上完成自學或者是進行各種探究實驗,是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的體現;教師在課中擔任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的角色。但,由於每個孩子在信息技術方面的掌握層次不盡相同,所以為孩子們提供了多種渠道來探究解決問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完成自己的探究活動,並在活動中有不同的體驗。

課前準備:

1、信息技術準備:廣播教學的教學系統,可以用來廣播教學,也可以用來展示學生的電腦上的操作。信息技術的簡單應用基礎,學生能在計算機上實現對基本圖形的平移和旋轉。同時學生能在多媒體設備上完成對他人作品的欣賞與評價,同時也能對自己整個的活動過程進行評價反思。

2、 道具準備:剪刀、卡紙若干

3、 素材準備:某客廳地面的照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1、教師與學生談話,想了解學生家裏的客廳地面是由什麼鋪成的。學生向全班同學介紹自己家客廳地面是由什麼鋪成的。

2、教師請學生用一個字或者是兩個字來形容一下自己家裏客廳的地面。學生單獨彙報。(如:大/密/美麗/漂亮/寬敞/平整……)

3、教師出示從朋友家拍來的客廳的地面(兩幅圖),請學生欣賞。並問學生分別是由什麼形狀的地磚鋪成的。(長方形和正方形)

4、教師問學生覺得這兩家的客廳鋪的怎麼樣。(如果學生説鋪的好或者是鋪的很平,就追問:好在哪裏?平在哪裏?並用手勢提醒學生髮現每塊地磚之間是一塊挨着一塊的,也就是沒有空隙的。如果沒有説出沒有重疊,就追問:有沒有把兩塊地磚疊在一起?引導孩子發現沒有重疊。)

5、揭示課題:我們把像這樣,圖形之間,沒有空隙,也不重疊的鋪法稱為密鋪。

【設計意圖】本環節以談話方式引入 ,從學生的身邊去發現和感受密鋪的存在,從而引出課題。

二、實驗探究,領悟新知

(一)動手操作、感受密鋪

1、教師請學生們觀察“密鋪”這一個詞,問學生哪個字更重要。(學生回答“密”字更重要,教師及時追問:“密”怎麼體現?引導學生髮現“密”體現在沒有空隙,不重疊。)

2、教師拿出幾個長方形,請一個學生來試一試,看看能不能做到密鋪。(一個學生在黑板上操作,其他學生認真觀察。)

3、學生操作完以後,教師請學生觀察有沒有做到密鋪,並追問是如何判斷的。(學生會説出,是密鋪,因為沒有空隙,也不重疊。)

4、教師對學生們的善於觀察和一學就會的寶貴品質進行肯定。

【設計意圖】本環節通過再認“密鋪”一詞和請學生動手鋪長方形,來幫助學生初步感受密鋪。為後面的動手實驗探究做鋪墊。

(二)探究三角形能不能實現密鋪之初步判定

1、教師追問學生:除了長方形和正方形以外,我們還學過什麼圖形?(三角形、圓、平行四邊形、梯形……)

2、教師繼續問學生三角形能不能實現密鋪。並先讓學生猜測。

3、教師提示學生:要知道三角形到底能不能密鋪,可以怎麼做。

4、學生説一説要驗證三角形能不能密鋪需要做哪些事。

5、教師引導學生按照一定的實驗步驟來操作:

(學生猜能或者是不能,教師追問,要知道到底能不能,我們該怎麼辦呢?學生會説試一試或者是鋪一鋪,師再追問:拿什麼試?拿什麼鋪?學生應該會回答:要準備幾個三角形,然後再鋪一鋪。師再追問,準備的三角形需要完全一樣嗎?師:那我們就來按照這兩個步驟實驗一下:第一、取出①號信封裏面的卡紙(如下圖),沿着上面的線剪開,得到幾個三角形;第二、把剪下來的較大的三角形(鋭角三角形)放在一起鋪一鋪。(以上步驟由小組合作完成))

6、學生按照剛才所説的步驟小組合作完成,在學生完成的過程中教師給予一定的指導和幫助,並用IPad拍一組已經完成好的圖片。

7、先請學生彙報實驗結果,並追問學生是如何判斷的。

【設計意圖】本環節通過討論如何判斷三角形能否密鋪到初步實驗發現三角形可以密鋪,為學生建立初步的表現。

(三)探究三角形能不能實現密鋪之研究密鋪原理

1、教師提出:如果把這些三角形隨便的鋪在一起,能密鋪嗎?如果不能,這到底跟三角形的什麼有關呢 ?(學生髮現和三角形的角有關)教師接着追問和三角形哪個角有關(學生進一步發現和三角形的三個角都有關係)。

2、師生共同提出:為了更好的區分這三個角,可以把三角形的三個角分別標上∠1、∠2、 ∠3。然後再放在一起鋪一鋪,看看有什麼發現。(學生在標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把所有三角形的角都標出來,並且相同的角標上相同的序號)

3、學生再次鋪一鋪。在鋪的 過程中適時引導學生觀察拼接點處有幾個角,分別是哪幾個。

4、教師展示一組學生完成的密鋪作品。並請學生認真觀察一下,這個小組標完角以後,在拼接點處有幾個角呢?

【(6個角),哪6個角??這個角1就是老師黑板上的三角形的角1,這個角2就是老師黑板上的 三角形的角2,這個角3就是老師黑板上的三角形的角3,而∠1 、∠2、∠3就是這個三角形的三個內角。這個∠1、∠2、∠3也是這個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師再問,在這個拼接點處有幾個角1?幾個角2?幾個角3?】

教師小結:看來三角形真的可以實現密鋪,而且和三角形的內角有關。

【設計意圖】本環節通過討論、探究,發現三角形能密鋪是和三角形的三個內角都有關係的。讓學生感知到三角形能夠密鋪並非偶然,這其中隱藏着一定的必然性。而這種必然性就是密鋪的原理 所在。

(四)探究三角形能不能實現密鋪之再次驗證

1、教師問學生如果再用另外一種三角形來鋪一鋪,學生們想要怎麼做。

2、學生思考,並提出可以先標出角,再鋪一鋪。

3、教師請學生把剛才剪下來的較小的三角形(鈍角三角形)放在一起標一標,鋪一鋪。學生小組合作完成,師用IPAd拍一組完成好的。

4、教師先請學生判斷這種三角形能不能密鋪。再展示其中一組學生的作品。問學生這一次實驗和之前的實驗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或者是有什麼新發現。

5、學生髮表自己的看法,教師進行總結。

小結:這樣看來這一種三角形和前面一種三角形一樣,也可以密鋪,而且也和它的三個內角有着密切的關係。

【設計意圖】本環節通過再一次的鋪一鋪的活動,讓學生再次感受三角形是可以密鋪 的,而且再次領悟三角形能密鋪是和它的三個角有關的。

(五)探究四邊形能不能密鋪

1、教師引導學生:既然三角形能夠實現密鋪,那如果是這樣的四邊形能實現密鋪嗎?(師拿出一個不規則的四邊形,貼到黑板上)

2、學生髮表自己的看法,並提出:要知道能不能密鋪,動手實驗一下就行了。

3、教師請學生打開②號信封,取出裏面的四邊形動手鋪一鋪,並提醒學生思考動手鋪之前可以先做什麼。 (標角)

4、 學生根據教師的要求和提示動手實驗,教師觀察每一組完成的情況,並用IPAd記錄其中一組完成的情況。對於已經鋪完的小組,請學生在小組內議一議,看看有什麼發現。

5、反饋:教師先請學生判斷這樣的四邊形是否可以密鋪。然後請學生説説有什麼發現。

6、學生先判斷是可以密鋪的,因為這幾個圖形之間沒有空隙也不重疊。並且發現拼接點處有4個角,而且這4個角分別是這個四邊形的四個內角。如果有學生能發現這四個角加起來就是360°就更好了。

小結:通過這個實驗我們發現,這種四邊形也是可以密鋪的,而且也與四邊形的內角有關。

【設計意圖】本環節在前面幾次實驗的基礎上,大膽讓學生自己猜測、驗證。通過實驗發現四邊形是可以密鋪的,而且和三角形一樣,也和四邊形的四個內角有密切的關係。

三、小結及拓展延伸

1、教師引導學生回顧:我們今天研究了密鋪,知道了長方形可以密鋪,正方形可以密鋪,三角形可以密鋪,四邊形可以密鋪。並提問學生:你還有什麼問題想問呢?

2、學生提出新的問題,如梯形能不能密鋪?五邊形能不能密鋪?六邊形能不能密鋪?……

3、教師清學生藉助計算機操作來驗證正五邊形和正六邊形是否能密鋪。

4、學生小組合作完成。在學生完成的過程中教師給予一些指導和幫助。

5、學生操作完後,進行反饋,通過廣播教學體系請其中的幾組學生展示自己的實驗結果。並請其他學生幫助判斷。通過實驗、討論發現,正五邊形不可以密鋪,而正六邊形可以密鋪。

小結:這樣看來並不是所有的平面圖形都可以密鋪的,有的可以密鋪,有的不可以密鋪。

【設計意圖】本環節通過計算機實現人機交互操作,體現出現代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通過在計算機上操作發現並不是所有的平面圖形都可以密鋪的,有的可以,有的是不可以的。

四:實踐作業

用上今天所學的密鋪的知識為你自己的家設計一款漂亮的地磚。

五:板書設計

密鋪

圖形之間,沒有空隙,也不重疊。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3

教學目標

1.在已有的生活經驗上體會數的意義,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

2.培養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思考自主探索的能力.

3.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會數數、讀數、寫數,初步體會數序的含義.

教學重點

正確數出物體的個數.

教學難點

正確書寫數字.

教具、學具

數字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一)引入

教師談話:開學這幾天,你認識了幾個新朋友?能給大家介紹介紹嗎?

1.同學之間互相介召、互相説.

2.指名回答.

教師提問:有認識一位新朋友的嗎?誰認識了兩位新朋友?有更多的嗎?

這2個新朋友是誰?

教師板書: 1 2 3 4 5 (根據學生所説的板書)

(點評:聯繫學生生活實際學習數學,是課程標準的一個基本要求.通過“介紹新朋友”的情節引入,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慾望.)

教師談話:有一位小朋友叫“淘氣”,他也認識了一位新朋友“笑笑”.有一天,“淘氣”

請“笑笑”到家裏做客.

(二)出示主題圖

教師提問

1.看到這幅圖,你想説些什麼?

2.他們在玩些什麼玩具?請你數一數,説一説.引導學生説出圖上的物體數量.

(學生:他們在玩玩具,有5個積木、4輛汽車、3個皮球等等)

(點評:創設情境,讓學生不由自主的數數,從而感受到數字在生活中隨處可見,應用廣泛,

同時也激發學生數數、用數的積極性.)

二、嘗試探索.

(一)教師提問

1.你是怎樣知道這些物體的數量的?(數出來的)

2.你是怎樣數的?(一個一個的數、兩個兩個的數)

(二)指名數一數.説一説.

1.小組討論:你認為怎樣數數比較好?為什麼?

思考:如果有更多的物體,又可以怎樣數數呢?

(三個三個的數、五個五個的數、十個十個的數……)

2.小組合作:數出鉛筆盒裏文具的個數.(指名展示,全班交流.)

3.如果你想請你的新朋友到家裏做客,你準備怎樣做?

學生1:我準備拿2個洋娃娃請好朋友玩.

學生2: 我準備拿4輛小汽車請好朋友玩.

學生3: 我準備拿5把玩具請好朋友玩.

(點評:通過觀察實物,使學生體會數數的方法,感悟出數物體的數量時要一一對應,為數更多物體數量進行滲透.同時發散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進一步感知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從而對數學逐漸產生親切感.)

(三)揭示課題

教師談話:剛才同學們準備了那麼多的玩具,你們真是一個好客的小主人.同時我也聽出來了,你們説出了許多數量是1 、2、3、4、5的物體.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內容.

教師板書:玩具 (1、2、3、4、5)

(四)指導書寫.

教師談話:我們會數出數量是1、2、3、4、5的物體,這些數該怎麼寫呢?誰會寫 1 ? 2怎麼寫?

(指名板書)

教師提問:你們覺得他們寫的怎麼樣?那麼怎樣寫才能寫的又漂亮又規範呢?

出示田字格及示範字

教師提問:看到這些字你有什麼感覺?

教師:讓我們一起來練習怎麼寫的.(生描示範字,師巡視指導.)

比較:你認為哪兒寫的比較好?還有什麼不足之處?

(點評:先引導學生觀察數的寫法,有了認識之後再描,最後自己寫,這樣的過程實際上在不知不覺的演示過程當中學會了書寫.)

(五)比較數序.

1.看圖數數.

教師談話:“淘氣”和“笑笑”玩的高興及了,媽媽給他們準備了一些水果.

出示水果圖

教師提問:都有那些水果?各有多少個?你是怎麼知道的?

教師明確:1、3、5叫單數,2、4叫雙數.

2.比一比.

什麼水果最多?什麼最少?你是怎麼知道的?

3.生活中你還在哪見過這些數字?它們有什麼用?

(點評:通過觀察實物,使學生感悟到數字之間的大小關係,同時與生活實際相聯繫,進一步增加學習的興趣,從而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4.數序

教師談話:2個好朋友剛吃過水果,動畫片開始了.

出示火車圖

教師提問:他們在幹什麼?“淘氣”説老虎在第一節,“笑笑”説熊貓排第一節,他們誰説的對?小松鼠在第幾節?大象呢?

三、總結

説説這節課你最高興的事是什麼?

點評:

1.本節課,讓學生在經歷數數的過程當中,進一步體驗、感悟一些數數的方法.教師在教學中力求創設各種有利於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情境,提供學生參與學習的各種機會,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增強了應用意識,感受到了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還可以應用於生活.

2.數學的學習不僅在課上、課下,也不應該侷限於教師的“引”與學生的主動探索,還應該利用恰當時機進行拓展.如數數的方法,以及單數與雙數的概念,教師巧妙的設計,把他們引入課堂,通過做遊戲的形式,使學生感悟、理解,同時也為今後的加減法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4

教學目標

1.經 歷從生活情境到方程模型的建構過程,會用方程表示簡單情境中的數量關係。

2.提高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在列方程的過程中,發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方程的解的意義,用方程表示簡單情境中的數量關係。

教學難點

用方程表示簡單情境中的數量關係。

教學過程

一、複習鋪墊。

1.下面哪些是等式? 哪些是方程?

5y 36÷x=97?8+9m 10-x=3?54+x>9 5×7=35 6y+6=48 2x+3x=20

2.解方程。

10-x=5? x+1 0=20 x+3=1 2 x-11=5

二、走進新課。

1.等式兩邊都乘同一個數(或除以同一 個不為0的數),等式還成立嗎?

解:等式成立。

2.請你用發現的規律,解出我們前面列出的方程。

4y=20xx y=500

3.解方程。

(1)x÷3=9 x=27

(2)7y=28 y=4

4.下列解法正確嗎?

(1)x-19=19

解:x-19+19=19-19 x=0

正確解法:x-19+19=19+19 x=38

(2)3x=36

解:3x÷ 3=36÷3 x=12

三、隨堂練習。

1.解方程。

(1)6x=156

(2)3x=630

(3)59+x=120

(4)x÷28=0

四、小結

等式兩邊都乘 同一個數(或除以同一個不為0的數),等式成立。

五、作業。

教材P71第5題。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5

教學目標

1、通過解決姐、弟二人的郵票張數問題,進一步理解方程的意義。

2、通過解決問題的過程,學會解形如2X-X=3這樣的方程。

教學重難點

學會解形如2X-X=3這樣的方程

教學過程

活動一:創設情境,建立模型。

1、看圖説一説你收集到哪些數學信息?交流。

2、圖中告訴我們等量關係是什麼?

(姐姐的張數+弟弟的張數=180)

3、求姐、弟各有多少張?你會畫線段圖嗎?畫一畫。

X

弟弟

3X180

姐姐

4、設誰為X比較簡便?為什麼?

5、解:設弟弟有X張郵票,那姐姐呢?你會列方程解答嗎?

6、學生彙報。

7、解:設弟弟有X張郵票,那姐姐有3X張郵票。

X+3X=180X+3X是多少?你怎樣想?

4X=180(1個X與3個X合併起來是4X)

2X=90

X=45

3X=45×3=135

答:弟弟有45張郵票,那姐姐有135張郵票。

8、書寫時要注意什麼?

9、做完後還需要驗證,怎樣驗證?

10、想一想,如果利用姐姐比弟弟多90張的條件,可以怎麼列方程?

先畫線段圖,再列,方程解答,並交流。

解:設弟弟有X張郵票,那姐姐有90+X張郵票。

90+X+X=18011、通過剛才解決問題,你們有什麼收穫?

活動二:解釋運用:試一試

解方程:5Y+Y=96X+3X=724M-2M=48

Y+Y=335X-2X=1232X-X=4

(1)讀題

(2)怎樣解方程

(3)怎樣檢驗?

練一練

1、解方程:

2、嵐嵐幾歲了?

列方程並解答

理解題意,解方程解答,並檢驗

X+6X=35或7X-X=30

3、列方程30X=600。

生獨立完成。

4、(1)書上告訴了我們什麼?你能提什麼問題?

(2)怎樣列方程?

25X-4X=31.5

(3)怎樣解方程?

(4)你怎樣驗證?

板書設計

郵票的張數

解:設弟弟有X張郵票,那姐姐有3X張郵票。

X+3X=180X+3X是多少?你怎樣想?

4X=180(1個X與3個X合併起來是4X)

2X=90

X=45

3X=45×3=135

答:弟弟有45張郵票,那姐姐有135張郵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