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北師大版國小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6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03W

教案的寫作是可以讓教學的時候更為輕鬆的,教案在編寫的過程中,大家需要強調文字表述規範,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北師大版國小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北師大版國小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6篇

北師大版國小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測量活動,進一步體會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動手操作的能力。

2、通過探索怎樣把幾分米或幾釐米用米單位來表示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小數的意義。

3、能用小數表示一個物體的長度、重量等。

重點難點:

1、通過測量活動進一步體會小數的意義。

2、十進制單位間的換算。

教師準備:

測量記錄表

學生準備:

常見的測量工具,需要測量的物品。

教學過程:

一、想一想,憶一憶。

同學們,你們還記得1米有多長嗎?

用手勢表示一下,我們來看看黑板有多長?今天我們學習新課。(板書:測量活動)

二、量一量

1、每組各派一名代表,分別測量黑板的長度。

2、彙報結果。

3、小組合作學習,怎樣以米為單位來表示呢?

4、彙報:2米85釐米=2米=2.85米

1米1分米=1米=1.1米

小結:把幾分米或幾釐米用“米”作單位來表示的過程,就是我們這節課重點學習的內容。

三、再量一量。

同學們,在你的身邊有許多物品,選擇自己喜歡的量一量?以米為單位記錄下來(學生自行完成填一填)。

彙報結果。

四、試一試

春天來了,燕子也從南方趕來了,它給同學們提了幾個問題請你們來回答,你們願意回答嗎?(願意)

我的體重是1千克500克,骨骼重113克,以千克為單位怎麼表示?

全班彙報:1千克500克=(1.5)千克

113克=(0.113)千克

小結:同學們都能用千克把燕子的問題回答出來,那麼同學們老師的身高用米作單位,你能表示出來嗎?(能)

五、激趣活動。

我請一名學生來測量我(老師)的身高,再請一名學生監督,不當之處,給予糾正。

彙報:1米70釐米=(1.7)米

下面請同學到自己的小組裏任選一人,測量同學的身高,並以米為單位表示出來?

六、課堂小結

同學們學了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七、佈置作業,

試一試1、2題。

板書設計:

測量活動

1米=10分米=100釐米 20釐米=0.20米

1釐米=1/100米=0.01米

1釐米=0.01米 1分米=0.1米

1千克=1000克 1克=0.001千克

北師大版國小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探索並發現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於第三邊。

2、在實驗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3、應用發現的結論,來判斷指定長度的三條線段,能否組成三角形。

教學重難點:

1、探索並發現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

2、應用發現的結論,來判斷指定長度的三條線段,能否組成三角形。

教具準備:

直尺、小棒

教學過程:

課前可以請學生準備四組小棒,課上組織學生擺一擺,讓學生邊操作邊把有關的數據記錄在表內。當學生完成操作活動後,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先討論能圍成三角形的兩組小棒的數據,並在填出“>”“

一、數學活動

1、出示一組長短不一的幾根小棒,請你挑選幾根圍成三角形。

不重複,你還可以怎麼圍?

通過實驗,發現並不是任意三根小棒都可以圍成三角形。出示不能圍成三角形的情況,你發現了什麼?想一想,為什麼?

2、三角形形路線,從郵局到杏雲村,走哪條路最近?為什麼?

3、是不是任意兩條邊的程度的和一定比第三條邊大呢?畫一畫,算一算。把計算結果填寫在第33頁的表上。

二、運用知識模型

1、第1題:下面各組線段能圍成三角形嗎?

2、第2題:組織學生用小棒擺一擺,並填入表中。

3、第3題:擺一擺,填一填。

4、第4題:如果三角形的兩條邊的長分別是5釐米和8釐米,那麼第三條邊可能是多長?有多個答案,第三邊只要大於3釐米小於13釐米即可。鼓勵學生儘可能多的得到答案。

三、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麼想法?

板書設計:

三角形邊的關係

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於第三邊

北師大版國小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3

一、説教材

本節課是建立在學生已經認識了四邊形的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節課的內容是對四邊形進行分類,通過分類讓學生了解梯形的特徵,並進一步認識平行四邊形。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四邊形按兩組對邊是否平行可分為平行四邊形、梯形和其它四邊形,意圖在於培養學生分析比較、抽象概括的能力,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並滲透集合的數學思想,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方面:通過觀察、操作、比較,發現四邊形邊的特徵,能把四邊形按一定的標準進行分類。

過程與方法方面:理解並掌握平行四邊形、梯形的種類特徵,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形象靈活的思維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激發學生主動參與、自我探索的意識和勇於創新的精神。

教學重點:

1、通過觀察、比較、分類等活動,瞭解梯形的特徵,進一步認識平行四邊形。

2、知道長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教學難點:

知道長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二、説學情

四年級學生處於從低年級向高年級的轉化階段,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大部分學生思維靈活、動手能力強。通過三年的學習,學生已具有了一定的空間觀念,但幾何初步知識,無論是線、面、體的特徵還是圖形的特徵和性質,對於四年級學生來講,都比較抽象,也較難掌握。 因此,在課堂上我努力為學生創設一系列活動,讓學生在“做中學”, “做中悟”,“悟中創”,給予學生充分的探究時間,通過學生動手、動腦、動口等多層次的感知,多角度的思考,把四邊形進行分類,概括出特徵。

三、説教法

?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是國小數學幾何教學的重要任務。學生的生活實際和所接觸的事物大都和空間與圖形有關,他們的生活經驗是發展空間觀念的寶貴資源。 根據中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思維形式的由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的特點,本節課的教學我將運用直觀的教具,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知識的獲取過程,將情景教學法、小組探究法、直觀演示法和快樂教學法等有機地貫穿於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引導學生在感知的基礎上加以抽象概括,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和敢於質疑,引導學生自己動腦、動手、動口、動眼以及密室闖關等多種形式的鞏固練習,使學生變苦學為樂學,把數學課上的有趣、有益、有效。

四、説學法

達爾文曾説過:“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於方法論的知識。”這充分説明了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的學習為主,通過師生交流、合作探究、生生交流等活動,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機會,指導學生運用動手操作法、小組合作法、觀察比較法、交流法來學習知識,努力做到教法、學法的組合,使全體學生都能主動參與探究新知識的過程。

五、説教具準備和學具準備

課標強調:“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根據實際情況合理的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要注意信息技術與課程內容的整合。”因此,為了體現這一理念,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課堂教學中我主要採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增加了教學內容的直觀性,突破了難點,同時也提高了課堂效益。

另外,根據本節課教學內容的要求和學生實際,我又準備了本節課所需要的12個圖形、表示圖形之間關係的集合圖和學生練習環節所需的圖形和剪刀,為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做了充分的準備,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水平。

六、説教學過程

課程標準指出:“數學課程應致力於實現義務教育階段的培養目標,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根據課標理念和學生特點,我將本節課的教學過程設計成 “激趣導課——探索新知——鞏固應用——課堂總結”四個環節。具體教學過程如下:

1、激趣導課

多媒體顯示四根不同長度的線段,問學生:用這四根線段你能圍成一個什麼圖形?從而引出四邊形的概念。緊接着出示各種四邊形,讓學生説出各個圖形的名稱,並且指出,無論是平行四邊形還是梯形,都是四邊形。告訴學生在四邊形這個大家族裏,你若仔細觀察,會發現它們各有特點,從而引導學生髮現四邊形的特點,讓學生明白這節課咱們就根據四邊形邊的特點給它們分類。(板書:四邊形分類)

這樣,賦於數學知識一定的情境,使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和親切感,促使學生主動地去探索。

2、探究新知

(1)觀察課前準備好的12個四邊形。“觀察-比較”是現代科學探索中常用方法。讓學生觀察四邊形的邊有什麼特點,再進行比較。使學生從具體的實物中建立了豐富的表象。

(2)小組合作。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組織學生進行合作交流。並分類擺放,再説一説你分類的依據是什麼,這樣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正確或錯誤的分類方法。

(3)反思評價。多媒體展示將12個圖形分為三類的方法,讓學生仔細觀察每一組圖形的對邊的特點,從而概括出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定義,引導學生明白長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師生共同概括分類的方法,同時利用集合圖把抽象的數學知識形象化,便於學生理解和掌握,突出了本節課的重點,突破了教學難點,讓學生從中體驗成功的喜悦。

(4)欣賞生活中的四邊形,讓學生從中感悟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關係,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3、鞏固應用。

為了鞏固所學知識,發展學生的思維,我將練習環節與綜藝節目“瘋狂的麥咭”聯繫起來,帶領學生進入密室闖關,設計了“搶答密室”(問學生下面的圖形哪個是平行四邊形?哪個是梯形?);“拼圖密室”(下面哪兩個圖形能拼成長方形?哪兩個圖形能拼成平行四邊形?哪兩個圖形能拼成梯形?)和“魔術密室”(讓學生用剪刀動手操作,只剪一刀,將告訴的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剪成不同的兩個圖形),這三個習題的設計,既鞏固了本節課所學的知識,又培養了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收穫,體現了“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人人都獲得成功的體驗”的理念。

4、課堂總結

這一環節我設計了兩個問題:(1)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讓學生總結本節課你所學到的知識。 通過學生自主總結梳理知識,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2)你覺得自己這節課表現如何?讓學生學會評價,激勵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學習的信心。

總之,本節課的設計能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開發並向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吧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有力工具,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樂意投入到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來,體現了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

七、説板書設計

板書是一節課教學內容的體現,為了突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我將標題《四邊形分類》醒目的寫在黑板上方的正中間,在標題的下方將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定義準確的書寫出來,並將四邊形、平行四邊形與梯形的關係用集合圖的形式展示在定義的下面。整個板書的設計突出了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給人直觀、醒目的感覺。

北師大版國小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解決包裝問題,體驗策略的多樣化,發展優化思想。

2.體驗解決問題的基本過程和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利用表面積等有關知識,探索多個相同長方體疊放後使其表面積最小的策略。

教學重點:應用表面積等知識來討論如何節約包裝紙。

教學難點:引導觀察、比較、交流、反思,得出節約包裝紙的策略。

教學用具:課件、盒子。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師:同學們,你們收過禮物嗎?能説説你都收到了什麼禮物?

生:玩具車,變形金剛……

師:你們的禮物包裝過嗎?老師也收過一些禮物,而且是包裝過的禮物,想看看嗎?(課件演示,欣賞包裝好的各種禮物)

師:剛剛大家欣賞的禮物怎麼樣?

師:生活中我們如果要送某種禮物給別人,通常會用漂亮的包裝紙包起來更漂亮,要包裝一個禮品,要考慮哪些數學問題呢?

生1:如何進行包裝(師:問的真好,等我們動手操作了,你就知道了)

生2:怎樣知道需要用多少包裝紙(師:你一定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明白其中的道理的)

生3:怎麼包裝最省紙呢?(師:聰明的你上課認真思考相信你一定能想出的)

師:哦,包裝禮物中有這多的我們還不知道的學問,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研究包裝的學問(板書:包裝的學問)

二、提出問題:合作探究

1.師:老師收了這麼多的禮物,老師懷有一棵感恩的心,我也想給我的親人送上一些黃金搭檔,(課件出示圖片)首先我要送給我的第一個親人。猜猜他是誰呢?請聽廣告詞——黃金搭擋送小孩,個子長高不感冒,你説他是誰?

師:老師準備送一盒黃金搭擋送給我的弟弟,希望他健康成長.我也想用包裝紙包裝成精美的禮物。

師:可至少要用多大的包裝紙呢?你能幫幫老師嗎?

生:求出表面積,量出長,寬,高(課件出示有關數據)

生:求出的表面積就是包裝紙的大小。(師用驚奇的表情注視)

師:這個同學真厲害,知道包裝紙的大小就是表面積的大小,你們和他一樣聰明嗎?試試看,怎麼樣來計算包裝紙的大小了嗎?動手算一算.

(生獨立完成,投影出學生答案,並對其進行講解)

師:來,你來給大家展示一個你的結果,你是怎麼來算的?並説説你的想法)

師:你們都是這樣算的嗎?同學們真不錯,來,掌聲歡送她.

2. 師:剛才老師在同學的幫助下,知道包裝一個黃金搭擋至少需要1300m2的包裝紙,我想我弟弟收到這麼漂亮的禮物,一定會很高興,在這裏老師替弟弟謝謝大家了。現在我想送給第二個親人,我要送給誰呢?請聽廣告詞——黃金搭擋送女士,細膩紅嫩有光澤

師:對,同學們真是我知心朋友,老師想送給我尊敬的媽媽。我要送給她兩盒 黃金搭擋。(手勢)師:你覺得可以怎麼來包裝呢?有幾種包裝方式呢?你建議老師選擇了哪種方式包裝?為什麼?(手勢配合指向屏幕)

師:想想看(凝視5-6鈔鍾)來,同桌之間藉助手中的模型擺擺看.

小組反饋,小組登講台進行解説。

師:同學們不僅是個愛動手,也是一個愛動腦的好學生。掌聲贈送給他們精彩的解説。

師:有3種包裝的方法,那你想建議老師選擇哪種包裝的方法.(第c種)

生1:第c種,因為遮住了的面,所以最省紙。

師:你這個想法真好,很有節約意識,你真是個懂節約的好孩子。(板書:節約用紙)

師:但這種包裝方式真的是最省紙嗎?(表情懷疑狀)有什麼方法證明是最節約的呢?

生2:計算出包裝後的表面積.再進行比較。

師:真不錯,我們試試看。(學生反饋,展示學生計算結果)

找兩位學生上台板演,方法不一,並扣留這兩位同學,要求學生聽聽這兩位學生的想法,(掌聲歡迎我們小老師為我們説説他的想法)

師:通過剛剛的活動,我們發現果然是第c種最省包裝紙,那現在你能發現包裝的祕密嗎?

生反饋。

師板書l節約用紙:重疊的面越大,表面積越小,就越節省包裝紙

三、再次嘗試,總結規律:

1. 師: 同學們真了不起,發現了包裝中最省包裝紙的學問。現在老師要送出最後一個禮物,請聽廣告詞,(黃金搭擋送長輩,腰好腿好精神好)

師:我想祝我的爺爺,奶奶身體更加的棒,(動作配合)我要送3盒黃金搭擋。

師:看大屏幕,你能回答這的問題嗎?(課件呈現)

師:用你們探索出的包裝的學問,想一想?(如果有困難的同學可以藉助模型擺一擺)

3.小結。師:非常感謝同學們幫我包裝出了這麼漂亮而精美的禮物,你能從中得到什麼啟示嗎?

四、鞏固練習: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是什麼節日嗎?(母親節)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最無私的愛

母親節快到了,小明和爸爸為媽媽挑選了一套分為上、中、下集的書,每本書長 、寬、高分別為 20釐米、15釐米、8釐米。小明想親手將這套書用彩紙裝飾起來,請你為他設計一個裝飾方案

五、板書設計

北師大版國小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5

一、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中,讓學生自主探索出比較小數大小的方法,能正確地比較兩個小數的大小以及將幾個小數按大小順序排列。

2.在比較小數大小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推理能力。

3.通過小數比較大小,使學生初步感悟到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繫。

二、教材分析

教材創設了少年演講比賽的情境,設計了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比較鄭強和李明兩個同學“誰的得分高”。在比較9.87 和9.90哪個數大時,學生可能會有不同的想法。有的學生聯繫生活經驗可以得到9.90分比9.87分高,最後可以引導學生從數位來思考,兩個數的整數部分相同,就看十分位,十分位上大的那個數就大,所以9.87

第二個問題是比較三人的得分情況,張華的得分是9.96分,要比較鄭強、李明、張華的成績,就需將三個同學的得分按順序排列起來,首先要讓學生看清楚是按從大到小排列還是小到大排列,再讓學生説一説是怎樣比的。使學生體會到先比較整數部分,整數部分大的那個數大;整數部分相同就要看十分位,十分位上大的那個數大;十分位上相同,就要看百分位,百分位上大的那個數大。

第3個問題“王平可能是多少分呢?”是進一步讓學生理解小數的大小,確定其範圍。

三、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我校是一所鄉鎮國小,學生大部分來自農村,只有極少數學生來自於鄉鎮企事業單位。我校實施新課程改革已是第四個年頭,新的教材,新的理念,新的教學方法,使孩子們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敢於提出問題,敢於相互質疑,大膽進行小組合作交流,自主探索,自主學習。學生活潑可愛,思維靈活,敢説敢做,既有着農村孩子特有的淳樸與耿直,又有着良好的合作和創新意識。只要是貼近孩子生活的實際的學習材料和內容,他們都會表現出濃厚的學習興趣。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你們看過歌手大獎賽嗎?

生:看過。

師:一場比賽結束後,你最關心的是什麼?

生1:我最想知道誰得了第一。

生2:我一般最想知道我喜歡的那個選手得了第幾名。

生3:我最想知道他們的名次情況。

……

(二)合作探索,解決問題。

師:我調查到在一次歌手大獎賽中,鄭強和李明兩名選手的最後成績是這樣的,請大家看!(出示圖片)

鄭強:9.87分;李明:9.90分。

1.提出問題。

師:根據圖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生1:鄭強和李明誰得了冠軍?

生2:鄭強和李明誰的得分高一些?

生3:他倆相差多少分?

……

2.大膽猜測。

師: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都很好!他倆相差多少分這個問題,我們以後的學習中再來解決,而我們這一節課主要來解決像同學們提出的鄭強和李明誰的得分高,誰的得分低這樣的問題。那麼他們誰的分高一些呢? 生1:李明的分高。

生2:我也認為李明的分高一些。

生3:對!和我的看法一樣。

……(學生你一言我一語的在談論)

3.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師:你們都認為李明的分高一些,你是怎樣想出來的?請大家自己先判斷一下,然後再在小組內説一説你的想法。

(學生活動,教師參與。)

彙報交流。

生1:我們小組的同學都認為是9.90大一些,我們可以先看9.87和9.90的整數部分,都是“9”,沒法比,我們又比下一位“9”和“8”9比8大,所以我們就認為9.90比9.87大一些。

生2:我們小組同意他們的想法,我們能説的更明白,在以前我們學習整數比較大小時,都是從位比起,所以我們認為小數也是從位比起,假如位同樣大,那麼我們就再比下一位,就這樣依次往下比。

生3:我們小組認為在比較小數大小的時候,應該先比較整數部分,假如整數部分同樣大就再比較小數部分……

師:同學們説的都很有道理,就像大家所説的,通常我們在比較兩個小數的大小時,先看它們的整數部分,整數部分大的那個數就大;整數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數大的那個數就大;十分位上的數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數大的那個數就大;……

師:那你們認為小數與整數比較大小時有什麼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請大家獨立思考後在小組內互相説一説。

生1:我們認為都是從位比起。

生2:整數要先數一數位數的多少,位數多的那個數就大,而小數有小數部分,不能比位數的多少。……

師:大家説得棒極了!在比較小數大小時是從位比起,按照數位順序一位一位地比,這一點與整數大小的比較方法是相同的,比到能分出大小就不再往下比了;小數比較大小與整數比較大小還有不同的地方,整數比較大小當整數位數不同時,位數多的那個數就大,而小數比較大小與位數的多少無關,是要按照數位順序從高位到低位依次比較。

師:張華的得分是9.96分,同學們能將鄭強、李明、張華的得分按順序排列起來嗎?

( )>( )>( )

(1)學生獨立完成,小組交流。

(2)全班反饋。

1組:我們先比整數部分,整數部分相同,再比較小數部分,十分位上兩個是9,一個是8,是8的最小,再比較9.90和9.96的百分位,9.90的百分位是0,9.96的百分位是6,所以9.96,也就是(9.96 )>(9.90 )>( 9.87 )

(三)應用拓展。

1.排順序。

師:在這次比賽中王平的表現要比張華差一些,比李明好一些,請大家猜一猜,評委會給王平多少分呢?請你將這三個同學的得分按順序排列起來。 生1:我猜可能是9.95分,因為9.95比9.90大,比9.96小。學生投影展示:9.96>9.95>9.90。

生2:我猜可能是9.93分,9.93也比9.90大,同時也比9.96分小。學生投影展示:9.96>9.93>9.00。

生3:我猜也可能是9.905分。學生投影展示:9.96>9.905>9.90。

師:大家的想法都很好,王平的分數還可以是多少分呢?

生4:老師,我有個不一樣的答案!我認為比李明高一些,而比比張華低一些的小數有無數個。

(此時大部分學生有點疑惑)

師:為什麼?説説你的看法。

生4:我認為只要個位和十分位上都保證是“9”,然後小數十分位上的數大於0而小於6,千分位和後邊的可以任意的添數,就都比9.90多,比9.96小,這樣的數可以有無數個。

(眾生鼓掌,同意他的想法。)

師:你的這個發現真了不起!老師也為你的出色表現感到自豪!

2.找朋友。

教師舉起寫有“13.21”的卡片。

師:請大家在卡片上任意寫一個小數,找比我大的朋友在哪裏?

(學生寫好後,部分學生舉起手中的卡片對照。)

生:比您大的朋友在這裏是……

師:大家可以在組內玩這個找朋友的遊戲,請小組的同學先自己寫好一個小數,然後比一比誰寫的大,誰寫的小,並説一説你是怎樣比的。

(學生活動)

3.猜一猜。

師:同學們,我買了一本書是7元左右,請大家猜一猜是多少?

生1:比7.20元少嗎?

師:對!

生2:比7.10元少嗎?

師:不對!

生3:是7.15元嗎?

師:對了!

師:你還想玩這個遊戲嗎?

生(齊):想!

師:請大家在小組內玩一玩,小組的同學可以輪流當裁判。

……

(四)總結、評價。

師:在這節課中,你有什麼收穫或感受?

生1:我學會了正確的比較兩個小數的大小和三個小數的大小,還能給他們排順序。

生2:我學會了怎樣比較小數的大小。我感覺自己在這節課中的表現還可以,我很高興。

生3:我又學到了一些關於小數的知識,我感覺很快樂。

北師大版國小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6

教學目標:

能力目標:能根據“包裝”的有關信息提出數學問題,學會用豎式計算小數乘法,並培養估算能力。體會小數乘法在實際中的應用。

過程方法:通過解決學生生活中的包裝問題,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利用知識的遷移掌握算理和計算方法,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發展數學思維。

情感、態度、價值觀: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培養學生綜合應用的能力。

教學難點:探索小數乘小數的一般豎式計算方法及估算能力。

教學重點:讓學生體會兩個乘數共有幾位小數,積就有幾位小數。

教學準備:課件、卡片。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本單元的第四課時。學生已經學習了小數乘法意義,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規律,以及初步討論了積的小數位數與兩個乘數小數位數的關係。這為本節課學生理解小數乘法的豎式計算打下了基礎。本節課讓學生探索小數乘小數的一般計算方法,即將小數乘法轉化為整數乘法進行計算,然後根據乘數擴大的倍數,將積縮小相同的倍數。使學生體會到:兩個乘數共有幾位小數,積就有幾位小數。

教學過程:

一、課前導入:

1、板演:

2 6×8= 0.85+2.4=

(注:找學生板演同時口算。)

2、口算:0.2×3= 5×0.01= 3.2+2.3= 10-5.5=

2.5×10= 32.6÷10= 3.25×0= 4.8+1=

(提問:0.2×3= 2.5×10= 怎麼算的? 5×0.01= 算式意義。)

3、檢查板演並導入:今天我們學習小數乘小數。

4、出示課題:《小數乘法》。

二、新授過程:

1、課件出示主題圖:包裝。

(1)、從主題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2)、根據這些信息,你能編一道完整的數學問題嗎?

2、課件出示題1:包裝一個禮品盒用紙0.8米,每米2.6元,需要多少元?

(1)、誰會列式?( 2.6×0.8=)

(2)、這個算是表示什麼意思?(2.6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3)、誰知道列小數乘法豎式要注意什麼?(兩個乘數末位數字對齊。)

(4)、根據它你能推想出2.6×0.8的多少嗎?

2 . 6 擴大到10倍 2 6

× 0 . 8 擴大到10倍 × 8

2 . 0 8 縮小到1/100 2 0 8

(注:讓學生根據自主探索。)

(5)、小結:做小數乘法時,先把它看成什麼乘法來計算呢?

3、課件出示題2:包裝一個禮品盒用綵帶2.4米,每米0.85元,需要多少元?

(1)、誰來列式?(0.85×2.4=)

(2)、你能估算出買綵帶需要多少錢嗎?説説理由。

(3)、看老師列豎式:

0 . 8 5

× 2 . 4

(注:給學生一個錯誤信息,讓學生主動發現錯誤,並與板演的小數加法豎式題進行比較,為此加深怎樣列小數乘法豎式的印象。)

(4)、計算0.85×2.4的豎式時,計算誰乘誰就可以了?(看成85×24。)

(5)、再想一想0.85×2.4的積是多少?為什麼?

(6)、小數末位有零怎麼辦?

(7)、通過這道題的計算,你知道怎樣確定積的小數點?

4、觀察:

(1)、看黑板的兩道題有什麼共同點?(都是小數乘法。)

(2)、計算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是什麼?(按照整數乘法法則進行計算。)

(3)、再看看,這兩道題的積的小數點是怎樣確定的?(課件出示:兩個乘數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

5、質疑問難:

(1)、這節課我們所學習的內容是書中第44頁,請打開書看一看,有沒有不明白的地方。

(2)、共同做一道題:1.12×1.4= (找學生板書。)

(3)、小結:怎樣用豎式計算小數乘法?應該注意一些什麼問題?

三、鞏固練習:

1、給下面各題的積點上小數點。

1 .3 6 0 . 7 8

× 0.8 × 0 . 0 4

(強調積的小數位數不夠時,用“0”補位。)

2、直接得數。

0.6×0.7= 0.9×0.1= 0.8×5=

3、判斷題:

①一個兩位小數乘一個兩位小數,積一定是四位小數。( )

②因為8×2=16,所以0.8×0.2=1.6。( )

③一個數除以0.8等於0.7,這個數是0.56。( )

④在用豎式計算小數乘法時,按照整數乘法法則進行計算,只要小數點對齊,也就是數位對齊就行了。( )

4、用豎式計算:

4.8×0.25= 0.32×1.2= 9.8×0.5=

5、解決實際問題:

草原牛的身高是蒙古牛的1.2倍,體重是蒙古牛的1.4倍。草原牛的身高、體重各是多少?

四、全課總結:

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穫?

板書設計:

小 數 乘 法

0.85+2.4=

2.6×0.8=2.08(元) 0.85×2.4 = 2.04(元)

2 . 6 擴大到10倍 2 6 0 .8 5

× 0 . 8 擴大到10倍 × 8 × 2.4

2 . 0 8 縮小到1/100 2 0 8 0. 2 4 0

答:需要2.08元。 答:需要2.04元。

教學反思:

本節課在學生已經學習了小數乘法意義,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規律,以及初步討論了積的小數位數與兩個乘數小數位數的關係的基礎上,讓學生探索小數乘小數的一般計算方法,即將小數乘法轉化為整數乘法進行計算,然後根據乘數擴大的倍數,將積縮小相同的倍數。使學生體會到:兩個乘數共有幾位小數,積就有幾位小數。

(1)、課前鋪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新授前,在板演中出現的26×8,使學生自然而然地探索到與2.6×0.8的關係。使教師毫不費力讓學生明白了小數乘法轉化為整數乘法進行計算,理解了根據乘數擴大的倍數,將積縮小相同的倍數。再者,板演中出現的0.85+2.4,與0.85×2.4進行對比,列豎式的不同之處,加深了小數乘法怎樣列豎式的印象。在學習中,自主發現問題、探索問題,很容易地解決問題,激起了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們很容易掌握。

(2)、由淺入深,逐步遞進,掌握方法。

在教學中,教師要做到心中有數,每一步課堂教學要完成什麼教學任務。出示題1,使學生理解小數乘法轉化為整數乘法進行計算,然後根據乘數擴大的倍數,將積縮小相同的倍數;出示題2,解決怎樣確定積的小數點及積的末尾有零要去掉;最後,通過兩道題的對比,完成掌握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及注意事項。逐層深入,解決本節課的重難點,使學生很快地掌握。

(3)、練習鞏固,圍繞知識點,增強挑戰。

本節課是學生剛進入豎式小數乘法計算的知識。在新授的基礎上,增加一些富有變化的練習題,使學生在充滿激情地挑戰性中,進一步地鞏固知識點。

本節課,在我的精心設計下,課堂教學的“腳步”一步跟一步,師生間合作緊密。學生作為課堂的小主人真正地“動”起來了,思維真正地“活”起來了。讓學生在對比中學知識;在觀察中明方法;再發現中學會探究。當然也有不足之處:在怎樣確定積的小數點位置時,急於讓學生説好而浪費了時間。其實,第一課時學生剛接觸小數點的確定,應該多給些提示,多給些時間。我想,這樣的教學,從舊知導新知,從舊知比新知,從舊知探新知,使學生很容易學會,從而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學生的收穫不僅僅是知識的增加,還有思維的訓練及個性的張揚。我也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