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數學三年級下冊教案推薦5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93W

優秀的教案是可以幫助老師掌握好課堂的進度的,一份優秀的教案往往會給同學們留下深刻的印象,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數學三年級下冊教案推薦5篇,供大家參考。

數學三年級下冊教案推薦5篇

數學三年級下冊教案篇1

課題:數學廣角——搭配問題

教學內容: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112頁例1及練習中習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簡單搭配現象,通過觀察、猜測、實驗等數學活動,提出不同的搭配方案。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滲透符號化思想,以及有序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教學重點:

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搭配方法,並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怎樣搭配可以不重複、不遺漏。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金色的秋天即將過去,一隻蝴蝶在草原上忙碌,它要幹什麼呢?

原來它是受了智慧老人的差遣,要去給百變小櫻送一封信。小櫻會不會讓我們看信的內容呢?

噢,是智慧老人邀請她到數學城堡去呀!

二、討論合作,探究搭配方法

1、嘗試猜想。

小櫻帶了2件上衣,3件下裝,如果她每天都想有不同的搭配方法,她可以不重複地穿幾天?

2、思考討論。

(1)引導思考:用2件上衣和3條下裝搭配,到底有多少種不同的搭配方法呢?你可以想一想、畫一畫、甚至算一算,用最簡便的方法把各種穿法快速記錄下來。

(2)獨立思考,嘗試表示。

(3)小組交流:把你的想法在小組內交流。教師巡視,參與指導小組活動。

3、展示彙報:現在哪組來彙報?你們是怎麼想的?用什麼方法記錄的?請不同表示方法的學生在實物投影上展示説明,其他學生評價。

預設學生的方法可能有:(1)數字表示;(2)文字表示;(3)符號或圖形表示:(4)計算。

4、觀察比較

(1)剛才我們展示了這麼多表示辦法,你覺得它們有什麼共同的特點呢?

小結:經過剛才的討論我們發現,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以有兩種思路:一種是先定衣服,再配下裝,第一件衣服可以配3天下,第二件衣服又可以配3天下裝,一共有6種搭配方法;另一種方法是先定下裝,再配衣服,第一條下裝可以配2件衣服,第二條下裝也可以配2件衣服,同樣地第三條下裝又可以配2件衣服,一共也是6種搭配方法。可見我們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課件演示)

(2)剛才同學們還想出了這麼多記錄的方法,你最喜歡哪一種?為什麼?

看來有順序地連一連、排一排能幫助我們不重複、不遺漏地把所有的搭配方法找出來。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像我們剛才説的穿衣服時不遺漏、不重複、有序就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數學問題——搭配問題。

板書:搭配

5、拓展延伸

(1)如果小櫻想在數學城堡裏待一星期,她能不能做到每天都有不同的穿法?那該怎麼辦?

(2)請你幫她增加一件上衣或者一條下裝,想一想有幾種不同的搭配方法,用你最喜歡的方法把它們記錄下來,然後和同桌交流。

請不同方法的`學生彙報,其他學生評價。

如果在前面學生沒有想出用算式的方法,在這裏教師可適當引導,使有能力的學生初步感知。

6、感知提升

如果帶4件衣服,3條下裝一共有幾種搭配方法?如果5件衣服,4條下裝呢?6件衣服,6條下裝呢?

三、綜合應用,解決實際問題

1、密碼門

帶好行裝,小櫻來到了數學城堡,哎呀,數學城堡的門是密碼門,她是頭一次來,不知道密碼,怎麼辦呢?

這時智慧老人告訴她,密碼是一個兩位數,十位上是2、4、9中的一個,各位上是3、6、8中的一個,密碼可能會是哪些兩位數呢?你能幫助小櫻把所有的情況都羅列出來嗎?

學生獨立嘗試、彙報評價,教師板書。引導學生得出兩種不同的有序思考的方法:先定十位上的數字,再配個位上的數字;先定個位上的數字,再配十位上的數字。

2、選定路線

小櫻進了城堡的門,智慧老人要她到數學樂園去找聰聰和明明,她有幾種不同的走法呢?

先指導學生看懂圖,學生在書上畫一畫,小組內互相説一説,討論交流。指名展示彙報。

3、拍照

小櫻到了數學樂園,見到有幾個小朋友爭着要和聰聰、明明拍合影呢,他們每人都要和聰聰、明明單獨拍照,小櫻的魔杖能拍10次,夠嗎?

如果小櫻也要和聰聰、明明各拍一張合影呢?

4、選擇交通方式

拍完照後,聰聰、明明問小朋友們最想上哪兒的大學,如果是你,你會怎樣回答呢?

是呀!北大、清華是很多學生們嚮往的大學,希望你們努力學習,能到那兒去上大學。北大、清華都在北京,如果從銀川到北京,我們可以怎樣去呢?出示課件。

學生討論,交流彙報。

四、總結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知識?

數學三年級下冊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理解面積的意義。

2、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釐米,初步形成這些單位實際大小的概念。

3、學習運用觀察、重疊、數面積以及估測等方法比較面積的大小。

教學重點:

1、從物體表面的大小和平面封閉圖形的大小兩個方面理解面積概念。

2、理解統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教學難點:

1、從物體表面的大小和平面封閉圖形的大小兩個方面理解面積概念。

2、理解統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邊長1釐米的正方形、等邊三角形和直徑1釐米的圓,兩個長方形。

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1、引導學生看教材第60頁的圖。

提問:從圖中看到了什麼?

2、引出新課,出示課題。

同學們剛才觀察到的物體都有面,而且通過操作我們還發現面是有大小的,今天這節課,我們所學的內容就和麪的大小有關。

二、探究新知

1、教學面積的意義。

(1)認識物體的表面有大小。

教師談話引入。説明:黑板面和國旗面的表面的大小相差比較大,靠觀察就能看出。

(板書:觀察比較)

(2)認識平面封閉圖形的大小。

出示兩組圖形,這些是平面封閉圖形,怎樣比較它們的大小?

由學生的操作活動,引出重疊比較與數方格比較的方法。

(板書:重疊比較,數方格比較)

(3)總結面積的意義。

提問:物體的。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叫做什麼呢?看看書上是怎麼説的。(板書課題的前半部分:面積)

2、認識面積單位。

(1)出示教材第61頁例2。

引導:請同學們用手中的學具來幫忙。

比較三種方式,得出數正方形個數是最合理的方法。解決了設疑中提出的問題,通過數正方形個數得出大小之分。

(2)認識統一比較的重要性。

教師出示一個正方形,通過重疊確認它的面積比前面出示的兩個長方形大,教師翻開正方形反面的格子只有9個格,激起學生的疑問。

提問:這是什麼原因呢?你有沒有辦法來證明呢?

(3)帶着問題自學。

提問:

①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

②説説每個面積單位的大小是怎麼規定的?

③各自比一比,哪個手指甲的面積最接近1平方釐米。

④同桌兩人互相比畫1平方分米的大小。

⑤在黑板上貼出一張1平方米的紙,先估計能放下幾本練習本。翻出反面,數一數,實際能放下幾本練習本。

三、課堂作業新設計

1、如圖,每一個方格代表1平方釐米,用紅筆塗出8平方釐米的一個圖形,再用綠筆塗出面積為12平方釐米的另一個圖形。

2、在括號裏填上合適的單位。

(1)電視屏幕的面積是25()。

(2)一塊橡皮上面的面積是9()。

(3)學校操場的面積大約是500()。

(4)教室的面積大約是40()。

四、思維訓練

1、下圖中每一小格是1平方釐米,請你寫出每個圖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釐米。

2、動腦筋:先估算哪個圖形的周長比較簡便?算一算。(單位:釐米)

板書設計:

面積與面積單位

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在實踐感知中理解了面積的意義,認識了常用的面積單位1平方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釐米,並初步建立了這些面積單位實際大小的概念。

數學三年級下冊教案篇3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教科書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27頁例題1, 練習七第1、2題。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分一分的活動,初步體會分類的思想,培養初步的分類能力。

2、通過操作學會分類方法,能選擇一定的標準對物體進行分類,並對分好的物體進行簡單的統計。初步養成有條理地思考問題、整理物品的習慣。

3、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養成有條理的生活習慣,能用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重 難 點: 學會對問題進行分類的方法,並進行簡單的統計。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具準備:課件、各色各形磁性貼片。

學具準備:白紙、鉛筆。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孩子們,你們家裏是不是都有很多的玩具呢?大概有多少個?20xx年3月21日那天,芳芳老師在網上看到了一則新聞:86歲老奶奶收藏玩具超過6000件(有文字有圖片)。這麼我的玩具,這位老奶奶家裏有沒有顯得特別亂呢?

其實啊,芳芳老師也有一些玩具的收藏,你們可能沒有歐!

二、新授

(一)、挑一挑

(邀請4個孩子,逐個拿出毛絨玩具: 墨魚、比目魚、駱駝、魔鬼魚。)

誰能從這4個玩具中挑出不同的? (分為兩類了)

(二)、分一分

1.再拿來一個小鹿,應該放在哪邊?

2.這是一個小矮人,放哪裏?

3.那麼,我現在把這6個玩具混在一起,除了剛才分為三類以外,還可以怎麼分一分呢?

4.小結:孩子們真棒,剛才的“分一分”實際上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分類”(板書),分類就是把同一類的事物放在一起,不同的標準,分類結果不同。

(三)、學習按不同標準進行分類

1.這裏有4幅圖(ppt),大家先仔細觀察一下,孩子們想一想可以怎樣分類?

2.可以分別按“顏色”、“形狀”、“數量”分類。 我們以一次體會到了不同的分類標準產生了不同的分類結果!

(四)、學習分類後的簡單整理

1.那麼生活中有什麼現象是“分類”呢?(ppt)

2.分類有什麼用呢?

3.接下來,我們一起看(ppt):這裏是語文、數學、英語書,一共有多少本?怎麼進行分類?我們這樣整理一下,讓我們自己看得很輕鬆、一目瞭然。我們再來數一數、加一加,與剛才所數的數據對一對,做到不遺漏、不重複。

4.師問:

(1)誰最多?誰最少?

(2)還可以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5.這樣的整理過程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另一個內容“整理”(板書)。

(五)、學習簡單的象形統計圖

(教具貼片)這裏是我們前幾天學習的幾種平面圖形,都認得嗎?

1.首先,我們數一數一共有幾個?

2.你能給它們分分類嗎?(邀請孩子到黑板上來操作貼片)

3.還有不同的分法嗎?

4.誰最多?誰最少?你怎樣看出來的?強調“一一對應”。

5.每種圖形各有多少個?用你喜歡的方式記錄下來(當即拍照上傳展示)。

6.算一算,分完以後總數量變了沒有?

7.還可以怎樣分呢?(步驟重複第4、5、6)

三、總結全課

孩子們,今天你學會了什麼?回家後,把今天的學習內容講給爸爸媽媽聽好嗎?

數學三年級下冊教案篇4

教學內容:課本p8——p9

教學目標:

能獨立分析和解決用小數加減計算可以解決的簡單問題,並能正確處理小數加減計算過程中需要進位或退位的算法問題。

體驗只需估算就能解決的那些問題的特徵,培養估算意識,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並解釋估算的過程。

教學重點:探索小數加減法(進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

教學準備:掛圖。

教學過程:

情境導入。

笑笑要到郵局去寄書,請同學們算算她的郵費是多少?

玩中學。

創設情境,揭示問題。

學生獨立觀察,理解題意,列出算式。

結合情境進行估算,解釋估算的過程。

學生估算大約一共需要付多少元的郵費?在多少元和多少元之間?

同伴一起討論剛才自己思考的結果,解釋估算的過程。

以往學生的估計沒有太多的限制,這次讓學生説出估計的結果在多少元至多少元之間,也可以説一定不會多於多少元,一定不會少於多少元,有個別學生可能會有困難,要注重方法的指導。

(3)全班交流估算的結果。

探究小數加減法(進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

學生自主選擇算法,獨立計算1.6元+12.4元。

比一比計算與估算的結果。

議一議計算小數進位加法時應注意的問題。

完成“試一試”第1題,再説一説計算小數退位減法時應注意什麼。

完成“試一試”第2題。

學中做。

完成“練一練”第1題。

鼓勵學生先用心算寫出結果,再用豎式進行驗算。

森林醫生。完成“練一練”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完成“練一練”第3題。

關注有多少學生自覺選擇估算來解決問題。

將問題改為“小明帶40元買這兩本書,還剩多少錢?”讓學生進行計算。

做中得。

完成“練一練”第4題。

學生獨立完成,説一説解題思路。

完成“練一練”第5題。

學生提問時,鼓勵學生從新的角度提出新穎的數學問題。這些問題包含了更多的信息,也許

提出的問題暫時解決不了,但解決問題的願望會成為學生進一步學習數學的動力。

總結。

數學三年級下冊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在具體的統計活動中認識複式統計表,能根據收集、整理的數據填寫統計表,並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

2、過程與方法:使學生在認識、填寫、分析複式統計表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統計方法,發展統計觀念。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使學生進一步體會統計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感受學習的樂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使學生認識複式統計表,會根據複式統計表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通過數據的整理和分析,使學生能對數據作出簡單的判斷和預測,並會製作複式統計表。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知識鏈接

最近天氣越來越熱了,喜羊羊去摘了好多水果給羊村的孩子們,瞧!你能根據這幅圖提出數學問題嗎?

為了能更好的統計數據,我們可以利用單式統計表。

提問:對比一下,單式統計表有什麼特點。

二、探究新知,理解概念

1.收集數據同學們一起收集我們班同學最喜歡的課外活動。再進行整理現場組織:請兩個小助手,一名同學數,一名同學寫。

先完成男生最喜歡的活動,再完成女生最喜歡的活動。

?設計意圖】聯繫生活實際,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出發點,創設了一個調查學生最喜歡的活動情境,不僅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也讓學生初步感受到統計的必要性,為複式統計表的學習做好鋪墊 2、分析數據請同學們比較兩張表。每張表統計的活動都是一樣的。我們可以把這兩張表合成一張表。

同學們靠自己多次嘗試,教師引導多次修改,最終合成一張完整的複式統計表。

分析統計表裏的數據,提問:你能得到什麼信息,有什麼建議。

?設計意圖】本環節是新課教學的主體,在認識、填寫、分析複式統計表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統計方法,培養數據分析觀念。單式統計表入手,把握學生知識的起點,通過對比分析,引發學生內在的認知衝突,從而產生合併創造一個更簡潔的表格的慾望,真切地感受到複式統計表的優越性和必要性,體會數學學習的價值。幫助學生分析數據背後的信息。

3、對比表格請同學們對比單式統計表和複式統計表,你發現了什麼?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對比,概括出複式統計表的優勢。

三、鞏固運用,拓展提升1.教材38頁練習八第1題。

思考:怎樣閲讀表格?引導學生根據表格結構有序地閲讀信息,在此基礎上完成本題辨析。

2.創造統計表。

分小組統計三名同學的基本信息,再根據這些信息繪製一張複式統計表。

?設計意圖】通過分層練習,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鞏固運用複式統計表,在收集、整理、分析數據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統計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四、回顧總結,積累經驗1.回顧課堂,暢談收穫這節課我們研究了什麼問題?你有什麼收穫?

信息單式統計表複式統計表統計項目一項多項數據一目瞭然方便對比特點表類

附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