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小小竹排畫中游》教學反思7篇 "遊離於畫中的竹排教學:反思與進化"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19W

本文主要對《小小竹排畫中游》這篇教學文章進行反思,探討如何在教學中更好地引導學生,讓他們對美感有更深刻的理解。通過對教學目標、方法和過程的分析,總結出更好的教學策略,提高教學效果。

《小小竹排畫中游》教學反思7篇

第1篇

這堂課中,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知識的探求者。教者努力使學生“成為他們獲得的知識的最高主人而不是消極的知識接受者”,努力“把教育的對象變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體。”(《學會生存》)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積極倡導和營造師生平等交流的課堂教學環境,為每個學生創造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機會;積極鼓勵學生在與教師、與同伴的平等交流中,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華,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意識和創新精神。

如在學習本課的生字時,孩子們都能在教師的組織、引導下主動地思考討論、交流識記生字:“‘排隊’看齊時,手要舉起來,所以是提手旁。”“‘排’字,我覺得右邊就好象有兩排小朋友在排隊。”“我知道‘遊、流、江’為什麼都是三點水旁,因為它們都和水有關。”“‘唱’是要用口的,所以左邊有個‘口’ 字。”“‘兩’字裏邊有兩個小人。”“‘南’字,我認識。”──(師問:怎麼認識的?)──“我看到這樣寫的,就知道是‘南’字。”“到超市買南瓜餅,包裝袋上有這個字”……對以上所有的回答,作為教者的我,不評判對錯,不比較好差,只是鼓勵“好”或“更好”,並且引導其他小朋友仔細傾聽,用心體會、思考,互為學習,互為促進。因為以上的.所有結論都是學生積極實踐的結果,作為教者的我必須肯定學生在教學中的一切參與活動,肯定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所做出的一切努力,肯定他們對課堂教學活動所做出的一切貢獻。

我相信,久而久之,孩子們會變得大膽,變得自信,他們思維活躍,敢想敢説,生動活潑,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知識的探求者。

再者,教師的評價關注了學生的個體差異,關注了學生的學習和發展。評價內涵不光是讚歎鼓勵,更注重導學明理。如以上片段的生字學習和識記,因學生生活經驗不同,思維方式差異,所以對生字的識記方法也不盡相同,教師熱情的鼓勵,甚至讚歎如和風細雨滋潤着禾苗健康成長。再如“你能在逛超市,買東西時,認識生字‘南’,你真的很會學習”“這位同學課文讀得這麼好,原來是小組內大家互相學習的結果啊!你們小組合作得真好!”……不難發現,內涵豐富的評價能有效地組織、引導學生順利地開展學習活動。

《小小竹排畫中游》教學反思7篇

第2篇

通過圖文結合,師生共讀,使學生在美的享受裏激發學習興趣,從而自主學習,獲得知識。

初步瞭解課文內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麗、富饒的地方,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思想情感。

1、小朋友們,不久前,我們剛剛學完了所有的拼音,下面老師來考考你們,好嗎?

2、看見過竹排嗎?讓大家看着詞兒來猜一猜它是用什麼做成的。(出示竹排的圖片)瞧,這就是竹排,把一根根的竹子排好隊,捆紮起來,就成了竹排。一條條竹排就像一隻只小船,載着人們飄蕩在平靜的河面上。今天咱們要學的課文就跟這竹排有關,題目叫做小小竹排畫中游。

1、 師:題目中還有一個好朋友在等着我們,是誰呢?認識遊。

2、 師:請小朋友們快快打開書本第64頁,試着讀一讀課文吧!爭取交上更多的生字朋友。

3、 學習生字。把你最喜歡的那個朋友介紹給大家,並説一説怎麼記住它?(中、流、唱、兩、岸、樹、苗、綠、江南)。

1、圖上畫的是什麼地方,有什麼人,他們在幹什麼?

①、誰知道什麼是小竹排,它有什麼用處?(板書:小竹排)

(2)、讀第1句,注意句號的停頓,要讀出小男孩乘小竹排順流而下、頭上小鳥鳴叫、水中魚兒成羣這種美景。

(1)、看圖,讀第3行,問:什麼叫兩岸?(板書:兩岸)

①、河的兩岸有些什麼?(引導學生先看竹排的左岸)(岸上有許多樹和古式建築)師述:岸上有這樣多的種類不同的樹,我們總的叫它們樹木。(板書:樹木)

①、指圖上竹排的右岸,問:河岸上還有什麼?什麼是禾苗?(禾苗)師述:稻子、麥子、玉米、穀子等糧食作物的剛長出來的幼苗都叫禾苗(板書:禾苗)。

②、看看圖,讀讀短文第4行,説説禾苗長得怎麼樣?(綠油油講禾苗很綠,長得好)

3、指導讀短文第3句,讀懂句子,理解詞語。

(1)江南是指什麼地方説的?(教師板書:江南)師述:江南是指長江以南的地區。這裏氣候温暖,河流、湖泊多,魚多,蝦也多;江南適合稻子生長,每年成熟季節收穫多,所以説江南是魚米鄉。(板書:魚米鄉)

(2)看圖,讀短文最後一行,問:為什麼説畫中游?

師述:這是用打比方的方法,告訴我們江南風景美如畫。祖孫二人坐在竹排上順水前行,一路觀賞着兩岸如畫的美景。真好像在畫中游覽一樣。

?小小竹排畫中游》是一年級的一篇寫景詩歌,而孩子學習這樣的文章確實是一個難點。可其中藴涵的內容卻很豐富,有些詞句對於一年級的孩子是比較難理解的,比如江南魚米鄉,小小竹排畫中游這一句。在備課

過程中我想了一些法子去解決這個難點;另外讓學生感受家鄉的美麗,激發熱愛家鄉的情感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當然識字依然是一年級語文課的重點。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我主要注重了以下幾方面:

1.識字是低段孩子學習的`重點,所以讓小朋友們在玩的過程中也很快的識記了這課的生字,並且反覆讀,形式多樣:小老師帶讀,去掉帽子讀,分組比賽讀。

2.在教學中不斷鞏固語文的知識點。語文素養是靠點點滴滴的語文基礎和長期持之以恆的語文實踐積澱、整合而成,低段語文教學的基礎和能力是語文素養摩天大廈的基石根基,紮實和牢固程度至關重要。

3.真正讓學生走進文本。語文教學中讀十分重要,要讓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讀,讀出情,讀出趣,讀出思。在本課的教學當中,我十分注重創設讀的情境,出示課文投影片後我問學生:小朋友在寬闊的江面上划着竹排都看到了什麼?快自己讀讀課文。學生懷着好奇的心情認真地讀着課文,很快找到了鳥兒唱、魚兒遊、樹木密、禾苗綠油油等處,在反饋時我要求學生儘量用自己的話説文中的意思,這樣就使學生理解了密、綠油油等詞語的意思。同時也訓練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4.關注學生,鼓勵為主。這節課上我覺得比較關注平時識字、讀文比較差的學生,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也許很多時候教研課怕出錯,會多叫一些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學生,不過我想課堂機會是平等的,所以我總是會把發言的機會留給每一個孩子。課堂上多給孩子一些表揚與鼓勵他們的學習信心會更足。

第3篇

“閲讀教學是同學、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其對話關係是多重性的,但對話的中心是每一個同學個體。因此,我們必需重視同學的獨特感受和體驗,呵護同學的靈性、個性和悟性,有效地利用同學的閲讀期待,讓同學的閲讀過程始終隨同着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成為思維碰撞和心靈交流的動態過程。

?語文課程規範》指出:“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成為同學學習的夥伴,成為“平等中的首席”,因而,教師要善於在課堂上營造寬鬆、民主、活躍的課堂氛圍,與同學建立友善、和諧的師生關係,使得師與生,尤其是同學樂於、善於對話。無論是教師對於同學感悟體驗時充溢鼓勵、賞識的話語“你説得真好”、“小朋友真棒”……還是對於同學遇到困難時誠實的協助、引導“不錯,媽媽做的魚和米飯都很香,但‘香’是這樣寫的……”,抑或是教師的體態語言“走到小朋友的身邊,指了指自身的嘴,提醒他注意説話先舉手”……無不體現“師生平等對話”的理念。同學因老師善意的提醒而樂於接受,因得到老師的肯定而興奮自豪,更因老師一句句充溢讚賞激勵的話語而激動不已。在這樣的氛圍中,同學的心態才幹堅持開放,才幹激活同學的思維,發生充溢活力、充溢發明的體驗,也才幹在對話過程中生成新的認識。

所謂“閲讀期待”,即面對文本,同學發生一種期待心理。如面對童話故事,希望從中讀到生動曲折的故事情節,預期出現懲惡揚善的美好結局;面對一篇散文,希望作者以優美的語言、靈活的筆調,描寫感人的內容,使人得到精神愉悦和審美享受等。在教學預設時,對“江南魚米鄉”和“小小竹排畫中游”這兩個理解難點,原準備在同學充沛感悟課文語言後,由老師提出並逐一引導同學體會理解。但課堂是在不時地生成的,在實際教學時,同學緣於自身的閲讀期待,提出了這兩個問題。教師對於這一在對話過程中閃現的同學思維的火花,能予以敏鋭地捕獲,利用同學即時生成的資源,引導同學展開討論,不輕易否定,使不同的感悟、理解有交流和爭辯的機會,在動態生成中讓同學的心靈自由飛翔起來。於是,課堂上精彩的語言紛至沓來:“竹排漂下來,看到的景色就像畫一樣美”、“小朋友在小竹排上,看到了很多美麗的景色,就像在看一幅美麗的畫一樣”、“我看到了江南有很多很多的小河,這些小河裏的魚呀、蝦呀,也是很多很多的”、“我們這裏種的稻子很多很多,我到外婆家去,看到公路兩邊的田裏種的都是稻子”、“我從圖上看到田裏種了很多很多的禾苗,禾苗長大了就會長出穀子”等等,這是小朋友的視野,小朋友的生活,小朋友的感悟,相信在最後進行課文朗讀時,必定有一幅幅各不相同的江南美景圖出現在每一個小朋友眼前。

語文課程具有豐富人文內涵,因此,它對同學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影響必定是廣泛而深刻的,所以,不能不重視語文課程的薰陶感染、潛移默化作用。《語文課程規範》指出:“閲讀是同學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同學的閲讀實踐。應讓同學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與考慮,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同學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體驗就是在實踐中認識,感悟就是在感受中領悟。以體驗感悟為手段和過程的閲讀教學,實質上是個體在情感驅動下的感性化的直覺性的閲讀理解過程。這樣的過程自然不需要“科學”的.分析和理性的説教,而是需要對話、交流和表示。以上案例沒有教師的代替代替,沒有繁瑣的分析講解,有的只是同學自身對文本的體驗感悟,同學通過生本對話、師生對話、生生對話理解文本、發展文本,這一過程體現的“三維目標”如下:

知識和能力: 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江南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

過程和方法:讀與看(看課文插圖、看課件演示)、讀與説、讀與思有機、巧妙地結合。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感受江南水鄉的美麗、富饒,萌發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從表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在同學體驗感悟的過程中,知識得以內化,能力得到培養,情感得到薰陶。這樣的朗讀感悟是一個立體感受、多元發展的過程,同學在這樣的體驗感悟過程中,必定經歷一個語言轉化、情感體驗、語感積累,個性張揚的過程。

崔巒老師曾説過:“閲讀教學的過程,是每個同學潛心讀書,獲得個人體驗和獨特感受的過程;是同學、教師、文本對話、思維碰撞、情感交流的過程。”因此,在閲讀教學中,只有引導同學與文本對話,用心靈感受,實現思想與思想的碰撞,情感與情感的交融,心靈與心靈的接納,課堂才幹在對話中充溢活力,才幹出現出生動活潑、主動的“生命狀態”。

第4篇

?小小竹排畫中游》是一首詩歌,短短三句,描繪了風景秀美,物產豐富的江南水鄉。這是一篇形象生動、語言優美、節奏感強的詩歌,適宜學生誦讀。課堂上我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讀、反覆讀,在讀中識字,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欣賞,以激發學生對家鄉、祖國的熱愛之情。

本班學生課外閲讀少,識字量較小,為了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我提前安排學生在家中進行了預習,根據學生年齡特點,要求比較簡單:1、把課文讀熟2、給課後二類字加上拼音。經過預習階段的學習,學生已具備一定的讀書能力,對文中的二類字也初步認識了幾個。這樣在課堂上我就可以用更多的時間指導學生識字、朗讀、感悟。人教版教材的特點是識字量多,對於學生來講每一個字幾乎都是生字,提前預習是學生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這種能力應該從學生一接觸課文就開始培養。

語文素養是點點滴滴的.語文基礎和長期持之以恆的語文實踐積澱、整合而成,低段語文教學的基礎和能力是語文素養摩天大廈的基石根基,紮實和牢固程度至關重要。在《操場上》一課中我就帶領學生認識了兩種基本標點符號“。”在這一課中又進行了複習,請學生獨立標出句子,訂正後再指名分句讀,對讀錯句子的同學不急於指正,而請全班同學幫助他,這樣使大家在思考的同時,對句子的分法又進行了鞏固,在後面的分句朗讀中學生們都能夠正確讀出相應句子,並根據標點在朗讀時注意了相應停頓。

接下來我請同學朗讀課文,再結合我剛才的講解説一説江南給人的感受,同學們踴躍地舉起了手,雖然他們的語言還顯得單調,但聽得出那是真心地讚美。為什麼説小小竹排畫中游?這個本課的理解難點也隨之解決,因為學生已經感受到江南美得就像一幅畫。

課上完了,問題也隨之而來:為什麼學生學習到的知識有多有少、參差不齊?在課下我也思考過,覺得還是要在習慣培養方面要多下功夫。既然有要求更要有檢查,每次佈置完預習作業,我都應該逐一檢查,完成的表揚,未完成的批評,並請學生監督其課下完成。

什麼是習慣?就是行為的一種累積,在以後的教學中嚴檢查,我相信預習會成為本班學生的一種良好習慣。

第5篇

1、認識“排”等12個生字,認識2個偏旁,會寫“口”等3個字。

2、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初步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麗、富饒的地方,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思想情感。

我們祖國有着秀美的風光,北國的冰雪,高聳的白楊,南國的椰林,婀娜的楊柳。剛毅秀美,各有特色。今天我們就要來欣賞一下江南水鄉的優美風光。(課件出示圖片)小朋友們看,江南的風光多美啊,你都看到了什麼?

生:我看到了一條河,河裏有小魚跳出了水面。天空中有兩隻燕子飛來了。河的'兩邊還有很多的樹、禾苗、草地,都是綠色的。遠處還有幾幢房子,很漂亮……

2、師:江南的風光那麼美,樹木都是綠油油的,那裏的人也很美。你們看,誰來了?(課件演示:小朋友撐着竹排慢慢過來。)他是怎樣來的呢?

(通過交流知道竹排是江南水鄉重要的交通工具,也可在此聯繫竹排的形狀來記排這個字。)

⑶ 在那麼美的風景裏,撐着小竹排,欣賞着兩岸秀麗的風光,真令人陶醉。讓我們也去感受一下吧!

師:書上又是怎樣來描寫江南美麗的景色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請小朋友們自己來讀讀課文,把不認識的生字圈出來,注意要讀準字、詞、句。

師:請小朋友看看上面的這些生字朋友,你都認識它們嗎?趕快和它們打個招呼吧!

師:現在請四人小組合作,你們想想好辦法來記住這些字,看哪組記得最多。

課件演示:每個氣球上標有生字,讀對了就用鼠標點擊生字,把氣球定住。)

小朋友,我們已經會寫了好多字,今天這節課,我們還要來學寫幾個新的字,你們有信心嗎?

師:觀察“口”這個字,我們在寫的時候要注意什麼呢?怎樣寫才好看?

第6篇

?小小竹排畫中游》是一首簡短的詩歌,本節課我主要講授的是識字課。國小一年級識字教學既是重點,又是難點。面對枯燥的文字,如何提高學生的識字興趣,是這節課中我所注重的問題。

由於孩子有一定的拼讀基礎,在這節課開始,我讓學生先自讀課文,找出課文中的生字,讓學生先自已拼讀生字,對於不會拼讀的學生則是採用同桌小朋友互相教認,這樣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在學生拼讀完生字以後,老師指名學生認讀生字,集體正音,同時又讓學生指出認讀生字要注意邊音、鼻音、前後鼻音等等。採用分組比賽識字、分男女比賽識字、同桌互認、開火車識字等等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興趣是激發兒童從事學習的動力。遊戲是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我在教學中利用遊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符號的興趣,如:摘蘋果、闖關。這些都激發學生的興趣,讓本枯燥的識字教學變得有趣。利用遊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的興趣。

另外,這節課上我還讓學生能夠大膽發言,説出自己的識字方法。有些特別難認的字,學生都能説出用什麼辦法記住的,這太令我感到震驚了。

第7篇

在學習“竹排、樹木密、禾苗、江南、魚米鄉”等詞語時,我讓學生利用生活經驗、圖片、聯繫上下文等方式,適時點撥,突破難點。在學習生字詞語時,我先讓學生自己勾畫出帶生字的詞語,讀一讀,説説你是怎麼記住這些生字詞語的,用什麼方法記住的。然後全班交流。由於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學習起來興趣盎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鞏固識字在識字的過程中,讓學生去掉拼音進行識記的鞏固。有比較歸納識字,就像“江、流、遊”,還有像猜字謎、利用圖片理解詞語……讓學生在不同的識記方式中,增加了學生的興趣,提高了識記的效果。

課堂教學機制有待加強。教案是死的,課堂是活的。我需要在以後的教學中慢慢提高處理課堂生成的能力,積澱解決問題的底藴。對學生的'評價語言還不夠多樣化和具有明確的指向性。一句簡單的“很好”説明不了問題,學生仍舊感覺很茫然,不知道好在哪裏?其他學生沒有學習的方向。調動學生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