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國小數學教學反思國小數學教學反思怎麼寫6篇 "重塑國小數學教學:反思與提升"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16W

國小數學教學反思需要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教學方法的有效性。教師應該注重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加強實際應用,確保教學內容貼近生活。同時,根據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採用不同的教學方式,開展多元化課堂教學。通過反思,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實現教育教學的現代化。

國小數學教學反思國小數學教學反思怎麼寫6篇

第1篇

國小三年級,正是過渡時節。必須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優良的學習氛圍。可是,要想讓學生一堂課40分鐘全神貫注的聽講確實不易,就算是好同學也很難做到。教師講課的時候必須讓他們把焦點放在教師身上。

對於優生有的聰明好動,要想抓住他的思維必須給他留有懸念,並且是最能吸引他的還得不要讓他處在勝利之中。我班的盧昭,她就是十分聰明。我經常在中午出題留給他們做。由於她的不細心,很少全做對。所以我就用這點來教育她不要總認為自我聰明就能夠不虛心學習。如果打擊她一次上課就能好幾天。所以對於優生上課也應當多關注一些。

對於中等生,他們不擾亂課堂紀律。有時你把他叫起來。他根本不明白你講哪啦。對他們來説心不在焉。要不斷提醒他們注意聽,多組織課堂教學。

而對於後進生,首先給他們訂的目標就不要太高讓他們跳一跳夠得着。這樣不止他們自我覺得有期望,嚐到成功的喜悦。只要他們取得一點點成績就要適時的表揚。讓他們覺得教師並沒有放棄他們,覺得自我還是很有期望的。用愛心温暖他們,讓他們體驗到愛。並且要想他們成功就得在課下時間多幫忙他們。本身他們基礎不好很容易堅持不住所以多給他們講一些十分簡單的知識,讓他們一點一點的提高。除了這些之外,作為教師在上課的時候説話要和聲細語。營造一種簡便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講課時不管你多生氣,多着急,在給學生講課時都要忍住,要耐心的講解。永遠記住: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僅有不會教的教師。要做一名學生喜歡的教師。他喜歡你才會願意學這門學科

除了這些我覺得有一種方法對任何學生都實用那就是——競賽。競賽能夠使參賽者加足馬力,鏢着勁兒去爭、去奪,能夠加快速度、提高效率,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爭強好勝本來是青少年的天性,所以我就廣泛開展多種多樣的競賽活動,經過這些競賽活動讓差生有展示自我才能的機會,在多種嘗試中尋求到自我的“對應點”,一旦發現自我在某些方面表現突出,所以而被別人尊重,便產生了上進心,以這種上進心為契機,從而到達提高的目的。但將競賽法運用於差生的轉化必須要巧妙靈活一些。爭強好勝本來是青少年的天性,但由於差生也“好臉兒”、“愛面子”,如果覺得自我沒有取勝的機會,便自動退出了競賽,這就達不到激勵其志的目的了。但要對症下藥,針對他們的優點展開各式各樣的活動。

在教學中,我長期細心觀察了學習吃力、成績始終不能有較大提高的學生,我發現他們沒有真正意識到學習是一個努力、嘗試、多次失敗的過程。此刻的學生多是獨生子女,“家庭獨生子女優勢”、義務教育的普及,他們一帆風順進入國中。優越感使他們養成怕麻煩--急於求成,想一步到位得出答案;怕失敗,不敢應對失敗的心理。但學習處處有困難,在多次應對失敗之後心中的天平失衡,學習的熱情、學習的進取性降低,在學心上就不見提高。基於此,在教學中我試着運用了失敗教育法,有效的克服了這一問題。學生的意志、毅力也得到***的培養、提高。只要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心理訓練,養成健康心理----不怕麻煩、不怕失敗、敢於挑戰,定能使學生學有所成。可是,教學中,我明顯存在許多不足。比如,課堂開放過度,合作流於形式等。在今後教學中,我必須要真正讓學生在主體進取參與、操作、交流、動腦、動口的探究性學習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應用概念。實踐證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課堂煥發師生生命的活力,讓課堂更精彩。

國小數學教學反思國小數學教學反思怎麼寫6篇

第2篇

國小生的思維特點是一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能力還相對較弱,他們的年齡、經驗決定他們獲得絕大部分數學知識是在對生活中具體形象事物的感受,感知基礎上逐步抽象出來,從而形成概念。因此在教學中,我注意讓學生在生活實際中進行數學抽象,在抽象過程中理解知識。周長這個概念是個抽象的概念,學生第一次接觸。如果教師直截了當地讓學生解釋這個概念,他們會感到無從談起也很難表述清楚。但是國小生在日常生活中會接觸到很多物體,他們對物體的周長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結合這些特點,我設計了引導學生根據已有生活經驗,通過學生指一指,説一説理解周長概念的過程,。事實證明:教學中有效運用直觀性原則,尋找直觀操作與抽象思維之間的連接點並通過遷移原則,有效疏導學生思維障礙,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新的課程標準中指出:“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現代教育學也認為:數學學習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在數學學習過程中,要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過程,從而形成積極的情感與態度。因此在教學長,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時,我就給學生提供了充分的自主探索空間。教學中學生通過測量、計算,找到不同的計算方法。此時,學習的主動權完全掌握在學生手裏,每個學生,每個小組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用自己的方式,主動地,自由地,開放地去探索,去發現。再通過小組討論,學生自主推薦,展開辯論等多種形式,找到最好的計算方法,從而歸納出長正方形周長計算公式。通過本節課的實踐,我發現學生的思路是活躍的,有時可以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放手讓他們去研究去探索,可以拓展他們的思維能力,還可以培養他們研究數學問題的興趣和能力。

練習設計的開放性能有效地激發學生探索興趣,讓練習內容開放,具有選擇性;讓練習時空開放,具有廣闊性。讓課堂真正活起來,讓學生的思維真正動起來,激發起學生探索興趣。在練習時,我只設計了幾道題目,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狀況自主的選擇研究的課題,既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也有利於分層教學。

第3篇

本節課我主要採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通過異質同組的兩人搭配,也是平時我們最常用的合作方式,來達到一對一的互助和全員參與共同發展的目的。把教師與學生的關係、學生與學生的關係變成豐富統一的、互幫互學的“學習共同體”,同時,這種合作方式使每個學生都有表達的機會,使不同的人獲得不同的發展,這樣就給不愛發言的學生留出了一定的表現空間,差異就不會被當作教育中令人頭痛的問題,而是當作教育的一種財富和底藴。在這個過程中,我在他們需要幫助時伸出自己的手,在他們爭執不下時給予理性公正的評判,幫助他們反覆建構知識結構,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潛力,展示學生的`才華。同時,我在教學中重視對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評價,重視小組彙報交流、自由答辯過程中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時,把評價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會使學生真正成為評價的主體。

例如:在認識中位數、眾數之後要求學生同桌合作,舉出一組數據互相找找中位數和眾數的這次合作更能體現小組合作的實效性。本來老師出兩道題也行,在這裏為什麼要讓學生出題做呢?一方面在合作中可以檢驗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掌握的程度,在活動中一人出題另一人判斷,並能有理有據的説明理由,把小問題解決在大組彙報之前,激發了學生説出問題並想解決問題的慾望。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學生資源發揮學生的巨大的潛力引發特殊情況的呈現在小組解決不了的同時反饋到大組來,能使學生產生高度重視,有利於特殊問題的解決。在學生説不出來的情況下,我也做了預先的準備,這又是師生之間的一種互補,這樣教師的適時點撥,與學生的自主探究就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發揮的淋漓盡致。

另外,《中位數和眾數》這部分內容,是傳統教材上沒有的,它原本不是國小教材裏的內容,不但對我,對所有國小數學教師來説,都是陌生的,全新的。為了能駕馭教材,我反覆閲讀課本和教師教學用書,領會教材,並且查看了很多資料,力爭琢磨透徹,但是,遺憾的是自己對教材的理解和把握還很不到位,因此這節課的教學中存在着很多不足,如: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彙報中出現了一些有價值的又是我沒有預料到的問題,由於自己經驗欠缺,沒能及時隨機應變,則錯過了不曾預約的精彩。

總之,“課堂應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都有可能發現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圖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須遵循固定而沒有激情的行程。”這是我在一篇雜誌上看到的一句話,把它作為我這個案例的結尾,是希望能給自己帶來進一步的思考,從而讓自己更好地捕捉課堂中的“意外”,讓它成為亮點,給我的數學課堂創造精彩。

第4篇

本節課是數學人教版五年級下學期第四單元的內容,主要是讓學生理解約分和最簡分數的意義,掌握約分的方法,難點在於判斷約分後的分數是否是最簡分數,事實證明學生在實際運用時的確掌握不夠理想。

1.約分的概念是把一個分數化成和他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較小的分數,叫做約分。 從約分的概念看,約分的結果不一定是最簡分數,只是比分子和分母比原來分數的小就行了,這樣學生在做題時容易產生誤解,只要數約小了,約分就結束了,因此結果也不是最簡的。在此,我跟學生強調雖然約分的概念是沒要求要約到最簡,但是我們所有約分的題我們都要求要約到最簡,這樣統一要求,學生就清楚了。

2.學生知道老師要求約分的結果要最簡,但是結果不是最簡時有的學生判斷不出來,因此也出錯,如2/18,22/14等。還有的分數學生判斷不出是否是最簡分數,特別是分子或分母是一個較大的質數時,學生誤以為是最簡分數,如17/34,19/57等。我跟學生強調碰到分子或分母是質數時,就驗證分母或分子是不是這個質數的倍數,如果是那麼這個分數就不是最簡,如果不是倍數關係,那這個分數就是最簡的。

同時還補充講解了一些約分的技巧,如:整十整百數先消零在化簡;分子分母都是偶數時先用2去除;倍數關係時用分子去除等等。

第5篇

新課標指出:“數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新課標的這一理念強調了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繫,在教學中,引入軸對稱圖形,我注意讓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尋找生活中軸對稱圖形的蹤影,讓他們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學會用數學的眼光看待周圍事物,從中體驗數學的價值。

這節雖然是數學課,但是它所涉及的領域遠遠超出了數學學科的範圍,與美術、美學都有交叉。學生在課堂上學習數學知識——軸對稱圖形,但同時也感受到了對稱美,數學與美學,雖然一個屬於自然科學,一個屬於社會科學,二者似乎無多大聯繫,然而,數學中卻處處存在着美。數的美,形的美;比例的美,對稱的美……本課正是從數學角度指導學生認識這類圖形,瞭解其特點,並會畫對稱軸,但無論是起始部分的導入,還是研究學習部分,乃至精心設計的美化教室……無處不在滲透一個字---美!

對稱圖形是學生生活中司空見慣的,但是學生並不知道這些圖形是因為對稱而美,從生活中採擷對稱的圖、物,體現數學來源生活。讓學生裝扮教室,不僅提高學生製作對稱圖形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生應用美、創造美的能力。

第6篇

國小數學教學反思:在新課程的教學中,我欣喜地看到保守的接受式教學模式已被生動活潑的國小數學活動所取代。課堂活起來了,小同學們動起來了:敢想、敢問、敢説、敢做、敢爭論,充溢着求知慾和表示欲。

下面,我對一些具體案例的教學反思,從同學的變化看課改,就我教學經驗談一下課改體會:

教學反思一、從生活動身的教學讓同學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本學期的教材有“圖形與變化”這一節課,在同學理解了旋轉和平移的前提下,讓同學多去觀察日常生活中,哪裏有旋轉,哪裏有平移,第二天再來回答,同學們開始活躍起來,受到啟發,每個同學都在生活中找實例,同學從這節課中都能深深感受到“人人學有用的數學”的新理念。

同學已有的生活經驗、活動經驗以和原有的生活背景,是良好的課程資源。在“克和千克的認識初步”這節課中,有一道題問什麼大約重一千克,我想,假如直接給同學答案有幾種,他們不但不明白為什麼,也想象不出來一千克到底有多重,於是我讓同學們從家帶來兩袋鹽,讓他們用手掂一掂,告訴他們這就是一千克,讓同學們從籠統的概念形成感觀認識,然後拿稱去稱一稱,實現了他們對重量單位的理解和認識,大家一起分享發現和勝利的快樂,共享相互的資源。

在本學期習題中有關 “10個一百是一千”的問題,我想假如沒有實踐同學,是不會有立體感的。於是,我就讓同學帶來小木棒,讓同學在課堂上進行實踐,動手擺一擺,調動了同學的學習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