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語文教案-《故都的秋》教學設計5篇 《承秋之敍》:打開故都秋意的語文教案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52W

本文以“語文教案-《故都的秋》教學設計”為主題,旨在為語文教師們提供一份詳細的教學設計方案。通過本篇教案的學習,學生將掌握《故都的秋》這篇優秀的文學作品的核心意義,培養對秋天的感悟,並提高閲讀理解和寫作能力。

語文教案-《故都的秋》教學設計5篇 《承秋之敍》:打開故都秋意的語文教案

第1篇

我所説課的篇目是高中語文第三冊第三單元的《故都的秋》,本文是中國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濃厚,意味雋永,文辭優美,對培養學生散文閲讀與鑑賞習慣起着指引性的作用。

?故都的秋》是郁達夫先生於1934年8月創作於北平的一篇散文。作者在對北平秋的色、味、意境、姿態的描繪中,寄寓眷戀故都自然風物的情愫和對美的執着追求,並流露出憂鬱孤獨的心境。郁達夫是一個深受傳統文化浸淫的知識分子,且不説他的人生經歷與命運多舛的舊式文人有多少相似之處,就精神氣質而言,他也是深得傳統文人的遺傳。他不遠千里,從青島趕往北平,只為嘗一嘗故都的秋味,其狀物寫景之細膩,可以與古典山水遊記相媲美。《故都的秋》可以看作是現代漢語版的萬里悲秋常作客,用八個字概括:名士風流,悲秋情結。

根據大綱和教參的要求,結合本文的特點,確定教學目標如下:

1.分析五幅秋景圖中的物象特點,説明與秋味的關係。

散文屬抒情文學,重在表情言志,表達作家對人生的一種感悟。大部分學生通過高一年級的一些散文(如朱自清《荷塘月色》等作品)的學習,已經初步瞭解了散文諸如的形散神聚、情景交融的一些特點,但散文的鑑賞與評價能力有待於進一步形成。

為完成教學任務,本課計劃安排二課時。第一課時在整體誦讀的基礎上理清課文層次,感知課文內容,把握本文的結構特點。第二課時重點賞析本文以情馭景、情景交融的特點,鑑賞簡潔清麗並富有音樂美的語言,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師生互動,貫穿閲讀和欣賞——鑑賞與評價——綜合與運用這一教學思路。

(1)適當介紹作者及作品的藝術特色。 (課前印發相關資料)

(2)強化誦讀,在誦讀中體會作者的情感。特級教師韓軍倡導的人性、真實、自由、多元的新語文教育的三原則中之一提到吟誦與討究相結合原則,督促學生在吟誦的時候,親身地體會,將內容與理法化為學生自己的東西。

(3)重點分析一些語段。緊緊扣住言語,進行討究、鑑賞、體悟。通過字、詞句、段的斟酌、推敲、鑑賞,迴歸語文教育的在言語上下苦功的傳統。

(1)通過朗讀進入課文情境,理清思路,把握整體內容,討論課文有關段落和難點。

(2)指導學生朗讀、分析、組織並參與學生討論,從而讓學生理解本文的內容和感情。

教學內容:分析以情馭景、情景交融的特點,鑑賞簡潔清麗並富有音樂美的語言。

(一)導入語的設計:郁達夫先生説,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北國之秋蒙上了一層清、靜、悲涼的色彩,那麼作者是抓住哪些畫面來突出這些特點的呢?作者深深眷戀的北國之秋為什麼卻蒙上了一層悲涼的色彩?

提問學生作者在文中描寫了幾幅故都秋天的畫面? 然後指導學生總結概括為:庭院賞秋圖、落蕊知秋圖、寒蟬報秋圖、雨後話秋圖、佳果繪秋圖

接下來欣賞故都之秋的幾幅畫面,掌握情景交融的特點。

用課件展示故都之秋的幾幅圖景,並讓學生加以描述,然後讓學生感悟畫面是怎樣體現清、靜、悲涼的特點的。這樣安排,通過親眼所見、親耳所聞的畫面,使本已生動的文字更有一種質感,符合學生心理認知的規律。

問題1:作者寫北平秋景,為什麼不寫那些熱鬧、繁華,有帝王氣象的景物,而只依次點到陶然亭的蘆花釣魚台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之類的,而重點是寫租一椽破屋來住,清晨靜觀(聽)天色、日光、鴿聲、牽牛花?(同時對應以上景點用課件播放圖片,從而讓學生可以從直觀上感覺到它們之間的不同)問題2:作者在這幅圖中所寫之景都有哪些?是怎麼描寫的?寫出了秋的什麼特點?(用課件將要點打出來)給學生看圖討論思考的時間,結合學生的回答,再明確答案:1、①是作者的思想決定的。在杭州過得是一種隱逸生活,(所發背景材料中有介紹)追求的是清靜的生活情趣,兼之有孤獨,鬱悶的內心感受,故所取之景都帶有作者主觀情感色彩。如果寫熱鬧的頤和園,寫火熱的香山紅葉就不合心境。②著名風景,很難挖掘,而平常景象,挖掘後能平中見奇,寫破屋中的一些日常景象也更顯作者平民化情懷。2、屋:一椽 破(平民化);天色:很高很高、碧綠 (清爽);馴鴿的飛聲:聽得到 (講到此穿插問題:為什麼能聽到飛翔的聲音?明確:因為靜,所以是以動襯靜的手法,所謂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這裏恰恰是借馴鴿的飛聲寫出了秋晨之靜);日光:細數 一絲一絲 (心靜);牽牛花:藍色或白色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最下 (藍色和白色為冷色調,恬淡、孤獨、清冷); 秋草:疏落 細長(穿插問題:可否換為濃密、肥胖?明確:不可以。因為它稀疏零落、枯瘦憔悴的形態、色彩更顯秋之落寞。)

講到落蕊知秋圖時,可以問學生寫落蕊,調動了幾種感覺去寫?明確答案為:聽覺,嗅覺,觸覺,視覺,説明只有在心靜的情況下才能如此細膩地去品味落蕊的情狀.進一步提問:寫落蕊掃後的絲紋,能很好地體現此時心境.試找出幾個描寫落蕊的詞語並説明?明確答案:細膩,清閒,落寞,點出了秋味中的清.靜.悲涼,也寫出了作者此時的心境。落寞的含義有三:a落蕊一掃而空的直接感受;b.作者當時隱逸于山水,,無法為國出力的悲涼心境,1932年的對聯豈有文章傳海內,欲將沉醉換悲涼可見其心境。由落蕊而想到時局,一種隱憂油然而生,只好借一葉知秋曲折的表達。這裏也很好地體現了以景顯情。

看寒蟬報秋圖時,藉助我國古典文學中的句子,指出蟬多是哀怨、憂傷、憂愁的象徵,如我們學的柳永的《雨霖鈴》一詞中,起句便是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那悽切的寒蟬已令人柔腸寸斷,蟬聲讓人倍感冷清。同時還運用了以動襯靜的手法,突顯了秋的靜。這裏也做到了前後知識的聯繫。

對於雨後話秋圖可啟發提問:在北國秋雨圖中,作者特意加入了雨中都市閒人的對話,其用意何在?同樣讓學生在充分討論後明確答案為:作者正是用這樣的京腔京調的社會人物來豐富自然的風物,來烘托清,靜,悲涼的北國秋味.也表達對故都之秋的神往眷戀。可以看出作者藉此流露的深沉的民族情感和追求淡泊、恬靜、悠閒的生活情趣。另外也用到了以動襯靜的手法。

最後的佳果繪秋圖主要寫了棗子,果樹來反映秋之全盛,其中措辭的選用:淡綠微黃、八九分熟,而非棗子紅透,葡萄十分熟,寫出了秋的奇。

整個這五幅圖鑑賞完後總結性提問所繪畫出的秋的特點是什麼?那就是:清、靜、悲涼。在此扣住文眼。那麼作者是在什麼樣的內在情感的驅使下書寫這樣的秋色的呢?結合課前所發材料得出結論:a、和作者的生活經歷有關。他3歲喪父,幼年生活困頓,青年時期,十年客居日本的生活又使他飽受屈辱和歧視。b、他提倡靜的文學,他寫的也多是靜如止水遁世文學,故都的秋正體現了他的這一文學主張。c、和文章的寫作背景有關。1921年9月到1933年3月,作者曾經投入了相當大的精力參加左翼文藝運動。進行進步文學創作,1933年4月,由於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作者從上海移居杭州,隱居山水,思想苦悶、創作枯淡。本文正是寫於此時,所以他眼中的景無一不是內心情感的外化。

授課到此,主要鑑賞的寓情於景的手法已完全呈現出來,教師對以上內容進行總結:所以,一粒沙裏見世界,半瓣花上説人情,從字裏行間可以感受到作者對具有濃厚的北國特色的人情風物的熱愛讚美,融情於景,五幅秋景圖,形散神不散,緊扣秋味作文章,寫出了秋的特點,景中見情,由此可見,秋的清、靜、悲涼正是作者清閒、寂寞、悲涼的心境的折光。

這堂課不僅要讓學生明白什麼是寓情於景,還要讓學生會熟練運用,因此我在最後設計了一個遷移練習題:

1、本文作者是借秋來寫悲情,這恰是我國文學史上的一種文化傳統,例如: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白居易《琵琶行》

萬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杜甫《登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李清照《聲聲慢》

理解《沁園春 長沙》的上半闕,從景物的描寫中,看一看所寫秋景與上面幾首的不同,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明確:景物,充滿生機,生氣勃勃。人物,寬闊的心胸,昂揚的精神面貌。

這道題主要是訓練學生的鑑賞能力,深入把握寓情於景的表現手法。最後又佈置了一項專題作業,即將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兩句詩,依據寓情於景的原則擴寫成一段一百字左右的文字。這道題旨在使學生能夠準確動用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手法。

這就是我對於《故都的秋》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謝謝!

語文教案-《故都的秋》教學設計5篇 《承秋之敍》:打開故都秋意的語文教案 第2張

第2篇

我今天説課的課題是郁達夫的《故都的秋》,它選自高中語文第三冊第四單元,本單元的教學要求是品語言,賞情感,悟哲理,從特定的“景語”中品讀出不一樣的“情語”.這是一篇具有濃郁地域色彩的作品,眷戀,落寞,悲涼之情藴藏在細膩,含蓄的語言中,以情馭景,情景一體的藝術手法在此得到了充分展現.

對於這樣一篇典型的美文,組織教學時,除了要實現知識和能力目標以外,尤其要重視審美教育,我希望通過一系列的學習活動挖掘出教材中美的因素,把培養審美能力,建構審美心理,作為區別於以往本課教學的關鍵點.

美文需要美讀,因而在學法上要把學生的誦讀提到首位,在此基礎上引導他們主動探究,合作討論,通過教師的適當點撥,培養學生的閲讀和鑑賞能力,喚醒他們的審美體驗.

本課安排一課時完成,要求學生課前充分預習,對課文達到一定的熟悉程度.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我設計的導入環節希望通過相關圖片,文字資料,創設特定的審美環境,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他們進入一種積極的審美狀態中來。

我選取了四個地方頗具特色的秋天,從四幅截然不同的秋景圖中,我們可以充分感受到秋的豐富多彩和富有個性,由此,而引出郁達夫筆下那同樣個性鮮明的故都的秋天。

郁達夫是一位典型的中國文人,他的作品中文人特徵十足,文化韻味濃郁,因此我設計瞭解題環節,故做“咬文嚼字”,讓學生辨析“故都”與”北平”的區別,這樣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問題,卻能引起學生對“故都”的關注,尤其是一個”故”字道盡了歷史蒼涼與厚重.學生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感受到文章無所不在的文化底藴和歷史氣息,跨越時間的障礙,走進作者的藝術世界.

當濃郁的傳統文化引領學生進入意境時,對文章本身的閲讀就顯得有些迫不及待了。下一步,就是讓學生粗讀課文,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結構,大意,以及感情基調,於是,我設計了三個層次不一的問題,讓學生帶着任務閲讀。在課前已做充分預習的基礎上,前兩題,學生可以快速從文章中找到答案,一為襯托作用,一是清,靜,悲涼的特點。而第三題,由於涉及到作者的審美情趣等深層次的問題,可暫不給予肯定的回答。學生會帶着疑問,進入下一步的學習中去,在對問題的探究過程中,他們能逐步感受到文章的審美價值。

美的文章,僅僅是淺嘗輒止還遠遠不夠,需要精讀,細讀,仔細鑑賞揣摩,於是精讀課文,品味意境的環節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承接上個環節中的問題,學生會很自然地產生疑問:既然故都的秋讓作者眷戀不已,那它一定有其美之所在,究竟美在哪裏呢?

要解決這個問題,當然只能是學生自己,所以在這裏將預留充足的時間給他們,讓他們通過各種形式的誦讀,合作式的討論,研究,品味,鑑賞,最終可以得出具有獨特體驗特徵的答案.

譬如,美在構圖,文章可謂是文中有畫,文中有詩,任何一段文字都可以繪成美麗的圖畫,改寫成頗具特色的小詩。在這裏,相信一定有很多同學能充分展現出他們的詩歌創作才能.

或者美在色調,無論是碧綠藍白,還是淡綠微黃,都是恬靜安謐的冷色調,如水墨畫般的清冷之美,到了極至。

美在聲音,蟬聲,雨聲,掃帚聲,看似豐富的各種聲音,卻有着驚人的相似,正應了那句古詩——“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以動寫靜,道盡了故都的幽靜,深邃,哀愁與落寞。

美在細節,細膩可感的文字,讓人不時尋找到驚喜,連掃帚掃過的灰土絲紋,都是“細膩”“清閒”“落寞”的。

當然,只要充分調動起學生思維的積極性,相信他們一定能挖掘出更多更多美的因素.當學生們飽含感情地誦讀着,積極熱烈地討論着,仔細認真地鑑賞品味着這些優美的文字時,故都那清,靜,悲涼的特有之美,已經“潤物細無聲”般打動了他們的內心。

在這個環節中,學生可以充分發揮主體性,通過對意象羣體的鑑賞,體會以情馭景,情景一體的藝術手法,把握散文的選材特點。更重要的是,那些用語言所描繪出的清新典雅的畫面能最大程度地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喚醒他們的審美體驗。

當學生被美景感染時,會更渴望瞭解景物背後的那一顆心靈,體悟出作者特定的情感.

究竟是故都的秋只有悲涼之美,還是作者的內心只愛悲涼之美呢?此時這個問題的提出,可謂水到渠成,正是機會.

對此,可給予提示,一是北京秋天各處不同的景色,二是,接近同一時代,毛澤東筆下的秋天。並且,在此補充介紹郁達夫的個人經歷及代表作品.從以上提示,相信絕大多數同學,都能得出故都悲風起的真實答案,清,靜,悲涼,看似是秋天真實的自然色彩,實際上是作家內心情感的投射,是帶着主觀之情去描寫客觀之景的產物。推而廣之,作家的作品,是與他的個人經歷,時代背景,藝術氣質等原因密不可分的。

通過這個環節,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使他們深入理解文本,進一步提高了感受美,鑑賞美的能力。

對文本的鑑賞,強化了學生的審美體驗,但教材只是範例,我們必須從中走出,拓展開來,進而推動學生形成健康的審美觀念,並養成良好的審美習慣,積累審美經驗。因此,我設計了最後一個延伸討論的環節.

郁達夫偏愛故都清淨悲涼的秋味,而毛澤東則喜歡秋的“萬類霜天競自由”,可見,在每個人心裏都有對美不同的看法,那麼你能談談心中最美的一道風景嗎?

我將給予提示,美,可以是一道自然的風景,可以是某個具體的物象,也可以是感動你的某個生活的瞬間。譬如最後這張圖,冬雪中,父親懷抱着瑟瑟發抖的兒子,叫賣着紅薯,艱難且不屈的生存狀態,有種震撼人心的力量,難道不是美嗎?.

這是一個強調個性體驗和獨立思考的話題,學生既有話可説,又能説出不同的層次水平.

總之,整節課以審美教育為中心線索,貫穿全局.希望我們的語文教學能成為學生感受美,鑑賞美,創造美的第一步!

注意:教學過程(.)分六個環節,為體現説課的條理性,每環節講完都會回到主頁面,有幾處鏈接,點擊圖中右下角樹葉或圖章可回到主頁面,,如不點擊,則會直接進入下一環節.操作需注意.)

第3篇

?故都的秋》編排在第三冊第四單元的第一篇。本單元教學要求是通過鑑賞品味語言,向深層次賞析作者的情感,領悟文中的哲理。引導學生能通過文章精巧、綿密的構思,深入品味文中富有情感與哲理的語言,進而品讀出作家的獨特心境,品讀出作家藴含於文中的獨特的情與理,從而達到通過品味語言來循序漸進地感知,體會作者的情態與志趣的賞析目的。

?故都的秋》系郁達夫在對故都北平的秋景細膩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內心的眷戀和落寞之情的作品,體現出這位文人當時的處境和濃重的“主觀色彩”。“清”“靜”“悲涼”,便是故都北平的秋在作家意念上的總投影,它構成了文章的基調和底色。就全文看,作者意在頌秋,為什麼一開始就在讀者感情上塗上一層悲涼的色彩呢?是不是違反了生活的邏輯?不,這種“清、靜、悲涼”正是故都秋的特色,是作者着力表現的東西,因為這色彩本身就是一種美。一片飄零的槐葉能打動情意,幾聲秋蟲的哀鳴更足以牽動心魄,這種深遠的憂思和孤獨者的冷落之感,正是郁達夫當時的心境。由於在客觀事物的描繪中融入了作家的情緒,自然要覺得落寞和悲涼,和故都北平一樣,作者的感情也蒙上了一層淡淡的秋意。於是他的散文發出的是帶有強烈個性的自己的聲音,充滿了內熱的、濃郁的、清新的情韻,熱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現了一個富有才情的知識分子在動亂社會裏的苦悶心境,展現出一幅幅感傷、憂鬱而又秀麗雋永的情景交融的畫面。

3、時代背景:1933年4月,由於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郁達夫從上海移居到杭州,撤退到隱逸恬適的山水之間,思想苦悶,創作枯淡,而這篇散文寫於1934年,作者正處於苦悶時期。郁達夫在散文《故都的秋》中為我們描寫了故都秋色,抒發了對北國秋色的無限嚮往和眷戀之情。

我的教學對象是重點高中二年級的文科學生,應該説大部分學生的語文基礎較好。他們對散文是不陌生的,高一時學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過散文的語言美、意境美,進行過初步的鑑賞。調查得知,許多同學課外都喜歡看散文,興趣比較濃,訂閲了《讀者》《散文》等雜誌。一般同學也能説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但學生主要還停留在泛讀和初讀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要充分利用他們的興趣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審美意境,培養學生具有寧靜的、適宜接納美的事物的心胸。

?故都的秋》的教學是散文鑑賞的起始課,對後面的散文教學有着領起、示範作用。既要教學生鑑賞課文,又要指導學生學會鑑賞的方法。本課的教學指導思想: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誦讀、設疑、討論為主線,培養學生的閲讀和鑑賞能力。

1、朗讀:由於本文的寫作年代離今天較遠,學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可能有些困難,所以應當先介紹作者和寫作背景,並運用提供的朗讀素材進行跟讀、自讀、情讀(有感情的朗讀)、變讀(對原錄音材料在朗讀中處理不好的地方進行調整美化),注意語速、節奏,尤其要符合作者的感情。

2、設疑討論:抒情散文重在抒寫作者的情志與意趣,但這種抒寫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過精巧的構思,富有情感與哲理的語言,在寫景、狀物、敍事中實現的。如何鑑賞抒情散文的情志和意趣?我認為重點在於弄清其表現手法,理解描寫中寄託的濃厚的思想感情;其次,細細品味優美、含蓄、雋永的語言。

(1)表現手法:閲讀借景抒情類散文,關鍵是處理好景與情之間的關係,往往是情為主,景為客,景是情的依託物,情是景的主心骨,兩者主次分明,但不是油水不分,而是水乳交融的。本文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緣情託景,情景渾然一體。 閲讀實踐(學生活動為主) 以情馭景,主要是選景。作者身處的社會環境,使他內心投下了憂鬱和冷落的陰影,因此,他追求“清”“靜”,心頭籠罩淡淡的“悲涼”(可藉助《預習提示》及註解一理解)正因為如此,作者所觀察到的富有暖色的香山紅葉,他不寫;遊人如織的頤和園,他也不寫。由於情的驅使,他選擇了最能表現自己感受的載體:清晨院子所見景物;槐樹的落蕊;秋蟬的殘聲;秋風秋雨等等。感情與之融為一體。 以情顯景,主要是繪景。如第一幅畫,院裏的景象:住——一椽破屋(一座大廈);泡——一碗濃茶(一杯香茗);看——碧綠的天色(火紅的日出);聽——訓鴿的飛聲(喜鵲的叫聲)。比較可見,作者所選景物突出的特徵是清、靜、悲涼。

(2)品味揣摩語言 重點品讀“槐樹的落蕊”和“秋風秋雨”兩段。這兩段文字像輕輕漂浮的白雲,又像叮咚作響的山泉。作家用明白如話的語言,在娓娓的敍述中,創造了無窮的詩意。這裏有動有靜,有聲有色,亦情亦景,字裏行間滲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調。

為何確立上述教法學法?首先,新教材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提高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重視積累、感悟和培養語感。這也是語文學科特點和規律的要求。其次,我國教育家葉聖陶指出:“教材是個例子,教是為了達到不教。”教師充分利用好教材這個例子,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良好的自學精神和自學習慣,在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現代教學論的核心是確立教師教學中的主導地位的同時,還要認定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由此引發出“教與學是雙邊活動”、“提倡教學民主”等主張,從而要求全面培養學生的個性才能、健全人格和創新精神。從心理學的角度看,人的認知規律是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學生對知識初步獲得整體印象後,會有意識地進入知識的探究情境之中,從而達到對知識的融會貫通。

(2)理解本文作者“主觀色彩”的情與“客觀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學習以情顯景、以情馭景的表現手法。

(3)品味揣摩語言,陶冶學生性情,提高審美能力。

2、教學重點:進一步體會散文的“形”與“神”的有機結合。教學難點:通過語言的品味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3、教學準備:印發預習材料,要求學生課下預習,早讀檢查(包括:a、作家作品;b、寫作背景;c、掌握生字生詞;d、熟讀課文,理清層次)。製作幻燈片(古代有關秋的詩句)

(2)提供相關材料,引起學生的閲讀興趣。(電腦顯示《滕王閣序》、《天淨沙·秋思》、《琵琶行》、《登高》、《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山居秋暝》等文字資料,再顯示關於秋的景觀圖片,尤其是北京的秋景圖片,如香山紅葉、北海、陶然亭等。)教師點撥:這些佳句和名篇,有的描寫秋天的肅殺和淒涼,抒發作者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畫秋天的絢麗多彩,寄寓了作者濃濃的贊秋之情。而郁達夫卻以自己個性鮮明的思想,選擇了獨特的角度,運用與眾不同的手法,寫出了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達夫筆下的秋景如何?秋意如何?讓我們一起走進故都,領略故都的秋味。

(4)、細細品味:文章開頭部分“從青島到北平來的理由就是要飽嘗這故都的秋味”。“清、靜”是北國之秋的客觀實景,“悲涼”是人的主觀情感的寫照,流露出沉靜、寡淡的心緒。

(5)、哪些景物體現了“清、靜、悲涼”的感情。朗讀、揣摩、體悟。五幅秋景圖:秋晨的天空;秋槐的落蕊;秋蟬的殘鳴;秋雨的涼意;秋棗的色彩。分別從不同的感覺品味揣摩:秋光、秋聲、秋色、秋味。這些景物的清閒、幽遠、幽靜、落寞、衰落、蕭條,表面看都是秋的真實色彩,實際上是北國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是自然界的“客觀色彩”與作家內心的“主觀感受的”的自然融合。文章取材主要體現“清、靜、悲涼”的特點,而香山紅葉的暖色調,頤和園的喧鬧,與文章的感情基調不相稱,因此散文的取材應圍繞中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這就是以情馭景、以情顯景的方法。

(6)、文章在刻意描繪的幾種秋景之外,作者思路所及而且筆觸點到的還有哪些內容?

(7)、綜觀全文,用最簡練的文字概括北國秋和南國秋的特點,文中為何多次提到南國之秋?

(8)、作者分別從不同角度為我們描繪了故都的秋景,那麼作者在敍述和描繪秋景時,以時間為序還是以空間為序?教師點明:不是以時間為序,也不是以空間為序,是並行排列,體現了散文“形散”的特點,這些景物都具有“清、靜、悲涼”的共同特點,也即“神不散”。

(9)、讀罷全文,你認為郁達夫在文中是頌秋還是悲秋?提示:此題在學生可以見仁見智,各抒己見。

這是一篇情深意濃的抒情散文,按理很容易打動讀者的心靈,但由於寫作年代較遠,作者抒寫的思想感情讓學生感受和理解起來有些困難。困難主要在於一些“負面”情感難以理解。如“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清、靜”好理解,“悲涼”就不好理解了。這就要求教師幫助學生消除時代隔閡。感受人文精神、培養人文精神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通過教學此文,我感覺人文精神我們並不遙遠,它就在課文裏,就在師生們的共同品教學設想。同時,我以為優秀的作品應具有無限的張力,等待我們去發現、挖掘甚至是重新的建構,學生應該藉此寫一篇有質量的“個性化作文”,為豐富我們所承擔的中央教科所課題內容。教師引導學生學上習、評價文章,仿寫散文。

學生藉助課件中的錄像等媒體體驗作者的情思。朗讀水平低的同學可以藉助錄音一步步的跟讀甚至是反覆聽讀;朗讀水平高的同學可以放棄聽讀,也可以去研究專家的朗讀。

第4篇

本課擬通過網上研究性學習的方式進行一種新型的語文學習模式的探索。探索語文學科如何運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從而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使學生由被動學習向自主學習的模式轉變;同時努力培養學生運用網絡信息技術收集、加工、處理信息、自主探索與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讓學生主動而自由快樂的學習。從更深層次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秋是一個很有深味的季節,每個人都會讀出一個不同與他人的獨特的秋來。在你的眼裏,秋是一個怎樣的季節呢?再試着想一想我們學過的有關秋的詩文來,看看秋又帶給人們怎樣的感受呢?

(學生活動。自己感受的抒發,對古代有關寫秋的詩文的回憶使學生在課堂學習開始就能借助進入課文學習的情境。)

散文的學習沒有讀是不能稱得上真正的鑑賞的。應充分朗讀,體悟作者的感情。運用提供的朗讀素材進行跟讀、自讀、情讀(有感情的朗讀)、變讀(對原錄音材料在朗讀中處理不好的地方進行調整美化)朗讀時注意語速、節奏,尤其要符合作者的感情。

(學生藉助課件中的錄像等媒體感悟,或者通過自己的朗讀體驗作者的情思。網絡課件中的多媒體使用的好處是具有很強的個性化色彩,學生能針對自己的不同情況進行學習。朗讀水平低的同學可以藉助錄音一步步的跟讀甚至是反覆聽讀;朗讀水平高的同學可以放棄聽讀,也可以去研究專家的朗讀。)

教師指導學生髮現問題(這裏主要應是體會到的作品的成功之處、感人之處,但也不排除學生在欣賞過程中的某種批評和指瑕),研究談討論,形成見解;學生可以根據前人的評價進行補充和發揮,也可以從某一個角度切入,如:作品的語言,作品的抒情方式、作品的景情的關係、作品的結構方式、作品的描寫方式、作品的表現技巧、作家的情感思想、作家的文章風格……學生要有自己的見解,要能進行簡單的論證。

教師指導方法,和學生一同研究散文鑑賞的基本方法。

(學生在這一學習環節的主要工作是利用課件中提供的學習資源進行研究性的學習,如果感到課件中提供的材料還不能滿足自己學習與研究的需要,學生可以通過課件中提供的站外鏈接或搜索引擎進入internet直接查找相關資料。)

教師引導學生迅速找到所需信息,要防止學生在信息流中淹沒自己。教師更要引導學生善於利用信息形成自己的觀點,學會借鑑,更要善於創造。

教師在學生進行了充分的自主研究之後,引導學生進行交流討論,培養學生合作學習共同研究的習慣和能力。要求學生根據自己學習中發現的問題,研究的結論,尋找恰當的合作伴侶形成小組,充分交流,利用集體智慧形成更具建設性的觀點。

(學生利用課件中的課堂討論功能尋找合作者,形成討論小組,在教師引導下討論形成觀點。)

學生在這一環節中形成的討論組是動態的,一個人可以根據需要同時參加兩個以上的小組活動。教師要合理引導學生交流的方式,把網上尋找討論合作者的便捷同現實討論的豐富多彩合理結合起來。小組形成的觀點採用口頭交流的形勢和網上交流同時使用的形式。

一個優秀的作品具有無限的張力,等待我們去發現、挖掘甚至是重新的建構。教師引導學生學上習、評價文章,仿寫散文。

第5篇

學習札記〖學習目標及要求〗:1、 學習目標:(1).進行欣賞性閲讀,體味本文緊扣“清”“靜”“悲涼”着筆。(2).體會作者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渾然一體的寫法。 (3).嘗試研究性學習,實施教學互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學習散文的寫法,以及掌握散文的閲讀鑑賞技巧。2、重點難點:嘗試研究性學習,實施教學互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體會作者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渾然一體的寫法。3、大學聯考要求:能夠進行重點詞語的積累,同時能夠掌握閲讀的技巧與方法。4、體現的思想方法:注重基礎知識的夯實。5、知識體系的建構:現代文知識體系的建構。〖講學過程〗: 一、預習反饋: 二、探究精講:(師――導語) 大千世界,山川草木本無情,但是,由於文人墨客睹物思人,寓情於景,於是,便“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於是,便產生“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的悽美。這種情景交融、物我合一是許多散文大家所追求的意境,不少散文正是達到了極致而膾炙人口,廣為流傳。今天,我們來賞析一篇這樣一篇美文――《故都的秋》。|作者:現代小説家、散文家郁達夫。 (師)看文章標題,指出中心語是什麼?本文的寫作重點是什麼? (生)秋。|故都特有的秋色。 (師)快速閲讀全文,明確故都的秋有何特色?這些特色的描寫集中在哪些段落? (生)第一段。“北國的秋卻特別的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是文眼,概括了故都秋的特色。|3至11段是集中描寫特色的段落。 (師)找同學朗讀,附帶任務:1、圈出文中呈現色彩的詞語。2、標出文中傳遞聲音的事物的名稱。請大家隨朗誦者一道去神遊故都,觀秋色,聞秋聲,品秋味。(語調要低沉舒緩,渲染出“清”“靜”“悲涼”的氣氛) (生)誦讀。 (師)請説出呈現出色彩的詞語。 (生)蘆花、柳影、夜月、青天、藍朵、落蕊、棗子|還有“青布單衣” (師)由物及人,視野更開闊,找得好。|我們來看這些呈現色彩,從色彩的冷暖看,這些色彩多屬於―― (生)冷色。故都的秋集中了黑白藍灰等多種冷色調。 (師)那麼,這種色調會給人什麼樣的感覺? (生)冷清,孤獨。 (師)故都的秋色是這樣的冷清,故都的秋聲呢? (生)鴿飛聲、蟬聲、風雨聲、問答聲……|“息列索落應是風雨交加,如果沒有風,那麼雨就會“潤物細無聲”|還有清掃落蕊的聲音 (師)讓我們集中聽聽作者筆下的秋蟬的鳴叫,看看會引起怎樣的感受? (師生討論) (師歸結)在我國的古典文學作品中,蟬多是哀怨、憂傷、憂愁的象徵,如《雨霖鈴》中的起句便是“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那悽切的寒蟬已令人柔腸寸斷,蟬聲更令人備感冷清。|在故都,家家户户都有蟬鳴,還是蟬衰弱的殘聲。文章所渲染的那種冷清,寂寞的氛圍也就不言而喻了。置身此時,其寂寞又要跟何止一個“愁”字了得。 (師)寫這麼多聲音,有什麼人聲鼎沸、熱鬧非凡的呢?為什麼? (生)無。如果是車水馬龍,人聲鼎沸,怎能聽見馴鴿飛翔的聲音?又怎能將息利索落的雨聲納於耳畔?又怎能對都市閒人的寒喧聲聽得如此清晰?這些聲響都不很大。作者是以動(聲)襯靜,以聲音反襯了故都的寂靜。這正達到了王籍詩“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的藝術效果。 (師)作者繪聲繪色為我們描繪了幾幅秋光圖?請概括。 (生)五幅。有:靜對藍朵、落蕊輕掃、秋蟬殘鳴、閒人話秋、秋果將熟。 (師)假如你就是客居他鄉的遊子,你就是那位戴一副眼鏡、穿一襲長袍的郁達夫。面對如此五幅秋光圖,你的心頭會油然而生一種什麼感覺? (生)悲涼,清靜…… (師)此情此景,讓我們不禁想起了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齊背: (師生)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師)本文雖然沒有用古典詩詞那樣凝鍊的語言,卻以細膩的筆觸傳遞出故都的秋所特有的。極富個性色彩的韻味。讓我們再品讀一回3至11段。(注意語速舒緩,語調低沉,力求用聲音傳遞出清、淨、悲涼的秋味)(生)讀。 (師)文章的標題為《故都的秋》,可第二段與倒數第二段卻寫了南國的秋,為什麼? (生討論)作者借南國的秋的温、潤、慢,通過對比突出了北國之秋的清、靜、悲涼是南國之秋所無法比擬的,從而,突出作者對它的熱愛之情。 (師)第12段的大段議論寫了什麼內容?其作用是什麼? (生)這一段通過古今中外的引證,説明感秋處處有,而中國的文人最為突出,而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屬,這樣寫還是為了突出北國之秋。|這段議論,使整篇文章的情、景、理相互交融,充實了內容,深化了主題,同時,又使文章疏朗不羈,揮灑自如。 (師)小結: 這是一篇寫景散文,主體部分寫了秋的特色,又通過對比、議論加以突出,使得文章情、景、理水乳交融,美麗而不膚淺,成為現代散文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 詩人樑小斌在他的《我熱愛秋天的風光》一詩中寫道:秋天像一條深沉的河流在歌唱,河流兩岸還盪漾着我美麗的思想。我們來看看,在《故都的秋》這條深沉的底藴豐厚的河流的兩岸,盪漾着郁達夫什麼樣的思想感情呢?或者説,在故都,“秋”可寫的東西很多,有火一樣的香山紅葉,有明鏡般的昆明湖水,有詩境似的陶然亭……這些何嘗不能映出“秋”的倩影,而作者偏偏寫了那樣的秋色呢? (師生共議)此問題較難,可由教師提示。 這和作者的生活經歷有關。郁達夫3歲喪父,幼年生活困難,青年時代,十年客居日本的生活,又使他飽受屈辱和歧視。他的自傳體小説《沉淪》表現出了濃郁的抑鬱、孤僻的個性特徵,因此,他喜愛“清”“靜”“悲涼”的色彩便不難理解。|如果讀一讀郁達夫的傳記,就會知道他提倡“靜的文學”,他寫的多是靜如止水的遁世文學,另外,他還主張“文學作品,都是作者的自敍傳”,所以,他的作品體現着極強的“主觀色彩”,《故都的秋》,秋有情的眷戀,秋中有情的落寞,是最自然不過的了。|這樣寫,也和文章的寫作背景有關。1921年9月到1933年3月,作者曾投入相當大的精力參加左翼文藝運動,進行進步文學創作,1933年4月,由於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待原因,作者從上海移居杭州,隱居山水,思想苦悶,創作枯淡。本文正是寫於此時,所以他眼中的景無不是內心情感的外化,真是“而今識盡愁滋味”,不寫不休。 (師)作者正是以情馭景,借景抒懷,情景交融地進行創作的,這是作品成功的緣由,很值得我們借鑑。 (師)我們説《故都的秋》美麗而不膚淺,那你是否會它愛不能寐,沉浸其中,也會“清、靜、悲涼起來,“於我心有慼慼焉”呢? (生)不會的。 (師)為什麼? (生)因為老沉浸在“清、靜、悲涼之中,會非常的壓抑,難受,甚至會“在沉默中滅亡”。 (師)是的。因為產生《故都的秋》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了,其實,即使在那樣的艱難的處境中,作者也並非真正沉淪,在內心難言的孤獨冷落之中,表達了對國事的隱憂,他不寫混混沌沌的江南之秋,正是他不甘沉淪的表現,1937年,抗戰爆發,他毅然投入到戰鬥的洪流中,進行抗日宣傳,1945年被日本憲兵殺害於蘇門答臘。50年代,郁達夫被國家追認為革命烈士。 由此,我們聯想到,即便硬骨頭魯迅先生,在醫學救國的理想受挫、棄醫從文又陷入低谷之時,也曾躲在北京的紹興會館抄寫古碑,暫時用種種方法來麻醉自己的靈魂。|即使是有骨氣,寧肯餓死也不食美國的救濟糧的朱自清,也曾借素淡朦朧的荷塘月色來表現自己不滿現實又找不到出路的苦悶與彷徨。但是,他們都不愧為新文化運動的精英,中華民族的脊樑,苦悶彷徨之後,他們依然昂起高貴的頭顱,血沃中華,不僅以優美的文筆為文學殿堂增添了絢爛的篇章,更以滾滾熱血,為後人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生命之歌。 從這些真正文人的作品裏,我們能汲取很多的做人與作文的營養啊。 (師)課就上到這兒。佈置一篇課外練筆。借鑑《故都的秋》的寫法,寫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 附:板書綱要  故都的秋 1、 總起 我赴故都嘗秋味|江南秋味總不足 2、 分敍a靜對藍朵 b落蕊輕掃 c秋蟬殘鳴 d秋雨涼意 e清秋紅棗 3、 議論 舉世秋感皆深沉 4、 總結 南國不及北國秋|願折壽命挽住秋。〖課堂感悟〗:

感悟歸納一: 現代文的學習值得研討:應該學什麼?

現代文閲讀的技巧根本在於:讀一讀,停一停,想一想。

感悟歸納三: 學會從大自然中汲取素材,用於我們的學習中。

? 故都的秋》隨堂自測☆檢測目標☆ 1.檢測與本節授課相關的知識☆ 要點強化☆1、 重點的現代文詞語。2、 現代文閲讀的技巧與方法。 ☆ 當堂檢測☆第一部分:課文內容檢測:一、基礎題1.下列加點的字注音全對的一項是: ( )a.飽嘗(cháng) 賞(shǎng)玩 領略(luè) 疏疏落落(lào)b.陪襯(chèn) 落蕊(ruǐ) 頹廢(tuí) 混混沌沌(dùn)c.譬如(bì) 幽遠(yōu) 蕭索(suò) 潭柘寺(zhè)d.折去(zhé) 情趣(qù) 點綴(zhuì) 一椽破屋 (chuán) 2.下列句子表述最確切的一項是 ( ) a.江南,秋當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氣來得潤。天的顏色顯得淡,並且又時常多雨少風。 b.還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有味,下得奇,下得更像樣。 c.牆頭,屋角,灶房門口,茅房邊上,它都會一株株的長大起來。d.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西山的蟲唱,釣魚台的柳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3.依次填人下列名句中橫線上的詞語,恰當的一組是 ( ) ①並不是名花,也並不是美酒,那一種半開半醉的狀態,在_______秋的過程上,是不合適的。 ②秋蟬的___________的殘聲,更是北國的特產。 ③足見有感覺的動物,有情趣的人類,對於秋,總是一樣的能特別引起深沉,幽遠,嚴厲,__________的感觸來的。 a.領略 衰弱 蕭索 b.領會 衰落 蕭索 c.領略 衰落 蕭條 d.領會 衰弱 蕭條 4.下列句中加點的“的”必須保留的一項是 ( ) a.我的不遠千里,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的理由,也不過想飽嘗一嘗這“秋”,這故都的秋味。 b.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後,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細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閒。 c.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更是北國的特產。 d.秋的色,秋的味,秋的意境與姿態,總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 5.下列句中運用了比喻修辭手法的一句是 ( ) a.這秋蟬的嘶叫,在北京可和蟋蟀耗子一樣,簡直像是家家户户都養在家裏的家蟲。 b.像橄欖又像鴿蛋似的這棗子顆兒,在小橢圓形的細葉中間,顯出淡綠微黃的顏色. c.北方人念陣字,總老像是層字,平平仄仄起來,這唸錯的歧韻,倒來得正好。 d.秋之於人,何嘗有國別,更何嘗有人種階級的區別呢?二、閲讀題 閲讀下文,完成l~6題。 秋天,無論在什麼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我的不遠千里,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來的理由,也不過想飽嘗一嘗這“秋”,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當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氣來得潤,天的顏色顯得淡,並且又時常多雨而少風;一個人夾在蘇州上海杭州,或廈門香港廣州的市民中間,混混沌沌地過去,只能感到一點點清涼,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與姿態,總看不飽,嘗不進,賞玩不到十足。 南國之秋,當然是也有它的特異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橋的明月,錢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涼霧,荔枝灣的殘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濃,回味不永。比起北國的秋來,正像是黃酒之與白乾,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 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捍住的話,我願意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 1.第一段中“我的不遠千里,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的理由,也不過想飽嘗一嘗這‘秋’,這故都的秋味”。這“秋”指的是 ( ) a.無論在什麼地方的秋天 b.北國的秋c.“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的北國的秋的意味d.杭州、青島、北平的秋天 2.倒數第2段,“比起北國的秋來,正像是黃酒之與白乾,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對於這段話解説有誤的一項是 ( ) a.運用比喻和對比,表現南國之秋與北國之秋在情味意境上的不同特點 b.且運用排比修辭,加深讀者對南國之秋與北國之秋情味意境上不同特點的感受 c.“黃酒”“稀飯”“鱸魚”“黃犬”和“白乾”“饃饃”“大蟹”“駱駝”分別比喻南國之秋和北國之秋的情味意境 d.本題所引語句與上題所引語句運用的修辭手法完全相同 3.請用最簡單的文字概括北國之秋和南國之秋的特點。 北國之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南國之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故都的秋》中為什麼要寫南國之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請用一個字概括北國之秋與南國之秋的區別:________________ 6.最後一節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感情? 第二部分:拓展檢測:閲讀下文,完成下列題目。

宗 璞似乎剛過完春節,什麼都還來不及幹呢,已是長夏天氣,讓人懶洋洋的像只貓。一家人夏衣尚未打點好,猛然卻見玉簪花那雪白的圓鼓鼓的棒槌,從擁擠着的寬大的綠葉中探出頭來。我先是一驚,隨即悵然。花一開,沒幾天便是立秋。以後便是處暑便是白露便是秋分便是寒露,過了霜降,便立冬了。真真的怎麼得了!這花的生命力極強,隨便種種,總會活的。不挑地方,不揀土壤,而且特別喜歡背陰處,把陽光讓給別人,很是謙讓。據説花瓣可以入藥。還有人來討那葉子,要搗爛了治腳氣。我説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算得一種玉簪花精神罷。我喜歡花,卻沒有侍弄花的閒情。因有自知之明,不敢邀名花居留,只有時要點草花種種。有一種太陽花又名死不了,開時五色繽紛,雜在草間很好看。種了幾次,都不成功。“連死不了都種死了。”我常這樣自嘲。玉簪花卻不同,從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長。往後院月洞門小徑的兩旁,隨便移栽了幾個嫩芽,次年便有綠葉白花,點綴着夏末秋初的景緻。我的房門外有一小塊地,原有兩行花,現已形成一片,綠油油的,完全遮住了地面。在晨光熹微或暮色朦朧中,一柄柄白花擎起,隱約如綠波上的白帆,不知駛向何方。有些植物的繁茂枝葉中,會藏着一些小活物,嚇人一跳。玉簪花下卻總是乾淨的。可能因氣味的原故,不容蟲豸近身。花開有十幾朵,滿院便飄着芳香。不是丁香的幽香,不是桂花的甜香,也不是荷花的那種清香。它的香比較強,似乎有點醒腦的作用。採幾朵放在養石子的水盆中,房間裏便也飄散着香氣,讓人減少幾分懶洋洋,讓人心裏警惕着:秋來了。秋是收穫的季節,我卻是兩手空空。一年、兩年過去了,總是在不安和焦慮中。怪誰呢,很難回答。久居異鄉的兄長,業餘喜好詩詞。前天寄來南宋詞人朱敦儒的西江月:日日深杯酒滿,朝朝小圃花開,自歌自舞自開懷,無拘無束無礙。青史幾番春夢,紅塵多少奇才,不消計較與安排,領取而今現在。我把“領取而今現在”一句反覆吟哦,覺得這是一種悠然自得的境界。其實不必深杯酒滿,不必小圃花開,只在心中領取,便得逍遙。領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獲得的意思。那麼,領取秋,領取冬,領取四季,領取生活罷。1.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寫到看見玉簪花開,“先是一驚,隨即悵然”。(1)作者為什麼吃驚?(不超過8個字)(2)聯繫全文看,作者為什麼悵然?(不超過10個字)2.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寫自己種太陽花的經歷,這樣寫有什麼作用?(不超過12個字)3.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和最後一個自然段中,分別使用了六個“便”字和五個“領取”,這樣寫在表達上有什麼好處?(1)反覆使用“便”字的好處是什麼?(不超過26個字)(2)反覆使用“領取”的好處是什麼?(不超過26個字)4.下列對文章的分析和鑑賞,正確的三項是( )a.玉簪花的芳香似乎有點醒腦的作用,可以提醒人們秋的到來,讓人減少一些惰性。b.本文的主旨可概括為主要讚美那種“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的玉簪花的精神。c.作者對“領取而今現在”一句的吟哦讓人體味到一種悠然自得,面對現實的人生態度。d.“領取自己那一份”,是勸慰人們要及時把握自己應得的那一份,而不要有非分之想。e.作者藉助比較的手法,巧妙地寫出了玉簪花所散發出的與其他幾種花不同的芳香。f.作者把玉簪花的綠葉描寫為“綠波”,使人聯想到生活的長河,有廣闊的空間感和深邃的時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