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望天門山》教學反思8篇 深入《望天門山》:教學反思與啟示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12W

“望天門山”是一首古詩,由唐代詩人李白創作,是中國文學史上的經典之作。不僅詩歌本身的意境深邃,而且在課堂教學中也經常被引用和使用。本文旨在從教學角度出發,對“望天門山”的教學過程進行反思和總結,以期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望天門山》教學反思8篇 深入《望天門山》:教學反思與啟示

第1篇

?望天門山》這首詩講的是李白在25歲時,獨自一個人在乘船到天門山後的所見所聞,詩人有感而發,寫了感人肺腑的《望天門山》,其氣勢非常打動人。古詩的教學必須積極地創設情景,使得學生在輕鬆自然的氛圍中學習古詩詞。在整個教學中,我是這樣做的:

通過多媒體簡單地再現了天門山的大概位置和風景,給學生以“天門山”的印象。在這個基礎上,我再通過資料,簡介了李白的生平情況,更讓學生在瞭解詩人的基礎上了解詩歌特點,李白的詩歌就是“豪放”型的`。那麼《望天門山》也是如此,所以在基本的朗讀基調上,我叫學生依然用充滿豪情的語氣來讀這首詩。

在讀的基礎上,學生開始萌發了對詩歌瞭解的慾望。如何理解?如何知道詩中的意思?我教會了他們通過看註釋,通過上下詞語的設想,通過查找資料等方式來學習。一些學生在課堂上表現的非常活躍,這在一定程度上説明,通過圖片和視頻的形式,有利於推動學生對詩歌迫切理解的願望。

讀好古詩,依然是非常關鍵的,在課堂上,積極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我是在讓學生理解好詩歌大概內容的基礎上開展的。學生有了大概之後,就很自然地融合了情感,讀出詩歌的節奏感。我還允許學生在掌握大概意境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理解去讀。結果,在課堂上的學生是讀得如痴如醉。

讓學生學會聽古詩,在課堂上,我比較充分地利用多媒體的示範,在整合教育資源上,調動學生更多的感官,體驗通過不同的形式來發現古詩的樂趣和內涵。在課後,我還讓學生仿寫古詩,進行創作,直接將學習的內容為我所用。

在這一課堂上,其教學效果的評價非常重要,如何對學生的問題進行有效延伸,積極引導,將是我今後需要改進的地方。

《望天門山》教學反思8篇 深入《望天門山》:教學反思與啟示 第2張

第2篇

李白是我國最偉大的詩人之一,被人們稱作“詩仙”。他的詩一方面豪邁狂放,另一方面又不失優雅自然之氣。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或為豪放派,或為婉約派,惟有李白能兼而有之兩派的精華,而且能自然地將其匯容。單憑這一點,他就可以在詩壇獨領風騷。

拿《望天門山》這首詩舉例。"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一個"斷"字就生動地表現了天門山山勢險峻的特點。人們眼前會浮現出一幅畫面,在很久以前身高萬仞的山神手持一柄大斧,用力向天門山一劈,頓時山石崩飛,一座大山被劈出一條裂縫。而洶湧的楚江水由西向東奔騰而至,一下子將裂縫衝大,形成了現在人們所看到的景象。這是發生在一瞬間的事情,而"斷"字就是表示一種急促有力的動作。李白選用這個字真可謂獨具匠心。而第二句中的"回"字更是用的精妙絕倫。一瀉千里的大江,在人們不注意時突然轉頭衝了回來。這種氣勢就如同你抓住了老虎的尾,它立刻回過頭向你猛撲過來。你雖然知道情況十分危急,但是身子卻已經完全僵住了,無法動彈一下。這種能讓你心跳加速的描寫,除了李白誰又能寫得出呢?後兩句"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出"字賦予了山生命,使它有了動感。人們可以想象兩邊山崖走向遠方的情景。前三句氣勢恢弘,節奏緊促,而第四句卻筆鋒一轉,一切都彷彿慢了下來,最後定格在一幅畫面上:夕陽西下,將要沉入江水中,一片金色的霞光灑向湖面,就在這時有一葉輕舟從遠方飄蕩過來。作者由動寫到靜,由緊張寫到舒緩,作者就在一緊一緩之間抒發了自己對祖國壯麗河山的熱愛之情。

"詩仙"的稱謂的確是名副其實。李白的詩之所以與眾不同,是因為他的性格中有仙人的一部分。他的灑脱、高潔使他的詩具有一種超凡脱俗的"氣質"。詩是人思想的載體,人又是詩的`基礎。所以李白在詩歌上的成就,主要是因為他有不同於凡人的性格。也許過去有很多的詩人想去模仿他的詩風,但是卻沒有一個人的名氣能超過他,那時因為他們無法像李白一樣作生活中的仙。無論過去、現在或是將來,"詩仙"只有一個,那就是李白。

第3篇

?望天門山》是唐玄宗開元13年,25歲的李白懷着濟世安民的雄心壯志第一次離開四川前去洞庭湖遊覽,接着又興致勃勃乘舟順江而東,在經過安徽省當塗縣的東西梁山時寫下了《望天門山》這首詩。此時的李白年輕浪漫,一派天真,充分展示了豐富的想象力。古詩主要描繪的是天門山夾江對峙,長江波瀾壯闊的雄奇秀麗景色;在古詩教學中落實素質教育,還要注意課內外結合,從課內延伸到課外,初步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如,課前,讓學生查閲有關李白的資料。課後,收集李白的其他詩篇,使學生由此及彼,不侷限於一節課、一本書,從而擴大學生信息量的交流。這樣做,可充分發揮語文課本為工具書的作用,不僅加大了教學密度,而且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一、打破常現,改革古詩教學的課堂結構。

這節課,較大的突破就是改變了古詩教學由老師牽引着學生,逐字逐句串講詩意的傳統做法。課堂上,從學生自由背誦學過的古詩開場,引出今天要學的兩首古詩。而後,安排自學時間,使學生有一個潛心讀書的過程。在充分自學的基礎上,讓學生彙報“讀懂了什麼”,師生共同討論,互相補充。對於學生沒有弄懂的問題,老師安排了質疑環節,啟發學生共同探討。在朗朗的讀書聲中,在學生自由發表意見的探討中,完成了教學任務。這種設計,體現出對學生的尊重和信任,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使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老師只是一個參與者、合作者。

自學時間充分。安排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自學,學生能靜下心來認真思考,寫寫畫畫,動手查查字典,同桌的還可以商量商量,學生學得主動,的確有所收穫。同時滲透了學習古詩的方法,潛移默化培養自學能力。

為了增強教學效果,激發學生朗讀的情感,感受到大自然的壯美,體會到詩人的思想感情,我千方百計創設情景,營造氛圍,使學生置身於大自然中。如,老師的配樂範讀,投影打出的畫面,有感情的色彩的激勵語言等等,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學生入情入境,充分地展開了想象,提高了教學效率。

與此同時,我以讀為本,把讀和理解、讀與想象等有機結合,並不斷提高讀的要求,讓學生邊讀邊思考,學習理解地讀,投入感情地讀,配畫加上動作地讀,自由讀,指名讀,齊讀,直至會背誦,使學生在讀中感受詩詞的想象力,領悟到祖國語言文字的凝鍊。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老師捨得花大量的時間讓學生“自由練讀”,讓讀得不夠的學生再讀,重視了羣體活動,同時也注意到了學生的差異,培養了學生的'語感。

四、主導作用發揮得當,讓學生把古詩畫成一幅畫。

在學生學習遇到困難時,老師能順勢引導,隨機應變,表現出對古詩的準確把握和深刻理解。你覺得應該畫什麼?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讓學生把古詩畫成一幅畫。

課堂上啟發學生互相交流查閲資料的收穫,不但擴大了學生的視野,增長了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這對學生終生有益。特別是課後作業的佈置:“除了學過的,同學們再找一兩首,下節課你們來做老師,給大家介紹。”很有新意,它打破了課內外的界限,擴大了學生的課外閲讀,這正是素質教育的需要。

第4篇

?望天門山》全詩從“望”字着眼,前兩句描寫山川氣勢。第一句先寫山,天門山似乎是由於水流的衝擊而從中間隔斷,長江水從中間奔湧而出;第二句寫水,浩浩蕩蕩的長江水被天門山阻擋,激起迴旋;第三、四句是寫行船的感受,李白乘船迎着陽光緩緩向前,感覺兩岸的青山相對而來。

平日教學中,古詩的教學是我的短板,每當上古詩時,不是一問一答,就是老師一言堂。在教《望天門山》這首詩時,我嘗試運用想象畫面來理解詩意,在課堂上沒有我反覆宂長的講解,多數是我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創設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自然而然學習詩歌。

回顧一下整個教學過程,以及專家的指導點評,我有以下幾點思考:

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我是根據本單元語文要素:根據關鍵詞理解句子的意思以及本節課的課後習題所設定的,但是在課堂教學落實的過程中,教學難點,理解詩句的意思並沒有做透,教學效果不佳。

(1)在這首詩中,初讀,讀準字音。在這首詩中,初讀,讀準字音。再讀,整體感知,想象畫面。精讀,理解詩意。這是我本節課的的基本教學模式,但是課堂上卻出現了初讀並未全部讀準的情況,馬燕在讀詩句:兩岸青山相對出這一句時,讀錯了出字,這是我在本節課教學中並未預設到的結果,初讀不過關,再讀就有了困難。

(2)學生讀的時候,強調自己讀,自由讀,卻出現了齊讀的現象,整堂課都是如此,表明學生對教師課堂上發出的指令並未遵守。

(3)師示範讀不到位。我的朗讀是短板,在這首詩中我的範讀並未起到感染學生的作用,比較平淡,沒有感情,沒有抑揚頓挫。

3.依賴網絡資源是我這節課的一大失誤策略,被課件綁架,導致課堂上被課件推着走,環節套環節,忽略了教學的本質。

4.環節沒有落到實處。這節課雖然清楚的設計了教學目標,但教學難點沒有突破,導入環節佔用的時間太長,導致小組合作學習因時間原因而取消,學生沒有充分的進行討論。本課的教學目標也就沒有得到落實。

教師在教學中被學生牽着走,如:討論從這首詩的景物中你感受到了哪些顏色時,學生對青山,碧水的理解不到位,導致學生談到了江水、海水的顏色,教師沒有將這一環節收起來,沒有發揮老師的主導作用。

6.教師個人素養有待提高,課堂用語較古板,不變通,沒有深挖語言。導致課堂教學一直處於平平淡淡的.狀態,毫無生氣和活力。

7.默寫古詩並配上圖畫。 這個環節我設計了一個想象説話,當如此美景展示在李白眼前,身為浪漫主義詩人的他會説些什麼呢?課堂陷入一片沉默,幾十秒鐘過後,有一位同時小聲地説,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俊美的山。於是,我抓住這個答案讓學生體會李白當時激動的心情,學生帶着激動、高興的感情讀詩句。最後,我通過“日邊”一詞讓學生理解,太陽已經下山,金色的陽光照在水面上,給人一種温暖的感覺,學生温暖的讀一讀最後一句。

第5篇

人教版第五冊第六單元圍繞“壯麗的祖國山河”這個專題編寫的,第一篇課文《古詩兩首》就選編了這首氣勢浩大的《望天門山》。《望天門山》描繪的是天門山夾江對峙,長江波瀾壯闊的雄奇秀麗景色。作者李白,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寫了大量歌頌祖國河山的詩篇。這首詩是李白25歲時懷着濟世安民的雄心壯志第一次離開四川前去洞庭湖遊覽,接着又興致勃勃乘舟順江而東,在經過安微省當塗縣的東西梁山時寫下的。詩中的第一句寫山,寫出了浩蕩東流的長江衝破天門奔騰而去的壯闊氣勢。第二句寫水,寫了夾江對峙的天門山對洶湧奔騰的長江的約束力和反作用。第三句寫遠望天門兩山所見的雄姿,第四句則點明“望”的立腳和詩人的淋漓興會。選編這首詩的目的,主要是讓學生了解古人對祖國山河的描寫,在誦讀過程中培養熱愛祖國山河、熱愛傳統文化的感情。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誦讀優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領悟內容。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因此,我在教學設計中,創設情境,在通過各種不同形式的誦讀去體驗詩情,感悟詩意,領悟詩人對祖國大好山河的喜愛之情。

學生對詩人李白並不陌生,之前就學過他的詩篇《望廬山瀑布》,瞭解到他這寫了大量歌頌祖國山河的詩篇,在理解古詩上,沿用以前理解古詩的方法“增換調補”來理解詩意。由於本班學生掌握知識的能力不均衡,全班40個學生,能把話説清楚完整的有15個左右,而有三四個學生的'認識水平還相當於一年級,積累量不多,語言表達不流暢,所以在理解詞義句意、詩歌內容、體會思想感情上有很大的困難,所以有教學中幫扶會比較多,老師在課堂中也會更多的關注差異。

通過本課的學習,要讓學生能借助漢語拼音學習古詩,認識4個生字,這4個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全詩。

理解詞義句意,掌握古詩的學習方法,.讀懂詞句意思,理解詩歌內容,體會思想感情。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詩歌美的意境。培養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情感。

重點:藉助註釋,理解詩句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全詩。

難點:體會古詩的意境及特點,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

第6篇

3、試試用自己的話説説詩句的意思;體驗詩人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

正確讀寫“斷、楚、孤、帆”四個生字。能正確背誦。

試試用自己的話説説詩句的意思;體驗詩人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

第一個環節導入,我以李白的《靜夜思》為切入點,為學生再次瞭解李白做好鋪墊。學生很快就背出了這首詩,但對李白不是很瞭解。

第二個環節初讀,我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讀古詩,這樣為下邊的學習做好了準備,並在檢查時為學生掃除不懂讀的字的.障礙。

第三環節是讀練相結合。我設計了師生互對詩句;口答填空題,並試寫;找出錯的地方,改過來;背誦古詩四道練習題。目的是讓學生在練中達到熟讀、達到背誦和識記古詩句中的字。這環節學生學得非常好,也達到了預期的目標。

第四個環節是要求學生試用自己的話説説詩意,引導學生藉助註釋理解詩意。這是教學的難點,學生很難説出,即使説了也不是很完整,所以在這花很多時間引導學生,導致後邊的內容無法完成。

經過這一次的教學,使我認識到,對學生的學習情況瞭解不是很全面。如果再上這一課,我會把第三個環節的“試用自己的話説説詩意”改為“根據詩意説詩句”,這樣學習的難度就會低些,也不會花過多的時間去引導學生説詩意。這樣就能更好地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

總之本課教學,雖然有遺憾,但是收穫也不小。這堂課體現了新課標理念下的“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教學中學生學得紮實,學得有效,取得預期的效果。

第7篇

?望天門山》是三年級上冊第21課,25歲的李白第一次離開家鄉,接着又興致勃勃乘舟順江而東,在經過安徽省當塗縣的東西梁山時寫下了《望天門山》這首詩。

學生沒有親身經歷很難想象詩中描寫的`畫面。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在孩子們充分的讀熟古詩之後,我邊講解便用簡筆畫繪製了一幅兩山隔江對峙、孤舟日邊而來的畫面。孩子們對古詩有了理解,當我再次讓他們讀時,呂嘉惠的舉動引起了我的注意。她一邊讀一邊加上動作,“天門中斷楚江開”右手使勁向下猛劈,好似長江將天門山猛然劈成東西兩半;“碧水東流”右手向前蜿蜒前行,“至此回”手腕迴旋,這一動作彷彿讓我真的感受到了長江之水滾滾東流,到此迴旋的情景。“兩岸青山相對出”將兩隻胳膊高高舉起,掌心相對。

“孤帆一片日邊來”左胳膊伸直,左手握拳好似一輪紅日,右手做小船狀從日邊緩緩向胸前駛來。這一連串的動作既優美又生動。我讓呂嘉惠做老師,我和孩子們一起邊讀邊表演,孩子們不僅理解了古詩,而且很快就能熟讀成誦了。看來,千萬不能小看了這些小傢伙,他們説不定就是我們的老師呢!

第8篇

古詩教學向來是國小語文教學中一塊難啃的硬骨頭,很多老師在做公開課時避之不及。古詩語言凝練,情感強烈,意境優美。學習古詩,不僅可以積累漢語精華,還能陶冶情操,所以學習古詩非常重要。《望天門山》是李白的一首讚美祖國大好河山的詩,也體現了李白對大自然的熱愛。李白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其詩也充滿了新奇的想象,學習起來有一定難度。

我在選做這節課時,只是覺得越早挑戰最高難度的領域越可以讓我更好的體會語文教學的深度。這節課也吸引來了很多老師來聽課,不過讓老師們失望了,或者説是各位老師和領導高看了我一眼。當然,這節課不夠成功的原因都是來自我個人的問題。通過華校、董校以及同組教師的評課,我認識到這節課在各方面存在的問題。

這節課的'設計意圖也是循着“讀詩句,知作者,解詩意,悟詩情”的古詩教學思路進行的。讀詩句、知作者這兩個環節都做的不錯,尤其是讀詩句貫穿了整節課。

但是,在理解詩意這一難點上沒能實現突破,這也是這一節課不成功的關鍵所在。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我國古代學習古詩文大都是直接的背誦。而現在的學科教學講究效率,所以立足文本,對文本進行深入的分析。在理解詩意這一環節,我本來想突破去逐字句去理解詩意的方法,而是通過讀和把握關鍵詞讓學生自己説説詩句描繪的場景。這一環節由於緊張被我落下了。但是,即使有這一個環節,我也不敢保證這一環節的設計會達到目的。所以,為了更有把握,還是應該採用逐字句的方式去理解詩意,先掃除理解上的障礙,再在此基礎上進行大膽的想象,效果可能會更好,也不容易落掉這一個關鍵的環節。

在悟詩情這一環節上,設計還不夠充分,這裏應該讓孩子聯繫單元導讀的同時,進行合理的引導。引導可以這樣進行:“長江,天門山,這都是我國的大好河山。那同學們説,作者熱愛這河山嗎?”這樣就能引導學生説出這首詩的思想感情,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當然,這種思想感情不能是唯一的,因為嚴格計較起來,這首詩包含的是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所以,只需要引導出激發出這種熱愛之情,再通過讀去讀出這種熱愛,就是實現了這一目標。解詩意,悟詩情這兩大關鍵沒能把握好,是這首詩教學中的最大問題,這節課給很多人的感受是重點不夠突出。

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的問題,如:由於平時對學生的課堂訓練還不夠,孩子在回答問題時聲音小、不夠活躍;評價語言還不夠生動,不能夠很好的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媒體使用上,課件還不夠精緻,色彩對比不夠明顯等等。

俗話説,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我是一個聞過則喜的人。經過了這節課的磨礪,我一定會深刻反思自己在這節課中的問題,虛心接受和學習領導老師們提出的指導意見,爭取下次做出更好的古詩課。當然,這學期得到最多的就是董校的全面的指導。我體會到董校對語文學科標準的把握,這讓我獲益匪淺。在此,我感謝各位領導老師對我的關懷關注,我也會繼續學習,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