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故鄉公開課優秀教案4篇 精品教案展示:故鄉公開課TOP選!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36W

本站為廣大教師和公務人員提供最新最優質的公文範文和教學案例。今日推薦“故鄉公開課優秀教案”,囊括故鄉地理、鄉土文化、歷史傳統等教學內容,為教師教學案例提供了有力的參考。

故鄉公開課優秀教案4篇 精品教案展示:故鄉公開課TOP選!

第1篇

生字詞、運用對比塑造人物、描寫景物,閏土、楊二嫂形象的意義 ,小説中議論語句對錶達主題的作用。

理解魯迅先生通過小説所抒發的希望有新生活的感情。

抓住故鄉人物的變化和景物的變化分析人物,理解主題。

七年級和八年級年級時各學了幾篇魯迅先生的作品,給學生打下了一定的基礎,學習本文較易理解。但文中的議論有難度,因此理解議論的作用是本文的難點,教師應重點講解。

理解運用對比突出家鄉人物和景物的變化,進一步理解課文主題,這是本文的重點,學生已具有初步賞析文章的能力,因此可以鼓勵學生賞析,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賞析能力。

短篇小説《故鄉》的素材,是魯迅1911年12月初從北京回故鄉的見聞,但它深刻地概括了1921年前30年內,特別是辛亥革命後十年間中國農村經濟凋敝、農民生活日益貧困的歷史,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社會風貌。

1919年8月,魯迅在北京買下了的住宅,於11月21日遷入,結束了長期的會館生活。12月1日,魯迅離開北京南返,於4日抵故鄉紹興,在家停留至本月24日,與同族十多户人家共同賣掉新台門故宅。賣掉故宅後,魯迅將家中什物“可送的送,可賣的賣”,都處理了,4月24日下午,魯迅“以舟二艘奉母偕三弟及眷屬攜行李發紹興”,於29日回到北京。

這次回到鄉間,幼年的夥伴、農民章閏水特地從海邊農村進城來探望魯迅。章閏水年紀剛過30,已是滿臉皺紋,形容樵悴,向魯迅講述了“農村做人總是難,一點東西拿出去總是要捐三、四回”的悲慘處境,引起了魯迅深切的同情。後來,魯迅將這次回鄉的經歷,藝術地再現於小説《故鄉》之中,並以章閏水為原型,塑造了閏土這個樸實的農民形象。 二、朗讀課文、掌握字詞 聽錄音,要求學生畫出生字詞:

陰晦(huì) 猹(chá) 五行(xínɡ)缺土 弶(jiànɡ) 腳踝(huái) 潮汛(xùn) 髀(bì) 愕(è)然 嗤(chī)笑 嚇(hè) 瑟(sè)索 黛(dài) 恣(zì)睢(suī) 陰晦 蕭索 聚族而居 無端 家境 素 如許 潮汛 蘇生 愕然 鄙夷 嗤笑 瑟索 打拱 惘然 隔膜 輾轉 恣睢 三、整體感知 整體感知:

學生自由朗讀,把課文分為 三個部分,並用1~2句話概括出課文內容。 四、自讀課文劃分段落 第一部分(1~5段)交代“我”回故鄉的時節、地點、原因。

第二部分(6~77段):敍述“我”在故鄉的所見所聞。這一部分着重寫故鄉人物的變化,又可分三層。

二層(34~52段):寫鄉鎮小市民楊二嫂的破產和巨大變化。

三層(53~77段):寫閏土的到來,他的變化,使“我”對記憶中的故鄉的美好向往徹底破滅。

第三部分(78~88段):寫“我”離開故鄉時的感觸,表達了“我”對新生活的追求與嚮往。哲理性的結尾,深化了小説的主要思想。 五、作業 用1~2句話概括你對文中人物的印象。

很高興今天能和同學們一起學習一篇魯迅的小説──《故鄉》。

這篇小説的情節其實看這個題目就知道,它是圍繞哪兩個字展開的?(板書)

“我”的閲讀──以填空“這是一篇(關於)__________的小説。”的形式瞭解學生們課下閲讀情況。

⑸ 到目前為止,我們可以看出,小説中至少有兩個故鄉,20年前的故鄉和現在的故鄉,20多年間,故鄉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發生變化的僅僅是故鄉嗎?還有沒有別的?

⑹ 師生討論:故鄉的人物、環境、經濟等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這些變化發生的原因是什麼?

⑺ 請同學們解答老師的疑問:我們都知道,理論上講,歷史是向前發展的,而實際上,故鄉的發展走了下坡路,可以説是歷史的倒退,如何理解這種現象?

⑻ 魯迅先生是中國最偉大的作家,他為什麼不在美麗的故鄉上下功夫,而要為讀者描寫這樣一個破敗、蕭條的故鄉呢?魯迅並沒有在小説中明確地揭示這一點,他越含蓄,留給讀者的空間就越大。那麼,我們應當怎樣理解呢? 二、教師小結 魯迅曾説:悲劇就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魯迅對自己的創作追求作過説明,説他寫小説的目的是要使中國人民覺悟起來,“改良這人生”,因此小説的取材,“多采自病態社會的不幸的人們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他最關注的是下層社會“不幸的人們”,創作了許多以農民和知識分子為主要描寫對象的小説,《故鄉》就是其中典型的一篇。 三、課後作業

故鄉公開課優秀教案4篇 精品教案展示:故鄉公開課TOP選! 第2張

第2篇

1.感悟作者的情感脈絡及探求人生新路的執着信念。

1.小説思想容量很大,距離學生生活又較遠,因此教師可以適當佈置課前預習。預習的內容有三點:

小説是通過怎樣的方式來刻畫閏土、楊二嫂這兩個人物形象的?在“我”的眼中,閏土和楊二嫂有什麼變化,這些變化表現在哪些方面

③課文主要運用了哪些主要表達方式,請將具體的句子畫出來。

2.引導學生抓住記憶中的故鄉及人物與眼前的故鄉及人物的對比關係,運用列表法分析小説內容,以加深印象和理解。

“我”於1919年12月回故鄉紹興接母親到北京,目睹農村的破敗和農民的悽苦,深切感受到少年時的好友與鄉鄰同他之間的巨大隔膜,引起“我”內心無法消除的痛苦的感情波瀾,同時也激起了“我”要求改變現狀的強烈願望。

把小説同時代背景聯繫起來,我們不難發現,“我”記憶中的故鄉及人物與眼前的故鄉及人物所以發生了巨大變化,有其深刻的歷史根源和社會根源。

“故鄉”這一題目,不僅交待了事件發生和發展的具體地點,而且為人物活動提供了特定的場所和環境。題目還有更深一層的含義。對於一般人來説,故鄉總是美好的,親切的,值得懷念的。但是在“我”眼中“故鄉”卻是如此衰敗、蕭條,特別是人與人之間,都隔着“一層可悲的厚障壁”,讓我感到悲涼,也激起了“我”要求改變現狀的強烈願望。

美不美,家鄉水;親不親,故鄉人。“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故鄉總是我們心中最温暖的依靠、最甜美的回憶。故鄉的變化總是牽動着我們的情思,1919年12月,在外奔波多年的“迅哥兒”回到了闊別20多年的故鄉,他看到了什麼、又感受到了什麼?讓我們來一起走進魯迅先生的《故鄉》。

(一)字詞講解(注意下列詞語的書寫、讀音及意義)。

陰晦(huì)蕭索(xiāosuǒ)愕(è)然鄙(bǐ)夷嗤(chī)笑

瑟索(sèsuǒ)折(shé)本惘(wǎng)然恣睢(zìsuī)

2.注意下列詞語的書寫、意義(詞語意義見附表)。

師:在此基礎上理順文章的線索——以“我”回故鄉的見聞和感受為線索。

師: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結構:三部分——回故鄉、在故鄉、離開故鄉。

(第一部分是前五個自然段,這一部分主要寫“我”回故鄉。“我”在故鄉所見到的蕭條景象以及“我”的悲涼的心情,並且交待了回故鄉的目的。第二部分從第六自然段開始到“……已經一掃而空了。”寫“我”在故鄉。這是小説的主體部分,主要刻畫了閏土和楊二嫂兩個人物,深刻反映了舊時代中國農民的悲慘生活和精神痛苦。第三部分從“我們的船向前走……”到全文結尾。這一部分寫“我”離開故鄉的心情和感受,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念。)

師:“我”為什麼回故鄉?回故鄉的心情怎樣?請將具體的句子找出來。

③我這次是專為了別他而來的。我們多年聚族而居的老屋,已經公同賣給別姓了,交屋的期限,只在本年。

過度——師:“我”的心情如此悲涼,那麼故鄉的鄉親父老給了我安慰嗎?

少年閏土:①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的刺去……

④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

⑥閏土的心裏有無窮無盡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⑧他後來還託他的父親帶給我一包貝殼和幾支很好看的鳥毛,我也曾送他一兩次東西,但從此沒有再見面。

⑨母親提起了他,我這兒時的記憶,忽而全都閃電似的蘇生過來,似乎看到了我的美麗的故鄉了。

師、生:少年閏土無憂無慮、天真活潑、勇敢伶俐、有豐富多彩的生活經歷……和“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①這來的便是閏土。雖然我一見便知道是閏土,但又不是我這記憶上的閏土了。

②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卻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

④“阿呀,老太太真是……這成什麼規矩。那時是孩子,不懂事……”

⑤他只是搖頭;臉上雖然刻着許多皺紋,卻全然不動,彷彿石像一般。他大約只是覺得苦,卻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時,便拿起煙管來默默的吸煙了。

⑥他揀好了幾件東西:兩條長桌,四個椅子,一副香爐和燭台,一杆抬秤。他又要所有的草灰。

師、生:中年閏土飽受生活的煎熬。(具體的分析放在第二課時)

以前的楊二嫂:在斜對門的豆腐店裏確乎終日坐着一個楊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

現在的楊二嫂:①“哈!這模樣了!鬍子這麼長了!”一種尖利的怪聲突然大叫起來。

②顯出鄙夷的神色,彷彿嗤笑法國人不知道拿破崙……

這些破爛木器,讓我拿去罷。我們小户人家,用得着。”

⑤你放了道台……有三房姨太太……什麼都瞞不過我。”

師、生:以前的楊二嫂靠自己的姿色招攬生意。現在的楊二嫂在生活的重壓下變得自私勢利、刻薄放肆……

反思:學生可能會忽略“我”,要提示學生注意把握。

①“這些人又來了。説是買木器,順手也就隨便拿走的,我得去看看。”

②來客也不少,有送行的,有拿東西的,有送行兼拿東西的。待到傍晚我們上船的時候,這老屋裏的所有破舊大小粗細東西,已經一掃而空了。

故鄉的這些人形形色色,他們來的主要目的集中在拿東西上,那一掃而空的不僅僅是屋裏的東西,還有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故土親情的淡漠讓“我”深感失望和痛苦。

上節課,我們通過學習小説的內容,簡要分析了人物形象。這一節課,我們一起來分析促使人物性格的發生變化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少年閏土:聰明勇敢,活潑開朗。中年閏土:歡喜——淒涼——恭敬、斷斷續續;遲鈍麻木,痛苦難言。

分析詞語:歡喜、淒涼、老爺、厚障壁、高牆。(見到了有着深厚情誼的兒時好友,自然歡喜;二十多年的世態炎涼和窮困窘迫的生活現實讓他感到尷尬難堪,所以淒涼;喊老爺是因為他已經深受封建等級思想的毒害;厚障壁、高牆都是比喻我和故鄉之間的隔膜,前者是因為封建等級思想,後者主要是因為生活窘迫。)

中年閏土:受封建迷信思想的毒害,生活絕望,只能將希望寄託於神靈。

①人物:放肆、潑辣、尖酸、刻薄、品行低下、可鄙可恨。

②在文中的作用:反映了故鄉城鎮小市民在生活重壓下的可鄙變化;同時,在小説中,楊二嫂是作為陪襯人物出現的,楊二嫂的尖刻、自私襯托了閏土的憨厚朴實(尤其是碗碟事件:分明是誣陷,以此作為拿狗氣殺的藉口)。

①三十年以前,在生活重壓下的閏土的父新,將希望寄託在後代身上,“在神佛面前許下願心,用圈子將他套住了。”二十年以後,在生活更沉重的壓迫下的閏土,生活比父親更慘苦了,已無力給兒子套上明晃晃的銀項圈;香爐、燭台代替了銀項圈,將希望寄託於神靈,連希望也比父親更渺茫了。

②三十年以前,閏土是一個聰明勇敢,天真爛漫的少年;二十年以後,閏土的兒子水生又長成了當年閏土的模樣,所不同的是,“黃瘦些,頸子上沒有銀圈”。

這組形象對照揭示的是:故鄉沒有變,閏土們一代接一代地在舊時代中國的黑暗社會裏生活、掙扎,一代接一代地遭受經濟上的剝削,政治上的壓迫,精神上的摧殘,重複着同樣悲慘的命運;故鄉又是變了,剝削變得更重了,壓迫變得更深了,摧殘變得更烈了,因而勞苦人民的命運,也一代比一代更悲慘了。

①現代的“我”與閏土的關係和過去的“我”和閏土的關係的對比。

過去時的“我”和閏土則是一對朋友,親密無間,無話不談。而現在時的“我”和閏土,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彼此有話“吐不出口外去”了。

②現在的宏兒和水生的友誼與“我”與閏土的關係的對比。

a.這一部分開始寫了“我”和宏兒的幾句對話,作用是什麼?

反映出宏兒和水生的深厚友情。並用宏兒、水生的友情和“我”與閏土的隔膜的對比,引出下文“我”對“新的生活”的渴望與憧憬。

b.宏兒與水生的友誼如同舊時“我”與閏土的友誼,然而這種友誼是否會仍回到現實“我”和閏土式的隔閡?“我希望他們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來……”因此,希望“他們應該有新的生活,為我們所未經生活過的。”

2.思考:作者在文章中多次描寫了故鄉的景象,請找出並作簡要賞析。

第3篇

1、探尋文中出現的四個故鄉所藴藏的思想情感,理解作者筆下的故鄉具有的特定涵義。

在作者張抗抗的筆下,故鄉是多變常新的,隨性而改、因情而動——親情友情在哪裏,故鄉就在哪裏;使自己焦慮浮躁的心靈安寧淨化的地方就是故鄉;懷着一份虔誠之心去思念去感激去懷想的地方就是故鄉。故鄉不僅是地理定位,更是精神家園,一個安放感情的地方。引領學生走進作者的情感精神世界,領悟文化意義上的故鄉是本堂課的重點,也是單元主題內涵的拓展和延伸。

什麼是鄉愁鄉情,對十三、四歲的孩子來説是遙遠而陌生的,他們沒有遊子的經歷和感受。但是當把故鄉從地理概念中解放出來時,追求心理依託的人類情感共同性卻也能喚起學生的思想情感體驗。故鄉在哪裏?故鄉在思念中。因為注入了深沉的情感,文章字裏行間洋溢着濃濃的詩意美,在回憶與想象中展開了一幅幅美麗的畫卷,文本內容與文本形式渾然融為一體。

教學環節、教師活動、預設學生活動、預設設計意圖。

初讀課文播放歌曲《橄欖樹》作為背景音樂,引出課題;

思考:作者筆下依此出現了哪幾個故鄉?傾聽,帶着問題初讀課文——廣東新會(祖籍)、浙江德清洛舍(外婆家)、浙江杭州(出生地)、小興安嶺(度過青春年華的地方)用歌曲渲染出淡淡的鄉愁氛圍,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把握文章大體內容

第4篇

1、掌握從肖像、語言、動作的描寫中分析人物性格特徵並由此推知文章主題的鑑賞方法。

2、理解小説運用對比來刻畫人物性格,突出主題的寫法。

1、認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制度的黑暗是造成農村和鄉鎮經濟衰敗、農民破產、人民生活艱辛的根源,而封建等級觀念釀就的人與人之間感情上的隔膜,更加重了這種痛苦和悲哀。

2、理解魯迅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和決心變革舊世界、創造新生活的強烈願望。

教學要點:誦讀,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情節結構,談談對小説人物的印象。

好的文章總是有很強的感染力的,它會讓你或歡喜或悲哀,或豪情萬丈,或悒鬱滿懷。《故鄉》是一篇很好的小説,曾被翻譯成多種文字,被多個國家收入教科書中。上一節課,我們讀了一節課的課文,那麼你能不能告訴老師你讀了這篇課文後有怎樣的心情?

1、在課文結尾這樣寫到:故鄉的山水漸漸遠離了我,但我卻並不感到怎樣的留戀。……使我非常的氣悶……又使我非常的悲哀。(悲哀)親不親,故鄉人;美不美,家鄉水。為什麼二十年後的一次故鄉之行卻給我留下了如此悲哀的心情?請大家看課文,找一找故鄉使我悲哀的理由。

2、提問:故鄉的景色怎樣?這一段描寫寫出了故鄉怎樣的特點?哪幾個詞語能集中表現出來?

學生思考回答:天氣陰晦、冷風嗚嗚、蒼黃的天、橫着蕭索的村莊——沒有一些活氣。

齊讀來感受一下這種悲涼。(插播幻燈)隨着時代的進步,社會應不斷髮展變化進步,可為什麼故鄉會越變越糟了呢?聯繫課文背景思考。

時代背景:1921年,辛亥革命,趕跑了一個皇帝,卻並沒有改變中國的半殖民半封建的社會性質,中國人民尤其是農民,境況日益惡化,過着飢寒交迫的生活,1919年12月魯迅回故鄉紹興接母親到北京,目睹了在現實社會生活的重壓下失去了精神生命力的故鄉的人和事,十分悲憤,1921年1月便以這次回家的經歷為題材,寫了這篇小説。

老師:如果説故鄉景色的悲涼可能會受到“我”的心情的影響(怎樣的心情?)或者天氣的影響(怎樣的天氣?),而故鄉的人卻使“我”不折不扣地感到悲哀之至了。

3、提問:課文中寫了故鄉哪些人,主要寫了誰?運用了什麼方法刻畫人物來表現“我”的悲哀?

我們先來看看二十年後的閏土有哪些方面的變化使我悲哀。要求學生列表比較少年閏土和中年閏土(插表格)

(學生思考、討論、回答,教師適時點撥、啟發。)師生共同歸納梳理:外貌的變化、與我的距離、生活的現狀、精神的麻木、寄希望於偶像。

小結:少年閏土,天真活潑、無憂無慮,懂得很多生產知識,簡直是個小英雄;中年閏土,變得滿臉愁苦、麻木遲鈍,成了一個木偶人。

4、提問:為什麼閏土變成“木偶人”了呢?找出課文中的原文回答:

“非常難。第六個孩子也會幫忙了,卻總是吃不夠……又不太平……什麼地方都要錢,沒有定規……收成又壞。種出東西來,挑去賣總要捐幾回錢,折了本;不去賣,又只能爛掉……”“多子,饑荒,苛税,兵,匪,官,紳,都苦得他像一個木偶人了。”“只是覺得苦,卻又形容不出。”為什麼他在少年時就能有所感而又形容得出.現在卻形容不出了呢?因為“那時是孩子,不懂事”,但“不懂事”的時候是一個活潑潑的人,現在“懂事”了,卻成了一個“木偶人”了。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這裏所説的“事”,實際是中國傳統的一套封建禮法關係,以及這種禮法關係所維繫着的封建觀念。他已經沒有反抗現實的不幸的精神力量。他只能承受,只能忍耐,他的精神一天天地麻木下去,他已經成為一個沒有感受力、沒有思想能力和表現能力的木偶人。

歸納:辛亥革命前後農村破產,農民痛苦生活的現實,同時由於受封建思想、等級觀念毒害,勞苦大眾所受的精神上的束縛,人與人之間的冷漠、隔膜,使閏土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

5、提問:楊二嫂也是作者着力刻畫的一個小市民的典型形象,作者也是通過對比,寫出楊二嫂的變化。細讀課文找出楊二嫂的肖像、語言、神態、動作的描寫的關鍵詞語,分析一下楊二嫂有什麼變化。(插幻燈片)

明確:肖像“凸顴骨”,“薄嘴脣”,“細腳伶仃的圓規”

(尖刻、能説會道、令人可鄙)行動“……慢慢向外走,順便將我母親的一副手套塞在褲腰裏,出去了。”(順手牽羊,明索暗偷)

小結:通過肖像、語言、神態、動作的細節描寫,表現了楊二嫂的自私、尖刻、貪婪、勢利的性格。

討論並歸納:因為農村小城鎮的破敗、貧困的生活,小市民市儈的惡習使楊二嫂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

如果説閏土的麻木讓人同情,那麼楊二嫂就令人可歎可鄙了,他們被生活壓迫的扭曲了,“我”怎能不悲哀呢?所以這篇文章讀起來讓人感到特別的沉重。

7、總結:小説塑造的閏土和楊二嫂這兩個人物形象,通過對比手法的運用,表現他們在二十多年裏發生的巨大變化,説明辛亥革俞前後農村生活的破產,農民和小市民生活的窮困,以及封建社會傳統觀念對他們的精神毒害。造成人們純真的人性被扭曲。作者塑造這兩個人物形象,真切地抒發了對現實社會的不滿,希望有新的生活的熾熱感情。

1、全文的底色是沉重的,那麼有沒有一點亮色呢?(插幻燈片)

學生看課文思考、回答、討論,教師梳理歸納:在課文的結尾,作者寫出了理想中富足美麗充滿活力的家鄉,並且相信經過大家共同的`努力,美好的理想一定能實現。

齊讀並背誦“希望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明確:這段話強調了實踐的意義。空有希望不去實踐,這種希望是無所謂有的;有了希望,注重實踐,這種希望是無所謂無的。路是由人走出來的,希望是要經過努力才能實現,這個比喻,表達了“我”追求新生活的堅定信念。

2、本文主題有多種理解,你們能不能説説自己的理解?(投影)

在你熟悉的人中,誰的變化最大?寫一寫他(她)過去和現在的肖像,用對比的手法反映出他的變化。字數50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