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集合7篇 精選三年級下學期數學教案,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83W

本站分享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集合,覆蓋了數學基本概念、幾何圖形、加減法、分數等方面,全面、系統且易於實施。希望該集合能為廣大教師帶來實用、高效的教學幫助,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的提升。

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集合7篇 精選三年級下學期數學教案,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第1篇

1、結合購物的具體情境,理解小數的意義,體會小數的特徵,能認、讀、寫簡單的小數。

2、經歷比較商品單價高低貴。。。。。。。的過程,學會比較簡單小數的大小。

3、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學會一位小數的加減計算。

4、會運用小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解決相關的一些簡單問題,與同伴交流,感受小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繫。

本單元是在我們認識了萬以內的數,會計算三位數加、減法以及學習了元、角、分等常用計量單位的基礎上進行的。教材充分利用了小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創設了較為豐富的、貼近兒童生活實際的情境,並以元、角、分等常用計量單位的知識作為學習小數的形象支撐,讓我們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小數的含義,比較小數的大小,在探究中學習小數的加、減法。學習這部分內容既可以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又能為今後系統的學習小數打下初步的基礎。

1、教學時緊密結合購物的具體情境,讓學生理解小數的意義。首先,讀懂商品標價牌是購物必需的`知識技能。會用元、角、分説明用小數表示的商品價格,是理解小數意義的一個標誌。認、讀、寫小數的學習過程,都是以學生已有的“元、角、分”的經驗為背景,並在具體情境中進行的。

2、給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機會,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與合理性。“貨比三家”要放手讓學生想辦法獨立去解決“去哪個文具店買鉛筆盒便宜”的問題,並進行交流,與同伴分享各自不同的策略;切忌包辦代替,把某一種策略歸納為知識點灌輸給學生,禁錮了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造性;要鼓勵學生敢於提出獨特的見解或質疑。

3、要把解決問題的過程與學習加減法計算結合起來。學生第一次學習小數加法是結合“買書”的情境,務必要在討論小數加法的多種算法的過程中,揭示這些不同算法的共性,即相同單位(數位)的數才能相加。這也是理解小數相加時,小數點要對齊的根據。只要理解了這一點,就為學生打通了把整數加減法的經驗向小數加減法遷移的大道。

4、整個單元的教學要逐步擴大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時間和空間。“買書”一課,在教師的指導下,側重理解了小數加法的算理和算法後,應該把小數減法的問題交給學生獨立去解決。

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集合7篇 精選三年級下學期數學教案,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第2張

第2篇

⒈、經歷平均數產生的過程,理解平均數的概念,瞭解平均數的特點和作用,掌握求簡單平均數的方法。

⒉、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估算和説理能力。

師:從孩子喜歡的球類運動入手:“小朋友們,你們都喜歡什麼球類運動?”

師:“這麼多小朋友都喜歡足球,我也和你們一樣是個球迷!不過,今天由於場地的限制,我們想組織一次拍球比賽,有興趣嗎?”

師:“咱們全班男女生分為兩大組,每組商量一下,先為本組起一個名字。”

(很快,男生組起名叫“必勝隊”,女生組起名叫“快樂隊”。)

師:“如果一個人一個人地來拍球,時間肯定不夠,咱們想個辦法,應該怎樣進行比賽呢?”

?課伊始,趣已生。從孩子喜歡的遊戲入手,激發了學習興趣;讓孩子自己想出比賽的辦法,把自主權留給了孩子。】

問題提出,同學們馬上有辦法,各隊推選一名最有實力的代表進行比賽。比賽開始,男生10秒鐘拍球19個,女生10秒鐘拍球20個,老師宣佈“快樂隊”為勝。男生馬上不服氣,“不行!不行!一個人代表不了大家的水平!再多派幾個人!”於是,兩隊又各派四人上台。比賽結果:男生隊拍球數量為:17、19、21、23。女生隊拍球數量為:20、18、15、23。同學們用計算器算出:“必勝隊”拍球總數為80個,“快樂隊”拍球總數為76個。老師高高地舉起男生代表的小手宣佈:“必勝隊勝利!”“吔!”男孩子們高興地跳了起來,女生們則沮喪地低下了頭。

這時老師來到了弱者的一邊,安慰女生“快樂隊的小朋友們,不要氣餒,我來加入你們隊好不好?”“太好了!”於是,我現場拍球29個。“快算算,這回咱們快樂隊拍球的總數是多少?”女生很快算出:105個。“這一次我宣佈:快樂隊勝利!”女同學的臉上現出了微笑,男生們卻馬上反駁:“不公平!不公平!我們是4個人,快樂隊是5個人,這樣比賽不公平!”

“哎呀,看來人數不相等,就沒法用比較總數的辦法來比較哪組的拍球水平高,這可怎麼辦呢?”

一個胖胖的小男孩站起來伸開雙臂,結結巴巴地説:“把這幾個數勻乎勻乎,看看得幾,就能比較出來了。”

?在一次又一次的矛盾激化中,在現實生活的需要中,學生請出了“平均數”。可愛的孩子一句“勻乎勻乎”,表明孩子們已經從實際問題的困惑中產生了求平均數的迫切需求。】

“我們怎樣求出平均數呢?你能想辦法試一試嗎?”很快,有同學把大數多的部分勻乎給了小數,使數字平均;有的學生用計算的方法:(17+19+21+23)÷4=20(個)(20+18+15+23+29)÷5=21(個)通過求平均數,比較得出“快樂隊”為勝方。

平均數已經求出來了,但探討並沒有就此停止,我繼續引導大家:“快樂隊拍球的平均數是21,21代表什麼?你怎麼認識理解21這個數?”

孩子此時也發現了問題:“怎麼沒有一個人拍球的數量是21呀?“

“是呀,21是誰拍的數量呀?”老師儼然一個大朋友般地與孩子們一起陷入了思考。此時的課堂很安靜,老師在耐心地等待着。

終於,一個清秀的小女孩站起來説:“21是這幾個數的平均數。”

生2:“平均數是一個虛的數,比最小的數大一些,比的數小一些,在它們中間。”

生3:“平均數不是某一個人具體的拍球數量,它代表的是幾個人拍球的平均水平。”

此刻,老師再也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孩子們,你們真是太棒了!平均數正如你們所説,它不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數,而是代表一組數的平均值。你們的學習精神和理解能力真讓我佩服!”

?在老師精心創設的情境中,在孩子們的親身感受中,他們用自己稚嫩的語言道出了他們對平均數意義的理解,雖然這只是初步的,但卻是非常有價值的。】

少兒歌手比賽(出示題目)你知道1號歌手的實際得分是多少嗎?

同學們經過計算得出:(93+98+95+83+92+96+94+)÷7=93(分)。

師:“咦?這是怎麼回事?”“為什麼小朋友們計算1號歌手的得分是93分,而電腦給出的卻是94分呢?是我們錯了,還是電腦錯了?”教師裏一片寂靜。

突然,一個小朋友大聲説:“是我們錯了!我們看歌手比賽的時候,還要去掉一個分和一個最低分呢?”

孩子們用自己的生活經驗找到了癥結所在。同學們馬上自覺地又伏案計算,去掉一個分98分,去掉一個最低分83分,(93+95+92+96+94)÷5=94(分)。電腦給出的答案是正確的。

?一個生活實例的巧妙運用,使孩子們深深地體會到在生活中不能死套公式,知識的運用要結合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那一段時間的沉默,留給孩子的是一片思考的空間。等待是一種藝術,空白也是一種藝術,我們在課堂上應該善於等待,恰到好處地運用等待藝術。】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還有什麼遺憾?你認為應該給自己佈置什麼樣的作業?”

第3篇

本課連除解決問題是在前面筆算乘法和解決一步除法問題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學生會分析其中的數量關係、會計算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新知識點增加了一步計算,在原來學習的基礎上提高了一個難度。所以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學會分析兩步除法的數量關係,正確進行計算。

用除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教材第53頁例4和“做一做”,第55~57頁練習十二第6~9題)。

1.讓學生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學會用連除的方法解決相關實際問題。

2.培養學生自主獲取信息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初步瞭解同一個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培養學生觀察、思考、分析和概括能力。

3.讓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中體驗到數學的'價值,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在解決問題中體驗成功的喜悦,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會根據數量關係用多種方法解決連除問題,並能利用乘法對除法進行驗算。

一、創設情境導入(黑板上先寫好課題:用連除的方法解決問題)

三年級女生要進行集體舞表演。老師將要參加表演的60人平均分成2隊,每隊平均分成3組。每組有多少人?

2、讓學生理解題目內容,講講自己獲得哪些信息:閲讀與理解。這個環節重點培養孩子仔細審題的好習慣。不要看到題目就動筆寫,要先分析理解後再做。

可以先將60人平均分成2隊,列式為:60÷2=30(人);再求把30人平均分成3組,列式為:30÷3=10(人)。

(1)通過以上的分析、解答,思考:如何對計算結果進行驗算呢?已知總數,如何求平均數?

三年級同學去春遊,學校把參加春遊的144名學生平均分成6個隊,每個隊平均分成3組。

a、平均每隊有多少人b、平均每組有多少人c、6個隊一共多少人

下面是一種藥品説明書的一部分,你知道這瓶藥夠患者服用10天嗎?

驗算:10x3x2=30x2=60(人)或者10x(2x3)=60(人)。

1、本節課要引導學生從應用知識解決生活裏相關的實際問題,體會數學的作用,逐步樹立應用數學的意識,從而從“有用性”的外在角度刺激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更積極主動,更有興趣的來學習今後的計算課。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滲透一種數學策略,掌握一種數學方法,使今後學生面對沒出現過的題目類型或其他生活中的問題時,不再驚慌不已、束手無措。本節課要傳達給學生的是:原來新問題也不可怕,也只不過是舊知識的重新建構。

2、解決問題的策略是多種的,注重培養學生從多角度對問題教學思考。

3、注重解題思路的分析過程,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4、注重培養學生找出中間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思路。

第4篇

2、讓學生經歷比較幾個圖形面積大小的過程,體驗比較策略的多樣性。

3、通過學生參與畫圖活動,進一步認識圖形面積的含義。

4、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分析綜合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並培養學生與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2、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分析綜合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

體驗比較策略的多樣性,培養學生與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學具:紅色長方形、黃色長方形、藍色長方形各一個,大小相同的小正方形學具若干,剪刀,直尺,水彩筆。

同學們,老師這裏有一張兒童畫非常漂亮,我想把它裝飾一下,都需要什麼?(四周加上框,加膜等)四周加上框需要求它的什麼?(周長)再給它配上一塊玻璃,配多大的玻璃合適呢?還能用長短來表述嗎?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探究這個問題。

1、我們身邊每個物體都有自己的面,請你們找一找並摸一摸它們的。面,你發現了什麼?(大小有什麼不同)再請一位同學上來摸一摸黑板的表面,觀察鉛筆盒蓋的表面和黑板的.表面,你發現了什麼?

2、看課件比較數學書和練習本封面的大小,一元硬幣和一角硬幣表面的大小。

3、我們如果把黑板畫在紙上是什麼圖形?以前我們學過哪些平面圖形?(課件演示)説一説這些圖形的面在哪裏?

4、(課件演示)觀察這幾個圖形,它們的面又在哪裏?讓學生體會封閉圖形才有面的大小。

剛才我們比較了什麼?所比較大小的部分有一個名字叫面積。

誰來説説面積指的是什麼呢?(引導學生理解、完善面積的含義)學生彙報後教師小結面積的定義。

(板書:物體的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

1、每人都有三張不同顏色的彩紙,誰能不借助學具很快比較出哪張彩紙的面積,哪張彩紙的面積最小。(學生活動)説説用的什麼方法。

3、那麼這兩張彩紙的面積誰大誰小呢?(紅色和藍色)

意見不統一,如何準確地比較這兩張彩紙面積的大小呢?你能想出什麼好辦法?可以藉助你們的學具,動手試試。(四人小組活動)

4、小組彙報,交流反饋比較的方法。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

説説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有哪些收穫?我們開始講的要給兒童畫配一塊玻璃,玻璃面的大小不能用長短來表述,要用什麼來表述?

四、圖案設計大賽。(體驗面積相同的圖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狀)

要求:在方格紙上畫出3個面積等於7個方格的圖形,比一比誰畫得準確而有創意。

第5篇

平均數作為統計知識中的一個重要內容,是常用的一種“特徵數”。教材中所介紹的是一堂求算術平均數的課,從基礎知識來看,一是理解平均數的意義;二是掌握求平均數的方法。前者屬於數學思想,後者屬於數學方法。對於本課我從統計的角度出發,在考慮這節課“教什麼”的問題時,根據教材特點,把教學目標定位為:重點教學平均數的意義,其次才是求平均數的方法。在考慮“怎麼教”的問題時,首先從學生方面考慮,因為知識並不能簡單地由教師傳授給學生,只能由每個學生依據自身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主動地加以建構。再根據教材特點,我主要通過創設一定的問題情境,使學生在解決問題中深刻感悟平均數的意義,從而更好地掌握求平均數的方法,並能靈活應用,解決實際問題。具體如下:

1、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經歷探索、思考、交流等數學過程理解平均數的實際意義,掌握平均數的特徵,並且會運用平均數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2、讓學生探索平均數的求得方法的多樣性,能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選用方法進行解答,感受計算方法與策略的巧妙,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

3、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習慣,讓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二)教學重點: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和求平均數的方法。

師: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來研究我們的姓名,誰願意把自己的姓名向大家介紹介紹。(學生高聲的介紹自己的姓名)

師:能否把你自己的姓名與筆畫數也製成這樣的表格,比一比,看看誰製作的最漂亮。(學生動手製作表格)

師巡視指導,蒐集、選擇教學信息。學生完成後作簡單交流。

師:請觀察老師姓名的筆畫數,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師:知道了筆畫數的總數,你現在又能解決什麼問題?

師:那這7畫與胡必泛這三個字的.筆畫數之間還有關係嗎?

(學生小組討論,教師巡視指導。討論完畢,開始全班彙報交流。)

(2)平均筆畫數比筆畫最多的少一些,比筆畫最少的多一些。

(3)平均筆畫數在筆畫最多的數字與筆畫最少的數字之間。

師:從同學們的發言中我發現,平均筆畫數反映的既不是這三個字中筆畫最多的那個,也不是反映這三個字中筆畫最少的那個,而是處在最多和最少之間的平均水平。我們把7叫做胡老師姓名筆畫數的--平均數。(板書課題)

師:請同學們算出自己姓名的平均筆畫數。(師巡視指導,選擇、蒐集有價值的信息。)

出示教師巡視時蒐集的三個學生的姓名筆畫數統計表。(一學生姓名兩個字,一學生姓名三個字,一學生姓名四個字。)

師:比較他們姓名中每個字的筆畫數,你有什麼方法?

(讓學生先在小組內討論,然後組織全班彙報交流。)

預設生(1)比總數好比,能夠很清楚明瞭的知道誰的姓名筆畫數多,誰的姓名筆畫數少。

(2)比平均數公平,因為他們三個人的姓名字數不一樣多,分別是2個、3個和4個,比總數的話字數越多,筆畫數相對就會多起來,這不公平,而平均數卻能反映每個字筆畫數的總體情況,與字數的多少無關,這就比較公平合理。

師:假如用這三個字姓名的筆畫數與胡老師的姓名筆畫數相比,那又可以怎麼比呢?

師:同學們做得很好,在比較時考慮到了字數的多少,公平與否。

出示(1)文成縣實驗國小四年級平均每班有學生56人。

師:你猜這些數據是怎麼得來的,是什麼意思,有什麼用處?

預設生(1)56是四年級總人數除以班級數得來的,表示四年級每班人數的平均水平,不一定每班就是56人,但可以預測每班的大致人數。

有一個籃球隊的5個同學,身高分別是148釐米、142釐米、139釐米、141釐米、140釐米。他們的平均身高是多少釐米?

師:誰來估計一下這個小組的平均身高大約是多少?並説説你的理由。

預設生的估計數在139--148之間,如果超出這個範圍,則要組織討論所猜的數值為什麼不可能,從而加深對平均數概念的理解。

學生列式計算,教師巡視指導。選一個學生板書列式,(148+142+139+141+140)÷5

預設生:我先求出這個小組5位同學的身高和,然後除以小組人數。

師:大家能不能總結一下求平均數的方法?個人先想一想,然後小組內交流。

學生彙報後,教師簡單小結求平均數的一般方法,總數÷份數=平均數。同時説明有時也可以運用移多補少的方法求平均數,對計算答案的過程對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要求,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在此暫時不作總結提升,留待練習課中予以落實。

第6篇

1.結合生活實例,通過判斷、舉例等感知平移與旋轉現象,體會平移和旋轉的特點,並會直觀地區分這兩種現象。

2.通過觀察推斷、操作驗證等,正確判斷平移的方向和距離,初步感悟平移的本質。

3.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平移後的圖形,感受平移的幾何特徵。

過程與方法: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善於觀察的習慣及動手實踐、發揮想象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在解決實際問題中使學生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和應用價值。

師: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着許多豐富多彩的運動畫面,今天老師就給大家帶來了一些,你們想看嗎?

師:不過呀,在沒有看畫面之前,老師有個小小的要求,就是認真觀察的同時要開動你聰明的腦筋思考:它們的運動方式也就是運動的樣子一樣嗎?同學們還可以邊看邊用手勢表示出它們運動時的樣子。好,下面請同學們仔細觀察,

師:那你能根據它們不同的運動方式,也就是運動時的樣子分分類嗎?同桌之間交流一下,你們是怎麼分的?為什麼要這樣分?

根據學生的回答:火車,電梯,纜車的運動分為一類,它們的運動路線都是直的;這些物體都是沿着直線移動的,這樣的現象叫做平移(板書:平移)輪船,風扇,鐘的指針的轉分為一類,它們都是轉動的。這些物體都繞着一個點或一個軸轉動這樣的現象,我們把他叫做旋轉

師: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有趣的“平移和旋轉”。(把課題補充完整)

師:同學們,我們已經初步瞭解了平移和旋轉的特點,根據這些特點你能正確判斷出下面的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轉嗎?

師: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平移和旋轉的現象呢?(指名舉例)。

師:同學們通過你們剛才的學習,你能用自己的動作把平移和旋轉做出來嗎?

師: 平移和旋轉在生活中隨處可見,細心的同學一定會發現它的,同學們猜想一下,大樓在現實中會平移,旋轉嗎?

師:剛才有的同學説會,有的説不會;下面老師就領着大家一起去看一下工程師們是如何讓整棟大樓平移的。具有悠久歷史和文化的上海音樂廳,始建於1930年,是當時上海的一流電影院,1959年改成音樂廳。為了更好的保護它,上海市政府決定對它整體平移,20xx年從原址向東南整體平移了約66米,使得上海音樂廳終於重放光彩。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具體的過程。

師:是啊,真是太神奇了!這體現了人類的智慧,這就是知識的力量!只要我們學好數學,用好數學,就能為我們的生活服務,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下面讓我們也來研究研究平移吧!

情景:請同學們看大屏幕,老師要給圖中的這座房子搬家,請同學仔細的'觀察小房子是在做什麼運動?(平移)向哪邊平移的?(右邊),你們能判斷一下這小房子到底是平移了幾格嗎?

師: 好的,同學們,先別説出答案,請你拿出你們手中的這兩張卡片,自己動手移一移,移動一格,數一格,然後説出這個房子是向右平移了幾個格呢?也可以兩個人商量商量看,好,現在開始。

師:同學們,其實要看一個房子平移了幾格,你看的這個點不能變,你不能説一會看這個點,一會看那個點。

師:同學們看老師來演,我們先在原來小房子上找到一個定點,然後在移動後的小房子上找到這個點,這個點平移了幾格,這個圖形就平移了幾格。

師:好的同學們,這個問題咱們搞明白了,如果給你一幅圖讓你來判斷它們分別向哪平移幾格,你能準確的作出判斷嗎?

師:剛才孩子們又能移,又會數,如果請你們在紙上把平移後的圖形畫出來你們會嗎?

師:比如説我想請你把這個三角形向右平移6格之後的圖形畫出來,你們能嗎?

師:先找到圖形中的一個點把它平移,再找到其餘各個點,把它們平移到相應的格子,然後把各個點連接起來,就可以得到平移後的圖形。

師:請大家把平行四邊形向下平移5格後的圖形,畫出來,自己用剛才的方法畫畫看

師:隨着鐘錶指針的旋轉,這節課也即將結束,孩子們我們來回顧一下,今天這堂課我們學習的是( ),誰能用自己的話説一説像什麼樣的運動方式是平移,像什麼樣的運動方式是旋轉呢?

師:生活中還有很多平移和旋轉的例子,希望同學們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做一個有心人,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去發現身邊更多有趣的數學問題,好嗎?課堂的最後讓我們一起伴隨着優美的音樂欣賞一下有平移和旋轉得到的美麗的圖案,去感受一下平移和旋轉帶來的藝術之美吧!

第7篇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小數的初步認識,位置與方向,面積,年、月、日,簡單的數據分析和平均數,用數學解決問題,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

在數與計算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以及小數的初步認識。這部分乘、除法計算仍然是國小生應該掌握和形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重要基礎。例如,用兩位數除多位數,每求一位商的步驟與用一位數除的步驟基本相同;又如,兩位數乘兩位數是學習小數乘法的必要基礎。

從本冊開始引入小數的初步認識,內容比較簡單。此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或用到有關小數的知識和問題,這部分知識的學習,可以擴大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範圍,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使學生初步學會用簡單的小數進行表達和交流,進一步發展數感,併為進一步系統學習小數及小數四則運算做好鋪墊。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位置與方向和麪積兩個單元,這是這冊教材的另兩個重點教學內容,為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提供了豐富的素材。通過這些內容的學習,讓學生初步形成辨認方向、表達與交流物體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通過現實的數學活動,讓學生獲得探究學習的經歷,探索並體會引進統一的面積單位的必要性,認識面積單位,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進一步促進空間觀念的發展。

在量的計量方面,這一冊進一步擴大計量知識的範圍,除了面積單位的認識外,還安排了認識較大的時間單位年、月、日及24時計時法。這些內容的教學可以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時間觀念,並通過實際操作與具體體驗,培養學生估計面積大小和時間長短的意識和能力。

在統計知識方面,本冊教材讓學生初步學習簡單的數據分析和平均數。教材向學生介紹了兩種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學習看這兩種統計圖,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通過學習平均數的含義和簡單的求平均數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和實際應用,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個單元,專門教學用所學的乘除法計算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另一方面,安排了“數學廣角”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學習簡單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換思想,並能應用集合和等量代

換的思想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養他們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悦,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1.會筆算一位數除多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會進行相應的乘、除法估算和驗算。

2.會口算一位數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兩位數乘整

3.初步認識簡單的小數(小數部分不超過兩位),初步知道小數的含義,會讀、寫小數,初步認識小數的大小,會計算一位小數的加減法。

4.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餘的七個方向,並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5.認識面積的含義,能用自選單位估計和測量圖形的面積,體會並認識面積單位(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頃),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會用公式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並能估計給定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6.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瞭解它們之間的關係;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數;知道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7.瞭解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瞭解平均數的意義,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結果是整數);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8.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9.初步瞭解集合和等量代換的思想,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面積以及簡單的數據分析和平均數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