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遊褒禪山記教案7篇 遊褒禪山記:探究中國文化傳統與思辨精神的教學設計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64W

《遊褒禪山記》是南北朝時期名士陶淵明所作的一篇隨筆,通過遊覽優美的禪山風景,探討人生哲理和修身之道。該教案旨在引導學生品讀文中的語言和意境,悟出山水與人生之間的深刻內涵,促進學生的文學素養和思辨能力。

遊褒禪山記教案7篇 遊褒禪山記:探究中國文化傳統與思辨精神的教學設計

第1篇

2、學習即事明理,敍議結合,前後緊密相扣的寫作方法。

3、學習作者“盡吾志”和做學問“不可不深思而慎取”的治學態。

2、 學習即事明理,敍議結合,前後緊密相扣的寫作方法。

學習即事明理,敍議結合,前後緊密相扣的寫作方法。

【教學方法】誦讀法、自主學習法、合作探究法教學重難點:

在國中,我們學過《醉翁亭記》、 《岳陽樓記》,“記”是一種文體記,可説明、議論、描寫、敍述。本文它一篇遊記。那遊記的共同點是什麼呢?(明確:抓住山川風物的特點,表現山水之美,抒發作者感情。)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遊記,卻不以表現山水之美為主,而是在記遊的基礎上,進行大量的議論,議論是文章的中心,而記敍只是一個引子。這篇遊記就是北宋散文家王安石的《遊褒禪山記》(板書)。那麼作者藉助遊褒禪山,闡發了怎樣的道理呢?下面就來學習這篇文章。

王安石(1021—1089),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字介甫,號半山,撫州臨川(現在江西臨川)人。封荊國公,故世稱“荊公。嘉祐六年(1061)上萬言書,提出變法主張,後司馬光執政,廢盡新法,王安石憂憤去世。卒諡文,故又稱“王文公”。

王安石在文學上也是個革新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作品今存《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

?遊褒禪山記》是王安石三十四歲時(1054年)從舒州判通任上辭職,在回家的路上游覽了此山,三個月後以追記的形式寫下此文。雖然是遊記,但卻是借記述遊山來説理。

1、學生自由誦讀課文,要求:邊讀邊劃出段落序號、讀準字音和停頓

過渡語:俗話説“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我們讀也讀了,現在就請大家依據課文註釋,説説看,文章的每一段講了什麼內容,好嗎?我們分組進行:男生負責一二自然段,女生負責三四五自然段。當然你們可以在翻譯之前,提出不理解的詞語,其他同學幫助解答。

具體步驟:(1)先給學生三分鐘時間,譯讀課文,並圈出疑難字詞。

4、自讀,理清思路(從表達方式考慮,課文共五段,各段表達方式有何不同):

4、借僕碑抒發感慨,提出治學必須採取“深思而慎取”的態度。

提示:寫僕碑是為後面議論埋下伏筆,作者認真考證僕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體現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後面議論中提出“深思慎取”的依據。

(3)這一段説明事物方位清楚,層次井然。交代空間的變化,有何作用?

(1)遊記一般要寫出景物的方位,使之在讀者的印象中產生空間概念,形成立體感。試以華山洞作為參照物,説出禪院、僕碑、前洞、後洞的方位。

提示:禪院在距華山洞五里的西面,因為華山洞“距其院東五里”;僕碑在華山洞西面百餘步的地方,因為僕碑是作者從禪院東去華山洞的路上看見的;前洞就是華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對於後洞的“後”而言的;後洞在華山洞北面五六裏的地方,因為華山洞在“華山之陽”,“由山以上”則是北面了。

(2)第2段略寫什麼?詳寫什麼?運用了哪些對比?有哪些作用?

略寫前洞(19字),較詳細地寫了後洞特點及遊後洞的所見所感。

多處設比:①前洞的.平曠與後洞的幽深對比;②前洞“記遊者甚眾”與後洞“來而記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對比;③“餘所至”之淺與“好遊者”所至相比;④進洞時“其見愈奇”的欣喜與出洞後因“不得極夫遊之樂”的懊悔相比。

明確: “後悔”,因為餘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卻隨之出,不得極夫遊之樂也,實意在説明自己意志不堅定。

(1)齊讀第三段,思考:在這一段裏,作者一開始就指出古人瀏覽觀賞,“往往有得”, 其“有得”的原因是什麼呢?

(3)追問:那麼,怎樣才能做到像古人那樣探究思考的廣泛而深入呢?作者從哪些方面來發揮的?

①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③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作者揭示了成功的條件就是 “志”、“力”、“物”,強調了“力”與“物”這兩個客觀條件的作用,又強調了“志”這個主觀因素的關鍵作用,強調只要盡己之志,雖然不能達到目的,亦可“無悔”、“無譏”,作者在這兒所論述的既是遊山之所得,又是治學處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業之道。從這裏大家受到了什麼啟發?能不能結合自己的生活學習談一下。

思考: “古書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話相照應?(“其文漫滅”。)“後世之謬其傳”又是跟哪句話相照應?(“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作者認為現實中像這樣的情況多嗎?(“何可勝道也哉”)

由此討論:你認為現實生活中像這樣的情況多嗎?請舉例證明。

學生暢所欲言,估計説的更多的使廣告招牌、報章雜誌上出現的。(略)

明確:作者從僕碑發生聯想,指出對待傳聞應該採取“深思慎取”的態度。

(2)學習遊記寫法的結尾:同遊者的姓名沒有出現在正文裏,而是記在這段文字中,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這樣寫在文尾,能使行文簡潔,避免橫生枝節,這也是古人寫遊記常用的格式。如《小石潭記》的結尾也是這樣。

提示:試從①過渡銜接;②兩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後呼應;③遊山與治學處世兩者的內在聯繫這三方面思考。

(2)記僕碑情況突出“花山”二字,為後文的議論作鋪墊。 (3)強調前洞路近、地平、遊者眾,後洞強調路遠、奇險、遊者少。為後文議論作鋪墊。

教學預設:本文把遊山_和治學兩個不同的事物聯繫起來,借遊山的體驗,説明了處事、治學都要 “盡吾志”和“深思而慎取”的道理。

(1)我們可以不偉大,但我們莊嚴;我們可以不永恆,但我們真誠;我們可以不完美,但我們努力。(畢淑敏)

(2)如果老天爺不曾給你聰明的才智和顯赫的家世,那麼,“態度”將是唯一能使你勝出的金鑰匙。

一天獵人帶着獵狗去打獵。獵人一槍擊中了一隻兔子的後腿,受傷的兔子開始拼命奔跑。獵狗在獵人的指示下也是飛奔而去追趕兔子。可是追着追着,兔子跑不見了,獵狗只好悻悻地回到獵人身邊,獵人開始罵獵狗了:“你真沒用,連一隻受傷的兔子都追不到。”獵狗聽了很不服氣地回道:“我盡力而為了呀。”再説兔子帶傷終於跑回洞裏,它的兄弟們都圍過來驚訝地問:“那隻獵狗那麼兇,你又帶了傷,怎麼跑得過它的?”“它是盡力而為,我是全力以赴呀,它沒追上我,最多挨一頓罵,而我若不全力的話我就沒命了。”

遊褒禪山記教案7篇 遊褒禪山記:探究中國文化傳統與思辨精神的教學設計 第2張

第2篇

?遊褒禪山記》是北宋的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的一篇補世力作。這篇遊記,敍述他和幾位同伴遊褒禪山的經過,並藉此生髮議論,説明要實現遠大理想,成就一番事業,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質條件外,更需要有堅定的志向和頑強的毅力,並提出治學必須採取“深思而慎取”的態度。遊記立意超卓,指向鮮明,言簡而意豐,言近而旨永。“吟詠之間吐吶珠玉之聲,眉睫之前卷舒風雲之色”,自創新格而彌足珍貴,彪炳千古而有無限的可開掘性。

本課是高中語文課本第二冊第五單元中的第二篇文言文。本單元的學習內容是宋代散文。《六國論》和《遊褒禪山記》是教讀課文,《伶官傳序》和《石鐘山記》是自讀課文。《六國論》和《伶官傳序》都是借古諷今的史論,《遊褒禪山記》和《石鐘山記》都是因事説理的遊記。《遊褒禪山記》顯然引領了《石鐘山記》。

此前,學生學習文言文已經有了國中三年的學習經驗,上了高中後又掌握了不少的文言知識。因此,學生學習這篇淺易的文言文並不會感到特別的吃力。高中語文教學大綱對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要求是:能夠誦讀淺易文言文,理解詞句的含義和作品的思想內容,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重點掌握常見的150個文言實詞、18個文言虛詞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課文中的用法。根據這一要求,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一、認知目標——學習本文中名詞活用為動詞、形容詞活用為動詞的用法。瞭解文言虛詞“以”、“其”的意義與用法。學習本文從記游到議論,即事明理的寫作方法。

二、能力目標——熟讀背誦,培養學生閲讀文言文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領會治學處世皆須堅定意志,並且要深思慎取的道理。

一、重點積累名、曰、文、進、奇、好、出、極、觀、求、險等文言實詞的意義。

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三主”的教學思想以及素質教育的方向,培養學生良好的閲讀習慣,發展學生健全的認知結構,激勵學生積極的情感因素,使學生理解學習過程,學會學習。

一、本文是一篇文言文,文字上有一定的障礙,應在課前梳理清楚。

二、本文又是一篇遊記,可與學過的舊課文進行聯繫比較。

三、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利用多媒體手段展示相關的風光圖片以及作者的遊程(製作成多媒體課件)。

四、為了掌握本文重要的文言詞語,可利用多媒體手段展示相關課堂習題。

高一學生對文言文閲讀已具備了一些基礎知識和積累,但對如何學習文言文,還是一個新課題,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運用已有的知識框架同化新信息,建立新的智能,逐步走向獨立學習的境界。

一、引導學生利用課文註釋,使用工具書自己翻譯,必要時教師進行點撥、解難,培養自學能力。

三、調動學生思考、討論、交流的積極性,教師適時點撥,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提示學生反覆誦讀課文,體會文章所闡述的道理。

五、鼓勵學生及時歸納學習文言文的方法,注意積累文言文知識。

首先給學生介紹x的七絕詩《為李進同志題所攝廬山仙人洞照》:“暮色蒼茫看勁鬆,亂雲飛渡仍從容。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峯。”學生通過誦讀領會了“無限風光在險峯”一句的含義。隨後因勢利導,引出課題,指出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王安石的《遊褒禪山記》,就含有類似的深邃哲理。

先用錄音機播放課文朗讀,再組織學生誦讀全文,瞭解文章大意,從整體上把握文章內容。糾正不正確的讀音。並以提問的形式檢查學生的理解情況:

②文中第三段的議論是針對哪部分內容闡發的?(第2節)

得出怎樣的結論?(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

③文中第三段的議論是針對哪部分內容闡發的?(第3節)

得出怎樣的結論?(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慎取之也。)

④請同學們讀課文,從文中找出能夠作為"無限風光在險峯"註腳的語句(“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

a、引導學生自讀前兩段,讓學生敍述遊山經過。從學生的回答中提出重點實詞的解釋方法。

(“舍”在註釋中解釋為“築舍定居”,其根據是什麼?曾見過的類似的句子有哪些?這樣解釋是古漢語的什麼特點?——名詞活用作動詞,曾學過“驢不勝怒,蹄之”、“公將鼓之”等。總結:“慧褒始舍於其址”,在“其址”前邊的必須是個動詞,來表示慧褒的動作。因此,從“舍”的名詞必須引申開去,會想到“舍”是由人建造給人居住的,故釋為“築舍定居”。這便是從詞的位置以及詞的關係來揣摩詞的意義。因此,識詞辨義要考察語言環境,不但在句中看,還要注意句與句的關係。前兩段中用法相近的還有: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名:名詞作動詞,“命名”之意。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詞作動詞,“照明”之意。這便是詞類活用)

(為後文作伏筆,作者認真考證僕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物的本源,充分體現了“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這也是“深思慎取”的依據。)

(2)第2節略與詳是怎樣安排的?其中有哪些對比?這些對比的作用是什麼?

歸納“名、曰、文、進、奇、好、出、極”的意義與用法。

第二段詳寫遊後洞的經過,着重寫在力尚足、火尚明的情況下,竟隨“怠者”而返的遺憾心情。還有前洞與後洞的對比,都為第3、4段的議論打下伏筆。

第二層:“蓋餘所至”到段末,追記後洞所見並表達遺憾的心情。

①古代遊記中寫感受,常用一句話來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記》末段:“太守之樂其樂”“醉能同其樂”二語便是該文的主旨。説説本文的主旨可用哪句話來概括。

③這本來是件有“悔”的事,為什麼作者又説“可以無悔”呢?

①“盡吾志”這句話跟前段記遊中哪句話是前後照應的?

(“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

小結:“隨之止”是放棄自己的意願,不做的努力而屈從別人,這正是本句的要害。

(3)這樣説來,這兩句話是不是專指碑文字跡模糊和“花山”被誤傳為“華山”這兩件事説的呢?為什麼?

(不是,它既是專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從“何可勝道也哉”中,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傳或刊印的訛誤。)

小結:這就是從個別引申出一般的寫法,也表現了作者的闊大胸襟,看問題有思想高度。

5、略講第五段:瞭解古人寫遊記結尾的寫法和作用。

中心思想。(這篇遊記敍述作者和幾位同伴遊褒禪山的經過,並藉此生髮議論,説明要實現遠大理想,成就一番事業,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質條件外,更需要有堅定的志向和頑強的毅力,並提出治學必須採取“深思而慎取”的態度。)

寫作特色。(因事見理、敍議結合,重點突出、詳略得當,結構嚴密、前後照應)

心得交流。(各人用一句話説説自己學習本文後的感想)

因事見理、敍議結合重點突出、詳略得當結構嚴密、前後照應

第3篇

2、 從遊山這樣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現積極的人生態度。

1、本文是古代遊記中的一種特殊體式,它以發議論為主而以記遊為輔,議論又涉及哲理問題,學生初次學習這樣的文章,會有一定的困難。解決這個困難的辦法是:一開始就指導學生初步瞭解文章的全局,抓住全文的警策“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這句話,初步理清脈絡層次,然後逐段教讀,最後總結全文。這種教學方式可以概括成:“全局——局部——全局”。

運用這種教學方式,必須以學生的充分預習(必要時可以從課堂抽出20分鐘讓學生預習)為前提。

2、對語言障礙要有足夠的估計。本文中有些句子層次較多,有些詞看似平常而用法和含義比較特殊,常見虛詞“其”“之”“以”等出現的頻率較高,且涉及多種用法,這些都是困難所在。有些詞、語、句要提出來,用靈活的方式(據上下文義推測、文白對照、長句化短句、語法分析等)進行解釋;有些可以在教讀過程當中以提問方式要求學生解釋,而後補充糾正;有些可以放到結束課上,通過分類整理,加深理解。更為重要的是,要在誦讀課文的過程當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領悟上述詞、語、句的含義。

3、本文作者的思想是深沉的,胸懷是闊大的,所以能從遊山這樣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現積極的人生態度。這一點,學生很難品味出來。因此,教師應當將示範背誦作為一種直觀的教學手段加以運用,必要時應逐句地帶領學生誦讀。

第1課時:講解文章主旨和佈局,介紹作者,誦讀第1段。

第3課時:誦讀第4、5段,總結全課,完成練習第一、三、四題,整理實詞。

3、注意本文中的“其”“之”“以”都有多種用法。

教師:本單元四篇課文中有三篇是遊記。遊記這種體裁我們並不陌生,國中時我們已經學過。

學生説出遊記的篇目。(即“教學設想”中提到的那四篇。注意不要把《陶花源記》和《岳陽樓記》列入遊記。)

教師:根據初讀印象説説《遊褒禪山記》跟上述四篇有什麼不同。(從記遊中生髮議論。)

教師指出:古代遊記的寫法不拘一格。像《遊褒禪山記》這樣由記遊中生髮出大段議論的不算很多,這是古代遊記中的一種特殊體式。閲讀時要注意的是,文章議論的中心是什麼,它怎樣由記遊中生髮出來。能把握住這兩個問題,才能學好這篇文章。

2、學生齊讀全文。在齊讀前先檢查三個長句中停頓的劃分並正音。

正音”無物以相(xiàng)之 何可勝(shēng)道也哉 長樂王回深父(fǔ)

3、教師指出:古人在遊記中寫感受常用一句話來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記》末段“太守之樂其樂”“醉能同其樂”二語便是該文的主旨。試參照此例説説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話來概括。

(學生可能説出多種答案,可以稍加討論。對不確切的答案應作一點分析,例如“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僕碑而言,不過是信筆拈來,與遊洞無關。作者此次遊褒禪山的主要目標是遊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緣此而生。)

討論後應確定,“盡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4、追問:作者説“不能至”是指什麼説的?(不能至洞的深處,不能見“非常之觀”。)這本來是件“有悔”的事,為什麼作者又説“可以無悔”呢?(因為已經“盡吾志”了。)“盡吾志”是什麼意思?(為實現自己的願望作最大的努力。)

5、“盡吾志”這句話跟前段記遊中哪句話是前後照應的?(“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極夫遊之樂”是指什麼説的?(至洞之深處。)為什麼到了洞之深處才能“極夫遊之樂”呢?(從“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也表現了這樣的意思。)你們能不能從毛主席詩詞中找出一句話來概括作者的這個意思呢?(“無限風光在險峯”。)再説作者的“悔”——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麼?(“隨之”。)

小結:“隨之”,就是放棄自己的意願,不作最大努力而屈從別人,這正是本句的要害。

關於本文的寫作背景,“預習提示”已經説過,這裏稍作補充如下:本文是王安石34歲時的作品。四年後(1058年)他給宋仁宗上萬言書,主張改革政治;十六年後(1070年)拜相,不顧保守派的反對,積極推行新法。傳有“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觀點,這跟本文“盡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無悔矣”的觀點是一致的,可視為這一觀點的發展。

四、學生齊讀課文前四段。要求在誦讀中體會作者“盡吾志”的思想和文章佈局上的特點,弄清作者的總體構思。

五、歸納文章佈局的特點。前面在討論文章主旨時,已經涉及佈局的一些特點。這裏只稍作補充,然後歸納。

問:本文記遊程從什麼地方開始?到什麼地方結束?(從“慧空禪院”開始,到出後洞時結束。)可見第1、2段是記遊部分。

問:作者發了哪些議論?(“盡吾志而不能至,可以無悔矣”“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前一點是由什麼事情生髮出來的?(遊後洞而未能“極夫遊之樂”。)後一點呢?(“有碑僕道,其文漫滅”)可見第3、4段是議論部分,分別照應第1、2段。

?説明〕教師範讀不要求連貫,可以隨時穿插一些小問題:

①“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哪一個是本名?(華山。)哪一個是別名?(褒禪山。)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此前不叫褒禪山;“有碑僕道……曰‘花山’”——可見“花山”是古名,“花”後來訛音為“華”。)

②“唐浮圖慧褒……名之曰‘褒禪’”——這句説別名來由。下句“今所謂……廬冢也”作補充,證明此説正確。

③“距其院東五里……名之也”——“華山洞”,這裏是指前洞還是指後洞?(後洞,下文可證。)這句介紹華山洞名由來。

④“距洞百餘步……曰‘花山’”——“有碑僕道”中有省略成分嗎?(“僕”後省“於”。)説碑“距洞百餘步”,卻沒有説出方位,據你判斷,碑應在洞的哪一面?(西面。作者以慧空禪院為參照物,再去前洞,正是向東走,先見碑而後見洞,可見碑在洞的西面。)

教師巡視全班,先背下來的學生可以舉手,接受教師個別檢查。

本名→別名由來及證明→華山洞名來由→從僕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謬。

①為什麼要先點出洞名?(下文主要記遊華山洞經過,又由此生髮議論。)

②為什麼説“華(huá)山”是“音謬”?(古文無“花”字,“花”小篆中作■,像花之形;“花”是後起字,有此字後,“花”“華”分開。)

③“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在現代語中應是兩句話:因為它在華山南邊,(所以)這樣稱呼它。“名之”是下半句,表示結果。

1、先全班學生齊背,然後抽查個別學生1—3名,從中發現問題要做具體指導。

先檢查練習的第二題的完成情況。這裏不書題文,只寫答案。

後“其”:代詞。那些(遠指,作“好遊者”定語)。

後“其”:代詞。代遊客,此處須用本名,不用現代語代詞。

整理:教師可事先在黑板上畫好圖表,然後一邊檢查,一邊將題號列入空白欄內。

①“其下平曠……所謂前洞也”——“前洞”陪襯“後洞”,一筆帶過,妙。

②“由山以上五六裏”——“以”的用法同“而”,一筆帶過行程。“有穴窈然”——寫所見,“入之甚寒”——寫所感。“問其深”——寫所問。這是詳寫後洞。

③“餘與四人……而其見愈奇”——“愈深”“愈難”“愈奇”六字,大有深意,為下文議論張本。如果是一般的山水遊記,“愈奇”之後必大肆渲染。

⑥“方是時……火尚足以明也”——追記自身,伏“悔”字。

⑦“既其出……遊之樂也”——以“悔”結束記遊,為下文抒發議論作鋪墊。

2、教師領誦(要求學生一邊跟教師讀,一邊考慮如何劃分本段層次)。

3、師生共同討論本段層次劃分:第一層(開頭到“遂與之俱出”)記遊洞經過;第二層(“蓋餘所至”至段末)追記後洞中所見並表示遺憾心情。

背第一層,先板書行文順序:前洞——後洞。再提問:後洞的特點是什麼?(“窈”“寒”“深”。)洞的深處是怎樣的情形?“愈深”“愈難”“愈奇”。)出洞的真正原因是什麼?(“怠”。)

背第二層,先板書行文結構(共三大句,依次用①、②、③表示。)如下:

①兩個“蓋”字的用法基本相同,但後一個的肯定意味要多一點。

②末句太長,有的選本斷為兩句:“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這表明“悔”的是“隨以止”,“不得極夫遊之樂”是“隨以止”的結果。“極夫遊之樂”與上文“其見愈奇”相照應。

①“於是餘有歎焉”——“於是”承上,“歎”啟下,由敍事過渡到議論。

②“古人……無不在也”——“無不在”就是“無不在心”,省“心”字,使行文簡潔。全句意在頌古人博大精深,為下文立論根據。

③“夫夷以近……則至者少”——照應前洞、後洞。“而世之奇偉……在於險遠”——照應上文“其見愈奇”。“而人之所罕至焉”——照應上文“則其至又加少矣”。“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從事實推出結論,為下文“盡吾志”張本。

④“有志矣……不能至也”推開一層,點出“力”,照應上文“餘之力尚足以入”。

⑤“有志與力……不能至也”再推開一層,點出“物以相之”,照應上文“火尚足以明也”。

⑥“然力足以至……譏之乎”——用推理導出最重要的結論(即本文主旨),作者正意只在“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這句話上。前有反襯,後有反問,語勢節節上升。

可分兩層:第一層(開頭到“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從“求思之深而無不在(心)”導出立志的重要性;第二層(“有志矣”到段末)闡述“盡吾志”的觀點。

?提示〕這一段邏輯性很強,作者的推理過程明顯,行文又處處跟前一段相照應——所有這些都在語氣上反映出來。因此,本段使用虛詞的頻率較高。要提示學生注意“焉”“也”“夫”“則”“而”“故”“矣”“然”“其”“乎”等虛詞在表達語氣上的作用;必要時教師應二遍三遍地領讀。這是本文思想內容的重點,也是誦讀的重點。這段能否誦讀得順暢,是衡量這篇課文教學成敗的主要標準。

可以採取三種方式:(1)全班學生齊背;(2)抽查個別學生背誦;(3)分別默寫若干句。後兩種方式可以同步進行。

①“古人之觀於天地……”意思就是“古人觀察天地”。“之”,助詞,無義,有舒緩語氣作用。“於”,這裏表示觀察的對象,譯成現代語時可省略。

②“險”,這裏用的是本義,即“高山”,因為後洞在山上。“夷”,指平地,説的是前洞地勢。

③“至於幽暗昏惑”中的“至於”是實詞性詞組,意思是“到了……的地方”。

④“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中的“也”,在一般情況下可省,但此處不能省,它表示肯定的語氣,意思是確實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⑤“此餘之所得也”:這是特殊形式的判斷句,讀時“此”後應作一頓。

2、連貫背誦前三段。教師先作示範背誦(速度稍慢,便於學生默誦),請三位同學依次背誦1、2、3段,最後全班同學齊背這三段。

“古書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話相照應?(“其文漫滅”。)“後世之謬其傳”又是跟哪句話相照應?(“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

追問:這樣説來,這兩句話是不是專指碑文字跡模糊和“花山”被誤傳為“華山”這兩件事説的呢?(不是,它既是專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呢?(“何可勝道也哉”。從這裏可以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傳或刊印的訛誤。)

小結:這就是從個別引申出一般的寫法,也表現了作者的闊大胸襟,看問題有思想高度。

“子夏之晉,過衞,有讀《史記》(古書,非司馬遷作)者曰:‘晉師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已與三相近,豕與亥相似’。至於晉而問之,則曰晉師已亥涉河也。”(《呂氏春秋·察傳》)

問: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對眾口傳聞的事、古書上記載的事都要仔細加以分析,辨明正誤,不可盲從——這就是本文作者説的“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道理。)

先問:古代遊記在文末列出同遊者姓名,幾乎成為一種定式,同學們過去已經見過,請説出篇名。(《小石潭記》。)

再問:試以這兩篇遊記為例,説説運用這種定式有什麼好處。(①古代遊記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託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體部分中不出現同遊者姓名;即便在記遊蹤時不能不涉及同遊者,也只用泛稱,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②這樣寫可以節省許多筆墨,使行文簡練。)

1、做練習第一題進一步瞭解本文前後照應,用事實為議論張本的寫法。

2、討論問題:本文由“不得極夫遊之樂”生髮出“盡吾志”的觀點,由“僕碑”生髮出“深思慎取”的觀點,這兩個觀點彼此有聯繫嗎?

如學生之間爭辯不已,教師可以用“古人之觀於天地……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這句話來啟發學生,即可看出上述兩個觀點的聯繫。

作者遊褒禪山,本來是一次平常的遊歷活動,但卻從中悟出了人生哲理——從前洞後洞遊人的多少悟出“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從“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悟出“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由此再引申一步,就得出了“非有志者不能至”的結論。然後將這次遊山而未能“極夫遊之樂”的教訓昇華到理論上來,具體分析了“至”的幾個條件,最後得出“盡吾志”的觀點——這正是“求思之深而無不在”的結果。由此可見,“盡吾志”的觀點跟“深思慎取”的觀點是有聯繫的:“盡吾志”的觀點是在“深思慎取”的基礎上產生的;有了這個觀點,又能反過來促使人們“深思慎取”,二者是相輔相成的。

本文作者強調的是“盡吾志”的觀點,將它置於主要位置,只是在文末略提“深思慎取”的觀點,這種佈局方式是恰當的,既突出了全文的主旨,又不忽略它的次要方面。

先完成練習第三題,但不採取選擇方式,因為第1、3、4三組中“與其他幾個詞義不同的詞”不止“一個”,而採用具體辨析的方式。例句只標出a、b、c等;題文以外的例句,由教師口述,學生可以在課後補寫。

觀:①觀察。例:a。②景象。例:b、e。③宮廷中高大的樓台(讀guàn)。例:d。④對事物產生看法。例:c。

名:①名義。例:d。②命名。例:a、b、c。③著名。例:有仙則名。④説明、説出。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

文:①文字。例:a、b、c。②文章。例:d。③紋理。例:文理有疏密(《活板》)。④掩飾(讀wèn)。例:e。

求:①尋找。例:b。②請求。例:d。③探究。例:a。④索取、要。例:c。

舍:①房屋。例:屋舍儼然。②築室定居。例:始舍於其址,③同“捨”(讀shě),放棄。例:便舍船,從口入。

言:①言語、言論。例:以空言求璧。②説。例: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

險:①高山。例:險以遠。吾與汝畢力平險。②險要。例:江山險固。

孰:①誰。例:其孰能譏之乎。②通“熟”,仔細。例:唯大王與羣臣孰計議之。

常:①經常。例:千里馬常有。②平常。例:非常之觀,以上是多義詞。

父(fǔ):通“甫”,古代男子名下加的美稱。例:長樂王回深父。

第4篇

1,繼續積累文言語彙,特別掌握詞類活用的現象,虛詞“以”“其”的意義用法。

2、學習即事明理,敍議結合,前後緊密相扣的寫作方法。

教師提問:在國中我們學過哪些用文言文寫作的遊記?

?始得西山宴遊記》、《醉翁亭記》、《滿井遊記》┅┅

明確:敍事寫景,抒情感懷。一般以敍為主,感為輔。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遊記《遊褒禪山記》,看它在寫法上有何區別?(板書課題:《遊褒禪山記》)

2、學生自瀆課文,儘量熟練,並藉助註解,利用工具書,掃清語言障礙。

提示:(1)學生的自己不能解決的疑問可作好記載,教師巡迴解答。

(2)指導學生像上一課一樣作好文言語言的積累。板書隨機。

討論、明確:本文先寫未盡興的遊山經歷(1、2段),然後由此引發議論(3、4段),第五段是遊記的結尾。

10.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險遠:

11.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謬:傳:名:

1、名詞活用為動詞:處於謂語動詞的位置(如1);前面有能願動詞(如11)。

4、動詞用作名詞:處於主語或賓語位置;前面有“其”。

③況劉豫州王室之胄,英才蓋世,眾士仰慕,若水之歸海

②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

歸納:請把以上“其”的用法歸類,歸納其有哪些用法?

3、語氣副詞,表反問語氣“難道”(如18);語氣副詞還有其他用法,如推測語氣“大概”,如:其皆出於此乎?;表期望語氣“一定”,如:爾其勿忘乃父之志。

歸納:請把以上“以”的用法歸類,歸納有哪些用法?

3、連詞,表目的“來”(4)(6)(5)(10);相當於“而”(3)(8)(9)

1.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學生齊讀第一段,然後教師範背第一段,學生如果還有讀不準的字音要記好筆記。同時思考:介紹“褒禪山”的語句有哪些?為什麼要特別提到僕碑和僕碑上的文字?

明確:第一問比較簡單,只是提示學生背誦的層次。第二問要提示學生尋找文中相照應的地方。

先點名誦讀第而2段(有基礎的學生),然後齊讀,再後教師領背。思考:此段中介紹了前後兩洞,你認為着重介紹的哪一部分?為什麼?

討論,明確:較詳細地寫了後洞的特點以及遊後洞的所見所感。因為本段着重寫遊洞而不着重寫景,況且只寫了半途退出的經過。由此可看出,文章不重在記遊,而只是藉以表達自己的觀點,記遊只是為後文的議論作準備的。那麼,遊洞後,作者有什麼感受呢?

“後悔”,因為餘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卻隨之出,不得極夫遊之樂也,實意在説明自己意志不堅定。

(1)齊讀第三段,強調“而無物以相之”中的“相”讀作xiàng,思考:本段主要寫了什麼?

明確:主要寫遊山的心得。具體內容分五層意思:①用一“歎”字緊承上文,領起全段。②以古人作為立論的標準,從“求思”的深度和廣度兩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③拿世人的避難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對比。④闡述宏偉目標,險遠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內在聯繫。⑤強調只要盡了自己的主觀努力,即使不能達到目的,也可以“無譏”、“無梅”。

明確:這一段承接第二段遊山未盡興的事件引發的議論“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歸納起來,作者揭示了成功的條件就是“志”、“力”、“物”,強調了“力”與“物”這兩個客觀條件的'作用,又強調了“志”這個主觀因素的關鍵作用,強調只要盡己之志,雖然不能達到目的,亦可“無悔”、“無譏”,作者在這兒所論述的既是遊山之所得,又是治學處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業之道。從這裏大家受到了什麼啟發?能不能結合自己的生活學習談一下。

(2)教師背誦第四段,由於句子較長,強調句讀,便於理解。

“古書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話相照應?(“其文漫滅”。)“後世之謬其傳”又是跟哪句話相照應?(“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作者認為現實中像這樣的情況多嗎?(“何可勝道也哉”)

由此討論:你認為現實生活中像這樣的情況多嗎?請舉例證明。

學生暢所欲言,估計説的更多的使廣告招牌、報章雜誌上出現的。(略)

明確:作者從僕碑發生聯想,指出對待傳聞應該採取“深思慎取”的態度。

3、4兩段都是由生活中具體的小事闡明瞭悟出人生哲理,表現出對生活的積極態度。

4、教師背、學生讀最後一段,儘量慢一些,強調“父”字讀作“f”學習遊記寫法的結尾,再如《醉翁亭記》的結尾也是這樣。

5、學生再讀課文,同方交換檢查背誦,並檢查默寫。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字介甫,晚號半山。撫州臨川(現江西省臨川縣)人。仁宗慶曆進士。嘉祐三年(公元1085年)上萬言書,提出變法主張,要求改變“積貧積弱”的局面,推行富國強兵政策,抑制大官僚地主的兼,強化統治力量,以防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鞏固地主階級的統治。神宗熙寧二年(公元1069年)任參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實行變法。因保守派反對,新法迭遭阻礙。熙寧七年辭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辭,退居江寧(今江蘇南京),封荊國公,世稱王荊公。卒諡文。他強調“權時之變”反對因循保守,是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其詩文頗有揭露時弊、反映社會矛盾之作,體現了他的政治主張和抱負。散文雄健峭拔,被推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歌遒勁清新。詞雖不多但風格高峻。他的作品今存《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

公元1051——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現在安徽省潛山縣)通判,1054年(宋仁宗至和元年)4月,辭職回家探親,在歸途中游覽了山巒起伏,有泉有洞,風景秀美的褒禪山,同年7月以追記形式寫下此文。

成功的條件——“志”、“力”、“物”,關鍵是“志”一、體現語文學科的工具性。

第5篇

4、借鑑學習作者“盡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學習即事明理,敍議結合,前後緊密相扣的寫作方法。

學習從遊山這樣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現積極的人生態度。

在國中,我們學過《醉翁亭記》、《岳陽樓記》,“記”是一種文體,可以記敍,也可以説明/議論/描寫/抒情.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遊記。遊記的共同點是什麼呢?

(明確:抓住山川風物的特點,表現山水之美,抒發作者感情。)

但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遊記,卻不以表現山水之美為主,而是在記遊的基礎上,進行大量的議論,議論是文章的中心,而記敍只是一個引子。這篇遊記就是北宋散文家王安石的`《遊褒禪山記》(板書——《遊褒禪山記》)。

那麼作者藉助遊褒禪山,闡發了怎樣的道理呢?下面我們就來一起學習這篇文章。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北宋臨川(今江西臨川)人。仁宗朝進士,神宗時任宰相,推行變法,史稱“王安石變法”,列寧稱之為“中國十一世紀時的改革家”。王安石是與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齊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博古好問,不迷信古人,主張文學應當“有補於時”,重在“適用”。其散文現實性和戰鬥性都很強。著作收入《臨川先生文集》。

1、褒禪山在今安徽省含山縣城北15裏,風景秀美,“x”前寺院(即課文記述的慧空禪院)建築宏偉。距院約200米,半山腰還有大小二塔。

2、《遊褒禪山記》是王安石三十四歲時(1054年)從舒州判通任上辭職,在回家的路上游覽了此山,三個月後以追記的形式寫下此文。雖然是遊記,但卻是借記述遊山來説理。

王安石遊褒禪山未能窮盡山洞。由此事生髮開去,講出一番求學問、做事業的道理,並辨證地提出了“物”、“志”、“力”的關係。

舍:築舍定居。卒:死。乃:表判斷,有“為”、“是”的意思。蓋音謬也:蓋,承接上文,表原因,有“大概”的意思。

這三個句子都用“……者……也”表示判斷。其中的“者”是語氣助詞,表示提頓;“也”是語氣助詞,表示判斷。第一個句子是一般判斷句。第二、三個句子是因果關係的判斷句,其中的“者”有提示原因的作用。

褒禪山也叫華山。唐代和尚慧褒開始在山麓築屋定居,死後葬在這裏。因為這個緣故,從那以後人們稱這座山為“褒禪”。現在人們所説的慧空禪院,就是慧褒的x在慧褒墓旁蓋的屋舍。離那禪院東邊五里,是人們所説的華山洞,因為它在華山的南面而這樣稱呼它。距離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塊石碑倒在路旁,那上面的碑文已經模糊不清,只有從它殘存的字還可以辨認出“花山”的名稱。現在把“華”唸作“華實”的“華”,原來(大概)是讀音錯了。

問題:①“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哪一個是本名?(華山。)哪一個是別名?(褒禪山。)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此前不叫褒禪山;“有碑僕道……曰‘花山’”——可見“花山”是古名,“花”後來訛音為“華”。)

②“唐浮圖慧褒……名之曰‘褒禪’”——這句説明別名來由。下句“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作補充,證明此説正確。

③“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華山洞”,這裏是指前洞還是指後洞?(後洞,下文可證。)這句介紹華山洞名由來。

④“距洞百餘步……曰‘花山’”——“有碑僕道”中有省略成分嗎?(“僕”後省“於”。)説碑“距洞百餘步”,卻沒有説出方位,據你判斷,碑應在洞的哪一面?(西面。作者以慧空禪院為參照物,再去前洞,正是向東走,先見碑而後見洞,可見碑在洞的西面。)

本名華山①→別名褒禪山的由來②③→山洞名及來由④→僕碑、古名⑤→音謬⑥

第6篇

在新教材裏這是一篇自讀課,但考慮到學生自讀有一定困難,而且這一課在寫作方法和前面的《蘭亭集序》與《赤壁賦》有很多可以通過比較加強認識的地方,而且在內容上也有指導意義,所以準備進行講讀,計劃來兩課時完成。

1、這篇文章的的寫作順序不同於一般遊記的記敍順序,先敍事再談理最後補敍遊覽的時間以及同遊的四人。這是在寫法上的有意安排,因為王安石所要強調的是在這次失敗的遊覽中所悟出來的“個人準則”。因此上《遊褒禪山記》重在遊覽過程與感受過程的敍述最後得出結論,使用的是“依事説理”的方法,符合“知、思、悟、行”的認知過程。

2、《遊》由經歷的事情而生感慨,再由感慨進一步上升到理性的思考從而得出自己的觀點(悟),最後寫下文章作為自己行動的指南。“知、思、悟、行”過程很明顯。

可以説明,無論是盡興還是掃興,都可以對人有所觸動,都會使人有所收穫,從而可以引申出我們日常生活中只要注意關注我們的生活經歷,一樣會像《遊》文中提到的“古人”一樣觀萬物而有得。

?赤》(客)觸景生情;(蘇)取景論理──事簡議多。

?赤》則是淡化過程重在以主客問答的形式向我們展示異常精彩絕倫的關於人生態度的辯論會,不突出思考的過程。另外,兩位辯手都是從眼前環境中取材,客是取地點而生情,蘇子則是水月達理,同出一景,卻又各富理趣,確實是佳妙之作。(這一部分在教授《赤壁賦》沒有來得及進行,挪到此課中來。)

?遊》由經歷的事情而生感慨,再由感慨進一步上升到理性的思考從而得出自己的觀點(悟),最後寫下文章作為自己行動的指南。“知、思、悟、行”過程很明顯。

第一課時。完成了《赤壁賦》的誦讀。由王安石變法導入(可以用來印證,文中的觀點),完成課文誦讀。梳理了課文第一、二段。沒有翻譯,讓學生注重註釋,互相補充理解課文。在講授中,調動了學生遊覽的經歷。

第二課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詳解“志”、“力”、“不隨以止”(不盲從)、“無物以相之”(客觀條件)的關係。進行與《蘭》的比較,強調了對失敗經驗的汲取是更為重要的。舉了“愛迪生在發明燈泡時面對幾百次失敗,説:我已經知道了這幾百種材料不適於做燈絲。”的例子。進行了與《赤壁賦》的比較。通過三篇文的差異比較,總體強調,文章的形式要服從於所要強調的內容、材料的安排應以感受最深、最突出的內容為中心。

學生對於文言文還是存在,先入為主的“看不懂”現象。根據導引大部分學生能夠理順文章大意,這反映出學生大多缺乏主動學習的自覺性。

第7篇

1、理解並學習作者“盡吾志”的思想,培養立大志併為之奮鬥的精神。

理解本文的精神實質,培養學生的良好的意志品質;積累文言知識、學習文章寫法,提高學生閲讀文言文的能力。

1、聽朗讀錄音或多媒體配音朗讀:學習字音和斷句。

2、學生自由朗讀:讀準句讀,讀準字音,讀出表情。

3、檢查朗讀效果:學生單人朗讀,師生聽讀,並進行評議,師生相互取長補短。

1、學生自學課文:結合課下註解,藉助工具書,學生自讀全文,學習文中字詞句,理解文章大意。

2、學生記下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在小組中尋求解決,疑難問題供班級交流。

3、師生班級交流:小組問題展示──班級交流討論──師生答疑解難──形成班級共識。

3、小組合作學習,形成小組作業,供班級交流使用。

1、多媒體展示某一小組的總結性學習成果,其他小組修訂補充。

2、多媒體展示探究性學習的成果,班級交流討論:展示成果──小組異議──班級討論──師生交流──形成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