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阿q正傳讀後感集錦7篇 「阿Q正傳」觀後感:啟發深刻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65W

《阿Q正傳》是中國著名作家魯迅的代表作之一,以半自傳體式描寫阿Q這一“劣等人”在中國傳統社會中的生存狀態,對封建社會、國民性格等問題進行了深刻的思考和批判。本文將為大家呈現多篇讀後感,探究讀者對阿Q、魯迅以及現代社會所提出的問題的思考和體悟。

阿q正傳讀後感集錦7篇 「阿Q正傳」觀後感:啟發深刻

第1篇

?阿q正傳》以辛亥革命前後的未莊為歷史舞台,以主人公阿q的活動為線索,以批判阿 日記q的病態心理精神勝利法為重點來組織材料。在藝術創造的過程中,作者不但從中國的現實社會出發,以農民的實際生活為基礎,概括出阿q的典型性格,而且着眼於辛亥革命這樣一個重大的歷史事件,設計未莊這樣一個閉塞落後的江南農村,作為阿q生活的典型環境。阿q這個形象,既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徵,又具有深刻的典型意義。從這個意義上説,《阿q正傳》是辛亥革命時期農村生活的一面鏡子,是舊中國勞動人民的奴隸生活的深刻寫照,也是中國近代民族被壓迫歷史的縮影。阿q,上無片瓦,下無寸土,孤苦伶仃地寄住在土穀祠裏,只靠給人家打短工來維持生計。在他身上,最顯著的特點是“精神勝利法”:自甘屈辱,自甘輕賤,而又自我解嘲,自我陶醉。他的“精神勝利法”在那個時代具有廣泛的代表性,不僅是阿q這樣的下層農民所特有的也反映出某些國民性。當時的統治者面對帝國主義的侵略,面對喪權辱國的形式,仍然自稱“天朝”沉醉在“東,方的精神文明”的安慰中,鼓吹中國文明“為全球所仰望”,這不也是阿q的“精神勝利法”出一轍嗎?再放眼今朝,社會在不斷地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蒸蒸日上,可是仍然有許多的“阿q”不學無術、遊手好閒,整天怨天尤人,不求上進,慢慢的墮落成為社會負擔,這些人既可悲又可憐。

在塑造阿q這個典型形象時,魯迅先生非常講究情節的張弛、明暗的詳略:對主人公阿q的活動是露,對其他陪襯人物則是藏,對阿q在未莊的活動描寫得繁,在城裏的活動則輕描淡寫。此外,魯迅先生還特別工於諷刺手法和幽默語言。魯迅先生創作《阿q正傳》的意圖可作如下陳述:着眼於啟蒙,寫出舊中國的人生,主要是廣大受剝削壓迫的勞動人民的苦難、悲憤而又愚昧落後的人生,希望改良這悲慘的人生,喚醒那沉睡的民眾。

?阿q正傳》思想內涵博大精深,藝術手法精湛絕倫,是魯迅先生最傑出的代表作品,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座不朽的豐碑,也是世界文化長廊中的一件珍品,是千古不朽的名著。《阿q正傳》享有世界聲譽,當它一收筆,便被介紹到美、法、日、俄等十多個國家,今已有四十種不同文字的譯本。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曾説過:“這部諷刺寫實作品是世界性的,法國大革命時也有過阿q,我永遠忘不了阿q那副苦惱的面孔。”

阿q正傳讀後感集錦7篇 「阿Q正傳」觀後感:啟發深刻 第2張

第2篇

“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是作者對阿q這個人物的描述,也是後世讀者最大的感觸。也許是應了那一句“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吧!

阿q是一個身處社會底層的人士,沒有任何的家庭背景,也沒有固定的職業。給別人做短工,沒有任何的存在感。受盡欺辱,受制於現實,卻也沒有反抗現實的毅力。他衣衫襤褸,無蔽體之縷,他的棉被、氈帽、衣衫已被抵押出去換了現錢,不知該如何評價他的這種行為,是為了生存?可他還是能去酒館喝酒,可他還是會去押錢?現實固然不夠完美,可沒有反抗過,怎知它真正模樣?

阿q精神總是或褒或貶的出現在我們生活中,可我如果沒有讀過《阿q正傳》,我或許會以為那時一種不屈不撓、堅持不懈的“打不死的小強”的精神,可讀過文章的我才知道那是一種可悲又可笑的精神。阿q精神的主要內容有奇特的精神治療法,欺軟怕硬和轉嫁痛苦。

阿q總能在自己的假想中制勝。當他被店老闆打時,他很不爽,可當過十幾秒後,他一轉身,便説是“兒子打老子”,以此來安慰自己,然後高高興興地跳着走了。當別人要他承認是人打畜生時,他就自輕自賤地承認:“打蟲子,好不好”?但他立刻又想:他是第一個能夠自輕自賤的`人,所以他又勝利了。他總是以自己獨特的思想,以自己為第一個,別人沒有而他有來安慰自己,得到精神上的勝利。

他的欺凌弱小,欺軟怕硬也是被作者體現的淋漓盡致:當他遇到無法抵抗的對手時,他便求饒,然後將自己所受的委屈轉嫁給比他弱小的人。他以自我麻醉的手段,活在自己的世界裏,卻不能完全正視自己被壓迫的悲慘地位。因此,他便也不會去反抗,不去追求更好的生活,改變自己的現狀,只是得過且過的困於自己的舒適圈,以消極待世!

無論何時,總少不了阿q精神的人,但更多的是温暖,善良的人。只願每個人都能積極向上,樂觀待世。生活總會有不如意的地方,我們應該正確對待,面對現實的不如意,更應該樂觀進取,取得優秀的成績,來反抗現實,而不是生於底層,滿足於平淡無奇的生活!

第3篇

六年級語文書第五單元的主題是——走近魯迅,這一單元幾篇文章都是介紹魯迅及其作品的。這幾天我們陶醉在魯迅的“百草園”裏,聽着卜老師繪聲繪色地描敍。於是,一個經常穿中式長衫,留着刷子似的短髮,以及長着隸書“一”字型鬍鬚的魯迅形象,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對於魯迅的作品,我最感興趣的是《阿q正傳》,它已被譯成多種文字,被世界各地的讀者所欣賞。

阿q是未莊一個貧苦的小人物,他很窮,連名字都沒有,人們都叫他阿q。阿q沒有家,住在土穀祠裏,平時靠給人家打短工掙錢養活自己。他又窮又瘦小,常常遭到別人欺辱,當人家嘲笑他連家都沒有時,他卻自吹“我的兒子比你們闊得多啦!你算什麼東西!”。每次和王胡打架,被人揪住辮子往牆上撞時,他總是用“這是兒子打老子”的話來安慰自己。掙來的錢被別人搶了,阿q很生氣很憤怒,會狠狠地打自己一個耳光,然後把它想象成打了別人一樣,從而莫名其妙地又高興起來。這就是阿q的精神勝利法,他總能用精神勝利法讓自己“反敗為勝,反辱為榮”。

讀完《阿q正傳》,阿q的形象便在腦中揮之不去,阿q是一個被時代所拋棄的人。他的精神勝利法可謂天下第一,他常用精神勝利法來自欺欺人,麻木自己,以求得心裏上的安慰與平衡。雖然我們已遠離阿q那個時代,但他的精神勝利法卻阻擋不了現代版阿q的產生。看看我們身邊有多少同學,因為考試成績不理想,受到父母責怪時,便會自然而然地説,班上還有誰誰誰,比我還少呢!如果他考80分,會説還有人只考70幾分,如果他考70分,那就會找出60分,甚至不及格的`同學來,以此證明自己不是最弱的。

不光考試如此,平時的作業,上課回答問題同樣如此,自己做得不好,不去從自身找原因,總是拿別人的短處來和自己的長處比,從不拿自己和成績好的同學作比較,這和啊q的精神勝利法不是如出一轍嗎?俗話説:“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如果我們每個人總是向下看,和不如自己的人作比較,那麼你會進步嗎?這個社會會進步嗎?我們的祖國會進步嗎?

所以,讀完《啊q正傳》後,我想:啊q生長在那個特殊的,人性扭曲的年代,他才有了那樣悲慘的命運。而我們生長在陽光下,在這個和平幸福的年代裏,各方面條件都很優越,我們不能再像啊q那樣麻木自己,而要不斷地給自己制定更高的目標,不斷地進步。

第4篇

阿q是辛亥革命前後落後農民的典型。他深受剝削壓迫,卻極為糊塗落後,其性格呈現出十分複雜的狀態。不過在諸多因素中,有一個是他的主要性格特徵——“精神勝利法”。阿q不正視現實,不思做真正的反抗,而用“精神勝利法”,自欺—知道臨死前,在死刑判決書上畫圈,他也“立志”要比別人畫的圓,結果畫成了瓜子模樣,他還自我安慰:孫子才畫得很圓呢!

我想,正是這種“精神勝利法”,使阿q一輩子被剝削被壓迫被欺凌,卻始終處於一種麻痺狀態,直至被無辜殺害。

而魯迅塑造阿q的目的,也是為了“寫出一個現代的我們國人的魂靈來”。阿q是那個“吃人”時代的特定社會的產兒,有其鮮明的個性,因而是具有巨大概括力的成功的典型。阿q即使在現代社會,也帶有很大的`普遍性,其“精神勝利法”是社會的通病,並非落後人士所特有。

當與別人茶餘飯後的談資時,用並不存在的過去來誇耀於己,僅為獲得心靈上的一絲慰藉。

他遭別人毆打,無力還手,懊喪過後,心想:我總算被x打了,他太強了。於是心滿意足起來,似乎轉敗為勝。

向別人表白未果,於是“吃不到葡萄説葡萄酸”想着自己的優點去與對方的缺點比較,然後妄自尊大,接着又歡天喜地的進行另一次戀愛。

這些社會上“精神勝利法”的現實確實是橫亙在我們面前的嚴峻挑戰,只有找準這一現實問題的“題眼”,才能找到破解的鑰匙,一方面,現代社會的競爭壓力,使得如此“悲劇”不斷上演;另一方面,人們自身的不思進取使得他們一味的追求精神上的安慰而毫無實際行動。

“精神勝利法”的存在,也提醒我們,如果這成為一種常態,那麼社會進步將不復存在。因此以實際行動衝破精神防線的建設迫在眉睫,決不能讓社會成為精神中的廉價物,行動中的奢侈品。

“精神勝利法”也許有其可取之處,但弊大於利。因此,要不斷探究幾千年來其演化軌跡,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精神勝利法”真正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動力,創造出與時代夢想交相輝映的燦爛成果!

第5篇

“反正打人的是自己,被打的是另一個自己,有什麼大不了的。”“平日裏威風的趙太爺,現在成了自己兒子,哈哈!”這個總是這樣自我安慰的阿q,讓人想不記住都難。

他是個流浪漢,一直過着小混混的生活;接着,他又開始“搞革命”——做強盜,結果被抓住了,遊街示眾槍斃!

他是可悲的,可笑的,更是可憐的,讓後人記住的,是他的“精神勝利法”。

説實話,其實我曾因為自欺欺人,而失去了一個寶貴的獎項:學奧數的時候,老師總是讓我們自己查漏補缺。我知道自己最差的就是圖形方面,但複習了幾天後,我的耐心就徹底沒了:“煩死了!”我一做完作業就跑去玩了,根本沒有把它放在心上。後來,老師問:“大家複習好了沒有啊?”我心想:反正老師也不知道我會不會,隨便蒙過去吧!於是,便大聲回答:“好了!”後來倒也做過幾次測驗,只是僥倖沒有出到圖形方面的題,我也以無所謂的姿態混了下去。

到了正式考試,試卷一發下來,我完全蒙了:居然有4題圖形方面的題!總共佔了31分!我完全不會,迷茫的望着試卷——這下,我是徹底的'完了!

忐忑等到分數後,我無比懊惱:差一分就一等獎了!如果我當時複習了,多做幾題練習,就起碼能做對一題,就有一等獎了!這下完了,一年多的心血都被自欺欺人給害沒了!我再怎麼懊惱也沒辦法了!像我一樣的人還不少:作業沒做,就騙老師説“沒帶”;走路摔跤,就怪地板;考砸了,就説自己沒發揮實力……這些沒有認識到自己的問題,一昧自我安慰的人,是不會進步的。

大家都知道nba球星科比,他曾説:“我投了154個三分球,只中了44個,有110個不中。”於是,他給自己定了個目標:每天都要投1000個球。他日復一日地練習,球技越來越精湛。能明白自己的不足,針對自己缺陷來練習,這才是他成功的原因!

敢於直視自己的缺陷的人,往往都比那些“精神勝利”的人強!因為那些“精神勝利”的人,往往都在自我陶醉,自欺欺人,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不會進步。

第6篇

阿q是魯迅寫的一篇短篇小説,我第一次讀這本小説是在國小的課本上,後來又看了相關的電影,這部作品在我的腦中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魯迅先生文筆犀利,將舊社會吃人的現狀展現在我們面前,阿q只是當時千千萬萬個人中的一個。在這部作品中我們處處看到舊社會吃人的現象,阿q生活的'年代是從清末到民國初期。在當時孫中山領導的革命推翻了腐朽墮落的清王朝。然而中國幾千年來的封建思想仍然根深蒂固。

阿q沒有什麼太大的夢想,是一個非常普通的底層民眾,他沒有文化,地位低下,而魯迅先生卻要給他這樣的人做傳。

在這篇小説的序裏面魯迅先生交代了為什麼要給阿q作傳,而且是正傳。一般來説傳只有是名人,諸侯等等才會有,而魯迅先生偏要給一個可憐的窮人做傳,而且還要叫做正傳。

阿q生下來就被拋棄,等他長大了,也只能給地主家打打零工,甚至他連個姓都沒有,於是在魯迅先生的筆下就成為了阿q。

阿q本來想姓趙,因為趙家是鄉里的大家。可能他也想和趙老太爺攀親,可是當他來到趙老太爺家裏,卻被趙老太爺喝道:“阿q,你這個混小子也配姓趙”。並且被狠狠打了一巴掌。

讀到這裏的時候我就特別心痛,要知道只有古代的中國百姓才沒有姓,到了二十世紀了,姓什麼都要被管。並且趙老太爺還羞辱阿q。儘管在這裏我非常同情阿q,但是讀下去發現阿q缺少反抗精神。甚至時時刻刻用自己的精神勝利法。

當阿q被打了,他安慰道:是兒子打老子。於是又開心起來了。儘管飽受欺負,仍然保持樂觀。阿q也渴望愛情,他也想擁有自己的女人,然而卻沒有人會喜歡他。為了生計阿q外出謀生,做了小偷的同夥,卻沒敢偷一件東西。

魯迅先生是二十世紀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用筆描繪了舊社會吃人的樣子,也表達了先生對底層人民的同情。

今天再讀這部作品,我再次感受了魯迅先生的偉大。作為今天的我們一定要努力奮鬥,做一個有用的人。

第7篇

少時讀此書只覺阿q是個欺軟怕硬,懦弱卑劣而又可憐的小説人物。如今再讀方窺得一方天地:阿q是“當世”的普通人,更是“再世”的普通人。

在讀“序”時,眼睛已是霧氣繚繞。魯迅先生特地去調查阿q的“前世今生”,為其立傳。可傳中的阿q依然是“不獨是姓名籍貫有些渺茫,連他先前的‘行狀`也渺茫”。在世時,用不上他便不被想起,也無人關心其生平經歷與去處。去世後,連名字都無跡可尋。這也如“再世”的普通人,現世安穩數十載,出世往往被淡忘。不知被銷户後,電腦可還有我曾存在過的記錄呢?

阿q生活在一個封建,落後的未莊。靠打短工維持生計。深受當時的地主階級與封建禮教的毒害。使得他麻木健忘,妄自尊大,自輕自賤,愚昧無知。暗無天日的社會底層生活,“精神勝利法”是他立身之寶,快樂之道。他沒有目標,得過且過,生活困難卻依然堅持生活。他是“當世”社會環境的阿q,“再世”社會環境中依然有阿q。不可否認,未來的我們,大多數人是“再世”的阿q!

你們覺得很阿q可愛嗎?我認為阿q是可愛的。任何一個被生活狠狠凌虐之後仍然努力生活的人都是可愛的。有些人鄙視他的“精神勝利法”。認為他愚昧無知,自欺欺人。可如若他沒有“精神勝利法”!那他在吃人的`封建社會還能夠生存嗎?他身處的社會環境,限制了他的發展。他是一個農民,但他的生活並不侷限於一畝三分地。他會做短工,進過城,雖保守,但比大部分的農民更圓滑善於變通。故我認為“再世”的阿q,並不丟人。他比大部分人善於發現機遇,更有機會走向成功。

我想:也許少時的阿q也如少年閏土般活潑可愛,質樸天真,對生活充滿熱情和希望。如“再世”的我們,有着遠大的理想和強大的社會責任感。可終是閏土彎了腰,阿q被立了傳,“再世”現出了佛系。

我願意為我的空想而付出努力,但我並不會將努力過後的結果看得很重。我想要在這個時代留下印記,我也尊重時代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