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滕王閣序》美讀教學設想教案4篇 《滕王閣序》美學閲讀教學計劃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7.91K

本文為滕王閣序美讀教學設想教案,旨在教育讀者掌握優美文學朗讀的技巧,提升朗讀和表達能力。教案以“滕王閣序”為範本,結合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豐富美育教育內容,適合學校、社區等場合使用。

《滕王閣序》美讀教學設想教案4篇 《滕王閣序》美學閲讀教學計劃

第1篇

1.學習體會本文優美的語言及其表達方式,背誦全文。

2.瞭解駢文的兩大特徵——對偶與用典,積累文化知識。

3.體會作者懷才而又自勵志節,憤鬱不平而又不甘沉淪的複雜情感。

2、指導誦讀,注意停頓,通過誦讀體會文章優美的語言。

岳陽樓、滕王閣、黃鶴樓號稱江南三大名樓,有聯贊曰:“洞庭月,衡岳雲,巫山雨,波撼氣蒸,攬天下風光,堪稱獨步;崔灝詩,範相記,王勃序,兩樓一閣,數江南文物,各有千秋。”

王勃生於公元650年或649年,字子安,龍門人(今山西河津人),6歲善文辭,構思無滯,詞情英邁。9歲鑑賞力超羣,得顏師古注《漢書》,讀而作《指瑕》以正其失。史載王勃才華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劉道祥贊為神童,並向朝廷表薦,而王勃對策高第,被授朝散郎。到17歲時就做了沛王李賢徵的王府侍讀。

可是,種種打擊卻接二連三地向他襲來。大約做王府侍讀一年多的時候,他因為“戲為《檄英王雞》”一文,竟然被唐高宗怒逐出府,這時他很失落,隨即出遊巴蜀。

到他22歲時,他好容易又得補為虢州參軍,可是又因為“匿死罪官奴,恐事泄,輒殺之。”於是,他又犯下死罪,所幸遇上大赦天下才得以免除災難。可是,他的父親王福畤因此受到牽連,被貶為交趾令(今越南河內)。大約26歲時,王勃前往交趾探望父親,沒想到在渡海時溺水,最後驚悸而死。

王勃的一生,首先歎其英年早逝。其次,他一生多有不得志者,其內心應當是時有不平,或者憤怒悲涼,或者又心存幻想,渴望着自己能夠大展鴻圖。

就在王勃前往交趾探望父親的途中,適逢九月重陽之日,王勃途經洪州(現在的江西南昌),正趕上洪州都督閻某人重修了名樓滕王閣,於閣上歡宴羣僚和賓客,藉以標榜政績。

王勃面臨那“羣賢畢集”的場面怎麼能不感慨萬千?當時,他孤身作客,內心慼慼,自然是感到壓抑而難以興奮,如果能夠讓他一吐胸懷,或許他會欣然命筆的。

序,文體的一種。有書序、贈序、宴集序等。書序是著作或詩文前的説明或評價性文字,本文是餞別序,即臨別贈言,屬於贈序類的文章。

駢文,是魏晉後產生的一種新文體,又稱駢儷文。南北朝是駢體文的全盛時期。駢體文的表達方式與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語言上有三方面的特點:第一是語句方面的特點,即駢偶和“四六”;第二是語音方面的特點,即平仄相對;第三是用詞方面的特點,即用典和藻飾。

明確:誦讀的停頓關係到語氣的準確性,本文是駢文,都是偶句,字數或四或六,也少數七字句。

②六字句的讀法大致有五種:“三三式”;“一四式”;“二二二式”;“二四式”;“一二三式”。

③七字句大致有四種讀法:“三四式”;“二一四式”;“二三二式”;“二二三式”。

四字句的讀法只有一種模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第一部分(1):概寫洪洲地理風貌,引出參加宴會的人物。(扣“洪府”)

第二部分(2):寫三秋時節滕王閣的萬千氣象和周圍的自然人文景觀。(扣“秋日登閣”)

第三部分(3—4):寫宴會的盛況,抒發人生的感慨。(扣“餞”)

第四部分(5):述説自己的身世和懷才不遇的苦悶,感歎盛宴難再(:扣“別”)

第一部分(第1段)。概寫洪洲地理風貌,引出參加宴會的人物。由洪州地勢、人才説到宴會。

接着,'雄州霧列'呼應'星分'句,'俊彩星馳'呼應'物華'句;'台隍枕夷夏之交'再承'星分','賓主盡東南之美'再承'物華'。多層渲染,以壯文氣。圖示如下:

第二部分:。寫三秋時節滕王閣的萬千氣象和周圍的自然人文景觀

其中'落霞與孤鶩齊飛'二句為描寫秋景名句,展示出一幅鮮明生動的秋之圖景。

本部分是的寫景段落,歷來膾炙人口。請用自己的語言把這幅“晚秋暮*”的意境描述出來。

一反傳統中“悲秋”的習慣寫法,為秋景注入了超逸豪邁的情致。

第三部分:寫歡娛宴遊引發的人生感慨。'遙襟俯暢'以下十句,寫參與宴會諸人。

'窮睇眄於中天',引出'天高地迥'二句;'極娛遊於暇日',引出'興盡悲來'二語,

於是緊緊相承抒發身世之感。遂引用'馮唐'等四人懷才不遇而失志之典,借他人之酒杯,澆自家之塊壘。'所賴君子安貧'以下,用以勉勵自己不因處境困窘而改變志節。

第四部分:述説自己的身世和懷才不遇的苦悶,感歎盛宴難再。

'無路請纓'四句再説自己的遭遇。'舍簪笏'以下八句,説自己路過滕王閣,把當時的賓主合在一起説;'楊意不逢'等四句言自己甚願做詩。''嗚呼'以下各句,述作序的旨意,以謙詞作結,收束全文。

“孟嘗”∕“阮籍”→反襯自己堅定意志(正用∕反用)

“楊意”“凌雲”∕“鍾期”“流水”→感懷才難用、知己難遇

(解説:在教師示範之後,學生有了一定的方法依據,但在具體操作中仍會遇到種種困難。教師可採取小組討論、師生質疑解答、點撥、啟發等多種方式。但無論如何,教師必須保證讓學生自我思考自我分析,決不能越俎代庖將答案直接端給學生。引導學生學會對有關文字材料進行'精加工',也是培養閲讀理解能力的關鍵。因此,教師必須切實抓好這一環節。只要真正理解了,背誦就會迎刃而解。)

《滕王閣序》美讀教學設想教案4篇 《滕王閣序》美學閲讀教學計劃 第2張

第2篇

三、掌握“故”、“盡”、“屬”、“即”等實詞的義項,體會“且”、“矣”等虛詞的用法。

二、 指導誦讀,注意停頓,通過誦讀體會文章 優美的語言。

1、 作者:見課下注釋①。教師補充:王勃和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稱“王楊盧駱”,亦稱“初唐四傑”。

2、 寫作背景:見課下注釋①。教師補充:《新唐書·文藝傳》記滕王閣詩會為:“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閣,宿命其婿作序以誇客,因出紙筆遍請客,莫敢當,至勃,泛然不辭。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輒報。一再報,語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請遂成文,極歡罷。”可見當時王勃年輕氣盛,才華橫溢,揮毫潑墨,語驚四座的情景。

3、 集體齊讀課文。要求:分段讀,師個別指導正音,節奏校正。

明確:誦讀的停頓關係到語氣的準確性,本文是駢文,都是偶句,字數或四或六,也少數七字句。

四字句的讀法只有一種模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第3篇

⒉藉以抒發自己懷才不遇、憤懣悲涼而又不甘於沉淪的複雜感情。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雲,朱簾暮卷西山雨。

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序,文體的一種。有書序、贈序、宴集序等。書序是著作或詩文前的説明或評價性文字,本文是餞別序,即臨別贈言,屬於贈序類的文章。

駢文,是魏晉後產生的一種新文體,又稱駢儷文。南北朝是駢體文的全盛時期。駢體文的表達方式與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語言上有三方面的特點:第一是語句方面的特點,即駢偶和“四六”;第二是語音方面的特點,即平仄相對;第三是用詞方面的特點,即用典和藻飾。

王勃(649~675),字子安,降州龍門(現在山西河津)人,初唐文學家。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稱“王楊盧駱”,亦稱“初唐四傑”。

3.指定7名學生朗讀課文(每人一段),注意把握句子的節奏。

②六字句的讀法大致有五種: “三三式”; “一四式”; “二二二式”; “二四式”; “一二三式”。

③七字句大致有四種讀法:“三四式”; “二一四式”; “二三二式”;

第一部分(1):扣“洪府”,概寫洪州的地理風貌,引出參加宴會的人物。

第二部分(2~3):扣“秋日登閣”,寫三秋時節滕王閣的萬千氣象和周圍的自然、人文景觀。

第三部分(4~5):扣“餞”,寫宴會的盛況,抒發人生的感慨。

第四部分(6~7):扣“別”,述説自己的身世和懷才不遇的苦悶,感歎盛宴難再。

⒉理解作者懷才不遇、憤懣悲涼而又不甘於沉淪的複雜感情。

“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地勢宏偉

2.作者怎樣寫參加宴會的人物,照應了前文的哪個詞語?

明確:作者在寫參加宴席人物時,用了“雅望”“懿範”“勝友”“高朋”“騰蛟起鳳”“紫電清霜”等詞語,極盡人物的文韜武略,照應了前文的“俊採”一詞。

3.文章開始不寫樓台,不寫宴會,而先寫地勢與人物,這樣寫有何好處?

明確:文章借用鋪陳的手法,歷敍界域之大,地勢之雄,物產豐富,人才俊美,既渲染了和樂的氛圍、宴會的高雅,同時也緊扣照應了題目《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

1.本部分是著名的寫景段落,歷來膾炙人口。請用自己的語言把這幅“晚秋暮色圖”的意境描述出來。

2.鑑賞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並展開想象,將該句擴寫成百字左右的短文。

明確: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渾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鶩自下而上,相映增輝,構成一幅色彩明麗而又上下渾成的絕妙圖畫。

3.這兩段秋景的描述與傳統中描寫秋景的意境有什麼不同?

明確:一反傳統中“悲秋”的習慣寫法,為秋景注入了超逸豪邁的情致。

4. 思考:本部分是怎樣將敍事、寫景與抒情融合在一起的?

明確: ①“潦水盡…”,清澈的潭水給人清爽的感覺。

③“落霞…”的朦朧秋景,“閭閻撲地…青雀黃龍之舳”的富庶祥和都

作者寫自己的喜悦心情毫不張揚,而是寓情於事於景,含蓄婉轉地表達出來的,給人天衣無縫、妙合無垠之感。

1.這兩部分是由眼前的宴飲娛樂引發的人生感慨。而在寫作上最大的特色是用了大量典故來敍事、抒情,有的是歷史故事,有的是前人文句。通讀課文,找出文章引用的典故並思考抒發了作者怎樣的人生感慨。

①“長安”“帝閽”“宣室”→報國無門,濟世無路

②“馮唐”“李廣”∕“賈誼”“梁鴻”→慨年時易往,功業難成,流露出嗟卑歎老的傷感和見機知命的消極心理(明用)

③“馬援”(窮…老…)→不因年逝、處境困頓而自暴自棄

④“貪泉”“涸轍”→身處逆境,猶樂觀開懷(暗用)

⑥“孟嘗”∕“阮籍”→反襯自己堅定意志(正用∕反用)

⑧“班超”“宗愨”→表投筆從戎、乘風破浪的志向

⑨“楊意”“凌雲”∕“鍾期”“流水”→感懷才難用、知己難遇

明確:使課文內容充實,聯想豐富,語言含蓄、典雅而又精練,加強了文章表達效果。

本文是一篇序,同時也是一篇優美的駢文,作者用富麗華美的詞藻,稱道洪州,記述盛宴,描寫滕王閣的壯麗;以及寥廓壯美的山川秋景,藉以抒發自己憤懣悲涼而又不甘沉淪的思想感情。餘誠《重訂古文釋義新篇》評:“對眾揮毫,珠璣絡繹。”

第4篇

4.積累“故”、“盡”、“屬”、“即”等實詞義項, “且”、“矣”等虛詞的用法。

滕王閣,為唐永徽四年(657)高祖子滕王李元嬰為洪州都督時所建,以封號為名。建成之

後,歷經唐、宋、元、明、清等封建王朝,一千多年來毀而復建幾十次。1985年10月8

魏晉以後產生的一種文體,又稱駢儷文。南北朝是駢儷文的全盛時期。唐與“古文”

相對稱為“駢文”。又因它通篇四、六字句,亦稱“四六文”。

駢文多注重形式技巧,但運用得當,也能增強文章藝術性。

鳧( fú )渚( zhŭ ) 川澤紆( yū ) 孤鶩( wù )

甌( ōu )越 驂騑(cān fēi ) 睇眄( dì miǎn ) 棨戟( qǐ jǐ ) 披繡闥( tà ) 叨( tāo )陪鯉對

四四對四四: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

六六對六六:儼驂騑於上路,訪風景於崇阿; 臨卷帝子之長洲,得天人之舊館。

四六對四六:漁舟唱晚, 響窮彭蠡之濱; 雁陣驚寒, 聲斷衡陽之浦。

六四對六四: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 竄梁鴻於海曲, 豈泛明時?

物華天寶 人傑地靈 高朋滿座 騰蛟起鳳 萍水相逢 鐘鳴鼎食

老當益壯 投筆從戎 天高地迥 勝友如雲 失之東隅, 收之桑榆

•第一部分(1): 扣“洪府” —— 贊地之靈秀,述賓主之美

•第二部分(2): 扣“秋日登閣”——繪山川美景,敍人煙富庶

•第三部分(3-4):扣“餞”——寫宴會盛況,抒人生感慨

•第四部分(5): 扣“別”——感知己難遇,歎盛宴難再

1“物華天寶,龍光射鬥牛之墟;人傑地靈,徐儒下陳蕃之榻。”

2“睢園綠竹,氣凌彭澤之樽;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

3:“懷帝閽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屈賈宜於長沙,非無聖主;竄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

4“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孟嘗高潔,空餘報國之情;阮籍猖狂,

豈效窮途之哭?” “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幕宗殼之長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