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關於《日瓦戈醫生》讀書筆記最新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W

在無煙火的戰場上你與疾病零距離,我們要使自己非常喜歡生命,熱愛生活,那麼關於相關的讀書筆記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日瓦戈醫生》讀書筆記範文三篇,供大家參考。

關於《日瓦戈醫生》讀書筆記最新

《日瓦戈醫生》讀書筆記1

人得骨子裏總有一種嚮往未來的精神,即使在狂熱的年代,在顛簸的歲月裏,它依然花滿枝椏,儘管不在春天。我想,它應該叫“日瓦戈精神”,因為它所具有的堅強,執着正是日瓦戈---這位蘇聯醫生最好的詮釋。

公尤里·日瓦戈是出於蘇聯作家帕斯捷爾納克的長篇小説《日瓦戈醫生》

他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戰地醫生,卻將遵循醫德,救死扶傷演繹得淋漓盡致。在戰爭面前,人的存在感很弱,生命就像草芥,在狂潮中沉浮。但在日瓦戈眼裏,在渺小的生命也必須要維護,曾經上過戰場的他,面對白軍的衝鋒,卻一直瞄準一棵枯樹射擊,博愛之心不言而喻。

誠然,命運不會因生命的渺小而放棄指引它前行,但挫折與失敗仍會不安分的掐絲,直至聚合與離散。日瓦戈的命運也亦如此。日瓦戈喪失雙親,寄居在舅舅好友家中,同託尼婭生活在一起。醫學專業畢業有同託尼婭結婚,只惜此時祖國已處於鉅變之時,沙皇俄國被推翻,蘇維埃成立,誰能料想,隨之而來的不是和平與希望,而是戰亂與饑荒。日瓦戈一家被迫遷往西伯利亞瓦雷金諾,在那裏他又被錯誤得抓去做奴隸,囚禁在游擊隊中。一年半以後他回到住處卻發現家人已流亡國外,家也沒有了。生活在動亂時期的他並沒有因生活的窘困而放棄所有的期盼。書中有一個片段令我印象深刻:日瓦戈在逃到孤僻的瓦雷金諾的日子裏,他每天堅持愉快地寫作。即使他一無處可逃,但每望到遠方茫茫的雪海,他就相信會有光明的未來。就這樣,他為自己贏得了兩段可貴的愛情,他反對政黨的鬥爭,反對狂熱的革命,謀求安穩的生活與永恆的和平。

《雙城記》開篇有句話“那是一個最美好的時代,那是一個最糟糕的年代。”糟糕在每個人有必須在夾縫中徘徊,掙扎,美好在善與愛總在那一瞬間閃耀着人性的光芒。日瓦戈的一生雖然坎坷,迷茫,但百年之後重新擦拭那一顆心,它依然熱忱與鮮活。日瓦戈精神經歲月的洗禮,依然不御鉛華自生音。又想到另一位蘇聯作家筆下的保爾,在戰爭面前,保爾與日瓦戈一樣,想戰士一般秉持人性,肩負重任,為祖國的和平奮鬥不息。

人是渺小的,但也是偉大的。有一種追尋未來的精神叫“日瓦戈精神”,有一種生命,即使脆弱,也會擲地有聲。

《日瓦戈醫生》讀書筆記2

本書描寫了一位知識分子----日瓦戈醫生在革命年代短短一生的遭遇。與其他戰爭年代的書籍不同的是,主人公日瓦戈醫生並不一個十分具有政治色彩的人物,革命襲來時他正值熱血年華,但他並沒有傾向於任何一個組織或黨派,他並沒有成天在街頭巷口宣揚革命理論,也不像其他革命小説的主人公那樣勇戰沙場。日瓦戈是一名仁愛的醫生,將救死扶傷的精神發揮得淋漓精緻,同時他體恤弱勢羣體,真切地關心他們,是一個平易近人的好人。作者將日瓦戈醫生刻畫得十分真實讓人感動,這在於作者表現出了日瓦戈醫生作為一個身處革命時期的人,他曾有過對革命勝利的喜悦,他知道革命勝利沙皇被打倒的消息時,曾經興奮地歡呼;他曾經似乎理解革命的意義,犧牲的意義,而當他發現戰爭之後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也並沒有多少改善時,他便開始懷疑革命的意義和戰爭、殺戮的罪惡。於是他會萌生帶着妻小逃離城市,過隱居生活的念頭。

書中還有兩位女主人公:日瓦戈醫生的青梅竹馬,也是他的妻子冬妮婭,以及與他有着一段炙熱但必須剋制的感情的拉拉。這兩位女性的形象都是美好的。冬妮婭作為日瓦戈醫生的妻子,在他擔任軍醫在前線的時候在家全力操持家務,一心一意等待着日瓦戈醫生回來。當她知道丈夫與拉拉之間的情愫,雖然心有苦楚之情,但至始至終沒有刁難與兩人。她是一位聰穎慧智的女人,有一顆善良的,又能夠明辨是非的心。

另一位女主人公拉拉則與冬妮婭有所不同。還年少時拉拉就敢愛敢恨,她愛上了自己父親的朋友,雖然這段感情把她折磨得夠嗆。但一開始我以為拉拉真的是一個不太計較輿論,隨性狂野的女孩,對她的好感不及對冬妮婭的。沒想到故事發展到後來,她與日瓦戈醫生產生了熾烈的愛情,兩人卻都謹慎地在表面上剋制着的時候,我開始覺得拉拉其實有她的原則。她與日瓦戈醫生在一起的時候心裏也有着對對方家庭的愧疚。而説到作者對日瓦戈醫生在這兩位女性,在這兩段感情之間的抉擇的安排,就比較具有文學的巧合性了,我認為作者多多少少理想化了人物間的矛盾和衝突。分別讓日瓦戈醫生和拉拉,以及冬妮婭,都能夠有一段共同生活的美好回憶。

這是一篇史詩性的文學作品,小説描寫了十月革命前後的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1905年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戰,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國內戰爭,新經濟政策,到最後的社會主義建設。作者筆下的知識分子在這一系列的歷史變化中積極生活着,為自己的幸福掙扎着,他們都各自在盡着自己應盡的責任。生活是殘酷的,但是他們都以一種積極的態度去應對,他們懷着愛,去面對考驗,懷着希望,在不斷地變革中繼續自己的生活。雖然日瓦戈醫生最後倒在了列車軌道邊,離開了人世。但是他在自己的短暫的生命歷程中兢兢業業,為病人奉獻,他還為世人留下了他喜愛的詩歌文學,他這樣的人,是不會被世人忘記的。

《日瓦戈醫生》讀書筆記3

在醫學院時,尤利日瓦戈的一位教授提醒他:“細菌在顯微鏡下或許看起來很漂亮,但是它們卻對人類做些醜陋的事。”

日瓦戈的理想和原則信仰站在戰亂(第一次世界大戰、_革命和接下來的_內戰)所帶來的殘酷和恐怖的對立面。書中有很大的部分在描述理想主義是如何的被布爾什維克、叛軍和白軍所摧毀。尤利必須在那_的時代親眼目睹食人、分屍和其他無辜平_所遭受的恐怖事件。甚至於他一生的摯愛—拉拉,都從他身邊被奪走。

他對於戰爭可以把整個世界變得無情、把之前和平相處的人們變得水火不容而深思良久。他那橫跨_的旅程可以説是有種史詩的感覺,因為他所經歷過的世界是那樣的不同。

他渴望可以找到一個地方可以逃離這一切,這驅使着他橫跨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亞,最終回到莫斯科。鮑里斯帕斯捷爾納克隱約的批評了蘇聯的意識形態:他不同意“鍛造一個新人”,因為這違反了人性。這也是這個小説的主體思想。

重視個性價值和自由並非主張僅僅關心自己,而是意味着尊重每一個人,愛別人,特別是不幸的人。作品中日瓦戈的這種博愛思想,同樣是從韋傑尼亞夫那裏接受的。從少年時代起,他就感覺到舅舅總是懷着同一切人平等相處的高尚感情。

他曾在冬妮婭母親的病牀前説:“在此人心中存在的人,就是這個人的靈魂。這才是您本身,才是您的意識一生當中賴以呼吸、營養以至陶醉的東西。這也就是您的靈魂、您的不朽和存在於他人身上的您的生命。”

日瓦戈與拉拉之間的愛更是一種捨己的、帶有自我犧牲性質的愛。儘管日瓦戈知道拉拉如其本人所説是“心靈受了創傷的人”,卻仍然無私地愛着她。兩人感情愈深就愈關注對方的幸福,都鼓勵對方回到自己的親屬身邊去。

冬妮婭在即將同家人一起被驅逐出境前夕給日瓦戈的信中則這樣寫道:“不愛是一種叫人多麼難堪的無情的懲罰!……不愛有如謀殺,我決不會給任何人這種打擊。”日瓦戈冒着生命危險解救並放走了那個還是少年的白衞軍士兵謝廖沙,在危難中把無家可歸的鄉村孩子瓦夏帶到了莫斯科,設法把他送進工藝美術學校學習,也是他的博愛精神的體現。

在帕斯捷爾納克看來,真正的人永遠活在別人之中,早在自傳隨筆中他就有言:“只有在我們能愛別人,並且有機會去愛的時候,我們才成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