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關於《資治通鑑》讀後感參考範文5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5.68K

所謂讀後感就是閲讀之後的感想感悟,認真讀完一本書想要把這些思考和想法都寫出來,可以寫一篇讀後感了,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關於《資治通鑑》讀後感參考範文5篇,供大家參考。

關於《資治通鑑》讀後感參考範文5篇

關於《資治通鑑》讀後感參考範文1

剛開始閲讀《通鑑》時,必須要一段原文一段白話的對照着讀。所以讀起來進度非常慢,但是也饒有興趣。記得有兩次坐公交車的時候,因內容精彩看的過於專注,竟坐過了站台。由於《通鑑》原文生澀難懂,開始時候多看白話文,但是後來我發現只看白話會有兩方面的缺點,一是原文中很多生僻字略過,不懂也不查,毛澤東看古書旁邊必須放一本古漢語字典,不懂就查,這一點我未能做到;二是少了許多該動腦筋的地方,只看白話簡單明瞭,不用思考就能懂。所以後期也多加改進,儘可能不看白話文了。不過,只看原文,不看白話仍然很慢,記得讀到後期就不再看白話,內容大概能看懂八九成,在見到生字詞就查並記錄下來的情況下,看一卷也得需要八九十分鐘的時間,工作不忙時一天也就能讀三四卷,畢竟看古文消耗精力較大。

我讀《通鑑》開始之時只是空閒時間或者碎片化時間讀之,較寬鬆的時間則會選擇讀別的書,並不特意找時間讀,所以,一本《通鑑》遷延至今方讀畢。有人問我從2014年9月到2018年9月,四年的時間你讀了一百六七十卷,為什麼後面用了半年時間就讀了一百三十卷?可以説有兩方面的原因。第一,《曾國藩家書》中有這樣一段內容:“紀澤看《漢書》,須以勤敏行之。每日至少亦須看二十頁,不必惑於在精不在多之説。今日半頁,明日數頁,再明日耽擱間斷,或數年不能畢一部。”讀到此處時,我如醍醐灌頂,幡然醒悟,因為我讀《通鑑》恰恰就是他説的這種情況,今日半頁,明日數頁,又明日耽擱間斷,四年未能讀完,深為慚愧和自責;第二,就是得益於宋太宗趙匡義説過的一句話:“開卷有益,朕不以為勞也。”這個開卷有益的典故,常激勵着我,讓我不會輕易放棄。

所以,自2018年後半年,我下決心讀畢之。每日日記抬頭記錄讀的卷數,藉以監督督促。古人讀書常“焚油膏以繼晷,恆兀兀以窮年”,我雖不至於此境界,但也做到了“日力不足,繼之以夜”的孜孜不倦。功夫不負有心人,用了四年多的時間,到今日總算是讀完了。毛澤東曾經對他的替身祕書孟錦雲説,《通鑑》是一部難得的好書,想從頭到尾認真讀上一遍,需要好幾年的時間。而我用了四年半,就我的古文功底而論還説得過去,沒太拖延。古人常言:“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意思是做事情的開始都是好的,但大都虎頭蛇尾,結果總不盡如人意。

今日讀畢《通鑑》可謂是沒應了這句話,做到了善始善終。《莊子》中有一文言:“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一件事情開始之時也顯得不足為道,但是通過夜以繼日的堅持和努力,最終在我們身上發生了“氣質不期變而自變,德行不期成而自成”這種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真的令人大受裨益。一部《資治通鑑》,三百多萬字,講述了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內容詳盡精彩;一個人,四年半的堅持,努力及陪伴,春華秋實,滄海桑田,到此也不得不發一下感慨!感慨我中華民族歷經千年的滄桑鉅變;感慨我中華大地上英雄輩出的鐵血丹心。像我們這樣的民族為什麼如此的卓爾不凡,熠熠生輝,我想,這一定與古人創作和學習如《資治通鑑》一樣的皇皇鉅著是分不開的。

關於《資治通鑑》讀後感參考範文2

第一,通過讀《通鑑》,系統的學習和了解了這1362年的歷史。我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中華歷史源遠流長。學生時期也只能通過歷史課本瞭解一些有時代代表性的大事件。如:秦始皇統一全國,陳勝吳廣起義,赤壁之戰等等。而讀《通鑑》則可以更深刻的瞭解當時事件的具體細節以及對後世的影響。比如:《通鑑》開篇三家分晉的故事,周威烈王分封三位大夫為諸侯,自亂了國法,降低了國家的威望,諸侯國從此各自為政,這件事情對後世影響極大。寫的也極為精彩,邏輯嚴密,內容詳細。同時,通過讀《通鑑》讓我更深刻的認識到秦朝的大一統,兩漢的外戚專權,魏晉南北朝的劃江而治,五胡亂華的荼毒戰亂,隋唐時期的興盛,五代時期中國分裂造成的沒落等等,發人深省。

第二,通過讀《通鑑》,讓我認識到寫歷史就是寫偉人。毛澤東曾經説,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之偉人,而生活在這個時代的其他人皆為其附庸而已。一個時代偉人的意志可以改變這個時代所有人的生存與發展。秦始皇統一天下後,“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為後世的統一與發展奠定了文化基礎。劉邦遺命“非劉姓為王,天下共擊之”鞏固了劉姓天下;唐太宗以“人為鏡”的知明開貞觀之治之盛世。歷史上的偉人或英雄人物的一言一行往往會影響人類歷史的進程,而普通老百姓如果不能團結起來有所行動,那麼根本不會讓歷史泛起任何波瀾。所以,歷史書中寫一代偉人的命運起伏,就能呈現出當時的時代背景以及人民的生活情況。

第三,通過讀《通鑑》讓我認識到奮鬥的人生多麼的閃耀。蘇軾有詩云,“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每個人生來就處在逆境之中,就要不斷地奮鬥,與天奮鬥與地奮鬥與人奮鬥,奮鬥就是修煉的過程,奮鬥就是一種生存方式。《通鑑》中講了許許多多的英雄人物都是通過自己的奮鬥與拼搏而成功的。南朝劉宋開國皇帝劉裕,南樑開國皇帝蕭衍,唐太宗李世民,五代時期後唐李存勖等等,尤其是李世民,李存勖帶兵打仗常常親冒矢石,衝殺陷陣。自己的地位財富全是靠自己的不懈努力得來的。有拼搏才會有收穫,人生才會更有價值。不然,人生幾十年,倏忽而過,來此一趟又有何意呢?若想不虛度此生就應該時刻保持審慎的心態,彰顯奮鬥的精神,堅持不懈,自強不息。德林法師有詩云“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試問自己,現在不努力奮鬥,更向何時去努力奮鬥呢?

關於《資治通鑑》讀後感參考範文3

“歷史虛無主義”卻是絕對不可取的。要求史書所載百分之百真實可靠,本來就是不現實的要求。畢竟,史家們正努力地還歷史以本來面貌,雖然這是一個也許永遠無法達到的目標。但我相信,史家們所記載的內容,還是有一定的現實依據的。“周公恐懼流言後,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畢竟周公有過大權獨攬的經歷,畢竟王莽有過禮賢下士的表現,這是誰也抹煞不了的。至於如果“當初”他們真的“身便死”了,那不是還有“蓋棺論定”一説嗎?

“以史為鑑”並不因史書內容有杜撰部分而失去意義——就連完全杜撰的小説尚且有不可估量的借鑑意義,何況史實遠遠多於杜撰的史書呢?

和其他所有史書一樣,《資治通鑑》也滲進了許多神話、傳説以及作者想當然地杜撰的內容,但這並無損於它的偉大。讀到“嚼碎張巡齒”這一段時,沒必要深究他的牙齒究竟是怎麼碎的,他對敵人的刻骨仇恨卻深深刻印在我們的腦海。讀到將士們箭盡糧絕,張巡把自己的小妾給將士們分食了的時候,於殘忍、冷酷、血腥的感覺之外,也無法不油然而生對張巡的無限敬意。這樣恨敵入骨、堅忍如狼的張巡,力盡被俘後如果不是大義凜然、慷慨就義,那才是真正不可想象的怪事!至於他的牙齒究竟是怎麼碎的,恐怕不會有一絲一毫影響到他近乎神一樣不朽的光芒!

推而廣之,史書裏其它不夠真實的細節描寫,並無損於“史鑑”的意義。史家們在力求真實的同時,難免會留下星星點點的瑕疵。但瑕不掩瑜,絕不可因史書的不完美,就滑向“歷史虛無主義”的深淵。

關於《資治通鑑》讀後感參考範文4

一下很奢侈的多出了這麼多的時間,開始好好閲讀《資治通鑑》。今天淺嘗第一卷,並且拜讀了一下柏楊版的評説,倒不像是在讀一本史書,而是“臣光曰”和“柏楊曰”兩個政治家的口舌之紛。

《通鑑》從魏、趙、韓三家分晉開始編年敍述。在司馬光眼中,這是一個周道衰落,綱紀敗壞的年代,三家能夠堂而皇之位列諸侯,“非三晉之壞禮,乃天子自壞之也”。司馬光藉此欲闡述的是一種正統儒家的正名理論。“天子之職莫大於禮,禮莫大於分,分莫大於名”就是這種理論的核心。君臣之位,如天地不可易位一樣牢固。所以,雖然微子有德,他不能取代紂這樣的暴君;雖然姬重耳功大,死後不能隧葬;雖然齊、楚、晉、秦勢強於周,不敢輕易取而代之。在柏楊先生眼中,這種極端的傳統就是一種反動,在歷史的潮流中一次又一次的被強權羞辱(宋為金所驅就是一個最大的諷刺)。而我覺得,今天的中國恰恰需要這樣的一種禮教和名器。混亂的價值取向,拜金的社會潮流,貧瘠的文化涵養,道德底線崩潰,導致國人在人生觀中太需要一種共同的正統的思想來領導,並且給所有人以福祉。今天,西方文化佔據着主流,接受的成本低,回報高。不要怪國人崇洋,而是“名不正則民手足無措”。

在時間順序上,三家分晉之前的大事是智伯之亡。用司馬光的形容,其人美須鬢長,射御力足,伎藝畢,巧文辯惠,強毅果敢,缺少的僅僅是一點仁君之德。最終,智伯帥韓、魏攻趙,為三家所殺滅族。戰場中最經典的一個場面是,智伯決水淹晉陽,趙指日可下,他得意忘形而道“吾今乃知水可以亡人過也”。()聽者有意,汾水可灌安邑,絳水可以灌平陽,一旁的韓康子和魏恆子一下子就明白了他的打算。脣亡齒寒,這不是把盟友推向敵營麼?二家終叛,智氏遂亡。不過,從智伯的表現看,固然其是無德之君,我倒有點懷疑他的智力問題。此篇末,司馬光遂展開關於才和德矛盾關係的討論,“凡取人之術,苟不得聖人、君子而與之,與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在我看來,司馬光的思維簡直就是最天真的二分法了。豈知,人性本來就包括善惡,一個好的社會和制度能夠壓制人性中惡的部分,發掘人性善的那面。過分強調品德,使很多朝代的根基毀於庸才之手。

讀史書,讓我對那一個時代人的思維方式產生了無比的好奇。比如豫讓為刺殺趙襄子,“漆身為癩,吞炭為啞”;聶政殺韓宰相俠累後,為不牽連其姐姐,“自皮面抉眼,自屠出腸”。一個血雨腥風,死士輩出的時代,無論是為義還是為利,都讓我敬畏,因為無法接觸到其內心世界,也許這也是中國史書的一種缺憾吧。

這一段歷史還有一個偉大的人物就是吳起,揹負“母死不奔喪,殺妻以求將”的這樣一種壞名聲,吳起仕魯,大敗齊軍;投靠魏後,“將三軍,使士卒樂死,敵國不敢圖謀”,“守西河而秦兵不敢東鄉,韓、趙賓從”,後為武侯所疑,往楚國為相,南平白越(江浙,福建一帶),北卻三晉,西伐秦,強盛一時。可憐吳起英雄一世,最終還是死於非命,為楚貴族所殺,死前躲在悼王的屍體後面躲避亂箭。叛亂者後來因為射王屍也沒有好的下場,死後復仇,我不禁驚歎於吳起的智慧,然後不免辛酸,這種將相全才,在哪裏都是改變全局的人物,可憐英雄惹人妒,猶得後世讀者憐。

關於《資治通鑑》讀後感參考範文5

前不久,經同學推薦,我有幸拜讀了時代文藝出版社出版的《資治通鑑》白話本。這是最近才出版的一套書,大概是為了方便今人閲讀,十二部白話本中只收錄了周紀、秦紀、漢紀、魏紀、晉紀、宋紀、齊紀等各個朝代的精華文章,而且翻譯的極為通俗。像我這樣沒有功底又渴望各方面歷史知識都有所涉獵的初學者,倒很適合讀這樣的書。

之前,曾經也試過讀文言文的《資治通鑑》,由於自身性格和工作忙碌的原因,只是挑選着看了漢紀和唐紀中的部分內容,感覺也不錯,雖然是文言文,但是絲毫不令人覺得晦澀難懂。相比之下,這一次所讀的白話文倒感覺粗糙了。前面説過了,讀《資治通鑑》,我只是為了瞭解些歷史知識,所以這次看白話文也感到滿足了。但是,沉澱知識的這一段時間裏,我還是反覆琢磨和品位了讀文言文《資治通鑑》的感覺,在內心裏依然傾向於司馬遷的原著,感覺還是原著的行文佈局更好更生動出彩些。我想,這大概就是司馬遷和他的《資治通鑑》之所以名傳千古的原因吧!

《資治通鑑》在編年體史書領域和中國寶貴文化遺產領域之所以享有盛譽,我想一定與作者創作的思路、方法,以及該書特別的語言形式和經世致用的目的有關。由於《資治通鑑》的確太博大精深了,無論我如何努力,也只能窺見書中的一角,但是就是憑着這種熱愛的精神,我也想談談自己對於《資治通鑑》的一點感受。

首先是感覺到司馬遷著作該書時的細緻和認真。在閲讀《資治通鑑》文言文版本的時候,就被該書中不厭其煩的註釋、考異感染了興趣。從前,我讀書都是“盡信於書上”的,即書中説什麼,我便相信什麼,而當看了《通鑑》之後,我的一個很有體會的想法是,原來歷史書中寫的歷史也是不能盡信的。我們要讀歷史,就應該像司馬遷那樣,進行辨析似的閲讀,對所讀到的史實進行驗證推理,取其精華,積累經驗。而正是因為司馬遷著書的細緻認真,從而才為我們不厭其煩地留下各種線索和史料,讓我們更加客觀地瞭解歷史的。

另一點是從《資治通鑑》的文章中,可以看到作者的語言運用極其簡練,通俗易懂,脈絡分明。《資治通鑑》全文一般沒有太多的偏僻字,即使橫跨一千多年的今人,只要有點文言文功底都可以讀個明白。記述各種事情和描寫各種場景,尤其是戰爭方面的題材的文章,司馬遷總是將前因後果交代的明明白白,讓讀者能夠一目瞭然。這種重視情節描述的寫法值得今人借鑑。

另外,司馬遷在每一篇文章的結尾處通常都會給出自己的點評,並且把一件原本零散的表面的事件上升到一個更高的理論上去。司馬遷的這些觀點和思想這好迎合了發展一個國家政治經濟的需要,今人閲讀起來,也會得到許多借鑑作用。我想,這大概也是《通鑑》流傳至今,仍然廣受歡迎和好評的原因。

總之,閲讀《通鑑》受益匪淺,我想,有機會,我還要把文言文版的《通鑑》繼續讀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