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白鹿原》讀後感學生5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9.43K

學生在讀《白鹿原》這本書的同時,一定都能從中有所收穫,那麼是時候都來寫一寫讀後感了。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白鹿原》讀後感學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參閲。

《白鹿原》讀後感學生5篇

《白鹿原》讀後感學生1

《白鹿原》的結構古典,故事撩撥人心,場景宏大,氣度恢宏,跨越了中國近代很長的時間線,描述了陝西關中地區普通人的生活,塑造了一個個鮮明的形象,有着複雜的人性。

小説講述了白鹿原村裏兩大家族白家和鹿家之間的糾葛和牽扯。主人公白嘉軒一生娶過七個妻子,只有最後一個仙草陪他度過一生,支持他、陪伴他,並生下三個孩子分別是白孝文、白孝武、白孝義和女兒白靈。鹿三是白家的長工,做事情總是和白嘉軒有商有量的,黑娃是鹿三的兒子。鹿家以鹿子霖為代表,有鹿兆鵬、鹿兆海兩個兒子。讀完這本小説,黑娃這個人物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他是白家長工的兒子,出身貧窮,內心自卑卻表現出無比強烈的自尊。鹿兆鵬給他冰糖的時候,他興奮不已,第二天又給他水晶餅,黑娃竟扔了,説道你行,有本事以後每天給我一個。黑娃從小就不愛讀書,脾性魯莽大膽,他最不願看到的就是白嘉軒挺直的脊背,在白嘉軒面前黑娃是那樣的不自在,於是他決定出走。遇到了田小娥,這個喚醒了他情愫的女人,也是這個女人,讓已經結了婚的白孝文陷入情慾迷谷。後來黑娃帶田小娥回家,遭到了白嘉軒為頭的村裏人的堅決反對,於是他在村口的一口爛窯裏為田小娥安了家。黑娃是勇敢的,他不顧大家的反對堅決捍衞了自己的愛情。後來他當了土匪,還將白嘉軒挺直的脊背打傷。再後來大拇指芒兒死去後,他在白孝文的講説下過正常人眼中的生活,直至遇到他的媳婦玉鳳,這個女人的一句話“我只説從今往後,不説今日以前”讓黑娃放下過去,得到重生。他開始變得沉穩,開始讀書,成為朱先生真正的學生,修身做人。

然後再説一説白嘉軒,他一直堅守着他的道德底線和做人的準則,在那個混亂癲狂的年代,挺直了腰板,就像是一面道德旗幟一樣,佇立在白鹿原村。他對於宗族理念的秉承和倫理道德的維護似乎與生俱來,堅決維護自己的信仰,在面對田小娥時白嘉軒是殘忍的、狠心的,他不容許這樣不守婦道的女人進入白鹿原村。但他又是温厚寬容的長者,在與自家長工鹿三交往的過程中,講仁義、重人品。白嘉軒的仁義正直,和鹿子霖的卑鄙、趨炎附勢形成對比,陳忠實諷刺了鹿子霖的人品,最終安排了悲慘的結局給鹿子霖。

《白鹿原》讀後感學生2

我是一個國小五年級的學生,我用暑假二十多天的時間讀完了樑忠實老師的長篇鉅著《白鹿原》。

以我現在的水平,書中很多的事件和觀點我還不是很懂,但有一點我讀懂了,那就是“善”與“惡”。

《白鹿原》這本書,它以陝西白鹿原這個大村莊為背景,描寫了半個多世紀的歷史。

長長的一本書,揭示了一個觀點,那就是:做一個正直善良的人,有時會遇到很多坎坷和艱辛,有時甚至會有生命的危險,但他總能度過難關,挺直腰桿,坦坦蕩蕩,半夜不怕鬼敲門的活着,做一個心懷鬼胎的人,他也能衣食無憂的活着,他也能度過一些難關,但他的心始終是顫顫抖抖的,每走一步,他都要向後望望,是不是有鬼要敲打他的頭。

書中的白嘉軒,他就是那個善的代表,在他當族長的那些年,他始終舉着正義的利劍,就是他的兒子違反了族規,他也向兒子舉起正義的鞭子,在鬧饑荒的年代,為了村民,他冒着生命的危險向土匪借糧……

他從頭到尾都是白鹿原村民心中一顆不倒的大樹,正如文中鹿兆鵬所説,每次回家,只要能在村頭看見他,我覺得我心中的那棵大樹沒有倒,村民們是安全的。

文中的鹿子霖,他就是那個邪惡的代表,在他當鄉約的那些年中,貪錢、貪糧、侮辱婦女、嫁禍於人……

不過他最後失憶了,到了一個無知的世界,這是樑老師給他選擇的最好的歸宿,如果他不失憶,他將如何面對原中的父老啊。

再看看我們生活中的一些事,也有這樣的因果啊,一天,我和媽媽在街上散步,當一輛110警車經過時,走在我們前面的兩個西裝革履的男青年,突然脱掉西裝,發瘋一樣狂奔,警察叔叔感到不妙,猛追上去,抓住那兩個人,經查,那還真是網上追捕多年的逃犯,其實,110警察只是正常的巡邏,是那兩個逃犯做賊心虛。

我們小區有一位王奶奶,她為人熱心腸,別人有什麼事情找她幫忙,她都不會拒絕。有一次,王奶奶的兒子出了非常嚴重的車禍,急需要很多的錢做手術,不然,就有生命危險,而肇事司機逃逸了,小區的人們聽説後,就自主辦了一個募捐活動來幫助王奶奶。

讓我們做一個正直善良的人吧,他強讓他強,真心明月照。他橫讓他橫,邪惡終有報。

《白鹿原》讀後感學生3

活着就要記住,人生最痛苦最難忘的那一刻是最難熬的那一刻,但不是生命結束的那一刻;熬過去掙過去就會體驗呼喚未來的生活,有一種對生活的無限熱情和渴望。

——《白鹿原》

一陣狂風呼嘯,掀起一抔黃土。可誰又能想見,一抔黃土下隱藏的當代風流……

在神祕的白鹿原,白家族長白嘉軒一生淡泊名利,卻打敗了不可一世的鹿子霖,被人引為奇談。

白嘉軒此生歷盡大風大浪,卻始終淡泊名利。少時,他貧困至極,甚至連彩禮也置辦不起。他被所有人瞧不起,被認為丟盡了白家的臉面。“凡人絕對信服聖人的聖言,但是絕不真心實意的施行。這並不是聖人的悲劇,而是凡人永遠成不了聖人的原因。”深知這一點的白嘉軒,憑藉白鹿這一跡像,重現白家當年的輝煌。他老成持重,即便面對強盜,卻淡然處之,即使強盜用一根木棒將他打成駝背,他也絲毫沒有怨恨,而是淡然的接受。可誰知,正是駝背,使得他在解放後沒有被當作間諜論處。

難道他是神嗎?

“我一生沒做過見不得人的事,凡是怕人知道的就不該做,應該做的就不怕人知道,甚或知道的人越多,越覺得這件事該做。”這就是白嘉軒的做人標準,待人接物,皆有底線。不求聞達天下,但求問心無愧。他不是神,但心境比神更高一層。

“能享福也能受罪,能人前也能人後。”福兮禍之所倚,禍兮福之所伏。禍福相倚,白嘉軒早已看透,所以他一直隱忍,並不是他不夠強大,而是他隱忍非常。他能在無數因果中看透,淡泊名利。他能入世,更能出世。他品性非比尋常,卻能隱忍不發,淡泊名利,然後厚積薄發。他之所以如此,並不是因為他是聖人,而是因為他找到了心靈上的淨土∶責任與擔當。他身為白家族長,理應肩負起振興白氏的重擔;他身為家長,理應肩負起家庭温馨和諧的責任……壓在他身上的太多太多,但他始終隱忍,不露鋒芒,因為在心靈淨土——責任與擔當面前,一切爭逐都顯得那麼的不重要。不求屹立於世俗之巔,但求無愧於心,不愧於人,如此,安好。

在這紛擾的世事中,我們也能瞭解自己的責任,尋到那一塊心靈淨土嗎?

《白鹿原》讀後感學生4

《白鹿原》之所以厚重,取決於所描繪的這段歷史題材,決定了它的份量。

陳忠實寫了很多最後的人物,最後的現象,最後一個好族長-白嘉軒:最後一個好長工-鹿三:最後一個好先生-朱先生;這些最後的人物,從歷史的評價中,他們都是過去的人物,但都寫得很美,有夕陽之美。同時,他又寫了很多最早的人物,最早的人物又有朝陽的絢爛。最早一批通過社會運動改變家族社會地位的人羣-白嘉軒的女兒-白靈跟着中國共產黨走的。最早以人性的自由解放沖決禮教的殉道者-田小娥。歷史並不因為你退出歷史舞台,你就變得醜陋,不見得。你走在時代前面,你就變得善良,也未必。這就是歷史的複雜性。也是歷史的矛盾性。歷史是矛盾的。是複雜的。秩序和心性的解放,也是複雜的,是矛盾的。這是《白鹿原》最大的好處,它全面的反映了中國社會深刻的變革,從傳統的農耕文明,到經濟計劃,在轉到市場經濟,《白鹿原》全面的反映了出來,從一箇舊社會的土崩瓦解到一個新社會的醖釀建立,《白鹿原》可以説是兩部分夾擊,一部分是社會運動衝擊,一個部分是以人性的自由解放衝擊,白嘉軒那麼厲害的人,到最後還是無可奈何花落去。

當然,《白鹿原》也有缺點,因為進入中國話語太深,從而導致疏忽了,國際社會和人類審美座標的接受程度,對於白嘉軒的女兒白靈和長工鹿三的兒子黑娃,心理活動可以開掘更深一點兒,黑娃變成土匪的過程就很粗略,還有就是過多的捲入了具體的政治鬥爭,這些都是很重要的,我覺得應該始終是一個對家族的歷史審判,應該始終定在這個高度上。

《白鹿原》我覺得是中國改革開放後所有的茅盾文學獎作品中的第一。無論是從內容、作品厚度、以及寫作技巧,它都是毫無爭議的。你讀懂它,它就是深邃的。你讀不懂它,它就是庸俗的。最後,套用著名畫家、學者-範曾的一句話:“白鹿原一代奇文也,方之歐西,雖巴爾扎克、斯坦達爾,未肯輕讓。”多讀書,讀好書,我建議大家讀《白鹿原》,《白鹿原》我讀了兩遍,看了一遍,如今劇版《白鹿原》正在熱播,晚上追劇,白天又在讀《白鹿原》。

《白鹿原》讀後感學生5

最後把陳忠實先生的《白鹿原》看完了,結尾令人有些震驚。思緒隨着故事情節的波動有些紛亂,白鹿原上的生活百態隨着白鹿兩家的主線而展開,在中國大地上描述的這一小塊兒地方折射着整個社會時代的變遷。

歲月的風霜雨雪,風和日麗一遍又一遍,一茬又一茬地涉足這片古老的平原,精靈的白鹿躍動着人們記憶中久違的傳説,不管經歷多少坎坷風雨,生活的輪子依然不分晝夜地滾動前進,這是歲月藴含的冷酷而堅實的力量。《白鹿原》的主人公白嘉軒、鹿子霖兩大家族有形或無形的較量推動着故事情節的展開與深入。為了生活而爭,為了臉面而爭。當然書中並無直接而露骨地描述兩大家族的鬥爭,而是從生活的各個方面體現出來。最終以鹿家慘敗結局。性格決定命運或許是條真理。白嘉軒是中國傳統男人的寫照,墨守陳規、自力更生、謹小慎微、兢兢業業地生活。因此,他沒有幹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始終以一個威嚴族長的身份立信於白鹿村,恪守明哲保身的理念。鹿子霖的性格與白嘉軒不大一樣,他追求功利,爭強好勝,作風不謹,卻又有膽小怕事的一面。他一生雖然也經歷了起伏的官場,但終究也沒創造些什麼輝煌,最後也以悲慘收場。我覺得性格變化最大的有兩個人,一個是白孝文,一個是黑娃。白孝文經歷了一場饑荒的打擊之後,由軟弱變得堅強起來,這也多虧他鹿三叔的話語刺激的作用。他從原先的唯命是從,規規矩矩,優柔寡斷的性格中走出來,變得桀驁不馴,急功近利了。而黑娃的性格可謂一波三折,先是小時的膽小羞怯,後又

勇猛剽悍,最後又歸於知書達禮,學為好人。其實性格與環境的關係是辯證的,環境塑造了某人某種性格,而某人憑着某種性格來重新塑造環境。

《白鹿原》作為矛盾文學獎的作品,它向我們生動地展示了一個平原,一個族羣的生活畫面,讀進去,我們彷彿身臨其境。隨人物之悲而悲,隨人物之喜而喜。我們往往被小説中的人物感染,這大概就是大師筆下寫實筆觸的力量吧!

書中的生活生命人生跌宕起伏,而我們的呢?

期望用青春奮鬥的熱情攪破生活的波瀾不驚,用我們的雙手與智慧打造自己的未知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