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教案5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89W

聯繫實際是我們在寫教案的時候要注意的,同時也要認真對待,為了讓我們更好的開展自己的教學工作,一定要提前寫好教案,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部編版六年級上冊教案5篇,感謝您的參閲。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教案5篇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教案篇1

教學要求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概括中心思想。練習給課文各段加上小標題。

3、理解課文的內容,懂得魯迅先生是一位關心愛護青少年成長,熱愛勞動人民,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深受廣大人民羣眾愛戴的人。學習魯迅先生關心他人、愛憎分明的高尚品質。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課文內容,學習魯迅先生關心他人、愛憎分明的高尚品質。

難點: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概括中心思想。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文題目

魯迅先生是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是魯迅先生的侄女周曄所寫。課文題目點明瞭作者與魯迅的關係,這篇課文就是通過回憶記敍了伯父魯迅先生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幾件事。

請同學們聽課文範讀,對課文內容有大概瞭解。(課件播放課文範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課件出示課文中的生字新詞指名學生讀。

2、朗讀課文,理清脈絡,概括段意並加小標題。

課文回憶了魯迅先生的幾件事,以自然空行為標誌,把課文分為五段。指導學生朗讀課文,通過討論,確定各段段意並加小標題。小標題是對一段內容的高度概括,他通常用詞語或短句標明。

3、討論、瞭解魯迅先生,為理解課文內容做準備。

三、深入理解課文,學習第三、四段

1、回顧文章內容,瞭解“伯父”是怎樣的人,並畫出有關句子。

(伯父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

2、課文中哪些地方表現了魯迅先生“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

(1)學習第四段“救助車伕”,瞭解魯迅先生是怎樣救護、資助車伕的。

①邊讀邊想,從這件事中可以看出魯迅是個怎樣的人?

②從那裏可以看出來?

a、指導學生找出課文中描寫魯迅救助車伕的動作語句,想想這一段表現了魯迅先生的什麼品質。

a請同學朗讀。想想這段話是從哪個方面來進行描寫的。(動作)

b請大家在書上圈出表示動作的詞。

c(課件出示)他們把那個拉車的扶上車子,一個蹲着,一個半跪着,爸爸拿鑷子給那個拉車的夾出腳裏的破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給他洗乾淨。他們又給他敷上藥,紮好繃帶。(“扶、洗、敷、扎”等詞表現了魯迅先生關心、愛護勞動人民,憎恨舊社會的感情。)

d請同學們再讀這段話,體會這一連串動詞的用法。從這裏我們知道了可以通過人物的動作描寫來反映人物的品質。

b還可以從哪些從地方看出魯迅是一個同情關心勞苦大眾的人?

a(課件出示)他的臉上不再有那種慈祥的愉悦的表情了,突然變得那麼冰冷,那麼嚴肅。他沒有回答我的話,只把那枯瘦的手按在我的頭上,半天沒動,最後深深地歎了口氣。

b你準備抓住那些重點詞語來理解?説説你的理解。

c這一段話是從那方面來進行描寫的?從這裏我們知道了可以通過人物神情的描寫來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質。

魯迅先生在救助車伕以後,為什麼臉上變得那麼嚴肅?他在想什麼?

④老師小結。這樣一位關心、同情勞動人民的伯父去世了,作者再也見不到他的面了。請同學們回到現實,一起讀一讀第一段的最後一句話,體會作者當時的心情。

(2)學習第三段“笑談squo;碰壁squo;”,體會魯迅先生為人民羣眾的解放進行不懈鬥爭的精神。

①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邊讀邊想:“笑談squo;碰壁squo;”這件事反映了魯迅怎樣的品質?你從那裏看出來的?

②重點學習:“你想,四周圍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

再讀原句,結合資料談體會。

指導分角色朗讀課文,注意各角色的語氣。

③老師小結。

(3)學習第二和第五段。

自主學習第二和第五段,同學交流。

學習第二段“談論《水滸傳》”,瞭解魯迅先生嚴肅認真的學習態度和對下一代的深切關心。

a聯繫上下文,説説“囫圇吞棗”和“張冠李戴”是什麼意思,這説明“我”讀書怎樣?(態度不認真)

b“哈哈!還是我記性好。”這句話的含義是什麼?

“我”聽了伯父的話後,“羞愧”“悔恨”什麼?為什麼比捱打捱罵還難聽受?

c完成填空練習伯父是一個(關心下一代)的人

d小結

②默讀第五段“關心女傭”,體會魯迅先生對勞動人民的感情。

a魯迅先生是怎樣關心女傭的?從魯迅的話中可以看出魯迅先生什麼品質?

b默讀本段,完成填空練習。

伯父是一個(同情勞動人民)的人。

c小結

請大家再讀第一段的最後一句話,體會作者的情感。

3、總結伯父的品質

(三)學習第一段“深切的懷念”

1、請同學們認真讀第一段,瞭解什麼事使“我”驚異。

2、指導學生從課文內容思考作者驚異什麼。

3、為什麼呢?請同學們討論這個問題,從三方面來找一找原因。

指導朗讀,體會作者因“年紀還小”而產生的“驚異”。

人們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因為魯迅生前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因此人民愛戴他。

(四)總結全文。

1、出示填空

你覺得這是一個(關愛下一代、同情勞苦大眾、憂國憂民、愛憎分明、受人愛戴)

2、説説自己對魯迅先生的評價。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5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滿腔怒火、搏鬥、崎嶇、橫七豎八、斬釘截鐵、墜落、雹子、仇恨、熱血沸騰、昂首挺胸、堅強不屈、驚天動地、氣壯山河等。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瞭解狼牙山五壯士痛殲敵寇、壯烈犧牲的英雄事蹟。學習點面結合的寫作方法。

3.體會五壯士偉大的獻身精神以及忠於黨和人民的崇高品質,從中受到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

理解描寫五壯士痛殲敵人、英勇跳崖的動作和神態的語句。

教學難點

體會五壯士偉大的獻身精神以及忠於黨和人民的崇高品質,從中受到思想教育,學習點面結合的寫作方法。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新詞。

2.理清課文記敍的順序。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揭示課題,激發情感

1.談話導入: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開始進犯中國領土。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後,日本帝國主義大舉進入中國,在中國的土地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中國人民不屈不撓,奮起抗戰。1945年,日本侵華戰爭以中國的勝利而告終。抗戰期間,無數次殘酷的戰鬥讓中華兒女銘記於心,其中有一場戰鬥,給中國人和現在的中國人以深深的震撼。

2.課前,請同學們蒐集了抗日戰爭時期可歌可泣的抗敵故事,我們一起交流一下。

3.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再來了解一個真實的故事,它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河北省易縣的狼牙山。在這裏,有一座特別的建築——狼牙山五勇士紀念塔,它記錄着五位英雄的動人故事。今天這節課我們就走進1941年的狼牙山,一起去認識這五位英雄。請同學們齊讀課題《狼牙山五壯士》。

4.你認為什麼樣的人能稱為壯士?(勇敢的)勇敢到什麼程度才能被稱為壯士呢?你覺得是為勝利能犧牲自己生命的人。好,把你對壯士的理解讀進課題裏。

從課題中,我們對壯士的品質有了初步瞭解,相信走進課文,我們還能瞭解到壯士們更可貴的品質。

二、初讀課文,自學字詞

1.自讀課文,邊讀邊想:這篇文章寫了五壯士一件什麼事?(學生朗讀、思考,教師與個別學生交流。)

2.學生讀後交流,教師引導概括。(這篇文章寫的是五壯士為了掩護人民羣眾和連隊主力,和敵人英勇作戰,最後英勇跳崖的事。)

3.自學生字新詞。

4.自學檢測:

(1)認讀生字與寫字。

寇:注意與“冠”區分。“掄”與“搶”區分開。

“懸”不要讀成“縣”。

(2)請同學們認真讀詞語,理解詞語的意思,並注意詞語感情 色彩的不同。

①我們先看看同學們理解詞語的情況,檢查糾正。

居高臨下:處在高處,俯視下面。形容處於有利的地位。

懸崖:高而陡的山崖。

昂首挺胸:仰着頭挺着胸無所畏懼的樣子。

壯士:豪壯而勇敢的人。

晉察冀根據地: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抗日根據地之一,也叫晉察冀邊區。晉、察、冀分別是山西省、察哈爾省(已撤銷)、河北省的簡稱。

崎嶇:形容山路不平。

山澗:山間的小水流。

粉身碎骨:身體被粉碎,多指為了某種目的而喪生。

驚天動地:形容聲勢浩大或事業偉大。

氣壯山河:形容氣勢十分雄壯,可以使山河壯麗多彩。

斬釘截鐵:形容説話辦事堅決果斷,毫不猶豫。

豪邁:氣魄大;勇往直前。本課指口號聲豪邁。

我們再來看看詞語的感情 色彩。

居高臨下昂首挺胸全神貫注斬釘截鐵

熱血沸騰驚天動地氣壯山河壯烈豪邁

墜落山澗粉身碎骨大舉進犯紛紛滾落

②這些詞語,描寫對象有什麼不同?(前兩行是描寫五壯士的,後面一行是描寫敵人的)

③描寫對象不同,表達的感情也不同,同學們在學習課文的時候,如果能像這樣關注到兩組詞語所表達的不同感情 色彩,那你對人物的理解一定會更加深刻。來,體會着這些詞語表達的感情,我們一起來讀讀。

(第一、二行都是描寫五壯士的詞語,感受到了五壯士的英雄氣概;第三行是描寫日寇的,表達了作者對侵略者的憤恨與不滿。)

④請同學們帶着感情再來讀一遍詞語。

三、熟讀課文,梳理順序

1.1941年秋天,敵人集中兵力,向我晉察冀根據地大舉進犯,五壯士不畏強敵,浴血奮戰的精神感動着今天的我們。課文的描寫再現了當時的動人場面,請同學們放聲讀課文,讀正確、流利,讀不熟的語句多讀幾遍。

2.指名分段讀課文,看看字音是否讀準,句子是否讀通順.。

3.這篇課文按什麼順序寫的?

(這篇文章按事情的發生、經過,結果順序寫的。)

4.本篇課文哪個自然段是事情的發生?哪些自然段是事情的結果呢?

(課文第一自然段七連六班接受了掩護羣眾和連隊轉移的任務是事情的發生;第六到九自然段講五壯士英勇壯烈跳下懸崖是事情的結果。)

(板書:接受任務英勇跳崖)

5.課文的2—5自然段,可以分為三部分,分別寫的什麼?能跟老師一樣給每部分標上一個小題目嗎?

?出示課件6】

接受任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英勇跳崖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接受任務→(痛擊敵人)→(引上絕路)→(頂峯殲敵)→英勇跳崖

文章就是按照這樣一個事情發展的順序,分五部分向我們展現了五位壯士的英雄事蹟。

四、課堂小結,佈置作業

1.這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中出現的字詞,理清了課文的記敍順序,初步讀懂了課文,瞭解了五壯士的英雄壯舉。

2.請同學們課下再把字詞讀一讀,寫一寫。把課文再讀上一遍。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梳理作者的行文思路,理解課文故事情節。

2、通過多種朗讀方法體驗作者在文中表達出的情感。

教學重點與難點:

通過多種朗讀方法體驗作者在文中表達出的情感。

目標制定依據.:

1、教材分析:《竹節人》是一篇故事情節吸引人的記敍文,作者通過對製作竹節人、鬥竹節人以及老師沒收竹節人卻也自己偷偷玩竹節人的敍述和描寫,表現了童年遊戲的樂趣,表達兒童的喜悦與滿足。文中有許多處描寫竹節人遊戲的精彩語言,鬥竹節人的場面寫得十分生動、引人入勝。

在本單元的單元導語中明確提到:“閲讀人生故事,要融入自己的情感體驗。”因此本節課的重點就在讓學生通過多種朗讀體驗作者在文中表達出的情感。

2、學生分析:《竹節人》這篇文章的可讀性較強,預初的學生對竹節人這個遊戲雖然陌生,但有關遊戲的內容總是他們喜歡的,感興趣的。文章篇幅對於預初年級的學生而言還是比較長的,許多段落很短甚至只有一句話,這就要求學生讀課文的過程中會分析歸納段意,從而明確作者的行文思路。學生應該能找到文中那些描寫鬥竹節人遊戲的精彩語句,但情感體驗不夠深入。六年級的學生喜歡朗讀,但朗讀方法還是比較欠缺的,這節課,我試圖引導學生通過多種朗讀方法去體驗作者在文中表達的情感。

教學過程:

開放式導入:

你有過動手製作玩具的經驗嗎?想一想你從中獲得了什麼?與同學們分享一下。

1、環節1:初讀課文,熟悉內容。

(1)默讀課文,熟悉內容。

(2)填寫表格,梳理文章事件及情感脈絡。

(3)小組交流,完善表格。

(4)全班交流。

(設計意圖:任務驅動,整體感知課文,梳理作者的行文思路。)

小結:通過這個環節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像讀這樣篇幅比較長的記敍類文章,通過表格的方式梳理文章的層次、事件和人物的情感脈絡會比較清晰的理出作者的行文思路,幫助我們理解課文主要內容。

2、環節2:細讀課文,品味語??

(1)請個別學生朗讀8—19節。

(2)課文標題是“竹節人”,從全文來看,我們鬥竹節人(填空)

(3)核心問題:我們“迷上”鬥竹節人的具體表現是什麼?

老師示範朗讀9---19節,請同學們在聽的過程中注意老師讀的語調、重音和節奏,圈劃出相關語句。

(4)組織同學們在班級交流。

(5)交流後再讀。

(6)引導學生用同樣的方法讀20---29節(老師收竹節人部分和老師鬥竹節人部分)。

(設計意圖:

通過多種方式的朗讀,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

小結:通過這個環節的學習,我們都能感受到竹節人這個遊戲給作者的童年帶來無限歡樂。我們知道了在朗讀中變化語調高低、節奏快慢、重讀能表情達意的字詞、將自己的理解與感悟融入其中才能更好的體會作者想表達的情感。

作業佈置:

完成語文練習部分1、2、4題

板書設計:

竹節人

範錫林

朗讀方法

語調

節奏

重音

11---13

17---18

19、21

附學案

?竹節人》學案

填寫表格,梳理文章事件及情感脈絡。

提示:課文1---2節總領全文,從第3節開始寫事。

段號事件情感

3-7自豪

我們鬥竹節人

沮喪

小小的怨恨

老師鬥竹節人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教案篇4

1.熟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能聯繫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蒙漢情深、民族團結的思想感情,激發熱愛草原、熱愛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3.認識本課8個生字,理解課文中新詞的意思,摘錄課文中優美的句子,背誦課文第一自然段。

教學重點

1.讀懂課文,在草原自然美與人情美的薰陶感染下,接受熱愛祖國和民族團結的教育,培養學生愛美的情趣。

2.學會通過語言文字展開想象,在腦海裏再現課文所描寫的生動情景。

教學難點

聯繫課文,説説對“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這句話的理解和體會。

教學方法

設置情境,師生共同披文入境,走進文本,與文本對話,師生對話、生生對話,以讀促悟,以悟促讀,引導學生把情感體驗充分表達出來。

學生學習方法

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討論交流。

課前準備

1.具有濃郁的蒙古族特色的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天堂》《蒙古人》(蒙語演唱)。

2.下載草原風光和民族風情的圖片,製作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課前交流:

你見過草原嗎?請見過草原的同學描述一下草原的風景,説一説在草原上的感受。

2.讓我們來到草原,看看草原的風光。出示草原風光圖片,播放鳳凰傳奇的歌曲《我從草原來》。

(設計意圖:用音樂和圖片導入的新穎方式將學生帶入草原高遠遼闊的境界,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對學習課文產生濃厚的興趣)

3.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就和作家老舍一起,走進內蒙古大草原,去領略那美麗的風光,感受那獨特的民族風情。

二、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1.自由通讀課文,注意把句子讀通順,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生字,掃除閲讀障礙。

2.思考:草原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你能否用一個字,概括出草原給你、給作者留下的印象?──“美”。

(語文學科的性質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課題導入後,讓學生説一説自己對課文的印象,促使學生主動地進入學習課文的氛圍之中)

3.草原的“美”體現在哪些方面?

將學生的回答進行歸納並板書:

草原

人情美

(沿着作者的思路,緊緊抓住課文中景色美、人情美兩大部分,引導學生走進文本,和作者產生共鳴,體會作者的感情,是設計最突出的特點,也是最簡潔有效的理解課文的方法)

三、朗讀品析,感受草原風光美

1.作者簡介:

舒慶春(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字舍予,筆名老舍,滿族人,本名舒慶春,生於北京,中國現代小説家、作家,傑出的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著有長篇小説《小坡的生日》《貓城記》《駱駝祥子》等,老舍的文學語言通俗簡易,樸實無華,幽默詼諧,具有較強的北京韻味。

2.用多媒體出示草原風景,要求學生一邊聽老師範讀,一邊在腦海中勾勒畫面。

(教學中通過各種手段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走進語言文字,展開想象的翅膀,在頭腦中形成一幅生動形象的畫面,再及時切入朗讀,引導學生把自己想象到的畫面通過朗讀再現出來)

3.提問:這一段主要寫了什麼?(草原風景美)

4.句子感悟:這段文字非常優美,讀着讀着,讓人彷彿置身於遼闊的大草原之中。説説你覺得哪些語句寫得美。

學生彙報,教師重點指導: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

①理解“一碧千里”(出示圖片,讓學生直觀感受後,再讓學生説一説這個詞語的意思)。

②“茫茫”就是模糊不清,結合圖畫,讓學生説説“並不茫茫”的意思。

(2)“那裏的天比別處的更可愛,空氣是那麼清鮮,天空是那麼明朗,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滿心的愉快。”

①體會用詞的準確,想一想把“清鮮”換成“清新”,把“明朗”換成“晴朗”好不好,為什麼?形象感受草原的藍天碧野,體會“清鮮”“明朗”的用法。

②有感情地朗讀,讀出“清鮮”“明朗”的草原的高遠遼闊的意境。

③如果此時你就置身於草原之中,你會怎麼做?(想象:作者會高歌一曲什麼?誰願意上來高歌一曲?)

(3)“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麼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 欲流,輕輕流入雲際。”

①拿出一張中國畫,向學生演示講解“綠色渲染”“墨線勾勒”。

②圖片展示,有感情地朗讀,體會“柔美”的感覺。

(4)“這種境界,既使人驚歎,又叫人舒服,既願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

①請你學着這樣的説法,用上“既……又……既……又……”説一句話。②這句話是從哪一方面來寫的?(感受)

③不同的心情會對周圍環境有不同的感受,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感受?

?從學生的感悟入手,通過抓重點詞語切入朗讀體會,想象情景切入朗讀體會,聯繫生活實際切入朗讀體會,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凸顯語文特點的有效途徑】

(5)“在這境界裏,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着草原的無限樂趣。”

①駿馬和大牛會回味嗎,這是什麼寫法?(當然不會,這是聯想的寫法)

②作者為什麼會想到駿馬和大牛是在回味草原的樂趣呢?(這是作者描寫的技巧,借牛馬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5.讀讀背背

①從天到地,從小丘到羊羣,再到駿馬、大牛,草原的無限樂趣令人愉快,令人驚歎,令人回味無窮。讓我們一起仔細品味、用心賞讀吧。

②多麼優美的景色,多麼生動的語言,讓我們把這一切永遠印記在腦海之中吧,請同學們練習背誦第一自然段。

四、作業

1.熟讀課文。

2.背誦課文第一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重温“風光美”

1.用多媒體播放草原風光圖片。

3.引導學生在圖片欣賞中背誦課文第一自然段。

二、走進草原,感受“遼闊美”

“汽車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達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還是草原。草原上行車十分灑脱,只要方向不錯,怎麼走都可以。初入草原,聽不見一點兒聲音,也看不見什麼東西,除了一些忽飛忽落的小鳥。”

(1)指名讀,説説你從這句話中讀懂了什麼?有什麼不懂的問題?

(2)重點理解“灑脱”:

①你能想出可以用什麼詞語替換“灑脱”嗎?(瀟灑從容放鬆……)

②從哪些語句可以看出“草原上行車十分灑脱”?(只要方向不錯,怎麼走都可以)

③感受“灑脱”:沒有紅燈綠燈的障礙,沒有行人車輛的擁堵,只有一路翠色 欲流,盡收眼底和那忽飛忽落的小鳥相伴,這是令多少人嚮往的呀!

④表現“灑脱”:你能否讀出這種“灑脱”的感覺來。

(通過學生對重點詞句的朗讀、感受,引導學生走進文本,在聽、説、讀、寫的訓練中,既體會了草原的景色美,又習得了作者是怎樣遣詞造句表達的,潛移默化地學習作者語言表達的生動優美,揣摩語言所傳遞的美好情感,從而受到感染、薰陶)

三、深讀悟情,感受“人情美”

1.自由朗讀課文,找一找草原的“人情美”表現在哪些地方,畫出相關句子。

2.課堂交流,隨機指導。

(1)“忽然,像被一陣風吹來似的,遠處的小丘上出現了一羣馬……車跟着馬飛過小丘,看見了幾座蒙古包。”

①這段話描寫了一個什麼場景?(迎接遠客)

②“一羣馬”“男女老少”説明了什麼?(來迎接的人很多)

③“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説明了什麼?(來得真快)為什麼用“彩虹”來比喻?(一是因為穿着各色的衣服,二是比喻熱情)

④“立刻撥轉馬頭,歡呼着,飛馳着……”來迎接的人羣為什麼立刻撥轉馬頭,而不是在這裏交談一會兒?(想早一些把客人請進蒙古包)

⑤面對此情此景,你會有什麼感受?(熱鬧、熱烈、熱情)

⑥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2)“也不知道是誰的手,總是熱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放。大家的語言不同,心可是一樣。”

①讀句子,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

看到了不停地握手,聽到了不停的歡笑。

②通過朗讀把當時的熱情表現出來。

(3)“幹部向我們敬酒,七十歲的老翁向我們敬酒。我們回敬,主人再舉杯,我們再回敬。”

①反覆朗讀這句話,體會其中洋溢的熱情。

②想想大家在敬酒的時候會説些什麼?

(4)“這時候,鄂温克族姑娘們戴着尖尖的帽子……我們同行的歌手也趕緊唱起來,歌聲似乎比什麼語言都更響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麼,聽者總會露出會心的微笑。”

①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②理解“會心”,“會心的微笑”裏包含着什麼?

(5)“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①逐句逐字地理解:“何忍別”是指不忍別離;“天涯”是指蒙古族所住的地區,那裏已經是我國北部的邊陲了,所以叫它天涯;“碧草”指一片綠色的大草原;“話斜陽”是指在夕陽中,在那天涯碧草之上,我們互相高興地、親切地交談着。

②連起來説説這句話的意思:蒙古族和漢族兩族人民情深似海,哪裏忍心離別呢?所以到了夕陽已經落下了,仍然談興正濃。

③如果當時你就在現場,你的心情是怎樣的?你想説什麼?試着寫一寫自己的心情和想對草原人民説的話。

四、回顧課文,感受熱愛之情

1.討論:課文的主要內容是寫作者的一次訪問活動,為什麼要以“草原”為題呢?

(課文前面寫了草原的景色美,後面寫了人情美,從風光美到人情美,表現了他對草原的熱愛和依戀。因此整體都是圍繞着“草原”來展開的)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教案篇5

1、學會生字“遮”:理解古詩詞句的意思。 2、體會詩的意境美,感受詩人對望湖樓雨景的讚美之情。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重點:

通過品讀,理解古詩的意思。

教學難點:

體會詩人的情感和詩句的語言美。

教學準備:

古詩課件、背景音樂、詩人簡介資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 提問:你們見過夏天的雨嗎?誰來説説它有什麼特點。 2,引入詩題:今天我們來學習宋代詩人蘇軾寫的一首古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看看他是怎樣寫夏日忽雨忽晴的天氣的.(板書並領讀課題,注意停頓)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蘇 軾3, 讀了這個題目,你們知道了什麼?還有什麼疑問 (知道"六月二十七日"是寫這首詩的時間,此時正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經常會有陣雨或雷雨出現.地點在望湖樓.) 4, 解疑:“醉書”,在似醉非醉的情況下寫的詩. 5, 介紹作者背景 蘇軾(1037-1101),北宋詩人.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與父親蘇洵,弟弟蘇轍都是宋代著名的文學家,被稱為"三蘇".他的詩自然豪放而又富有理趣,有着鮮明的浪漫主義色彩.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詩,要求讀準字音,把古詩讀通讀順。

2、學習生字。“遮”讀翹舌音,是遮住、遮蓋的意思。

3、默讀本詩,給古詩劃節奏。

黑 雲 / 翻 墨 / 未 遮 山 , 白 雨 / 跳 珠 / 亂 入 船 . 卷 地 風 來 / 忽 / 吹 散 , 望 湖 樓 下 / 水 / 如 天 .

4、解釋詩中詞語。

5、教師範讀,強調注意停頓。

6、指導學。生讀出節奏感!(個別讀,分組讀,齊讀)三、精讀課文,理解詩意。 1、提問:作者這首詩重點寫的什麼?(雨)哪裏的雨?(西湖的雨) 2、學習第一句 (1)下雨前是怎樣的一幅畫面?翻墨是什麼意思?運用了什麼樣的修辭手法?未遮山是什麼意思?(2)你能用一個字形容這樣的烏雲嗎?(快、奇、來勢兇猛)你能用學過的四字詞語形容一下這樣的烏雲嗎?(烏雲翻滾、風起雲湧、烏雲密佈、烏雲滾滾……) (3)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語言描繪這句話。

烏雲翻滾像潑灑的墨汁尚未遮住山,.

6、學習第二句 (1)雲的來勢兇猛,雨也絕不温柔,你從哪些詞語中看出來了?(2)跳珠是什麼意思?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亂入船是什麼意思?(3)指導看圖,用一個字概括一下這樣的雨?(大、猛、調皮……)用自己的語言介紹見過的最大的或最有特色的雨? (5)讓我們記住這樣的雨,齊讀第二句。

(6)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語言描繪這句話。

白花花雨點似珍珠亂蹦亂跳竄上船。7、結合插圖,用同樣的方法自學三、四兩句 (1)學生自學

(2)提問考察 當我們沉浸在白雨跳珠的美景中時,這調皮的雨卻似乎有意躲着人們,轉眼間就不見了。哪個字寫出了這樣變化的快?(忽)此時此刻呈現給遊人的又是怎樣的一幅畫面?你能用自己的話描繪一下這兩句表達的內容?這樣的景色可以用題目中的哪一個字概括?

(3)讓學生説説三、四句詩的詩意。

卷地而來一陣大風忽然間把雨吹散,風雨後望湖樓下波光粼粼水天一片.四、感受詩意境美:(品 詩) ①這首詩描寫了西湖什麼景色?(西湖夏天一場雨的過程) ②這場雨下得怎麼樣?(快且大) ③哪裏可以看出來啊?(未遮山,亂入船,忽吹散,水如天) ④你覺得詩句寫得美嗎,為什麼?(有聲:翻墨,跳珠,風來。有色:黑雲,墨,白雨。有動感:翻,跳,卷,吹。比喻形象生動:黑雲像翻墨,白雨如跳珠,水似天。刻畫出了夏雨來得快去得也快的特點) ⑤一起朗讀,讀出詩的美!

這裏可加唱詩歌。五、背誦古詩

老師播放音樂,學生各種形式背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六、小結 詩人在西湖望湖樓上邊喝酒邊欣賞西湖的景色,結果被西湖一場急雨後美麗的景色陶醉了,寫下了這首詩,詩人被陶醉了,今天你們也被陶醉了沒有呢?(陶醉了) 七、板書設計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宋)蘇軾

黑雲 墨水

白雨 跳珠

大風 忽 吹散 去得快

湖水 水 如天 奇(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