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7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99W

教師在開始教學工作之前,都會提前寫好一份教案,很多人在進行教案的寫作之前都是要將課程瞭解清楚的,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7篇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篇1

[教學目標 ]

1、理解詩歌具有高度的藝術概括性和誇張手法的巧用。

2、體會紅軍在長征途中所表現出的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重點難點]

1、重點:關鍵字詞的含義及其飽含的深情。

2、難點:高度的藝術概括性和極度誇張的手法。

[教學時數] 一教時

[教學過程 ]

一、 預習

1、給下列劃線字注音

逶迤(wēi yí ) 磅礴(páng bó ) 岷山(mín )

2、解釋詞語。

逶迤:彎曲綿延的樣子。 磅礴:氣勢雄偉的樣子。

二、導入

這首詩寫於1935年10月,當時毛澤東率領中央紅軍越過岷山,長征即將結束。回顧長征一年來紅軍所戰勝的無數艱難險阻,他滿懷喜悦的戰鬥豪情,以極其輕鬆的筆調寫下了這首氣壯山河的偉大詩篇。

藉助多媒體播放紅軍長征的錄像,教師介紹長征的歷史事實,並讓學生哲學歌曲《七律 長征》,給學生直觀形象的感受。

三、聽朗讀錄音,或教師範讀

學生朗讀詩歌之後,談談自己最喜歡的其中的一句詩,並説説理由。

四、學習新課

1、學生結合註釋,説説全詩的大意。

討論交流後,明確:

紅軍不怕萬里長征路上的一切艱難困苦,把千山萬水都看得極為平常。綿延不斷的五嶺,在紅軍看來只不過是微波細浪在起伏,而氣勢雄偉的烏蒙山,在紅軍眼裏也不過是小小泥丸在滾動。金沙江濁浪滔天,拍擊着高聳入雲的峭壁懸崖,霧氣蒸騰;大渡河險橋橫架,晃動着凌空高懸的根根鐵索,寒意陣陣。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裏積雪的岷山,紅軍翻越過去以後個個笑逐顏開。

2、賞析。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這兩句是全詩的總綱,寫得極有氣勢。它高度概括了紅軍在毛澤東和黨中央的統率下於整個長征過程中所表示出來的亙古未有的英雄氣概和百折不撓的勇毅精神。“遠征難”三個字總括了紅軍長征途中所遇到的一切困難。“遠征”是寫長征行程之遠,時月之長;“難是寫長征犧牲之大,經歷之苦。面對一切艱難困苦,紅軍的回答是“不怕”“只等閒”,這充分顯示出紅軍戰士鋼鐵般的革命意志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也給全詩定下了輕快豪邁、氣度不凡的基調。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這兩句緊承上句的“萬水千山”,先具體寫山。這樣有意縮小人的視覺比例,正是為了反襯紅軍,突出表現紅軍敢於藐視並戰勝一切困難的高大形象和精神偉力。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遊戲橋橫鐵索寒。”這兩句寫水,既實寫紅軍長征途中搶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的兩次戰鬥,又虛寫紅軍長征途中跋涉的無數道急流險灘。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結尾這兩句寫長征的最後路程,是全詩的高潮。“更喜”兩字,一方面表現了紅軍戰士在極其艱苦條件下的樂觀主義精神,一方面表現了紅軍戰士對美好的革命前途的嚮往和自信。這裏的“三軍”,專指“紅軍第一方面軍、二方面軍、四方面軍”。在寫這首詩時,紅軍二、四方面軍正在行軍途中,還未越過岷山。但毛澤東希望並想念他們定能戰勝天險,衝破敵人的圍追堵截,克服張國燾的分裂主義,完成長征的任務,與紅一方面軍勝利會師。所以,“三軍”一詞,充分表達了毛澤東對紅軍二、四方面軍廣大指戰員的殷切希望和信任。

3、探究。

這首詩用藝術手法為我們具體展示了哪幾幅紅軍長征途中威武雄壯的“徵難圖”?你最欣賞其中的哪一幅圖?説説理由。

明確:這首詩為我們展示了五幅“徵難圖”:騰越五嶺,疾跨烏蒙朧,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喜踏岷山雪。

談自己最欣賞的一幅圖,可以結合具體的詩句,從對典型場景和事例的描述,對共產黨人和紅軍戰士不畏艱險、藐視困難的革命英雄主義氣概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的感悟等方面來談自己的體會。

五、拓展閲讀

推薦書目:《毛澤東詩歌鑑賞》《毛澤東詩詞探索》《毛澤東和詩》等。學生交流毛澤東描繪長征的詩詞,如《憶秦娥 婁山關》等,做讀書筆記。

六、小結

1、中心意思

這首詩是一篇威武雄壯、氣勢磅礴的革命史詩。它生動形象地概括了紅軍長征的光輝戰鬥歷程,熱情洋溢地歌頌了中國工農紅軍不畏艱險、英勇頑強的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充分顯示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力量無比頑強的生命力和戰鬥力。

2、寫作特點

具體高度的藝術概括性和誇張手法的巧用。

七、佈置作業

背誦詩歌。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篇2

?設計理念】

?慈母情深》是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五年級上冊中的一篇略讀課文。課文講述的是貧窮辛勞的母親不顧同事的勸阻,毫不猶豫地給錢讓“我”買《青年近衞軍》的事。從這件日常生活小事中表現出深沉的母愛。文章描寫細膩,情感真摯,語言淺顯易懂。

根據特點,結合新的課程理念。本設計注重以人為本,以讀為本,尊重“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大膽放手,讓學生在自主學習,自主感悟,合作交流中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昇華情感,提高閲讀能力。

?學習目標】

1、認識“陷、碌、攥”3個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母親的慈祥與善良,體會母愛的深沉。

?學習重點】

通過描寫母親的外貌、語言、動作和神態的重點語句,體會平凡母親的偉大,感受偉大的母愛,激發熱愛母親的思想感情。

?課前準備】

vcd:《燭光裏的媽媽》。

?課時安排】

1課時。

?學習過程】

一、回顧導入,揭示課題

1、談話導入:

同學們,學完了《地震中的父與子》一課後,我們深受感動。一位父親經過38小時挖掘終於救出了遇險的兒子。這件事讓我們深深地感受到父愛所迸發出來的力量是巨大的。這種愛是偉大、無私的。那麼,母愛又是怎樣的呢?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慈母情深》,將讓我們深深地感受一番母愛。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提出要求,學生自學:

⑴ 藉助工具書,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生字要多讀幾遍。

⑵ 思考:

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2、同桌相互讀課文,相互正音。

3、彙報自學情況:

⑴ 出示生字“陷、碌、攥”,學生認讀。

⑵ 交流:

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再讀課文,體會感情

1、感悟慈母對孩子深沉的愛:

⑴ 根據“提示”要求,自學課文:

畫出描寫母親外貌、語言、動作等語句,聯繫上下文,説説這是一位___的母親,有理由即可。

⑵ 小組交流。

⑶ 全班交流:

自己的見解,教師只作適當點撥。如:

這是一位瘦弱的母親。從“瘦弱的脊背彎曲着,頭和縫紉機捱得很近。”可以體會出來。

這是一位貧苦的母親。從“母親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皺皺的毛票,用龜裂的手指數着。”可以看出來。

這是一位辛勞的母親。從“有事快説,別耽誤幹活。”“母親説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彎了背……”可以看出來。

這是一位善良、關愛孩子的母親。從母親的同事認為“我”是要錢買閒書,勸阻她給“我”錢時,母親卻説“我挺高興他愛看書的。”這位母親家境這麼貧寒,掙錢又這麼艱辛,卻慷慨地給“我”錢買書,形成鮮明的對比,其中包含着深沉的母愛。

再如,這是一位勤勞的母親,這是一位慈祥的母親,這是一位無私的母親,這是一位偉大的母親……

小結:通過對文中描寫母親的外貌、語言、動作等句段的讀悟,我們深深地感受到這位母親的慈祥與善良,這位母親對孩子深沉的愛。

2、體會“我”對母親的感激、崇敬與熱愛之情:

讀完課文,誰都會被慈母情深深打動,更何況是文中的“我”。請找出“我”深受感動的語句,如,“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着我,我的母親……”“那一天我第一次發現,母親原來是那麼瘦小!”“我鼻子一酸,攥着錢跑了出去……”“那一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錢給母親買了一聽水果罐頭。”引導學生用學過的閲讀方法──聯繫上下文,反覆讀讀,邊讀邊想,體會“我”對母親的感激、崇敬與熱愛之情。

四、感情朗讀,昇華情感

1、選取自己感受深的語句讀,讀出對偉大母愛的讚頌以及對母親的熱愛和感激。

2、指名有感情朗讀,教師相機指導。

五、聯繫實際,拓展延伸

1、聯繫生活實際,講述自己親身經歷母愛的故事。

2、自由朗讀課後的“閲讀鏈接”《紙船──寄母親》,感受冰心奶奶熱愛母親,懷念母親的思想感情。

3、寫幾句話或編一首詩,抒發你對母親的熱愛和感激之情。

六、精要總結,歌曲結束

1、教師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深深地感受到母愛是慈祥的,母愛是深沉的,母愛也是偉大、無私的。這種愛,作為子女永遠也報答不了,正如唐代詩人孟郊所寫的“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課件播放《燭光裏的媽媽》,學生跟着輕輕哼唱。

七、作業超市,注重積累

1、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蒐集頌揚母愛的名句或詩歌。

3、課外閲讀頌揚母愛或感激母愛的文章,如《母親的“存摺”》、《那一刻,我理解了母愛》、《媽媽的心,是瓷器》等等(可以上網查找)。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篇3

?南轅北轍》

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十個漢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寓意,明白無論做什麼事都必須先把方向搞正確,知道要聽眾朋友的提醒和忠告。

教學重點

1、認識十三年生字,會寫十個生字。

2、理解課文寓意。

教學準備:師生共同準備生字卡,寫字卡。

一、導入

吸引學生,請一名學生向相反方向取一物品,學生們會立即發現老所指方向有誤,追問為什麼取不到,由此引出本文,在古時候也有這樣的一個人,他要去的地方在南方,偏要往北走,現在我們就一起看看他,出示課題。

二、新課

(一)自學

1、自讀。輕聲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用你喜歡的方法記住他們。

2、正音,指名讀,注意聽準字音。

3、互檢,同桌互相讀,檢查字音。

(二)識字

1、把你認識的生字卡找出來,貼到黑板上,並讀給大家聽一聽。

2、一起給生字擴詞,看誰想出來的多。

3、在小組內以遊戲形式讀一讀,考一考。

(三)寫字

1、觀察。仔細觀察字形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出你認為難寫的地方,提醒大家來注意。

2、指導,就小朋友們提出的難點,老師進行指導,其他字學生對照田字格自己寫。

3、評價,自評,互評想結合。

(四)交流

1、解題。看圖解題,結合圖理解“轅”和“轍”

2、自學。自讀課文,提出不明白的問題,藉助工具書找答案。

3、交流

(1)小組內讀課文,提出不明白的問題

(2)組內交流,解決問題。

4、彙報

(1)小組內喜歡的形式彙報朗讀,可以分角色,加動作。

(2)交流不理解的詞語或句子。

5、練習

(1)故事中這個去南方卻住北走,他的朋友向他提出忠告,他卻不肯接受,這種頑固堅持自己的想法,不聽取別人意見的人,用一個四字成語形容應該叫什麼?你還知道其他的四字成語嗎?

(2)這個人這樣固執,走錯了方向,能到達他要去的地方嗎,為什麼呢,他的馬很好嗎,請試着用“雖然可”來解釋其他兩項優勢,換成“儘管但是”讀讀看,意思有沒有改變。

(3)無論條件多麼好,他的方向走錯了,也永遠不會到達他要去的地方,所以我們不管做什麼都要先弄清方向,不然就不能到達目的地,就成了南轅北轍,你能舉出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嗎,(可以往後推,給學生機會去觀察發現然後再説)。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正確讀寫“拜見、理睬、腸胃、湯藥、醫治、、扁鵲、蔡桓公”等詞語。

2、練習提出問題和大家討論,勇於發表自己的看法。體會不要諱疾忌醫,要善於聽取別人正確意見和道理。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繫有關詞句,體會人物的想法。

教學重難點:

1、聯繫上下文,結合重點詞句,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2、體會人物的心理,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hello,howareyoutoday?

生:(自由回答)

師:iamfine,too、我很高興今天我們班的同學們都健健康康,開開心心的在這裏上學。老師有一個疑問想問問大家,假如你們生病了,你們會怎麼做呢?

師:今天我們要一起來學習一篇關於醫生和病人之間的寓言故事,來看看故事裏的病人生病的時候是怎麼做的。

課件呈現課題並板書:扁鵲治病師引入“扁鵲”一詞的介紹以及扁鵲的真名秦越人的介紹。

二、自讀自悟,讀悟文章主要內容

師:現在就請同學們快速默讀一下這篇課文,大概瞭解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回顧上次課學習的課文中的生詞,生齊讀)

師:誰來用自己的話説説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指名答。師生一起歸納文章主要內容。

三、學習課文,感悟故事情節

第一、二自然段的學習

1、指名讀

2、聯繫我們的生活實際,思考從文中的“站了一會”“您皮膚上有點小病”能得到什麼啟發?(扁鵲醫術高明)。

師:作為醫生,都有給病人記錄病情的習慣,現在就讓我們來扮演扁鵲,一起為蔡桓公記錄病情。完成第一張扁鵲專用診箋。

第三自然段的學習

1、指名讀,齊讀,師矯讀

2、完成第二張扁鵲專用診箋。

第四自然段的學習

1、指名讀,齊讀,師矯讀

2、完成第三張扁鵲專用診箋。

討論:扁鵲三番五次的勸説,可蔡桓公還是不聽,由此可見,蔡桓公是個什麼樣的人?

第五自然段的學習

1、指名讀,齊讀,師矯讀

2、完成第四張扁鵲專用診箋。

師:一個勁兒勸蔡桓公治病的扁鵲,現在卻掉頭就跑,這是為什麼呀?

第六自然段的學習

1、指名讀,齊讀,師矯讀

2、扁鵲為什麼幾天前就跑到秦國去了?

四、回顧課文,領悟文章主旨

1、回顧課文,梳理情節病在皮膚熱水敷燙病在皮肉扎針病在腸胃服湯藥病在骨髓無藥可救

師:認真觀察蔡桓公病情的發展,你有什麼發現?

(病情越來越嚴重,治病的方法越來越困難)

2、思考:該寓言是要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教師可相機點撥:蔡桓公本為患的是皮膚上的小病,怎麼會要人命呢?使學生體會到防微杜漸,聽取別人正確的意見,不能諱疾忌醫,固執已見等道理。

3、成語:“諱疾忌醫”與“諱疾忌醫”的學習。諱疾忌醫[解釋]諱:忌諱。

疾:疾病。原指隱瞞疾病,不願醫治。比喻怕人批評而掩飾自的缺點和錯誤。防微杜漸[解釋]防:提防,防止;微:事物的苗頭;杜:杜絕,堵塞;漸:事物的起始、發展。

比喻在錯誤或壞事萌芽的時候及時制止,不讓它發展。

五、小組交流,拓展想象

如果能夠跨越時空,你想對蔡桓公説什麼?用幾句話寫下來。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認讀5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假”的讀音,會寫“落、荒”等13個字,正確讀寫“陣雨、荒野”等詞語。

2、朗讀課文,想象詩歌所描繪的畫面,體會詩歌意境。

3、抓住文中有新鮮感的表達,品讀感悟積累語言,並嘗試遷移運用。

教學難點:

1、理解“關了門做功課”“地下的學校”“他們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等充滿奇特想象的詞句。

2、能仿照“雨一來,他們便放假了”的表達寫句子。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鏈接詩人,激趣導入

(一)談話引入

(屏顯)“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我會……”

引導學生思考並交流:假如你變成了金色花,你會怎麼做?怎麼想呢?

(二)鏈接詩人

1、出示泰戈爾散文詩《金色花》,讀句子。

(屏顯)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為了好玩長在樹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搖擺,又在新葉上跳舞,媽媽,你會認識我嗎?

2、交流讀後感受:把人當作花來寫,想象奇特。

3、揭題引入

如果把花當作人來寫,又會是怎樣有趣的事情呢?揭題、讀題。

二、初讀課文,把握內容

(一)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花怎麼會有學校?花的學校是怎麼樣的呢?

(二)檢查朗讀

1、指名逐段讀課文,檢查字音字義

讀準多音字“假”:讓學生聯繫第三、四自然段,理解“放假”的意思是暫時離開工作、學習場所的時間,讀第四聲,如“假期”“假日”“度假”;表示不真實,讀第三聲,如“真假、假話”。

讀準輕聲詞:“衣裳”讀音“shang”,擬聲詞:“簌簌”讀音“sù”。

2、指導讀好長句子

於是,一羣一羣的花/從無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來,在綠草上/跳舞、狂歡。

你沒看見/他們怎樣地/急着要到那兒去嗎?你不知道/他們為什麼那樣/急急忙忙嗎?

我/自然能夠/猜得出/他們/是對誰揚起雙臂來,他們/也有/他們的媽媽,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媽媽一樣。

(1)讀好短語

先指導學生讀好“無人知道的地方”“一羣一羣的花”“突然跑出來”等短語。

(2)指導把短語連成句子讀。

(三)瞭解大意

1、讀文後,引導學生自由説説自己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2、朗讀第一、第二自然段,老師示範圈劃詞語:跳舞狂歡

3、學生用同樣的方法自主説畫面,圈劃詞語:關門做功課、放假了、揚起手臂。

4、自主概括,串説大意,連起來説説花的學校是怎樣的。

三、情境朗讀,想象畫面

(一)情境創設,想象“狂歡”

花孩子們是怎樣跳舞狂歡的呢?找出文中有新鮮感的句子,讀一讀。

預設一:

於是,一羣一羣的花從無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來,在綠草上跳舞、狂歡。

1、字理識字:舞

甲骨文:一個人兩手舞動花枝,後來加雙足,強調雙足配合雙手,和着樂曲,有節奏地踢踏跳躍。

書寫指導:四豎要均勻,第二個長橫要舒展。

2、根據“舞”字的意思,交流:花孩子們會怎樣跳舞呢?(擺動身體、搖晃手臂)花兒們會從哪裏跑出來?周圍環境如何?

3、雨中“party”:兒歌律動

抬起頭,向上看,對着天空招招手;低下頭,地上看,對着草地抖抖手;

抬起頭,向前看,對着蝴蝶點點頭;轉過身,向後看,對着蜜蜂握握手。

4、想象畫面

情境創設:小朋友們,我是一隻愛睡懶覺的小蜜蜂,剛才沒趕上舞會,誰能向我介紹一下剛才花寶寶們開舞會的情景啊?

引導學生大膽想象,描述看到的畫面。

5、朗讀品味。朗讀重音指導:突然、跳舞、狂歡。

預設二:

雨一來,他們便放假了。

樹枝在林中互相碰觸着,綠葉在狂風裏簌簌地響,雷雲拍着大手。這時,花孩子們便穿了紫的、黃的、白的衣裳,衝了出來。

1、從哪裏感受到花孩子們在“狂歡”?(穿了紫的、黃的、白的衣裳、衝)

藉助圖片理解:白色的是誰?紫色的是誰?黃色的是誰?從哪裏衝出來?出示梨花、薰衣草、紫雲英、紫藤、迎春花、油菜花的圖片,引導學生觀察開在樹叢裏、草地上、牆上、田野裏的花朵。

2、在欣賞圖片的同時,引導學生説説看到的畫面。

3、朗讀品味。讀出“快樂興奮”的心情,朗讀重音指導:衝了出來。

(二)引導發現,關注表達

1、再讀句子,聯繫生活,思考:作者寫的是大自然中的什麼現象?(植物生長,花開了。)

2、討論:作者是怎麼寫的呢?通過交流,引導學生髮現作者把花當作人來寫的表達特點,感受這樣的表達特別地有意思,特別有新鮮感。

3、嘗試仿寫。

仿照“雨一來,他們便放假了”的表達寫句子

清風一來,他們……

蝴蝶一來,他們……

蜜蜂一來,他們……

……,他們……

你能學着詩人的樣子,寫一寫花孩子們的表現。

學生練習,交流小結。

四、學寫生字,積累詞句。

1、“荒”“笛”書寫指導

根據形聲字特點識記,如“荒”字聲旁是“亡”,所以沒有一點;“笛”竹子做的,所以是竹字頭。

2、積累語句。

當雷雲在天上轟響,六月的陣雨落下的時候,潤濕的東風走過huāng()野,在竹林中吹着口dí()。

於是一羣一羣的花從無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來,在綠草上跳wú()狂歡。

第二課時

一、複習回顧,積累運用

回憶雨中“party”的情景,用文中的詞句填一填。

一羣一羣的花(從無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來),來參加舞會了。

花孩子們(穿了紫的、黃的、白的衣裳),來參加舞會了。

設疑:還有誰也來參加舞會了呢?

二、想象品味,關注表達

(一)想象品味,體會把萬物當作人的寫法。

1、劃出描寫“雷雲、樹枝、東風、綠葉”的句子,讀一讀。

當雷雲在天上轟響,六月的陣雨落下的時候,潤濕的東風走過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樹枝在林中互相碰觸着,綠葉在狂風裏簌簌地響,雷雲拍着大手。

2、劃出覺得有新鮮感的詞句,通過聯繫自然現象,引導學生理解“吹着口笛”

“互相碰觸着”“拍着大手”的意思。

3、情境朗讀,想象雷雲、樹枝的動作,讀出輕鬆快樂的心情。

4、思考:這樣寫為什麼讓人覺得特別有意思呢?

5、交流:把自然萬物當作人來寫。

(二)聯繫生活,體會充滿奇特想象的詞句

1、質疑問難,課文中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2、交流。

預設1:

他們關了門在做功課。如果他們想在放學以前出來遊戲,他們的老師是要罰他們站牆角的。

學生質疑:花孩子們做什麼功課呢?

(1)聯繫植物生長知識,想一想。通過交流,明白花孩子們做的功課是吸收營養、吸收陽光雨露、努力往上、頂尖冒出、努力往下,紮根生長……

(2)通過朗讀指導體會花孩子的心情:植物從種子到開化需要很長很長的時間呢,有時需要經過一個漫長的冬季,這麼漫長的時間,花寶寶們都要待在黑黑的泥土裏,心情怎麼樣?(厭煩、想透口氣、想偷偷溜出去玩)

(3)結合生字“罰”的教學,體會花孩子厭煩的心情。

上面的四:就像一張網,表示逮捕,抓住;言字旁:表示審訊;利刀旁:表

示用刑懲治處罰。

(4)聯繫自己經歷,説説被罰的滋味。老師順勢引導,做功課時不能貪玩。(5)再讀句子,體會作者奇特想象。

預設2:

你可知道,媽媽,他們的家在天上,在星星住的地方。

你沒看見他們怎樣地急着要到那兒去嗎?你不知道他們為什麼那樣急急忙忙嗎?

我自然能夠猜得出他們是對誰揚起雙臂來,他們也有他們的媽媽,就像我有我的媽媽一樣。

(1)提出疑問:花孩子的家為什麼在天上?他們的媽媽是誰?

(2)聯繫自然現象理解:他們的媽媽可能是陽光、雨露、大自然,所以他們的家在天上,是在天堂裏。

(3)聯繫自己放學後找媽媽的情景,進行想象寫話:花寶寶們會怎麼找媽媽呢?請學着詩人的樣子,寫一寫。

(4)滲透母愛教育:在小朋友的筆下,花孩子們也和我們一樣,愛自己的媽媽。有媽媽的孩子,是幸福的孩子。再讀最後三段。

(5)再讀句子,體會作者奇特想象。

三、回顧寫法,聚焦想象

(一)着眼全文,回顧寫法

提問:你覺得花的學校有意思嗎?你知道泰戈爾成功的小祕訣是什麼嗎?

(二)交流總結,聚焦想象

小結:把花當作人來寫,把花想象成人,讓它們具有像人一樣的動作、行為、心情,多麼富有想象力呀!我們以後要像詩人那樣,多觀察大自然,當我們的心靈與自然相結合才能產生智慧,這種智慧,就叫想象力!

四、鏈接文本,推薦閲讀

(一)鏈接文本

出示泰戈爾散文詩《榕樹》片斷,讀一讀,體會奇特的想象。

婦女們常到池邊來汲滿水罐,你的大黑影便在水面上蠕蠕而動,彷彿睡眠掙扎着要醒過來似的。

(二)推薦閲讀《新月集》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頹、疙、瘩”等13個生字,會寫“豁、凜、磕”等16個生字。會寫“威風凜凜、疲倦、跺腳”等18個詞語。

2.根據不同的閲讀目的,選用恰當的閲讀方法,體會作者語言的誇張色彩和幽默詼諧。

3.能概括故事情節,理清行文思路,感受作者對竹節人遊戲的喜愛和對童年生活的眷戀,體會傳統玩具給人們帶來的樂趣。

4. 能講述一個有關老師的故事,融入感情,表達看法。

教學重難點:

1.本課的重點是引導學生根據不同的閲讀目的,選用恰當的閲讀方法,並能概括故事情節。

2.難點:

(1)通過學習“竹節人”的製作指南和教別人玩“鬥竹節人”遊戲的內容,體會傳統玩具給人們帶來的樂趣。

(2)能講述一個有關老師的故事,融入感情,表達看法。

教學準備:

1.佈置學生蒐集自己童年玩具的圖片、文字資料。

2.教師準備《童年》音頻、微課《快樂的童年》、童年玩過的玩具圖片資料、生字卡片。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課件播放《童年》音頻)師伴隨着音樂導入新課:每個人都有一個美好的童年,你的童年都玩過哪些玩具?(生自由回答)你們想不想知道範錫林的童年玩過什麼玩具?範錫林小的時候,家裏很窮,他非常聰明,就自己動手製作了一個竹節人的玩具。你瞧,(課件出示竹節人的圖片)這就是竹節人,你們玩過嗎?想不想知道怎麼玩呢?讓我們一起走進文本看看,範錫林和小夥伴們是怎麼玩的吧!生齊讀課題:《竹節人》,師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1.提出讀書要求:請同學們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藉助工具書等掌握不認識的字,並標註讀一讀。

2.以開火車的形式讀生字,指名讀生字。

重點指導:風靡(mǐ)叉(chā)腿 金箍(gū)棒 竇(dóu)爾敦(dūn)儼(yǎn)然

3.指導書寫課後田字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導“豁、凜、雕、磕、跺、頹”。並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範。

“豁”是左右結構,注意“害”“谷”,相互要結合緊湊。

“凜”是左右結構,右邊書寫時要瘦一點寫。

“雕”是左右結構,左右書寫時要緊湊一些。

“磕”是左右結構,書寫時左邊要小一點。

“跺”是左右結構,右邊是“朵”,注意正確寫法。

“頹”是左右結構,左邊下“幾”最後一筆是提,右邊的“頁”要瘦一點最後一筆是點。

4.趣味識字詞

(1)出示詞語:

威風凜凜 叱吒風雲 弄巧成拙 虎視眈眈 赫赫偉績 津津有味 全神貫注

(2)指名讀,正音。

(3)開火車,練讀。

(4)做遊戲鞏固字詞。

a.“貼字”遊戲:教師出示圖片,請學生根據圖片找到和圖片有關的生詞。

b.玩找字遊戲:抽出生字,教師讀生字,學生找到相應的卡片貼在黑板上。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指導學生感情飽滿的朗讀課文。

温馨提示:請同學們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丟字,不添字,長句子注意停頓。

如“把穿着/九個竹節的鞋線/嵌入課桌裂縫裏,在下面一拉緊,那立在/裂縫上的竹節們/就站成一個/壯士模樣。”

2.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理清課文脈絡。

同學們,全文圍繞“我們都迷上了鬥竹節人”展開了描寫,仔細閲讀全文,標註段落,説説課文可以分成幾部分?請簡要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內容。

學生交流分享:

根據學生的交流分享,概括為:

①第一部分(1-2自然段):寫小時候,“我”和小夥伴自己做玩具,“我們”全都迷上了玩竹節人。

② 第二部分(3-19自然段):介紹竹節人的製作方法及玩法,突出了鬥竹節人給“我”打童年帶來的快樂。

③ 第三部分(20-29自然段):敍述了老師沒收竹節人,卻也偷偷玩竹節人,“我”和同桌在辦公室外看到,從沮喪到心滿意足的情感變化。

3.複述課文的主要內容。

師:誰能説説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生交流:

師總結:《竹節人》講的是作者小時候和小夥伴們製作竹節人、鬥竹節人、迷上

竹節人和老師沒收竹節人,我和同桌想從老師那裏拿回竹節人,結果卻看到老師也在玩竹節人,心滿意足。

第二課時

一、複習舊課,導入新課。

1.指名朗讀生字、新詞,檢查生字、新詞掌握情況。

2.複習舊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竹節人》,誰能複述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一個什麼故事呢?

生:回憶課文內容並複述。

3.導入新課: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感受到作者對竹節人遊戲的喜愛和對童年生活的眷戀,這節課我們來繼續學習這篇課文,根據不同的閲讀目的,選用恰當的閲讀方法,學習作者語言的誇張色彩和幽默詼諧,體會傳統玩具給人們帶來的樂趣。

二、品讀感悟,體會情感。

(一)小聲朗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完成表格。

講一個有關老師的故事

(1)師:引導學生根據不同的閲讀目的,選用恰當的閲讀方法,關注課文內容。

(2)生交流完成表格內容。

師點撥:

①作者寫“竹節人”製作指南時,可採用快速閲讀的方法,關注如何製作“竹節人”的步驟內容。

②作者寫教別人玩這種玩具“鬥竹節人”遊戲時,可採用仔細閲讀和反覆閲讀的方法,關注“鬥竹節人”遊戲入迷的細節描寫,體會傳統玩具“鬥竹節人”遊戲給人們帶來的樂趣。

③作者在寫老師沒收“竹節人”玩具後的故事時,可採用瀏覽閲讀的方法,關注老師沒收玩具,玩玩具的內容,重點梳理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

(二)研讀課文第一部分

1.請同學們有感情的大聲朗讀課文1-2自然段。

(1)思考:你都獲得哪些信息?

師:引導學生從寫作方法分析。

學生交流:開篇直接點題“我”小的時候自己製作玩具,有一段時間我們迷上“鬥竹節人”的遊戲。

(2)這樣的寫法有什麼好處呢?

學生交流:這樣開篇直接點出主題來寫,能激發讀者的閲讀興趣,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

(三)研讀課文第二部分

2.請同學們快速閲讀3-19自然段。

學生找:第3自然段,用毛筆竿鋸成寸把長一截……弄不好一個個崩裂,前功盡棄。(課件出示:竹節人圖片,及製作方法的字幕,讓學生齊讀。)

(2)仔細閲讀課文第5自然段,思考:作者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談談作者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師:引導學生找“桌面上是一道道豁開的裂縫,像黃河長江,一不小心,鉛筆就從裂縫裏掉下去了。”

學生通過“像”“黃河長江”兩個關鍵詞説出:作者運用了比喻和考張的修辭。這樣寫的好處是:把桌子上的裂縫比喻成“黃河長江”生動形象的寫出豁口很大,也表現出課桌的破舊,語言幽默詼諧,為文章增添了色彩。

(3)仔細閲讀課文第17、18自然段。思考:作者採用了什麼寫作方法?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學生找:“黑虎掏心!泰山壓頂!雙龍搶珠!咚鏘咚鏘咚咚鏘!咚咚鏘!”

生交流:作者運用五個感歎號。

師:引導學生談出這樣寫的好處。(營造出一種緊張、熱烈的氛圍,彷彿一場激戰即將開始,襯托出孩子們躍躍欲試的激動心情。表現出孩子們對鬥竹節人的投入、痴迷和喜愛。)

(4)反覆閲讀課文第19自然段。思考:作者運用了什麼寫作方法?作者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師: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攢着”“跺腳拍手”“咋咋呼呼”來分析寫作方法。

學生通過引導談出方法:作者運用了動作描寫和側面描寫。這樣寫的好處是:通過這些細節描寫,烘托出我們“鬥竹節人”的入迷,表現出傳統玩具給人們帶來的樂趣。

師:採用分組讀、齊讀、師生合作讀,來反覆朗讀,讀出“我們”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的部分,用聲音表現出我們的入迷,體會傳統玩具給人們帶來的樂趣。

(四)研讀課文第三部分

3.請同學們瀏覽閲讀課文20-29自然段。

思考:老師把“竹節人”沒收後,怎麼做的?你怎麼看待老師的行為?

師:引導學生關注老師沒收玩具、玩玩具的內容,重點梳理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以及正確看待老師的態度。

學生暢所欲言:老師沒收後自己玩竹節人了。我覺得竹節人得到老師的青睞,讓我們感到自豪,同時也能感受到與老師志趣相近、心靈契合,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突出老師童心未泯,活潑親切的形象。(意思對即可)

三、開展活動,昇華主題。

1.播放微課《快樂的童年》拓寬學生的視野面。

學生談談觀看後的感想,也能介紹出一種自己童年入迷玩的玩具。表達出真情實感即可。

2.引導學生介紹一個有關老師的故事。

你的老師是什麼樣的性格?和你發生過怎樣的故事,令你難忘?選擇一件有意義的事情來講。

學習上? ?生活中? 話語裏 心理上

句式練習:學習上對我的細心引導……

生活中對我的親切關懷……

話語裏對我的鼓勵支持……

心理上我對老師的感激……

四、鞏固延伸,作業設計。

1.《你不是灰姑娘》。1985年範錫林獲兒童文學優秀獎的作品。

2.小練筆:寫一篇有關老師的故事。

(1)思考:竹節人是怎樣製作的呢?

師:引導學生用原文來回答問題。

要求:(1)題目自擬。

(2)能運用上本節課所學的修辭和描寫等寫作方法,給語言增添色彩。

(3)記敍一件具體的事情,表達出真情實感。

(4)書寫認真,卷面規範、整潔、大方。

五、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1.讓學生蒐集童年玩過的玩具和資料圖片,回憶美好的童年。運用《童年》音頻導入新課,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有助於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2.通過朗讀培養學生的語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在教學時,讓學生充分讀書,談讀書感受,充分來喚起學生的想象,激發學習興趣,從而保持學生的注意力,以達到理解文本的目的。

3.運用微課導學,再次回憶每個學生的童年趣事,開闊學生的視野,讓學生談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從而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篇7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古詩。

2、能用“知詩人,解詩題,明詞意,悟詩境”的方法讀懂詩。

3、體會夏日西湖驟雨初晴的美,感覺詩人蘇軾豪邁奔放的作品風格。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這首歌的歌名是——《但願人長久》。這首歌是由王菲演唱的,歌聲十分優美動聽,可惜——。我們知道古詩古詞原本就可以配合音樂用來歌唱,古詩詞的韻律十分優美,而現代音樂與它完美的結合起來就更能把古詩詞的意境以及作者的情感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但願人長久》這首歌的曲調比較——————你知道為什麼嗎?

2、除此以外你對蘇軾還了解多少?

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人。蘇洵之子。嘉佑進士。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在藝術表現方面獨具風格。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代很有影響。

3、今天我們就穿過時光隧道,跨越900年的歷史與宋朝這位大文豪蘇老先生相會,我們一起來讀讀他的這一首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二、初學古詩,自己理解

1、誰來把題目讀一讀,注意讀準節奏(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2、對於題目你是如何理解的? 這個'醉'該如何解釋(似醉非醉)是不是這樣解釋呢?學完這首詩後我們就能知道了,誰來把這首詩讀一下。(讀)接下去應該做什麼呀?(理解詩意)

對照插圖,自主感悟,可以小組合作學習,也可以利用好手中的工具書,待會兒我們來交流。(學生自學,初步理解詩意)(方法多多,渠道也多多,相信大家一定能把這首詩讀懂了。)

三、師生交流,理解詩意。

學生交流對這首詩的理解,説出大體意思即可。(悟詩境)

四、咬文嚼字,感悟詩的意境美,文字美

1、師:這首詩寫出了西湖夏季一場雨的特點,猜猜這場雨下了多長時間(來也匆匆,去也匆匆),這個特點能從詩中哪些地方看出來(未遮山,忽吹散,水如天等)師:你們一直都是這麼聰明,真正的聰明人要能説出它好在哪?

2、師:你認為哪些地方寫得美,生動形象地寫出了'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特點(學生之間相互討論:比喻恰當,有聲,有色,有形象,有動感,逼真可感)

3、對仗工整。講究押韻。

五、激發興趣,吟讀成誦。

1、師:你們能不能把它讀好了呢?自己練讀。(老師出示第一句範例:黑雲/翻墨/未/遮山),你能把2,3,4句的節奏感標出來嗎(學生標節奏)

2、品讀。

3、再回頭看題目,這個'醉'字又作何解釋(陶醉)

六、引入詩歌概念,感情得到昇華。

1、師:於老師剛才已經説過了古人寫詩寫詞是用來吟唱的,現在我們就來練習一下,把這首詩譜上曲子,比如套用《天地之間的歌》的曲子就很妥切。(學生練習)

2、師生吟唱。

3、總結學習方法。(讀詩――解詩——賞詩――唱詩)

七、師生總結,擴展延伸。

師:請同學們用這種方法讀蘇軾寫的另一首詩《飲湖上初睛後雨》,比較一下這兩首詩有什麼異同點。有什麼學生自讀。教師稍作點撥引導學生説説這首詩的大意。

板書:

讀詩――解詩――賞詩――唱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