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物理3-3教案5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32W

對於教案的制定,大家一定要學會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教案的制定是為了讓我們的教學效果達到最佳,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物理3-3教案5篇,供大家參考。

物理3-3教案5篇

物理3-3教案篇1

1、水的組成:

(1)電解水的實驗

a.裝置?d?d?d水電解器

b.電源種類---直流電

c.加入硫酸或氫氧化鈉的目的----增強水的導電性

d.化學反應: 2h2o=== 2h2↑+ o2↑

產生位置 負極 正極

體積比 2 :1

質量比 1 :8

f.檢驗:o2---出氣口置一根帶火星的木條----木條復燃

h2---出氣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條------氣體燃燒,產生淡藍色的火焰

(2)結論: ①水是由氫、氧元素組成的。

②一個水分子是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的。

③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例:根據水的化學式h2o,你能讀到的信息

化學式的含義 h2o

①表示一種物質 水這種物質

②表示這種物質的組成 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③表示這種物質的一個分子 一個水分子

④表示這種物質的一個分子的構成 一個水分子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

2、水的化學性質

(1)通電分解 2h2o=== 2h2↑+o2↑

(2)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應生成鹼(可溶性鹼),例如:h2o + cao==ca(oh)2

(3)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應生成酸,例如:h2o + co2==h2co3

3、水的污染:

(1)水資源

a.地球表面71%被水覆蓋,但供人類利用的淡水小於 1%

b.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儲水庫。海水中含有80多種元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質是 h2o ,最多的金屬元素是 na ,最多的元素是 o 。

c.我國水資源的狀況分佈不均,人均量少 。

(2)水污染

a、水污染物:工業“三廢”(廢渣、廢液、廢氣);農藥、化肥的不合理施用以及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b、防止水污染:工業三廢要經處理達標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處理達標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農藥、化肥,提倡使用農家肥;加強水質監測。

物理3-3教案篇2

一、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屬於《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中必修模一第二章《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第五節《自由落體運動》的內容。自由落體運動是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一種具體情形。此前,學生已經學習了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也學習了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基本方法,對本課的學習,實際上是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知識解決生活實際中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探究活動,既有利於鞏固所學的知識,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探求規律的能力,還能對學生進行科學方法和科學思想的教育。

二、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理解自由落體運動,理解是重力加速度,

(2)掌握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

(3)培養學生分析和綜合、推理和判斷等思維能力。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輕重不同物體在真空中的下落過程,實際測量重物自由下落的加速度等探究活動,讓學生體會科學推理和科學實驗是揭示自然規律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3、情感態度和世界觀

感受前人(亞里士多德)崇尚科學、勇於探索的人格魅力,培養學生嚴謹務實的科學態度。促進學生形成科學思想和正確的世界觀。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不同物體自由下落有共同加速度g、做好實驗

難點:斜面實驗設計的巧妙性、實驗過程中科學猜想、數學推導、合理外推的體現

四、學情分析

在前面的教學中,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平均速度、瞬時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對自由落體運動也有過思考,接觸過亞里士多德的觀點和伽利略著名的比薩斜塔實驗,但未曾接觸勻變速直線運動和理想實驗的概念。

五、教學方法

實驗探究法、分析法、實驗歸納法、講授法、討論法。

六、課前準備

1、牛頓管、抽氣機;

2、10套:紙片、鐵架台、鐵螺絲、鐵夾、鐵橫杆、紙帶夾、打點計時器(帶複寫紙片)、紙帶、重錘、海綿墊、接線板;長刻度尺。

物理3-3教案篇3

一、新課引入

出示斜槽,並演示鋼球從斜槽上滾下,在水平桌面上撞擊木塊,使木塊移動了一段距離。讓學生分析碰撞過程中,做沒做功?

利用學生分析的結果“鋼球對木塊做了功”引入能量的概念:一個物體能夠做功,我們就説它具有能量。可見物理學中,能量和功有着密切的聯繫,能量反映了物體做功的本領。

不同的物體做功的本領也不同。一個物體能夠做的功越多,表示這個物體的能量越大。

二、新課講解

物體具有能量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以後我們將逐步認識各種形式的能量。剛才的實驗中鋼球撞擊木塊能夠做功,但若將鋼球停靠在木塊一側(邊講邊演示),這時的鋼球並不能推動木塊做功。只有運動的鋼球才能推動木塊做功。

(1)動能:物體由於運動而能夠做功,它們具有的能量叫做動能。

引導學生廣泛地列舉事例,説明運動的空氣、水和各種物體都能夠做功,而具有動能。概括出“一切運動的物體都具有動能。”

列舉事例説明:運動的物體具有的動能多少不盡相同。如狂風能吹倒大樹,而微風只能使樹枝搖動。進而通過演示實驗,概括出決定物體動能大小的因素。

演示實驗,實驗可分三步:

①將同一個鋼球,從斜面不同高度滾下,讓學生觀察鋼球將木塊推動的距離。木塊被推動的距離不同,説明鋼球對木塊做的功不同。木塊被推動得越遠,表明鋼球的動能越大。實驗説明:從不同高度滾下的鋼球,具有不同的動能。

②上面的實驗表明鋼球從較高處滾下時具有的動能大。那麼鋼球從不同的高度滾下時有什麼不同呢?我們可通過觀察實驗來得到結論。將質量相同的兩個鋼球,同時從斜槽的最高點和接近斜槽底部的位置釋放。從最高點滾下的鋼球能在水平槽上追上從接近底部滾下的鋼球。實驗表明從高處滾下的鋼球速度大。從而得到結論:物體的動能與速度有關,速度越大,物體的動能越大。

③換用不同質量的鋼球,從同一高度讓其滾下,讓學生觀察鋼球推動木塊的距離。從而得出結論:運動物體的質量越大,動能就越大。

演示實驗之後,總結實驗結果:運動物體的速度越大,質量越大,動能就越大。

(2)勢能:物體由於運動的原因而具有動能,物體還可能由於其他的原因而具有能量。例如,同學們都玩過用橡皮筋彈射紙彈的遊戲,拉長的橡皮筋能給紙彈一個力,

並推動紙彈移動一段距離,從而對紙彈做了功。同樣拉彎的弓,壓縮的彈簧也能夠做功,它們都具有能量,這種能量叫做彈性勢能,它是由於物體發生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量。

解釋彈性形變:物體受到外力作用而發生的形狀變化,叫做形變。如果外力撤消,物體能夠恢復原狀,這種形變叫做彈性形變。列舉事例説明物體的彈性形變。如:拉長的彈簧,壓扁的皮球,彎曲的鋼鋸條,上緊的鐘表發條等。

演示實驗,闡明物體的彈性形變越大,它具有的彈性勢能就越大。為節省課堂時間,課前將兩個性質相同彈簧,壓縮到不同的長度。先後將拉緊彈簧的繩燒斷,兩次砝碼被彈起的高度不同。彈簧壓得越緊,放鬆時它做的功越多,表示它的彈性勢能越大。

被舉高的重物,也能夠做功。例如:舉高的鉛球,落地時能將地面砸個坑;舉高的夯落下時能把木樁打入地裏。舉高的物體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勢能。

列舉事例説明:物體的質量越大,舉得越高,它具有的重力勢能越大。如:舉起同樣高度的鉛球和乒乓球,鉛球落下時做的功多,具有的重力勢能大。鉛球舉得越高,具有的重力勢能就越大。

引導學生討論樹上結的蘋果是否具有重力勢能?通過討論使學生理解“一個物體能夠做功”的含義。能夠做功只是説物體具有了做功的“本領”,但不一定做了功。樹上結的蘋果雖然沒有做功,但只要它從樹上掉下來就能做功,所以我們説它具有重力勢能。

(3)機械能:讓學生分析靜止在桌面上的鋼球是否具有能量?(具有重力勢能)繼而讓學生分析在桌面上滾動的鋼球具有什麼能?通過分析得知滾動的鋼球既有動能,又有勢能。

動能和勢能統稱為機械能。一個物體既有動能,又有勢能,那麼動能和勢能的和就是它的總機械能。

(4)能量的單位:從前面的討論,我們可以認識到能量是跟做功有密切聯繫的概念,能量反映了物體具有做功的本領,能量的大小可以用能夠做功的多少來衡量。因此,動能、勢能和機械能的單位跟功的單位相同,也是焦耳。

物理3-3教案篇4

一、自由落體運動

1.定義:物體只在重力作用下從靜止開始下落的運動。

思考:不同的物體,下落快慢是否相同?為什麼物體在真空中下落的情況與在空氣中下落的情況不同?

在空氣中與在真空中的區別是,空氣中存在着空氣阻力。對於一些密度較小的物體,例如降落傘、羽毛、紙片等,在空氣中下落時,受到的空氣阻力影響較大;而一些密度較大的物體,如金屬球等,下落時,空氣阻力的影響就相對較小了。因此在空氣中下落時,它們的快慢就不同了。

在真空中,所有的物體都只受到重力,同時由靜止開始下落,都做自由落體運動,快慢相同。

2.不同物體的下落快慢與重力大小的關係

(1)有空氣阻力時,由於空氣阻力的影響,輕重不同的物體的下落快慢不同,往往是較重的物體下落得較快。

(2)若物體不受空氣阻力作用,儘管不同的物體質量和形狀不同,但它們下落的快慢相同。

3.自由落體運動的特點

(1)v0=0

(2)加速度恆定(a=g).

4.自由落體運動的性質: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二、自由落體加速度

1.自由落體加速度又叫重力加速度,通常用g來表示。

2.自由落體加速度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

3.在同一地點,一切物體的自由落體加速度都相同。

4.在不同地理位置處的自由落體加速度一般不同。

規律:赤道上物體的重力加速度最小,南(北)極處重力加速度;物體所處地理位置的緯度越大,重力加速度越大。

三、自由落體運動的運動規律

因為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0的勻加速直線運動,所以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基本公式及其推論都適用於自由落體運動。

1.速度公式:v=gt

2.位移公式:h=gt2

3.位移速度關係式:v2=2gh

4.推論:h=gt2

問題與探究

問題1:物體在真空中下落的情況與在空氣中下落的情況相同嗎?你有什麼假設與猜想?

探究思路:物體在真空中下落時,只受重力作用,不再受到空氣阻力,此時物體的加速度較大,整個下落過程運動加快。在空氣中,物體不但受重力還受空氣阻力,二者方向相反,此時物體加速度較小,整個下落過程較慢些。

問題2:自由落體是一種理想化模型,請你結合實例談談什麼情況下,可以將物體下落的運動看成是自由落體運動。

探究思路:回顧第一章質點的概念,談談我們在處理物理問題時,根據研究問題的性質和需要,如何抓住問題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種理想化的模型,使複雜的問題得到簡化,進一步理解這種重要的科學研究方法。

問題3:地球上的不同地點,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的加速度相同嗎?

探究思路:地球上不同的地點,同一物體所受的重力不同,產生的重力加速度也就不同。一般來講,越靠近兩極,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的加速度就越大;離赤道越近,加速度就越小。

物理3-3教案篇5

一、教學目的

1、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認識滑輪,知道滑輪的作用及在實際中的應用。

2、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和分析綜合能力。

3、使學生體會到自然事物是有規律的,只有掌握了自然規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二、教學準備

分組實驗材料:滑輪二個、鐵架台、細繩、鈎碼、測力計。

演示材料:同分組材料一套。大滑輪一個、粗麻繩二根(組裝動滑輪、拔河用)。掛圖或幻燈片三張(旗杆上定滑輪圖;吊車上定滑輪、動滑輪圖;滑輪組示意圖)。

三、教學過程

(一)教學引入

談話:你知道旗杆上有個什麼裝置,能幫我們比較容易地把旗子升上去?

(二)學習新課

1、指導學生認識滑輪的構造及種類

(1)講解:

安裝在旗杆頂上的這種邊緣有槽,能圍繞軸轉動的輪子叫滑輪。

(出示滑輪、講解)

滑輪也是一種簡單機械。(板書課題)

滑輪有二種,(出示滑輪組示意圖)固定在支架上的滑輪叫定滑輪。

不固定被套在槽裏的繩子拉着,與重物上下移動的滑輪叫動滑輪。

(2)提問,你還在什麼地方看到過滑輪?

2、指導學生認識定滑輪的作用

(1)討論:你認為旗杆頂上的定滑輪有什麼作用?

(2)實驗1(定滑輪不省力)。

①演示介紹實驗裝置及實驗方法。

②學生分組實驗(繩子兩端各掛鈎碼)

③學生裝彙報實驗結果。(繩子兩端各掛1個鈎碼,保持平衡)

④討論:説明什麼?(説明不省力,也不費力)

(3)討論

談話:既然定滑輪沒有省力的作用,那麼高高的旗杆頂上安裝它必然會有其它作用,你知道什麼?(分組討論後彙報)向下用力,旗子向上升。工作方便。

(4)教師小結

通過以上的實驗和討論,我們知道定滑輪雖然沒有省力的作用,但它可以必變用力的方向,使工作方便。

3、指導學生認識動滑輪的作用

(1)討論:動滑輪有什麼作用?(教師希望學生能提出動滑輪工作不方便,動滑輪能省力。)

(2)演示實驗(遊戲:拔河)。

(在牆上固定繩子的一端,組裝動滑輪讓一名弱小同學,利用動滑輪作用與一名有力同學拔河,弱小同學勝。)

(去掉動滑輪裝置拔河弱小同學敗)

遊戲後教師質疑:這是為什麼呢?

(3)實驗2(動滑輪省力)。

①分組測量提起一個鈎碼和一個滑輪時所用的力。

測量後學生彙報,教師板書記錄下來。

②分組實驗。(要求學生獨立組裝獨立操作。)

③彙報實驗結果,教師板書記錄下來。

④討論:通過以上研究你認為動滑輪有哪些作用?(動滑輪有省力的作用)

4、指導學生認識滑輪組的作用

(1)通過以上研究我們知道了定滑輪和動滑輪的作用(填出課本p48結論)。

(2)討論:定滑輪、動滑輪各有什麼優點?各有什麼缺點?

怎樣使用才能把兩種滑輪的優點結合起來既省力又方便?

(3)分組實驗:學生獨立組裝滑輪組實驗。

(用鈎碼實驗時教師要注意動滑

(4)教師小結:把定滑輪及動滑輪組合起來使用的裝置叫滑輪組。滑輪組就可以發揮定滑輪和動滑輪各自的優點。

(學生填寫p49結論)

(三)鞏固

提問:吊車上都用了哪種滑輪?它有什麼作用?(出示吊車圖)

(四)佈置作業

觀察你的周圍哪些地方應用了滑輪?

Tags:教案 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