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國小美術課教案參考6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69W

教案在制訂的過程中,你們一定要注意創新教學方法,寫教案其實也是提高我們教學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國小美術課教案參考6篇,供大家參考。

國小美術課教案參考6篇

國小美術課教案篇1

國小美術第八冊教案

第一課 中國繪畫作品欣賞 (二)

教學目的:

1、瞭解作品的人物神態和藝術表現形式。

2、使學生在思想上獲得教益的同時,審美能力得到提高。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欣賞、分析作品內容。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體會作品的藝術感染力。

教學準備:

1、課件

2、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師生談話,導人課題:

教師: 中國繪畫作品分類就題材而言,有風景畫、靜物畫、人物畫等等。這節課我們來欣賞繪畫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也就是人物畫。(板書課題)

二、欣賞作品:

(一)油畫 《貧農的兒子》 作者:蔡亮(板書)

1、介紹作品內容:

教師:你知道什麼是“貧農”嗎? (學生回答)

“貧農”是指在舊中國被地主、官僚壓迫剝削的貧窮的農民。

教師:從畫面上人物的衣着特點看,同學們知道作品表現的年代嗎?(學生欣賞投影畫面,回答問題)

教師:作品表現的是1934年至1936年紅軍進行二萬五千里長徵的年代。

那是1933年10月,蔣介石向中國共產黨中央革命根據地發動了第五次大規模的反革命

迸攻。當時的領導人是王明(板書),硬要紅軍跟敵人死打硬拼,結果紅軍死傷很多,為了保存紅軍實力,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被迫離開革命根據地,開始長征。隊伍到了貴州省的遵義城,黨中央開了一個大會,取消了王明的領導資格,確立了毛澤東的領導地位。所以畫面上表現的是毛澤東和兩個貧農的兒子以及紅軍隊伍。

學生通過課件看圖片,對人物的動態和表情發表自己的看法。(舉手發言)

2、分析作品的藝術特色:

教師:同學們知道這幅作品美在哪裏嗎?

(1)、人物神情、動態刻畫細膩真切:貧農的兒子神態懇切,體現了要求參軍的迫切心情;毛澤東笑容滿面,流露出愛護和歡迎的神,清;紅軍隊伍由近到遠步伐整齊,精神抖擻。

(2)、色彩沉着、協調:作品色彩的藍灰色為主。身穿藍灰色軍裝的紅軍隊伍,藍灰色的天空顯得陰沉,説明長征路上會有很多風險。

(3)、仰視構圖:畫面上的地平線位置較低,人物形象高大。中間是毛澤東和貧農的兒子,左邊是紅軍隊伍,畫面重點突出。

(二)中國畫 《童年》 作者 王盛烈

1、作品表現的背景:改革開放初期。

2、作品表現的內容:一羣活潑可愛、天真無邪的國小生。

3、師生分析作品風格與特色(服飾、神態、動作、構圖等)。

(三)中國畫 (悄悄話》 作者:王有政

1、作品內容分析:

提問:仔細觀察,作品中的環境背景、人物穿着,説明爺孫倆是哪個地方的人?作品中的爺孫倆在幹什麼?你能説説他們在説什麼嗎? (學生回答)

教師:作品表現了陝北農家的生活小景,從背景上的窯洞、棗樹和老大爺頭上系的白毛巾上可以看出陝北農民的生活特徵。

老大爺在編筐,繫着紅領巾的小孫女揹着書包,手上拿着成績通知書,興沖沖地靠在爺爺身上,對着爺爺的耳朵,告訴爺爺她考試得了多少分。從她和爺爺的表情上可以看出,一定是好成績,作品充滿樸實、温馨、甜蜜的氣氛。

2、分析作品的藝術特色:

(1)、通過對比產生美:

一老一小,老的慈祥可親,小的天真可愛。

畫人物用墨濃,用線具體仔細,特別是人物面部線條生動自然,越看越覺得美。

畫背景用墨淡,用筆用線簡潔,襯托了人物形象,而且有立體感。

(2)、人物神態美:

爺爺停下手中的活,身子偏向孫女,側耳細聽。小孫女偏頭伸頸對着爺爺的耳朵高興地説什麼。一隻胖乎乎的小手搭在爺爺的肩膀上,胸脯靠着爺爺的背側,重心都落在爺爺身上。另一隻手拿着通知書背在後面像飛起來的小鳥翅膀。

(四)水印木刻 《蒲公英》 作者:吳凡

1、介紹作品內容:

學生欣賞作品,講述畫面內容。

教師:作品通過一個割草的小女孩吹蒲公英這一生活小景,引起人們對幸福生活的聯想。

蒲公英是一種生命力很強的草本植物,種子藏在絨絮裏,飛到哪就在哪裏生根。割草的小女孩吹着蒲公英,看着它們隨風飄向遠方,心中也許有着一種嚮往吧!

2、介紹作品表現形式:

作者用水印木刻的形式表現出一種國畫的趣味,有一種淡雅的美。

水印木刻:在特製的木板上用木刻刀刻出畫面形象後,再用水調和顏料拓印在宣紙

上的作品。

3・分析作品構圖特點:

以大片的空白襯托樸實可愛的小女孩,給人以想象的餘地。

(五)水印木刻 《和平》 作者 方國雄

(六)中國工筆畫 《小夥伴》 作者 陳白??

1、作品內容:《和平》、《小夥伴》都是表現富有生活氣息的兒童題材作品。

2、作品的表現形式。

3、作者介紹。

三、小結:

1、作品的表現形式:

寫意畫粗獷、豪放,又稱潑墨畫;工筆畫整潔、細膩;兼工帶寫的中國畫,比寫意畫法工,比工筆畫法粗放。

2、分析作品的形式。

3、下課。

第二課 命題畫 過年

教學目的:

通過教學,便學生在回憶春節節日氣氛的同時,無拘束地用繪畫形式表達自己對節日之夜的感受。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回憶過年的喜慶場景。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在構圖時突出重點。

教學準備:

教具:課件、電腦、電視機

學具:彩色筆或毛筆、顏料、白紙

教學過程():

一、師生談話,導人課題:

1、年的來歷故事

2、過年與平時有什麼不同?

3、指導學生回憶回答。

4、過年又稱春節,是中國人民的傳統節日。在過年的日子裏,人們吃團年飯、放煙花、走親戚、玩花燈……一派紅紅火火、喜慶熱鬧的景象。

(課件展示,過年的情景)

5、板書課題。

二、課件展示,直觀感受

1、分析煙花燃放時的形狀。

a、放射狀;b、團狀;c、旋轉狀;d、點線狀。

2、學生回憶逢年過節,自己和家人、朋友玩煙花的情景。

a、在陽台上“彩珠筒”。

b、一家人欣賞“天女散花”、“火樹銀花”。

c、除夕夜12點,家家燃放煙花迎新年。

(每種情景都配以圖片展示)

3、指導學生回憶電視裏玩花燈、舞龍、舞獅的場景。

4、春節還有哪些特殊的活動?

5、欣賞課本範圖,分析構圖特點。

三、學生作業:

1、 學生自由畫出過年的喜慶情景。

2、 播放第三冊學過的童聲合唱歌曲《小拜年》的錄音:“正月裏好耍獅子燈呀,耍起那個獅子燈拜個新年。咚咚鏘咚咚鏘咚咚鏘鏘咚咚鏘……。鑼鼓龍燈好熱鬧呀,耍起那個獅子燈拜個新年……”

四、小結下課。

第三課 紙條鎖編粘貼紋樣

教學目的

通過學會利用舊掛曆紙鎖編粘貼成各種紋樣,進一步提高手、腦協調並用的能力,發展分析、綜合、比較等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審美情趣,培養協作精神。

教學重點

紙條鎖編的步驟及排列的方法。

教學難點

紋樣美觀大方。

教具::範作若干,掛曆紙、小刀、錄音機、磁帶等。

學具:掛曆紙、單色底紙、漿糊、小刀等。

教學過程()

一、欣賞導入。

1、教師分別出示鎖編紋樣範作:“同學們,這些紋樣美不美呀?你們知道是怎樣做成的嗎?別急待會兒你們就知道了。”

2、分解紋樣:

請一名學生上台來拆一個紋樣,展示給其他同學看,並説一説它變成了什麼?

教師:“同學們觀察的真仔細,紋樣現在變成了紙條,好,今天我們就要學習用紙條來鎖編粘貼成各種紋樣。”

二、自己動手,嘗試體驗

1、指導回憶:“同學們玩過風車嗎?知道風車是怎麼做的嗎?”

請一位學生上台,用剛才拆下來的紙條做一個風車。

小結:“剛才這位同學做風車又快又好。不過你們發現什麼祕密沒有?”

學生觀察、討論:做風車只要3根紙條,而剛才拆下來的紙條有4根。

教師小結:“對了。同學們觀察很仔細。我們今天做的紋樣要4根紙條才能鎖編成一個紋樣。這個紋樣就叫風車結。下面請大家打教材第6頁。怎樣鎖編風車結呢?”

2、自學:請同學們看清風車結鎖編步驟圖,相信同學們是能夠看懂的。然後用小刀裁16根或更多的等寬、等長紙條,邊看步驟圖邊鎖編成許多風車結。等會要進行評比,看誰排列出的花樣最好看。

三、學生作業,教師指導。

1、每個同學自由排列,看看可以排列出多少種花樣,然後將你認為量漂亮的花樣粘貼在作業紙上。(播放音樂製造氣氛。)

2、作業要求:

a、剪切的紙條寬度基本均勻、光潔。

b、製作精細、花樣繁多(有橫擺、豎擺、斜擺,有四葉風車結、八葉風車結,色彩豐富)。

3、老師巡視,個別輔導,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四、作品展示,評價

五、小結

第四課 紙條穿編

教學目的:

1、學習運用紙條穿編造型的有關知識和技能,鍛鍊學生靈巧的雙手。

2、激發學生的創造精神,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

重點、難點:

紙條穿編的方法和技巧。

教學準備:

1、蒐集各種材料穿編而成的工藝品實物。

2、製作紙條穿編範作,剪好經緯紙條。

3、錄音機、磁帶。

4、彩色紙、剪刀、漿糊、直尺、小竹片。

教學過程():

一、開門見山,認識紙條穿編。

1、小朋友,今天這堂課我們來學習紙條穿編(板書課題)。也許大家對這一內容感到很陌生,但是它並不難學。只要用心,保準一學就會做。

2、展示教師課前製作的紙條穿編範作。你們看,這就是紙條穿編作品。它運用較厚的紙條、通過編織進行造型。是一種裝飾性很強的手工藝術品。

3、出示課前蒐集的運用其它各種材料穿編的工藝品,指導學生欣賞。雖然材料不同,但穿編的方法類似。通過欣賞,開闊學生視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講解示範,學習紙條穿編方法。

1、進一步理解紙條穿編的意思。紙條穿編就是將寬度相同的紙條用經緯交穿編織的方法來造型。

2、認識經線與緯線:

聯繫地理知識簡述經線與緯線的概念,告訴學生橫的叫緯線,豎的叫經線。

3、學生自學,思考問題。

a、你認為紙條穿編是怎麼做的?

b、經線可做怎麼樣的變化?

c、有什麼好辦法剪經線?

4、學生回答,教師總結。

5、教師示範:

a、把一張紙對摺;

b、用剪刀剪出經線;

c、拿另一種色紙裁出寬窄一致的緯線;

d、穿編完成。

6、學生作業,教師指導。

按照穿編的方法步驟進行紙條穿編競賽。教師予以個別指導。

比賽結束後,教師把部分作業貼到黑板上,讓學生評議誰的最好,誰的還存在什麼缺點,值得改進。便大家能取長補短、共同得到提高。

三、小結全課,勉勵學生。

1、肯定全體學生認真細緻的學習精神。告訴學生靈巧的雙手是自己鍛煉出來的,敢於動腦動手才會有所創造。

2、鼓勵學生課外嘗試紙條穿編其它的圖案。

第六課 命題畫 植樹

教學目的:

1、指導學生畫出植樹時的感人情景。

2、培養學生的記憶、想象能力,發展形象思維,進一步提高繪畫表現力。

3、進行綠化祖國、美化環境的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

如何生動地表現出植樹時的感人場面。

教學難點:

植樹時的人物動態描繪及構圖處理。

教學準備:

教具:掛圖兩幅、圖釘、幻燈機、投影片、錄音機及磁帶等。

學具:白紙、各種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人課題。

1、 課前教師在教室四周擺些綠色植物。鈴聲響,學生人教室,感覺空氣特別清新。

2、教師按下錄音機,播放(百鳥爭鳴》的輕音樂。

3、播放音樂的同時,打開兩幅森林掛圖,幻燈映出樹林燈片。

4、教師用輕柔的聲音導入課題:同學們,空氣清新,鳥語花香是因為有了枝繁葉茂的樹林。

現在正是陽春三月,我們不要錯過了這個植樹造林、綠化環境的好季節,我們國家還把每年的3月12日定為植樹節。今天我們大家一起來畫一畫植樹時的感人場面好嗎?

板書課題:命題畫 植樹

二、新授。

1、啟發回憶:

(1)同學們上星期到植物園開展了植樹活動,還記得當時的熱鬧場面嗎?

學生各抒己見,描述當時植樹的情景:

“有的扛樹苗、有的培土、有的澆水……除了你們國小生外,還有什麼人也在植樹?”

學生記起還有大哥哥、大姐姐,特別是一部分省市領導同志也在那裏植樹,大家都在為綠化祖國出一份力。

2、講解難點:

(1)植樹時的動態是怎樣的?請兩名同學上台表演,教師在黑板上用簡筆人物畫速記。

(2)為生動地表現植樹時的感人情景,同學們最好將人物表現得更充分。比如:充分仔細地描繪人物的表情、服飾、髮型等。教師打幻燈,提供一些具體的人物形象,同時,選擇黑板上的一個動態進行具體描繪。(板書:人物動態生動)

(3)欣賞第10頁的三幅學生作品:

教材左上圖描繪的是小朋友植樹時的熱鬧場面,人物動態各異,造型簡練,構圖飽滿。

右圖畫的是去植樹的情景,人物動態、表情生動,服飾描繪仔細,構圖有主有次,用色大膽。

下圖是一幅想象畫,主題是:“把綠色灑向地球”,表達了作者綠化環境的美好願望。

小結:要使畫面生動、耐看,除了注意人物形象的描繪外,還要特別注意構圖飽滿、完整,因此,可添畫周圍環境、植樹工具等,也可進行想象,表達自己綠化祖國的美好願望。

板書:構圖飽滿完整

3、指導畫法:(教師繼續範畫)

(1)構思:可根據記憶進行描繪,也可根據平時的感受進行想象創作。

(2)構圖:先確定主體物的位置,合理安排人物及場景,注意人物之間的前後關係及內在聯繫。

(3)描繪:具體、生動地表現人物形象及植樹場面。

三、學生作業,教師巡視。

1、根據自己的記憶和感受,畫一幅表現植樹情景的命題畫,注意人物動態生動,場面熱鬧感人,可進行想象創作,工具材料不限。

2、教師行間指導。

四、作業展評。

1、學生將作業展示在黑板上,進行集體評議。

2、課堂小結。

第七課 中國畫 線和色的遊戲

教學目的:

讓學生初步瞭解中國畫的用筆和用墨技法,培養學生對中國畫的興趣。

教學重點:

中國畫的用筆和用墨技法。

教學重點:

1、毛筆所含水分的掌握。

2、粗細濃淡的變化。

教學準備:

教具:幻燈、掛圖、中國畫工具。

學具:中國畫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檢查工具,講述要求。

二、講授新課。

1、出示關山月畫梅和徐悲鴻的馬,印刷作品欣賞。

2、由教師發問,三至四名學生談中國畫的特點,瞭解中國畫的筆墨特徵。

教師講述。

3、揭示課題:中國畫線和色的遊戲

二、教師講解筆墨知識並演示。(將演示宣紙掛上)

1、墨有濃淡乾濕的變化,古人有“墨分五色”的説法,即焦墨、濃墨、淡墨、次淡墨和清墨等,其實,遠遠不止五色,除了彩墨外,黑墨也可調水調出豐富多彩的顏色來,可畫出濃淡乾濕的效果來。

2、教師演示調色。

3、學生練習調色。

4、運筆方法:

中鋒、側鋒、順鋒、逆鋒筆的運用。

教師演示。

5、展示教師範畫,欣賞。

6、講述作業方法要求。

運用墨線的粗細、疏密和濃淡結合色彩創作一幅抽象畫。

三、學生作業、教師巡視指導。

四、小結,下課。

第八課 中國畫 雲和水

教學目的:

1、學習*

2、鞏固中國畫的用筆和用墨技法,進一步加強學生對中國畫的興趣。

教學重點:

中國畫雲和水的畫法-。

教學重點:

1、毛筆所含水分的掌握。

2、外形的變化。

教學準備:

教具:幻燈、掛圖、中國畫工具。

學具:中國畫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檢查工具,講述要求。

二、複習舊知:

1、五色指哪五色?

2、運筆的方法有哪些?

3、講評上節課作業。

三、講授新課。

1、出示陸一飛山水畫作品欣賞。

2、由教師發問,三至四名學生談感受,瞭解中國畫雲和水的特徵與畫法。

教師講述。

3、揭示課題:中國畫 雲和水

四、展示教師範畫,講述雲和水的畫法。

雲和水外形多變,常見的畫法有勾線法和潑墨法,非常注重墨色變化。

五、教師講述並演示畫雲和水的方法。(將演示宣紙掛上)

教師採用多種方法和墨色的濃淡變化表現雲和水的不同形狀,注意形狀、大小、線條的變化。

六、講述作業要求:

運用雲和水的畫法,發揮想象,畫出有創意的雲和水。

七、學生作業、教師巡視指導。

八、小結,下課。

第九課 中國畫 器皿

教學目的:

通過教學,把握畫器皿的筆墨濃淡表現方法。

教學重點:

器皿的用筆用墨技法。

教學難點:

筆墨水分控制,花紋的組織變化。

教學準備:

示範用宣紙,中國畫用品,器皿實物,教師範畫。

教學過程():

一、欣賞齊白石作品,引入新課。

1、齊白石寫意作品數幅,展示在學生眼前,欣賞,激起學生繪畫表現欲。

2・揭示課題:中國畫 器皿

二・新授

1、教師發問:

“常見的器皿有哪些?”

“各是什麼形狀?”

“誰上來畫畫?”

2、小節。

1、組成:蓋、口、身、嘴、腳、提手等。

2、常見外形。

3常見裝飾花紋。

三、教師講述,結合演示畫器皿步驟。(將演示宣紙掛上)

1、以稍乾的淡墨中鋒線勾外形,注意壺身對稱及透視變化。

2、淡墨或淡墨中加上青綠色點畫花紋,不同方向的花紋用筆應有區別,注意水份控制,不可將花紋形狀畫“糊”,以至不可收拾。

四、講述作業要求:

1、落墨前先用鉛筆輕輕勾畫器皿的大體位置和形,基礎好的同學可直接落墨點

寫。

2、依構圖需要可適當增加背景,題字落款位置要適當。

4・教師巡視指導。

五、小結談話:

1・收回作業,展示在黑板上。

2・評選優秀作業。(要求學生評出筆墨效果好,構圖好的作業)

3・小結本節課堂情況,下課。

第十課 給蝴蝶添畫花紋

教學目的

1、使學生了解對稱形的特點。

2、訓練學生大膽進行頓色搭配和表瑰的能力。

3、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才能。

重點與難點

啟發學生運用線條和色塊,大膽漆畫花紋。

教具與學具

教具: 蒐集有關蝴蝶的圖片、彩照、郵票、工藝琨和標本;幻燈片兩張,錄音機,音樂磁帶,小紅花;印好蝴蝶紋樣的小卡片。

學具:作業用紙;各種彩色紙、鉛筆。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今天,教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花姑娘朋友。是誰呢?大家看!(出示蝴蝶標本)小朋友

異口同聲地説是蝴蝶。(板書:蝴蝶)

大家喜歡蝴蝶嗎?為什麼?因為它們有美麗的花紋,漂亮極了。下面,我們就來學習給蝴蚨添畫花紋,(把標題板書完整)

二、引導學生仔細觀察

老師這裏還有很多漂亮的小蝴蝶哩,(出示彩照、圖片、郵票上的蝴蝶)你看,它們有着各式各樣的花紋,五顏六色的,好看極了。小朋友們願意和它做朋友嗎?“

大家仔細看看,這些蝴蝶的形狀和花紋都有一個什麼共同特點?

(讓學生認識什麼是對稱形)大家想想還有什麼也是對稱形嗎?

蝴蝶的形狀、花紋、顏色兩邊是一樣的,所以,蝴蝶是對稱形。蜻蜓、小蜜蜂也是對稱

形。

三、老師講解示範畫法

老師這裏畫了兩隻蝴蝶,大家比一比,哪隻蝴蝶好看?(用幻燈打出兩隻蝴蝶,一隻花紋、色彩都很鏢亮,一隻是單色白描)。

如果老廓也給第散只蝴蝶添上花紋,它也會很好看的。

怎樣添畫呢?先畫一邊的花紋,再畫另一邊,兩邊要基本一樣。顏色呢?先上一邊的顏色,自己喜歡什麼濁色就配什麼顏色。(老師用彩筆直接在幻燈片上描畫,邊講邊演示,讓學生十分形象地看到添畫步驟。)

添畫完了,再讓大家比較看看,認識到這隻蝴蝶也同樣漂亮了。所以,添畫花紋非常重要。

四、學生添畫練習。

下面我們來做個遊戲怎麼樣?每位小朋友都做一名小小設計師,給蝴蝶姑娘設計一件漂亮的衣服,看誰設計得最好看。把印有蝴蝶紋樣的卡片分發給每位同學,輕輕播放歡快的音樂。

老師隨時鼓勵大家大膽地塗色、配色、創新。

把效果好的作業張貼在展覽板上,然後民主評曲最佳設計師、並獎勵一朵小紅花。

五、小結

今天,我們學了給蝴蝶添畫花紋,大家都畫得很不錯,都緒蝴蝶蛄娘穿上了非常漂亮的衣服。我們的生活是美好、幸福的,但我們從小就要艱苦樸索,・不要只講穿得漂亮,而要努力學習,學好本領,將來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第十一課 命題畫 賽龍舟

教學目的:

一、讓學生了解賽龍舟的來歷,簡略瞭解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也通過畫賽龍舟,讓學生懂得集體團結協作的力量,是一種民族凝聚力的象徵,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思想感情,知道湖南的一些風土人情。

二、鞏固和練習畫人物動態的繪畫基本技能,培養學生的記憶力和想象力。

三、通過畫賽龍舟這種熱烈場面,迸一步學習和鞏固構圖佈局能力,提高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

讓學生畫出賽龍舟的熱烈場面。

教學難點:

划船的隊員和打鼓的隊員的動態描繪。

教學準備:

教具:電視機、錄放機、投影儀、錄音機、錄像帶、槳、划槳的木偶人、活動燈片、水彩筆、藍色的卡片紙、學生作業用紙。

學具: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一、聽故事,瞭解賽龍舟的歷史由來。

小朋友們特別喜歡聽故事,下面請大家聽一個真實的歷史故事。(打開錄音機)”歷史上有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叫屈原,(貼出詩人屈原的畫像)……大家上中學時將會學到詩人那千古吟唱的詩篇《離騷》。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每年的五月初五在全國各地都要舉行非常隆重的龍舟賽。“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十一課 :命題畫賽龍舟(板書課題)。

二、説龍舟賽,啟發學生回憶、想象龍舟賽的熱鬧情景。

在我們湖南省很多地方,每年的端午節前後幾天,都要舉行熱鬧非凡的龍舟賽(板書)。小朋友們見過嗎?是一幅怎樣的情景?

學生餳談,教師綜合性地板書:

”人山人海 競爭激烈

鼓聲、加油聲響徹雲霄“

2、1991年5月,在我們湖南汨羅江舉行了”國際龍舟賽“(出示有關的圖片資料),全世界許多國家的代表隊在那裏歡聚一堂。別具一格的主席台和觀望台紮在江中。江的兩岸裝滿了彩燈,掛滿了彩旗,緊張激烈的比賽場面真是世人罕見,振奮人心。

3、打開教材第32頁,指導學生看教材上介紹的賽龍舟時熱鬧情景的照片,加深學生的印象,充實學生的想象。

三、學畫法,嘗試畫出龍舟賽。

1、教師講授畫法。

無論哪次龍舟賽,都離不開隊員、龍舟等。那麼每條龍舟上都有些什麼成員呢?(讓學生回億、發言,教師板書:旗手、鼓手、隊員)既然是賽龍舟,那麼龍舟的模樣便可以畫得形象些、誇張些(教師板畫幾種不同形式的龍舟模樣,啟發學生大膽想象、放手作畫。同時增強了學生的自信,減少了學生作業的難度)。

要在畫面上表現出比賽的激烈,就要在畫面的構圖,尤其是龍舟的位置安排上動點腦筋(教師用自制的活動燈片演示説明怎樣的距離才能使競賽場面激烈些,使學生懂得如何來處理畫面才能取得好的畫面效果)。為了增強畫面的熱烈氣氛,還可以畫觀眾。通過觀眾的動作、表情來襯托比賽激烈。

2、學生嘗試創作練習。

播放音樂。

教師隨時發現典型,抓住典型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大膽創作。

四、評作業,總結畫的特點。

學生基本完成作業後,把一張張色彩鮮豔、激動人心的畫面貼到教師課前畫好的作業背景圖上,再讓大家評選出優秀作業。然後教師概括總結,肯定大家大膽創作精神,鼓勵學生平時要關心生活、熱愛生活。要把詩人屈原那種愛國精神落實到自己的學習之中去,刻苦努力學習,將來建設祖國。

第十二課 剪貼盆景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初步瞭解盆景的有關知識,發展審美感知能力。

2、掌握剪貼盆景的基本要求和方法,提高動手能力。

教學重點:

製作方法的掌握與運用。

教學難點:

構圖恰當,材料運用巧妙。

教學準備:

教具:利用l日《盆景》月曆充當掛圖,各種廢舊彩印紙片(將每張裁成若干小塊)、剪刀、漿糊、展示板、收錄機、磁帶。

學具:配給數張小廢彩印紙片、白色作業紙一張、剪刀、漿糊。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略)

二、導人新課。

1、觀賞  出示掛圖並口述。

生活離不開美,現在我們來欣賞園林藝術申的奇葩  盆景。盆景將大自然申宏偉秀麗的山水、樹木等,濃縮在一個較小的空間內,用來裝點庭院、廳室等,使人們在小範圍裏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恢弘壯麗。

要求學生認真觀賞掛圖。

教師板書:”盆景“

2、簡評。

(1)樹樁盆景:圖一、青翠欲滴、清新秀麗。

圖二、古樸蒼勁、氣度不凡。

圖三、碩果累累、豐收在望。

(2)山水盆景:圖一、崇山峻嶺、雄偉壯麗。

圖二、峭壁懸崖、險峻雄勁。

圖三、峯巒疊翠、優雅寧靜。

(3)結語一一文人雅士讚美盆景是

無聲的詩,立體的畫(板書)

3、揭示課題。(板書”盆景“的前面添加”第29課 剪貼)

三、講授新課。我們今天不是製作盆景,而是利用各種廢舊彩印紙剪貼盆景。

1、翻開課本,要求學生通覽本課內容。

2、提問:

(1)書中有些什麼盆景?(根據學生所答進行歸納。板書:樹樁盆景 山水盆景)

(2)盆景由哪兩大部分組成?(51導學生概括為盆子、景物。)接着又問:為什麼有的盆子偏高,有的盆子卻偏寬?

3、示範:(緊扣上述內容。)

(1)對摺剪出偏高和偏寬的“盆”各一個,並分別粘於展示板上,同時發問:這適合做什麼?那又適合做什麼?讓學生自由回答。

(2)教師取一張廢月曆紙,當堂演示剪貼一幅盆景,並一邊講述怎樣選材,巧妙利用它的顏色和紋理,以及景物安排,如大小、疏密,虛實等變化。

(3)剪貼盆景要求用平視構圖。

a、口述什麼是平視構圖。(不管什麼角度,都把它當作與視平線平行來看待。)

b、教師用實物演示、説明。

c、要求學生運用實物進行觀察。

四、進行練習。

1、傳遞作業用紙。

2、提出作業要求:大膽想象 巧妙選材

平視構圖 先盆後景

盆分高寬 景重變化(板書)

3、巡視指導。(略)

五、課堂小結。(略)

第十三課 五面對稱紋樣剪紙

教學目的:

1、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五面對稱紋樣剪紙的方法和步驟。

2、提高學生視察、分析、判斷能力,培養學生耐心細緻的工作習慣。

教學重點:

摺疊方法的掌握和紋樣的設計。

教學難點:

剪出美麗對稱的紋樣。

教學準備:

教具:4件對稱紋樣剪紙作品。

學具:彩色紙、剪刀、漿糊。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先向學生展示自帶的四件剪紙作品,再告訴學生剪紙是我國特有的藝術作品,也是我國有悠久歷史的傳統遊戲之一。這種遊戲能開發我們的智力,培養我們的想象力和形象思維能力,而且簡便易學。

二、板書課題(略)。

三、學習摺疊五面對稱的方法。板書:折

1、組織學生看教材摺疊步驟圖。

2、講解五面對稱折法。老師邊講邊示範,學生跟着老師一起做。

3、學生試折。

小結:這五面對稱圖的折法簡單,難的是紋樣的設計和剪貼。板書:畫

四、設計紋樣。邊講邊畫,學生跟着做。

五、剪(板書)。剪掉所繪紋樣中打x部分。

六、貼(板書)。在紋樣的背面塗上少量膠水,貼在底紙上。注意位置適當,隔上一層紙輕輕壓抹。

七、學生製作,鼓勵創新。

八、展示作品,評優發獎。

第十四課  剪貼圓形盒

教學目的:

1.瞭解圓形盒的結構,掌握用紙工製作立體圓形盒的有關方法。提高學生的動手製作能力。

2.培養學生熱愛中華民族傳統藝術文化的深厚感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 圓形盒的剪貼製作方法。

教學難點:

1.盒底、盒蓋與盒身粘接的要領。

2.圓形盒的做工精巧、美觀。

教學準備:幻燈機、幻燈片、放大的圓形盒製作圖紙,剪刀、膠棒、示範用圓形盒。

學具:剪刀、漿糊、作業紙。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的學習用具。

二、欣賞,導人新課。

用幻燈映出圓形漆盒的圖片。

同學們見過這種盒子嗎?它的顏色有什麼特點?與我們平時看到的盒子的裝飾手法有何不同?

這幾件圓形漆盒製作於距今多年的漢代初年。漆器的製作在我國已有7000多年的悠久歷史,特別是漢代的漆器,工藝生產水平和藝術水平都達到了古代漆器的高峯。這些漆器的裝飾手法以彩繪為主,多以黑漆為底,並有硃紅、灰綠、金銀等漆的彩繪。裝飾面的處理十分精巧,一般將器物分成若干寬窄不等的裝飾帶,在空間飾以雲氣紋,富於節奏感和動感。即使只用了幾種顏色,卻能表現出華麗豐富的藝術效果。

用幻燈映出多子盒的圖片。

在漆器的造型上更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卓越的設計思想。它從實用出發,考慮到使用方便、放置的容積,設計在一個大的圓漆盒中容納長方形、馬蹄形、圓形等多種不同形式的小盒,如九子盒、七子盒等,既節省空間又協調,即使在現代也稱得上是一種最佳的設計。充分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製作一個這樣的圓形盒,好嗎?

三、講授新課。

1.出示已製作好的圓形盒,瞭解其製作材料及結構。

2.出示圓形盒的放大圖紙,先讓學生邊看邊思考:

兩個彩色圓面及三條彩紙條分別是什麼?(“蓋面”、“底面”)蓋面、底面旁白色的邊是什麼?起什麼作用?怎樣用三根彩條製作兩個盒身?

教師作簡略小結。

3.教師講解示範盒蓋的製作方法。

(1)剪折蓋面。

(2)剪接盒身。

(3)粘接盒蓋。

(4)製作盒底。

四、學生練習,教師巡迴指導。

五、作業講評,課堂小結。

第十五課  彩塑人物

教學目的:

1.學習掌握彩塑人物的基本製作方法;

2.進行彩塑人物的創作,培養學生對人物造型的理解能力和創造能力;

3.培養學生從小熱愛我國彩塑民間藝術的情感。訓練學生講究個人和公共衞生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彩塑人物的基本步驟和方法。

教學難點:大膽塑造。

教學準備:

1.蒐集山泥人實物幾件,以及其它泥人作品的圖片;

2.故事錄音磁帶、錄音機;

3.示範工具材料。

教學過程():

一、欣賞揭題,激發興趣。

1.展示上節課學生完成的“泥塑・坐着的同學”作品,教師肯定學生大膽創作的.精神。

2.出示課前準備的“惠山泥人”實物。先讓學生欣賞並説説它們與前課的泥塑有何區別,從而引出課題,然後再向學生介紹。惠山泥人是泥塑的一種表現形式,一般採用傳統模具印坯和手捏造型彩繪而成。作品一般不大,形成了獨特的質樸、簡練的地方風格。

3.打開教材,指導學生欣賞著名泥塑家鄭於鶴的作品,他的作品大多是兒童題材,造型誇張,民族特色鮮明,具有特殊的藝術魅力。再播放他刻苦學藝的故事錄音,學習他對藝術執著追求的精神。

4.指導學生欣賞其它彩塑人物的圖片,讓學生了解不同形式不同風格的彩塑人物,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以舊帶新,學習彩塑方法。

1.大家回憶一下,我們在第七冊時學了“彩塑動物”一課,彩塑動物是怎樣做成的呢?

2.讓學生看着教材上介紹的彩塑人物的基本步驟,想想自己有信心做好嗎?然後跟着教師一起試試怎樣製作,熟悉基本步驟,體會彩塑人物與彩塑動物有何區別。

(1)確定彩塑人物的內容和形式:是單人的、雙人的還是綜合的,是站的坐的還是運動的。

(2)和泥熟;

(3)塑出基本形態――概括性強;

(4)添加――形象;

(5)刻畫――精緻;

(6)上色――待幹後;

三、學生練習彩塑人物。

1.佈置比賽要求和衞生要求;

2.教師個別輔導,隨時表揚膽大而心細的學生,糾正存在的缺點。

四、作業展示,輪流觀摩。

五、擦乾桌面,打掃教室。

第十六課  折剪糖紙人物

教學目的:

1.指導學生用糖果包裝紙折剪各種人物動態,進一步瞭解人物的大體結構、比例。

2.提高眼、腦、手協調運作的能力,進一步發展形象思維和審美、創造能力。

教學重點:折剪人物的步驟和方法。

教學難點:人物動態的生動表現,主要是手和身子的動態。

教學準備:包糖紙、剪刀、漿糊、底紙、圖片若干、錄音機、磁帶、範作

學具:各種糖紙、剪刀、漿糊。

教學過程():

一、情景演示,導人課題。

1.一學生表演:從口袋裏掏出一粒糖,剝開,吃糖(假吃),隨後將糖紙扔進字紙簍。

2.教師默默撿起字紙簍裏的糖紙:同學們,相信大家都喜歡吃糖,只是很可惜,絕大多數同學都像剛才那位同學一樣,將漂亮的糖紙扔掉了。如果將糖紙洗乾淨後,你們想到過利用包糖紙來製作小工藝品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用包糖紙製作各種人物。板書課題:折剪糖紙人物

二、新授。

1.欣賞:出示各種糖紙人物造型,欣賞手的動態和身子的姿態及服飾特點。

板書:手:動態優美

身子:姿態各異

服飾:造型多樣

小結:同學們,我們的國家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各族人民的服飾、文化生活都各不相同,都各有自己的民族特色。

2.講解示範:

(1)下面老師用各種糖紙塑造出幾種人物動態,同學們認真觀察老師的製作方法,做完後,請歸納小結。

教師演示,(播放音樂)做出一個後用膠水粘在底紙上。

(2)討論:

a:老師做的這些糖紙人物漂不漂亮啊?

b:用了哪些方法呢?

板書:方法:折、扭、打結、撕、剪、拼貼。

c:請同學們分別給這些人物取一個好聽的名字好嗎?

(學生討論、發言)

小結:剛才同學們發言很主動,思考問題很積極。其實呀,老師覺得做得最漂亮、名字取得最好聽的作品還是你們在座的每一位同學做的。你們信不信?下面就請同學們準備好工具材料,構思幾組或幾個人物動態的畫面。

三、學生作業。

1.將學生分成四人小組,共同作業。要求利用糖紙的圖案特點,注意大的動態和造型,省略五官、手指等細小部分的塑造。

2.老師巡視。

四、作業展示。

小結:今天同學們用自己的雙手製作了一座民族大團結的花園,每一件作品都是這個花園裏的一朵美麗的小花。希望同學們在祖國這個大花園裏茁壯成長。

第十七課  畫人物動態

教學目的: 通過學習畫人物動態,培養學生對人物動態的觀察、記憶、想象和表現能力。

教學重點: 分析人物的動態線、學習人物動態的畫法。

教學難點: 掌握人物動態的主要特徵。

教學準備:教材、教學範圖。

學具:同教材要求。

教學過程():

一、討論、瞭解人物動態的基本特徵。

在前面的《過年》、《植樹》等命題畫和剪紙人物作業中,我們表現了人物的各種動作。現在,我們看看這兩個人物的動作畫得對不對?

學生討論,歸納:在日常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動作,也就是人物的動態 的特徵主要有兩種形態:全身:傾斜――平衡;四肢:彎曲――伸展。(再出示正確範圖)

二、範畫,學習人物動態的基本畫法。

1.找人物活動時的動態線。動態線是表現人物動作較關鍵的一根輪廓線

2.動態線的每一段要表現人物各部分的結構,一次畫不準確可重複畫,但輪廓線不能斷斷續續畫。

三、佈置作業。

畫一個彎腰動態的同學,可想象添畫用具和環境。

1.請二位學生上台做彎腰動作。講台左側一個,右邊一個,便於學生觀察動態線,畫出動態線。

2.教師寫生示範,提出要求(先畫動態線),然後擦掉範畫。

3.學生寫生、添畫。

四、課堂小結。(略)

第十八課  記憶畫 愛勞動

教學目的:

1.通過記憶和想象,畫出自己參加勞動時的情景,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

2.教育學生從小熱愛勞動,繼承我國勞動人民勤勞勇敢的光榮傳統,鍛鍊自己勤勞的雙手,磨練自己堅強的意志。

教學重點和難點:啟發學生回憶和描繪勞動時的人物動態。

教學準備:

1.國小音樂第一冊的《勞動最光榮》和《我有一雙勤勞的手》的錄音磁帶、錄音機;

2.製作幻燈片;

3.佈置學生課外觀察勞動時的人物動態。

教學過程():

一、橫向引題。  i

勤勞勇敢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剛剛在第八冊語文課本中學過《勞動最有滋味》一課,文學家老舍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勞動會使我們心思細膩。熱愛勞動才會使任何工作都做得仔仔細細、妥妥貼貼。勞動會改變一個人的氣質。”因此,我們作為新世紀的中國人,更應該從小熱愛勞動。今天我們來一起學習:

二、啟發回憶。

1.播放歡快的童聲合唱《我有一雙勤勞的手》:“我有一雙勤勞的手,樣樣事情都會做。洗衣裳呀補襪子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媽媽誇我是個好孩子。爸爸他也喜歡我……”聽着甜美驕傲的歌聲,大家彷彿回到了自己曾經勞動的場面……

2.讓學生各自敍述自己搞過一些什麼勞動,在家裏、在學校、在公共場合,做了一些什麼事?心裏的滋味如何?

3.啟發學生回憶自己勞動時還有誰參加?在什麼地方?周圍有些什麼?  :

三、講述畫法。

1.分析欣賞。打開教材。你們看,這些小作者把他們勞動時的情景都表現出來了。有的同學畫的是在家裏幫爸爸媽媽千千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有的小朋友畫的是在學校、在其他公共場所勞動的情景。通過大家勞動的不同姿勢以及面部表情可以看出小朋友們幹得多麼起勁,從而很好地表現了同學們熱愛勞動的精神。

2.記憶想象。畫的時候,首先確定畫什麼內容。如果參加勞動的人很多,就要用不同的人物姿態來表現,這樣畫面才生動自然、豐富多彩。教師打出課前畫好的勞動時的不同人物動態的燈片,啟發引導學生回憶,加深理解。

3.畫時下筆要肯定,動作、人物比例畫得不夠準確並不重要。只要畫出了人物動態特點、勞動內容以及當時的場面就行,只要畫面具有美的感受就是一幅好作品。

四、學生創作。

1.佈置要求:回憶自己參加家庭和公益勞動的情景,並仔細畫出來。

2.播放童聲合唱《勞動最光榮》:“太陽光,金亮亮,雄雞唱三唱。花兒醒來了,鳥兒忙梳粧。小喜鵲造新房,小蜜蜂釀蜜糖。幸福的生活哪裏來,要靠勞動來創造……”歌聲給小朋友們營造了一種歡快的創作氣勢,激發了大家創作的興趣和靈感,更激發了大家熱愛勞動的精神。

3.隨時表揚下筆大膽、創作有新意的學生。

五、總結全課。

展示優秀作業,肯定學生的進步。教育學生從小熱愛勞動,不做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小皇帝,而要做勤勞勇敢的一代新人!

第十九課  紙條穿編

教學目的:

1.學習運用紙條穿編造型的有關知識和技能,鍛鍊學生靈巧的雙手。

2.激發學生的創造精神,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紙條穿編的方法和技巧。

教學準備:

1.蒐集各種材料穿編而成的工藝晶實物。

2.製作紙條穿編範作,剪好經緯紙條。

3.錄音機、磁帶。

4.彩色紙、剪刀、漿糊、直尺、小竹片。

教學過程():

一、開門見山,認識紙條穿編。

1.小朋友,今天這堂課我們來學習紙條穿編(板書課題)。也許大家對這一內容感到很陌生,但是它並不難學。只要用心,保準一學就會做。

2.展示教師課前製作的紙條穿編範作。你們看,這就是紙條穿編作品。它運用較厚的紙條,通過編織進行造型。是一種裝飾性很強的手工藝術晶。

3.出示課前蒐集的運用其它各種材料穿編的工藝晶,指導學生欣賞。雖然材料不同,但穿編的方法類似。通過欣賞,開闊學生視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講解示範,學習紙條穿編方法。

1.進一步理解紙條穿編的意思。紙條穿編就是將寬度相同的紙條用經緯交穿編織的方擺來造型。

2.講解、演示穿編的方法(板書):

(1)在將要編織的方形紙上繪好圖案(板書),圖案須簡練概括,富有裝飾性,一般以直線造型為好;

(2)將方形彩色紙對摺後剪出經編紙條(板書)(課前已剪好);

(3)剪出若干不同顏色的、寬度相同的紙條作緯爭(板書)(課前已剪好);

(4)用小竹片作穿編的渡針進行穿編(板書);

(5)用漿糊粘牢紙條兩端(板書)。

三、鞏固練習,嘗試穿編。

1.打開教材,指導學生看書,加深對穿編方法的理解。

2.按照穿編的方法步驟進行紙條穿編競賽。教師予以個別指導。

比賽結束後,教師把部分作業貼到黑板上,讓學生評議誰的最好,誰的還存在什麼缺點,值得改進。使大家能取長補短、共同得到提高。

四、小結全課,勉勵學生。

1.肯定全體學生認真細緻的學習精神。告訴學生靈巧的雙手是自己鍛煉出來的,敢於動腦動手才會有所創造。

2.鼓勵學生課外嘗試紙條穿編其它的圖案。

3.佈置學生下節課的準備工作。

第二十課  編織動物

教學目的:

通過本課教學培養學生對動物形象特徵的把握能力和實際製作能力,養成耐心細緻的工作習慣。

教學重點:幫助學生分析紙帶的走向,掌握折、壓、穿、插方法。

教學難點:折、壓、穿、插方法。

教具準備:編織動物成品5個,剪刀,紅色、藍色、白色紙帶各一根。尺寸:4寸寬,長度為掛曆紙的寬度。

學具準備:紅、藍、白色紙條各幾根,剪刀,紅、藍彩筆各一支。

教學過程():

一、檢查學具,組織教學。

二、激發興趣,出示課題。

今天這一課是“編織動物”(板書課題)。我想考一考大家有關動物的知識。提問給學生回答:1.狗出汗的部位在哪裏?2.知了在什麼季節蜕殼?3.什麼動物脖子最長?4.螃蟹是怎麼走路?5。魚用肺呼吸,對嗎?一邊提問一邊出示編織動物的成品。剛才同學們都回答得十分正確。老師手上拿的小動物,都是用紙帶編成的,你們想親手編一個嗎?

三、畫編織步驟圖。

教師用紅粉筆、藍粉筆、白粉筆畫編織步驟圖在黑板上。

四、給編織步驟圖填色。

對照黑板上的彩圖,也用紅、藍、白色填在書上的編織步驟圖上,能使你清楚地看到哪根是編頭,哪根是編足,哪根是編尾。

五、對照編織圖,教師與學生一起編折。

1.裁剪。裁剪3根紙帶,藍色的3x 30釐米,紅色的和白色的各3x20釐米。

2.對摺。將3釐米寬的紙帶對摺,使紙帶正反都有色彩。

3.編織。按照編織圖,兩根向下,一根向上,注意藍色的右邊留長一點做頭。

4.折插。折插時一上一下地插合,儘量插得平整無縫。

5.編頭。將編頭的這一根打結壓平,回插做嘴,剪耳。

六、學生作業,教師行間指導。

表揚做得又快又好的同學,鼓勵他們試編出新的動物。如:金魚、螃蟹、知了、長頸鹿等等。

七、小結,評出作業的一、二、三名,並展示給同學們觀看。

第二十一課  紙條鎖編粘貼紋樣

教學目的:通過學會利用舊掛曆紙鎖編粘貼成各種紋樣,進一步提高手、腦協調並用的能力,發展分析、綜合、比較等思維能力,激發√l童的審美情趣,培養協作精神。

教學重點: 紙條鎖編的步驟及排列的方法。

教學難點:比較美地排列出各種紋樣。

教學準備:範作若干,掛曆紙、小刀、錄音機、磁帶等。

學具:掛曆紙、單色底紙、漿糊、小刀等。

教學過程():

一、呈現目標,板書課題。

1.欣賞作品:

教師分別出示鎖編紋樣範作:同學們,這些紋樣美不美呀?你們知道是怎樣做成的嗎?別急,待會兒你們就知道了。

2.分解紋樣:

教師將其中的一個紋樣取下,然後又將紋樣拆開。同學們看,紋樣變成了什麼?――紙條。好,今天我們就要學習用紙條來鎖編粘貼成各種紋樣。板書課題:紙條鎖編粘貼紋樣

二、學生回憶,自學輔導。

1.回憶:同學們玩過風車嗎?知道風車是怎麼做的嗎?

請一位學生上台,用剛才拆下來的紙條做一個風車。

小結:剛才這位同學做風車又快又好。不過你們發現什麼祕密沒有?

學生觀察、討論:做風車只要3根紙條,而剛才拆下來的紙條有4根。

對了。同學們觀察很仔細。我們今天做的紋樣要4根紙條才能鎖編成一個紋樣。這個紋樣就叫風車結。下面請大家打開書第18頁。怎樣鎖編風車結呢?

2.自學:請同學們看清風車結鎖編步驟圖,相信同學們是能夠看懂的。然後用小刀裁16根或更多的等寬、等長紙條,邊看步驟圖邊鎖編成許多風車結。等會要進行比賽,看誰排列出的花樣最好看。

老師巡視,個別輔導,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三、拼擺排列,小組競賽。

1.預賽:每個同學先在座位上自己排列,看看可以排列出多少種花樣,然後將你認為最漂亮的花樣粘貼在作業紙上。

2.決賽:每小組參賽人員相等。小組每個成員將自己粘貼好的最好看的排列花樣展示在黑板上,看哪組動作最快,質量最高。

3.評判:粘貼動作快、製作精細、花樣繁多(有橫擺、豎擺、斜擺,有四葉風車結、八葉風車結,色彩豐富)的小組獲勝。(掌聲鼓勵)

四、引導欣賞,教師小結。

小結:同學們今天做的花樣都是自己觀察、自己學習掌握的,這種自主學習的精神續發揚。

第二十二課  五面對稱紋樣剪紙、

一、 教學目的:

1.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五面對稱紋樣剪紙的方法和步驟。

2.提高學生觀察、分析、判斷能力,培養學生耐心細緻的工作習慣。

教學重點:

摺疊方法的掌握和紋樣的設計。

教學難點:

剪出美麗對稱的紋樣。

教學準備:

教具:4件對稱紋樣剪紙作品。

學具:彩色紙、剪刀、漿糊。

教學過程():

一、導人新課。

先向學生展示自帶的四件剪紙作品,再告訴學生剪紙是我國特有的藝術作品,也是我國有悠久歷史的傳統遊戲之一。這種遊戲能開發我們的智力,培養我們的想象力和形象思維能力,而且簡便易學。

二、板書課題(略)。

三、學習摺疊五面對稱的方法。板書:折

1.組織學生看教材摺疊步驟圖。

2.講解五面對稱折法。老師邊講邊示範,學生跟着老師一起做。

3.學生試折。

小結:這五面對稱圖的折法簡單,難的是紋樣的設計和剪貼。板書:畫

四、設計紋樣。邊講邊畫,學生跟着做。

五、剪(板書)。剪掉所繪紋樣中打x部分。

六、貼(板書)。在紋樣的背面塗上少量膠水,貼在底紙上。注意位置適當,隔上一層紙輕輕壓抹。

七、學生製作,鼓勵創新。

八、展示作品,評優發獎。

第二十三課  剪紙人物

教學目的:

1.學習運用剪紙的方法和技能進行人物剪紙。

2.培養學生耐心細緻的工作作風和創造精神。

3.教育學生熱愛祖國的民間藝術。

教學重點與難點:剪紙的技巧。

教學準備:

1、剪紙人物範作。

2.幻燈。

3.彩色紙、剪刀、小刀、漿糊、鉛筆。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課題。

剪紙是我國傳統的民間藝術。剪紙作品是人們喜聞樂見的民間傳統手工藝品之一,它被廣泛應用於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如貼在窗户上、門楣上等等。它是把繪畫和雕刻相結合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它有着非常悠久的歷史。從內容方面來分,除了我們學過的角花剪紙、紋樣、花邊剪紙外,便是我們今天要學的人物剪紙(板書課題)。

二、欣賞,分析剪法。

1.打開教材,佈置學生帶着問題自學:這些剪紙人物好看嗎?剪的方法是一樣的嗎?

2.學生回答上述問題之後,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欣賞、分析。這些剪紙人物具有獨特的裝飾效果,但是它們所採取的剪的方法卻不一樣。有的是剪,有的是刻,有的是剪與刻相結合。刻的時候,又同時運用了陰刻和陽刻兩種方法。教師結合課前剪好的範作分析這些方法的處理和運用,使學生了解得更加清楚明白。     三、示範,學習剪法。

教師一邊講解一邊示範剪法。

1.輕輕地、簡潔而概括地描出草圖(背面更好);

2.處理剪刻方法。要注意剪紙的整體性,千萬不能散落。教師隨時把剪刻的每一步放在幻燈上打出來,必須讓每一個學生明白這一點。

3.選好與剪紙顏色相配的底紙進行粘貼,粘貼時漿糊不能太多,而且要相當的耐心細緻。

四、練習,嘗試剪法。

要求學生按步驟進行:大膽構思,輕描圖樣,精心剪刻,小心粘貼。(板書)

教師巡視指導。

第二十四課  彩塑人物

教學目的:

1.學習掌握彩塑人物的基本製作方法;

2.進行彩塑人物的創作,培養學生對人物造型的理解能力和創造能力;

3.培養學生從小熱愛我國彩塑民間藝術的情感。訓練學生講究個人和公共衞生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彩塑人物的基本步驟和方法。

教學難點:大膽塑造。

教學準備:

1.蒐集惠山泥人實物幾件,以及其它泥人作品的圖片;

2.故事錄音磁帶、錄音機;

3.示範工具材料。

教學過程():

一、欣賞揭題,激發興趣。

1.展示上節課學生完成的“泥塑,坐着的同學”作品,教師肯定學生大膽創作的精神。

2.出示課前準備的“惠山泥人”實物。先讓學生欣賞並説説它們與前課的泥塑有何區別,從而引出課題,然後再向學生介紹。惠山泥人是泥塑的一種表現形式,一般採用傳統模具印坯和手捏造型彩繪而成。作品一般不大,形成了獨特的質樸、簡練的地方風格。

3.打開教材,指導學生欣賞著名泥塑家鄭於鶴的作品,他的作品大多是兒童題材,造型誇張,民族特色鮮明,具有特殊的藝術魅力。再播放他刻苦學藝的故事錄音,學習他對藝術執著追求的精神。

4.指導學生欣賞其它彩塑人物的圖片,讓學生了解不同形式不同風格的彩塑人物,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以舊帶新,學習彩塑方法。

1.大家回憶一下,我們在第七冊時學了“彩塑動物”一課,彩塑動物是怎樣做成的呢?(讓學生回答)

2.讓學生看着教材上介紹的彩塑人物的基本步驟,想想自己有信心做好嗎?然後跟着教師一起試試怎樣製作,熟悉基本步驟,體會彩塑人物與彩塑動物有何區別。

(1)確定彩塑人物的內容和形式:是單人的、雙人的還是綜合的,是站的坐的還是運動的。

(2)和泥至熟;

(3)塑出基本形態――概括性強;

(4)添加形象;

(5)刻畫要精緻;

(6)上色――待幹後;

三、學生練習彩塑人物。

1.佈置比賽要求和衞生要求;

2.教師個別輔導,隨時表揚膽大而心細的學生,糾正存在的缺點。

四、作業展示,輪流觀摩。

民主評出最佳作品,再由獲獎小作者説説自己的創作意圖,然後教師肯定學生的進步,讓學生輪流觀摩獲獎作品。

五、擦乾桌面,打掃教室。

教師檢查誰的衞生打掃工作做得最好,教育學生從小養成講究個人衞生、愛護公共衞生的良好習慣。

第二十五課  折剪糖紙人物

教學目的:

1.指導學生用糖果包裝紙折剪各種人物動態,進一步瞭解人物的大體結構、比例。

2.提高眼、腦、手協調運作的能力,進一步發展形象思維和審美、創造能力。

教學重點:折剪人物的步驟和方法。

教學難點:

人物動態的生動表現,主要是手和身子的動態。

教學準備:

教具:包糖紙、剪刀、漿糊、底紙、圖片若干、錄音機、磁帶、範作等。

學具:各種糖紙、剪刀、漿糊。

教學過程():

一、情景演示,導人課題。

1.一學生表演:從口袋裏掏出一粒糖,剝開,吃糖(假吃),隨後將糖紙扔進字紙簍。

2.教師默默撿起字紙簍裏的糖紙:同學們,相信大家都喜歡吃糖,只是很可惜,絕大多數同學都像剛才那位同學一樣,將漂亮的糖紙扔掉了。如果將糖紙洗乾淨後,你們想到過利用包糖紙來製作小工藝品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用包糖紙製作各種人物。板書課題:折剪糖紙人物

二、新授。

1.欣賞:出示各種糖紙人物造型,欣賞手的動態和身子的姿態及服飾特點。

板書:

手:動態優美    身子:姿態各異  服飾:造型多樣

小結:同學們,我們的國家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各族人民的服飾、文化生活都各不相同,都各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出示民族舞蹈的圖片,欣賞人物動態及服飾特點。)

2.講解示範:  寸

(1)下面老師用各種糖紙塑造出幾種人物動態,同學們認真觀察老師的製作方法,做完後,請歸納小結。

教師演示,(播放音樂)做出一個後用膠水粘在底紙上。

(2)討論:

a:老師做的這些糖紙人物漂不漂亮啊?

b:用於哪些方法呢?

板書:方法:折、扭、打結、撕、剪、拼貼。

c:請同學們分別給這些人物取一個好聽的名字好嗎?

(學生討論、發言)

小結:剛才同學們發言很主動,思考問題很積極。其實呀,老師覺得做得最漂亮、名字取得最好聽的作品還是你們在座的每一位同學做的。你們信不信?下面就請同學們準備好工具材料,構思幾組或幾個人物動態的畫面。

三、學生作業。(播放音樂)

1.將學生分成四人小組,共同作業。要求利用糖紙的圖案特點,注意大的動態和造型,省略五官、手指等細小部分的塑造。

2.老師巡視。

四、作業展示。

1.各組或各人將作業展示到黑板上。

2.為作品命名:先自己命名,典型作業集體命名。

3.播放歌曲

小結:今天同學們用自己的雙手製作了一座民族大團結的花園,每一件作品都是這個花園裏的一朵美麗的小花。希望同學們在祖國這個大花園裏茁壯成長。

音樂聲中結束全課。

第二十六課  連環畫 好人好事

教學目的:

1.瞭解連環畫的概念及其特點。

2.進一步掌握人物動態和環境的表現方法,發展學生的觀察、記憶及思維能力。

3.進行“學雷鋒、學賴寧”的思想品德教育。

教學重點:連環畫的表現特點和方法、要領。

教學難點: 比較確切生動地畫好環境及人物動態。

教學準備:

教具:放大範圖(一本)、投影儀、幻燈片、磁帶一盒、錄音機等。

學具:紙、塑料水彩筆或蠟筆、鋼筆等。

教學過程():

一、導人新課。

1.課前播放歌曲(學習雷鋒好榜樣》,鈴聲停,音樂停。

2.師生問好。老師微笑着告訴大家:“剛才呀,老師收到了一封盲人阿姨請人寫來的表揚信,信的大致內容是這樣的:‘昨天下午,我正揹着一袋米過馬路,是貴班一位同學幫我背米,並 將我牽過馬路,一直護送回家。我衷心感謝這些小同學。’是呀,自從‘學雷鋒、學賴寧’活動開 展以來,學校湧現了許許多多這樣的好人好事。今天,我們一起來誇誇這些好人好事好 嗎?”――板書課題:連環畫 好人好事。

二、教學實施。

1.欣賞:出示放大的一頁頁裝釘好的範圖。同學們看這是什麼?――連環畫。對了,這一本畫冊是用多幅畫面連續敍述一個故事,並配有簡明的文字腳本,這種繪畫形式就叫連環畫。翻開書,默看書上的兩幅連環畫,重新默記一遍定義。

2.回憶:現在看老師這裏,你們還看過哪些連環畫呢?

學生紛紛舉手發言。教師小結:連環畫的內容有很多很多,同學們看的時候要注意有選擇地看,選擇那些內容健康、畫面精美的連環畫看,像什麼打鬥呀、兇殺呀之類的呢,儘量少看或不看。

3.觀察:(打幻燈)上課以前,老師根據盲人阿姨信的內容繪製了一幅連環畫。

(燈片1):一位盲人阿姨背米過馬路。(觀察人物的動態、表情、服飾、髮型及環境等。)

(燈片2):空白。(“紅領巾”幫助盲人阿姨過馬路。)

(1)學生上台表演:請一男一女上台,表演過馬路的情景。其他同學在下面學汽車喇叭、自行車鈴等聲音,營造一個車水馬龍的情景。

(2)同桌在座位上輪流扮演盲人阿姨和“紅領巾”(播放音樂、製造環境氣氛),學生親身感受,體會經驗,為創作作準備。

(燈片3):“紅領巾”替盲人阿姨把米送到家。

(燈片4):老師在班級讀盲人阿姨鄰居寫來的表揚信。

4.討論:

(1)既然是敍述同一個故事的連環畫,其中的人物形象特徵和環境特點有什麼要求?

教師小結:人物形象特徵基本不變,只是動作和表情隨環境和故事情節的變化而變化。

板書:人物特徵 不變

(2)畫面構圖有什麼要求?

小結:畫面構圖隨故事發生的地點要有所改變,構圖儘量飽滿,以人物活動為中心,環境作襯托。

板書:畫面構圖:新穎

(3)過馬路時有什麼要求?(過馬路,左右看,要走人行橫道線。)

三、學生作業。

1.看課本,領會(一封表揚信》中的人物形象特徵,構思環境的表現,補畫缺圖部分。

2.作畫時,考慮先畫什麼,後畫什麼,注意畫面的遮擋及構圖的完整。

3.學生創作,老師巡視。

四、作業展評。

教師小結:連環畫也是繪畫的一種表現形式,同學們學會了以後會覺得這是一種很好的表達方式,希望以後多多用這種形式描繪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第二十七課   賽龍舟

教學目的:

1.讓學生把自己的所見與想象結合起來,畫出賽龍舟時的熱鬧情景,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維能力與形象的表達能力;

2.教育學生學習偉大詩人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從小努力學習,將來報效祖國。

教學重點與難點:啟發學生回憶想象賽龍舟的場面。

教學準備:

1,蒐集愛國詩人屈原的畫像以及龍舟賽的圖片資料;

2.自制賽龍舟的活動燈片;

3.制一幅水面遼闊的背景圖;

4.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一、聽故事,瞭解賽龍舟的歷史由來。

小朋友們特別喜歡聽故事,下面請大家聽一個真實的歷史故事。(打開錄音機)“歷史上有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叫屈原,(貼出詩人屈原的畫像)……大家上中學時將會學到詩人那千古吟唱的詩篇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命題畫賽龍舟(板書課題)。

二、説龍舟賽,啟發學生回憶、想象龍舟賽的熱鬧情景。

在我們醴陵的淥江河,每年的端午節前後幾天,都要舉行熱鬧非凡的龍舟賽(板書)。同學們見過嗎?是一幅怎樣的情景?

學生暢談,教師綜合性地板書:

“人山人海 競爭激烈  ’

鼓聲、加油聲響徹雲霄”

2.1991年5月,在我們湖南淚羅江舉行了“國際龍舟賽”(出示有關的圖片資料,最好是放錄像),全世界許多國家的代表隊在那裏歡聚一堂。別具一格的主席台和觀望台紮在江中。江的兩岸裝滿了彩燈,掛滿了彩旗,緊張激烈的比賽場面真是世人罕見,振奮人心。

3.打開教材,指導學生看教材上介紹的賽龍舟時熱鬧情景的照片,加深學生的印象,充實學生的想象。

三、學畫法,嘗試畫出龍舟賽。

1.教師講授畫法。

無論哪次龍舟賽,都離不開隊員、龍舟等。那麼每條龍舟上都有些什麼成員呢?(讓學生回憶、發言,教師板書:旗手、鼓手、隊員)既然是賽龍舟,那麼龍舟的模樣便可以畫得形象些、誇張些(教師板畫幾種不同形式的龍舟模樣,啟發學生大膽想象、放手作畫。同時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減少了學生作業的難度)。

要在畫面上表現出比賽的激烈,就要在畫面的構圖,尤其是龍舟的位置安排上動點腦筋(教師用自制的活動燈片演示説明怎樣的距離才能使競賽場面激烈些,使學生懂得如何來處理畫面才能取得好的畫面效果)。為了增強畫面的熱烈氣氛,還可以畫觀眾。通過觀眾的動作、表情來襯托比賽激烈。

2.學生嘗試創作練習。

播放音樂。

教師隨時發現典型,抓住典型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大膽創作。

四、評作業,總結畫的特點。

學生基本完成作業後,把一張張色彩鮮豔、激動人心的畫面貼到教師課前畫好的作業背景圖上,再讓大家評選出優秀作業。然後教師概括總結,肯定大家大膽創作精神,鼓勵學生平時要關心生活、熱愛生活。要把詩人屈原那種愛國精神落實到自己的學習之中去,刻苦努力學習,將來建設祖國。

國小美術課教案篇2

(一)教學內容與目標

1、顯性內容與目標

通過學習瞭解自行車的基本結構,學習線造型的表現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

力和線造型能力。

2、隱性內容與目標

引導學生在小組學習探究中,相互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通過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以及認真細緻的觀察習慣。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瞭解自行車的基本結構,學習線造型的表現方法。

難點:如何用線精細地表現自行車。

(三)學習材料

白行車、圖畫紙、彩筆等。

教學活動

組織教學

導入新課

語言組織教學。

探究式學習活動

提問:

l自行車主要由哪幾部分組成?各部分的線有什麼不同?

車把、車輪、車身、車上的線條有許多變化,比如,車條是直線、車筐是交叉線、鏈子上是曲線…

2誰能到黑板上畫出自行車的某一部分?

組織同學們猜一猜是哪部分。

教師用線演示自行車局部寫生方法,引導學生觀察線的變化和銜接等。

學生觀察、學習用線寫生的方法。

小組討論:

你認為教材上的學生作業哪些部分畫得好?對你有什麼啟發?

組際之間進行交流。

他們觀察得很仔細、表現得很具體、線條畫得很豐富

學生動手實踐

佈置作業。

巡視輔導。

小結

教師組織學生小結、評價。

同學之間互相介紹、評價自己及他人的作品。

課後拓展

展示幾幅表現一組自行車的學生作品,引導學生回家可以進一步寫生。

教學反思

國小美術課教案篇3

課時:2課時

[教材簡析]

一樣物體在另一樣物體的前面,就產生了重疊。一樣物體在另一樣物體的上面,也會產生重疊。在本課的內容裏,通過教師的啟發、引導,使學生認識到景物的前後遮擋關係的普遍性和合理性。使學生能夠在今後的繪畫實踐中有意識的注意觀察對象,發現它們的前後遮擋關係,並且能輕鬆的在畫面中表現出來。

[教學目標]

讓學生對生活中很普遍的、合理存在的遮擋現象有初步的認識,促進學生有意識的注意觀察和表現遮擋關係,並通過自己動手製作的過程進一步增強理解。

通過繪製過程滲透三度空間概念,培養和鍛鍊動手動腦的能力。

[教學重點]

遮擋關係

[教學難點]

繪製過程中出現的重疊表現問題。

[教學構想及方法]

通過欣賞藝術作品和教師的講授和演示,使學生對生活中很普遍的、合理存在的遮擋現象有初步的認識,促進學生有意識的注意觀察和表現遮擋關係,並通過自己動手製作的過程進一步增強理解。。

[教具、學具準備]

實物投影儀、教材、範圖。

教與學活動的過程:第一課時

施教時間:3月1日——3月3日

活動一:

引導學生觀察前後景物的遮擋關係,導入新課。

在生活中我們也常常遇到這種現象:

1、一盤水果(端出實物)

2、教師做站立在講台後邊的動作

3、請一個小朋友擋在教師的前邊站立

活動二:

我們把這種現象叫做“遮擋現象”,如果我把它們畫成這樣就不對了,(出示圖片)因為沒有了遮擋現象,是不真實的,必須畫成下邊圖中的樣子,(出示圖片2),出現了遮擋關係也就真實了。

實物投影儀演示:為了表現遮擋關係,就要先把前邊的東西畫好,後邊的東西露出多少畫多少,被遮擋的部分不畫,畫面就正確了。

畫面上有前有後的東西,前邊的東西在較低位置上,後邊的東西在畫面較高位置上,才能看出遠近關係。

活動三:

學生作業,教師巡迴輔導

※畫出或用紙剪出動物、人物,進行重疊排列。

※也可畫疊羅漢圖

活動四:作業展示,教師小結。

第二課時

施教時間:3月3日——3月5日

活動一:

※講評優秀作業,引導學生觀察前後景物的遮擋關係。

※展示立體圖書或立體賀卡,引發學生興趣。

活動二:

1、觀察分析:它們的特點是有前有後,有的還能分出近的景物、中間的景物和遠的景物多種層次。這些形象是如何立起來的呢?立的方法很多,今天我們就學習其中的一種。

2、教師像變戲法似的將教具底邊折一下,在折出的小邊上抹上乳膠,貼在底板紙上,汽車就立起來了。請幾個小朋友也這樣幫忙折和粘,立體的街景很快出現。

3、分析立體街景的層次關係:有前後層次就會出現遮擋現象。大家看,前邊的汽車折擋住中間汽車的頭或尾,這些汽車又遮擋住後邊樹和樓房的底部,我們既看見了前邊的汽車,也看見了遠處樹和樓房沒被遮擋的部分,畫面效果很好。

※製作步驟:

1、用一張8開紙作基礎,從中間對摺。

2、在後邊裏面上用油畫棒或彩色水筆畫出背景處的山、雲、太陽或星星、月亮、樓房……

3、用小塊紙畫出前面的景物中的平房、樹、郵筒、行人,並留出一部分粘貼的紙邊。

4、按照場景,依次粘貼。

活動三:

學生作業,教師巡迴輔導。

活動四:

作業展示,教師小結

板書計劃:課題

範畫

作業展示

札記:

上這節課時,我鼓勵學生們採用小組合作的形式來完成一幅至少八開大小的作業,由小組討論決定來做什麼,然後組長根據個人的特長進行合理分工。開始時我有些擔心:萬一大家意見不統一,或者合作的作業在大小、粘貼位置上不合適怎麼辦?在合作中也確實有的小隊出現了這樣的問題,但沒等我“出面”,孩子們自己迅速的調整了合作方法和態度。最後各組的作業構圖都很飽滿、顏色鮮豔、形象豐富,最重要的是“重疊”這一作業難點解決的棒極了!看來經過一年半的訓練,孩子們不光學會了在美術作業時的合作,還學會了在與別人的意見不和時能夠冷靜地思考、討論,找出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也就是説,他們初步體會到了“如何待人處世”。

國小美術課教案篇4

一、活動背景:

以民族傳統節日為基本載體的民俗文化,是中華民族區別於其他民族的標誌,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巨大動力。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清明、中秋、端午等作為中國的一個個傳統節日,從來沒有被人遺忘。開展傳統節日教育,是弘揚傳統美德、培育學生民族精神的有效載體。因而,學校在端午節來臨之際,根據學生實際,制定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端午節系列活動方案,讓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提高對端午節的認識與瞭解,用節日的傳統文化哺育他們健康成長。

二、活動目的:

端午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它有着獨特的風俗,如:吃粽子、賽龍舟、掛香袋、系長命縷等慶祝活動。這些活動不僅鍛鍊和發展學生的動手能力,還增進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瞭解和興趣。同時,端午也是紀念屈原先輩的特殊日子,可以藉端午,開展緬懷先輩,傳承民族精神的系列活動。

三、活動主題:

“育傳統美德,揚愛國之心”

四、活動時間:

20xx年6月

五、活動內容、形式、時間、要求:

1、升旗儀式

由教師代表發表以“育傳統美德,揚愛國之心”為主題的國旗下講話。(xx負責)

2、以中隊或年級為單位組織開展“端午節”活動(6月9日-6月11日)

包粽子、編制蛋袋或五彩繩、製作艾草香囊、民俗民風知識講解活動等。(各中隊拍點活動照片,各班1-2張,級部主任收齊後6月11日放學前發送給xx老師。)

3、端午節假期活動

1-6年級在假期積極參與賽龍舟、包粽子、掛艾草、非遺集市等傳統民俗體驗活動。

國小美術課教案篇5

活動設計背景

?貓和老鼠》 是一首充滿童趣、簡易通俗、節奏鮮明的兒童歌曲。我們根據小班學生思維處於從直覺行動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過渡的時期以及情感外露、不穩定的特點,在設計活動時注重遊戲化、情景化,讓學生表演小老鼠,感受音樂旋律,學習分辨樂曲的快慢,真正做到玩中學,學中樂。

活動目標

1.熟悉音樂旋律,樂意用動作進行表現。

2.欣賞並學唱歌曲,學習歌曲的節奏。

3.樂意做“貓和老鼠” 的遊戲,體驗遊戲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難點:引導學生想象小老鼠的神態,指導學生注意貓叫的節奏。

活動準備

1.歌曲《貓和老鼠》錄音磁帶、錄音機。

2.老鼠頭飾學生每人一個,貓的頭飾一個。

3.活動場地內擺放自制的立體的樹木、花草、蘑菇等。

活動過程

一、欣賞歌曲《貓和老鼠》

1.教師:一天晚上,森林裏的小動物們都進入了甜甜的夢鄉,可是這時候有一隻小動物卻出了家門,它是誰呢?

2.教師播放錄音《貓和老鼠》,學生欣賞歌曲前半段(從開頭至“出來偷米吃”。)

3.學生參與討論

教師:猜一猜,是誰來了?請你們想象一下,小老鼠是怎麼找米的?小老鼠找米時表情怎麼樣?

教師重點引導學生想象老鼠的神態,如瞪着小眼珠、躡手躡腳等。可以請學生髮揮想象自由表演。

4.教師扮演貓,邊播放歌曲後半段邊表演歌曲。

教師重點指導學生注意貓叫的節奏。學生熟悉節奏並模仿動作“嚇得老鼠趕快往回逃”。

5.學生跟隨教師學唱歌曲兩遍。學生在學唱歌曲時可以表演自己創編的動作。

二、遊戲:貓和老鼠

1.教師介紹遊戲規則:學生扮演小老鼠,自己找好洞藏好。小老鼠一起唱着歌,躡手躡腳出了洞。結果碰到教師扮演的大花貓(後面遊戲可換成一位學生扮演大花貓)。當大花貓唱完“喵喵”以後再拖長了聲音叫一聲“喵——”小老鼠們才能開始往回逃。

2.教師播放歌曲《貓和老鼠》,和學生一起進行遊戲。(遊戲可進行2—3次,教師逐漸退出遊戲。)

延伸活動

組織學生觀看貓和老鼠的動畫片,如《貓和老鼠》等。

國小美術課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瞭解解放軍叔叔,喜歡解放軍叔叔。

2、完成一幅解放軍叔叔肖像寫生作品。

3、有餘力的學生再完成一幅頭像速寫。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1、學生收集有關解放軍的圖片、故事。準備繪畫工具。

2、有條件的學校,課前可帶學生搞一次與當地駐軍的聯誼活動。

(二)課堂教學

1、引導階段

請一位解放軍叔叔來做模特兒。先請他講講軍隊中對戰士軍風紀的要求,然後請同學評一評這位解放軍叔叔的軍風紀(主要是着裝與精神狀態)。

(若沒有條請到解放軍叔叔,那麼教師可以用錄像、圖片等資料來增進學生對解放軍的瞭解。課業形式也可以由寫生變為創作。)

2、發展階段

根據班級學生的造型能力,教師可選擇讓模特兒站立、坐着,或做一些戰士常見的動作。

引導學生觀察解放軍叔叔的大體形態,並記錄下來。主要觀察比較頭部、軀幹部分與四肢的比例關係。教師可用當堂示範引導學生觀察:先觀察大體,用基本形將觀察到的頭、軀幹、四肢的基本形狀記錄下來,然後,將畫稿舉到稍遠處,再對照模特兒,觀察、調整。

再進行細部刻畫。可以從頭部開始,從上到下,一邊觀察一邊繪畫。要抓住人物最有特徵的部分,進行仔細描繪。

全部寫生完之後,還有必要對畫面進行調整。

對於寫生速度較快的學生,可以建議他們再寫生一幅戰士的頭像。

(三)課後拓展

參觀軍營,閲讀軍事題材的文藝作品,創作與解放軍叔叔有關的繪畫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