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三年級下冊北師大版數學教案8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31W

對於教案而言,只有保證質量才能讓同學們愛上課堂,教案在書寫的過程中,我們務必要注意創新教學方法,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三年級下冊北師大版數學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

三年級下冊北師大版數學教案8篇

三年級下冊北師大版數學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的問題情境,探索兩位數乘兩位數(有進位)的乘法,並經歷這一過程。

2、會進行兩位數乘兩位數(有進位)的乘法計算,並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經歷估算與交流算法多樣化的過程。

教學重點

豎式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有進位)。

教學難點

豎式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有進位)。

教具準備

演示板,掛圖等。

教學過程

一、複習鋪墊

1、計算下面各題。

16×1112×1432×21

2、結合以上各題,説説上一節課的學習內容。

二、講授新課

1、引入談話。

今天,我們將繼續學習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計算方法,它與上一節課虛偽系內容有什麼不同呢,請同學們在探索過程中曲發現它,並掌握它。

2、教學例題。

(1)出示課本主題圖。

(2)認真審視主題圖,説一説,你知道哪些信息。

-一共有500人來電影院;

-電影院裏的座位一共有21排;

-每一排一共可以坐26人。

(3)提出問題:這是21排26號,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它告訴我們什麼?

(4)想一想:怎樣列式,可以算出一共有多少個座位?

21×26或26×21

(5)估算結果。

讓學生獨立思考探索,然後同伴間交流、提問、回答結果。現在先請同學們估算一下。

(6)探索筆算。

第一種方法:口算法,26×20=520,26×1=26,520+26=546

第二種方法:簡便運算,26×21=26×3×7=78×7=546

第三種方法:筆算,26×21=546

26

×21

26.........1排有多少個座位。

52.........20排有多少個座位。

546.........21排有多少個座位。

再次強調:

第一:因數21十位上的2表示什麼?(這裏十位上的2表示2個十,即20。)

第二:積“52”中的2,為什麼要寫在十位上?(這裏的52,是表示52個十,即520。這裏是把個位上的0省略不寫。)

最後,讓學生比較這三種算法中,哪一種簡單、方便。容易掌握,位了今後能解決較複雜的乘法計算,一般情況要求學生應該掌握用豎式計算方法。

三、課堂活動

1、打開課本,看書,有不理解的問題提出來,進行個別輔導。也可以讓同學之間相互幫助。

2、課本第31頁的“試一試”。

四、鞏固練習

1、課內作業。(課本第32頁“練一練”的1-4題)

第1題,首先讓學生獨立計算,然後交流結果。

第2題,用豎式計算題目。由學生獨立完成,然後同伴交流。

第3題,注意“第17屆”中的“17”,預防學生拿來列式計算。

第4題,是一道簡單的應用題,這一題的難點在於時間單位的統一,要讓虛偽上理解:為什麼要把1時轉化為60分,才能進行列式計算。還要注意時間的進率。

五、作業設計

1、小黑板。

2、“五”對應的練習。與“口算”對應的練習。

六、板書設計

電影院

列出算是:21×26或26×21

筆算,26×21=546

26

×21

26.........1排有多少個座位。

52.........20排有多少個座位。

546.........21排有多少個座位。

三年級下冊北師大版數學教案篇2

教材分析:

“旅遊中的數學”實踐活動是由三部分組成的系列活動。在“租車”的活動中,通過解決40人如何安排車輛的問題,滲透列表解決問題的策略。在“用餐”活動中,通過搭配快餐,讓學生懂得合理選擇的重要性。同時,通過計算用餐的費用,複習、應用小數的加減法。在旅遊計劃中,通過讓學生了解旅遊的路線、景點、費用等活動,提高他們收集與處理數據的能力。

學情分析:

由於本課之前,教材已有類似內容分別編排在其他各冊中,學生已有初步的活動經歷、體驗。加之我班學生經濟條件有限,外出旅遊的機會少,要體會旅遊中的情境稍有困難。但學校處在旅遊之地,離旅遊景地較近,對旅遊有所瞭解,因此,我在創設情境時,選擇了帶領同學們去模擬旅遊。將租車、買門票、參觀、用餐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一些解決問題的策略,發展數學思維的能力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讓學生在模擬旅遊情境中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旅遊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2、過程方法目標:在解決如何合理“租車”的活動中,滲透列表解決問題的策略。經歷觀察、思考,運算等數學練習過程,發展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在活動中感悟數學的價值,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

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提高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滲透列表解決問題的策略。

教學設計:

一、激趣導入。

1、師:同學們,你們喜歡旅遊嗎?你們都去過那些美麗的地方?誰來告訴老師。(指名學生回答)

2、師:同學們都知道我們臨潼也是一座旅遊名城,著名的旅遊景點有華清池、驪山、鴻門宴遺址、西安事變蠟像館、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等,你們最想去哪旅遊呢?(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這節課老師將帶領同學們去兵馬俑博物館旅遊,去探究旅遊中的數學問題。(板書課題:旅遊中的數學)

?設計意圖:通過提問,喚起學生對以前旅遊美好經歷的回憶,為後面旅遊活動作鋪墊;接着利用臨潼豐富的旅遊資源, ,創設去臨潼兵馬俑博物館參觀的情境,使學生自主參與到模擬旅遊的活動中。創設這樣的旅遊情境,有利於引發學生強烈地學習興趣,營造積極、活躍、向上的學習氛圍。】

二、合作探究。

活動一:租車

1、師:那麼,我們要想去旅遊,該怎麼去呢?(乘車)讓我們一起去租車吧!請大家看,從屏幕中你發現了哪些信息呢?(課件出示情境信息)

(1)共有40人去參觀。

(2)有兩種型號的車可以租:大車限乘18人,每輛160元;小車限乘12人,每輛120元。

2、提出問題:我們怎樣租車呢?

(1)同桌討論租車方法,指名口答。

①可以租大車。大車坐的人多。②可以租小車,小車花的錢少。

③我覺得兩種車都可以租……

3、教師總結:同學們的想法很好,我們租車時不僅考慮怎樣租車比較省錢,還要考慮讓車的座位儘量坐滿,如果不可能坐滿,空位必須儘可能少。

三年級下冊北師大版數學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結合“電影院”的具體情境,進一步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有進位)的計算方法。

2.對兩位數乘兩位數(有進位)能進行估算和計算,並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在學習及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中,獲得積極的、豐富的情感體驗,感知數學的價值,增進學好數學的信心。

【課堂實錄】

同學們看過電影嗎?喜歡看嗎?今天,老師就帶大家去電影院看一看。

(一)創設情境

師:認真觀察,説一説你從中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

生:我知道要組織500人去看電影;還知道電影院共有21排座位,每排可坐26人。

師: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生1:500人看電影,電影院的座位夠嗎?

生2:這個電影院一共有多少個座位?

師:同學們提出的問題真棒!請大家解決第一個問題,並把自己的想法説給組內的小夥伴聽。

(教師巡視並參與到小組討論中去。)

(二)引導探究

1.估一估

師:電影院的座位夠嗎?你們是怎樣估算的?哪個小組的同學來彙報一下?

(1)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在小組內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

(2)學生組內討論時,教師參與到小組中,傾聽學生的不同見解,對學生的各種策略做到心中有數,再組織學生彙報,全班交流。

生1:20×25=500。假如是20排,每排25個座位,能坐500人;那麼有21排,每排26個座位,能坐的人數大於500,所以夠。

生2:20×26=520。假如20排,每排26個座位,能坐520人,520大於500,所以夠。

生3:21×25=525。因為20排,每排25個座位,就能坐500人,再加上一排25人是525人,525大於500,所以夠。

師:通過交流,我們又學到了許多估算的方法。現在,我們再來解決第二個問題。

2.算一算

師:這個電影院一共有多少個座位?請同學們獨立列式,解決問題。

(1)學生自主探索,獨立解決。

(2)組內交流。把自己的算法説給組內的小夥伴聽。

(3)小組長彙報,教師講評。

師小結:請大家觀察以上幾種算法,掌握用豎式計算的方法,特別是用豎式計算時,同學們要注意進位的算法。

3.趣味練習

師:我為同學們準備了幾道題,想看一看大家的計算水平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不是又有新的提高。

(1)試一試

24×28 5×36 35×43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講評,教師重點指出:5×36除了用口算方法以外,還可以交換乘數的位置後用豎式計算。)

(2)搶算(教師讀算式,學生搶答。)

6×30 16×70 30×12 7×90

60×7 25×60 35×20 50×12

(3)師:我們國家的部分地區正面臨着嚴重的缺水問題,最近北京市用水管理部門明確指出規範市民的用水制度,目的就是為了節約用水。那麼,大家想一想,要節約每一滴水,我們國小生應該怎樣做?

生1:洗完手立即把水龍頭關掉。

生2:看到有浪費水的現象及時勸阻,並講明原因。

(4)算一算

38×12 32×16 61×34 38×25

56×24 37×18 42×28 18×23

師:用你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

a.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完成,然後小組長組織在組內核對,並作好記錄。

b.小組長彙報組員的完成情況。

c.教師巡視並指導個別學生,針對共性問題,組織集體講評。

三年級下冊北師大版數學教案篇4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課本23-24頁的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觀察和操作活動,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會直觀判斷軸對稱圖形,能用對摺的方法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2、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生動手操作等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中,讓學生學會欣賞數學之美。

教學重點:

認識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徵,能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教學難點:

能直觀判斷出軸對稱圖形,能用摺紙的方法找出對稱軸;

教學準備:

課件、一些軸對稱圖形圖片、紙和剪刀、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紙等。

教學過程:

一、巧設情境,激發好奇心。

花園裏有隻可愛的蝴蝶在翩翩起舞。一天她遇見了小蜻蜓,對小蜻蜓説:“我們是一家人。”小蜻蜓就奇怪了,我是小蜻蜓,你是蝴蝶,怎麼是一家人了。蝴蝶笑了笑説,在大自然裏還有很多物體和我們是一家呢。

二、欣賞圖片,建立表象。

1、這不,你瞧。蝴蝶找來了什麼?

課件出示:蝴蝶、楓樹葉、七星瓢蟲、蜻蜓、臉譜、交通標誌、數字8、飛機、天平、一些字母等。這些圖形漂亮嗎?學生欣賞各種對稱圖形。

2、引導觀察圖形,交流彙報

剛才同學看到的這些圖形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很多,那麼這些圖形中你發現都有什麼特徵呢?把你的發現在小組內説一説。

師:你發現了什麼數學問題?

生1:我發現他們都很美。

生2:左右一樣。上下?

生3:我發現它們是對稱的。

師:你是怎麼理解對稱的?

生3:對稱就是左右兩邊是完全一樣的。

3、教學板書“對稱”

(1)課題導入

師:是啊,剛才我們看到的其實是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的現象。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來研究數學上的軸對稱圖形。(板書課題) 劉元平三下《軸對稱圖形》教學設計 劉元平三下《軸對稱圖形》教學設計

(2)結合剪紙作品,抽象概念

師:誰能在最快的時間內剪出一個葫蘆嗎?

學生自己操作創作。(先把紙對摺後再剪)

教師選幾張學生剪得好的軸對稱圖形貼在黑板上。

找出不同的剪法,讓學生説一説是怎樣剪的。

師:請大家觀察,比較這些圖形,你發現了什麼?

生1:他們的形狀不同。

生2:他們的大小也不同。

生3:他們的兩邊是完全一樣的。

生4:這些圖形上都有一條摺痕。

現在你們把你自己剪的圖形重新對摺一下,你們會發現他們怎麼樣?(兩邊完全重合)是的,那麼什麼樣的圖形才是軸對稱圖形呢?

學生回答自己理解的軸對稱圖形。(對摺後兩邊的部分完全重合的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

那麼這條摺痕應該給它取個什麼樣的名字呢?(對稱軸)

老師把課前準備好的作品展示給大家看。(燈籠、衣服等)

三、實踐操作,深化認識。

1、組織活動——折一折

(1)每個學生剪下附頁中的圖1,先對摺,看兩邊是否完全重合,再打開,看摺痕的位置。

(2)學生小組合作,完成折一折。組織學生將自己小組折出的對稱圖形進行展示並彙報各自的折法。

(3)學生認識對稱軸,中間這條摺痕我們就把它叫做對稱軸,用虛線表示。

請學生用鉛筆畫出你們剪出的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2、小結:通過折、畫,小朋友們都認識了軸對稱圖形,那麼現在誰能為大家介紹一下這樣的圖形。

得出結論:如果一個圖形沿一條直線對摺,兩側的圖形能夠完全重合,這個圖形就叫做軸對稱圖形。

摺痕所在得直線叫做對稱軸。

四、鞏固練習,深化認識。

1、看下面那些圖形是軸對稱圖形。 劉元平三下《軸對稱圖形》教學設計

2、找一找下列哪些數字、漢字、字母是軸對稱圖形, 劉元平三下《軸對稱圖形》教學設計

3、用對摺的方法找出下面圖形的對稱軸

五、迴歸生活,體會美感。

1、談一談:其實生活中也有很多對稱的圖形、物體,你能説一説嗎?

2、欣賞生活、藝術、自然、建築、剪紙等領域的對稱之美。

六、總結全課,昇華主題。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七、板書設計、

軸對稱

對摺:兩邊完全重合——軸對稱圖形

摺痕——對稱軸

三年級下冊北師大版數學教案篇5

教學內容:“住新房”練習題

教學目標:1、掌握用豎式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

2、能運用所學的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經歷估算與交流的過程。

教學重點:1、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乘法的算理。2、2、豎式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

教學難點: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豎式的計算。

教學準備:課件

學生準備:複習舊知識,預習新知識。

教學設計流程:

一、回顧複習,引入新課

1、師: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兩位數乘以兩位數一般乘法,都學習了哪些計算方法?生認真思考,互相交流。

2、出示練習題,學生做集體訂正。

二、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一般乘法

1、繼續以14×12例,

生:12看成10+2,14×110=140,14×2=28,140+28=168

2、肯定並表揚學生的計算。

3、請學生在黑板上演示乘法的豎式計算,生板演。

4、肯定該生的板演。

5、師總結:在豎式計算時,一定要注意數位對齊;個位與個位對齊,十位與十位對齊,大家還有其他的寫法嗎?

6、老師請生講述自己的思想,為什麼少了一個0。

生:用個位2去乘14,得數的末尾與乘數個位數對齊,再用12的十位上的1去乘14得140。

7、請同學們分組討論它們有什麼聯繫和區別。

三、總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有什麼收穫?

三年級下冊北師大版數學教案篇6

設計説明

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統計表的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進一步體驗數據的整理和分析的過程,瞭解用畫圖的方法整理數據的優點。基於以上的安排,本節課作了如下設計:

1.利用知識的遷移,充分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經具有了統計意識,也形成了基本的統計數據的能力,利用知識的遷移,着眼於“引”,啟發學生去“探”,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小組討論等方式探究新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開放性思維。

2.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

在教學設計上,通過學生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完成用畫圖的方法整理數據的過程後,引導學生對數據進行分析,組織學生討論和交流。一方面讓學生從更高的角度認識用畫圖的方法整理數據和表示數據的優點,體會新知識與舊知識的聯繫和區別,進一步發展統計觀念;另一方面引導學生根據數據整理的結果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使學生在觀念和知識上都得到提升。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上課之前我們先來猜一個謎語,好嗎?它和本節課的學習有關喲!

出示謎語:小小兩隻船,沒槳又沒帆。白天帶它到處走,黑夜停在牀跟前。

學生自主猜謎。

(如果沒有學生猜出,師公佈答案:鞋)

師:淘氣和同學們想開一家小小鞋店,應該怎樣進貨呢?我們一起來幫一幫他們吧!

(板書課題)

⊙探究新知

1.確定調查的內容。

選兩名同學到前面模擬開鞋店的情境,請同學們幫忙進貨。

師:請同學們在小組內討論一下,“進貨”需要調查哪些內容?

(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師巡視傾聽)

個體彙報:

預設

生1:應進一些款式新穎的鞋。

生2:應主要考慮鞋號的問題,應調查一下同學們都穿多大號碼的鞋。

生3:我也認為應根據同學們的鞋號去進貨。

2.以本班學生為例,對學生們的鞋號進行調查。

(1)小組討論調查方法。

(2)指名彙報。

(3)選兩名鞋店成員,一名調查女生鞋號,另一名調查男生鞋號。

(4)用表格記錄調查結果。

(5)學生彙報並展示調查結果。

師:看統計表,你發現了什麼?

預設

生1:男生鞋最大號碼是38號,最小號碼是33號;女生鞋最大號碼是37號,最小號碼是32號。

生2:穿34號鞋和35號鞋的人比較多。

生3:男生穿34號鞋的人最多,有7人;女生穿34號鞋的人最多,有8人。

小結:通過統計表我們發現穿34號鞋、35號鞋的同學居多。

三年級下冊北師大版數學教案篇7

教案設計

設計説明

乘加、乘減混合運算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表內乘法和百以內加減混合運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單純地呈現乘加、乘減綜合算式,機械地記憶運算順序,教學效果肯定不理想,為了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紮實地掌握乘加、乘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本節課教學設計突出了以下幾點:

1.充分發揮圖示的作用,鼓勵學生通過直觀圖來分析題目中的數量關係,進而解決問題。

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把解決問題的過程用畫圖的方法表示出來,或者用直觀圖來説明所列算式的意思,因為畫圖的過程就是學生思考、分析、理解的過程,所以用這種方法能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題意,直觀地呈現題目中的數量關係,從而很快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效率和能力。

2.結合具體的問題情境理解並掌握乘加、乘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在教學中,先讓學生結合問題情境説一説所列乘加綜合算式的意思,再讓學生根據算式的意思嘗試計算,這樣的安排,不必刻意強調運算順序,學生就會根據題意明確應該“先算乘法、再算加減法”,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情檢測卡

注:本書“上課解決方案”中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見前面的“備課解決方案”。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小熊購物(一)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小熊胖胖的零食吃完了,它要到超市去買一些,你們想知道它買了哪些好吃的嗎?不過小熊胖胖有個條件,就是它買完以後,你們要幫助它算一算應付多少錢。可以嗎?

設計意圖:通過創設生動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習新課做好準備。

⊙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1.看圖讀題,理解題意。

(1)課件出示教材2頁情境圖。

師:從圖中你瞭解到哪些數學信息?

(引導學生説出圖中的數學信息)

師:根據這些數學信息你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

(引導學生提出數學問題:胖胖買1個蛋糕和4個麪包應付多少元)

(2)篩選有用的數學信息。

師:要求胖胖應付多少元,要用到哪些數學信息呢?(學生彙報)

胖胖應付多少元?

請學生把有用的數學信息和問題完整地説一説。

2.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1)提問:要求胖胖應付多少元,你有哪些方法呢?在練習本上畫一畫,寫一寫吧。

(學生可以獨立思考,也可以小組內討論,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師巡視指導)

(2)組織學生交流。

提問:你們有答案了嗎?説一説你們是用什麼方法解決的。

學生的答案可能會有下列情形:

第一種情形:用畫圖的方法解決問題。例如:

請學生説出圖中每一部分表示的意思,並幫助學生把意思表達完整準確。

第二種情形:圖形與算式相結合。例如:

3×4=12(元) 12+6=18(元)

請學生説説圖意,再結合圖形説一説每步算式的意思。

第三種情形:只列算式,沒有圖示。例如:

3×4=12(元) 12+6=18(元)或3×4+6=18(元)

請學生通過畫示意圖來説明每步算式的意思,可讓畫圖有困難的學生參考教材,幫助學生理解題意。

設計意圖:畫圖的方法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題目的意思,同時有利於學生分析數量關係,也為更好地理解運算順序打好基礎。

3.觀察比較,認識乘加綜合算式。

(1)課件出示兩位同學列出的綜合算式:3×4+6和6+3×4。

提問:這兩個算式有什麼異同點?

(引導學生説出這兩個算式的相同點是都有“3×4”,不同點是6的位置一個在前,一個在後)

(2)提問:兩個算式中的3×4表示什麼?淘氣的算式是先求什麼,再求什麼?笑笑的呢?這兩個算式表示的意思一樣嗎?

(通過討論、交流可以得出:兩個算式都是先求買麪包的錢數,再加上買蛋糕的錢數,從而求出胖胖應付的錢數)

(3)教師小結:淘氣與笑笑都是把分步列出的兩個算式整合成一個既有加法又有乘法的算式,這樣的算式叫綜合算式。這兩個綜合算式表示的實際意義是相同的,只是先後出現加號與乘號的順序不同。

三年級下冊北師大版數學教案篇8

教材簡析: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國小三年級的學生,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過一些平面圖形的特徵,形成了一定的空間觀念,自然界和生活中具有軸對稱性質的事物很多,也為學生奠定了感性基礎。他們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同時具有初步的抽象思維能力,對於具體、直觀的內容有較大的依賴性。所以,本課儘量營造一種輕鬆愉悦的氛圍,讓學生在玩中學,在觀察、操作中探索研究,以多媒體課件為學習媒體,讓學生自主探索,在探索中發現,在探索中學習。在教學中,我通過讓學生找生活中的對稱物體,欣賞圖片,加強了知識與生活之間的聯繫。同時,學生通過動手、折一折、畫一畫、猜一猜、剪一剪等活動,建立起了軸對稱圖形的概念,探索出了軸對稱圖形的特徵以及判斷軸對稱圖形的方法。

教學目標:

1、聯繫生活中的具體物體,通過觀察和動手操作,使學生初步體會生活中的對稱現象,認識軸對稱圖形的一些基本特徵。

2、使學生能根據自己對軸對稱圖形的初步認識,在一組實物圖案和平面圖形中識別出軸對稱圖形,能用一些方法做出軸對稱圖形,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的軸對稱圖形。

3、使學生在認識和製作簡單的軸對稱圖形的過程中,感受到物體或圖形的對稱美。激發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點:

使學生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的一些基本特徵,能識別出軸對稱圖形,能用一些方法做出軸對稱圖形,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的軸對稱圖形。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和認識軸對稱圖形的一些基本特徵。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一套,每小組有不同的圖形一套,小剪刀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情境導入:昆蟲家族今天開了個舞會,它們正歡快的飛舞着。看!它們向這兒飛來了,不過只有它們的半個身影。它們説:“只要你猜對我們是誰,我們就會出現。”

1、請你猜一猜,他們分別是什麼?

2、提問:你們怎麼猜得這麼準啊?(它們的兩邊都是一模一樣的。)

小結:像這些昆蟲的兩邊是一模一樣,我們就説它是對稱的。

?設計意圖: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根據學生的感知規律,創設了有趣的“猜一猜”情境,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昆蟲圖形的介入為學生感知軸對稱圖形的特徵作了鋪墊。】

師:老師這還帶來了一組對稱物體的照片,請大家來觀察,看看這些照片有什麼共同之處。

生:左右兩邊一模一樣。

二、合作交流,感悟新知

1、初步感知

過渡:剛才同學們的觀察都很準確。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是對稱的?

生:蝴蝶,褲子,鞋子,七星瓢蟲等。

師:日常生活中,我們不但可以經常看到一些對稱的物體,還能看到很多對稱的圖形。今天老師也要給你們露一手,看看我要表演什麼啊?(剪紙)嗯,不過,你能猜出我剪的是什麼嗎?

學生回答:(剪一棵松樹)。

提問:那麼仔細觀察這兩個圖形,看看它們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引導學生,讓他們説出:這兩個圖形的兩邊是一模一樣的,它們是對稱的,中間有一條摺痕。

繼續提問:(出示提前準備好的一張音符圖)那這個圖形的兩邊也是一模一樣的,中間也有一條摺痕,那它和上面兩個圖形有什麼不同的地方?請你們把它們對摺後想一想。

引導:音符圖對摺後只上半部分重疊在一起,下半部分不重疊。像這樣只有一部分重合在一起,我們就稱為是部分重合。(板書:部分重合)而松樹圖和愛心圖對摺後能全都重合在一起。

小結:對摺後能全都重合在一起,我們稱為是完全重合。(板書:完全重合)像這樣對摺後能完全重合的圖形我們叫它軸對稱圖形。這條摺痕就是對稱軸,我們用點劃線來表示。

揭題: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軸對稱圖形。(板書:軸對稱圖形)

同桌互相説一説什麼是軸對稱圖形。

?設計意圖:通過折音符圖形,得出音符圖形只有部分重合,在與松樹、愛心圖形的比較中,感受部分重合與完全重合的區別,學生對“完全重合”的認知已經非常地清晰,從而深刻理解軸對稱圖形的特徵。】

2、加深理解

過渡:同學們説的真好。這裏有三張照片,是我對同一只杯子從不同的角度拍的。

(1)出示這是從杯子的正面拍的。這個圖形是軸對稱圖形嗎?對稱軸在哪?

(2)出示這是從杯子的上面拍的。這個圖形是軸對稱圖形嗎?對稱軸在哪?

小結:對稱軸可以有不同的方向。

(3)出示這是從杯子的側面拍的。這個圖形是軸對稱圖形嗎?那你有辦法把它變成

軸對稱圖形嗎?(添柄、去柄)

小結:同一只杯子由於觀察的角度不一樣,看到的圖形有時是軸對稱圖形,有時不是軸對稱圖形。

?設計意圖:通過不同角度的杯子照片,讓學生明白可以橫着畫對稱軸,也可以豎着畫對稱軸,也可以斜着畫對稱軸,對稱軸可以有不同的方向。】

三、動手操作,鞏固新知

1、折一折

過渡: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一些老朋友,你還認識它們嗎?那我們就一起説出它們的名字。

(1)下面請你們用對摺的方法,看看哪些是軸對稱圖形,哪些不是軸對稱圖形?

(2)生折交流彙報。

平行四邊形不是軸對稱圖形。為什麼不是,你是如何證明的?(對摺後不能完全重合)

能不能折一次就好了?

小結:我們要判斷一個圖形是不是軸對稱圖形,要看它對摺後能否完全重合。

(3)那其他四個圖形都是軸對稱圖形嗎?你是怎樣判斷的?

生演示並説明理由

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有一種對摺方法,長方形有兩種對摺方法,圓有無數種對摺方法。

小結:這些圖形不管只有一種對摺方法還是很多種對摺方法,只要對摺後能完全重合的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

2、判斷

過渡:剛才同學們都用對摺的方法來判斷是不是軸對稱圖形。現在,不對摺,你能用眼睛看出來嗎?真的?現在就考考你們。

出圖生判斷,説説對稱軸在哪?

?設計意圖:練習設計體現生活化、多樣化、層次分明,同時也讓學生再一次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即讓學生鞏固理解軸對稱圖形的特徵,同時又突出軸對稱圖形的重要性。】

四、再次探索,掌握畫圖方法

過渡:剛才我們是根據一半的圖形猜出另一半,那如果告訴你軸對稱圖形的一半,你能畫出它的另一半嗎?

(1)生嘗試畫一個,彙報交流

你是如何畫的?你為什麼要和這個點連起來?這兩個點為什麼不用找?

(2)方法小結:第一步找對稱點,第二步依次連線。

説明在找對稱點的時候,如果圖形的頂點在對稱軸上,那麼這個點的對稱點就是它自己,就不用找了。

(3)用這種方法完成其他兩幅圖並彙報交流。

五、全課總結,分享收穫

今天,我們學習了軸對稱圖形,你有哪些收穫呢?

六、欣賞圖片,拓展知識

留心我們的生活,你會發現軸對稱圖形、對稱現象的物體無時無刻都在美化我們的生活。蝴蝶、蜻蜓等因為有了對稱的翅膀,才能自由飛翔;我們的服裝因為對稱才顯得大方、典雅;古今中外,有許多的建築也是對稱的,多麼神奇,多麼美麗。我們只要用心思考,就會感到對稱的力量。

[資料鏈接]臉譜是我國的國粹,京劇臉譜是我國戲劇中獨有的化粧藝術,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從數學角度看,這些臉譜在設計繪畫中採用的就是軸對稱的方式。還有造型奇巧的剪紙藝術作品都是我們民間藝術家利用軸對稱的原理製作的。另外,在標誌建築,服裝、國旗、體育、運輸、航天等很多地方都設計應用了對稱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