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魚科學教案最新7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16W

要知道教案是老師們的教學設計,一定要認真對待其寫作,教案在撰寫的時候,老師一定要考慮與時俱進,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魚科學教案最新7篇,供大家參考。

魚科學教案最新7篇

魚科學教案篇1

活動目的

1、在多次探究驗證中探索感知力作用於蛋殼的凹面與凸面時出現的不同現象,發現拱形面能承受更大的力。

2、在操作中能仔細觀察,會與同伴分享交流探究的發現。

活動準備

1、《小雞出殼》掛圖;

2、雞蛋殼、削好的鉛筆、針筒、裝水的盆、托盤、積木、紙板若干

3、記錄表。

活動過程

(一)以故事"小雞出殼"引發問題,激發幼兒興趣。

師:"雞姐姐和雞妹妹吵個不停,你們來評評理,到底是誰先啄破了蛋殼?"

(二)第一次探索:戳雞蛋殼的凸面與凹面,哪個更容易破?

1、與幼兒共同設計實驗方法:

提問:我們來做個實驗吧,那要怎麼做能比較出誰先啄破蛋殼的呢?需要什麼材料?什麼東西比較像小雞的尖嘴巴?

2、幼兒用鉛筆模擬小雞的尖嘴巴,做自由落體,分別戳蛋殼的凸面、凹面,並記錄探究的結果。教師關注幼兒探究的過程與困難,鼓勵幼兒多次嘗試驗證。

3、結合幼兒記錄表,交流分享。

師:"小朋友們都發現蛋殼的凹面比較容易戳破,蛋殼的凸面要花較大的力才能戳破。"

(三)第二次探索:為什麼蛋殼的凸面不容易戳破?

1、設置疑問:雞姐姐不服氣,我也用了同樣的力氣,為什麼啄不破蛋殼呢?我用的力氣到底到哪裏去了呢?

2、教師出示針管,介紹操作的方法。

3、幼兒實驗,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水流下的情況。

4、交流分享探究的結果。

師:針管裏的水落在蛋殼凸面時就散開了,就像鉛筆戳在蛋殼上的力被分散了,所以蛋殼不容易破;當水落在蛋殼的凹面時,會集中在蛋殼裏,就像是力集中在蛋殼的中心,蛋殼就容易破。

(四)第三次探索:拱橋承載的重量更大嗎?

1、教師介紹材料及操作方法:

幼兒兩兩合作,分別用紙板搭兩座"橋"(一座平面橋、一座拱橋),然後輕輕地往上面擺放積木,比一比哪座橋承載的積木更多,並以小組記錄的方式記錄結果。

2、幼兒操作探究,教師引導幼兒更有效地進行合作,交流自己探究的結果。

3、結合記錄表分享交流:

"哪座橋承受的積木多?""有不同意見的嗎?"

(五)引發問題,拓展活動。

師:"拱形的力氣更大嗎?在我們的生活裏,人們在哪些地方運用到了拱形,請你們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找一找,明天帶到班上和吧。"

魚科學教案篇2

設計思路:

圖形在孩子們的現實生活中隨處可見,對於中班的幼兒已經對一些幾何圖形具有了粗淺的認識,這一階段幼兒的思維是具體形象的,他們比較喜歡直觀的、形象的、趣味性的東西,為了讓幼兒在認識圖形的過程中保持較高的探索欲和求知慾,特設計《小熊的餅乾店》這一活動,讓幼兒在趣味的活動探索中對圖形產生興趣,並通過觀察、比較、想象、動手等,進一步感知不同圖形的不同特徵。

活動目標:

1、通過對比,讓幼兒進一步感知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的基本特徵,能夠區分四種幾何圖形,學習按照圖形的不同特徵進行分類;

2、通過創設愉悦的遊戲情節,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展幼兒的觀察和動手能力,在活動中充分感受學習圖形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環境準備:將活動室佈置成小熊餅乾店;

2、材料準備:①餅乾:用卡紙做的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長方形的餅乾若干,擺放在小熊餅乾店內;②烤箱:用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長方形紙盒當烤箱;③食用餅乾: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長方形的餅乾若干;④操作材料:橡皮泥、卡紙、畫筆、剪刀等。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激趣導入,師:“小朋友們,今天小熊的餅乾店剛剛開張,想邀請我們班的小朋友一起去參觀!讓我們搭上汽車出發吧!”

2、播放音樂《汽車嘀嘀嘀》,師帶領幼兒律動,來到已經佈置好的小熊餅乾店。

(二)、觀察對比,感知特徵

1、幼兒自由參觀餅乾店,師:“小熊做了這麼多香烹烹的餅乾呢!請小朋友們仔細看看,這些餅乾是什麼形狀的?”

2、認識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長方形的基本特徵:集中幼兒討論“小熊做的餅乾是什麼形狀的?你是怎麼認出來的?”引導幼兒説出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特徵;

3、聯繫生活實際,找出在生活中見過的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長方形的其他物品;

4、師小結並歸納四種幾何圖形的基本特徵。

(三)、操作遊戲,學習分類

1、做餅乾

⑴、師:“小熊餅乾店今天剛剛開張,生意特別好,餅乾都不夠賣了,我們一起來幫幫小熊吧!請小朋友們幫小熊做出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長方形的餅乾來。”

⑵、幼兒製作餅乾:幼兒用橡皮泥做餅乾,要求做出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長方形的餅乾;

⑶、介紹自己製作的餅乾的形狀和特徵。

2、烘餅乾

⑴、師:“小朋友都做出這麼多漂亮的餅乾,現在我們一起來烘餅乾吧!請小朋友們把已經做好的這些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長方形的餅乾放在不同的烤箱裏!”

⑵、引導幼兒根據自己餅乾的形狀選擇對應形狀的烤箱放好。

3、分餅乾

⑴、師:“餅乾都烘好了,現在請小朋友再來幫小熊一個忙,把烘好的餅乾分開來放好!”

⑵、將幼兒分成四人一組,把不同形狀的餅乾分放在一起,讓幼兒互相合作,根據餅乾的不同特徵來分類;

⑶、師根據幼兒分類情況進行小結。

4、吃餅乾

⑴、師:“小熊為了感謝我們小朋友幫助他,特意拿了些餅乾讓我們品嚐呢!”

⑵、幼兒吃餅乾,並與同伴交流自己吃的餅乾的形狀。

(四)活動延伸,強化鞏固

1、師:“小朋友們都吃了什麼形狀的餅乾呢?我們把餅乾的形狀畫下來吧!”

2、幼兒畫餅乾:幼兒用卡紙畫出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長方形的餅乾,並剪下來;

3、鼓勵幼兒與同伴交流自己畫的餅乾的形狀和特徵。

活動點評

幼兒是學習的主人,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愉快地參與活動,不僅提高了幼兒的操作探索能力,更讓幼兒獲得了學習的技能和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活動過程中教師為幼兒充分創設一個自由,寬鬆的環境,給予充足的時間讓幼兒用眼觀察,動腦思考,動手操作,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方式,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並以“遊戲”貫穿活動過程,讓幼兒在玩中獲得知識,習得經驗,真正體現玩中學,學中樂。

魚科學教案篇3

學習目標:

1.喜歡做實驗, 進一步探索哪些形狀的物體可以滾動。

2.初步感知輪子的形狀與功能之間的基本關係。

活動準備:

1.《神奇的輪子》幼兒用書或電子書第 10-11 頁。

2.實驗物品,例如不同形狀的積木、不同大小的圓罐、小塑料圈、瓶蓋、長方形盒子等。

活動過程:

1. 出示各種類型汽車的圖片,請幼兒指出輪子在哪裏,並問一問幼兒輪子是什麼形狀的。

2. 出示幼兒用書或電子書第 10-11 頁,向幼兒提問:

·在日常生活中,你見過三角形或四方形的輪子嗎?

·圖中哪一輛車能開動?

3. 幼兒兩人一組,每組有一籃東西,例如不同形狀的積木、不同大小的圓罐、小塑料圈、瓶蓋、長方形盒子等。

4. 幼兒面對面坐在地上,輪流選取籃子裏的東西滾向對方,對方把東西接住並把能滾動的東西放在一起。

5. 活動完成後,請幼兒觀察能滾動的東西,説説它們有什麼相同的地方。(都是圓形的。)

6. 請幼兒在活動室內找出能滾動的東西。

活動評價:

1.喜歡做實驗和分享發現。

2.能辨別可以滾動的東西。

魚科學教案篇4

一、教學目標:

1、能夠了解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冬至的由來;

2、通過這次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領略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

3、讓學生懂得去珍惜與家人團聚的時間,以實際行動減輕父母的負擔。

二、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知道今天是什麼節日嗎?(冬至)

2、介紹“冬至”的字源

(1)會意字。甲骨文表示絲繩的終結,是“終”的本字。金文將絲結簡化為點;或另加義符日,表示一年時日的終結,當然是冬季了。篆文省去日另加義符,表示年末結冰的季節,以突出冬季。

冬,四時盡也。—《説文》無冬無夏。—《詩·陳風》

(2)最後,最終。

(二)介紹冬至小知識

1、你對冬至有哪些瞭解?

2、教師介紹冬至相關知識

(1)認識冬至

(2)冬至的起源

(3)冬至為什麼吃餃子?

3、瞭解古代人如何過冬至?(祭祀活動;食的活動;禮的活動;娛的活動)

4、瞭解冬至食品,北方和南方冬至的不同習俗。

(三)冬至注意事項:(1、注意防寒保暖。2、合理調節飲食起居,不酗酒、不吸煙,不過度勞累。3、保持良好的心境。4、進行適當的禦寒鍛鍊)

(四)交流:每年你和家人是如何過冬至的?你有哪些感受?

(五)作業

1、體驗:跟家長學會做餛飩或水餃,感受冬至節的喜慶,增強學生動手的能力。

2、講述:給弟弟妹妹講述有關冬至的傳説和習俗。

魚科學教案篇5

活動背景:

在一次午餐吃水果活動中,一小朋友拿着手裏的香蕉來問我:“老師,這香蕉裏面黑黑的、一點點的是什麼?”“老師,這個可以吃嗎?”我問全班的小朋友:“你們誰知道香蕉裏面黑色的小點是什麼嗎?”有小朋友説:“這一定是香蕉快要爛了,香蕉變了顏色就不能吃了。”馬上有小朋友説:“不對,這是香蕉的種子,我爸爸教過我的”我肯定並表揚了這個小朋友。看着小朋友將信將疑的神態,我設計科學活動“找種子”,讓幼兒通過操作觀察,瞭解種子的奧祕,萌發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目標:

1、通過各種活動,知道水果、蔬菜等都有種子。

2、對種子產生探索興趣,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萌發對科學、對大自然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準備蘋果、香蕉、橘子、西瓜、南瓜、西紅柿、葡萄等水果。

2、幼兒每人一份操作紙,各種種子若干。

3、視頻轉換儀。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探索的興趣。

昨天老師帶小朋友去參觀了我們的蔬菜園地,看到了許多碧綠碧綠的蔬菜,你們知道嗎?這些蔬菜是由什麼長出來的嗎?

老師總結:這些蔬菜是由一顆顆小小的種子長出來,我們平時吃的水果也是由種子發芽的結果的。

(評析:從幼兒熟悉的生活經驗入手,引出課題,顯得自然而親切,一個小小的問題,既集中了幼兒的注意力,明確了活動主題,又增強了學習興趣。)

二、找種子

1、師:今天,老師為你們準備了許多蔬菜和水果,要請你們用自己的小眼睛找找看,他們有沒有種子,找到後,看一看,和同伴説一説,種子它藏在哪裏?是什麼樣?(幼兒自由探索)

(評析:在探索活動中,幼兒對種子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對瓜果左看右看,有的用手摸摸,有的用手捏捏,有的用鼻子聞聞,有的交頭接耳,相互交流,每個幼兒都處於積極的探索中。)

2、幼兒交流探索的發現。

(1)、誰願意上來告訴大家你找到了什麼種子?

幼兒一:我找到了蘋果的種子。

師:我們大家來看看蘋果的種子的什麼樣子的?

幼兒:蘋果的種子是黑黑的,小小的。

(評析:教師讓幼兒找出種子並放在視頻轉換儀下進行展示。通過視頻轉換儀放大了種子,幼兒很清晰、明確地觀察了種子的外形特徵。)

幼兒二:我找到了西瓜的種子。

師:西瓜的種子是什麼樣子的?

(評析:當幼兒看見西瓜的種子的時候很興奮,原來西瓜的種子就是我們在超市裏買到的西瓜籽,它可以吃呢。)

用同法和幼兒一起觀察橘子、黃瓜、西紅柿、葡萄的種子。

(2)、師:有誰找到香蕉的種子嗎?

幼兒一:香蕉是沒有種子的。

幼兒二:我找到香蕉的這個小黑子。

師:其實香蕉它也有種子,這些小黑點就是它的種子,只不過是他們退化了,現在的農民伯伯非常聰明,用科學的方法不用種子也能種香蕉,所以香蕉的種子就慢慢退化了。

(評析:香蕉的種子具有特殊性,幼兒很少了解,通過單獨提出,幼兒瞭解香蕉種子的獨特性,達到了教學目標。)

3、我們知道蘋果、黃瓜都有種子,老師告訴你們,除了這些,還有許多瓜果、蔬菜都有種子,小朋友以後長大了就會慢慢知道了。

(評析:在本次探索活動中,幼兒積極討論,主動詢問,瞭解了各種瓜果蔬菜的種子的特徵。)

三、操作活動:種子和果實匹配。

1、師: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小卡片,上面有各種果實,旁邊有各種種子,請你們給這些果實找種子,找到後把種子貼在果實的下面。

(評析:教師為幼兒設計一份記錄表格,表格的上面是各種果實,考慮到種子的外形特徵,教師在下面用雙面膠帶貼着,幼兒找到種子後就可以把種子貼在膠帶上,這樣方便了展示。)

2、幼兒交流活動結果,並且請集體檢查操作結果的.正確。

師:誰願意上來告訴大家你的發現?我們一起看看他找的種子對不對?

(評析:幼兒從感知到接受、理解,而教師設計這一環節,不但能檢查幼兒的學習的結果,還使幼兒學習知識得到進一步的鞏固。)

四、活動延伸:

1、種子發芽實驗。

3、種子貼畫。

魚科學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能積極參與探索活動和關心周圍生活中的小科技產品,培養幼兒勇於發明創造的精神。

2、瞭解紙吸水後易變形的特點,比較發現經特殊加工後的紙杯為什麼能盛水的原理,並能用蠟和紙來製作能盛水的杯子。

3、在操作活動中,能善於發現問題,有初步的比較、分析的能力。

活動準備

紙折的杯子(圖畫紙和白卡紙兩種)、一次性紙杯若干、水、水盆、舀水器皿適量,毛筆、蠟燭若干,白色紙條(上有蘋果圖案)、正方形白紙若干、杯套若干、音樂磁帶、佈置好場地。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你們到“紙杯王國”裏去玩一玩,好不好?

(二)基本部分

1、看!紙杯王國到了。瞧!這裏有我們平時盛水用的一次性紙杯,也有老師用各種紙折出的杯子,他們都是紙做的。

2、(教師邊講示範)一會兒,請小朋友把水分別倒入一次性紙杯和用紙折的杯子裏,注意不要撒在杯子的外面,然後觀察一下,這兩個杯子分別有什麼變化?

3、幼兒用紙折的杯子和一次性紙杯分別盛水,觀察它們的變化。

提問:(1)你發現了什麼問題?

(2)我們發現紙折的杯子變濕、變軟、還漏水,誰知道為什麼會這樣?

(3)教師小結:不管是厚紙還是薄紙遇到水後都會吸水,這樣紙就會變軟、慢慢的滲水、變形,用紙折出的杯子也就漏水了。

(4)一次性紙杯也是紙做的,而我們發現它卻不漏水,這是為什麼呢?它的身體裏到底有什麼祕密呢?請小朋友每人拿一個一次性紙杯來仔細研究一下。

?幼兒探索,教師巡迴指導,可啟發幼兒採用多種方法,如:刮一刮、撕一撕等。

提問:(1)你發現了什麼?

(2)你認為這層白白的、粘粘的東西是什麼?

(3)教師小結:這裏面含有一種石蠟,它無色無味無污染,對我們的身體沒有害處。

(4)紙杯上為什麼要塗上這層蠟呢?

小實驗:幼兒每人一張白紙(上有蘋果的輪廓),請幼兒用蠟燭或蠟筆將蘋果塗色,再用毛筆蘸水分別滴在蘋果上和蘋果的外面。請幼兒分別觀察,小水珠在哪裏?

提問:(1)為什麼蘋果上還有小水珠而蘋果外面的紙卻濕了呢?

(2)這説明蠟有什麼作用?

(3)教師小結:蠟不吸水,蠟塗在紙上就象給紙穿上了一件雨衣,紙在蠟的保護下遇不到水,也就不會變形漏水了。

[page_break]

(4)現在,誰能告訴我紙杯不漏水的祕密是什麼?

5、激發幼兒製作紙杯的興趣。

既然我們知道了紙杯不漏水的祕密,現在就讓我們也用蠟和紙來做一個能盛水的紙杯,好不好?

6、幼兒製作紙杯,教師巡迴指導,啟發幼兒製作出各種形狀、各種圖案的紙杯。

7、請幼兒嘗試用作好的紙杯盛水,鼓勵成功的幼兒,激發其他幼兒參與創造的積極性,如果失敗了,鼓勵幼兒尋找其中的原因,進行再次製作。

8、請幼兒將製作好的紙杯放到“紙杯王國”裏來,組織幼兒互相參觀。表揚他們的探索精神,共同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結束

請幼兒將自己作好的能盛水的紙杯送給客人老師,和他們一起分享成功的快樂!

魚科學教案篇7

1、觀察植物,並能描述出它的形狀與特徵。

2、能夠運用多種感官去觀察、去比較,掌握對比的方法。

3、體會到對有生命的物體進行探索的興趣。意識到植物之間也有許多的相同和不同之處。

教學準備:

1、教師在校園內選擇一個觀察地點,供學生觀察。2、觀察記錄紙。

教學活動建議:本課是在上節課瞭解了有生命物體具有哪些基本特徵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生命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植物展開研究。本課的編排始終圍繞植物的形態進行。通過對植物由整體到局部的觀察,獲取有關植物的多樣性、植物的外部形狀等方面的信息,滲透了綠色開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植物與環境之間的關係等方面的知識。教學活動從學生的已有經驗入手,利用“説説認識的校園裏的植物”的活動,讓學生的思維聚焦在“植物”上,同時也為認識植物的多樣性尋找一個“增長點”。本課的主體活動是對植物進行觀察。在觀察的基礎上概括出植物有哪些共同特徵。

教學過程:

一、從整體認識植物

1、瞭解學生事先觀察到的校園植物:説説你認識的校園裏的植物有哪些。(可説名稱,也可描述外形。)

師生交流。

2、指導如何觀察,提出觀察要求:下面我們要到校園裏去觀察這些植物。出示表格,講解要求。

我認識的校園

裏的植物名稱 生長環境 生長特點

(可以寫也可以畫) 高矮排隊

(按由矮到高順序排出)

……

3、學生實地觀察,教師隨時指導。

4、彙報交流。

5、小結:植物的外部形狀是各種各樣的。

二、從局部認識植物

1、提出觀察任務:我們要去觀察不同植物的相同部位,有樹皮、樹葉和花。

2、講解如何觀察樹皮:先摸,有什麼感覺?再拓樹皮,看拓下來的圖案有什麼不同?

3、講解如何觀察樹葉:在樹枝的一個節上看葉子是怎樣長的?把它畫下來。

4、講解如何觀察花:比較兩種花形狀的不同,也把它畫下來。

5、師生觀察後交流。

6、提出問題,進行思考:我們觀察到的植物有哪些相同點?

(集中在都有根、莖、葉、花、種子等結構特點上,都需要水分、空氣、陽光等生命需求上,都能長大,都要呼吸……)

三、認識植物多樣性,給植物分類

1、看教科書第17頁,提問:你認識這些植物嗎?還認識哪些植物?

2、談話:我們來給它們分類,説説你想怎樣分類。

Tags:科學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