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第一朵杏花》教學反思8篇 "反思教學:從《第一朵杏花》中汲取啟示"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3.06W

《第一朵杏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經典之作,其主題深刻、情感真摯,深受讀者的喜愛。然而在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正確閲讀、理解和體驗這部作品,卻是一個值得反思的問題。本文將就教學中的一些難點和疑問展開討論,並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

《第一朵杏花》教學反思8篇

第1篇

課文描寫的是我國物候學家及氣象學家竺可楨在研究物候學過程中發生的一個小故事。課文以“第一朵杏花”為題就是通過講述竺可楨為了瞭解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來掌握氣候變化的規律這件事,讓我們感受到竺可楨對待科學研究嚴謹認真、一絲不苟的態度。

文中“竺可楨爺爺看到杏花開了,便走近杏樹數了數,已經有四朵花不同程度地綻開了花瓣。”其中“走近杏樹數了數”説明了竺可楨觀察杏花比別人更仔細。文中還出現了竺可楨爺爺與小男孩的'兩次對話以及竺可楨知道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後“快步走回書房,打開筆記本鄭重地記下了這個日子——清明節。”從“快步、鄭重、記下”等詞語反映出竺可楨對待科學研究嚴謹認真、一絲不苟。

《第一朵杏花》教學反思8篇

第2篇

這篇文章主要告訴師生“搞科學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許’這類字眼,也不能用估計和推斷代替觀察。”一定要“精確”。這一課是給孩子的,也是給我們老師的。我們從事教育科學研究精確了嗎?問這個問題其實是這篇文章教學的題外話,但個人認為,也是我們老師應該問自己的話。因為我們老師自身的精確,更能夠影響孩子。

關於竺可楨精確觀察的故事是很多的,這篇文章只是其中的一篇,這個故事很有啟發性。教學中我發現,在引導學生與文中人物對話時,我們的重心都落在了竺爺爺的身上,因為這篇文章是寫竺爺爺的,的確是讓學生與名人對話,從而在母語學習中習得素養。但我認為這樣教不全面,因為這裏還有一個人物,那就是杏樹主人家的那個沒名沒姓的孩子。我覺得這個孩子對孩子的啟發意義更大,原因很簡單,因為他的年齡與四年級的孩子差不多(從課文中的圖可以看出),因為這個孩子能夠記住竺爺爺的話,並且在一年後準確為竺爺爺提供了信息。現在的好多孩子忘的太快,缺少着這種長時間。而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我們老師為學生提供的`問題,往往也缺少着這種長時間。因此利用與這個孩子的對話,引導學生把現在不能解決的問題留下來,記下來,以後時機成熟在去解答,也是一項重要的素養。

如果我們研究蘇教版五下的《二泉映月》同樣會發現到這一點。阿炳的師傅第一次帶他到二泉時問他聽到了什麼,阿炳説沒有聽到,師傅説以後你會聽到的。如果當時阿炳的師傅告訴了阿炳答案,《二泉映月》也許就不會產生了。

當然這兩篇有着本質不同,因為竺爺爺並沒有精確的杏樹開第一朵花的時間,這個時間應該説是這個小孩子記住問題後的告訴。而《二泉映月》中阿炳的師傅還是能夠聽到其他的,他怕阿炳不明白,所以沒有告訴,要是鼓勵他體驗。

因此,讀這篇課文,進行教學設計,我就從兩個對話層面進行,這樣學生就有了兩個收穫,既收穫竺爺爺的研究品質,也有個一個榜樣。

另外,讀《第一朵杏花》大家都清楚,這篇課文的題目起的非常好,沒有直接用“竺可楨爺爺”等其他題目,因為這個題目本身就內涵着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是兩個人兩年的勞動果實。所以,抓住兩個來教,那是我們應該走的一條路,是一條更全面的路。

第3篇

本篇文章是一篇物候學的小故事。敍寫了我國著名科學家竺可楨前後兩次向孩子們查詢第一朵杏花開放的具體時間,讚揚了竺可楨一絲不苟的科學研究態度。告訴學生只有通過精確、細緻的觀察,才能掌握事物變化的規律。

預習課文時,要求學生學會審題,比如課題《第一朵杏花》,要求學生將“第一朵杏花”與“一朵杏花”作比較,思考這兩者之間有什麼異同?反覆思考,惟有思考才能作出以下判斷:“一朵杏花”顯系泛指,只要是杏花,任意挑出其中一朵來,都可以講是“一朵杏花”,誰也否認。然而,“第一朵杏花”就不同了,不是隨意挑出一朵杏花,便可以指稱的,關鍵在於“第一朵”,它有特定的含意,故事也正是圍繞“第一朵”展開的,人物、事件都緊緊關聯着“第一朵”。我以為學好課文,審題是關鍵,平時培養學生良好的審題習慣,不僅對學好課文鋪路造橋,而且為學生寫好作文打下審題基礎。

其次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體會句子的含義,理解文中的語段也很重要。比如:“竺可楨爺爺從外面回來,看到杏花開了,便走近杏樹數了數,已經有四朵花不同程度地綻開了花瓣兒。”這一句子要引導學生這樣思考:陽光明媚,紅杏出牆,釀就了一派爛漫春色,作為老年人看了之後,一般會駐足欣賞,沉浸在美好的春光裏。可是這一句寫竺可楨爺爺卻迥然有異於普通老年人,他不是簡單地流連光景,而是“走近”,繼而點算“數了數”,四朵杏花已經綻開,數字精確,並且發現這四朵杏花是“不同程度”地綻開,亦即有的盛開,有的剛開,這是什麼原因?關鍵在於竺可楨爺爺是從事物候研究的,從下文可知,他關心的是第一朵杏花的開放時間,錯過了時機,只好詢問孩子了。因此,引導學生理解句子的含義,在於對課文的更深入理解,也在於表現竺可楨爺爺對周圍植物變化多麼留意,觀察多麼細緻,對錯過第一朵杏花的開放時間又不無遺憾。

本課教學總體上達到了預期的目標,既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也掌握如何理解句意的方法。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學生的參與性也體現得較充分,尤其是短句的比較法“第一朵杏花”與“一朵杏花”相比較,產生了激烈的碰撞,碰撞中激發了對問題更深入的思考,也使“第一朵杏花”與“一朵杏花”的.講座更趨於清晰,教者在學生充分發言的基礎上提出比較方法,有利於學生將來更頻繁地使用比較法。

但教者也發現教學教程中的不足之處:文中出現了幾組一問一答對話,雖然課文也讀了,但對話部分朗讀不夠突出,教者並沒有重點引領學生通過對話朗讀去體會和感悟課文內容和作者對話部分的描寫手法。教者認為:語文教學中,不僅注意到課文內容的重難點,其實,課文朗讀也要注意到重難點,比如:美文誦讀應教會學生抒情的語氣朗讀;詩歌誦讀應教會學生讀出詩歌的韻律感;對話朗讀更應該教會學生讀出不同身份、不同語氣的那種感覺。學生只是為了讀課文而讀課文,這好比戲劇中跑龍套、走過場一樣,印象不深,淺讀輒止,而應該有的放矢,根據不同課文內容要求,訓練學生朗讀水平。否則,學生的朗讀水平就很難提高到一定的水平,也如我們陳校所説:“山還是那座山,水還是那樣的水……”

是的,語文教學是思想意識、道德情操、人格精神、人文素養的不斷培育和提升的過程,而學生對課文的朗讀水平也是不斷培育和提升的過程。

儘管課文不同,課型不一樣,但伴隨每天課文的朗讀重點訓練,必然使學生的朗讀水平呈階升梯進之勢。

第4篇

?第一朵杏花》是一篇物候學的小故事。講述了我國著名科學家竺可楨前後兩次向孩子們查詢第一朵杏花開放的具體時間,讚揚了竺可楨一絲不苟的科學研究態度。這個故事告訴學生只有通過精確、細緻的觀察,才能掌握事物變化的規律。

本課的學習,以讀貫穿全過程,以不同形式的讀引導學生感悟、積累和運用語言。初讀,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並畫出自己不理解的詞句。細讀,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抓住學生自學中的`疑點邊讀邊想,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學習課文第二段,着重指導讀好對話。這段對話大都沒有提示語,教學中,讓學生在讀中分清這些話分別是誰説的,並結合語言及前文內容,想想人物説話的語氣和神情,然後分角色朗讀。引導學生朗讀體會“竺爺爺頃刻間像年輕了幾十歲,立即興沖沖地快步走到前院”“竺爺爺走回書房,打開筆記本,鄭重地記下了這個日子:清明節”等詞語,感受竺爺爺得到準確時間後的激動心情,感受他對科學研究嚴謹、一絲不苟的態度。

第5篇

語文是工具。學生閲讀書籍和寫作文章的技能必須通過訓練方能形成。閲讀積累了語言和思維的材料,具有範型的作用,閲讀材料在一定意義上為學生作文提供了“樣式”,而作文在一定意義上説則是閲讀的運用,對閲讀有促進和強化作用。換句話講,讀和寫,二者是相輔相成的。讀是理解,是吸收;寫是表達,是運用。

讀和寫的關係實質是“吸收”和“表達”的關係,是“學”和“用”的關係。學用必須一致,讀寫必須結合。讀和寫的緊密結舍有利於更快更好地實現語文教學的整體目標。杜甫的名言“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千百年來成了人們讀和寫結合的至理名言。不過書海無涯,要講究效率。“萬卷”怕是沒有時間去破的。我們的職責是要在有限的時間內,指導學生攻讀有限的篇目。國小階段共有三百多篇課文,如果要求學生胸有文章百篇遼是有困難的。如果讓學生精讀百篇課文中的精彩片斷,獲得“下筆尚通順”的效果則是完全有可能的。而段的訓練在語文教學中又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在閲讀訓練中,段的訓練下僅包含着詞句的因素,而且是構成篇章和體現文脈的外在形式;在作文教學中,段的訓練是基礎,沒有紮實的構段基本功就不能順利實現佈局謀篇。

因此,引導學生把語文中的精彩片斷學到手,讓學生“胸有百段”,以讀學寫,寫中促讀,是讀寫結合的重要途徑。中年級在學生學習階段起着承上啟下的作用,紮紮實實地進行片斷讀寫訓練,將使學生受益匪淺。今天我聽了劉愛香的《第一朵杏花》,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句段式模仿,即用剛學的句式、段式模仿寫片段,可見成效。句式模仿,例如在劉老師的《第一朵杏花》有這樣一個片段,讓學生模仿文中“時間像飛箭,轉眼又是一年。春風吹綠了柳梢,吹綠了小草,吹皺了河水,吹鼓了杏樹的花苞……”的句式,來自己寫一寫。她先提供了一個句式:時間像飛箭,轉眼又是一年。——風吹——,吹——,吹——,吹——……於是,在孩子們的筆下,出現了“時間像飛箭,轉眼又是一年。秋風吹黃了橘子,吹紅了柿子,吹熟了莊稼……”“時間像飛箭,轉眼又是一年。秋風吹黃了小草,吹走了大雁,吹落了樹葉,吹熟了玉米。“時間像飛箭,轉眼又是一年。寒風吹枯了小草,吹開了臘梅,吹凍了河水,吹來了雪花”等一些充滿着詩情、跳動着靈性的語句。

第6篇

?第一朵杏花》講述了我國著名科學家竺可楨研究物候學的一個小故事,讚揚了竺可楨一絲不苟的科學研究態度,説明只有通過精確、細緻的觀察,才能掌握事物變化的規律。課文按時間的順序先寫竺可楨問孩子第一朵杏花是什麼時候開的,孩子答不上來。接着寫第二年春天,孩子告訴竺可楨爺爺第一朵杏花開了,竺可楨爺爺鄭重地記下了這個日子。最後寫竺可楨爺爺正是通過長年累月的精確觀察才掌握了氣候變化的規律。兩次對話是全文的主線索,雖極其簡單,卻是人物心靈的'鏡子,是閲讀故事的眼睛。細細揣摩文中對話,有助於領會人物內心世界,透視人物所思所想,傳達人物所感所悟。因此,本課的教學重點就是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邊讀邊想,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預習課文時,要求學生學會審題,比如課題《第一朵杏花》,要求學生將“第一朵杏花”與“一朵杏花”作比較,思考這兩者之間有什麼異同?“第一朵杏花”不是隨意挑出一朵杏花,它有特定的含意,故事也正是圍繞“第一朵”展開的,人物、事件都緊緊關聯着“第一朵”。我以為學好課文,審題是關鍵,平時培養學生良好的審題習慣,不僅對學好課文鋪路造橋,而且為學生寫好作文打下審題基礎。

其次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體會句子的含義,理解文中的語段也很重要。比如:“竺可楨爺爺從外面回來,看到杏花開了,便走近杏樹數了數,已經有四朵花不同程度地綻開了花瓣兒。”這一句子要引導學生思考:作為老年人,竺可楨不是簡單地流連光景,而是“走近”,繼而點算“數了數”,四朵杏花已經綻開,數字精確,並且發現這四朵杏花是“不同程度”地綻開,這是什麼原因?關鍵在於竺可楨爺爺是從事物候研究的,從下文可知,他關心的是第一朵杏花的開放時間,錯過了時機,只好詢問孩子了。因此,引導學生理解句子的含義,在於對課文的更深入理解,也在於表現竺可楨爺爺對周圍植物變化多麼留意,觀察多麼細緻,對錯過第一朵杏花的開放時間又不無遺憾。

第7篇

今天教學的是《第一朵杏花》第二課時。教學“竺爺爺頃刻間像年輕了幾十歲,立即興沖沖地快步走到前院。”這句,是這樣進行的。學生首先交流了自己學習後的體會,説從中體會出了竺爺爺高興的心情。教師提問:“除了高興,還可以用什麼詞語來形容竺爺爺當時的心情?”學生説出了“喜悦”“激動”“興奮萬分”“興高采烈”等等。這樣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對這類詞語形成較為完善的認知結構。可惜的是,教學時,沒有引導學生選擇最能表達竺爺爺當時心情的詞語,如果這樣做了,學生對這句話的認識會更加準確,對詞語間的差別也會有所認識。接着,讓學生説説這句中什麼詞語不能少,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學生感受到內容是通過什麼語言形式表現出來的,這在我以往的教學當中是比較欠缺的一個地方。語言就是內容和形式的`統一,當我們由語言形式體會出了內容後,再來體會是通過什麼語言形式表達出來的,對語言會有更為清晰的認識,有利於學生語言能力的發展。就在學生已經有了很好的學習狀態,有了一定的收穫,感受到了學習的愉悦的時候,我忽然發現,竺爺爺的高興有着非同尋常的地方。於是我説:“剛才我們感受到了竺爺爺興奮的心情,我們還要闖第二關。誰知道我們下面該學什麼?”沒有直接告訴學生學什麼,為了學生形成一定的學習策略。但學生並沒有正確回答出下面學什麼,但這不要緊,讓學生經歷學習過程,學生最終會有所收穫。在學生困惑的情況下,我這樣引導:“假如你去看杏花,你看什麼?”學生回答後,接着問:“竺爺爺去看杏花,為了什麼?”通過比較情境的創設,學生從不同的身份中悟出了竺爺爺是科學家,看杏花是為了科學,生怕去晚了開除了第二朵、第三朵,他高興激動是為科學而激動。學到這兒,竺爺爺的形象瞬間高大起來。教學要深入到學生的心靈,挖掘人物行動背後的動機,有利於深刻感悟。

第8篇

師:讀了課題,我就發現很多同學舉起了手。看來同學們圍繞題目已經有了很多大大的問號,請大家把你的問號説出來,我們一起交流一下。

其實,總體上是圍繞2個問題來問:1.為什麼要寫? 2.課文主要講了什麼內容?問題1學生,有的學生通過朗讀可以得到一個答案,當然也有一部分同學因為基礎不同,學習態度不一樣,對這些問題感到困難,而要在精讀中才能體會到。問題2則是可以通過朗讀完全解決的。

師:這些問題班級裏已經有些同學能解答了,可是還有很多同學不會,要想會很簡單,現在把課文自己讀一讀,我相信會的同學會更多的。自己把課文讀一讀,一邊讀一邊思考這些問題。

師:同學們都讀過了,這些問題能解答了嗎?請你把你能解答的問題説一下,並讀一讀幫你解決問題的那個段落。注意了,老師還要檢查你書讀得準不準?

初讀課文,學生一定要讀透讀準,一定要多讀。這時候教師的引導就更加重要,利用學生的閲讀期待,讓學生帶着不同的目的`讀書,這樣效果才會更好。藉助學生的質疑,鼓勵學生以尋找答案為藉口,促進學生多讀書,這時學生樂意去讀,真正落實讀書成為學生學習語文的組要形式。語文新課程力糾時弊,讓學生成為真正的閲讀主體,指出:“閲讀是收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讓學生能夠自主閲讀,直接閲讀,教師是學生閲讀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重視閲讀在學生的文化積累和文化建構中的意義,重視教材課文的構成,重視學生閲讀的面和閲讀的量,注重日積月累,潛移默化,形成文化的積澱。注意培養學生閲讀一流作品興趣,提高閲讀的品位和趣味。重視學生學會閲讀,學會個性化的創造性的閲讀,學會和掌握閲讀的技能和方法。不把閲讀作為肢解作品的過程,讓學生用心靈去與作品碰撞,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提倡多角度閲讀,比較閲讀,有創意的閲讀,多元解讀,利用閲讀期待、閲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讓學生閲讀的過程充滿發現、質疑、思考和探究,成為探索與創造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