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大自然的啟示教案7篇 "自然授業:從大自然中汲取的啟示"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87W

“大自然的啟示”教案是一份以大自然為背景的啟發教育材料,通過引導學生跟隨大自然的節拍,走近自然,認識自然,探索自然,從而培養學生對大自然及環境的保護意識和探索精神。本教案貫穿國小、國中及高中教育,受到很多學校和家長的歡迎。

大自然的啟示教案7篇

第1篇

2、朗讀課文,把握每短文的主要內容,認識到大自然能給人以警示和啟發,學習用聯繫的眼光認識自然界。

3、激發閲讀仿生學科普讀物和探究大自然奧祕的興趣。

2、師生蒐集人類從動植物身上受到啟示,而有所發明創造的課外資料。

3、教師製作“大自然的啟示”專題頁。上課前將學生帶入絡課堂。

請回憶前三課文,説説主要講什麼?你從三課文中明白了什麼?

如:圍繞“閲讀提示”先自學後討論交流;把課文講述給別人聽;結合蒐集的資料學習,等等。

1、讀讀拼拼:自由朗讀,同桌對讀,達到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生字多拼讀幾遍,能熟練認讀。教師出示生字卡片與難讀句子,進行適當檢查指導。

3、自主學習:按照前面提出的學習方法和步驟自學10分鐘左右,在書上圈點批註。教師巡迴指導,特別是要酎耐心點撥學習較吃力的學生,及時表揚善於學習和效率高的同學。

交流的重點是以下兩個方面,要注意,交流與讀書要結合起來,要珍視學生的獨特體驗;要把文本學習與課外資料交流結合起來,但要以文本為主,不脱離於文本之外。

重點之一:交流感受深的語句,交談受到的啟示。如:

“原來,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聯繫的。這樣,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態平衡。”可採用結合上下文,聯繫科學課,畫生物鏈示意圖等方式理解。

枯枝敗葉土壤肥力森林、灌木、野草昆蟲、鳥類、獸類

重點之二:交流課外蒐集的相關資料。町以滲透在課文學習之中,如結合“現在,飛機設計師注意研究蒼蠅、蚊子、蜜蜂等飛行的情形,研製出了具有各種優良性能的飛機”,交流相關資料。也可以在學完課文後結合“口語交際、習作”或“展示台”,集中展示交流相關資料,暢談受到的啟發。

1、朗讀全文,閉眼回顧學習過程,學習收穫與學習方法。

2、教師推薦有關仿生學的課外讀物和資料,佈置學生課外閲讀,激勵學生去觀察大自然,繼續落實好綜合性學習的要求。

大自然的啟示教案7篇

第2篇

2.朗讀課文,把握文章主要內容,認識到大自然能給人以警示和啟發,學習用聯繫的眼光認識自然界。

教學難點: 學習用聯繫的眼光認識自然界

一、複習導入人們從青蛙的眼睛得到啟示,發明了“”。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啟示,發明了“”。

引言:可以説,蝙蝠是人類的老師,其實,自然界中可以充當人類老師的還有很多。

1.讀讀拼拼生字:遭了殃 掃帚 腐爛 土壤 逞兇 機翼 略重 關鍵 鯨異想天開 輕而易舉機毀人亡 營巢 繁殖 慘禍自由朗讀,同桌對讀。

2.讀讀説説:大聲朗讀課文,讀通讀順課文,説説每篇短文的主要內容。

讀題,補充要素:誰下令?如何打掃?結果怎樣?得到什麼啟發?

3.批註閲讀,畫出感受深的句子,寫下自己的感受。然後交流。

(1)如何描寫打掃乾淨的句子:第二節。品讀。抓住2個“統統”、“連——也——”體會朗讀。

(2)逞兇的句子:説説逞兇的意思?文中用哪些詞語突出了逞兇?“吃、咬、鑽”三個動作詞能換一下嗎?

4.説説啟發。然後點撥學生直接找到句子。理解:“這樣”是指怎樣?遵循自然規律。請學生複述“聯繫”即第五節。

得到了什麼啟示,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指什麼?再次默讀課文。人們從蜻蜓身上得到啟示,,從而改進了,防止。人們從大頭鯨身上得到啟示,,從而改進了,提高了。

3.你還知道人們從什麼身上得到啟示,從而發明或改進了什麼?教師可以適當補充例子(教參)。

4.你想從什麼生物身上得到啟示,從而發明或改進什麼?

五、合併閲讀:為什麼課文還要取個小題目?兩篇文章在寫法上有什麼共同的特點?

第3篇

2.朗讀課文,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內容,認識大自然能給人以警示和啟發,學習用聯繫的眼光認識自然界。

3.激發閲歷仿生學科普讀物和探究大自然奧祕的興趣。

請回憶前三篇課文,説説主要講什麼?你從三篇課文中明白了什麼?

如:圍繞“閲讀提示”先自學後討論交流;把課文講述給別人聽;結合蒐集的資料學習,

1.讀讀拼拼:自由朗讀,同桌對讀,達到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生字多拼讀幾遍,能熟練認讀。教師出示生字卡片與難讀句子,進行適當檢查指導。

3.自主學習:按照前面提出的學習方法和步驟自學10分鐘左右,在書上圈點批註。教師巡迴指導,特別是要耐心點撥學習較吃力的學生,及時表揚善於學習和效率高的同學。

交流的重點是以下兩個方面,要注意,交流與讀書要結合起來,要珍視學生的獨特體驗;要把文本學習與課外資料交流結合起來,但要以文本為主,不脱離於文本之外。

重點之一:交流感受深的語句,交談受到的啟示。如:

“原來,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聯繫的。這樣,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態平衡。”可採用結合上下文,聯繫科學課,畫生物鏈示意圖等方式理解。

枯枝敗葉強土壤肥力多森林、灌木、野草多昆蟲、鳥類、獸類

2.朗讀課文,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內容,認識大自然能給人以警示和啟發,學習用聯繫的眼光認識自然界。

3.激發閲歷仿生學科普讀物和探究大自然奧祕的興趣。

請回憶前三篇課文,説説主要講什麼?你從三篇課文中明白了什麼?

如:圍繞“閲讀提示”先自學後討論交流;把課文講述給別人聽;結合蒐集的資料學習,

1.讀讀拼拼:自由朗讀,同桌對讀,達到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生字多拼讀幾遍,能熟練認讀。教師出示生字卡片與難讀句子,進行適當檢查指導。

3.自主學習:按照前面提出的學習方法和步驟自學10分鐘左右,在書上圈點批註。教師巡迴指導,特別是要耐心點撥學習較吃力的學生,及時表揚善於學習和效率高的同學。

交流的重點是以下兩個方面,要注意,交流與讀書要結合起來,要珍視學生的獨特體驗;要把文本學習與課外資料交流結合起來,但要以文本為主,不脱離於文本之外。

重點之一:交流感受深的語句,交談受到的啟示。如:

“原來,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聯繫的。這樣,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態平衡。”可採用結合上下文,聯繫科學課,畫生物鏈示意圖等方式理解。

枯枝敗葉強土壤肥力多森林、灌木、野草多昆蟲、鳥類、獸類

重點之二:交流課外蒐集的相關資料。可以滲透在課文學習之中,如結合“現在,飛機設計師注意研究蒼蠅、蚊子、蜜蜂等飛行的情形,研製出了具有各種優良性能的飛機”,交流相關資料。也可以在學完課文後結合“口語交際、習作”或“展示台”,集中展示交流相關資料,暢談受到的啟發。

1.朗讀全文,閉眼回顧學習過程,小結學習收穫與學習方法。

2.教師推薦有關仿生學的課外讀物和資料,佈置學生課外閲讀,激勵學生去觀察大自然,繼續落實好綜合性學習的要求。

重點之二:交流課外蒐集的相關資料。可以滲透在課文學習之中,如結合“現在,飛機設計師注意研究蒼蠅、蚊子、蜜蜂等飛行的情形,研製出了具有各種優良性能的飛機”,交流相關資料。也可以在學完課文後結合“口語交際、習作”或“展示台”,集中展示交流相關資料,暢談受到的啟發。

1.朗讀全文,閉眼回顧學習過程,小結學習收穫與學習方法。

2.教師推薦有關仿生學的課外讀物和資料,佈置學生課外閲讀,激勵學生去觀察大自然,繼續落實好綜合性學習的要求。

第4篇

①運用口頭語言與書面語言,交流綜合性學習的收穫,提高傾聽、應對、表達等語言能力。

④展示綜合性學習的成果,培養學生的成就感,激發探究大自然的興趣。

①學生準備有關“大自然的啟示”綜合性學習的圖文資料、小發明、小創意等。

②教師準備人類從大自然中受到啟示有所發現與發明事例的資料或課件。

△20xx多年前埃及人邁克雷在尼羅河邊散步時,踢到了幹烏龜殼,從中受到啟發,發明了木製四弦的樂器──世界上最早的小提琴。

(課件出示烏龜殼、小提琴,播放小提琴優美的旋律)

澳大利亞原本沒有兔子,只有袋鼠、駝鳥等少數動物種類。1859年英國移民帶去20多隻家兔到達澳大利亞。那裏沒有虎、豹、豺、狼、狐等食肉動物,兔子沒有天敵,只生不死,不到三年時間,就多得擠滿了牧場草地。到了19世紀末,兔子經過的地方,牧草、麥苗蕩然無存,彷彿颳了一場龍捲風,或像洪水剛剛衝過一樣,豐美的草場變成了荒漠,確確實實發生了一場“兔災”,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很長一段時間人們對兔子的逞兇束手無策。後來,科學家找到一種針對兔子的粘液瘤病毒,它通過蚊子傳播給兔子,大批兔子接連死去,這樣澳大利亞的農業和畜牧業才得以恢復。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它告訴我們:自然界動物與動物之間,動物與植物之間都是協調統一的關係,哪個環節上發生失調,就會破壞生態平衡,就會給人類帶來災害。

自主選擇交流的內容──從下列方面任選一項交流:自己對大自然的發現;蒐集到的相關資料;自己的發明設想;自己嘗試實驗或設計發明的情況。

自主選擇交流的夥伴──交流內容相同的組成一個或若干個小組。

自主推薦在全班彙報的代表──教師適當引導激勵上台少的同學,善於發現突出典型並積極向組員推薦。

①各小組推薦的代表向全班彙報,教師注意引導學生説話清楚、大方、語言順暢連貫,通過過渡語評點和重點引導學生評議兩三名同學來激勵學生;聽的同學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聽的過程中或聽完之後舉手向彙報的人請教,形成台上台下的互動交流,學生不能解答的教師可做解答或引導課外去查閲資料、實踐探究。

②評選“最佳創意獎”“查閲資料能手”“超越自我獎”等,進行精神獎勵:全班鼓掌、打節奏為獲獎同學唱一支歌曲。

請向獲獎的同學或你認為最出色的同學學習,重新組織自己的語言,再同桌兩人一組,一人講,對方聽一聽、問一問、誇一誇。教師巡迴指導。

①用五分鐘左右的時間,讓學生彙報本次習作想寫什麼。

②小結:本次習作,是寫自己在綜合性學習中的發現,或者活動經過,或者心得體會。你哪方面感受最深,最有話可説就寫哪些方面,注意不要大量地抄錄資料。

一、二篇習作,還可以把巡視中發現的語句、標點等方面的突出問題講一講,引導學生修改。

②學生自主上台展示本次習作中的“亮點”──自己認為用得好的詞語,寫得好的句子、段落。

句子、段落、篇章:上台宣讀,自己談談向大家宣讀的理由,適當引導評議。對於有特色的習作,教師可推薦發表或參賽。

②提出有共性的問題(如語句、層次、標點等)引導全班評議集體修改。

各人放聲朗讀自己的習作,用修改符號再次修改明顯錯誤或有毛病的地方,錯別字詞訂正寫在習作“眉批”空處,每個寫三遍。

對習作不合格的同學,教師指導重新寫作或當面指導修改完善。

第一組:“終於”説明了科學家揭開蝙蝠探路的祕密是很不容易的,是反覆試驗的結果。

第二組:“根本”強調了“如果不是我們”自作聰明,這些海龜是完全不會受到傷害的。

第三組:“居然”進一步強調了這的確是“令人難以相信”。

③小結:這三組句子,每組裏的兩個句子基本意思是相同的,但每組裏的第二個句子表達的語文更重一些,我們平時閲讀文章與説話時,要注意這樣的詞語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②自主説,聯繫生活實際説説自己理解的氣象諺語,教師適當點撥。

④拓展交流:你還知道哪些氣象諺語?注意引導學生背一背當地常説的氣象諺語。

在充分發言的基礎上,各人或分組確定一種或兩、三種展示方式,如:

b.“仿生學課外讀物介紹會”或建立“仿生學圖書借閲角”。

c.“仿生學發明創意賽”。(可結合“口語交際、習作”進行)

d.“大自然的啟示圖片展”。(在年級、校園內或社區內展出)

籌備時,時間上可有一定的彈性,要充分發揮好各組小組長的作用。

學生在一定範圍內展示籌備的成果,評比“小小發明家”“課外資料蒐集能手”“辦報大王”“採訪能手”等,進行適當的物質獎勵或者精神激勵。

教師向相關少兒報刊推薦學生的習作與創意,抓住各級各類“科技節”“發明創新大賽”等時機推薦學生的突出成果。

第5篇

2、朗讀課文,把握每篇課文的主要內容,認識到大自然能給人類以警示和啟發,激發閲讀仿生學等科普讀物的興趣。

同學們回憶一下,通過前面課文的學習:《自然之道》、《黃河是怎樣變化的》、《蝙蝠和雷達》,大自然帶給了我們什麼啟示呢?

3、這是一篇略讀課文,需要同學們運用前面課文中學到的方法來自讀自悟。

4、同學們發現了嗎?咱們今天學的這篇課文其實是由兩篇小文章組成的。一篇是《“打掃”森林》,另一篇是《人類的老師》,(板書。)看看老師寫對了嗎?(“打掃森林”未加引號。)你真是一個細心的孩子。

1、那麼這兩篇文章帶給了我們大自然的什麼啟示呢?自由地讀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聯繫上下文仍理解不了的詞語查查字典或向同伴請教。

2、再仔細地讀讀課文,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做上標記,可以是一個小小的問號,也可以簡單地將問題寫在旁邊;遇到感受深的語句畫下來,可以用一個詞或簡短的句子記下自己的感受。

小結:同學們真會讀書,真會思考!剛才咱們通過讀課文,瞭解了《“打掃”森林》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什麼,並通過提出問題,互相交流,得到了關於大自然的啟示。下面,我們就按剛才的方法繼續學習《人類的老師》這篇文章。

2、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記號,在感受深的語句旁寫寫感受:

人類從大自然中得到啟示,有所發明創造的事例還有很多,比如前面的課文──《蝙蝠和雷達》等,大家還了解哪些事例?

1、林務官打掃森林,結果給森林帶來了災難;人們從蜻蜓、鯨等動物身上得到啟示,有所發明,有所創造。可見如果我們任意破壞大自然的生態平衡,就會遭到大自然的懲罰;如果我們拜大自然為師,虛心地向它學習,就能從中得到啟發,造福人類。

2、其實大自然帶給我們的啟示,遠不止今天課文中所説的這些,希望同學們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繼續探究,下節的口語交際課上,我們還要就這個話題作進一步的交流和探討。

第6篇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語言通俗易懂,表達方式獨特,是由兩篇科普小短文組成的。《“打掃”森林》講述了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從前德國有個林務官,一上任就命令護林工人把森林裏的灌木、雜草、枯枝爛葉砍光除盡,結果此舉破壞了大自然的生態平衡,好心辦了壞事,把森林漸漸給毀滅了。《人類的老師》短小而又充滿趣味,通過生動的實例,介紹了科學家從蜻蜓、鯨等動物身上得到啟示,有所發明、有所創造。這篇課文告訴我們,研究大自然的特點和規律,研究生物的特性,可以從中受到啟發,從而更好地指導人類的發明創造活動,更好地指導我們利用大自然的規律,科學合理地開發、利用大自然,為人類服務。

選編這篇課文,目的是使學生在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的同時,進一步明確大自然能給人類以警示和啟發,學習用聯繫的眼光認識自然界。瞭解每篇短文的主要內容,並從中受到啟發。

過程與方法:朗讀課文,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內容,認識到大自然能給人以警示和啟發。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閲讀仿生學科普讀物和探究大自然奧祕的興趣。

重點:把握主要內容,認識到大自然能給人以警示和啟發。

(3)是的,大自然不僅風光無限,而且是“人類的老師”,既給了我們許多的警示,又啟迪了人類的智慧,讓我們一起走進《大自然的啟示》這篇課文,去獲得新的認識吧。

(2)出示生字詞,引導學生運用一定的識字方法準確認讀。

(3)默讀課文,説説每篇短文主要講什麼?是怎麼歸納的?

殃、腐、翼、鍵、鯨”等,“殃、壤、鯨”讀準後鼻音。

自由讀、同桌互讀、指名抽查讀等方式達到讀準生字字音,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的目的。

大家分組進行探究學習,結合課文,點擊並閲讀電腦中“課文鏈接”“仿生學資料”,讀懂上面的語句,聯繫課文談一談自己受到的啟示。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學會閲讀方法,掌握表達規律的過程,教師教學生通過品讀各類文章作品來學習語文知識、訓練語文能力、發展智力、陶冶情操的。

①請同學們結合課文中的事例和網絡中的資料,談一談你對這幾句話的理解。

(1)大家一定還想更多地瞭解大自然的奧祕,還有更多的感受想對夥伴們説吧。

(2)學生小結學習收穫與感受;教師佈置學生課外繼續進行“大自然的啟示”綜合性學習。

第7篇

這是一篇關於仿生學的課文,課文開篇以科學家從鳥類飛行得到啟示,發明了飛機,引出了“可以説,鳥兒是人類的‘老師’”;接着,重點介紹了人類在飛機設計輪船設計,建築設計等方面向鳥類,蜻蜓蒼蠅蚊子蜜蜂等學習的例子,具體地説明了:“自然界可以充當人類老師的生物何止一種”;最後,以“生物真是人類的‘好老師’啊”,呼應開頭,點題作結.全文層次清楚,重點突出.通過本課的學習,可以幫助學生初步瞭解仿生學方面的知識,激起探索自然的願望。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此,本節課引導學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習課文。通過了解人類運用仿生學進行創造的實例——流線體、薄殼結構,激發學生的創造思維,為學生創造發明提供有益的啟示,並形成語文能力,提高語文素養。

1.知識:通過分組收集資料,舉例説明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多方面影響。

2.能力: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合作與交流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以及人和自然和諧發展的意識,樹立環境保護的緊迫感、責任感,培養團結協作精神。

教學難點:掌握調查和收集資料等科學探究的方法,形成環境保護意識。

課前準備:學生準備:收集有關人類破壞生態環境的資料,並做好交流的準備。

出示課件:新聞三則《蒼蠅與宇宙飛船》《從螢火蟲到人工冷光》《電魚與伏特電池》

談話導入:聽了這幾個新聞,你有什麼感想?(科學發明與動物有很大關係)

小結過渡:今天繼續學習《人類的“老師”》這篇課文,相信你收穫更多,希望大家好好地表現。(板書課題)

2、想一想: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什麼?人類的老師有哪些?

師:提問:老師為什麼要加引號?(這裏的“老師”不是我們平時所指的老師,指的是自然界中的種種生物,是特指,所以加引號。)

3、學生述説大意:科學家從動物身上得到啟示發明創造出很多東西,説明生物是人類的老師。

(1)分配自主探究、小組合作探究任務:第一大組重點研讀課文第一、二、六、七自然段

第二、三、四大組重點研讀課文第三、四、五自然段。

第四、五、六大組:“老師”是誰?“老師”教給人類什麼?人類向“老師”學習的結果如何?

讀懂並講述清楚人類在飛行設計,輪船設計二個方面向生物是如何學習的?

過渡:怎樣?有收穫嗎?可能也有疑問吧!請同學們把你的收穫説出來,和大家分享。當然,有疑問的地方可以提出來,討論討論,行嗎?好,暢所欲言吧!

①科學家從鳥兒在空中自由飛翔的現象得到啟示,發明了飛機。

③從蜻蜓、蒼蠅、蚊子、蜜蜂等飛行的情形,研製出高性能的飛機。

① 人類從生物哪兒得到啟示,或有所發現,或有所改進,或有所發明,“真是”、“好”寫出了人類對生物的讚美。

2、 第一大組彙報探究第一自然段情況,其他組補充或提出異議

(3)研究蒼蠅,蚊子,蜜蜂等動物的飛行特點,造出了許多具有各種優良性能的新式飛機。

(4)飛機的發明、改進、創優幾乎都是從自然界中相關生物的相應特點得到的啟示的。

3、第二大組彙報探究第二自然段情況,其他組補充或提出異議

(文中舉了哪些例子來説明自然界的種種生物的確是人類的好老師。)

(2)學到這,你對這句話一定有了更深的理解能用自己的話説嗎?

5、小結:大自然是多麼奇妙哇!經過對許多動物的研究,人類獲得了不少啟發,但這還遠遠不夠,還需要我們怎麼做?(學生自由説)更多的奧妙還有待我們細心發現、積極探索!

1、 平時你一定觀察過許多動物,從它們身上有沒有受到些啟發?請在小組裏交流一下,好嗎?

(3)建築師根據“薄殼結構”的特點,設計出許多既輕便又省料的建築物。

2 、看來,大家一定有許多奇思妙想,能説出來和大家分享嗎?

1、自然界可以充當人類老師的生物只有這些嗎?自然界可以充當人類老師的生物你還知道有哪些?(引導學生用前面出示的句式,説説自己收集到的資料)

蝙蝠在夜間飛行,捕捉飛蛾和蚊子,它無論怎麼飛,也不會撞上什麼東西,這是什麼緣故呢?科學家反覆研究,揭開了祕密。科學家運用這個道理,製成雷達裝在飛機上,飛機就能在夜間飛行了。

螢火蟲——高效冷光源 蝴蝶翅——迷彩服、裝潢材料

跳蚤——垂直起落的鷂式飛機 海豚——快速度的潛艇

1 、課外自己尋找並閲讀介紹人類向生物學習的兒童科普讀物。

2、 觀察大自然中某些生物的特徵,寫觀察日記,有興趣的可做實驗

這是一篇科普作品,是介紹有關仿生學方面內容的,知識性和趣味性都很強,文章結構簡明,通俗易懂,便於學生自讀自悟。因而,在教學中,打破以往的教學常規,還自主學習於學生,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的探討與研究之中,親身體驗到了自主學習的快感和學習語文的樂趣,激發了學生探索大自然的強烈願望。改變死記硬背,機械記憶的學習方式,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課程改革的一大重要任務。

四年級學生已經具備預習的能力,所以,自主預習時,我讓學生多渠道蒐集相關的文字或圖片資料,以便小組交流。精讀課文時,主要抓住重點段,即一二自然段,反覆研讀,挖掘文本內涵。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給學生一個自由選擇的空間,重點學習自已最感興趣的部分,進行合作探究、討論交流,篩選有價值的問題促進學生積極思考,深入探討。根據課文特點,我設計教學流程為:聽播新聞,帶入情景→閲讀課文,瞭解大意→依託課件,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暢敍感受→開放網絡,延伸拓展。

1、明確一些方法。本篇課文很明顯的特點就是通過一個“點”將形象典型的事例與人類的改造發明有效地聯繫起來,扣住這個“點”即可以起到挈領的作用。這個“點”便是動物帶給人類的啟示。在學完“鳥兒帶給人類的啟迪”以後,我便讓學生通過自主研究與合作交流的形式討論學習其他的兩個事例,學生覺得輕鬆,覺得快樂。

2、激發一點情趣。如果只是枯燥地灌輸這些“仿生學”方面的科普知識,許多學生也許覺得無聊。因此科學性與趣味性的結合是相當的有必要。如何激發學生的情趣,教師除了考慮自己的語言感染力,對文章抽象語言的形象感悟,對科學中新發現的意義的認識,對相關材料的有效補充等,都值得探討。

3、滲透一種思想。課題人類的“老師”,我讓學生探討“老師”二字為什麼要加雙引號?通過互相啟發、補充,學生明白了,要想真正獲得科學的新發現,還得*人類自己去發現、去思考,這樣理想才能真正變為現實。

課的開始一方面激發了學生閲讀、探究的興趣,另一方面篩選出了中心問題,為後面的探究學習提出了明確的目標,從而提高了探究性學習的實效在這個教學環節中,充分體現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學習內容、學習夥伴都由學生自由選擇,小組學習彙報方式也由組內學生協商決定,學生在自主學習與小組交流中,經歷了探究的過程,體驗了探究樂趣。

通過小組的交流,展示學習成果,體現了學習過程的合作。合作的過程,是師生、生生思維碰撞的過程,是相互學習的、接納的過程,也是分享學習成果的過程。在合作探究過程中,鼓勵學生大膽想象,敢於質疑,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學生求知的慾望特別地強烈,課堂氣氛空前高漲,尤其是個人彙報自己蒐集到的資料以及小組交流學習成果時,他們暢所欲言,就連平時很少動腦、很少開口的學生,都情不自禁地舉起了小手,我也因此被深深地所感染,課堂上掀起了一個高潮又一個高潮。

“教材無非是個例子。”課堂教學目的不在課堂,而是通過課堂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情感和能力,從而讓學生走向課堂之外的更廣闊的天地。當學生把探究、發現、創造邊成一種習慣,“學生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這一新課程的培養目標才算真正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