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石壕吏》教案7篇 打造優質課堂:《石壕吏》教案解析與創新實踐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06W

在中國小教育中,《石壕吏》是廣泛使用的文學作品之一。本篇教案着重考慮學生的心理需求,將文化知識融入對人生的思考中。同時,教師將鍛鍊學生自主閲讀能力和思辨能力,幫助學生髮現本文作品中所藴含的深刻文化內涵。

《石壕吏》教案7篇 打造優質課堂:《石壕吏》教案解析與創新實踐

第1篇

1、我們剛剛學過杜甫的兩首詩,現在我們一起背一下《春望》

今天我們學一篇同一時期的一手長詩《石壕吏》(板書課題)。

這裏面有一句話,“創作了一組詩”,這就是著名的《三吏》、《三別》。同學們看幻燈片,只做瞭解。(出示幻燈片)

今天我們學習的《石壕吏》,是《三吏》中最為著名的一篇。

1、自由讀:注意字音、語氣、停頓。(咽:三個讀音)

1、結合課下注釋,理解課文,先自己處理,然後小組內解決,最後提出疑問。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一“怒”,一“苦”,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兩個“一何”,加強了感情色彩:既表現出“吏呼”咆哮如雷,“婦啼”悲傷悽苦,又體現了詩人強烈憎惡差吏、深刻同情老婦的感情。

b、師問:存摺且偷生,死者長已矣。(記下里面的詞語解釋)

表明差吏夜間抓人,連老翁也一樣抓走,已經屢見不鮮;所以老翁夜間一聞捶門聲音,就顧不得年邁體衰、腿腳不靈,趕緊爬牆逃走,而由老婦出門應付。這深刻地揭示出戰禍連綿、差吏殘酷抓人、人民睡卧不得安寧的情景,揭示了老婦一家悲慘遭遇的社會環境。

從寡媳低微悲苦的哭泣聲,暗示出老婦已被捉走。“夜久”,反映出差吏不滿足於捉走老婦,百般威逼,老婦再三啼請自己應役的漫長過程,“如聞”,表現出詩人一直在關切傾聽幕慘劇的發展,徹夜未能入睡。也有杜甫在哭的成分在裏面。

杜甫自己是一個小官;同時那時也是按户抓丁的,杜甫只是在此投宿。

“有吏夜捉人”是詩篇的關鍵句。是“捉人”,而不是“徵兵”、“招兵”,已經表明差吏強抓老百姓當兵;前面又加上一個“夜”字,更表明差吏時常抓人,以致白天難以抓到,就趁夜深人睡來搞突然襲擊,兇狠殘酷。

1、老婦致詞説了幾件事?(分層:三層。學生説出層意)

老婦的苦啼申訴包含三層意思,從中體現着老婦不斷苦啼申訴,差吏不斷怒呼咆哮的進程。

2、“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表明老婦的三個兒子都上了戰場,兩個兒子已經戰死,她家已為那場戰爭作出巨大犧牲,論理論情都不應再到她家捉人了。“且偷生”,表明“存者”也生命毫無保障,更無生趣;“長已矣”,表露了對死去親人的無限哀思。老婦沉痛地申訴這些,意在喚起差吏的惻隱之心,高抬貴手。但是差吏不為所動,繼續怒呼,逼着要人,逼出老婦進一步的.苦啼申訴。“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表明老婦家中只有個吃奶的小孫子一個孤兒,和因乳孫而未去的衣服破爛的一個寡媳,家庭情況倍極悽慘(板書:家庭悽慘)。老婦申訴這些,意在喚起差吏的憐憫之情,網開一面。但是兇狠差吏仍然不為所動,繼續怒呼,逼着要人,甚至要捉走寡媳,逼得老婦説出下面的話。“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表現出老婦為了避免年邁丈夫、乳孫寡媳被捉,被逼得只能挺身而出,自請應役了。

3、有人説老婦的致詞不是一口氣説出的,而是被官吏一句一句的逼問出來的。(板書:吏,呼,婦,啼)

看課後習題三,這種手法在文言文中經常見到,叫:“藏問於答”(板書)

2、評價:“石壕村裏夫妻別,淚比長生殿上多”。(清袁枚)

2、(幻燈片)想象一下,從這天晚上,這一家人會面對什麼樣的命運?

《石壕吏》教案7篇 打造優質課堂:《石壕吏》教案解析與創新實踐 第2張

第2篇

通過《石壕吏》的教學,培養學生的想象和聯想的能力,體會課文的精煉語言。

根據本單元的教學要求以及本文特點和地位,我把本文教學目標定為: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想象和聯想的能力 體會本文的精煉語??

4、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重點是準確流暢地背誦本文,教學難點是培養學生的想象和聯想的能力

導入新課:公元755年,唐朝發生了由盛轉衰的一場大叛亂,歷史上叫安史之亂它給人民帶來了無比深重的災難請看影片ppt2

(背景音樂)同學們,“安史之亂”這四個字一定會刺痛你的眼睛因為那是一場生靈塗炭、哀鴻遍野的戰亂,那是一個浸泡眼淚、鋪滿鮮血的時代在這個苦難的時代裏,唐代現實主義詩人杜甫用記錄歷史的真實筆錄,用憂患蒼生、悲天憫人的聖人情懷寫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別我們今天要來學習杜甫的三吏、三別中流傳最廣的一篇——《石壕吏》ppt3

請問:這三幅對聯所指的人物是誰?(杜甫)大家都説是杜甫,請圍繞對聯説説理由(由學生根據自己掌握的材料圍繞對聯介紹作者)

附:杜甫(712-770),字子美,唐朝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ppt5

他的詩歌風格沉鬱頓挫,語言瑰麗精確,成為我國古代現實主義詩歌的高峯,杜甫則被後世尊為“詩聖”

他的詩作今存1400多首,真實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這轉折過程中的種種社會現象,反映了人民的疾苦,譴責了統治階級的'殘暴,揭示了尖鋭的社會矛盾,歷來被譽為“詩史”

杜甫就在安史之亂的年代裏唐肅宗乾元元年(759)春,郭子儀等率領的六十萬大軍被包圍於安慶鄴城,由於指揮不統一,被史思明軍打敗,唐王朝為補充兵力,便在洛陽至潼關一帶,強行抓人當兵,人民苦不堪言這時候,我國古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經過此處,就其所見所聞進行了高度的藝術概括,寫成了著名的《石壕吏》

事件:(開端:有吏夜捉人、發展:聽婦前致詞、高潮:請從吏夜歸、結局:獨與老翁別)

明確:主要敍述了官吏夜晚來捉人,連衰老的老婦人也被抓去服役的慘事

(四)語文實踐:戲劇表演(理解課文、培養想象)(20分鐘)

請演一演:根據內容,結合體會,加以想像,展示你的才能!這是我的舞台, 秀出我的風采! ppt11

表演時,一組表演,另外三組的每一個同學根據文意和要求評分,滿分是五分三組的評分結果相加為該組表演的總得分

(1)要藉助註釋和工具書,自己疏通理解文意,提出疑難,共同解決

請選擇你最感興趣的兩個人物,給文中人物設計一份出場簡歷

導:歷史,就是一串串真實的故事杜甫是編劇,我們也可以作導演如果你是導演,請選擇你最感興趣的兩個人物設計一份出場簡歷表根據故事情節進行編排人物出場簡歷表

同學們編好劇是演好劇的前提,課文是詩歌的形式,要編出來,得好好地領會文學的留白藝術ppt15

點撥:留白,顧名思義,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相應的空白畫畫需要留白,予人以想象之餘地寫詩也是如此,給讀者留下一些思考,想象的空間這種以無勝有的留白藝術,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它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境界我們閲讀時要仔細體會

(1)“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綱,以下情節,都從這裏生髮出來夜的景色可以根據故事內容合理想象同樣,“暮”、“夜久”、“天明”都可以合理想象出來

(2)老婦的“致詞”是一口氣説下去的嗎?據此想象吏與老婦對話的情景ppt17

引導學生理解作者運用藏問於答的手法在《桃花源記》中陶淵明使用於答

明確:老婦的話不是一口氣説下去的從“致詞”的十三句詩多次換韻,(“u”,“i”.“en”、“u”四個韻),明顯地表現出多次轉折,暗示了縣吏的多次“怒”多次“呼”,一再逼問實際上“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不僅發生在事件的開頭,而且持續到事件的結尾對吏與老婦對話的情景,要充分想象,都是可以的

(3)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未寫泣者是誰,我們能推知是誰嗎? ppt18

明確:從“獨與老翁別”中知道老婦已被捉走.老翁已經歸家,那麼那位吞聲飲泣,不敢放聲痛哭的,自然是給孩子餵奶的年輕寡婦了

明確:全詩通過對有吏夜捉人的形象地描繪,揭露了官吏的殘暴,反映了戰爭給人民的苦難

明確:對戰爭給老百姓帶來巨大的災難深切同情,對統治者壓迫老百姓的殘暴行徑極度憎恨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2這個故事反映了戰爭給人民帶來的巨大災難,那麼,你如何看待戰爭和平呢? ppt22

戰爭會給人民帶來數不清的疾苦,道不完的災難,我們要珍惜和平,保衞和平,讓白鴿飛遍全球,讓全世界的人民生活在和平安定的幸福之中!

結束語:讀《石壕吏》,要讀到情難自抑,涕淚滿襟,你才真正讀懂了“詩史”的含義;讀杜甫,要讀到悲天憫人、憂患蒼生的情懷,你才真正讀懂了“詩聖”的份量!ppt23

同學們,讓我們帶着對課文、對杜甫的深刻理解,再一次齊誦課文

教師寄語:ppt24國家不幸詩人幸,賦到滄桑詩更工從來發動侵略引起戰爭都是統治者的過失或罪惡然而他們的過失往往要百姓來承擔勝,百姓苦;敗,百姓苦但願歷史進入二十一世紀,文明戰勝野蠻,世界鑄劍為犁,讓三吏三別的慘狀從地球永遠絕跡吧!

[提示]石壕史和老婦人是詩中的主要人物,要善於運用想象來刻畫他們各自的動作、語言和神態;還要補充一些事實上已經發生卻被詩人隱去的故事情節

第3篇

1.學習通過敍述故事、刻畫人物反映社會現實、表達思想感情的寫作方法。

3.認識戰亂給人民帶來的嚴重災難,體會自然風光、名勝佳處各具獨特美景。

1.《石壕吏》這首敍事詩,敍述官吏夤夜捉人,老婦啼訴語言和她的被捉,表現出老婦一家的悲慘遭遇,反映了安史之亂給人民造成的嚴重災難,體現了詩人對苦難人民的深刻同情;引導學生體會詩篇敍述故事始末、記敍人物語言的表現力量,體會詩篇的社會意義和融合於敍述之中的詩人的感情。

2.其餘四首詩都屬抒情詩的範疇。這四首詩分別以恰當寫作方法寫景、寫物,表現出描寫對象的特徵,抒發了詩人特定的感情,引導學生體會各首詩具體描寫的表現力量,體會詩人的感情。

本課安排三個課時進行教學。《石壕吏》,一課時;《敕勒歌》、《秋浦歌》,一課時;《曉出淨慈寺送田子方》、《錢塘湖春行》,一課時。

差吏夤夜捉人的兇殘,老婦形象的悽苦,她家遭遇的悲慘,詩篇社會意義的深刻,詩人對苦難人民的同情。

1.由教學過的讚美古代巾幗英雄的《木蘭詩》,引出將教學的反映戰亂中人民苦難的《石壕吏》(板書詩題)。

這首詩創作於唐肅宗乾元年(759)。當時唐軍60萬在鄴城被叛軍打敗,&127;唐王朝為了補充兵力,便在四處大肆抓人當兵,人民苦不堪言。杜甫在安史之亂爆發以後,曾被叛軍俘虜,夾在難民當中奔走,和人民一起負荷着時代的痛苦,思想感情和人民貼得更緊。這一年,他從華州往洛陽探視,在返回華州途中親見差吏將老人、少年、結婚才一天的青年,都統統抓去當兵,心情沉痛激憤,就創作出了《三吏》、《三別》。這組詩篇鏡子般地反映了當時的戰亂社會現實,《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

“暮投石壕村”,由詩人投宿地點,點明故事發生的地點,表明詩人目擊耳聞了故事的始末(板書:目擊耳聞)。

“有吏夜捉人”是詩篇的關鍵句。是“捉人”,而不是“徵兵”、“招兵”,已經表明差吏強抓老百姓當兵;前面又加上一個“夜”字,更表明差吏時常抓人,以致白天難以抓到,就趁夜深人睡來搞突然襲擊,兇狠殘酷。這一句揭開了故事的序幕,故事也循此而展開(板書:兇殘夜捉揭開故事序幕)。

“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表明差吏夜間抓人,連老翁也一樣抓走,已經屢見不鮮;所以老翁夜間一聞捶門聲音,就顧不得年邁體衰、腿腳不靈,趕緊爬牆逃走,而由老婦出門應付。這深刻地揭示出戰禍連綿、差吏殘酷抓人、人民睡卧不得安寧的情景,揭示了老婦一家悲慘遭遇的社會環境。

①第2段兩句詩的用詞具有什麼樣的表現力量?體現了詩人什麼樣的感情?&127;在這兩段中起着什麼作用?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一“怒”,一“苦”,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兩個“一何”,加強了感情色彩:既表現出“吏呼”咆哮如雷,“婦啼”悲傷悽苦,又體現了詩人強烈憎惡差吏、深刻同情老婦的感情。這兩句詩統領着第3&127;段老婦苦啼申訴的記敍(板書:苦啼申訴)。課本編者把這兩句詩獨立成段,也是意在強調吏之怒、婦啼之苦和統領後文的作用。

②第3段只是敍述了老婦的苦啼申訴。&127;差吏是在一直靜聽老婦的苦啼申訴而沒有怒呼咆哮嗎?這是一種什麼寫法?

差吏決不是一直靜聽老婦的苦啼申訴而沒有怒呼咆哮。這裏是實寫老婦的苦啼申訴,虛寫差吏的怒呼咆哮,以實現虛,在老婦苦啼申訴的幾層意思之間暗含着差吏的怒呼咆哮。

③老婦的苦啼申訴包含幾層意思?從中體現着什麼樣的進程?

老婦的苦啼申訴包含三層意思,從中體現着老婦不斷苦啼申訴,差吏不斷怒呼咆哮的進程。

“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表明老婦的三個兒子都上了戰場,兩個兒子已經戰死,她家已為那場戰爭作出巨大犧牲,論理論情都不應再到她家捉人了。“且偷生”,表明“存者”也生命毫無保障,更無生趣;“長已矣”,表露了對死去親人的無限哀思。老婦沉痛地申訴這些,意在喚起差吏的惻隱之心,高抬貴手。但是差吏不為所動,繼續怒呼,逼着要人,逼出老婦進一步的苦啼申訴。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表明老婦家中只有個吃奶的小孫子一個孤兒,和因乳孫而未去的衣服破爛的一個寡媳,家庭情況倍極悽慘(板書:家庭悽慘)。老婦申訴這些,意在喚起差吏的憐憫之情,網開一面。但是兇狠差吏仍然不為所動,繼續怒呼,逼着要人,甚至要捉走寡媳,逼得老婦説出下面的.話。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表現出老婦為了避免年邁丈夫、乳孫寡媳被捉,被逼得只能挺身而出,自請應役了(板書:被逼自請應役)。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從寡媳低微悲苦的哭泣聲,暗示出老婦已被捉走(板書:老婦被捉)。“夜久”,反映出差吏不滿足於捉走老婦,百般威逼,老婦再三啼請自己應役的漫長過程,“如聞”,表現出詩人一直在關切傾聽幕慘劇的發展,徹夜未能入睡。

“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呼應開篇的“暮投”,一個“獨”字,表明昨暮投宿,老翁老婦雙雙接待,今晨登程,只有老翁一個相送,老婦已被去承擔那根本不應由她承擔的徭役了。相送者、被送者的悽慘心情都無法表述。言簡意深,悽情綿綿無盡(板書:慘別老翁悽情綿綿無盡)。

詩人怎親以目擊耳聞者的身份寫出這首詩?產生着什麼樣的藝術效果?

開篇句“暮投石壕村”,為以目擊耳聞者身份敍述故事作好了鋪墊;結尾段“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表明一直在關切傾聽故事的發展:表明了詩人確是故事的目擊耳聞者。除中間主體部分用兩個“一何”表達憎惡差吏、同情老婦的強烈感情以外,通篇都只是平實地敍述故事情節、人物語言,再沒有什麼議論抒情的詩句。通過故事情節、人物語言,展現出老婦一家的悲慘遭遇,塑造出老婦的悽苦形象,控訴了官府捉人的兇狠殘酷,反映了黑暗滲淡的戰亂現實,表現了對苦難人民的深刻同情(板書:反映戰亂現實同情苦難人民)。

敕勒川蒼茫富饒美好風光的勾勒。《秋浦歌》中李白抒發愁緒的藝術手法。

1.由教學過的敍事詩引到教學抒情詩,引出《敕勒歌》(板書詩題)。

2.先要求學生參看註釋閲讀這首詩,再指定學生朗讀,然後引導學生進行分析。

可分三層,前兩句、次兩句各為一層。“風吹草低見牛羊”是詩篇的關鍵句。

“敕勒川,陰山下”,點明瞭詩篇的描寫對象及其地理位置,表現出敕勒川揹負雄偉陰山,氣勢壯闊(板書:揹負陰山氣勢壯闊)。

(3)第二層運用什麼修辭方法勾畫出什麼樣的境界?體現了什麼樣的感情?

第二層以“穹廬”設喻,表現出那高遠的天空就像一個無限大的蒙古包籠蓋着遼闊大地一樣,形象地勾畫出天連草原、草原接天的無垠境界(板書:境界無垠)。用“穹廬”——牧人自己的家設喻,具有濃郁的民族色採,體現了詩篇主人公對敕勒川的親切、愜意感情(板書:設喻親切)。

(4)第三層前兩句和上層以及下句之間構成了什麼樣的關係?&127;末句和前寫景物之間體現着什麼樣變化?具有什麼樣的表現力量?

“天蒼蒼,野茫茫”,承接上層,迴環描寫天地,以“蒼蒼”表現出天之高渺,以“茫茫”表現出地之無際,為下句的出現作好了充分的鋪墊。在這樣充分鋪墊之後,才引出“風吹草低見牛羊”這個關鍵句,表現出在那無邊無際的草原上,和風吹來,牧草低俯,出現了一大羣、一大羣的牛羊。這畫面和前寫景物聯繫起來,由靜轉動,靜中有動,體現了勃勃的生機。牧草的豐茂,牛羊的肥壯,牧人的歡欣,都深含在這一句描寫之中了(板書:草茂畜肥生機勃勃)。

(5)這首詩描寫出了什麼樣的風光?抒發了什麼樣的感情?

這首詩大筆勾勒出祖國塞北雄渾壯闊、優美富饒的草原風光,抒發了詩人——牧人熱愛家鄉的自豪感情(板書:勾勒雄渾富饒草原風光&127;抒發熱愛家鄉自豪感情)。

3.由寫景抒情詩《敕勒川》引出詠物抒情詩《秋浦歌》(板書詩題)。

(1)簡單指出:這首詩創作於天寶十三年,&127;其時李白已被腐朽權貴排擠出長安10年。這10年中,他漫遊飄泊各地,不但政治抱負無從施展,生活也時常發生困難。《秋浦歌》就是在這樣遭際當中創作出來的。

(2)先要求學生參看註釋閲讀這首詩,再指定學生朗讀,&127;然後引導學生進行分析。

①這首詩抒發什麼感情?通過寫什麼物抒發這種感情?是分幾層寫物的?

抒發愁緒:通過寫白髮抒發愁緒;是分兩層寫白髮的;前後兩句各為一層。

②第一層怎樣描寫白髮?兩句之間體現着什麼樣的關係?哪個字是關鍵字?

“白髮三千丈”,極度誇張,誇張得讓讀者大出意外,會覺得詩人想入非非。“緣愁似個長”,因為滿心的愁緒使得白髮像這樣的長。心愁則髮長,讀到次句,也就會覺得首句的極度誇張雖然大出意料之外,卻在情理之中了。愁得都“白髮三千丈”了,詩人的愁緒該有多麼濃重!兩句,由外部白髮寫到內心愁緒,由表象寫出內因;關鍵字是個“愁”字,不但這兩句的力量全都集中在一個“愁”字上,“愁”字也貫串全詩(板書:極度誇張愁緒濃重)。

“不知明鏡裏,何處得秋霜”,“秋霜”喻寫出頭髮之白。心愁則發白,愁得頭髮都像“秋霜”一樣白了,進一步表現了愁緒的濃重。詩人在這裏沒有用“眼前明鏡裏,頭髮似秋霜”這類的陳述句,而是用了表示驚訝的疑問句。這樣以疑問的句式寫出比喻的內容,就更表現了激憤的感情,流露出對當時社會現實的不滿(板書:比喻疑問感情激憤)。

這首詩表現出詩人的愁緒雖然非常濃重,卻不哀傷,奔放無羈;在抒發愁緒當中,更表現出感情激憤、痛恨權貴、決不屈服(板書:愁緒濃重絕不哀傷感情激憤痛恨權貴)。這也正是李白其人和他的很多詩篇的風格特點。

西湖春景的盎然生意和詩人欣然觀景的恬靜感情,西湖盛夏的濃豔景色和詩人欣然觀景的讚歎感情。

1.由教學過的詠物抒情詩《秋浦歌》,引出寫景抒情的《錢塘湖春行》(板書詩題)。

2.簡單指出:這首詩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的作品。詩人曾因得罪權貴而被貶為江州司馬,受到嚴重打擊,思想上由“兼濟天下”轉為“獨善其身”。這時,他為避免在朝為官受到黨爭之禍,主動要求而得外任杭州刺史,心情恬靜。

3.先要求學生參看註釋閲讀這首詩,再指定學生朗讀,然後引導學生進行分析。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一句照應詩題,點明瞭春行的處所——描寫的對象。二句用“初”修飾“平”,表現出湖水新漲的態勢,透露出了早春的氣息(板書:點明處所透露早春氣息)。

(2)第三、四句運用哪些關鍵詞語描寫出了什麼樣的風光?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這對偶句,“鶯”、“燕”兩種美好禽鳥對舉(板書:鶯燕對舉)。用“早”修飾“鶯”,前面又冠以“幾處”,表明鶯的數量尚少;用“新”修飾“燕”,前面又加上“誰家”,表明燕的數量猶稀;表現出了早春的特徵。早鶯“爭”暖樹,描寫出春寒料峭、鶯聲婉轉、互爭暖樹的景象;新燕“啄”春泥,描寫出濕泥鬆軟、燕語呢喃、築巢育雛的景象。從而描寫出了生意盎然的早春風光(板書:風光生意盎然)。

(3)第五、六句運用哪些關鍵詞語描寫出了什麼樣的圖景?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這對偶句,香花和芳草並列(板書:花草並列)。用“亂”修飾“花”,表現出香花繁茂,奼紫嫣紅;用“淺”修飾“草”,表現出芳草初生,鮮嫩碧綠。在“欲迷人眼”前面加上一個“漸”字,在“能沒馬蹄”前面加上一個“才”字,描寫出香花將愈開愈豔麗,芳草將越長越茂盛,生機無限的早春圖景(板書:圖景生機無限)。

(4)第七、八句和前面的詩句構成了什麼樣的關係?具有什麼樣的表現力量?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這兩句再次照應詩題,寫出詩人緩步行走所至,在前面描寫一處景色的基礎上,盪開筆鋒,轉而寫到別處。“最愛”二字表明,寺北亭西固然鳥語花香,春色喜人,湖東景色更是別具風姿,引人入勝。從而塑造出了詩人自身緩步觀景、欣然陶然的形象(板書:緩步行走欣然陶然觀景)。

這首詩描寫西湖早春風光,塑造出詩人自身欣然陶然觀景的形象,創造出春色喜人、生意盎然的意境,抒發了喜愛早春風光、恬靜閒適自得的感情(板書:喜愛春光恬靜閒適)。

5.由描寫西湖早春景色的《錢塘湖春行》引出描寫西湖盛夏景色的《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板書詩題)。

6.先要求學生參看註釋閲讀這首詩,再指定學生朗讀,然後引導學生進行分析。

可分兩層:前兩句為一層,讚歎西湖六月風光;後兩句為一層,描寫西湖六月風光(板書:先讚歎後寫景)。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到底是六月中的西湖,風光和其他時節大不相同。詩人步出淨慈寺,一看眼前景色,不由脱口讚歎。這讚歎不但振起下兩句的寫景,而且吸引讀者欣賞下文的寫景。“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似與天接的蓮葉呈現出一望無際的碧綠,朝陽映照下的荷花顯得特別豔紅,描繪出了一幅朝陽旭照、紅碧交輝的濃豔圖景。這樣先讚歎,後寫景,突出了景色的濃豔引人。讀者讀了寫景的詩句,自要回味前面讚歎的語言,產生了一種耐人回味的藝術效果(板書:圖景濃豔耐人回味)。

第4篇

1.反覆朗讀,同時在梳理完讀音後注重文言實詞與虛詞的積累.

2重點分析老婦人的話對錶達中心的作用,學習通過敍述故事、刻畫人物反映社會現實、表達思想感情的寫作方法。

學習者特徵分析(學生對預備知識的掌握瞭解情況,學生在新課的學習方法的掌握情況,如何設計預習)鑑於學生文言功底薄弱,加之對文言文的排斥,所以還是以文言基礎為準。佈置以下預習作業:

1.查詢作者相關資料,瞭解作者的經歷,收集作者的故事,明白此詩的背景來歷。

2.梳理字音,自行對照標註進行文言實詞和虛詞的字詞翻譯。

3.匯成連貫的句子翻譯。(不會翻譯的或有問題的地方進行標註)

4.全班分為兩大組,根據本課內容自行準備一個短劇。四、教學過程(設計本課的學習環節,明確各環節的子目標)教學過程:

1.讓學生講述與杜甫有關的小故事(慢則一則,快則兩則)。

3.讓學生簡單介紹杜甫(提示:尤其要有最基本的文學常識)及作品背景來歷

教師補充明確:唐肅宗乾元二年(759)春,郭子儀等九節度使六十萬大軍包圍安慶緒於鄴城,由於指揮不統一,被史思明援兵打得全軍潰敗。唐王朝為補充兵力,便在洛陽以西至潼關一帶,強行抓人當兵,人民苦不堪言。這時,杜甫正由洛陽經過潼關,趕回華州任所。途中就其所見所聞,寫成了《三吏》、《三別》。《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

1.聽朗讀,梳理字音及節奏,之後學生齊讀課文。教師點撥後用幻燈片明確。(在本課最後還要進行朗讀提升:有感情的朗讀)。

2.要求學生看課文註解,理解全文大意,整體感知。教師出示重點文言詞彙進行提問並最後明確於幻燈片。

(1)《石壕吏》講述了一件什麼樣的事?學生回答後教師點撥明確。

明確:它講的是唐肅宗乾元二年,唐朝窮兵黷武,為補充兵力以平定安史之亂,便在洛陽以西至潼關一帶,強行抓人當兵,人民苦不堪言。

(2)《石壕吏》作為敍述詩,其敍述的時間,地點,人物,前因,後果分別是什麼?搶答形式進行。

(3)根據內容如何進行分段。學生回答後教師板書,並分析如此分段的原因,對所有課文分段的技巧進行

徵兵作戰一般都要健壯的青年,然而一句“老翁逾牆走”卻又告訴了我們什麼?

學生暢所欲言,言之有理教師均予以肯定,並提示學生一定要聯想。最後教師明確於多媒體。

1.對於徵兵一事,老嫗的哭訴有哪些?這些哭訴內容又説明了或是反應了什麼?請同學們在回答相應詩句時進行有感情的朗讀,其他同學評價。老師點評。

2.面對老嫗的哭訴,官吏有什麼反應?在對話中,酷吏和老嫗的形象是怎樣的?學生回答後教師總結明確。

第5篇

2、通過朗讀把握《石壕吏》的思想內容與的作者情感。

2、給文章定朗讀基調:寫了一個什麼故事?朗讀語氣該是怎樣?

?設計意圖:本人感覺詩歌的學習必須從朗讀入手,好的朗讀是進入“情”的關鍵,進入“情”後才能更好的理解認識作品。因此這個環節是本節課不可缺少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是激發學生興趣和下個教學環節的重要鋪墊。】

2、為什麼捉人?捉何人?老婦人又是怎樣的一個人(文章中是怎樣描述的)?

明確:打仗抓人;抓壯年男子;“老嫗力雖衰”(看圖)

3、為何連這樣一個年老力衰的老夫人都不放過?(多媒體展示寫作背景)

明確:通過了解背景後重點介紹杜甫是將途中所見所聞,寫成了《三吏》、《三別》。《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要求學生複習文學常識:《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關吏》 《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再者結合當時時代背景介紹杜甫的詩為什麼稱是“詩史”。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頭逾牆走,老婦出門看。”

表明縣吏捉人手段的狠毒,在人們都已經入睡的黑夜,來了個突然襲擊。

總結;一段為後面老婦的致詞埋下伏筆,也交代了致詞的由來,是事情發展的開端。

這兩句十分形象地寫出了吏和婦的尖鋭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可強烈的對照;兩個“一何”更加有力地渲染出縣吏如狼似虎的蠻橫氣勢,併為老婦以下的訴説醖釀出了悲痛的氣氛。婦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來的`。聽婦前致詞一句承上啟下,那聽是詩人在聽,那致詞時老婦苦啼着回答縣吏的怒呼。

?設計意圖:這個部分是全詩的開端,本人在這裏介紹了作者的寫作背景及設計一些簡單的小問題,目的是讓學生能準確的把握住當時的時代氣氛,初步感知吏呼一何怒與婦啼一何苦。】

(1)、把吏和婦人的對話用現代文的方式陳述(意圖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2)、讓同學進行即興表演,揣摩人物形象。(意圖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總結:這二、三兩段是本文的重點,就是老婦致詞的內容,事件在這裏也達到了高潮。

(3)最後一段的寫作意圖(提問:如果去掉後會有怎麼的效果?)

夜久表明老婦哭訴時間長,可以看出縣吏的兇狠。如聞二字一方面老婦這家的悽苦絕望,另一方面也顯示出詩人以關切心情傾耳細聽,通夜未能入睡。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兩句,收盡全篇,於敍事中含有無限深情。老婦被帶走後這家到底會怎樣?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的餘地。是事件的結局。

?設計意圖:這部分本人認為老婦與吏的對話是本節課的重點,所以設計了兩個帶有趣味性的學生展示環節,目的是在互動中化繁為簡,從而使二者的形象直觀的呈現出來。再者結尾部分通過本人啟發性的情感引導來培養學生關注現實、關注民生的人文素養。】

通過這首“詩史”詩,我們可以想象下老婦被帶走後在軍中的生活,再試着想想孤苦伶仃的老翁又會是什麼樣子?他們還能再見面麼?因此,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是多麼的不易,望大家珍惜。

第6篇

古體詩是六朝以前通行的詩體,不必講究平仄、對仗,是一種較少拘束的詩體;而古詩又因時代不同有所差異,一般而言,六朝以前的古體詩限制較少;唐宋以後,又受近體詩間接影響,免不了參雜了近體詩的平仄、對仗與語法。古體詩又稱古風,可分為七種:1.四言2.五言3.七言4.五七雜言5.三七雜言6、三五七雜言7、錯綜雜言(請你在課後就上述七種體制各找一首)

三、速讀詩歌,解釋黑體字,理解詩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2、通過這個故事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請在文中找出語言根據來説明)

五、朗讀詩歌,體會加點詞的意境(表達效果)

1、本詩中為何不説徵兵、點兵、招兵,而説“捉人”?

2、“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這兩句是何寫法,有何作用?

4、詩中意味深長的詞句還有很多,請再舉一例並作分析。

1、有人認為老婦的話不是一口氣説出來的,而是吏一步一步逼問出來的。試據此想象吏與婦對話的情景。

2、如果你當時在場,你最想對差吏説的`一句話是什麼?你又想對老嫗一家説些什麼?

1、閲讀杜甫“三吏”“三別”的另外五篇文章,用心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提示]石壕吏和老婦人是詩中的主要人物,要立於善於運用想像來刻畫他們各自的動作、語言和神態。

第7篇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自《詩經》起,經兩漢、六朝、唐宋元明清,到現在,將這些詩堆疊排列起來就像那蜿蜒起伏的長城,讀這些詩就像長城那樣綿延不絕。詩歌是情感的產物,不同的地點,不同的時間……都會產生不同的心情,創造出不同的詩篇。今天就讓我們來踏尋古人的足跡,推測名人心情,欣賞名作之境界。

4、由學生提出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師生共同解答並翻譯全詩。

國都殘破,山河依舊,長安的春天草木深深。感傷國事,見花而濺淚;悵恨離別,聞鳥而驚心。戰亂烽火已持續三個月,一封家書可抵萬兩黃金。憂而搔頭,白髮一天天短少,簡直掛不住束長的簪針。

⑴本詩是在什麼背景下寫的?抒發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春望》寫於安史之亂之後。當時,唐朝首都長安已被叛軍安祿山佔領,唐玄宗帶着楊貴妃逃往四川。詩人目睹破碎衰敗的祖國,黯然神傷,抒發了國破家亡、憂國思親的沉痛悲苦之情。

明確:詩的首聯寫望中所見。長安城被叛軍攻破後,遭到了驚人的破壞。叛軍焚燒軍宮室,殺戮無辜,人民朝不保夕,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國破山河在”,山河依舊,世事全非,失陷後的長安“城春草木深”。春天本是明媚的,然而戰亂中的長安城卻是草木叢生,一片悽風苦雨。詩意形象生動,情感極其沉痛。

詩的頷聯是分寫,通過花和鳥兩種事物寫春天。“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詩人睹物傷情,見到開放的鮮花,也禁不住悲愴濺淚;聽到鳥兒的啼叫,也禁不住魂悸心驚。

“烽火連三月”,烽火連天,殺伐不斷,詩人遠離家眷,由於戰事緊張,音信隔絕,更覺“家書抵萬金”,在那種兵荒馬亂的歲月,一封普通的家書是多麼難得、多麼珍貴啊!

詩的尾聯總寫憂國思家的感情,刻畫了一個典型的藝術形象。詩人滿頭白髮如雪,因焦慮憂愁而頻頻搔首。這一細節描寫,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現了詩人的內心世界。

明確:全詩觸景傷懷,將憂國思親的情懷藴含在形象的描寫之中,情景交融,感人肺腑。

杜甫在25歲的時候,他父親杜閒在山東兗州任司馬,他曾借省親之機去山東各處遊歷,這首詩就是那個時期寫的。我們讀杜甫“安史之亂”後的詩作,往往會覺得他是個沉鬱寡歡的老人;可是,讀這一首感覺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氣都將使你感奮不已。

分兩步:先通過解題使學生達到整體感知;後逐句詮釋。

整體感知。問:詩題叫《望嶽》,可見作者並未登上泰山,詩中句句都是寫“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遠有近,有虛有實。試以兩句為一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樣的不同。(“岱宗”兩句是遠望;“造化”兩句是近望;“蕩胸”兩句是細望;“會當”兩句是極望。)按:這是仇兆鰲的説法,“極望”一語,學生不易理解,無妨改為“俯視”。

逐句詮釋(按:此詩非律詩,不可使用“頷聯”“頸聯”等名稱)

“岱宗”兩句。問:“夫”是個虛詞,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麼樣)上,試比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語氣上有什麼不同?(加“夫”則驚奇、讚歎之情更明明,也更強烈。)泰山之北為故齊地,之南為故魯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無論從北或是從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詩人這樣寫有什麼用意?(形容泰山極高極遠。)

“造化”兩句。問:“神秀”,指英靈之氣,這是古人的説法。試聯繫前面一句説説這句的意思。(泰山如此高遠,是天地間英靈之氣聚集的結果。)“陰陽”一句又是什麼意思呢?(據註釋作答,再補充説明:山前為陽,日光先臨,故易曉;山後為陰,日光不到,故易昏。)這是形容泰山高與天齊。

“蕩胸”兩句。大意已見註釋。問:這兩句寫詩人望嶽所見,試作具體描述(泰山中天門以上時有云團浮現,或高或低,故謂之“層雲”;鳥亦時常出沒于山谷間,須睜大眼細望才能見。)表現了詩人怎樣的心情?(嚮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兩句。

“會當”兩句。絕頂,極頂,指玉皇頂。問:詩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卻能“一覽(全都看到)眾山小”,這説明了什麼?(這是詩人神遊玉皇頂之所見,故謂之虛景。)

杜甫一生極為坎坷,特別是在安史之亂髮生以後,他四方飄泊,居無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後三年裏竟至以舟為家,他一生寫詩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寫於這動盪不安的生活之中。讀過這首詩後,你對杜甫有怎樣的認識?能找到他取得如此偉大成就的原因麼?

唐肅宗至德元載(756)六月,安史叛軍攻下唐都長安。七月,杜甫聽到唐肅宗在靈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頓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肅宗。途中叛軍俘獲,帶到長安。因他官卑職微,未被囚禁。《春望》寫於次年三月。

詩的前四句寫都城敗象,飽含感歎;後四句寫心念親人境況,充溢離情。全詩沉着藴藉,真摯自然。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開篇即寫春望所見:國都淪陷,城池殘破,雖然山河依舊,可是亂草遍地,林木蒼蒼,一個“破”字,使人怵目驚心。繼而一個“深”字,令人滿目悽然。司馬光説“‘山河在’,明無餘物矣;‘草木深’,明無人矣。”(《温公續詩話》)詩人在此明為寫景,實為抒感,寄情於物,託感於景。為全詩創造了氣氛。此聯對仗工巧,圓熟自然,詩意翻跌。“國破”對“城春”,兩意相反。“國破”的頹垣殘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對舉,對照強烈。“國破”之下繼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城春”原當為明媚之景,而後綴以“草木深”則敍荒蕪之狀,先後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極贊此聯説:“對偶未嘗不精,而縱橫變幻,盡越陳規,濃濃淡淡,動奪天巧。”《唐音癸籤》卷九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兩句一般解釋是,花鳥本為娛人之物,但因感時恨別,卻使詩人見了反而墮淚驚心。另一種解釋為,以花鳥擬人,感時傷別,花也濺淚,鳥也驚心。兩説雖則有別,其精神卻能相通,一則觸景生情,一則移情於物,正見好詩含藴之豐富。

詩的前四句,都統在“望”字中。詩人俯仰瞻視,視線由近而遠,又由遠而近,視野從城到山河,再由滿城到花鳥。感情則由隱而顯,由弱而強,步步推進。在景與情的變化中,彷彿可見詩人由翹首望景,逐步地轉入了低頭沉思,自然地過渡到後半部分——想望親人。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自安史叛亂以來,“烽火苦教多信斷”,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戰火仍連續不斷。多麼盼望家中親人的消息,這時的一封家信真是勝過“萬金”啊!“家書抵萬金”,寫出了消息隔絕久盼音訊不至時的急切心情,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鳴,因而成了千古傳誦的名句。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遠方的慘慼之象,眼望面前的頹敗之景,不覺於極無聊之際,搔首躊躇,頓覺稀疏短髮,幾不勝簪。“白髮”為愁所致,“搔”為想要解愁的動作,“更短”可見愁的程度。這樣,在國破家亡,離亂傷痛之外,又歎息衰老,則更增一層悲哀。

這首詩反映了詩人熱愛國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脈貫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遊離,感情強烈而不淺露,內容豐富而不蕪雜,格律嚴謹而不板滯,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鏗鏘作響,氣度渾灝,因而一千二百餘年來一直膾炙人口,歷久而不衰。

2、有人認為老婦的話不是一口氣説出來的,而是吏一步一步逼問出來的。試據此想象吏與婦對話的情景。

1、學習通過敍述故事、刻畫人物反映社會現實、表達思想感情的寫作方法。

3、認識戰亂給人民帶來的嚴重災難,體會自然風光、名勝佳處各具獨特美景。

?石壕吏》這首敍事詩,敍述官吏夤夜捉人,老婦啼訴語言和她的被捉,表現出老婦一家的悲慘遭遇,反映了安史之亂給人民造成的嚴重災難,體現了詩人對苦難人民的深刻同情

差吏夤夜捉人的兇殘,老婦形象的悽苦,她家遭遇的悲慘,詩篇社會意義的深刻,詩人對苦難人民的同情。

1、由教學過的讚美古代巾幗英雄的《木蘭詩》,引出將教學的反映戰亂中人民苦難的《石壕吏》(板書詩題)。

這首詩創作於唐肅宗乾元年(759)。當時唐軍60萬在鄴城被叛軍打敗,127;唐王朝為了補充兵力,便在四處大肆抓人當兵,人民苦不堪言。杜甫在安史之亂爆發以後,曾被叛軍俘虜,夾在難民當中奔走,和人民一起負荷着時代的痛苦,思想感情和人民貼得更緊。這一年,他從華州往洛陽探視,在返回華州途中親見差吏將老人、少年、結婚才一天的青年,都統統抓去當兵,心情沉痛激憤,就創作出了《三吏》、《三別》。這組詩篇鏡子般地反映了當時的戰亂社會現實,《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

3、要求學生參看註釋,理解詞義、句意、全詩大意。

“暮投石壕村”,由詩人投宿地點,點明故事發生的地點,表明詩人目擊耳聞了故事的始末(板書:目擊耳聞)。

“有吏夜捉人”是詩篇的關鍵句。是“捉人”,而不是“徵兵”、“招兵”,已經表明差吏強抓老百姓當兵;前面又加上一個“夜”字,更表明差吏時常抓人,以致白天難以抓到,就趁夜深人睡來搞突然襲擊,兇狠殘酷。這一句揭開了故事的序幕,故事也循此而展開(板書:兇殘夜捉揭開故事序幕)。

“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表明差吏夜間抓人,連老翁也一樣抓走,已經屢見不鮮;所以老翁夜間一聞捶門聲音,就顧不得年邁體衰、腿腳不靈,趕緊爬牆逃走,而由老婦出門應付。這深刻地揭示出戰禍連綿、差吏殘酷抓人、人民睡卧不得安寧的情景,揭示了老婦一家悲慘遭遇的社會環境。

①第2段兩句詩的用詞具有什麼樣的表現力量?體現了詩人什麼樣的感情?127;在這兩段中起着什麼作用?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一“怒”,一“苦”,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兩個“一何”,加強了感情色彩:既表現出“吏呼”咆哮如雷,“婦啼”悲傷悽苦,又體現了詩人強烈憎惡差吏、深刻同情老婦的感情。這兩句詩統領着第3127;段老婦苦啼申訴的記敍(板書:苦啼申訴)。課本編者把這兩句詩獨立成段,也是意在強調吏之怒、婦啼之苦和統領後文的作用。

②第3段只是敍述了老婦的苦啼申訴。127;差吏是在一直靜聽老婦的苦啼申訴而沒有怒呼咆哮嗎?這是一種什麼寫法?

差吏決不是一直靜聽老婦的苦啼申訴而沒有怒呼咆哮。這裏是實寫老婦的苦啼申訴,虛寫差吏的怒呼咆哮,以實現虛,在老婦苦啼申訴的幾層意思之間暗含着差吏的怒呼咆哮。

③老婦的苦啼申訴包含幾層意思?從中體現着什麼樣的進程?

老婦的苦啼申訴包含三層意思,從中體現着老婦不斷苦啼申訴,差吏不斷怒呼咆哮的進程。

“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表明老婦的三個兒子都上了戰場,兩個兒子已經戰死,她家已為那場戰爭作出巨大犧牲,論理論情都不應再到她家捉人了。“且偷生”,表明“存者”也生命毫無保障,更無生趣;“長已矣”,表露了對死去親人的無限哀思。老婦沉痛地申訴這些,意在喚起差吏的惻隱之心,高抬貴手。但是差吏不為所動,繼續怒呼,逼着要人,逼出老婦進一步的苦啼申訴。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表明老婦家中只有個吃奶的小孫子一個孤兒,和因乳孫而未去的衣服破爛的一個寡媳,家庭情況倍極悽慘(板書:家庭悽慘)。老婦申訴這些,意在喚起差吏的憐憫之情,網開一面。但是兇狠差吏仍然不為所動,繼續怒呼,逼着要人,甚至要捉走寡媳,逼得老婦説出下面的話。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表現出老婦為了避免年邁丈夫、乳孫寡媳被捉,被逼得只能挺身而出,自請應役了(板書:被逼自請應役)。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從寡媳低微悲苦的哭泣聲,暗示出老婦已被捉走(板書:老婦被捉)。“夜久”,反映出差吏不滿足於捉走老婦,百般威逼,老婦再三啼請自己應役的漫長過程,“如聞”,表現出詩人一直在關切傾聽幕慘劇的發展,徹夜未能入睡。

“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呼應開篇的'“暮投”,一個“獨”字,表明昨暮投宿,老翁老婦雙雙接待,今晨登程,只有老翁一個相送,老婦已被去承擔那根本不應由她承擔的徭役了。相送者、被送者的悽慘心情都無法表述。言簡意深,悽情綿綿無盡(板書:慘別老翁悽情綿綿無盡)。

詩人怎親以目擊耳聞者的身份寫出這首詩?產生着什麼樣的藝術效果?

開篇句“暮投石壕村”,為以目擊耳聞者身份敍述故事作好了鋪墊;結尾段“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表明一直在關切傾聽故事的發展:表明了詩人確是故事的目擊耳聞者。除中間主體部分用兩個“一何”表達憎惡差吏、同情老婦的強烈感情以外,通篇都只是平實地敍述故事情節、人物語言,再沒有什麼議論抒情的詩句。通過故事情節、人物語言,展現出老婦一家的悲慘遭遇,塑造出老婦的悽苦形象,控訴了官府捉人的兇狠殘酷,反映了黑暗滲淡的戰亂現實,表現了對苦難人民的深刻同情(板書:反映戰亂現實同情苦難人民)。

杜甫在25歲的時候,他父親杜閒在山東兗州任司馬,他曾借省親之機去山東各處遊歷,這首詩就是那個時期寫的。我們讀杜甫“安史之亂”後的詩作,往往會覺得他是個沉鬱寡歡的老人;可是,讀這一首感覺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氣都將使你感奮不已。

分兩步:先通過解題使學生達到整體感知;後逐句詮釋。

整體感知。問:詩題叫《望嶽》,可見作者並未登上泰山,詩中句句都是寫“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遠有近,有虛有實。試以兩句為一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樣的不同。(“岱宗”兩句是遠望;“造化”兩句是近望;“蕩胸”兩句是細望;“會當”兩句是極望。)按:這是仇兆鰲的説法,“極望”一語,學生不易理解,無妨改為“俯視”。

逐句詮釋(按:此詩非律詩,不可使用“頷聯”“頸聯”等名稱)

“岱宗”兩句。問:“夫”是個虛詞,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麼樣)上,試比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語氣上有什麼不同?(加“夫”則驚奇、讚歎之情更明明,也更強烈。)泰山之北為故齊地,之南為故魯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無論從北或是從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詩人這樣寫有什麼用意?(形容泰山極高極遠。)

“造化”兩句。問:“神秀”,指英靈之氣,這是古人的説法。試聯繫前面一句説説這句的意思。(泰山如此高遠,是天地間英靈之氣聚集的結果。)“陰陽”一句又是什麼意思呢?(據註釋作答,再補充説明:山前為陽,日光先臨,故易曉;山後為陰,日光不到,故易昏。)這是形容泰山高與天齊。

“蕩胸”兩句。大意已見註釋。問:這兩句寫詩人望嶽所見,試作具體描述(泰山中天門以上時有云團浮現,或高或低,故謂之“層雲”;鳥亦時常出沒于山谷間,須睜大眼細望才能見。)表現了詩人怎樣的心情?(嚮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兩句。

“會當”兩句。絕頂,極頂,指玉皇頂。問:詩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卻能“一覽(全都看到)眾山小”,這説明了什麼?(這是詩人神遊玉皇頂之所見,故謂之虛景。)

杜甫一生極為坎坷,特別是在安史之亂髮生以後,他四方飄泊,居無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後三年裏竟至以舟為家,他一生寫詩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寫於這動盪不安的生活之中。讀過這首詩後,你對杜甫有怎樣的認識?能找到他取得如此偉大成就的原因麼?

唐肅宗至德元載(756)六月,安史叛軍攻下唐都長安。七月,杜甫聽到唐肅宗在靈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頓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肅宗。途中叛軍俘獲,帶到長安。因他官卑職微,未被囚禁。《春望》寫於次年三月。

詩的前四句寫都城敗象,飽含感歎;後四句寫心念親人境況,充溢離情。全詩沉着藴藉,真摯自然。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開篇即寫春望所見:國都淪陷,城池殘破,雖然山河依舊,可是亂草遍地,林木蒼蒼,一個“破”字,使人怵目驚心。繼而一個“深”字,令人滿目悽然。司馬光説“‘山河在’,明無餘物矣;‘草木深’,明無人矣。”(《温公續詩話》)詩人在此明為寫景,實為抒感,寄情於物,託感於景。為全詩創造了氣氛。此聯對仗工巧,圓熟自然,詩意翻跌。“國破”對“城春”,兩意相反。“國破”的頹垣殘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對舉,對照強烈。“國破”之下繼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城春”原當為明媚之景,而後綴以“草木深”則敍荒蕪之狀,先後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極贊此聯説:“對偶未嘗不精,而縱橫變幻,盡越陳規,濃濃淡淡,動奪天巧。”《唐音癸籤》卷九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兩句一般解釋是,花鳥本為娛人之物,但因感時恨別,卻使詩人見了反而墮淚驚心。另一種解釋為,以花鳥擬人,感時傷別,花也濺淚,鳥也驚心。兩説雖則有別,其精神卻能相通,一則觸景生情,一則移情於物,正見好詩含藴之豐富。

詩的前四句,都統在“望”字中。詩人俯仰瞻視,視線由近而遠,又由遠而近,視野從城到山河,再由滿城到花鳥。感情則由隱而顯,由弱而強,步步推進。在景與情的變化中,彷彿可見詩人由翹首望景,逐步地轉入了低頭沉思,自然地過渡到後半部分——想望親人。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自安史叛亂以來,“烽火苦教多信斷”,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戰火仍連續不斷。多麼盼望家中親人的消息,這時的一封家信真是勝過“萬金”啊!“家書抵萬金”,寫出了消息隔絕久盼音訊不至時的急切心情,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鳴,因而成了千古傳誦的名句。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遠方的慘慼之象,眼望面前的頹敗之景,不覺於極無聊之際,搔首躊躇,頓覺稀疏短髮,幾不勝簪。“白髮”為愁所致,“搔”為想要解愁的動作,“更短”可見愁的程度。這樣,在國破家亡,離亂傷痛之外,又歎息衰老,則更增一層悲哀。

這首詩反映了詩人熱愛國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脈貫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遊離,感情強烈而不淺露,內容豐富而不蕪雜,格律嚴謹而不板滯,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鏗鏘作響,氣度渾灝,因而一千二百餘年來一直膾炙人口,歷久而不衰。

2、有人認為老婦的話不是一口氣説出來的,而是吏一步一步逼問出來的。試據此想象吏與婦對話的情景。

教學後記:學生對詩人生平的瞭解,對融情於景的表現手法理解較好。能激發學生的聯想和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