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語文説課稿4篇 "言傳身教:打開語文之門的精彩説課"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W

本文旨在針對中國小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難點,提供一份全面而實用的“語文説課稿”參考。通過深入分析課文內容和教學目標,結合具體的教學實例和方法,幫助教師們更好地組織和展開課堂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綜合能力。無論是初級階段還是高級階段的教師,都能從中獲得豐富的教學思路和方法。

語文説課稿4篇

第1篇

?論語十則》是九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第一篇課文。它選自於我國儒家經典著作《論語》,《論語》是一本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論的語錄體古籍,作為我國古代文獻中的一部鉅著,作為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產,對我國幾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其豐富的語言精華和深刻的思想精髓,對於心理髮展正處於萌芽狀態的國中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義。 本篇課文《論語十則》,從內容上看,有別於七年級上冊的《論語六則》,側重於闡釋儒家思想的修身之道,學習__意在讓學生了解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精髓,繼承優秀的文化傳統;讓學生了解,我們現在所講的,所遵循的許多做人的道理和古代哲人講的是一脈相承的,從而使學生的思想受到薰陶。

學生已在七年級和八年級學過一定數量的文言文但文言功底都還比較薄弱,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能力及方法、習慣還不成熟,比如:學生在翻譯過程中還是不能準確的抓住重點字詞來翻譯。

我們一再強調要抓住重點字詞來直譯,多數學生卻只能做到意譯,特別是見到句子中的虛詞更是束手無策,像__的“而”字用法,大多數學生能知道它的用法有“錶轉折、表承接、表並列、表修飾”常用的四種,但在原文中翻譯時卻不知道如何翻譯。本班學生共55人,學生心理髮展、個性發展參差不齊。為此,我確立了以下教學目標:

①瞭解孔子、《論語》的有關知識,掌握常用的文言字詞,能用現代漢語翻譯課文。

④培養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能力、方法和習慣。⑤理解課文所藴含的.深刻哲理,並培養學生把所學知識、道理付之於實踐的能力。

採用讀——譯——析的方法來引導學生理解課文,鼓勵學生展開討論、暢所欲言,教師適當點撥、分析。

①理解課文思想內容,讓學生對照課文思想內容反省自己的言行。

②汲取課文的語言精華和思想精髓,在傳統文化的薰陶中學會做一個“三省吾身”“ 見賢思齊”“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人。

1.誦讀法。__所選的儒家經典著作之一《論語》十則,主要是闡釋儒家思想的修身之道,語言簡練,用意深遠。教師指導學生反覆誦讀,營造背誦課文的氣氛,在讀中理解、領會每一則語錄。

2.評點、質疑法。教讀__採用評點式,就字詞、譯文、分析的評點。在教學過程中,啟發學生探究、質疑、積累,調動學習積極性。

3.情景教學法(德育方式)利用語文課文中教人做人的成語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4.採用多媒體的教學手段,擴大教學容量。在教學中,採用多媒體的教學手段來豐富教學,擴大了教學容量。這樣既吸引學生注意,激發學習熱情,又通過直接感知,促進知識的理解和鞏固,符合教育學中的自覺性、直觀性原則。

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並鍛鍊學生的合作能力。

1.這是九年級的學生學習文言文,所以應充分藉助課文註釋和工具書,自己弄清實詞的含義,理解每一則語錄的意思。

3.課文所選各則都藴含深刻的道理,應聯繫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經歷來加深理解

基於學生文言基礎薄弱,接受能力不高,和害怕文言文的心理,因此課時準備我預計是3課時。在具體教學操作過程中,儘量使用多種學法來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 2、説課前準備

教師佈置了課前的預習,內容包括“蒐集有關做人道德修養的格言諺語、整理複習孔子及其儒家學説的概況;瞭解《論語》的主要內容;藉助工具書,通讀全文,嘗試翻譯課文。”這樣的設計是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樹立自我學習意識,從而提高教師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由“同學自由發言,説出有關做人道德修養的格言諺語”來導入,能調動學生的情緒。藉此轉入介紹孔子的相關知識,引出__的學習。

學習字音、字詞的解釋需要靠平時的積累,而句子的翻譯除了要有功底之外還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我稱它為“文言文九字翻譯法”——①留(專有名詞,人名等照譯。)②補(補出省略成分,如主語,賓語)③刪(刪去不譯的詞語)④換(把古詞換成現代詞)⑤調(調整倒裝句句序)⑥選(根據上下文,選用恰當的詞義)⑦譯(譯出實詞、虛詞、活用的詞及通假字⑧固(固定格式的固定譯法)⑨意譯(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直譯不通,用意譯),此外翻譯過程中還應講究“信”“達”“雅”。

?教學中要重視的問題》指出:“語文教學中……要重視積累、感悟、薰陶和培養語感。”國中生剛接觸文言文不久,通過反覆地讀、大聲地讀、氣韻暢達地讀,讀出古味,熟讀成誦,培養學生古文的語感。注意朗讀的語氣、語調和停頓等,感知配樂朗讀時該選怎麼樣的背靜音樂,怎麼樣配合音韻節奏來讀。

先整體感知《論語》十則主要講了什麼道理?然後重點賞析文本(一)至(三)則。每一則都從“實詞、虛詞、譯文、分析”這幾個重點入手,特別是每一則在分析過程中不能忽視了成語的積累與應用。

在這部分所設計的兩個例子都是來自於學生的生活經歷,對於學生來説能引發共鳴,便於理解,能更深刻地理解《論語》所藴含的人生道理,確確實實的做到學以致用。

作業共有三題:①課外收集《論語》中的其它有名的句子。②用我們今天所學的成語各造一個句子,或用這三個成語寫一段話。③整理筆記,做好複習。這三個題目既有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蒐集資料的能力、以及歸納整理能力,同時佈置複習作業也有助於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語文説課稿4篇

第2篇

本課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菁菁校園”,本單元主要以校園歌曲為主愛國是具體的,本單元啟發孩子們從身邊和他們熟悉的生活中,體驗生長在偉大的祖國的懷抱裏多麼美好,多麼令人自豪。“多麼好”的底藴,就是為祖國母親喝彩,感受祖國到處都洋溢着希望的陽光和青春的力量。教學活動的.整體設計圍繞“體驗我們生活的快樂”這個主題展開。本課選取了以學唱《校園的早晨》為教學內容。 2、教材分析

本課所選的音樂作品是清新活潑的校園歌曲《校園的早晨》,該歌曲有著名作曲家谷建芬和音樂人高楓共同創作,80年代曾經在我國校園內分靡一時,現在仍在傳唱,最初是男女二重唱,後有多種版本出現。歌曲的旋律清新活潑、優美動聽。

1、 能力目標:能用輕快明亮的聲音演唱歌曲《校園的早晨》。 2、 認知目標:知道“從頭反覆記號”和“省略跨越記號”“結束記號”在歌曲中的用法以及正確的演唱順序。

3、情感目標:瞭解校園台灣校園歌曲,感受清新、質樸的風格,領略校園歌曲的生活氣息和藝術魅力。

重點:準確而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校園的早晨》,通過欣賞《童年》《同桌的你》等歌曲,充分感受校園歌曲特有的藝術魅力。

難點:歌曲中前八分休止和切分節奏的正確演唱以及各樂句間的緊密銜接。

在整個教學環節中,我以學生為主體、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讓學生充分感受音樂的美感。主要通過欣賞體驗法,聽唱法等來學唱歌曲《校園的早晨》,充分感受校園歌曲的生活氣息和藝術魅力。 五、説教學過程

本課的教學評價我是以表揚和鼓勵為主,隨時引導學生在音樂活動中開展自評互評和老師的隨堂評價,以提高學生的樂感和審美能力。我評價他們的重點是能否積極自信的參與音樂表現、能否與其他的同學協作配合.以上是本課的總闡述,不到之處請多多指正。

第3篇

今天,借我們學科組五環跟進之機,白樹常老師和趙玉玲老師為我們展示了兩節精彩的同課異構課堂教學。這兩位老師風格不同,白老師沉穩老練,屬於內熱型,趙老師生動活潑,屬於外熱型。他們課前精心準備,課上引導深入淺出,學生學得入情入境,課堂上異彩紛呈。

1、對文本解讀深入,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感情隨着語調的變化而變化,或激昂,或低沉,學生隨着老師的引導漸入佳境。 2、凸顯了語用教學。學習了新詞新語法等,老師引導學生練習運用。比如“善”字教學,引導學生説喜歡唱歌的叫“善歌”,喜歡跳舞的叫“善舞”。“峨峨兮若泰山”,引導生練習説句子“皎皎兮若明月”,“依依兮若楊柳”等。

3、課堂節奏張弛有度,動靜搭配。課堂上,有自學,有互動,有寫話,有朗讀,這種有動有靜的節奏感很強,效果也很好。 趙老師的課:

1、層次性體現好,循序漸進,深入淺出。這種層次性體現在教學的每個環節當中。比如在善鼓善聽的句子中,先引導學生想象景物,練習表達,補充資料,體會知音難覓,再次感受相聚的歡樂,再去讀,就有了提升。

2、語文味道濃烈。趙老師引導學生抓漢字特點,體會語言之美,感受藝術之美,這也是本單元的.重點。“琴”字處理,抓字形特點去理解絕弦的意思;“善”字的引導時,也是從字形特點出發,張大嘴巴,美極了,妙計了。這些話説的合情合理,毫不矯揉造作,很自然得體。

3、整堂課淡化講解,突出朗讀,課堂上始終洋溢着朗朗的讀書聲。

兩位老師共同的問題是“兮”字的朗讀,這就是難點,是學生易犯錯的地方,但老師沒抓住,是不是應該在範讀基礎上讓學生體會老師是怎麼讀的,然後老師引導為了突出感情,要拖長音,放慢速度。這樣學生就知道怎麼去讀了。

第4篇

?生命生命》這篇__編排在魯教版語文教材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這一單元以人生為主題,六篇課文都是抒寫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正像居里夫人所説“生活對於任何人都並非易事”,進入國中階段,是人生道路上一個新的起點,也將面對種種困難,這一單元的__告訴我們怎樣對待人生道路上的困難和不幸,是七年級新生非常需要的,從中可以得到有益的啟示。教材中的單元導讀明確指出:這個單元的課文寫的是作者關於人生的憧憬、體驗和思考,閲讀這些__,可以引導學生體味人生、關愛生命。

?生命生命》寫的都是尋常小事:小飛蛾在險境中掙扎,香瓜子在牆角磚縫中長出小苗,“我”靜聽心臟的跳動感受自己的生命,表達了作者在逆境中的頑強樂觀、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讀課文,聯繫自己的生活體驗想想人生的大問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追求美好的人生。這篇散文,語多不贅,盡意而止,非常簡潔,向你娓娓道來生命的真諦,學生認真體會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可以在作文選材方面有所收穫。 本單元是國中學段第一個單元,教學設計時一方面要注意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和生活體驗,另一方面要注意到在起始階段具有定位、定勢的意義,要確認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要努力形成教師引導、組織學生自主地、合作地、探究性地從事學習這種新的學習方式。

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應該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注意教

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根據本課的特點,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確定教學目標如下:

(1)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領會作者的寫作

(2)學習從平常小事中選取典型事例,以小見大的寫法。 (3)啟發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體驗,聯繫相關課外材料,深入思考人生的意義,培養積極的人生態度。

這篇課文初讀並不難懂,為了防止淺嘗輒止,不但要引導學生準確把握文意,而且要比較深入地研究課文,爭取有更多的收穫,所以把通過對三個事例的分析比較,學習以小見大的寫作方法確定為教學重點。指導學生通過合作探究完成這個教學重點。 國中一年級的學生對生命這個沉重話題的理性思考可能很少或者比較膚淺,如何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深入思考人生的問題並且真正有所收穫,不但是學習的重點,也是學習的難點。我主要通過引導學生反覆朗讀,結合課文內容調動自己已有的情感體驗和增加課堂的信息容量的方法來突破這個難點。

“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依據新課程標準這一教學理念,本節課我主要採用以下教學方法實施教學:

1、指導學生朗讀:每一篇__都有其獨特的意藴,只有反覆朗讀,才能領會其深刻而豐富的思想內涵。本節課指導學生反覆朗讀課文,做到語音準確,停頓恰當,初步讀出語氣,在讀的過程中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力求使學生的思想產生共鳴;在讀的過程中辨析作者選材的精當,體會以小見大的寫作手法。

2、討論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3、啟發點撥:七年級新生的學習習慣還有待於養成,對新的教學

方式也不夠熟悉,教師作為教學的引導和組織者應在必要的時候對學生進行啟發點撥,進行學習方法的示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

1、朗讀法: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反覆朗讀課文,體會作者要表

2、討論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合作探究,自主學習。大膽發言,學會圍繞中心明確表達自己的思考。 3、聯繫比較:通過比較分析加強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學習通過各種形式獲取有效信息,提高蒐集處理信息的能力,開闊語文學習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