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孟子》教案7篇 "孟子思想解讀:打造與眾不同的道德教育教案"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67W

《孟子》教案是學習中國傳統思想的重要教材之一,也是中國小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必修內容。教案以《孟子》經典名篇為藍本,深入解讀孟子思想,重點培養學生的愛國、愛人、敬業、誠實、寬容、瞭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素質,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孟子》教案7篇

第1篇

2.能理解文中孟子逐步推理、正反對比闡明自己看法的方式,並能運用這種方式闡明事理;

3.瞭解孟子“與民同樂”的政治思想,並能合理評價這種思想。

1.學情:這篇短文,學生應該能從文中發現全文思想的中心句,進而把握文章主旨。可能使學生感到疑惑的是:孟子只是通過兩次假設性的對比,就能把“與民同樂”的大的觀點論證出來了,是不是有説服力呢?教學上應該聯繫實例,並通過練習,掌握逐步推理的論證方式和正反對比的論證技巧,讓學生自己去感受論述的強度。至於文言詞句,本文在理解上沒什麼難度,應該佈置課堂作業,及時整理。

孟子説過:“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他的這種“民本”思想在《孟子》七章中多有論述。事實上,在戰國時代,各諸侯忙於稱霸,不但沒多少閒工夫來考慮百姓的利益,反而加重對人民的壓迫與剝削。今天,孟子就要站一心“王天下”的齊王面前,向他推銷自己的政治主張。這無疑是一次挑戰,至於結果如何,還是讓我們來看課文吧——

1.用五分鐘時間,對照註釋,口頭翻譯課文。有疑難先作記號,等一會集中討論。

4.思考:本文的主要內容是孟子與齊王的對話,第一節卻寫了莊暴與孟子的對話,這是不是多餘的文字?為什麼?

(明確:不是。①通過莊暴和孟子的回答,引出話題,明確論述的議題,起引子的作用;②莊暴對“王好樂”無言以對,表明話題有難度,反襯出孟子談話藝術的高超。)

(明確:①寫孟子主動發問,提出“好樂”的話題,為轉入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創造條件;②孟子借“為王言樂”,從正反兩方面“與民同樂”的重要性。)

①齊王聽到孟子談到好樂一事時,臉色應該是怎麼的?為什麼會“變色”?

(明確:無標準答案。讓學生自己去推測。可以説“惱怒,恨莊暴轉告孟子”,也可以説“良心發現,羞愧不已”。

②孟子談音樂側重於品位還是側重於音樂的欣賞?為什麼?

(明確:欣賞。孟子善於從對方能夠接受的角度談話,消除對方的反常心理,便於展開自己的論述。這就是求同存異法。)

1.有一個同學熱衷電子遊戲,幾乎不能自拔,請你對他説一番話,運用孟子的談話的技巧,把你想説的寫下來。

2.課堂整理相關文言基礎知識(通假字、一詞多義,特殊句式)

《孟子》教案7篇

第2篇

3.深刻領會憂患能激勵人勤奮,求得生存發展,而享受安樂使人委靡死亡的道理。

4.認識孟子“捨生取義”思想的進步性及其現實意義。

1.積累文言詞句,學習文章中用於敍述和議論的排比句式。

2.領會憂患能激勵人勤奮,求得生存發展,而享受安樂使人委靡死亡的道理。

2.深刻領會憂患能激勵人勤奮、求得生存發展而享受安樂使人委靡死亡的道理。

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説一個有趣的實驗:把一隻青蛙放在冷水裏加温,文火煮,青蛙死了;把一隻青蛙扔進沸鍋裏,青蛙一躍跳出了沸鍋,青蛙活了。這個實驗説明了一個什麼道理呢?下面我們到孟子的文章中去找一找答案。

如:“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説/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採用了排比的句式,用於本段的議論,增強了論辯的氣勢。

2.課文連舉古代六位名人的事例,他們的共同點是什麼?

説明了要想成才必先經歷磨鍊,只有經過磨鍊才能有所作為。

經受磨鍊的好處。個人成才的主觀條件(徵於色,發於聲)和客觀條件(思想、生活、行為)。從國家存亡的反面來論述受磨礪的好處(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得出的結論句是“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1.在本文中,孟子提出了怎樣的人才觀?怎麼理解這一人才觀?

他認為人才要在困境中磨鍊造就。優越的條件容易消磨人的意志,腐蝕人的健康肌體,使人喪失成功的上進心;而艱苦的環境,坎坷的道路,卻能磨鍊人的意志,增長人的上進心。美國劇作家帕特里克説的“痛苦使人思索,思索使人明智,智慧使人生命持久”,足以説明逆境的優越性。

2.文中提出擔當大任的人必須經過艱苦生活的磨鍊。請同學們落筆補充一些例子,説説你的看法。

(在這一環節中,學生可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或認識,用一些實例驗證本文所説的觀點,也可以談一些自己的體會。)

韓信受胯下之辱成將軍;愛迪生經歷上千次實驗發明了電燈;諾貝爾發明炸藥,實驗中多次被炸傷;貝多芬耳聾後寫出《命運交響曲》;居里夫人發現了鐳元素;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鄧小平等領導人開創了新中國的歷史;張海迪高位截肢自學了四國外語……

1.這篇文章是一篇典型的議論文,文章的第2自然段從正、反兩方面論述了個人成才與國家存亡的道理。

1.歸納整理本課的字詞,瞭解作者的觀點、主張,並進一步熟背課文。

2.根據你對文章的理解,並結合社會現實寫一篇500字左右的感悟。

3.課外閲讀《孟子》的其他文章,體會孟子的雄辯文風。

從《生於憂患 死於安樂》中我們領略了孟子文章語言的犀利,他的文章論辯性極強,設喻舉例皆從身邊事入手。他就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某人因手指彎曲不如別人,四處求醫,由此引出下面的論述:

指不若人,則知惡之;心不若人,則不知惡,此之謂不知類也。

(參考:手指(彎曲)不如別人,便知道討厭它,思想不如別人,卻不知道討厭它,這就是所謂的不明事理。)

善於運用比喻來陳説事理,辯論是非,既能引起人們的注意,又增強了説服力。《魚我所欲也》一文就較好地體現了這些特點。

2.請3名學生朗讀課文的3個自然段,然後請其他學生指出讀錯的字詞。

3.教師板書本課中的生字、通假字,全班齊讀(或指名讀)。

5.學生自讀課文,參考註釋理解文章大意,有不懂之處(字、句)可以勾畫出來,準備進行質疑;有特別欣賞的語句也請勾畫下來,準備進行交流。

6.請兩三名學生説説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不要求字字落實)。

前面我們説過,《孟子》文章的特點是氣勢充沛,感情強烈,富於鼓動性,有很強的感染力和説服力。通過剛才的整體感知,同學們一定有所感受。那麼這篇文章所要論證的中心論點是什麼呢?

人要時刻保有“本心”,在生和義面臨抉擇的時候,要做到捨生而取義。(如果學生接受起來有困難,也可以在分析完課文之後再落實。)

關於《魚我所欲也》的論點,歷來對“捨生取義”和“保有本心”這兩種觀點爭論不休,其實這兩個觀點並不矛盾。放到《告子上》全文裏看,本文講的是每個人都有“本心”,無論在什麼情況下,人都應該保有自己的“本心”。只要“本心”在,即使在生死關頭,人也能經受住考驗,做到捨生取義;而如果喪失了“本心”,人就會做出貪利忘義的事來。另外,對本文的結構進行一番分析,我們也可以看出,在第1自然段裏,作者用比喻的方式引出“捨生取義”的觀點,並分別從正面和反面加以闡明“捨生取義是人的本性”這個論點。但在實際生活中,確實存在着見利忘義的人,這是孟子所不能否認的,必須對這種情況作出解釋,於是有了第2、3自然段講的有的人“失其本心”,這是對中心論點的補充説明。作者用一般的人和乞丐都不肯接受“嗟來之食”的故事證明人人都有“本心”,用“不辨禮義”接受“萬鍾”的故事概括失去“本心”的人的慣有行為,並對此進行批評和嘲諷。但在闡述過程中,孟子仍然強調了捨生取義是人的本性。他連説幾句“鄉為身死而不受”,如今卻為了“宮室之美”“妻妾之奉”和“所識窮乏者得我”而受之,意謂那些人本也有捨生取義之心,只是後來為了自己的私利,喪失了他們的本性。因此從課文整體上看,“人應該保有捨生取義的本心”是本文論述的中心。

(重點解決“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闢患而有不為也”和“萬鍾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的意義。)

4.文中兩次提到“心”,在第1自然段中説:“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在文章最後又説:“此之謂失其本心。”兩句中“是心”“本心”各指什麼?

“本心”就是能夠做到“捨生取義”的心,“是心”就是“這樣的心”,其義與“本心”相同。

(在學生質疑時,教師可適當拓展孟子的“性善説”。《告子上》的主要內容是闡明“性善説”。所謂“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這種善的天性,就是人的“本心”。“本心”不可小視,因為它們分別是“仁義禮智”這幾種道德的萌芽狀態。)

在人生面臨抉擇時,應當具備怎樣的價值標準?孟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應當摒棄自私自利之心,將正義、道義放在首位,這也就是保有“本心”。

2.檢查對字詞的理解。或者由學生相互出題,考查對字詞及語句的理解情況。

1.分組朗讀文中的排比句和對偶句,欣賞整齊而又有變化的句式美;嘗試刪除某個句子,而後再讀,體會文章論説的氣勢;進行演講式背誦,感受其表達效果。

2.跳讀課文,找出為論證中心論點作者使用了哪些不同的論證方法,並思考本文作者的寫作意圖。

(1)論證方法:比喻論證和道理論證(第1自然段)、舉例論證和對比論證(第2自然段)。

(2)作者的寫作意圖:讚頌時刻保有“本心”的人,在面臨人生的抉擇時,將正義放在首位,而摒棄利己的做法。

對比閲讀以下幾則材料,聯繫課文説説它們各自表現了怎樣的價值取向。

材料一: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

材料二: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匈牙利·裴多菲)

材料三: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材料四: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夏明翰)

(以上材料供教師根據具體情況選用,目的在於促使學生要正確對待生與死、義與利。)

在幾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魚和熊掌“不可得兼”的問題和應當“捨生取義”的觀點,那麼在我們現代社會,面對愈來愈多的誘惑,面對人生的各種考驗,我們應當做出怎樣的選擇呢?

(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思考,對學生進行價值觀教育。)

2.在課外查閲有關孟子、《孟子》的資料,“嗟來之食”的故事以及吳晗的《談骨氣》。

第3篇

3. 讓學生認識我國古哲人的非凡才智和他們對我國和世界文化的發展作出的貢獻,進一步增強民族自豪感。

有一個成語,它比喻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急於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這個成語叫做——拔苗助長,這個成語出自哪本書?—— 《孟子》.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孟子》中的文章。孟子是戰國時期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主張“仁政”.我們今天要學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也體現了這種精神。

學生形成4人討論組討論,時間8 分鐘.幻燈機提示可討論的內容.教師巡視,適當解疑,提醒少言寡語者,提示討論的時間,要求各討論組a層次負責人注意把握進度。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的時令比不上有利的地理環境,有利的地理環境比不上人心齊.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擁有仁義道德的人就能得到廣大羣眾的支持,缺少仁義道德的人就會很少人幫助.

⑴本文論點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還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通過我們對字詞的理解,通過我們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我們都知道孟子很重視人和,不可否認,天時和地利都具與一定的重要性,但是最重要的還是人和,要做到人和,就要重視實施仁政,而不可靠“封疆之界”、“山溪之險”、和“兵革之利”.

3. 判斷中心論點.: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還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 理解孟子的思想:治理國家,主要靠實施高壓政策,還是實施仁政?

第4篇

(注意:1、結合朗讀;2、指導督促學生做好字句解釋的筆記)

(一)請學生説句子大意,間以師生質疑、釋疑,指導學生根據上下文選擇詞典中的義項。藉助註釋、學生的閲讀積累及教師的講解了解六個人物的故事。(關鍵詞:發、舉、士、市)

(二)師:這六個人物有什麼共同特點?(板書:六個歷史人物)

生:出身卑微,有的是農夫,有的是囚犯、有的是奴隸……;後來都幹出了一番大事業。

師:僅是“出身卑微”的地位相似?況且像管夷吾,並非生來就是囚犯,百里奚也非生來就做奴隸的啊。看看他們的生活狀態吧!農夫——面朝黃土,背朝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泥水匠、築牆工——辛苦的體力勞動;魚鹽販子——辛苦奔波,社會地位低;囚犯——徘徊在生死邊緣;隱士——生活清貧;奴隸——失去尊嚴,自由掌握在主人手裏。(學生與教師應和着分析)

師:是的,他們都經歷了一番磨難,經歷了一番艱苦磨鍊,而最後都幹出了一番大事業,名垂青史。從中我們可以悟出什麼道理嗎?

師:正是如此,逆境出人才,人才是在憂患中造就的。(板書:人才在憂患中造就)

(一)教師提問關鍵字意思,提示“使動用法”,請學生試着解釋句子大意。難點教師給予幫助。(關鍵字:故、是、苦、勞、餓、空乏、拂、亂、所以、動、忍、曾益)

師:要使他內心驚動,性格堅韌,增加他原本沒有的才能,途經是——

師:是啊,必須讓他在各個方面都經受一番磨難,由此磨鍊出傑出的品格和才華。這樣,才能擔當起上天賦予的重任啊!(板書:苦勞餓 空乏 拂亂——動心忍性 曾益不能)

師:咦,是不是與上一段意思一樣啊?——這兩段説的是同一個意思。不過,論説的方法可不一樣。

師:嚴格地説,第一段是以事例為議論的依據,我們稱為“舉例論證”,人們常説“事實勝於雄辯”,舉例論證例證是人們議論分析時常用的方法。(板書:舉例論證 )

二、學生解釋第三段的句意。教師指導、點撥。(關鍵字:恆、過、困、衡、慮、作、徵、發、喻、入、楚、法家、拂士、敵國、外患)

三、師:能否用概括第一、二段的句子“人才必須在憂患中造就”來概括這一段?

師:是的,這一段在前兩段的基礎上有了內容的拓展,由人説到了國家。(板書:由人到國)有一副對聯可以概括這一段的意思,我説上聯,同學們能否對出下聯?

生: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板書: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師:所以啊,孟子最後總結道:“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我們來解釋解釋句子的意思。(請學生講,教師指導、點撥。關鍵字:生、憂患、死、安樂;句子解釋時的語序調整。)

兩千多年前的孟子就提出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歷史無數次地證明了他的觀點。當我們遇到挫折,身處困境之時,不要埋怨,不要害怕,不要氣餒,你應該感謝生活給了你一個磨鍊自己的機會,好好把握這個機會,努力鍛造自己的品格和學識才幹,你就會走出逆境,開創出一片新天地!

七、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自由背誦。時間允許則當堂背誦。

第5篇

知識目標:1.積累文言知識,掌握古今異義詞及詞類活用現象。

能力目標:1.反覆誦讀,理解文意,培養學生文言文自學能力。

2.學習古人説理論證的方法,品味對比、排比等修辭的表達效果。

德育目標:1.理解“天時”地利”“人和”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強對國家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的認識,

2.理解“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含意。並從中得到教益,增強憂患意識,以樂觀的態度對待生活。

教學難點:正確認識“得道多助”及“生於憂患”的時代意義。

1、《(孟子)兩章》選自《孟子•公孫丑下》。戰國時期,諸侯各國之間的吞併戰爭日益激烈,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 霸業,各國君主不約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體恤百姓。面對這種現實,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國理想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是戰國時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名軻,字子輿,戰國時期鄒國人。孔子的孫子子思的再傳弟子,孟子是繼孔子之後的儒家學派最有影響的大師,後來將他和孔子並稱“孔孟”有“亞聖”之稱。他在政治上主張“法先王”,在孔子“仁”學的基礎上,提出了系統的“仁政”學説,並藉此遊説齊、樑等國,曾一度為齊國客卿。當時天下以互相攻伐,富國強兵為能,因此視其主張為迂闊,遠離實際,不予採納,因此在政治上沒有什麼成就。他退而講學、著述,他的學生們記他的言行,成為《孟子》七篇。

?孟子》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也是 先秦傑出的散文著作之一,內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動、政治學説、哲學思想和個性修養。孟子散文氣勢磅礴,感情奔放,富有鼓動性,其文章語言流暢,筆鋒犀利,論辯深刻。 《孟子》分為七篇,每篇又分上下兩部分。各篇分若干章,以首章中標於篇首的開頭數字為題,標題只起區別作用,並不概括全篇內容,這與《論語》類似。全書共261章。它是先秦諸子中文學性較高的著作。宋代朱熹把它和《大學》《中庸》《論語》編在一起,稱為“四書”。《孟子》文章向來以雄辯著稱。讀孟子文,令人感到氣勢磅礴,感情激越,鋭不可當。出於對當時執政者貪婪殘暴行徑的憤慨,對掙扎在苦難中人民的同情,對別家學説的敵視,對貫徹自己.主張的強烈願望,以及那種“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的救世責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剛厲、理直氣壯。他又善於運用各種驅誘論敵就範的手法,加上文辭鋪張揚厲,時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筆鋒咄咄逼人。

1.朗讀,聽讀,注意把握字音,停頓、重音。注意讀出文章的氣勢。

注意排比句的節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三裏之城( ) 地利不如人和( )

以天下之所順( ) 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 兵革非不堅利也( )(4)注意下列加點詞: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 )

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文章是如何逐層展開論證的?(同桌之間討論、交流。)

文章開篇提出 ,指出 是克敵制勝的首要條件,由此逐層展開,用概括性的戰例加以證明,分別就 與 、 與 作比較,指出天時、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戰爭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後由戰爭中的“人和”推出治國安邦的道理,得出“ , ”的結論,闡明瞭“ ”的實質,即“多助”天下順之”;最後把“ ”與“ ”進行對比,自然導出“ , ”。

1.齊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出停頓,讀出抑揚頓挫的氣勢和美感。

(1)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説/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

(2)……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①故天將降 大任於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②人恆過……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

③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 ④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作者是從哪兩個方面論證的?請簡述本文的論證思路。

作者從 、 兩方面論證。文章先談 的問題。先以六個出身低微、經過種種磨鍊而終於身負“大任”的顯貴人物為例來説明 ,同時又重視人的主觀因素,提出“ , , ”的觀點。從兩方面説明人 要有所作為,成就大業,就必須 。接着由 説到 ,指出決定國家存亡的因素和個人能否成就大業的因素相仿,最後推出論點 。

這篇短論採用了類比論證、 論證、 論證、歸納推理論證等論證方法。如把 與 類比,如 事例羅列,如把

(1)“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你知道有哪些名句與此意思相同?請列出兩句。

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挎少偉男。思所以危則安矣,思所以亂則治矣,思所以亡則存矣。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自強為天下之健,志剛為大君之道。……

如事例:1、明末農民起義領袖李白成帶領義軍打進北京城,志得意滿,終致失敗,這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真實寫照。

2、有人做過一個實驗,將一隻青蛙丟進沸水中,青蛙奮力一蹦跳出來了。將青蛙放入温和的開水中,青蛙樂於呆在其中,温度漸升漸高,青蛙 慢慢適應,最後竟被煮死了。這也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寫照。

學習《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你獲得了怎樣的啟示?

提示:孟子文中所言的兩個問題,對我們仍具有可貴的啟發意義:一是關於人才的造就問題。孟子在這個問題上強調了兩個方面。一方面他強調入的才能是在艱難困苦的磨鍊中形成的,增長的。擔當“大任”者,必先經歷一番“苦”“勞”“餓”等等艱難困苦的磨鍊,方能增長才能,擔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優哉悠哉,貪安圖樂,自然也增長不了才能。才能從磨鍊中來。另一方面他指出入要能夠經受住挫折困頓的考驗,在挫折困頓中奮起,這樣才會有所作為。挫折困頓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奮鬥,發揮主觀能動性,方能衝出困境,別開生面;若頹然喪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從奮鬥中來。一是關於國家的治理問題。孟子指出擁有賢臣,採納諫誡,保持警覺,居安思危對一個國家的極端重要,這關係到國之存亡。孟子的這個思想有深遠的意義。試想,一個國家如果奸邪當道,佞幸弄權,沉湎安樂,喪失警覺,那麼其前途命運是可想而知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從戰爭這一角度出發。通過對天時、地利、人和這三個條件的比較闡述了人和對戰爭勝負的決定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論斷,闡明瞭施行仁政的重要性。短文結構形式“總起——分承——闡述——結論”,體現了作者由點到面,由個別到一般的邏輯思路 ,使文章極富説服力和感染力。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先列舉六位歷史人物的事例,再推及與此相似的“是人”,從個別到——般,闡述人才是在艱苦環境中磨鍊的,接下來從個人作為推論到治國,最後歸結出全文論點。作者論述的邏輯思路,外化為一種“層進式”結構。

明確:這兩篇短文氣勢磅礴,具有極強的説服力、感染力,這與孟子善用排比等修辭不無關係。章一“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用的是雙重否定。排比有力;“域民不以……固國不以……威天下不以……”層遞排比,更有氣勢。章二開首列舉歷史人物,自然用的是並列排比;而“人恆過……”用的則是句式排比。足見孟子説理散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靈活,形式多樣,既給文章平添了氣勢,又給人以美不勝收之感。

兩篇短文中名言警句迭出,句式工整.表意藴藉。閃爍着哲理的光華。

?(孟子)兩章》,筆帶鋒芒,語言犀利,氣勢磅礴,善於説理,手法多樣.論證嚴密。這些特點對於我們今天讀寫議論文具有多方面的指導作用和借鑑意義。孟子的政治思想對生活在21世紀的我們仍有一定的教益。“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希望大家悉心體會,思有所悟,學有所獲。

一、文學常識填空:1、孟子,名 。 時期 學派的代表人物。

2、《孟子》是一部記錄 的思想觀點和政治活動的書,共七 篇。南宋朱熹將《孟子》、 、 、 並稱為“四書”。

道:1、會天大雨,道不通( )2、得道者多助( )3、伐無道,誅暴秦( )

固:1、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2、汝心之固,固不可徹( )

池: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2、池非不深也( )

1、環而攻之而不勝( )( )2、夫環而攻之( )3、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4、兵革非不堅利也( )5、委而去之( )( )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7、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1、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3、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2、從上文看,得“人和”的實質是“ ”,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 。

4、現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義,請結合你的生活,談談對“道”的理解。

1、《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選自 ,中心論點是 。闡述了孟子 的人才觀。

2、給加點字注音。畎畝( ) 傅説( ) 膠鬲( ) 法家拂士( )

所以動心忍性( ) 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 )傅説舉於版築之間 ( ) 出則無敵國外患者(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 )空乏其身 ( ) 舜發於畎畝之中( )苦其心志( )人恆過( )

b. 故天將降大任 於是人也 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

c.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 安能辨我是雄雌 d. 國恆亡 則有去國懷鄉

7、本文作者認為國家長盛不衰,就需要有 和 。 (用課文詞語回答)

8、開篇列舉的六位人物有什麼共同的特點?試具體比較分析。

9、孟子在選文第①段中以六位歷史人物的經歷告訴人們:

10、孟子在文中列舉了六位歷史人物的經歷,強調了“逆境能成才;現在有人認為“順境也能成才”。對此,你有什麼看法,請舉例談談。

第6篇

?(孟子)兩章》選自《孟子·公孫丑下》。戰國時期,諸侯各國之間的吞併戰爭日益激烈,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業,各國君主不約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體恤百姓。面對這種現實,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國理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主旨十分明確,突出強調“人和”的重要性,“人和”是克敵制勝的首要條件,具體地説,就是闡明戰爭的勝敗主要取決於人心的向背,而人心的向背,又取決於統治者是否“得道”。從戰爭談起,最終歸結到如何治國平天下。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文先以六個出身低微,經過種種磨鍊而終於身負“大任”的顯貴人物為例,説明人只有經過艱苦的磨鍊,才能有所作為,才能成就大事,井由此引申,從正反兩方面説明經受磨鍊的益處,最後得出“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的結論。由造就人才類推到治國的道理,顯得水到渠成。

教學兩篇短文,應在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學習孟子説理論證的方法,品味排比、對比等修辭的表達效果,全面認識《孟子》散文的藝術特點。學習文言文,重在古今對讀,賦予經典作品以新的內涵,體現文化傳承的特點。基於此,教師應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得道多助”“生於憂患”的時代意義。

課堂教學應以誦讀法為主,輔之以討論點撥法、比較法、競賽法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朗讀、譯讀、思讀、背讀、延讀、品讀,最終實現美讀,讓琅琅書聲伴隨整個課堂教學。

2.學習古人説理論證的方法,品味對比、排比等修辭的表達效果。

1.理解“天時”地利”“人和”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強對國家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的認識,

2.理解“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含意。並從中得到教益,增強憂患意識,以樂觀的態度對待生活。

1.誦讀法 學習文言文的關鍵是誦讀。特別是像《孟子》這樣富於文采的文章,誦讀顯得尤其重要。可通過不同的朗讀方式,引導學生美讀課文,讀出抑揚頓挫的氣勢和美感。

資料助讀;師生共同研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譯讀課文,積累文言文相關知識,把握文意,理清説理思路,把握説理方法,品味語言:延伸拓展,深化對文章觀點的理解。

同學們,大家還記得那財氣勢恢宏的新聞《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嗎?西路軍勝利的原因是什麼?(學生齊答;“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們學習《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層探究克敵制勝的首要條件。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鄒人,是孔子之孫孔僅的再傳弟子。遊説於齊樑之間,沒有被重用,退而與其門徒公孫丑、萬章等著書立説。繼承孔子的學説,兼言仁和義,提出“仁政”的口號,主張恢復“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時又主張“民為貴”君為輕”,稱暴君為“一夫”,認為人性本善,強調養心、存心等內心修養的工夫,成為宋代理學家心性學之本。宋元以後,地位日尊,元至順元年封為鄒國亞聖公,明嘉靖九年定為“亞聖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僅次於孔子。思想事蹟大都見於《孟子》一書。

?孟子》文章向來以雄辯著稱。讀孟子文,令人感到氣勢磅礴,感情激越,鋭不可當。出於對當時執政者貪婪殘暴行徑的憤慨,對掙扎在苦難中人民的同情,對別家學説的敵視,對貫徹自己.主張的強烈願望,以及那種“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的救世責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剛厲、理直氣壯。他又善於運用各種驅誘論敵就範的手法,加上文辭鋪張揚厲,時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筆鋒咄咄逼人。

注意排比句的節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親戚畔之(親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關係的家庭或它的成員。)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憑) 三裏之城(的) 地利不如人和(有利)

以天下之所順(用) 多助之至,天下順之(到) 兵革非不堅利也(鋭利)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採用四面;包圍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了,可是不能取勝,這是因為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呀。)

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憑着天下人都歸順他的條件,去攻打那連親戚都反對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戰則已,戰就一定勝利。)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文章是如何逐層展開論證的? 學生同桌之間討論、交流。

明確:中心論點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開籍提出論點,指出人和是克敵制勝的首要條件,由此逐層展開,用概括性的戰例加以證明,分別就天時與地利、地利與人和作比較,指出天時、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戰爭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後由戰爭中的“人和”推出治國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結論,闡明瞭“人和”的實質,即“多助”天下順之”;最後把“多助”與“寡助”進行對比,自然導出“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教師提示,“六經注我,我注六經”,學習文言文,要注意聯繫現實,古為今用,賦予經典作品以時代意義;對於“人和”得道”,你是如何認識的?請聯繫實際,談談你的看法。

生1:我覺得“人和”就是拉幫結派,君不見,人世間,團團成夥好辦事。

生2:日本某些反華勢力,擅自篡改歷史教科書,結果招致了國內外有識之士的一致反對,弄得眾叛親離;正應了孟子這句古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3:孟子的這一主張,強調做任何事情必須要順乎民心,反映了孟子在那個歷史發展特定階段中的遠見卓識。但也應當看到,孟子提出“人和”,其根本目的在於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這就使他的觀點不可避免地帶有了時代的侷限性。

生4:我覺得,戰爭勝負取決於戰爭的性質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時”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論只能適用於科學不發達的古代社會。在高科技發展的今天,要想打勝仗,就必須有最先進的武器,其餘都是次要的。美伊戰爭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嗎?

生5:強權只能橫行一時,絕不可能橫行一世。世界的政治格局發展到今天,雖然歐美髮達國家相對來説仍然處於支配地位,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大國的霸權地位已處在江河日下的境地。在世界政治的運作中是否合乎道義正在成為處理國家與國家,民族與民族之間關係的準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將會成為21世紀支配世界政治格局的重要觀念。

生6:在當今社會,什麼是合乎“道義”的?什麼是不合乎“道義”的呢?

教師明確,也許可以這樣回答;第一,合乎國家與國家平等的原則,也就是説國家無論大小、貧富、強弱都應在平等的原則下參與國際事務,第二,有利於維護和平共處,這是鑑於20世紀的戰爭給人類;社會帶來巨大的災難,維護和平,避免戰爭,對21世紀人類社會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一中國儒家的思想作為一種有價值的資源受到我們的重視。

學生自讀《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教師設計相關問題指導學生自讀,幫助學生理解文意,理清論證思路,背誦課文;延伸拓展、總結昇華:比較閲讀,把握《孟子》散文的藝術特點。

大家都熟悉“卧薪嚐膽”的故事吧。越王勾踐在患難中矢志不渝,終於打敗了吳國,重振越國;然而在此以後,“越王勾踐破吳歸,戰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沉溺於安樂中的越王重蹈覆轍。越王勾踐的經歷給我們什麼樣的啟示呢?請走進《孟子·告子下》的選段中去尋找答案。

美國阿拉斯加的一個自然保護區內原是鹿與狼共存的,為保護鹿不被狼吃掉,人們趕走了狼。不料,在“和平安寧”環境中的鹿,優哉遊哉,不再狂奔快跑了,體質明顯下降,不久便有許多鹿病死了。人們只得再把狼“請”回來,不久鹿羣又生機煥發充滿活力了。同學們聽了這個故事,會有什麼樣的感想呢?(學生答“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教師板書文題。)

1.學生齊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出停頓,讀出抑揚頓挫的氣勢和美感。

2.教師播放示範朗讀磁帶,提示學生把握句中的停頓及重音。

(1)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説/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

(2)……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加點詞重讀)

3.全班分為兩組,展開課堂競賽,每道題單數題一組回答,雙數題二組回答。每小題賦5分。以積分多少分出勝負。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作者是從哪兩個方面論證的?請簡述本文的論證思路。

(1)“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你知道有哪些名句與此意思相同?請列出兩句。

作者從個人、國家兩方面論證。文章先談造就人才的問題。先以六個出身低微、經過種種磨鍊而終於身負“大任”的顯貴人物為例來説明人才是在艱苦環境中造就的,同時又重視人的主觀因素,提出“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的觀點。從兩方面説明人要有所作為,成就大業,就必須在生活、思想、行為等方面經受一番艱難甚至痛苦的磨鍊。接着由個人説到國家,指出決定國家存亡的因素和個人能否成就大業的因素相仿,最後推出論點。

(2)這篇短論採用了類比論證、舉例論證、對比論證、歸納推理論證等論證方法。如把造就人才與治理國家類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羅列,如把成就偉人與國家滅亡對比,如先分析論證,後歸納觀點等等。

(1)相關的名句有: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挎少偉男。

思所以危則安矣,思所以亂則治矣,思所以亡則存矣。

(2)相關的事例有:明末農民起義領袖李白成帶領義軍打進北京城,志得意滿,終致失敗,這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真實寫照。

有人做過一個實驗,將一隻青蛙丟進沸水中,青蛙奮力一蹦跳出來了。將青蛙放入温和的開水中,青蛙樂於呆在其中,温度漸升漸高,青蛙慢慢適應,最後竟被煮死了。這也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寫照。

暢銷一時的書《誰動了我的奶酪》也在詮釋“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道理。

提問:學習《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你獲得了怎樣的啟示?

孟子文中所言的兩個問題,對我們仍具有可貴的啟發意義:一是關於人才的造就問題。孟子在這個問題上強調了兩個方面。一方面他強調入的才能是在艱難困苦的磨鍊中形成的,增長的。擔當“大任”者,必先經歷一番“苦”“勞”“餓”等等艱難困苦的磨鍊,方能增長才能,擔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優哉悠哉,貪安圖樂,自然也增長不了才能。才能從磨鍊中來。另一方面他指出入要能夠經受住挫折困頓的考驗,在挫折困頓中奮起,這樣才會有所作為。挫折困頓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奮鬥,發揮主觀能動性,方能衝出困境,別開生面;若頹然喪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從奮鬥中來。一是關於國家的治理問題。孟子指出擁有賢臣,採納諫誡,保持警覺,居安思危對一個國家的極端重要,這關係到國之存亡。孟子的這個思想有深遠的意義。試想,一個國家如果奸邪當道,佞幸弄權,沉湎安樂,喪失警覺,那麼其前途命運是可想而知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從戰爭這一角度出發。通過對天時、地利、人和這三個條件的比較闡述了人和對戰爭勝負的決定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論斷,闡明瞭施行仁政的重要性。短文結構形式“總起——分承——闡述——結論”,體現了作者由點到面,由個別到一般的邏輯思路,使文章極富説服力和感染力。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先列舉六位歷史人物的事例,再推及與此相似的“是人”,從個別到——般,闡述人才是在艱苦環境中磨鍊的,接下來從個人作為推論到治國,最後歸結出全文論點。作者論述的邏輯思路,外化為一種“層進式”結構。

明確:這兩篇短文氣勢磅礴,具有極強的説服力、感染力,這與孟子善用排比等修辭不無關係。章一“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用的是雙重否定。排比有力;“域民不以……固國不以……威天下不以……”層遞排比,更有氣勢。章二開首列舉歷史人物,自然用的是並列排比;而“人恆過……”用的則是句式排比。足見孟子説理散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靈活,形式多樣,既給文章平添了氣勢,又給人以美不勝收之感。

兩篇短文中名言警句迭出,句式工整.表意藴藉。閃爍着哲理的光華。

?(孟子)兩章》,筆帶鋒芒,語言犀利,氣勢磅礴,善於説理,手法多樣.論證嚴密。這些特點對於我們今天讀寫議論文具有多方面的指導作用和借鑑意義。孟子的政治思想對生活在21世紀的我們仍有一定的教益。“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希望大家悉心體會,思有所悟,學有所獲。

2.寫一篇瀆後感。淡談在物質生活日益豐裕的今天,該如何認識“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第7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篇短論,從決定戰爭勝負的因素這一角度出發,通過對“天時”、“地利”、“人和”三個條件的比較,闡述了“人和”對戰爭勝利的決定性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論斷,闡明瞭施行“仁政”的必要性。文章用層層推理的方法進行論證,開篇即提出論點,接着設例進行論證,再據此闡發引申,層層深入,最後得出斷語,邏輯性很強。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文章由歷史上六個著名人物從卑微到顯貴的事例,歸納出自己的觀點:人要擔負重任,有所作為,成就大業,必須先在思想、生活和行為等方面都經受一番艱苦甚至痛苦的磨鍊。其次從正反兩方面論證經過磨鍊的益處,説明人處困境能激發鬥志,國無憂患易遭滅亡的道理,進而得出全文的中心論點: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1、加強朗讀訓練,就本文而言,不僅要學生讀準字音,斷對句子,還應對文中的排比句進行反覆誦讀,以體會排比句在議論文中的作用。

2、正確辨析課文中疑難字、詞、句的意義,加深對通假字、古今異義現象的認識,學習對知識進行分類整理。

3、找文章關鍵句(中心句),提高整體理解文章的能力,理解孟子在兩篇短文中表明的思想觀點。

4、 兩篇短文在寫作方法上有許多共同點,可採用比較閲讀法閲讀。

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句話,本是戰國時期討論戰爭勝負問題時提出的觀點,而戰爭是政治的繼續,因而也適用於政治。直到今天,在世界政治的運作中是否合乎道義仍然是處理國家與國家、民族與民族之間關係的準則。國家無論大小、貧富、強弱都應在平等的原則下參與國際事務,一切違背該法則的行為必將以失敗告終。 “憂勞興國,逸豫亡身”,“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等也常被用來勉勵人們要居安思危,增強民族憂患意識。這一條條古訓無不閃爍着世世代代中國人民自我警戒、自我奮進的美的光芒。

1、兩文分別闡明瞭作者怎樣的觀點? 你對作者的觀點有什麼看法?

[析]設計此題,首先是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文章,其次,就作者在兩篇短文中表明的觀點,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親身體驗,談談自己的看法,既強化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也有利於培養學生綜合知識的能力。

?孟子•公孫丑》 主要闡明瞭孟子認為統治者要“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張。 《孟子•告子》主要闡明瞭孟子的人才要在困難環境中磨鍊造就的人才觀。看法(略)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章,作者從作戰入手,設舉了兩個戰例,從中可以看出,作者把決定戰爭勝負的主客觀因素歸結為哪幾個?作者認為它們之間的關係如何?

[析]本題主要是考查學生對課文內容的餓瞭解,概括提煉要點信息的能力。

[參考答案] 作者把決定戰爭勝負的主客觀因素歸結為“天時”“地利”“人和”三個方面。三者中,作者認為,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條件,但最終起決定作用的還是“人和”,即人心所向,上下團結。

3、《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章,開頭一節共列舉了哪些人的事例?這些事例共同説明了什麼道理?它們對論證本文的論點起什麼作用?

[析]設計此題,既有利於考查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瞭解,也便於深入理解本章作者在選材、構思上的特點。

[參考答案] 第一節列舉了舜、傅説、膠鬲、管夷吾、孫叔敖、百里奚等六個人的事例。這些人都是由卑微而顯貴,經歷過艱苦環境磨練的傑出歷史人物,意在説明人要成大器,擔負治國重任,必須經受磨鍊的道理。這六個人的典型事例,為本文要論證的論點提供了典型的事實論據。

4、比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與《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兩則短論,在論證方面的異同。

[析]此題意在通過比較,理清兩則短文的邏輯層次,進一步加深對兩篇短論在寫法放的特點的理解。

(1)相同點:兩篇短論都運用了類比論證的方法。第一則以戰爭中的事例作為例證,強調“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後類推出治國的道理;第二則從個人事例説起,在得出“困境出人才”這個觀點後,轉到統治者治國上,指出決定國家存亡的因素和個人能否成就大事業的因素相仿,最後推出論點。

(2)不同點:兩則短文提出論點的方式不盡相同。第一則短文的論點在文章中間部分點明,然後對論點進行了進一步的解釋和闡述;第二則短文在文章結尾處揭示出論點,不再對論點進行解説。

在論證結構上,第一則採用了總起——分承——最後總結的結構方式,第二則採用的是先分後總的結構方式。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選自 ,中心論點是 。闡述了孟子 的政治主張。《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選自 ,中心論點是 。闡述了孟子 的人才觀。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説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2、比較下列各組加點的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

a.作者認為人才是在艱苦環境中造就的,因此要增長才幹,必須先經受艱苦磨鍊。

b.本文在論述造就人才問題時,強調了客觀條件和主觀因素兩個方面的作用。

c.文章在闡述的思路上,先從國家再説到個人,這樣使文章論述層次顯得很清楚。

5、“逆境能成才”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文闡述的觀點,它表明了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的道理。那麼“順境也能成才嗎?”這是許多學生可能產生的一個疑問。對此,請聯繫歷史或現實生活中的事例作簡要分析。

今之學者,讀古人書,多訾(zǐ指責)古人之失;與今人居,亦樂稱人失。人因不能無失。然試易地以處,平心而度之,吾果無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見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見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論人哉?

4.你怎樣看待“今之學者,讀古人書,多訾古人之失”的行為?

孟子(約前372一前289年),名軻,字子輿。戰國鄒(今山東鄒縣)人。受業於子思(孔子之孫)的弟子,是孔子之後的儒家大師,也是戰國時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

孟子政治上主張“法先王”。在孔子的“仁”學基礎上,提出了系統的“仁政”學説:強調“民貴君輕”、省刑薄賦,對人民作一定的讓步。其目的雖在維護和鞏固統治階級的長遠利益,但在當時也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他提出“性善”論,肯定人性生來是善的,但也重視環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主張社會分工,卻由此導出“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的論點。他的哲學體系屬於主觀唯心主義,過分強調人的主觀精神作用,斷言“萬物皆備於我”,對後來宋代儒學影響很深。

孟子為了實現他的政治主張,曾遊説齊、魏、滕、宋等國。當時各國諸侯正以攻伐爭霸為賢,視孟子的“行仁政”學説為,脱離實際,因而不予採納。孟子退而講學著述,其言行的記載,保存在《孟子》一書中。

?孟子》現存七篇。每篇都以第一句中的兩個或三個字作為篇名。內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動、政治學説和哲學、倫理、教育思想等。宋朝朱熹把《孟子》和《論語》、《大學》、《中庸》合為“四書”,成為儒家學者初學必讀的書籍。

?孟子》不僅是儒家的重要學術著作,也是我國古代極富特色的散文專著。其文氣勢磅礴,感情洋溢,邏輯嚴密,又長於比喻,用形象化的事物和語言説明覆雜的道理,對後世散文的發展影響很大。

1、《孟子•公孫丑》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統治者要“施仁政”,“行王道” 《孟子•告子》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關於人才要在困難環境中磨鍊造就

1、c 2、b3、(1)所以上天將要下達重大的使命給這樣的人。(2)憂患(能激勵人勤奮)使人生存發展;安逸享樂使人萎靡,必將導致滅亡。

1.這樣嘗試着和別人換一下位置,平心靜氣地揣度它,我果真沒有一點過失嗎?或:如果設身處地,平心靜氣地揣度它,我難道沒有一點過失嗎?

2.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或:治學要嚴謹,不要自以為是。

4.示例:①這種行為不妥當。對古書沒有認真分析研究,不要妄加評論和否定。

②對這種行為不能簡單肯定或否定。讀古書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③這種行為有可取之處。“盡信書不如無書”,要敢於質疑,大膽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