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怎樣培養一個有禮貌懂禮儀的孩子3篇 為孩子打造完美的禮儀教育:從小培養有禮貌的品質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33W

社會文明的進步與人們對禮儀習慣的重視密不可分,作為家長,如何培養一個有禮貌懂禮儀的孩子也成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課題。那麼,怎樣培養孩子的禮儀素養,讓TA在日常生活中令人心儀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怎樣培養一個有禮貌懂禮儀的孩子3篇 為孩子打造完美的禮儀教育:從小培養有禮貌的品質

第1篇

問:我的女兒並不靦腆,但是當把她介紹給剛見面的陌生人時,她很少與他們打招呼。事實上,當我們在街上遇到我的朋友時,這樣的情況也經常發生。我是否應當堅持要她尊重長輩,並向他們打招呼?

答:尊重長輩,與他們打招呼,這當然是我們都希望孩子要學會的東西。雖然你不想強迫你的孩子向長輩問好,但你還會有機會用有效的策略繼續教他學會那些得體的禮儀。比如,你可以向他示範得體的舉止,或通過角色扮演教他怎樣向別人有禮貌地打招呼,有時還可以替害羞的孩子或不合羣的孩子説話。所有這些做法的確都可以向你的孩子表明什麼樣的禮儀是為人們所接受的。

要認識到,小孩學會應用得體的禮儀是個不斷實踐的過程,而且要花些時間。每次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就要重點教孩子練習一種或兩種行為禮儀。可以從所有不同的禮儀中進行選擇,這包括教會孩子如何與長輩和其他孩子打招呼,如何説再見,如何説謝謝你,如何使用紙巾,學會得體的飯店、餐廳禮儀,還有如何接受和贈送禮物的禮儀。甚至對最小的孩子也要尊重。當孩子説話時,保持目光的接觸,要注意傾聽。要重視並小心照料好孩子的東西。

給孩子講解什麼是恰當得體的行為時不要用批評的口氣,通過正面教育使孩子學會得體的禮儀。不要理所當然地認為一個小孩什麼禮節都懂,這樣想是錯誤的。教育孩子避免魯莽行為。要給孩子們講清楚,在一定情形下他們能做什麼。例如,當你臨時有事忙碌,告訴他們可以畫畫、看書等。

與孩子商定幾種一致同意可以接受的聯繫方法,以便當他們的確需要你時,就可以得到你的關注。教育你的孩子學會使用禮貌詞語,諸如“請”“謝謝你”“請原諒”等。家長要意識到,如果經常能聽到這些詞語,這些詞語即能成為孩子的“第二天性”。

表揚你的孩子。當你的孩子表現得很有禮貌時,你要表揚他們。經常給你的孩子示範好的禮儀,以身作則就是你最有力的教育手段。(孩子往往是你做什麼他們就做什麼,而不是聽你説什麼。)如果你和你愛人偶爾考慮不周,教育孩子要考慮周到就更加困難了。通過使用排練、角色扮演、利用玩偶和講故事這些娛樂形式,能夠加強對你家學齡前兒童的禮儀訓練。例如,如果你容許孩子用電話與別人交談,一定要教給他們以有禮貌的方式去做。

怎樣培養一個有禮貌懂禮儀的孩子3篇 為孩子打造完美的禮儀教育:從小培養有禮貌的品質 第2張

第2篇

古有“不學禮,無以立”,“禮”是人類從“野性”走向“理性”的.標誌。禮者,即為尊重自己、尊重別人;儀者,即為規範的表現形式。禮儀,就是尊重自己、尊重別人的規範的表現形式。“人無禮則不立,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

一夜可以產生一個暴發户,三代也培養不出一個貴族。來自外界的財富甚至包括知識,都可以在短時間內突擊上來,可個人修養體現於生活細節舉手投足之間,卻絕非三五年就可以大功告成的。有家長抱怨,我講了多少次,那兔崽子就是不聽,有什麼辦法?有家長不明白,為什麼孩子上一秒鐘才答應着,下一秒就拋諸腦後?有家長尷尬,這孩子長這麼大,一點規矩都沒有,老給我丟臉……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家長們在責怪孩子的時候,請先問問自己是否在人際交往中保持謙讓、真誠、寬容、誠信?是否把尊老敬賢視為為人的基本素質之一?是否記得對所有長輩都尊稱“您”?是否任何情況下都不亂扔垃圾隨地吐痰?是否在公眾場合説話時輕聲細語?是否能夠向為自己服務的人真誠地説聲“謝謝”?是否對擦肩而過的鄰居點頭微笑。

孩子的禮儀教育離不開家庭。如果缺乏良好的家庭禮儀教育,僅僅只是依靠學校教育,孩子長大以後,無論知識積累有多豐富,無論專業水平達到多高的地步,個人素養始終在一個讓人遺憾的水平。要對孩子進行禮儀教育,請先讓自己成為孩子眼中有禮貌的父母。

賽場上,中國學生因為沒有給外國小朋友準備禮物,尷尬之下只能以人民幣回贈;飯桌旁,中國孩子熱鬧討論,談笑風生,外國孩子卻在安靜就餐,這是發生在英國坎特伯雷舉行的2012世界奧林匹克數學競賽的真實場景。自古以來中國就是禮儀之邦,上下五千年,從西周視禮為“國之大柄”到現代的“五講四美”,禮儀一直是傳統文化的核心。但如何對孩子進行禮儀教育,卻是很多家長的難題。

新快報記者最近在“新新家長羣”做了一個隨機調查,約七成的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不懂禮儀,只有不到兩成的家長認為自己孩子禮儀很好。其中,大部分家長認為孩子在餐桌禮儀、社交禮儀方面最需要提高。

李女士應邀帶着女兒去赴宴,行前怕女兒不知禮節而使場面尷尬,便特意叮囑了一番。沒想到,女兒一到現場就把之前的約法三章拋諸腦後了,菜剛上桌,女兒就急不可耐地伸出了筷子挑出自己願吃的菜,放在跟前,旁若無人地吃起來。大家飯沒吃完,已經飽腹的她便大聲喊道:“我吃飽了,想回家。”這讓李女士“無地自容”。

調查顯示,“禮貌有加、舉止文明”已成為不少年輕父母對孩子最重要的期望,甚至已超過以前父母最看重的“恆心和毅力”、“勤儉持家”等品質。

調查顯示,超過八成的家長表示,自己特別注意孩子的禮儀教育,但也有11%的家長覺得,順其自然即可,沒必要教育。其中,有接近七成的家長會有意識地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進行禮儀教育,35%的家長則表示,言傳身教,潛移默化也是對孩子進行禮儀教育的一個很重要的方式。

“孩子身上反映出來無論好的壞的,都是家長的投射。”“兔子”表示,如果家長本身做不到,再怎麼教育也不可能出來一個表裏如一的孩子。“兔子”兒子比較害羞,見到陌生人只會躲到媽媽後面,“兔子”認為是自己影響了兒子。“雖然我不至於像孩子那樣躲到後面去,但我和別人接觸時出現的躲避表情或者不自然的表現,孩子是一一看在眼裏的。”

調查中,大部分家長都表示,自己會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率作用,只有不到兩成的家長表示,自己會在特定的場合才會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行為。

“其實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禮儀教育的道理和方法都滲透進去了。”果果媽對此表示同意,她認為禮儀教育身教重於言教,要有意識地做出表率,孩子是怎樣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身邊的家人是第一責任人。“小孩都是有樣學樣,有問題的都是大人。我們在批評孩子的時候,常常要捫心自問:‘他為什麼會這樣?我是不是也這樣?’”

教育學博士、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小腳印中心曹雲昌主任認為,日常交往是培養孩子禮儀的絕好機會。生活中的你來我往是必不可少的。當有客人來訪,或到別人家做客時,家長就可以利用這種機會培養孩子的禮儀習慣。節假日是人們交往的密集期,也是對孩子進行禮儀教育的最佳期。

德國柏林弗萊蒙國小校長凱梅爾博士指出,父母的言傳身教是關鍵。比如讓孩子幫助做什麼事時總是對孩子説:“請你幫我……好嗎”,“請你……好嗎”,而不會説一些生硬的句子,或者強硬地命令孩子去做事。孩子做完了某件事,母親總會説聲“謝謝”。不管遇到什麼事情,父母總會和孩子商量一下。例如,父子一塊看電視時,如果父親想換一個電視節目,總是先對孩子説:“傑克,我們換個頻道看好嗎?”

1.學説“請”和“謝謝”以及問候大家:1歲左右的孩子已經開始學説話了,每當他要點心或玩具時,父母就可以提示他説這些禮貌用語。

2.學會分享:引導孩子領會“分享”的涵義。可以給他兩件相似的玩具,然後從他手中拿去一件,交給別的小朋友。如果只有一件玩具,難以擺平,應該對他説:“現在輪到別的小朋友玩了,等他玩好了你再玩。我們先做另一個遊戲。”

1.教會孩子如何拒絕不喜歡的食物。較好的做法是:故意給他一種他不愛吃的東西,引導他正確説出:“不,謝謝。”讓他明白吵鬧和做鬼臉是不禮貌的行為。提醒孩子享受美食後要感謝做飯的人。許多孩子不喜歡長時間安靜地坐着,不妨讓他們在得到家長同意後中途離開。

2.學會感謝。如果你的孩子當着送禮人的面拆開禮盒,提醒他説謝謝。如果禮物不是當面給的,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挑一張美麗的卡片——學齡前兒童還不會寫字,可以引導他在卡片上畫畫並簽上名字。

1.教孩子做一個好主人。先讓他説出在別人家做客時感到快樂的事:比如説小朋友讓他一起玩玩具、給他喝飲料等;然後讓他用同樣的方式招待客人。當孩子出門做客時,應該提醒他穿戴整潔,做個好客人,遵守別人家的規矩。

2.電話禮儀。教孩子打電話很容易,多數孩子喜歡玩這個“成人玩具”。當他接電話時,可以先教他説“你好”。如果電話不是找他的,提示他問一句:“請問找誰?”當孩子要撥號打電話時,替他念號碼,並提醒他先作自我介紹:“我是某某”。

第3篇

當看到孩子有不禮貌行為時,大部分家長的反應是:訓斥、批評,而沒想過一個關鍵的問題,那就是孩子根本就不知道禮貌是什麼,什麼行為是有禮貌的什麼行為又是沒禮貌的。

父母有意識地在不同場合、根據不同對象教給他具體的做法。如對長輩説話時要使用"您",早上主動向認識的人問好;分別時要説"再見";請求別人幫助時要用"請";得到幫助後要説"謝謝";對長者不能稱呼姓名或叫老頭,而要稱呼"老爺爺"、"老奶奶"、"叔叔"、"阿姨"等;家裏來了客人要有禮貌地回答客人的問話;到別人家裏不隨意動東西

好習慣的養成,不是靠説出來的,而必須通過不斷地練習才能形成。比如,每天都要搭乘電梯好幾次上下樓,可以教孩子一走進電梯先向開電梯的叔叔、阿姨或爺爺奶奶問好。別人幫着按了樓層,

要説謝謝。離開電梯時,要向電梯裏的人説再見。每天練習,他自己就會主動地問候了。

讓孩子明白,用不禮貌的方式表達要求,得不到好效果。 比如孩子打你或叫你"大笨蛋"時,怎麼辦?這時候,家長最重要的是保持平靜,然後堅決地告訴他這樣做是錯的。然後,還要告訴他用正確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要求。

有些父母為了不讓孩子打擾來訪的客人,會把孩子打發到一邊,讓他們自己去玩。可這樣做會影響到孩子的社交能力。孩子會想:媽媽為什麼不讓我跟客人在一起,是不是我總是做錯事情?久而久之,家裏一來客人,孩子就會自動躲到旁邊去。所以,當有客人來訪時,父母應該把孩子叫來,向孩子介紹客人,再向客人介紹你的孩子,可以讓孩子幫客人拿拖鞋、拿杯子,和客人一起説説話或做做遊戲,而不是把孩子打發到一邊去。

最後,家長要注意,父母的以身作則永遠是最重要的。潛移默化中,教孩子要懂得禮貌,即便他一時不理解"尊敬"、"謙讓"等概念的確切含義,但只要父母每天都用尊敬、謙讓的態度對待別人,孩子就會注意進行模仿,這些都是孩子今後形成良好家教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