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簡潔的教師教學反思10篇 精準教學反思:高效簡潔,助力教師成長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3.06W

本文以“簡潔的教師教學反思”為主題,探討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何進行精煉而有效的反思。通過簡潔的反思,教師可以快速捕捉和總結教學中的亮點和不足,從而提升教學質量。文章將分享一些簡單而實用的反思技巧,幫助教師更好地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和策略。

簡潔的教師教學反思10篇 精準教學反思:高效簡潔,助力教師成長

第1篇

今天執教《愛之鏈》第一課時,因開學前的教材培訓上已經整體感受了這一課的完整教學過程,當時的課上得很樸實、也很紮實。所以課前我推翻了已有的預設,借鑑兩位老師上課時的亮點重新設計。課前我採用了馮麗老師第二課時的導課方法:出示“愛—愛”,讓學生認一認、比一比,説説發現和感受。一看到那個“心”字,學生們一下子就明白了:“愛是來自內心的。”“有心才會去愛。”“真愛一定要用心。”…….“是啊,愛是一個温馨的字眼,愛是人類永恆的主題。在那飄雪的寒夜,愛就是驅走寒冷的暖流,愛就是克服萬難的力量。

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愛之鏈》,去感受文中那濃濃的愛意。”我藉助教參中的語言順勢引出了課題,並用周小紅老師的方法引導學生理解《愛之鏈》字面意思,在談論中學生明白了“愛之鏈”就是用愛串起來的鏈子。此時我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讓學生初讀課文:“今天的讀課文跟往常可不一樣,你們要接受三個挑戰:第一要將課文讀通順讀流利;第二要理清這愛的鏈子都串起了哪些人的哪些愛的故事,也就是能將課文的主要內容概括清楚;第三要接受老師的詞語聽寫任務。任務不輕啊,有信心嗎?”或許是我的語言激起了學生“好鬥”的本性,這次地讀課文學生分外的認真。瞧,他們不僅僅是讀,還不時地拿起筆在畫着什麼,而且還騰出手來在桌上默寫。很快他們讀完了,我再次給了他們一分鐘的時間記字形、默生詞。當我聽寫的時候他們一個個都信心百倍,當然結果更是喜人的,就連“潸然淚下”“餐館”“顛簸”這些我非常擔心會出錯的詞語他們都能順利寫出,準確率幾乎都達到了80%以上。要知道,這篇課文他們僅僅是初讀,以往可是課文學完了依然還是錯字連篇啊!

第二步,我讓學生反覆朗讀我出示的這些詞語,想想這些詞語故事中的那些情節中出現的,該怎樣理解。這可難不到這些聰明的學生,因為要聽寫他們在讀課文的空當兒已經去揣摩了我的心思,自然對這些詞語也很是留心,清楚了出處、理解了詞義、也揭示了主人公。這一步也順利成章的解決了,這可為概括課文內容、理清課文條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啊!

第三步,我讓學生講講着愛之鏈上的故事,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當然最好能用上聽寫的詞語。這一次,他們沒有再思考,我的話音剛落就已經有十來隻手躍躍欲試了!第一個但起來的時陳澤昆,一張口就已經有部分學生感覺到他有複述課文之嫌了,開始坐不住了。我示意同學們耐心的聽下去。這孩子還真是複述得相當不錯,情節完整,主要的細節描寫也沒有放過。可等他剛一説完,無數隻手就起來了,不等我叫起來,有一個性急的孩子就説:“他那是複述課文呢,不叫概括。”我笑着説:“沒錯,陳澤昆的記憶力真好,讀過了一遍就能將課文內容條理清晰的複述出來,很難得,複述得很精彩。那哪位同學能將這篇課文的內容精當的概括出來呢?”

這一節課,非常得輕鬆,無論是老師的教還是學生的學,學習氛圍好極了!最為得益的應該是這種挑戰的形式和老師的語言還有流暢的教學流程設計了。最近我很欣慰,課堂上總能看到學生漲紅的臉和高舉的手,一反常態。還記得課上對“理所當然”一詞的處理。聽寫時,我沒有直接讀出來,只是笑着説:“我是老師,就應該上好每一節課;你們是學生,就應該認真完成每一次作業。用一個詞形容就叫----”“天經地義!”學生齊答。在詞語理解時薛嬌瑞在解釋這一詞時説:“我有題不會做,問到滕妮,她很痛快就給我講了,她認為這就是‘天經地義’的。”“噢,你這樣理解。那課文中誰認為什麼是‘天經地義’呢?”我追問。“喬依認為幫助別人是天經地義的。”她説。“那天經地義是什麼意思?誰知道?”我問。“就是應該的。”蘇玲説。“經:規範,原則;義:正理。天地間歷久不變的常道。指絕對正確,不能改變的道理。也指理所當然的事。”龔鋭站起來説,他是照着詞典讀的,語言比我查到的這些還要晦澀,當時我只聽見了最後一個詞語“理所當然”。“這是詞典中的解釋,大家結合課文內容談談自己的理解。”我説。“就是本來就應該這樣的。”“是合情合理的。”“是理所當然的。”“是合乎情理的。”……這節課雖沒能按照我的教學預設將文本中的第一個故事“喬依幫老婦人修車”講完,但我和學生們一樣都有着和往常不一樣的收穫。我想這節課她從課堂的實效性來説無疑是成功的,但願這節課的教學能成為後面課文內容的理解感悟的極好鋪墊。

簡潔的教師教學反思10篇 精準教學反思:高效簡潔,助力教師成長 第2張

第2篇

?月光啟蒙》是一篇藴涵豐富的散文,節選自孫友田的《月光母親》。文章講述的是詩人孫友田回憶自己童年時,在詩意的月光下,母親摟着他,唱起動聽的歌謠、童謠,講故事、猜謎語,在他幼小的心靈裏,種下了文學的種子,點亮了心燈,一顆混沌的童心變得豁然開朗,得到了有益的啟蒙。課文以“民謠、童謠、故事、謎語”的形式,充分展露“母愛、童心、智慧”這一主題。

教學本文時,我緊扣課題引導學生進行分析,“月光”“啟蒙”缺一不可,其中“啟蒙”又是重中之重。“月光”不能少:“我”的童年有明月星光的陪伴,“我”的母親是在月光下——這個特定環境中給予“我“的啟蒙。“啟蒙”不能少:作者的原文題為《月光母親》,而進入教材後題目改為《月光啟蒙》,編者還在課後練習中安排了這樣一道練習題:“默讀課文,討論一下,作者為什麼用‘月光啟蒙’作為課題?”讓學生了解了“母親不識字,卻是我的啟蒙老師”,母親對我的教育使得“我”成為詩人、作家,讓學生體會此刻作者對母親的感激之情,帶着這種感激之情讀文章最後一個自然段。

鑽研教材,其實教師身兼兩種角色。其一是讀者的角色,教師首先是教材的閲讀者,是閲讀者就要讀懂教材內容,瞭解教材的主旨,品味語言文字。其二是教者,教師不光要自己讀懂教材,而且還要引導學生走進文本。這就要求教師要思考作者的創作意圖,編者的編排思想,還要思考通過文本要教給學生什麼,如何站在學生生命成長的高度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我們在設計教學方案時更多地是要考慮讓學生通過這篇教材的學生收穫些什麼。“教教材”和“用教材教”體現了兩種不同的教育價值觀,前者以書為主,後者以人為主,關注人的發展,後者對教材的使用,更多的強調把教材作為課程資源來使用,根據自身實際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用出個性化的風格和特點,而不是生搬硬套的教教材。因此,教師必須轉變觀念,改變教學方法。

第3篇

?燕子》是一篇十分感人的文章。文章記敍了燕子從寒冷的北方回到南方,在無邊無際的大海上不分晝夜地飛,為了過海,許多燕子獻出了生命的情景,讚美了小燕子為了到達目的地不怕辛苦,不畏艱難的精神。

通過課文的學習,我從學生若有所思的神情中,感受到了學生對燕子的敬佩之情,如何使這種敬佩得以昇華?我想到了學生的想像,國小生有豐富的想像力,通過合理的想像,學生會感同身受,學生對小燕子的精神深為敬佩。針對這一點,我引導學生,以《我的第一次南飛》為題,讓學生把自己想像成為一隻在北方長大,今年要跟父母一同過海的小燕子,以小燕子的視角來再現課文中描繪的情景,並適當補充課文中沒有的內容,給學生以想像的空間。

在我的引導下,因為有話可説,學生很快產生了動筆的慾望,他們個個奮筆疾書。有位學生這樣寫道:“天氣越來越冷了,爸爸、媽媽更嚴格地督促我進行飛行訓練。我不明白這是為什麼。有一天,我問爸爸:‘爸爸,能不能讓我玩一天?’爸爸用翅膀拍了拍我的頭,説:‘天氣轉涼了,我們馬上要飛到温暖的南方去,在通往南方的路上有一個大海。如果你現要不努力練習,怎麼能飛過去呢?’……”

在寫到飛至半路,偶遇“船隻”這一幕,學生又想像燕子竭力前飛的那種不懈努力,通過“燕子”的心理活動表現出來。以及伏在船隻上休息之後飛與不飛的矛盾鬥爭也有學生想像到了,真讓我感歎學生想像力的豐富。

但是,我也清醒地看到,這類化物為我式的寫作方法,相對於能力較差的學生來説難度偏大。因此,我在安排訓練時,讓他們選取一個片斷來寫一寫,既不因難度太大而望而卻步,也有利於這部分學生習作水平的提高。

第4篇

?觀潮》是孩子們進入四年級學習的第一篇課文,也是我任教國小語文所教的第一篇課文,原本兩個課時的課文,我花費了三個小時講完,從課文內容到寫作手法,都進行了詳細的講解,還是意猶未盡。孩子們學習了《觀潮》我也通過第一課學會了很多。

首先,教學上要根據學生的具體學情安排教學內容。我們學校的學生多數都是務工子弟的孩子,他們的家長沒有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來為他們的學習創造很好的條件,語文學習明顯落後於關內的學校。所以在教這些學生語文的時候,重點要放在基礎知識理解上面,包括:1.字詞的讀音、書寫、字義;2.課文朗讀通順到流利即可,若是能夠達到有感情的'朗讀更好。只有在做好這兩項的基礎上再進行課文內容的深度挖掘和拓展訓練才能夠收到應有效果。

再次,要根據教學目標安排教學。本課的教學目標是:1.學習本課生字詞;2.感受大潮的奇特與壯觀;3.領悟作者的寫作手法,學習作者有順序、抓重點的觀察方法,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只有目標一是需要着重提出來學習的,目標二和三都是在課文學習中領悟到的。一篇課文的重點要突出,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我正是犯了什麼都抓的錯誤才導致這篇課文的講解如此長,效果卻不怎麼好。

然後,在教學中要注意使用合適的教學語言。我是一個善於找茬,但是一般不誇獎人的人,但是現在我的職業告訴我,我要多多的去表揚身邊的人,尤其是我的學生。課上我對學生激勵性的語言還是少些,他們畢竟是孩子,大人都喜歡好聽的話,何況是孩子,他們更加需要鼓勵。

最後,在教學中要注意細節。在教學中,老師的一言一行,一字一詞都會被學生放大,所以無論在哪方面都要注意細節,尤其是書寫上面,這節課就有被學生指出錯誤之處,但是自己意識不到,因為平常自己字跡潦草慣了,認為那樣寫就是正確的,沒有考慮到在學生的眼裏,他們學寫字也才幾年,需要極為正確和規範的書寫示範。

第5篇

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縣中國小教學常規管理制度及有關要求》。引領各學校做好常規,抓嚴細節,做實過程,促進學校教學質量的穩步有效提升,同時養成各學校教學常規管理的精緻化。營造“教學相長,和諧發展”的教學氛圍。通過檢查引領,進一步強化學校層面對教學常規的管理、落實、提升,實現“教研引領、學校管理、師生自覺、共同成長。”的檢查效應。努力促使全縣各中國小校教學常規管理實現精緻化。

1、學校各級教學教研職能部門的計劃及教師個人計劃;

2、學校教學管理部門的檢查細則、檢查記錄與檢查小結;

3、教學職能部門的工作實錄及教師的教學材料和記錄(教案、教學反思、聽課記錄、中考試卷分析、學習筆記等等);

1、教研室提前一天通知各鄉(鎮)專幹,查閲中心校關於教學常規管理、課堂教學改革、三級教研的文本材料。中學必檢,國小隨機抽檢二所中心國小;分兩個組(中學組和國小組,國小組再分兩個小組)同時分別檢查三所學校。

2、每天7:20出發,8:00左右到學校,聽校長彙報→查閲學校及領導層的教學檔案資料→依據學校檢查細則和檢查記錄結果及各職能部門計劃與教師的計劃→驗證性的抽檢相關資料;

3、依據課程表,分學科聽取推門課(必須按進度授課,否則不計分);

全體檢查小組成員共同努力,不畏嚴寒,通過艱苦細緻的察看、聽評、座談、交流、反饋,發現了各學校好的教學常規經驗和教學常規中存在的問題;把經驗及時的推廣到各學校,對問題進行及時分析,找出原因,共商解決的辦法。

學校的教學常規檢查。學校大多都依據教研室制定的《--縣中國小教學常規管理制度及有關要求》實施月查制度和不定時抽查制度,查有細則依據,查有次數記錄,查有等級劃分,查有總結反饋,查出問題有落實。庫莊一中各項工作仍保持規範化、精細化並趨向精緻化。山頭店一中的作業檢查施行學校普查和學生自查報告相結合。更增加了檢查的真實性和有效性,讓學生參與到學校的管理中,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非常好,是一例典型的常規教學有效管理案例。雙廟一中學校常規檢查細緻,項目清晰、準確,檢查定位準確,並把各項檢查量化為教師積分,作為教師評優、評先、晉職的依據,避免了學校各項工作的功利化和人情化,使學校管理規範化、簡約化、有效化,增強了學校的信度,讓教師對學校各項工作充滿信心,對學校各項事理心悦誠服,更加激起了老師們的工作熱情。茨溝二中實施教學簡報,每兩週一報,通報全校兩週的教學大事記。斌英中學對教案的`管理施行週週清制度,效果顯着。潁陽一中、麥嶺一中、庫莊二中、範湖一中常規檢查認真、記錄真實,問題查找定位準確。

學校的各項教學常規。各學校校長都非常重視對本學校本學期所面臨的教學形勢分析,都做有書面的《教學形勢分析報告》,並於開學初對全校師生作報告,副校長和其他學校領導做有相關的教學專題講座,解決怎麼幹的問題。有效引領全校師生健康成長,促進學校教學內涵發展。學校各教學職能部門(教導處、教研組、年級組、課題組)都制定有學期教學工作計劃、周行動歷、活動實錄和活動總結。學校全體任課教師都做有教學進度計劃、教學工作計劃,教學課時計劃,認真編寫教案。及時佈置、批改作業並有批改記錄,學生的作業較上期整齊、規範。認真學習教育着作並有學習摘記,認真聽取同伴上課並認真填寫聽課記錄和評課記錄,認真做好期會考試工作並寫好試卷分析。汾陳一中的教師業務學習活動和學生學習競賽活動有特色,有效地豐富了師生的教學生活。

課堂教學改革。各學校都非常明確各項教學常規都必須圍繞着課堂教學改革進行。學校的各項教學活動的方向最終指向課堂教學,各學校都在努力探索適應新課程的教學方式,例如,庫莊一中實驗着“學、展、點、練”四步式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範湖一中實驗着“目標引領、先學後教、創設情景、當堂達標”16字教學訣。麥嶺一中、雙廟一中也在學習洋思經驗、杜郎口經驗的基礎上摸索着自己的課堂教學模式。國中部嘗試着學案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茨溝二中校長親自撰寫《聽課有感》三次,發在校園網上,對校級公開課進行公開評議,有效引領學校課堂教學改革。

學校的教學常規管理。要求學校必須依據學校教學質量評估方案制定學校的教學常規管理細則,細則要有可操作性、針對性、引領性、方向性、標準性、全面性、人文性和發展性。在此次檢查中發現級段管理和教導處管理的矛盾衝突。表現在課程安排上的不協調,教導處總課表和教室裏的分班課程表不一致性,在聽取推門課時出現與總課表課程不一致的現象。造成檢查目標無法圓滿實現。在學校教學常規文檔的管理上,也要加強分級段管理與學校教導處統一管理的協調一致,既有分工,又有統一,協調發展。避免出現在檢查過程中看級段情況容易,看全貌難的現象發生。學校教研活動的開展上,級段教研活動落實到集體備課上,教研組的教研活動落實到各級段銜接與協調發展上。在學校各項教學常規檢查上,各組檢查標準要一致,形式要統一,記錄要規範,避免出現同在一所學校,因教研組、級段不一樣,教學常規檢查結果不一樣。要加強統一備課組成員的教學常規管理力度,檢查中發現同在一級段任教同一學科,教案節數,佈置批改作業次數相差懸殊,差數在20以上。追問一下,學校的集體備課制是否形同虛設。學校的教學常規月查和不定期抽查意義何在。

2、要強化學校教學常規管理的系統性、全面性和實效性。

各學校要有意識的加強構建學校教學常規管理系統,使之全面合理科學化。在學校常規檢查記錄中發現,學校檢查得認真細緻,記錄真實,問題暴露明顯,在檢查總結中沒有突出問題和進一步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更沒有整改的措施,讓對教學常規管理全面性表現在不僅要查看次數,格式,規範度,更重要的是要看質量,比如教案,不僅要節數足,還要環節全,過程有效,備課時間要在上課前。課後補教案的現象依然存在,致使教師大喊教案費事、教案無用,校長冤枉,費力不討好。教案不僅要有新授課型,還要有複習課型教案,講評課型教案,研討課型教案,練習課型教案等等。聽課記錄的管理,不要只看次數,要從科目,聽課時段、記錄項目,交流程度去考察教師聽課的實效性,真正實現校本教研的同伴互助。作業的管理,不僅要從佈置,做、批改的次數管理,還要從佈置時間、作業量、作業內容、作業類型,做的質量(做的正確率、卷面等),批改質量,批語質量,反饋質量等方面做好,避免作業應景現象發生。使各項常規工作既精細,又精緻。

又如,學校對計劃的管理,不僅要有,篇幅要夠,更重要的是要看編寫計劃者,是否能在教學實踐中能有效地落實計劃。這就要求學校對教師和各教學職能部門的計劃進行有效管理,跟蹤落實。從檢查中發現,有些計劃編寫者仍然意識停留在只寫計劃不打算落實計劃的階段,即為了應付檢查,所以就出現了對計劃的編制審慎不夠,計劃就高談闊論脱離實際或不痛不癢,隨便瞎説,針對性不強,落實困難。所以期初,學校要對學校各項教學常規的計劃管理要做到既要有,又要好。例如,有的有總結沒有抓落實,問題沒有改,下一次還是如此。這樣長此以往,工作不深入,作風不紮實,落實不具體,容易使教師產生應付思想,幹好幹壞一個樣,何必那麼認真呢。有的學校細則要求一月一檢查,但四個月過去了,只檢查二次。檢查也不總結,某個教師缺項,也不補檢,就有一個空格。

再如,對教研活動的管理,教研活動離開了課堂教學,純粹的教研活動,往往會演變為話聊閒事的境地,對教學改進毫無意義,所以,學校教研活動要切實立足於教育教學實踐中發生的真實現象,研究教育教學實踐中發生的真實問題,記錄教學研究的有效過程,總結有用的研究成果。切忌為研究而研究,為檢查而記錄研究。要做到教研為教學服務,教學因教研而精彩。

抓好常規,抓嚴細節,抓實過程,關鍵是一開始就要養成優秀的好習慣。學校要重視抓好學期出的第一次常規教學普查,校長要對教學常規中每一項工作中的第一次要嚴把關,例如計劃,第一節教案,第一次集體備課,第一次教研活動,第一次讀書筆記,第一次作業與反思等等對這些常規工作審閲簽章,有效瞭解學校各工作人員是如何進入工作狀態的。師生也能第一時間感受到到學校領導對教學細節的高度重視,從內心深處領會到自己對各項教學工作是馬虎不得的。中心校要別關注各中心國小校長的教學常規管理工作的跟蹤監控。通過查看各鄉鎮中心國小校校長的聽課記錄發現,從聽課次數看多的文昌國小校長53節,個別校長3節,同是中心國小校長工作的深度差別太大了。從專幹聽課記錄發現差別也較大,多的茨溝鄉專幹聽課55節,潁陽、城關專幹聽課40節以上,其它20節以上。總體看各業務專幹都在用心管理本鄉鎮的教學常規,效果也是顯着的。

從這次檢查發現,學生的作業字跡普遍不好,卷面佈局不夠美觀,要思考解決這一細節問題。建議學校要提出“我們一定要把字寫好”的教學要求,要把這一責任交由學校的語文老師負責,一學期下來師生的字仍沒有寫好,就要追究語文教師的責任。另外,還發現學校有很多跨科兼職教師,例如語文教師兼任歷史課,歷史教案就可不備不寫,上課的隨意性很大,教學效果可想而知,殊不知,“副科上不好實際是一種破壞。”師生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良好教學習慣,經過一節漫不經心的副科教學,好習慣就又歸於馬虎了。還有,作文批改不注日期,教案不注日期,誰知是那一週的作文或教案等等。學校的各項計劃制度的制定與行文要嚴謹、準確、科學,要咬文嚼字,用字準確,這是我們教育者做的事,一定要精益求精,拒絕給人以口實。細節決定成敗,這道理都懂,從細節做起並抓嚴就很難了。我們一定要知難而進,促使我們的工作精緻化。

觀念是靈魂,行動是形體,堅持是根本。沒有課改的理念作支撐,一切改革都將會發生穿新鞋走老路的現象。加強學校理念更新是關鍵,途徑就是做好校本培訓,實現專業引領,同伴互助和自我教育。

有老師説:“在國中的課堂上,出現教師講課講不動的現象。”這是事實。為什麼講不動?究其原因,有基礎太差,生源素質不好,這是國小課堂教學改革與中學課堂教學改革的銜接問題。但我們自己的課堂就很有效麼?七年級還舉手好動好問好答的學生,不知怎麼了,經過老師一年來的調教和訓練,到了八年級,就文靜怯懦了,按某一老師的話説“到了八年級,學生就變啞巴了。”教師不顧學生的認知基礎,情感體驗,精神需要,一廂情願的按照自己的意願一味的講下來,造就了大量的學困生和輟學生,還不自覺。聽課中發現,老師滿堂講,滿堂問,電子滿堂灌,提問沒有深度和思考性,課堂啟發沒有情景創設,複習課沒有教案,上成補習課,查漏只對答案,沒有拓展和延伸。學生在課堂上精神萎靡,情緒低落,生活單調,生命滋潤枯燥。所以加強當前課堂教學改革的研究和管理勢在必行。確立新的教學觀、教師觀、學生觀、教材觀非常重要。校本教研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途徑。“三疑三探”課堂教學實錄是目前各學校學習的首要任務,切實改變我們的課堂教學方式。

從課堂教學技術上來看,學校教室前面的電視顯示器相對學生數來説小了點,所以告誡教師們在選擇設計課件時,要特別注意視聽效果,要少文本,多圖像和聲音動畫,聲音設計要柔和悦耳,避免造成學生的視覺和聽覺疲勞。避免造就現代化教學的學困生。

最後,強調要引領教師眼睛不能只盯住我們的教材,要做到心中只有我們的學生,那老師在課堂上就會真正關注到每一個學生,從學生每一個細微的表情、閃爍的眼神中敏鋭地捕捉到每一個孩子當下的狀態,真正關懷每一個學生的成長。

第6篇

?大江保衞戰》一文主要讚頌了英勇的人民子弟兵們在到處肆虐的洪水前,是怎樣忘我地保衞大江、救助人民羣眾的事,謳歌了新一代人民子弟兵在危險和困難面前毫不畏懼、全然不顧的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再現了他們光輝的形象。在教學此文時,我主要從審題入手,引導學生確立課文的研讀主題,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圍繞研讀的主題,開展一種全新的閲讀方式,即讓學生進行批註式的閲讀,取得了較好的閲讀效果。

教師根據學生批註閲讀的進展情況,安排學生先進行同桌間的相互交流或小組內的相互交流,以激發學生探究的熱情,在相互交流中碰撞智慧的火花,交流彼此的收穫,探求別人獨到的見解等。如在彙報“在這危急關頭,幾十萬……”時,學生分別説出了自己的批註情況,有的説“説明解放軍叔叔不畏艱險,哪裏有危險,哪裏就有他們的身影”;有的説“解放軍叔叔為了人民羣眾的安危,白天黑夜地忙着趕路,日夜兼程,多麼偉大呀!而我們呢,只要是略微晚了點睡覺,第二天早上就起不來,白天上課的時候甚至還打瞌睡。”……通過班級交流,使他們共享學習成果,讓他們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合作學習中達到學習的目的。

可見,批註式閲讀發揮了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其學習是高效的,課堂是充實的,活躍的。同時放手讓學生在生活中搜集資料,促進了語言的積累,開闊了視野,提高了學生的文化素養。

第7篇

本課,由觀察不起眼的灰椋鳥為切入點走進文本,由問句“你覺得課文中寫得最精彩的是哪部分?”啟發整體感知,直奔課文重點:歸林時、歸林後。一番談話後,教師在過渡語中提出“觀察”讓學生關注並理解這個詞:仔細地看。接着順勢讓學生仔細看第四自然段,畫出自己喜歡的寫鳥的句子,並想一想喜歡的原因。

學生仔細品讀語言文字。數分鐘後,學生自由交流自己喜歡的寫鳥的句子。在充分發揮學生主體,充分尊重學生感悟的基礎上,教師抓住幾個“點”,巧引領,巧點撥,巧滲透。

其一:“投入”。我們一般都説投入媽媽的懷抱,投入大地的懷抱,而文中説投入刺槐林你讀出了什麼?

其二:“排空而至”。引導結合生活實際説説這樣的場面,練習讀好這個詞。再到文中去找能展現這樣壯觀場面的詞。啟發仔細研讀這幾個詞,問:還能讀出什麼。

接着把朗讀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問學生怎樣讀一到四句話,才能讀出氣勢,並採納學生的做法。

第五句擬人句,摒棄眾多教師在此訓練説話的做法,只讓學生用心讀後用一個詞概括心中的感受。

進入第五自然段時,我提出“用你那會發現的眼睛尋找最動人的一幕,談談你的感受。”

然後指名一生讀該自然段。學生交流時,相機抓好兩句話。一、“它們的羽毛全變成金紅色的了,多麼像穿上盛裝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哇。”二、“樹林內外,百鳥爭鳴,呼朋引伴,嘰嘰啾啾,似飛瀑落入深澗,如驚濤拍打岸灘,整個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個天然的俱樂部。”其中第二句從“俱樂部”説開去,在喧鬧的鳥鳴聲的渲染下,引導學生感受叫聲的熱鬧激烈。同時指導朗讀好這兩句話。在學生有了充分的感悟體驗時,進行一個説話練習:如果你是作者置身於這樣一個樂園中,你會歡呼什麼?

第四、五節學完後,我再次提出觀察,引領回歸整體,“作者是來觀察灰椋鳥的,可是在觀察過程中,她感受到了什麼?”“此時還僅僅是觀察嗎?可以換成哪個詞?”

而後教師動情地説:“你們讀懂了作者的情,但這麼美妙的場景又是誰帶來的呢?”引導學生學習最後一段,深入領會作者的主旨,抓住最後的反問句,換一種説法,再從文中梳理出:人、林、鳥三字。緊接着,教師用圓圈將這三者圈出,引導學生思考這三者的關係,在學生交流時,我不失時機地寫上“和諧共生“四個大字,凸現作者心聲。

整堂課的教學,緊扣重點,以學生的想象感悟為主,教學生咬文嚼字,從而對灰椋鳥歸林的壯觀場面有了深刻的印象,更為重要的是身臨其境般地體會到作者的情感,感受到作者那顆水晶般透明美麗的心靈。

第8篇

國小低年級學生心理髮展上直觀模仿佔優勢,且具有活潑、好動的特點。因此,我採用主題情境的教學方法,在課的開始就向學生簡明介紹了20__年北京奧運會的主辦理念,各國運動員和觀眾來到北京的熱鬧情景,我們大家迎接奧運召開的高興心情。然後話鋒一轉,反問學生:“同學們為了迎接20__年奧運會的到來是不是應該把身體練得棒棒的?”同學們馬上附和:“是”。此時安排了兩個簡單的小遊戲“劃旱船”和“石頭、剪子、布”,遊戲需要2人共同完成,為此讓學生們自主隨機結組,讓每個學生都積極活動起來。在活動過程與接觸中,給他們創設互相熟悉、相互交流、相互瞭解、相互激勵的學習氛圍,使之融入羣體,使自己與同學友好相處,在合作活動中培養集體觀念。

社會心理學家認為,人的心理是在人的活動中,尤其是在人和人之間的相互交往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

小組合作學習提供給學生之間合作的機會,增強課堂上學生之間合作、互助的頻度和強度,從而有力地促進兒童社會化程度的提高。用橫、縱叉組數字、組字母,在學生看來是多麼有趣的活動呀!學生們用自己已經掌握了的簡單的數學和英語知識,幾個人合攏到一起指指畫畫地商量起來。“字母‘y’這樣寫,我做斜的那筆,你做下面的那筆”“我們三個人和你們三個人要是組成兩條交叉線就是‘_’了”,練習場面十分熱鬧。為了把字母拼好就要相互合作並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和建議。當教師觀察到一名在平時一向沉默寡言的學生今天也非常自信地在組內説着自己的想法時,及時給這個學生以鼓勵。每個小組都拿出本組做得最好的造型與其他小組交流,對於富有新意的組合教師帶頭為學生喝彩,和同學們一起鼓掌,使學生體會到合作成功以後的滿足感和成就感。

當學生們興致高漲時,會提出小組間要比一比。學生們對“奪紅旗”遊戲表現出極大的興趣,以小組為單位的合作學習,在這種組與組之間的競賽中更可以發揮學生的能力和潛能。因為,個人與個人的競賽多數以挫傷一方的積極性而結束,而小組與小組之間的競賽,更能促使小組成員間相互團結,使個人的能力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為了使學生接觸更為廣義的合作,可安排相鄰的兩個小組結合,按20__北京奧運會的主辦理念,設計出一個最具創意的組合。學生再一次被這人數更多的小組所吸引,在組內唧唧喳喳地發表自己的見解。有的組設計一棵松樹,樹幹、樹枝栩栩如生,他們要用綠色裝點大地;有的組用各個小組剛剛拼合過的字母組成英文“ok”字樣,歡迎外國運動員到北京參加奧運會;還有的組集體造了一艘輪船,船身、船艙、桅杆樣樣齊備,好像就要駛入大海迎接外國朋友。最後,在放鬆時全體學生伴着詩朗誦躺在地板上用身體組成數字“20__”字樣,伴着優美的旋律,暢想美麗的20__年。

本節是以橫、縱叉教學內容為主的複習課,通過學生們合作討論,利用橫、縱叉拼成自己所熟悉的造型。教學要讓活動內容與學生生活相聯繫,並且使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被組內其他同學所尊重和接納,繼而達到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的目的。

上課時在學生們興致勃勃地討論過程中,教師只是作為一名大朋友,幫助各組設計、選擇最佳方案,並不時地改變自己的角色身份。一會兒是一個促進者,積極創設適合學生進行合作商議的環境,激活封存在每個學生意識中的記憶,開啟幽閉的心智;一會兒是一個合作者,參與組內商量討論,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以利於學生人格和心理健康成長,建立和保持與他人相互依賴和相互合作的關係;一會兒是一個幫助者,為組內營造和諧的氣氛,幫助組內“穿針引線”,傾聽他們的討論,概括和提煉學生已發現的結論,提供給他們發表個人意見的場景,適時地也説一下想法;一會兒又是一個激勵者,對組內商議的好的組合形式讚賞表揚,讓學生運用已有的運動和學習經驗,進行各種組合和創新練習。

課上通過點撥和組內集思廣益的研究,每個小組都創設了許多運用橫、縱叉拼合的'圖樣,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們的興趣,每個學生都能儘自己最大的努力,這在無形中增強了鍛鍊效果,並且為這種鍛鍊效果延伸至課外創造了條件,也為“終身體育”意識與能力的培養奠定了基礎。

第9篇

本學期,我擔任九年級的英語教學工作。作為一直從事中學英語教學的我,雖瞭解到了一些教學教法,但在實際的教育教學中,我深深感覺到教中學英語之難之累,真是苦在其身,樂在其心!為使今後的教學工作取得更大進步,現對本學期的教學工作作一總結。

為了使我的英語教學適應新時期英語教學要求,樹立起新的育人理念,我們英語組集體抽休息時間對《英語課程標準》進行了研讀,瞭解了目前英語課程改革的目的,掌握了目前英語改革的重點,明確了英語課程各級的總目標和各內容的分級目標,理解了英語教學原則,學會了一些科學評價原則等,從而為後面的教學提供了充分的依據,奠定了的紮實的基礎,保證了教學的順利進行。

備課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我在備課時做到了以下幾點:

1)課前備課,做到有備而來。我認真閲讀各種教科參書,既備教材,教法,又備學生。結合學生的實際和教材的內容,既要考慮知識的縱向聯繫,又要考慮新知的橫向銜接;既要突出重點,又要突破難點;既要體現出完整的教學過程,又要注意好各環節的過渡自然。並製作了各種有趣的教具,如:單詞卡片,實物(圖片),頭飾等教具為課堂教學做好服務。

2)課中備課,靈活安排簡單易操作的遊戲活動。我通過遊戲引入新課教學時,為了不打消學生的積極性,我在實施教學的時候,總是儘量設計一些簡單易操作的遊戲及活動,將教學內容層層鋪開,把枯燥乏味的課堂變為生動有趣快樂堡,讓他們在快樂中學習,在玩中獲得新知,通過反覆的趣味操練(如:唱,演,玩,畫,塗色,做手工等形式)來鞏固所學新知。在活動中學生們都樂於參與,充分調動了學生們的情感態度和興趣,學生的積極性得到了充分發揮,教學效果良好。

3)課後備課,總結教學經驗。每上完一單元,我都及時對該單元作出總結和反思,寫出教學後記,肯定本節課成功的地方,探討該單元的不足之處,為以後的教學工作打下基礎。

?英語課程標準》提出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實現任務的目標,感受成功。這便要求,英語課的教學要以學生為主,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他們對詞彙,句型的聽説認讀和語言實際運用的能力。為此,我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做了以下幾點:

1)巧設導入,培養興趣。每節的教學我首先通過做遊戲,唱英語歌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融洽在學習英語的氛圍內。

2)圖文結合,掌握新知。根據教材圖文並茂的特點,充分運用單詞卡片,實物教具,簡筆畫及肢體語言來啟發學生,使學生帶着明確的任務目標,並藉助圖片,動作,表情等手段掌握其義,讓他們積極主動參與學習獲取新知過程,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在遇到難讀的單詞或句子時,我不厭其煩,耐心教導學生認讀,力爭讓他們學了就懂,懂了會用,培養他們認讀的能力。在學習新知的同時,還適時對他們進行思想教育。

3)遊戲活動,鞏固新知。在完成了每節課的新授任務後,抓住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遊戲活動將教學內容層層鋪開;為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營造寬鬆的學習環境,以簡單易操作的趣味性,多樣化遊戲為主來實施教學,讓學生進行反覆模仿,認讀,玩演,視聽,從而給他們提供充分的活動和交流機會,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獲得新知,提高他們語言的運用能力,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

4)通過聽錄音,複習新知。我常在每節課結束的前5分鐘,讓學生聽有關本節課教學內容的錄音磁帶。第一遍先認真聽,第二遍邊聽邊跟讀。在學生能聽讀後並要求學生用相應的肢體語言或動作入情入境的來模仿,表演對話。在學生進行合作學習,表演時及時給予示範和指導,讓學生充分體驗到成功的喜悦,體會到學習英語的樂趣。這樣既複習了本節課的知識要點,又提高了同學們的聽説能力和讀音的準確性,從而讓學生真正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第10篇

課文《霧凇》是一篇寫景的文章,作者以清新明快的語言,描繪了吉林霧凇千姿百態,奇特壯美的景象,字裏行間流露出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祖國河山的歌頌之情。全文層次清晰,景物特點鮮明,給人們以身臨其境之感。語言清新優美,情景交融,為豐富學生的語言積澱與情感體驗提供了很好的憑藉。

由於霧凇離我們南方的學生生活較遠,在教學中我以“讀”為主線,落實了三“讀”的語言實踐過程。在教學活動中,將“讀”的聯繫貫穿在整個過程,通過看一看、讀一讀、想一想、議一議等活動環節,學生由“讀通課文——讀懂課文——會讀課文”,經歷了“三讀”的語言實踐過程,培養了良好的語感,也感悟了課文中藴涵的情感及道理。為了讓學生讀懂課文,教學中我採用了多種讀的方法:

課上,學生學習積極性較高,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氛圍濃。教學中滲透了課改理念,注重學習習慣的培養,力圖體現三個維度的落實。教師朗讀指導也較到位。

1、教師對學生的回答評價語較單一,應在多元化些,鼓勵性再強些。

2、對詞的品析不夠到位,忽略了“凝結、隨風飄蕩、籠罩、淹沒”等詞的理解。

“教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以上是我此次上課改彙報課的反思,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發揚優點,對於不足之處加以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