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簡易方程教學反思範文6篇 "深度反思教學方法:解析簡易方程教學反思範文,助力學生數學提升"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6.91K

本文將介紹一位數學教師在教學簡易方程時所進行的反思。他通過反思自己的教學方式,意識到了自己在教授這一難點知識點時存在的不足,並積極尋求改進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文章將詳細講述他的反思過程以及在教學中所採取的措施。

簡易方程教學反思範文6篇

第1篇

在本課教學中,我主要採用小組合作學習,討論的方式,讓學生探究新知識,效果較好。

出示例題2,小組合作學習,討論:①你是怎樣理解圖意的?②你是如何列方程的?③你是根據什麼解方程的?④怎樣檢驗方程的解是否正確?然後班交流討論,展示學生的練習。指名回答,説説自己的分析。你對他的分析有什麼要問的.嗎?教師總結解題關鍵。

教學例3時,讓學生觀察、分析,這道題與前面的練習題比較有什麼區別?這道題可以怎樣解?(先小組交流後個人解答)學生找出解題關鍵,培養一題多解的習慣與能力。

最後讓學生做全課總結:今天學習了什麼知識?解方程的關鍵是什麼?

充分練習,進行思維訓練,設計有趣的習題“幫小兔找家”:4x-12=203x=15x+7=152x+3×2=16

簡易方程教學反思範文6篇

第2篇

義務教育國小階段五年級數學上冊第五單元《簡易方程》在解簡易方程呈現五個例題。

其中例1以x+3=9為例,討論了x加減某一數的方程解法。教學重點是運用等式的性質1解方程,並引入方程的解與解方程兩個概念。如圖所示:

為了便於給出解方程全過程的直觀展示,例題中藉助三幅天平演示圖,展現瞭解方程的完整思考過程,這一點值得稱道,對於學生來説,這樣的圖示剖析,有助於學生自我探究理解,學習解簡易方程,從而學會解簡易方程的方法。

但問題來了。在例1當中沒有完整的解題過程示範,只有檢驗過程的示範。如上圖所示。而完整的示範出現在例3,經歷了例1運用等式性質1解方程,例2利用等式性質2解方程,遞進至例3完成方程轉化解方法(未知數位於減數、除數位置,屬逆向解方程)才有一個完整的解方程的示範。如下圖所示:

從學習心理學來講,學生在接觸新知識點的第一印象極為重要,第一次學習新知,是由不知到知,由不懂到懂而邁出的重要第一步。這一步的.踏出對學生而言異常重要。第一次是新的,大腦對新知的接受是處於興奮狀態,此時的理解記憶刻痕是最深的,無論到的是直,是斜,一旦留下,再想更改那就難上加難。作為老師一定要重視學生的第一次接觸新知,“課上損失課外補”更是事倍功半。

學材的編排着實讓我有點撓頭,明明能夠一目瞭解,通過閲讀自學就能搞定的解方程規範,這樣一個基礎性的知識點,非要放在例3才有完整呈現,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有點不得勁兒,也有些不符合學生學習的認知規律。

第3篇

一、感受天平的平衡現象,悟出等式的性質變化。

在學習中,我以多媒體中天平的平衡來呈現等式的性質,學生能直觀形象的理解性質,平衡的條件是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少相同的重量,才能保持平衡。但具體到方程中應用起來學生感覺活動是獲取真知的有效途徑,通過以上的活動,學生可以很順利地得出結果:天平的兩側都加上相同的質量,天平仍平衡。

二、等式性質解方程——初步感悟它的妙用

在課堂上學生對用等式的性質來解方程感到很陌生,在他們原有的經驗中更喜歡用加減法各部分的關係來解,所以我們要特別注意引導學生認識到用等式的性質來解方程的優越性,從而養成用等式的性質來解方程的習慣。

在整節課的教學中,其實學生是非常主動的,他們總覺得天平能啟發着他們去解決這麼神奇的方程,孩子們對方程都有一種難以割捨的好奇心。

新課程的改革,使得國小的知識要體現與國中更加的接軌,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解簡易方程”中進行了一次新的改革。要求方程的解法要根據天平的原理來進行解答,也就是説要通過等式的性質來解方程,這一方法雖然説讓方程的解法找到了本質的.東西,但是也讓我感到了許多困惑

1、從教材的編排上,整體難度下降,有意避開了,形如:45—x=23 24÷x =6等類型的題目。把用等式解決的方法單一化了。在實際教學中我們要求學生較熟練地利用等式的方法來解方程,但用這樣的方法來解方程之後,書本不再出現x前面是減號或除號的方程題了,學生在列方程解實際應用時,我們並不能刻意地強調學生不會列出x在後面的方程,我們更頭痛於學生的實際解答能力。在實際的方程應用中,這種情況是不可避免的。很顯然這存在着目前的侷限性了。對於好的學生來説,我們會讓他們嘗試接受——解答x在後面這類方程的解答方法,就是等號二邊同時加上x,再左右換位置,再二邊減一個數,真有點麻煩了。而且有的學生還很難掌握這樣方法。

2、內容看似少實際教得多。難度下降後,看起來教師要教的內容變得少了,可以實際上反而是多了。教師要給他們補充x前面是除號或減號的方程的解法。要教他們列方程時怎麼避免x前面是除號或減號的方程的出現等等。

第4篇

在教現行人教版九年制義務教育國小數學第九冊《簡易方程》時,發現現行教材與以往版本不同:

以往的教法是利用“兩個加數相加,求一個加數就用和減去另一個加數,即:加數=和-加數;兩個因數相乘,求一個因數就用積除以另一個因數,即:因數=積÷因數”;

現行的教法和國中類似,即:解方程時利用方程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一個數或同時乘以或除以一個不為零的'數方程兩邊的值不變,但具體解題中與國中不同的是不提移項與合併同類項,思想方法卻是相同的。

在教學中發現國小生對這種方法掌握較困難,主要表現在:

第一,用字母表示數不好接受,不易理解,也不習慣;

第三,字母與數,字母與字母之間的簡單運算不理解,例如:a2=a×a,2a=a+a,用x-5表示一個數。

我們知道算式思維與方程思維是兩種不同的思考方法,在一些複雜的問題中用算式很難解出,用方程卻簡單的多,現行國小教材中有提升方程教學的意思,旨在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便於與國中銜接。

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通過練習學生還是可以掌握的很好的。

第5篇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感悟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簡單的數量關係。我由視頻導入,通過撲克牌,讓學生自主發現,字母可以表示數,並在一定的情境中表示一個確定的數。提出:新學習的內容裏面的字母還表示一個確定的數嗎?讓學生帶着這樣一個疑問進入新課。

在教學的整個過程中,我以學生感興趣的哆啦a夢和時光機貫穿始終。兒歌這一環節讓學生再次感受用字母表示數的優越性。介紹數學家韋達,讓學生感受悠久的數學文化。最後欣賞生活中的字母圖片,讓學生感受數學來源於生活,並服務於生活。

整個課堂趣味性十足,環節顯得不那麼枯燥。但也有不足之處:

(1)在讓學生用一個式子表示出爸爸的年齡時,我提的問題不具有引導性。所以,我在巡視的時候,能列出式子的同學很少。

(2)在練習這一環節,我只關注了學生做題的'結果,忽略了學生做題的過程。應該讓他們自己説一説做題的思路,過程。

(3)在小結的時候,我提的問題有點抽象,不夠直白,學生不太明白什麼意思,所以很少有學生能答上來。

第6篇

師:請你觀察一下這道方程和我們原來所學的方程有什麼不一樣?

師:你回答的非常好,這個方程比剛才解答的方程要多一步計算,這就是今天要學習的解簡易方程。(板書課題)

“一切真理都要讓學生自己去獲得,由他重新發明,而不是草率地傳遞給他。”為此,我在教學中通過讓學生對新舊知識進行比較,讓他們自己去獲取新知。繼而在教師的引導下嘗試求6x-6.8×2=20的解。

我知道在前面已複習了ax土bx=c的方程,為推導求ax土b=c(b表示兩數的積)的方程作鋪墊;例題不但承接了上節課的內容,而且引出了本節課的新內容。這兩道題,幫助學生找到新舊知識最近的連接點,為新知的學習做好鋪路架橋的工作。

師:這道題是6x減去什麼的差等於20,你覺得這道題開始要怎樣解?

生:因為前面是減法,後面是加法,我們應該按照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先乘後減,所以要先算6.8×2。

生:先算6.8×2就可以使方程變為6x-13.6=20,又回到了我們原來所學的方程。

生:因為在這條方程中6.8×2可以先算出來,所以要先算。

師:這兩位同學很會動腦筋也都觀察的非常仔細。解這個方程時,按運算順序能先算的一步就要先算出來,然後再求方程的'解,其中又把6x暫時看做一個數。

師:現在就請一位同學上黑板來演示一遍,看這樣算行不行?其他同學也請自己在下面試試看。

同學們感到很疑惑,一個個皺緊了眉頭。沉默片刻,突然有一隻小手舉了起來。

學生被這個説法吸引了起來,頓時三三兩兩地舉起了手。

師:對了,在解方程時我們一定要養成自覺檢驗的習慣,以此來檢查方程的解對不對。

讓學生在自己的本子上邊回憶邊檢驗,然後同桌互相檢查檢驗的過程。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怎樣去解答ax土b=c(b表示兩數的積)的方程,我讓學生自己去探究。

有了上一層的前提教學,在這一層,我就可以放手讓學生嘗試解答例題了。並提出問題你覺得這道題開始時要怎樣去解?為什麼?該怎樣檢驗方程的解?

其實這些“想”的過程正是教師要教的過程,也是學生解題的的思考過程。這些自學提綱充當了學生自學的“領路人”,學生通過提示,再思考該填上的內容,新知識便順利地掌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