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二年級數學不退位減法教學反思3篇 反思二年級數學課程中的不退位減法教學策略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4.03K

本文反思了目前二年級數學不退位減法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了學生們容易犯的錯誤,並提出了一些改進建議。希望能為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學生數學水平做出一定的貢獻。

二年級數學不退位減法教學反思3篇 反思二年級數學課程中的不退位減法教學策略

第1篇

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學是在學生已掌握20以內進位加法的計算基礎上進行的。計算教學,由於算式的枯燥,智障學生往往提不起興致,導致學習效率較低。同時,由於在計算減法時是根據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關係,引導學生做減法想加法,這也給學生的計算帶來一定的困難。但計算教學是培智學校數學教學非常重要的內容,那麼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計算能力,這是教師重點要考慮的問題。

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動,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低年級兒童年齡小,好奇心強,求知慾旺,容易被符合他們年齡特徵的活動,如做遊戲、聽故事、看動畫等激起學習的興趣。因此,本課教學本着上述思想,通過創設讓學生點燃生日蠟燭、給小動物找家等情境,將學生帶到了新奇的學習活動之中。並在活動中通過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培養了學習能力,體會學習的樂趣。

我在課上增加了讓學生動手操作的環節,每2人一組小棒,一個擺總數,另一個從總數中拿走一部分小棒,然後討論列式計算。這樣不僅使學生即時鞏固了課上所學的新知識,也使他們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了減法的意義,初步滲透了減法應用題的結構和解答方法,為後繼學習奠定了基礎。

表象是具體感知到抽象思維的過渡橋樑。由於數學知識的抽象性,低年級兒童不易掌握,所以應在他們充分感知的基礎上,發揮表象的橋樑作用。低年級的數學教學,利用表象有利於更好地使學生擺脱具體實物的束縛,順利過渡到掌握數量和空間的抽象特徵。

學生學習破十法時,通過擺小棍,在頭腦中建立起有關的表象,然後利用表象,引導他們逐步掌握計算方法。我在13-9這道題的下面用連線把學生用小棍操作的過程表示出來,邊畫連線邊讓學生觀察是分以下幾步算的:

第一步:老師用紅筆把個位上的3和9描出來,學生知道了是“看個位3減9不夠減。”

這時,學生根據連線完整地敍述出13-9的計算過程是:個位3減9不夠減,用10-9=1,1+3=4,所以13-9=4。

最後,我們把這三步過程概括為六個字:一看二減三加。思維是以知識作為中介的。這個過程就是引導學生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藉助表象,充分理解了13-9這道題的算理。

1、過分的注重了課堂的時間,過多的奪取了學生自求知識的權利,這也是我平時最容易犯的錯誤。我也會讓孩子有充足的時間去自己體驗,去擺、去説、去交流、去感受,真正的把自己的思想和過程都表述出來,我想這才是學生內化的過程。

二年級數學不退位減法教學反思3篇 反思二年級數學課程中的不退位減法教學策略 第2張

第2篇

進行本節課的教學時,學生已經明確了進行減法計算時,哪一位不夠減,都要向前一位退1當10,再減的方法。本節課主要教學需要隔位退位的三位數減三位數的筆算,即個位不夠減需要從十位退位時,十位上是0,需要從百位退1。這是減法筆算中最為複雜的一種情況,也是學生本單元學習的難點。教學重點是探索並掌握隔位退位減的計算方法。教學難點是理解隔位退位減的算理。教學時利用情境圖,引導學生列出算式204- 108,然後列出豎式後,讓學生自主探索計算方法。

這時的探索,能讓學生充分體驗這裏的計算出現了新的問題:個位不夠減,要從十位退1,可十位是0,無1可退,怎麼辦?這時絕大部分學生都知道向前一位借,但借過之後就不知道如何辦了。在討論有一定想法後,老師提供計數器上撥算珠理解。千位上一顆珠換幾顆百位上的珠,百位上一顆珠換幾顆十位上的珠,十位上一顆珠換幾顆個位上的珠。這樣讓學生明白:讓百位借給十位,十位再借給個位。在借的過程中讓學生説一説每個數位上數的變化,説清是幾減幾,是怎麼回事?然後在讓學生把演示過程與算理説了一遍:個位不夠減,向十位退1,十位沒有向百位退1,於是個位是14-8=6,十位是幾減幾呢?通過學生的討論、爭議,學生明白了十位應是9-0=9,百位是1-1=0(不寫),再用豎式算一算。通過計數器的實際操作學生更好的理解了算理,掌握了計算的方法。

第3篇

“萬以內退位減法”是學生在學會計算“百以內退位減法”和直接的“萬以內不退位減法”的基礎上學習的。我認為按照常理來説,只要學會了百以內的退位減法,對於學生來説數位的多少並不是很大的問題,只要學會了簡單的退位減法,複雜的也是同樣的計算過程,應該不會很難才是。

問題一:被減數中間有0的連續退位減法,要讓學生明確個位不夠減要從十位退1,十位上是0,就要從百位上退1當10,再從這個退下的10中退1到個位當10,這時十位上是9,對於這一算理,我是讓學生通過討論得出的,然後我也進行了強調,但在練習過程中,我比較重視學生説算法,忽略了學生對算理的敍述,結果學生在計算時要麼忘記退位,要麼不該退位的也退位。國小數學萬以內的退位減法教學反思

問題二:在學習加減法的驗算時,我先讓學生獨立嘗試去寫驗算方法,然後讓學生交流方法,這種體驗的過程幫助學生理解了算法、算理。但在學習完加法的驗算方法後學生提出了減法應該怎樣驗算呢?我沒有過多的考慮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就順勢把減法的驗算方法也講了,結果就造成學生練習時間不夠,對加減法的驗算方法掌握的不紮實,尤其有一部分學生總把驗算後的得數寫在算式得數位置上,這都是課前思考不足造成的。

反思一下,作為教師教學之前首先要認真研究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難點,認真有效的落實於課堂教學中。同時,教學之前教師要深入瞭解學生的實際,不能想當然用自己的主觀認識來替代學生的認知規律,要真正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紮紮實實的進行教學。總之,讀懂教材、讀懂學生是教師準確定位教學目標、重難點的前提。教師只有在教材與學生中尋找平衡,才能在課堂上演繹智慧與精彩,使課堂更有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