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讀告白讀後感優秀7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3.24W

撰寫一篇讀後感可以強化大家對名著知識的領會,讀書後想要領悟其中的精湛思想。可以及時寫篇讀後感,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讀告白讀後感優秀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讀告白讀後感優秀7篇

讀告白讀後感篇1

書中的莉迪亞短暫的一生,沒有擺脱父母對她的期待,沒有找尋到真正的自己。也許在自盡前,她是想要找回真正的自我,但她的勇氣是結束自己的生命。

看完此書,又想起原生家庭對孩子的束縛,孩子的安全感來自父母,父母一旦錯位,孩子缺乏安全感,將影響他的一生。父母都沒有找尋到真正的自己,只是一味追尋自己失去的人生及夢想,他們追尋的,可能不一定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他們逃避自己的需要,把大人的視角無條件的轉嫁到孩子身上,由此來樹立孩子的價值觀。可是青春期的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與追求,當她本身的想法一味被壓抑和漠視時,痛苦就不可避免。

詹姆斯的痛苦,來源於自身一直的自卑,與對自己的不認可,而瑪麗林的痛苦,來源於理想與現實的差距,他們都沒有認可自己,而相互折磨,把他們自以為的痛苦轉嫁到孩子的身上,而莉迪亞,從小就認為自己是保持家庭完整性的責任人,這副擔子太過沉重,以至於她抑鬱,認為只能去另一個世界尋找自我。

我們好好反思,為人父母者,該如何為之,如何找尋自我,換一種思維,即換一種活法。

讀告白讀後感篇2

我一般不看小説的,但這是一部改變我對敍事技巧看法的小説。

我一直認為小説終究是沒有價值、營養的,它們描繪的世界離自己那麼遙遠。

但我現在明白,故事是把事實道理用極具感染和穿透力的方式表達出來,故事源於事實又高於事實,謝謝《無聲告白》這本書!

其實這本書剛吸引我的是因為kindle的推薦,亞馬遜暢銷榜,華裔作家的力作。

買了電子版後我花了兩天就讀完了,是我讀書最快的速度了,讀的過程中,內心時刻充滿着激動和恐懼,激動在於我心中的價值觀被這本書很好的展現出來,恐懼是因為我怕自己會踏上莉迪亞的"不歸路".書本花了很多的時間描繪人物心理和細節,但總的內容這篇文章就可以涵蓋,但是它帶來的思考遠遠沒有結束。

書中是以一個不尋常的5口之家的發展為主線。為什麼不尋常,因為男的是華人,女的是美國人,因此他們的孩子是混血,那個年代,混血孩子的定位不清楚,不知道自己到底屬於中國人的羣體還是美國人的羣體。孩子們想和美國朋友一起,但是由於膚色問題沒人願意和他們當朋友。

文章以女主莉迪亞的死亡拉開序幕,用莉迪亞死亡後家庭生活的變化和死亡前現實的生活交織描寫。莉迪亞的父親詹姆斯·李是一個美籍華人,靠着父母餐廳端盤子等不體面的工作把詹姆斯變成了美國國籍,但詹姆斯因為父母的工作深感自卑,他從不和別人談論自己的父母,為了不讓大家以他為話題點,他拼命的想要融入周圍的人羣,他只希望自己普普通通,不被人注目,但由於他的獨特的外表,不管在哪裏都感覺周圍充斥着異樣的眼光。他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知名學府哈佛大學,他繼續努力讀研讀博,他本以為可以留在哈佛大學任教,因為當時他的導師告訴他有個歷史教職剛空缺出來,然後最後也許是因為他獨特的外表或是不善於交際,他最終沒能留在哈佛,而是去了一個普通的高校—海爾伍德任教。從那時起,他討厭過去的自己,討厭過去的一切,討厭怯懦、獨特、孤獨,嚮往合羣和普通。

莉迪亞的母親瑪麗琳是美國人,她從小就對化學、物理和生物感興趣,她的夢想是當醫生,雖然那時候女醫生屈指可數。然而她的母親卻是家政課老師,她的目標是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嫁給哈佛男、照顧孩子和房子的家庭主婦,而瑪麗琳卻希望自己永遠獨特、引人注目。她不在乎媽媽的反對,報考化學、生物專業,去做常人眼裏只有異類才做的事情,她一直追求的是特立獨行。也許正因為這一點,她在大學上詹姆斯課的時候,第一眼就被這個獨特的男人吸引住了,從此墜入愛河,可沒想到,還沒完成學業的她懷孕了。因此她不得不放棄學業,按照曾經母親給她的路,結婚生子。但她內心從沒放棄過追求自己夢想、追求醫生目標的願望,她不甘平凡。

從開始我們就可以看出,性格,價值觀迥異的兩個人如果無法互相容錯,註定會過上不幸福的一生。

我們知道讓一個人改變最大的動力,是讓他親生感受到和自己一樣的人實現了自己心中夢想的成功案例。而瑪麗琳在第二個孩子稍微長大後因為生病去了醫院,她意外的發現有個年輕的女孩—她世界裏女孩全是護士—別人都叫他醫生,甚至別的男醫生也會請教她一些問題。她內心從沒有過的震撼,她曾經魂牽夢縈的職業,曾經付出無數心血想要實現的目標,現在真切的發生在了這個普通女人的身上。她決定離開自己的家庭,雖然有老公和兩個孩子,但她依舊認為自己可以離開他們繼續深造,但這段日子只持續了兩個月。當她還有兩個星期就要完成考試拿到學業證書的時候,她暈倒了,結果檢查是她再度懷孕了。她不得不向生活妥協,再一次當起了家庭主婦,趨於平庸。當她回到家的時候,由於自己的長時間離開,家裏已經混亂不堪,孩子們第一時間緊緊抱着她,她因此採用了很多人沒有能力實現自己夢想的時候都會採取的辦法,生個蛋,讓蛋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從再一次回到家裏的那一刻,那決定把自己所有的夢想讓莉迪亞實現,她在腦海中用物質給莉迪亞規劃了一個"美好"的未來!

同時由於詹姆斯的兒子性格軟弱,這也讓詹姆斯想起了年輕的自己,眼前的孩子似乎就是過去的自己。他討厭過去的自己,自然也不喜歡現在的兒子。當他兒子告訴他他的夢想是去外太空,當宇航員的那一刻,他不知覺得打了孩子一巴掌,把他和孩子的牽絆打碎了。因此詹姆斯覺得莉迪亞很像年輕的瑪麗琳,那麼合羣、惹人喜愛,因此他把自己全部的關愛給了莉迪亞,因為內心的自己多麼嚮往自己年輕時可以像莉迪亞這樣。

就這樣,莉迪亞無法控制的開始承擔父母兩個人所有的關愛—過多的關愛。從那時起,她的所有的生活都被父母用放大鏡檢閲着,她的所有目標也都只是父母的目標。也許單純的強加一方的夢想,孩子雖然不會快樂,但也不至於選擇自殺這條不歸路。根本原因在於,她的身上強加了父母兩個人迥異的夢想,一個想要獨立、鶴立雞羣、受人矚目的夢,一個想要融入團隊、普普通通的夢,兩個夢不斷地撕扯她的快樂,直到把所有這一切撕得粉碎。

當她選擇自殺的時候,父母根本不相信這件事情會發生在自己女兒的身上,他們的印象裏,女兒樂觀、好學,有很多朋友,不可能孤獨無助到自殺去解脱。她的女兒會主動要求學習物理和化學,會考上成績第一個給目前看;他的女兒會認真看自己給她買的書《建立人脈的法則》,每天都會給自己的同學打電話,而且相聊甚歡。這一切讓他們無法相信自己孩子會選擇自殺。

然而我們太忙,太瑕於自己的世界,我們只看到了表面,而沒有看到真實的事情。因為我們忙碌到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

莉迪亞由於害怕母親再度離開家,讓家庭支離破碎。害怕父親每天對自己失望的表情!。因此她選擇了妥協。雖然説自己會聽從莉迪亞的想法,她只是給她建議,但每次目前都帶着強烈期待,也許她自己沒有注意,但孩子全看到了心裏,因此她只能每次用好的好的來回答。以至於讓媽媽認為她就是想要與眾不同、就是想要當醫生。為了不讓爸爸失望,她在沒有任何朋友的情況下,選擇撥打語言助手,自己則假裝是在和好朋友聊天。

反觀,她的哥哥內斯,由於自己缺乏父母的關愛,但這也給了他追尋自己航空夢的機會,他從憎恨莉迪亞受到的寵愛,慢慢的變成同情莉迪亞。他在沒有父母的關注下,考上了夢寐以求、可以作為航空夢跳板的哈佛大學。然而正是由於他的理解,讓莉迪亞覺得這個家裏唯一的牽絆就是自己的哥哥了,因此他哥哥離開家去哈佛上學的事件成了她跳湖自盡的導火索。

一切就這麼結束了,但這本書給我的思考卻遠沒有結束。這些問題根深在我的大腦中:

家庭和事業如何平衡?不同的目標性格的家庭就不能幸福嗎?怎麼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我們為什麼會討厭原來真實的自己?當然這裏只有我片面的思考,我希望可以看到你們的思考。

家庭和事業本身就無法分隔開,一旦產生它們勢必會交融在一起。任何企圖把家庭和生活分開的手段都是徒勞,因為夢想再大也逃不過人心。我記得畢業後不久面試了白鷺芳洲藝術基地的銷售崗位,後來得知它主要是個性化婚禮策劃的,而且老闆和他的老婆在一起工作,他老婆是他的助手,她已經有了2歲的女兒。與其説這是一個企業,不如説這是一個承載夢想的平台,在這裏家庭和工作融合在了一起,老闆做着自己喜歡的事業,老婆則在公司幫助老公打理雜事。其實,這也是我想要的生活。不管去哪裏,不管工作多麼不確定,家庭永遠是確定的,是穩定的。

第二個問題我還沒有答案,畢竟自己結婚時間很短,沒有足夠的生活閲歷支撐我回答這個問題。我唯一能説的是往往成功的企業家或藝術家,他們本身就是個外人看似不可能存在的矛盾體。他們既內向,又外向。既暴躁,有和藹。既優柔寡斷,又當機立斷。根本原因在於他們可以認親自己的優劣勢,在不同的情景下,發揮出不同的特點。我們不需要一個完美的個人,只需要一個互補的團隊。

培養孩子的根本是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這一切的基礎是承認孩子是一個脱離父母的、獨立的個體《無聲告白》讀後感3000字作文。他屬於自己的世界,有自己的夢想和性格。他不是承載我們未完成的夢想的器皿。而我們要做的只是在孩子實現自己夢想的道路上提供成年人的幫助,知道孩子的興趣和天賦,把枯燥的事情用孩子感興趣的形式表現出來,比如他喜歡動物不喜歡英語,用動物組成英語字母的形式或許有幫助。我們需要的是找到孩子的天賦、引導他去做他可以做的很好的事情,慢慢的,做的好的事情就會變成他的興趣。我的原則是,如果你本身足夠厲害,你可以幫助孩子找到工作,那麼你可以事無鉅細的關注孩子。如果你希望你孩子超過你過上屬於自己的生活,你什麼都不需要做,無為而治或許是最好的辦法,你只需要傾聽孩子,給予指導和建議。學習生涯中有兩個東西極其重要,興趣和朋友。

我曾經一直是一個關注自己缺點勝於自己有點的人,文章中的詹姆斯也是,我們拼命想彌補自己的缺點,就像補習自己不擅長的科目一樣

慢慢的,當性格無法改變的時候,我們變的自卑,開始討厭自己,認為自己不該這樣。而這一切對我慢慢好轉,在於我讀了關於內向、天賦、性格、優勢等一系列書籍開始,慢慢的我可以正視自己的缺點了,我知道有些是不能改變的,而我要做的事充分認識到自己的優點,然後用專屬於自己優點的辦法,去做自己不擅長的事情。

只要知道目標,每個人都有隻屬於自己最高效的辦法。

互聯網時代,解放了人性,也解放了夢想,是時候讓自己承擔起自己夢想的全部重量,不要把它交給任何人,包括自己孩子。

讀告白讀後感篇3

這本書讓我讀的很壓抑,邊讀邊痛。

作為一個混血兒的媽媽,我也有擔心,是否我的孩子不屬於任何一羣人,是否他們會為自己的身份認同而產生心理問題。只有長期生活在國外的人,才能夠有體會,這種焦慮和感同身受不一定是因為真的切身遭受了什麼歧視和區別對待,畢竟很多人的圈子只在華人區,而且很多人的英語不夠好,也不夠敏感,遭受了區別對待都不敢確定。而作為移民第一代的人,其實終身都完全可以做到沒有認同障礙,因為我就是中國人,就算我拿着別國護照,我的心理認同還是中國人。而真正難的是移民二代的孩子,何況文中的主人公生活在那個種族歧視和平權運動沒有變成政治正確的年代。

在這個全球化驟然停止的20xx年,在這個中澳關係不可避免走向敵對的年份,我看這本小説真的是有些低沉。當大家不用種族,國籍標籤來典型化人羣,在不太排外的相對友善的全球化氣氛下,人心是開放的,是不是就不會對心理敏感人羣造成創傷呢?

我不喜歡看譯文,因為很難保證原文的文學性和翻譯的意境的貼合,所以這本書的一開頭讓我很想放棄,所幸後來講故事情節了,沒有那麼多大段環境和心理描寫,因為中英文太不同了,優美的英文翻譯成中文總是難免怪怪的,還是直接講故事情節來得好。

男主人公的痛苦在於生活在一個全是白人的社區裏,他沒有辦法融入,所以被接納受歡迎成為了他的追求所在;女主人公的痛苦源自於她不甘心做家庭主婦,受困於理想的自我和現實的庸碌之間無法自我肯定。兩個無法接納自己的人,都把實現理想自我的期待寄託於大女兒身上,可憐這個女兒那麼懂事又那麼敏感,她明白父母的期待,為了不再讓家庭分崩離析,她掩埋了真實的自我,天天活在害怕無法滿足他人期待的陰影下。生命能量越來越低,最終無法負荷!

?少有人走的路》這本書是他們的解藥,dedication to truth,不要活在心願中,給自己和他人時間改變,接受自己的現在與理想自我具有相當長的距離。心痛那個小女孩,她活的太累了,在恐懼中長大的孩子,無法安心做自己。

讀告白讀後感篇4

看到莉迪亞死後部分的時候,感覺到處充斥着壓抑的情緒。詹姆斯李,從來沒有融入過美國社會,但從書中來看,更多的是源於自身的自卑。哪怕當初無法進入哈佛做教授是因為歧視,其它很多時候,都是他的自卑心理在作怪。儘管他後來成為了一位常人難以取得的終身教授職位,他並沒有從他的學術上的成就取得一絲一毫的自信,反而一有事就想到自身的不幸。內斯的任何一次小小的挫折都讓他聯想到自身的不足。瑪麗琳第一次聽他的課,他對於走掉的學生的態度,也源於他的自卑。詹姆斯卻從來沒有想過要去抗爭,而當孩子們遭受挫折的時候,他沒有對孩子們進行安慰,哪怕一個拍肩膀的動作都沒有,第一時間想到的還是自身。瑪麗琳想要出去工作,第一反應也是擔心別人會怎麼説。這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卻在期盼孩子可以替他實現,好讓他可以去展示給別人看看。這是個極度自私的人。

瑪麗琳的悲劇則在於想要擺脱母親給自己設定的人生,卻發現自己的人生其實正朝着母親所描繪的那個結局偏航。於是想要逃走。她做出了努力,這比起詹姆斯來説是強很多的。拋下丈夫,拋下兩個孩子,自己跑到一個地方攻讀學位,靠着三文治香腸等快速食品過活。誰知道兩個月後卻無奈的發現自己又懷孕了。生活似乎又回到了原點。也徹底的放棄了自己的夢想。看着莉迪亞的時候驚喜的想到莉迪亞可以替自己實現夢想呀。於是,她成了她的母親,幫自己的女兒設定超乎她能力的目標,強迫她看不喜歡的生物學,硬要莉迪亞高一就上高二甚至大學的課程。把重擔壓到莉迪亞身上,直到她無法承受。

在這個家庭裏的孩子們也都不快樂,內斯作為長子卻從來沒有得到過父母的關愛,連進哈佛這樣的大事都被莉迪亞搶走了風頭。莉迪亞沒有自己的人生,為了得到母親的愛,擔負着遠超出自己能力的責任,沒有人問她想要什麼。漢娜則是在這個家庭裏隱形人般的存在,爸媽不愛,哥哥姐姐不愛,卻偏生敏感過人,傑克一個小動作就猜到了真相。

很多父母以愛的名義去要求孩子去做一些他們自身做不到的事,那其實並不是愛,是自私自利。哪怕是孩子,他也是一個獨立的人,有他自己的思想,做父母的沒有權利把自身的意願強加於他,否則就只會帶來爭吵甚至悲劇。

要學會放下自己卑微的自尊,對外該抗爭的抗爭,對內該妥協的妥協。學會聆聽,聽聽家人的想法,聽聽他們想要什麼。並學會尊重他人的選擇。

讀告白讀後感篇5

閲讀的時候我一直在用探究的目光在找尋究竟誰該對莉迪亞的死負責,就像十三個理由一樣。

“遺憾”的是詹姆斯一家的成員都充滿了對這個家庭的熱愛,即使是因為被忽略想要逃出去的內斯。因為那年夏天瑪麗琳的出走,讓這個家庭為守護這份曾經被推倒的幸福拼儘性命。修補過後的幸福在那道疤痕裏淌着事件相關者無言的淚水,特別是被母親澆灌了夢想的莉迪亞。儘管這個家的初始建立在一份勇敢無畏的愛情上,但是不幸的是三個孩子在母親失蹤事件後卻因為愛被束縛了手腳。那個夜晚在湖邊在傑克的話語衝擊下,終於想要走出桎梏擁抱一份真正幸福的莉迪亞卻永遠被留在了湖底。這不是一個悲劇,儘管以莉迪亞的死作為開場,這只是個意外。作者用這個意外來引出了詹姆斯一家對這個女孩死亡的追尋,這份痛苦將交給他們一份答案。

不想要和別人一樣的瑪麗琳和努力想要和別人一樣的李,在不同背景孕育成長的兩個人,在對莉迪亞的教育上,一個鼓勵她努力學習來獲取令人尊重的社會地位,一個鼓勵她廣交朋友融入集體,其實兩個正好是有效的互補,既不會成為一個沒有朋友書呆子,也不會是一個只會趨炎附勢卻沒有自己思想的傻蛋。也許是我天生缺乏同理心吧,這份還算正確的教育在雙方的沉重操作下,卻讓莉迪亞只剩下了痛苦。父母想讓孩子不會走自己因為某種缺失而遭受痛苦的路,而這份情感過於強烈以至於讓他們看不見了孩子身上發出的求救,就像瑪麗琳完全忘記了莉迪亞駕照考試失敗後回來嘶啞的吼叫。

除去主線的劇情,我覺得作者寫的特別好的是傑克對內斯隱忍不發的愛情,都是從第三人的角度來描繪的這份感情,從最初的意外到後來暗自心疼傑克,因為這絕對是份不可能有結果的感情呀。

膽小但是又渴求愛,這個人類身上的通病將一直一直用不同的命題讓我們來正視這一點。“你説的曙光究竟是什麼意思?”我們會痛,會在淚水裏認識到,也許已經為時過晚,但這份認識會讓我走好之後的路,而這份感情真實存在過。

讀告白讀後感篇6

我讀了這本書後,有很多感觸,這本書回憶了一個混血女孩離開人世前一家人的生活,講述了她離開人世後一家人發生的事,這本書也揭示了種族問題、性別歧視、上一代對下一代的影響、社會對家庭和個人的影響、家人之間的相處和溝通等問題。

在這個生活在美國的家庭中,父親詹姆斯是中國人,詹姆斯兒時隨着謀生的父母到了美國,從小就感受到了別人對他與對其他人的不同,他處處怕別人知道他的不同,處處想和別人一樣。母親瑪麗琳是美國人,瑪麗琳由她母親一人撫養長大,被她母親教育最重要的是管理好丈夫、孩子、房子,於是放棄了繼續深造,成為醫生的機會,她聽到女醫生便會有驚訝的反應。

當瑪麗琳嫁給詹姆斯的時候,她母親認為她不對,她應該嫁給一個和她“更像”的人,她和詹姆斯“不像”。我認為,如果瑪麗琳聽了她母親的話,或許後來就不會有她女兒莉迪亞的悲劇,她兒女的生活就不會有那麼多無奈和困擾,她的家庭就不會發生那麼多的事,但根源在於種族問題。

詹姆斯和瑪麗琳的大女兒莉迪亞沒有朋友,因為她和別人“不一樣”,瑪麗琳把自己未實現的願望寄託於大女兒,希望她成為一名醫生。莉迪亞在家人面前假裝自己有朋友,對媽媽的要求無條件服從,因為她愛媽媽,希望媽媽開心,而不是因為愛科學,不是因為想成為一名醫生。瑪麗琳卻沒有發現年少的女兒內心揹負了這麼多,同時,她還忽視了小女兒漢娜和兒子內斯,這三個孩子的內心都發生了問題,在他們這樣一個特殊的家庭中,悲劇就發生了。

當莉迪亞永遠消失在他們的生活中的時候,在他們受盡煎熬後,才漸漸發現了一些東西,想挽回一些東西,可是,有的卻再也回不來了。

終於,瑪麗琳知道了自己應該早早地關注莉迪亞真實的想法,應該給另外兩個孩子多一些關注,應該更坦誠地和丈夫交流。詹姆斯後悔沒有在犯錯之前醒悟,內斯後悔沒有早早地説出該説的話……最後,他們明白了這些,瑪麗琳終於去擁抱了那個一直渴求母親關注的小女兒,原諒了丈夫,詹姆斯終止了錯誤。

在失去了一些過後,他們終於懂得了,應該讓一個人按自己的意願生活,不要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人,珍惜值得珍惜的人,及時説出該説的話,不然,很多事情都來不及後悔。

我們在生活中也一樣,常常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別人,常常因為交流不當的問題產生隔閡甚至是衝突,也造成了令人遺憾的事,我們需要用正確的方式交流,我們需要相互理解。

這本書讓人反思種族問題,反思性別歧視,反思怎樣與家人溝通,反思怎樣做真正的自己。

篇二:《無聲告白》讀後感

不愛看悲劇,每每讀這樣的書都有種心塞塞的感覺,也許這是我個人在心理上躲避着什麼吧?不討論我的心理軌跡,還是來看看我們仁慈的作者吧。

伍綺詩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和俄亥俄州長大,畢業於哈佛大學。父母均為科學家,是香港移民第二代。

文章的開篇就這麼寫着――“莉迪亞死了,可他們還不知道。”她已經為這部作品定下了調子,這是一部真真正正的悲劇。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在尋找自我的路上要麼找到、要麼死!如此惡狠狠的開篇……

一個個體的終結可能會導致家庭的終結……繼而整個社會……。如果照這個線寫下去,我們看到的畫面將是一個晦暗的如霧霾籠罩的大地!那才是真正的悲劇——沒有一絲希望。

然而,作者是仁慈的。當我讀到莉迪亞不幸離世並非是她對人生的絕望而是為了給自己勇氣找到真正的自己時,當這樣的悲劇僅僅是一個懵懂少年高估了自己的能力的失誤時,我感歎……

“還不算太晚。莉迪亞在碼頭上許下新的承諾,這一次,是對她自己許的。她將重新開始。她會告訴她的母親,夠了。就算她物理不及格,就算她永遠當不成醫生,那也沒關係。她還會告訴母親,還不算太晚。一切都不晚。她要把項鍊和書還給父親,她再也不會把只有撥號音的聽筒扣在耳朵上,她再也不會假裝成另一個人了。從現在開始,她要做她想做的事情。”

但悲劇就是悲劇,一朵被期待、被憧憬的美好而年輕的生命終結了。帶着父母雙重夢想的生命……

在這本書裏,我讀到了一個不和諧的節奏。書中人物的內心獨白和實際行為如此的不協調,甚至相反。他們不願意或者沒有能力表達真正的自己。詹姆斯一家或者説有這麼一個羣體。這些人都用自己的方式去愛。他們活在自我的安逸狀態下,自己創造了一個封閉的一個自己想像出來的空間。並把自己的想像及愛強加與那個被愛的人身上,或者孩子或者伴侶。有那麼一天,當真相打碎了這個夢……悲劇……來了。

好了,回到伍綺詩的無聲告白的世界——在部作品裏即將肢解的家裏還有愛。大家都愛着彼此卻又用這份愛傷害着彼此。也許正因為有愛才會看到這兒還有一個被忽視的天使,小小的漢娜就如一個小小的暖暖的火苗。她想温暖周圍的一切,卻能力不足。但她依然是暖暖的。漢娜用自己的方式温暖着家人……也同樣温暖了我的心。有了漢娜這部悲劇才有了希望……也有了活下去的可能。

我不想説那麼沉重的話題。我只想説找到自己並展示給愛人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學會溝通並坦誠的交流才是避免悲劇的根本。在有愛的世界裏……告訴他你需要什麼就好。

還有一個題外話。我一直在想,在被畸變心理的父母關愛下如何成長為心態正常的孩子?“被有着畸變心態的父母忽視才成就了漢娜?這算是幸運?那麼同樣被忽視的內森選擇了強大自己準備逃離又算什麼?”

讀告白讀後感篇7

這本書講述的就是那個時代,那個歧視感很強的美國二十世紀。其實,這種歧視現在也是還在的,一年也會有幾十個因為種族歧視殺人的,但這本書告訴我們:“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一開始,我以為他會是一本普通的推理小説,但這本推理小説並不普通,不能用看推理小説的心態來看這本書,它比推理小説的情感要更細膩,更能讓人感動。這本書的題材也基本上沒有什麼人用過—華裔歧視。對於作者為什麼要選這個題材,其實很簡單,作者也是一個華裔,她雖然沒有這樣被別人對待過,但她也是寫這篇文章的最佳人選。

這本書中沒有過多的渲染,沒有過多的言語,但是有很多心理描寫。每個人心裏都對這件事的看法不同,但他們都認為這個女孩不應該被殺;每個人都想要成為最好的自己,但最好的一定就是真正的自己嗎?每個人都衝着別人的好來努力,但你真的有嘗試着去尋找你的自己嗎?你的最真實可能不是你的最好的,不過,那肯定是最自在的,不用在乎別人的眼光,只要做你自己就好了。

如果你不在這一生中做到自己的真實,你肯定我會後悔的。因為美好的永遠是短暫的,可能就是一瞬間,就像書中一個情節:莉迪亞的媽媽在廚房做家務,他一回頭就發現莉迪亞已經站在了廚房門口。對於一個母親來説,孩子是最重要的,但她錯過了莉迪亞一生中最有意義,也僅有一次的“第一次走路”,她連莉迪亞已經可以站起來了都不知道,她甚至都不知道現在她現在應該是高興,還是悲傷。可是生活不就是這樣嗎,我們忙了這個,忘了那個,我們專注於這個,錯過了那個;成長就好像一個取捨的過程。

這本書的結尾出乎意料的感人,還好莉迪亞走的時候沒有帶着愁恨,還好他們還擁有彼此。當找到答案成為一種解放的時候,那莉迪亞臨走前失去的一聲晚安就是最後開門的鑰匙了吧。

“莉迪亞死了,但沒有人知道……”

Tags:讀後感 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