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國小科學《水》教案7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13W

寫教案是教師在開展教學任務之前必須要準備的文件,教案是每個教師在教學期間都經常接觸的,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國小科學《水》教案7篇,感謝您的參閲。

國小科學《水》教案7篇

國小科學《水》教案篇1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能夠在比較現代自行車與過去自行車的差別中發現自行車的傳動方式。

2、能夠通過觀察和實驗發現一些傳動裝置的結構和作用。

3、能夠對兩種傳動方式進行比較。

4、會組裝鏈條傳動和齒輪傳動的方式。

知識與技能:

1、知道什麼是傳動裝置及傳動裝置的作用。

2、知道鏈條傳動和齒輪傳動的結構和功能。

3、瞭解自行車是怎樣傳動的。

4、認識玩具和常見機械的傳動裝置。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樂於進行有關傳動的研究活動。

2、能夠留心觀察所見到的機械傳動方式。

教學準備:

自行車、齒輪、鏈條、皮尺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集中話題

1、你們知道自行車為什麼會向前進嗎?

2、交流。

3、比較兩種自行車的差別。

4、重點觀察現代自行車。

5、讓學生交流使自行車向前進的動力來源。

6、教師講解部分結構,齒輪、鏈條。

二、探索和調查

1、自行車是如何利用齒輪和鏈條行進的,請學生畫出示意圖。

2、展示、交流示意圖。

3、製作鏈條傳動的模型。

4、展示製作的模型。

5、講解鏈條傳動的概念。

6、讓學生解釋,鏈條傳動需要哪些基本構件。

7、讓學生説,鏈條傳動的作用。

8、如果沒有了條,兩個齒輪之間可以構成簡單機械嗎?

9、出示齒輪傳動裝置。

10、講解齒輪傳動的構成和名稱。

11、比較齒輪傳動和鏈條傳動的區別。

12、觀察傳動裝置的正轉和反轉。(大輪帶小輪和小輪帶大輪的區別)

13、齒輪傳動和鏈條傳動在生活中分別適用於什麼地方。

三、回顧和解釋

1、研究自行車蹬一腳踏板,後輪轉幾周。

2、量量自行車車輪轉一圈,在地上行進多長距離。

國小科學《水》教案篇2

1.經歷簡單的比較觀察的過程,知道蝸牛和蝗蟲的區別。

2.經歷初步的小動物身體大小的比較和測量過程,能根據動物特點,描述動物的大小。

教學準備:

1.小組或個人觀察用的蝗蟲、蝸牛殼、放大鏡、尺、三角尺、記錄用紙和筆。

2.蝗蟲、蝸牛、長得跟蝸牛相近的動物、長得跟蝗蟲相近的動物、既不像蝸牛;又不像蝗蟲的動物,大象、長頸鹿、蜂鳥等動物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觀察蝗蟲。

1.觀察蝗蟲的身體。

☆觀察身體的哪些部分?(蝗蟲的頭、胸、腹;蝗蟲的頭部:眼睛、觸角、嘴;蝗蟲的腳;蝗蟲的翅)

☆用什麼方法觀察?

☆按怎樣的順序觀察?

2.描述蝗蟲的身體的特點。

二、比較蝸牛和蝗蟲的身體。

1.比較蝸牛與蝗蟲的相同點。都有頭部,頭部有觸角、眼睛、嘴;都有運動器官——足……

2.比較蝸牛與蝗蟲的不同點。身體形狀、構造不同;眼睛、觸角、嘴、足等不同……

三、比較周圍環境中的小動物。

1.看課本插圖:

給與蝸牛相同的動物畫“〇”。

與蝗蟲相同的動物畫“△”。

有疑問的動物畫“?”。

剩下的動物既不像蝸牛,又不像蝗蟲。

2.彙報交流:跟蝸牛長得相近的動物:田螺、蛞蝓、蚌、蜆。

跟蝗蟲長得相近的動物:蚱蜢、螳螂、蟋蟀、蜜蜂、螞蟻。

長得既不像蝸牛又不像蝗蟲的動物:貓、青蛙、魚、鳥、烏龜。

3.你還知道哪些長得像蝸牛的動物和長得像蝗蟲的動物?

四、觀察蝗蟲的大小。

1.怎麼比較兩隻蝗蟲的大小?

2.測量蝗蟲的大小。

☆測量什麼?

☆怎樣測量?

3.測量並描述一隻蝗蟲的大小。

五、觀察蝸牛的大小。

1.測量蝸牛的身體長度。蝸牛的身體沒有固定的長度,測量存在難度,即使測出了數據也沒有多大用處。

2.尋找比較蝸牛大小的方法。

3.比較測量蝸牛殼的大小。用三角尺測量蝸牛殼口朝向桌面時的高度。

六、動物大小的觀察和描述。

1.出示一張蜂鳥的圖片,問:這是什麼鳥?這隻鳥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沒有?

☆知道這鳥有多大嗎?老師用食指和拇指表示1~2釐米的大小,同時告訴大家,這隻蜂鳥跟蜜蜂差不多大小。

☆瞧,大小的觀察和描述,有時是很重要,很有用的。

2.討論:大象、長頸鹿、魚、蚯蚓、蝴蝶、烏龜、瓢蟲,我們一般採用什麼方法觀察描述這些動物身體的大小。

3.説説自己在尋訪小動物的調查活動中,是用什麼方法觀察描述動物身體的大小的。

七、小結不同的動物有不同的特點,不同的動物有不同的觀察方法。

國小科學《水》教案篇3

【學情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對於影子的產生和特點已經積累了不少經驗,他們知道影子的產生必須要有光和物體,影子隨着光的改變而改變,等等,但是他們的這些認識還比較模糊,因此有必要通過教師的指導,實際地去觀察、去發現光和影子之間的規律。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影子產生的條件:光、遮擋物和屏;

2、可以之自己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

3、影子隨着光源位置的改變而改變;

4、影子的大小與遮擋物和光源之間的距離有關;

5、影子的形狀和光源照射物體的側面有關;

6、從不同側面照射得到的物體的影子叫投影。投影在我們生活中很有用處。

過程與方法

按教科書要求有目的、有步驟地做光和影的實驗,並將觀察結果用線條和圖形準確地進行記錄。能根據實驗結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擋物、影子間的關係。培養空間想象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認真細緻,實事求是,善於合作交流。

【教學重難點】

通過教師的指導,學生實際地觀察,使學生自己去發現光和影子之間的規律。

【教學思路】

從生活現象出發,引出相關概念,然後通過活動探究規律,最後用規律解釋現象,同時深化對規律的理解和掌握。

【教學器材準備】

每組一個手電筒(自帶)一張4開的白卡紙、一塊5釐米高的小木塊,鉛筆、尺子各一。

【教學過程】

一、活動引入

今天我們學習一個新的單元——光,我們學習第一課。板書課題“光和影”。

二、探究影子的祕密

1、影子產生的條件

教師:同學們做過手影遊戲嗎?你們會做什麼樣的手影?今天我們也來做一做影子游戲,做這個遊戲需要什麼器材呢?我們怎樣才能看到自己的手影呢?

(後兩個問題一方面是提示觀察的器材準備和方法,另一方面是瞭解學生的初始想法。學生可能説需要光源、物體,忽略了需要“屏”,也不一定會説出物體要擋住光才能產生影子。這時教師不要急於糾正,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自己發現問題,自己總結影子產生的條件)

教師:各組準備好器材後可以開始實驗了,還缺什麼,可以到講台上領取。實驗成功的小組要準備彙報:看到手影了嗎,怎樣做才能看到自己的手影的,影子的產生需要什麼條件。

學生準備材料,開始實驗。教師巡視。

大組彙報:通過彙報討論,得出影子的產生需要光、擋光的物體、屏。

教師:剛才同學們提到影子的產生需要光,我們平時看見過哪些發光的物體?其中哪些是自己發光的呢?大家把見到的發光物體寫出來,然後在自己能發光的物體上做記號。

小組活動。

彙報、總結:像電燈那樣自己能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強調:不僅自己能發光,並且正在發光的物體叫光源)

2、影子的特點

教師:在影子游戲這個活動中,我們除了知道影子產生的條件外,還有什麼發現嗎?

下面我們再通過一些活動繼續探究光源和影子的祕密。大家能看懂教科書上三個活動的實驗方法和步驟嗎?

活動一 影子隨着光源位置的改變而改變。

提示:光源位置的改變包括光線照射的角度和方向。角度可通過目測光線和水平桌面之間的夾角大致估計,方向用左、右、前、後描述。

教師示範並演示實驗和記錄方法。

活動二 影子的大小與遮擋物和光源之間的距離有關。

提示:光屏和光源位置一定,只改變遮擋物離光源的距離。

活動三 影子的形狀和光源照射物體的側面有關。

提示:當光源垂直照射在物體的上面時,要使物體離開桌面才能看到影子。

學生分組實驗,觀察記錄。

總結:

(1)、光源的位置發生改變時,影子的方向和 長短都會發生改變。光源照射角度小時,影子就長;光源的角度大時,影子就短。影子的方向總是和光源的方向相反的。

(2)、當屏和光源位置一定時,遮擋物離光源越近,它擋住的範圍越大,在屏上形成的影子就越大。

(3)、影子的形狀和光源照射物體的側面有關。

教師:像活動三中這樣,從不同側面照射得到的物體的影子叫做投影。投影在我們生活中很有用處。比如街道上的交通標誌。

三、鞏固運用

教師:回顧一下我們今天學習了光的哪些知識?我們再做一次影子游戲,驗證一下我們發現的這些規律:

1、改變光源的位置,影子發生了什麼變化?

2、改變物體離光源的距離,影子發生了什麼變化?

3、讓光源照射自己的手的不同側面,得到的影子有什麼不同?

國小科學《水》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彩泥製作學會揉、壓、搓等技巧,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思考力和創造力。

2.能隨意取橡皮泥,通過分泥、團圓、壓扁、擠捏等技能,塑造不同樣式的花朵形狀。

3.通過學生用彩泥製作花朵,激發學生愛護植物和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準備:

課件、彩泥、硬紙板、彩泥製作工具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師:讓我們一起拍拍小手吧!

2、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個好朋友,它的名字叫圓圓,它想和大家一起玩遊戲。你們願意嗎?

二、基本部分:

1、遊戲:《彩泥變變變》

①揉一揉:彩泥變成湯圓

②壓一壓:湯圓變大餅,比一比誰的餅大。

③搓一搓:湯圓變麪條,比一比誰的麪條長。

讓幼兒自己變一變,説一説變成了什麼。

2、同學們,彩泥好玩嗎?今天是圓圓的生日,圓圓有一個生日願望?

圓圓:我最喜歡夏天五顏六色的花朵,可是現在是冬天,花朵都枯萎了,我想看盛開是美麗花朵,

你們能幫我實現生日願望嗎?

3、老師邊播放課件邊動手演示花朵的製作過程。

講解彩泥花朵的製作的過程:

製作一個黃色的小球,五個紅色的小球,兩個綠色的小球和綠色的長條。按照順序粘在白紙板上。

師:讓我們一起用彩泥做出漂亮的花朵,幫小彩泥實現願望把!

4、學生自己動手製作,教師巡視指導。

三、結束部分:

1、讓大家和老師來欣賞一下你們的作品。

2、我們一起去洗洗小手吧!

國小科學《水》教案篇5

一、課程目標:

1、激發學生探究物體與物體之間、生物與生物之間、生物與環境之間存在的的相互作用與平衡關係。

2、培養學生蒐集資料、分析資料,以控制實驗、模擬實驗、分析實驗結果、提出假設等探究能力,鼓勵學生從正反兩個方面分析科學技術的發展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影響。

二、指導思想:

1、以《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為指導,全面落實《全日制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提出的基本理念、課程目標、課程內容,進行科學啟蒙教育,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創新精神,為學生後繼的科學學習和其他學科的學習,乃至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2、在充分考慮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將學生髮展的需要、社會發展的需要、科學素養的諸要素有機地結合起來,追求科學性、實用性、教育性、普適性的統一。

三、學情分析:

五年級的科學進入課程實驗的新階段。通過兩年的學習,學生有了自己的科學思維方式,對科學探究過程有所瞭解,並能運用這一方法解決問題。但前兩年的學習相比,本期課外實踐活動增多,對觀察和記錄的要求很高,還需要長時間地觀察和記錄。要求學生有耐心、細緻的學習態度。新教材中部分知識比較抽象,和學生以前所學相比,難度較大。

四、教學措施:

a)開展生動的科學課,引領學生進行主動地探究學習。

b)建立科學文件夾,記錄學生在科學課上的學習進展情況。文件夾包括以下內容:科學課筆記本、自己蒐集的文字、圖表、圖片、照片、觀察報告、實驗報告、記錄表、評價表等。並在期末對學生做的文件夾進行展示與評比。

c)發揮評價對學習和教學的促進作用。教材提供了活動評價、單元自評、綜合評價等到三類評價工具供教師和學生使用。採用形成性評價,使評價滲透在教學過程中,更好的隨時瞭解學生的學習狀況。

d)注重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把科學探究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與科學知識目標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技能與社會生活相聯繫,逐步形成科學的態度和價值觀。

e)重視科學與技術的聯繫。致力於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技術設計能力,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f)樹立安全意識。培養學生具有安全參與探究活動的知識、能力和習慣。

g)積極參與新教材實驗。

h)開展環境教育,進行生物種養殖的課外實驗,研究生物與環境間的關係。

國小科學《水》教案篇6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

1.通過讀、聽、辨活動,充分認識青春期是人生中很重要的時期。

2.在教師的指導下,制訂青春期健康計劃。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2. 關注自己青春期的身體、心理健康。

3. 意識到個人對自身健康負有責任。

科學知識

4. 瞭解青春期的主要身心發展特點。

5. 初步掌握一般的青春期保健常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瞭解青春期的主要身心發展特徵。

難點:青春期生理心理健康辨析。

?教學準備】

有關青春期生理變化特徵、青春期保健的圖片或影像資料。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課外調查了青春期的有關知識,你知道青春期是怎麼回事嗎?

2、關於青春期你還知道一些什麼?

(讓學生充分彙報自己瞭解的有關青春期的知識,有的學生可能在彙報的過程中有點羞澀,老師要給學生打氣,告訴學生人體的發育是科學的事實。)

3、老師對學生的彙報做小結並揭示本節課的研究內容。

二、閲讀:瞭解青春期的生理變化特徵。

1、進入了請春期我們的生理變化有哪些主要變化呢?請同學們閲讀71面的資料。

(也可以給學生播放一段關於青春期生理髮展特徵的視頻)

2、學生自由閲讀書上的資料。

3、通過閲讀,你對青春期有什麼新的認識?

(這裏,老師要進一步營造安全和諧的氛圍。應該告訴學生,這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過程,誰瞭解得更清楚,更有利於自己擁有健康。)

4、老師進行小結,並説明青春期發育有早有晚,存在個體之間的差異,進入和沒進入青春期的學生都不要緊張。

三、活動:要有科學合理的生活方式

1、青春期是我們發展成成人的重要時期,是我們生長髮育的高峯時期。擁有一個健康的青春期是我們健康成長的關鍵。首先我們要有科學合理的生活方式,關於這方面,你覺得我們要注意些什麼?

(學生或多或少的知道一些這方面的知識,老師可以結合學生的發言,相機指導觀察書上的圖片。)

2、老師就學生沒有注意到的方面做一些補充講解。

3、師生共同梳理小結。

(讓學生明確:充足的營養、足夠的睡眠、積極的鍛鍊――是科學合理的生活方式,並自覺加以注意。)

三、活動:關注心理健康

1、青春期的青少年在注重生理健康的同時,還要注意心理健康。進入青春期後會有哪些心理特徵呢?請同學們觀察73面的圖片。

2、青春期的青少年有那些心理特徵?

3、能談談你自己某一個方面的心理特點嗎?(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經歷談)

4、告訴學生上面討論到的現象都是成長過程中正常的心理反應,只要我們能正確認識自己,增強分辨是非的能力,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都能順利地度過自己的青春期。

四、拓展活動

佈置學生課外討論:進入了青春期我們怎樣保護好自己?我們怎樣調節自己的情緒?

國小科學《水》教案篇7

【教學目的】

1. 使學生知道科學這門學科的學習內容和自己平時所經歷的科學過程。

2. 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推理歸納能力。

3. 培養學生認真細緻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難點】

1.重點是使學生知道科學就是研究事物的規律的。

2.推理歸納事物發展的必然規律的是難點

【教學準備】

1. 實驗材料。按課文要求準備。

2. 掛圖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要點】

1.讓學生懂得要進入科學領域必須從自己開始。

2.讓學生對自己的外表、特徵有所瞭解。

3.學會使用測量工具和記錄數字。

【教學過程】

一、引入活動

1.通過插圖提出問題,產生好奇心。

圖片與插圖相結合;口頭與教材相結合。

2.通過演示提出問題,產生好奇心。

簡單易做的小實驗,觀察實驗現象,提問題,不解釋為什麼。

3.參考實驗:掛物體吸盤、空氣佔據空間。

4.通過觀察提出問題,產生好奇心。

5.關於電視提問題,可安排小組討論。

注意:讓學生提問題,首先讓學生有問題,其次能夠提出問題,要給出時間、機會。本活動的重點是提出問題的訓練,而不是問題的訓練。

二、體驗活動

1.提現成問題“向兩片紙中間吹氣,猜一猜會發生什麼現象?”

2.讓學生自己填寫“我認為”。

3.兩人一組體驗,交換角色體驗。

4.填寫觀察到的現象。

5.填寫我的解釋。

6.交流我的解釋。

三、小結:

同學們所提出的問題就是我們科學上要解釋清楚的問題。這些問題也是我們今後要研究的課題。只要我們努力學習積極探索,科學這一門學科將會學得更好,同學們一定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性。

注意:重點是喚起學生的探究興趣,不要糾纏學生答案的對與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