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有趣的紙大班教案通用6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96W

合理的課堂布置和教學環境和良好的學習氛圍都是依賴於一篇優質的教案的,教案的撰寫中要求教師對教學過程進行詳細的規劃和安排,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有趣的紙大班教案通用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有趣的紙大班教案通用6篇

有趣的紙大班教案篇1

教材分析:

大班的幼兒,表現慾望增強,喜歡用多種方式表達自己的認知和情感。《綱要》中指出:“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選擇本次活動題材,正是想讓幼兒接觸雙簧這種新的藝術形式,傳承民間傳統曲藝的精髓,表達自己對歌曲的理解。

雙簧是一種曲藝形式,也是一門舞台藝術。大多數是成人表演的節目,幼兒園的孩子對這方面的經驗比較少,但是,大班的孩子在心理上有着較強的求知慾和認識新事物的興趣,喜歡嘗試。在日常的音樂活動中,孩子們多數是以學唱歌曲和音樂欣賞的形式為主,在合作方面多以創編動作表演為主。雙簧是一種孩子們接觸的比較少的表演方式,另外,雙簧表演的特點是合作默契、幽默詼諧,考慮到這一點,我選擇了孩子們平時比較熟悉而且又比較幽默的歌曲《小毛驢》這首歌讓孩子們嘗試用雙簧的表演方式來表現這首歌曲。

設計思路:

我採用層層遞進的方法組織此次活動,從欣賞雙簧——瞭解雙簧——嘗試表演雙簧——活動延伸。

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是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指導作用。根據大年齡特徵及本班實際情況,我將目標定為以下三點:

1、通過欣賞雙簧表演的錄像,進一步感受雙簧的藝術性和幽默感。

2、嘗試用雙簧的表演方式表演歌曲《小毛驢》。

3、對雙簧的表演形式感興趣,樂意嘗試雙簧表演。

活動準備:

為了讓幼兒直觀地瞭解雙簧的表演特點,為嘗試雙簧表演做好鋪墊,我做了如下的準備:

1、已經會唱歌曲《小毛驢》。

2、一段雙簧表演的錄像。

3、歌曲《小毛驢》的音樂。

教學過程:

根據本次活動的目標和幼兒的年齡特徵,我將本次活動分為三個環節:

一、欣賞雙簧

好奇心可以讓幼兒產生想要學習的慾望,所以一開始我就先讓幼兒欣賞雙簧表演的錄像,讓他們感受雙簧的幽默感,激發他們活動的興趣: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段錄像,請你們欣賞一下,欣賞完了要告訴大家你在這段錄像裏看到了什麼?看完這段錄像後有什麼感受?

欣賞完雙簧的錄像,孩子們一定會感受到雙簧的幽默和詼諧,從而也會對雙簧表演感到好奇,產生想要學習的慾望。

二、瞭解雙簧

孩子們感興趣以後,我會提問:“剛才,你們在那段錄像裏看到了什麼?他們是怎麼表演的呢?看了以後,你有什麼感覺呢?”孩子們交流之後,我進行總結,然後再讓幼兒欣賞一次錄像,這樣就會使他們有目的地欣賞,為他們瞭解雙簧做了鋪墊。

幼兒再次欣賞完錄像,我就介紹雙簧:“剛剛我們看到的這段錄像就叫做雙簧,雙簧是一種曲藝形式,需要兩個人很默契的合作表演,前面的人表演但是不發出聲音,後面的人可以説唱,最重要的是,前面表演的人嘴型要與後面説唱的人對上,表演時表情和動作可以誇張一點,這樣才能體現出雙簧的幽默感。”

保加利亞的心理學家洛扎洛夫曾説:幼兒是學習的`主體,只有幼兒自主活動,主動探索,所獲得的知識才是最有價值的。因此,在這個環節裏,我先讓幼兒通過自己觀察、欣賞、交流,大致瞭解雙簧是什麼樣的,再由教師小結、介紹雙簧的形式和特點,這樣也加深了幼兒的記憶。

三、嘗試雙簧表演

?綱要》的組織與實施部分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幼兒瞭解了雙簧以後,就要嘗試讓他們表演了,但是雙簧表演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我選用層層遞進、逐漸增加難度的方法教幼兒學習雙簧表演,首先要讓幼兒複習一遍學過的歌曲《小毛驢》,然後幫助他們理解歌詞,從而感受歌曲的幽默,為他們創編動作做好了鋪墊。考慮到雙簧表演中必須要有一個人跟另一個人對口型,所以我讓全體幼兒聽歌曲錄音練習對口型,又為下面的表演做好了鋪墊。做好這兩個準備工作,就可以讓幼兒嘗試聽歌曲錄音邊做動作邊對口型了。

上面的準備工作做好了,我就讓幼兒通過多種學法,不斷嘗試雙簧表演,如男生先唱女生表演,再互換角色,等到幼兒能配合好了以後,為了符合雙簧表演的特點,可以再讓男女生配合表演,如,所有男生坐在椅子上表演,所有女生按座位蹲在對應的男生椅子後面唱歌,再互換角色,最後還可以請配合的好的男女生到前面來表演或者師生配合表演等。

活動延伸:

活動延伸可以鼓勵幼兒用雙簧的表演方式表演其他的歌曲或者兒歌。

有趣的紙大班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瞭解一些數字排序的知識,學習對給定的3個數字進行不同的排列組合。

2、感知數字在生活中的運用,體驗數字的不同組合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教具:ppt,數卡;

學具:、筆和白紙。

活動過程:

一、出示ppt,引出課題。

1、出示兩輛相同款汽車圖片

(1)提問:今天老師帶來兩輛車子的照片,你能找出兩輛汽車的不同嗎?

(2)小結:看車牌號碼,每一輛汽車都有屬於自己的車牌號碼。它就像車子的身份證一樣。

二、學習排列,掌握方法

(一)學習三個數字的排列過渡:小朋友都知道車牌號上有數字,不同的數字會組成不同的車牌號,今天老師也帶來了車牌上的三個數字(1、2、3)給你這三個數字,請你調換他們的位置排列出不同組合,看你能排列幾個不同組合?

1、操作:請幼兒來説一説,教師記錄(示範操作123)

2、小結:警察叔叔不允許有重複的,不然就不知道是誰闖紅燈了,現在,老師把重複的拿掉,我們來看看用1、2、3三個數排列出來一共有6組,它們是123、132、213、231、312、321

3、提示:小朋友看老師把這些組合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了一下,你發現了什麼規律了嗎?

4、小結:其實,老師有個好辦法,我們可以把1當開頭,排出以1開頭的組合按順序有123、132;再以2為開頭,按順序有213和231;然後從3開頭,按順序有312、321。固定開頭數字,把後面數字交換位置。這樣的話,大家看起來又清楚又明白。

(二)操作練習,鞏固知識過渡:不知道小朋友有沒有學會這個好方法呢?接下來,老師要給每個小朋友送去一輛小汽車,但是老師要用這車牌號碼考考你們。

1、要求:老師這兒還有三個不同的數字,請你用這三個數字用我們先固定開頭的方法排列出它們所有的組合,請5個小朋友上來試一試。下面的小朋友可以看看他們排得對不對,有沒有重複或遺漏。

2、講評:我們一起來看看小朋友有沒有用上這個好辦法全部把它寫出來。

3、小結:很多小朋友都很厲害,都能排出六種不同的組合,沒有排出來的小朋友現在明白了嗎?

(三)幼兒操作、教師指導過渡:今天老師給每個小朋友都送去了一輛車,可是這個車沒有車牌號,想請小朋友幫忙製作一個。

1、要求:請小朋友用老師紙上給你的三個數字排列一下,看能排幾組,有的老師已經寫了數字提示了小朋友,每個數字在組合裏都要用一次但不能重複或換數字。請你們來試試。

2、教師指導,並拍照片,請另一位老師輸入電腦

3、將電腦中的作業照片進行講評。

4、小結:大多數小朋友都把它寫出來了,小朋友也學會了這個好方法,既快又清楚。

三、圖片展示、數字運用

1、ppt展示介紹提問: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用到數字,請你回去再找一找好嗎?

2、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有趣的數字組合,數字在我們的生活中運用很多,不同的地方出現的數字代表的意思也不一樣,下次請小朋友來聊一聊生活中數字的用處。

活動反思:

本次教案是“一課三議”後的最後定案,本次活動上下來解決了先前提出的“重點問題”,可是依然存在了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活動過程清晰流暢,環節層層遞進。但在重點問題:3位數字排列的規律上我沒有真正的講解清楚,導致後面的4位數字有一大部分孩子沒有真的弄清楚這種規律和學會排列的方法。數學活動講究讓孩子自己去觀察——發現——思考——總結,而我恰恰忽略了孩子本身的主體性,一味的主導孩子根據教師的流程來學習,輕視了孩子的“學”,在小結規律時,我的語言缺少規範性和嚴謹性和科學性,而這些是數學活動中必不可少的。活動中,教師只注重集體,忽略了與個別孩子的交流,在很多細小環節的處理上還不是很恰當,值得在以後的活動中慢慢改進。

有趣的紙大班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對滾動的物體發生興趣,發現滾動物體的形狀特徵。

2、探索滾動軌跡與物體形狀之間的關係。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於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結果。

5、發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活動準備:

方形積木若干和球、木棍等各種圓的物體。

活動過程:

(一)幼兒自由操作材料,發現滾動物體的形狀特徵。

1、出示一圓形物體,操作滾動。

小朋友,這是什麼?它怎麼樣了?還有哪些東西會滾動呢?(幼兒自由發言)

2、幼兒自由選擇物體,進行實驗操作。

3、教師幼兒共同總結實驗結果。

?1〉你玩的是什麼?你是怎麼玩的?為什麼它們會滾動呢?

?2〉引導幼兒講述自己在玩中的新發現、新問題。

小朋友,在玩的時候,你還發現了什麼問題?(啟發式提問:它們滾得一樣嗎?有什麼不同?)

(二)幼兒再次自由造作材料,探索圓形物體滾動軌跡的不同。

為什麼有的物體滾一下不動了,有的能滾很遠。有的可以到處滾,

有的卻朝一個方向滾。為什麼有的滾得很直,有的會拐彎。

(三)幼兒再次操作材料,探索滾動軌跡與物體形狀之間的關係。

1、幼兒自由選擇材料進行實驗操作。

2、幼兒表達自己的想法:為什麼物體滾動的軌跡不同。

3、教師操作兩種不同的形狀的物體,驗證幼兒猜想。

4、師幼共同交流實驗結果:物體的滾動與它們的形狀有關係,茶葉筒可以滾直是因為兩頭是一樣粗的,一次性紙杯滾不直是因為兩頭粗細不一樣。

(四)幼兒滾動自己身體

小朋友,我們的身體也會滾動,大家一起試一試。

活動反思:

在這節課中幼兒在操作的過程中還不夠到位,太過於形式,幼兒沒有探索到什麼就收了,沒有讓幼兒真正在探索中去發現問題,可以利用ppt的形式讓幼兒更直觀地瞭解、對探索產生更大的興趣。

小百科:滾動,漢語詞彙,釋義為轉動體沿轉動方向的運動稱作滾動。也指的是物理中轉動與位移的平面複合運動。

有趣的紙大班教案篇4

活動目標

認知目標 :幼兒通過實驗操作,感知油和水混合在一起後出現的分離現象。

情感目標:培養幼兒積極參與科學實驗活動,從中體驗到科學探索的樂趣,萌發對科學的興趣。

重點難點

1、幼兒通過動手操作,懂得油和水的比重不同,能用正確的方式記錄下來;

2、幼兒能正確地操作實驗,並明白其中的科學道理。

活動準備

1、水、花生油、毛巾、攪棒、瓷碟子、抹布,白板筆、貼有黃藍兩種標記的透明杯子若干、

2、實驗記錄單、記錄筆、

活動過程

一、魔術導入。

觀看魔術表演,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小朋友變個魔術,一定要睜大眼睛仔細看哦!

首先拿出了瓷碟子,老師用一支“神奇的筆”在碟子上作畫,老師邊作畫邊説(小小黑豆水中游,細長尾巴圓圓頭)幼兒猜出什麼。教師繼續添畫兩到三個蝌蚪。畫好後往碟子中倒水,小蝌蚪從碟子中分離漂游起來。小朋友們想不想知道小蝌蚪為什麼會從水中漂游起來呢?老師帶着小朋友一起去揭祕吧!

二、實驗操作。

一、出示實驗材料和教具,幼兒大膽猜測。

1、出示水和油,幼兒通過仔細的觀察和猜測之後,從顏色和氣味中得出結論:

水是無色、無味、透明、流動的液體。

油是有色、有味、流動的液體。

2、出示油和水,讓幼兒自由猜想。如果把這兩種流動的液體混合在一起後,會發生什麼現象,油在水的什麼位置?教師出示教具,幼兒大膽猜測,教師記錄幼兒猜測結果。

油在水面上 油在水的下面 油在水的中間

(二)、幼兒第一次操作實驗。

1、教師介紹操作材料,提出操作要求。

(貼有藍色標記的杯中盛有水,貼有黃色標記的杯中盛有油)

教師邊操作邊講要求:

(1)、在貼有藍色標記的透明水杯中加入油。

(2)、用小木棒使勁的攪拌,在停止後仔細觀察現象。

(3)、如果不小心把油滴到操作盤上或不小心打翻操作材料,請用桌上的抹布擦乾淨。

2、幼兒自主操作實驗,教師巡迴指導。

(幼兒通過操作後,發現油在水的上面)。

3、教師小結:通過操作後,我們發現把油加入水後,油在水的上面。

(三)、幼兒第二次實驗,展示記錄結果。

剛才我們是給水中加入油,這次我們又進行一次實驗,給油中加入水,攪拌後再仔細觀察油在水的什麼位置?這次我們要用記錄單記錄下來。

1、教幼兒認識實驗記錄單,講清記錄規則。

(藍色代表是水,黃色代表油,實驗後仔細觀察,看油在水的什麼位置,並在圖上用√標記出來。

2、幼兒自主操作,教師指導。

3、展示記錄結果並小結。

教師小結:因為油和水的比重不同。油比水輕,所以不論往油裏倒水還是往水裏倒油,油都是浮在水上面,水在油的下面。

附實驗記錄單:

4、揭密:這下小朋友知道了為什麼老師畫的小蝌蚪會在水面上漂游起來。因為老師這支“神奇的筆”是白板筆。(白板筆中含有一種剝離劑,剝離劑是一些“油乎乎”的物質,這些“油乎乎”的剝離劑遇到水就會分離,油比水輕,所以小蝌蚪就會在水面上遊起來了。)

三、拓展延伸

1、教師引導幼兒用蠟筆和水粉顏料作一幅“油水分離”畫,並觀察其中的奇妙之處。

2、幼兒回家後和家長一起在做一做“油水分離”的實驗,鞏固已有經驗。

活動總結

這節課孩子們表現太出色了,一個個通過自己的小手做了實驗,並從實驗中初步懂得了油和水分離的原理,科學探索是無限的,在以後的活動中,老師會帶着大家一起來探索科學的奧祕,大家可要繼續加油哦!

有趣的紙大班教案篇5

設計意圖:

皮影戲是我國民間優秀的傳統藝術表演形式,它集説、唱、演為一體,具有深厚的藝術內涵和文化價值。皮影戲活動的開展不僅可以豐富教師的藝術內涵,提高教師的藝術修養,還能幫助幼兒瞭解更多的民間藝術形式及其文化內涵,激發幼兒對民間藝術的興趣,培養民族自豪感。

在皮影戲活動中,通過觀看演出、交流與討論、共同製作、合作表演等多種活動形式,引導幼兒在與同伴、教師的互動中,不斷建構豐富的知識、經驗,獲得豐富的審美體驗,促進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創造能力、探究能力、思維能力、合作能力等的發展,培養幼兒自主、獨立、勇於挑戰困難的精神。

活動目標:

1.知道皮影戲是我國傳統民間藝術的一種。

2.簡單瞭解皮影的特徵及製作過程,感受我國古老民間藝術的魅力,產生表演皮影戲的興趣。

3.鼓勵幼兒樂於參與繪畫活動,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4.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活動準備:

1.錄像:皮影戲《龜與鶴》片斷;《龜與鶴》的幕後表演操作。

2.皮影舞蹈《俏夕陽》。

3.皮影手偶及有關皮影的圖片。

4.幕布(3米長的白布)、枱燈。

活動過程:

1.欣賞皮影戲《龜與鶴》片斷,感知皮影戲的特點。

師:小朋友,你們看過戲嗎?今天老師也請你們看一段戲。和你看過的戲比一比有什麼不同?(放錄像)

師:你們看到了什麼?你覺得和以前看到的戲一樣嗎?喜歡嗎?

(評析:皮影戲片段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皮影戲,舊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一種用燈光照射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表演時,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後面,一邊操縱戲曲人物,一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唱述故事,同時配以打擊樂器和絃樂,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在河南、山西農村,這種拙樸的漢族民間藝術形式很受人們的歡迎。通過引導,他們發現皮影戲與以往所看的戲不同,初步感知、發現皮影戲的特點:不是真人演的)

2.認識皮影,瞭解皮影戲的表演方式。

(1)出示皮影,認識皮影,知道用這些皮影表演的戲叫皮影戲。

(2)瞭解表演皮影戲需要的道具。

現在老師請你們看看專業的皮影劇團的表演。請你們看看他們表演皮影戲時需要些什麼?(《龜與鶴》的幕後表演操作。)

小結:表演皮影戲需要亮子(白布)、燈光、皮影人、人、樂隊。

總結:皮影戲是我國最古老的劇種之一,它的演出很方便,唱腔豐富優美,表演精彩動人,千百年來深受大家的喜愛,連外國人也很喜歡皮影戲呢!

3.觀察皮影,簡單瞭解皮影的特徵及製作過程。

剛才我看到很多小朋友都想上來試試了!這裏有幾個皮影,還有很多有關皮影的資料,請你們去看看、玩玩、説説,看誰發現得多?

(評析:在這—環節中,幼兒的興趣較濃,我同意讓孩子上來試—試。滿足了孩子的探索願望,使之通過實際操作真正瞭解皮影演出所需要的—些基本道具和設備。)

(1)瞭解皮影的特徵:皮影是不同的、可以活動、側面表現手法。

你有什麼發現?為什麼呢?

(皮影人每一個都是不同的,因為它們表現的是不同的人物;皮影人的結構設計得很巧妙,影人的每個關節都可以活動,這樣表演起來才生動傳神,大家才愛看;皮影的臉和身子都是側面的,可以左右動作,這樣在幕布上演出,就像真的人和動物一樣!)

皮影戲早在幾千年前就有了。因為演出的內容豐富,老人小孩都喜歡看。可是隨着電視、電影的出現,人們的欣賞習慣改變了,皮影藝術慢慢被人們遺忘了。現在很少有人願意學着製作、表演皮影了。為了讓大家關心皮影戲,河北省唐山市俏夕陽老年舞蹈隊的奶奶們就編了一段皮影舞蹈,我們大家來看看。(播放皮影舞蹈《俏夕陽》。)

(2).欣賞皮影舞蹈提問;這個舞蹈和咱們平常看到得舞蹈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引導幼兒發現皮影戲與以往所看的戲不同,初步感知、發現皮影戲的特點:它不是真人演的是人們在幕後操作皮影的一種表演。

4.觀看皮影製作過程(取皮arr;刮皮arr;漿皮arr;造型構圖arr;鏤刻arr;着色塗油)。

皮影這麼美,它到底是怎樣做成的?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小結:原來皮影需要這麼複雜的工序才能做成,真不容易。皮影不但是舞台演出的用具,同時也是一種民間工藝品呢!國內外有不少喜愛它的人把皮影作為裝飾品掛在牆上或放在櫥窗裏欣賞呢!

5.實踐活動:我們來表演。

(1)幼兒選取自己喜歡的皮影,看看、玩玩,説説可以怎樣表演。

(2)幼兒分組根據所選的皮影形象創編故事。

(3)請幼兒分組進行表演,其他幼兒欣賞。

(4)教師和幼兒對錶演進行評價。

6.活動延伸:

在美工區製作影子戲的道具,在表演區進行影子戲表演。

教學反思:

作為教師要善於發現幼兒的不同特點,給予每一位幼兒以激勵性的評價,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東西,給予積極的肯定,使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到手工活動的樂趣,從而增強自信心。

小百科:皮影戲(shadowpuppets),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一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表演時,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後面,一邊操縱影人,一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講述故事,同時配以打擊樂器和絃樂,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其流行範圍極為廣泛,並因各地所演的聲腔不同而形成多種多樣的皮影戲。

有趣的紙大班教案篇6

小小班:有趣的水寶寶

一、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的`好奇心,使幼兒情緒愉快地參加探知活動,培養幼兒

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2、引導幼兒觀察、感知水的沉浮。

3、幫助幼兒學習運用語言來表達,發展幼兒講述。

二、活動準備:

盆、可舀水的玩具杯、海綿、沙、棉花、小石塊、積木、朔料玩具、白紙、

一個熟雞蛋一生雞蛋。

三、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的好奇心,讓幼兒產生探知的慾望。

1、出示兩個大盆,裏面裝有水讓幼兒自由在周圍用玩具舀水玩。

2、把各種積木、朔料玩具一一投放入水裏,老師:這些東西怎樣?它們有沒有沉到水下?為什麼會漂浮在水上?請兩個小朋友上來試。

3、把小石塊、沙投放到水裏,老師:這些東西又怎樣呢?為什麼會沉到水裏?請兩個小朋友上來試試。

4、把棉花、海綿投放到水裏,引導幼兒觀察。

(二)幼兒動手操作、感知。

1、幼兒人手一籃積木、朔料玩具、小石子等嘗試。

2、幫助幼兒用語言講述自己探索過程。

(三)討論、擴展經驗。

1、老師出示一張白紙,平放到水面上“它又怎樣啊?為什麼浮在上面”老師慢慢用水弄濕白紙,看看白紙慢慢沉到水裏。

2、老師出示一生雞蛋,投放到水裏,看看它怎樣?又出示一熟雞蛋問:它會怎樣呢?

(四)小實驗:會游泳的蛋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