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燭之武退秦師》微課教學設計6篇 "燭之武:古代名將成功退敵故事探究微課教學設計"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4.76K

本文介紹了一份《燭之武退秦師》微課教學設計,該教學設計包括歷史背景介紹、情境設計、知識點講解和思考問題等環節,旨在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該歷史事件及相關知識。

《燭之武退秦師》微課教學設計6篇

第1篇

1.先由學生就不懂的字詞提出疑問,學生大概提了這些:

告訴學生採取直譯方法,一一對應,可以組詞,組詞不行就要考慮是否活用現象了。

學生在理解了個別字詞的基礎上,自行翻譯文段,老師最後補充。

學生此環節做得比較好,雖然有些小問題,但是總體來説是好的。

(5)為什麼秦伯開始輕信晉侯?秦伯是不是很無知?

(6)為什麼秦伯最後“與鄭人盟”?他難道開始沒有想到嗎?

(7)標題是燭之武退秦師,為什麼最後還要寫晉侯那段話呢?

學生提問後,抓住重點,講解第三段,如果學生能明白第三段的內容,那麼很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首先根據課後練習第一大題,用原文回答問題,讓學生再熟悉一遍課文,也起加深理解的目的。

就學生提出的問題詳細介紹當時秦晉鄭的地理位置和戰爭局勢,讓學生明白燭為什麼説“越國以鄙遠”就會使“鄰之厚”,而“君之薄”。再説歷史史實對秦伯會有何觸動等等,讓學生明白文章深意。

完全放開,由學生自由分析秦伯、晉侯、鄭伯、佚之狐形象,學生分成四個小組,先由小組長收集各成員的意見,然後宣讀,接着各小組互相補充、反駁對方觀點。課堂進入了辯論時間,比較精彩,可惜很多不記得了。

有學生説鄭伯知錯能改,有反對聲音,説鄭伯並不是知錯能改,而是在危急關頭,迫不得已才這樣做。

有學生説鄭伯沒有主見,單憑佚之狐一句話,就馬上去見燭之武,並委以重任,可見他糊塗。反對:從下文可見燭之武很有能力,説明他還是知道燭是個人才的,不能説他沒有主見。

有學生説鄭伯沒有膽量,要不然他自己怎麼不去秦王那裏。反對:當時形勢危急,一國不能無君,所以他不能去。如果君王去了,不是表明本國沒有人才嗎?

有學生説鄭伯親小人遠賢臣。反對,如果這樣,佚之狐也是小人嗎?又辯:如果不是這樣,燭之武這樣的人才為什麼不能早點得到重用呢?至於佚之狐,他可能比較會處世。

《燭之武退秦師》微課教學設計6篇

第2篇

?燭之武退秦師》開篇就講:“晉侯、秦伯圍鄭”,這是一種客觀的歷史陳述,因此用了“晉侯”“秦伯”的稱呼,而且先説“晉侯”,是因為圍攻鄭國的“主謀”是晉國。其中的原因要追溯到晉文公重耳逃亡,逃到鄭國,“及鄭,鄭文公亦不禮焉”鄭文公沒有禮待重耳,此處卻説“以其無禮於晉”,準確的説法應該是“以其無禮於晉君”,少了一個“君”字,顯示出晉國圍攻鄭國的真正原因並非“無禮於晉”,這僅僅只是一個藉口。第二個原因是在晉楚城濮之戰中,鄭國既投靠晉國,又依附於楚國。其實重耳逃亡時,路過楚國,楚王對重耳禮遇有加,並且問重耳以後何以為報,重耳説:“若以君之靈,得反晉國,晉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若不獲命,其左執鞭弭,右屬櫜鞬,以君以周旋。”結果在城濮之戰中,晉軍果然退避三舍,誘敵上鈎,楚軍大敗。這其實是典型的“恩將仇報”。也就是説,這兩條理由都是站不住腳的,特別是“無禮於晉”,只是一個藉口罷了,由此可見晉國特別是晉文公的詭譎之處。孔子説:“晉文公譎而不正,齊桓公正而不譎。”就是這個意思。既然主謀是晉國,此處先説“晉侯”,那就理所當然了。

可是到了燭之武的口中,他卻説“秦、晉圍鄭”,先説“秦”,再説“晉”,這是為什麼呢?這是第一個需要探討的細節。順序顛倒,意味深長,耐人尋味。首先,這是暗示秦伯,在“秦晉聯盟”中,秦國排在晉國之前,以秦為主導,這是給秦伯一個“高帽”。其次,燭之武和秦伯心裏都很明白,在這齣戲中,真正矛盾的雙方是晉和鄭,這時候,有意淡化晉,其實就是轉移主要矛盾,淡化自己此行的目的性。

緊接着,燭之武進入到第一次勸説的核心問題,即亡鄭有利於晉還是有利於秦,存鄭對誰有好處?在這個階段,燭之武並沒有點明鄭國與晉國的矛盾糾葛,在對晉的稱呼上,只是用了一個“鄰”字,即“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一字之差,也是意味深長。試想,燭之武上來就説,鄭國滅亡就是壯大晉國的實力,晉國實力加強了,就會削弱秦國的實力,道理雖然也是這樣,但這樣講的目的性就太明顯了,鄭晉的矛盾就會赤裸裸擺在秦伯面前,秦伯自然也會思考燭之武此番話的目的何在,鬧不好,秦伯認為這是挑撥“秦晉之好”,那就弄巧成拙了,一個“鄰”字正好將鄭晉的矛盾巧妙地掩蓋住了。還有,一個“鄰”字,其實將晉與秦之間的關係表露出來了,如果坦然“焉用亡鄭以陪晉?晉之厚,君之薄也。”不僅顯得太直接,而且流於概念化,而“鄰”字比“晉”字更形象,這個“鄰”,意思並非“鄭之鄰”,而是“秦之鄰”,鄭國滅亡不要緊,而晉國強大對秦國肯定不是好事。因此,燭之武用“鄰”字,確實耐人尋味。到了後來,在消除了秦伯的戒心之後,燭之武開始了控訴式的“挑撥”,直接稱呼“晉”,“且君嘗為晉君賜矣”,“夫晉,何厭之有”,“闕秦以利晉”,即使是稱呼“晉”,也是在述説秦與晉的矛盾,從歷史上看,“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從現實上看,“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這都是站在秦國的立場上,替秦國來思考問題,收到了較好的勸説效果。

文中有三個假設句(若亡鄭而有益於君、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若不闕秦)、三個疑問句(焉用亡鄭以陪鄰、夫晉,何厭之有、將焉取之),其意義何在?這不難理解。假設其實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勸説方式,它從反面入手,預想未來可能出現的結果,甚至有意識地渲染這種結果,就會加強説服的效果。“若亡鄭而有益於君”,其實就是“鄭國滅亡對您是沒有好處的”,隱含的意思就是鄭國滅亡的最大贏家是晉國,秦國沒有任何收穫;“若舍鄭以為東道主”,則是預想一種美好的未來,其實對於秦來説“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這簡直是微不足道的好處,可以忽略不計,因此燭之武説“君亦無所害”,這是很恰當的表述,如果此處説“君亦有所利”,那就太託大了,反而會引起秦伯的警覺,説“無所害”,是一種“底線”,意思是“至少對您沒害處”,這其實為秦伯留下了巨大的思考空間。再看第三處,“若不闕秦”則是預想一種嚴重的後果,“闕秦”並非事實,只是一種可能出現的對秦國不利的結果,燭之武是想説:不損害您的利益,損害誰呢,反正鄭國已經滅亡了。至少我覺得,這句話的殺傷力是很大的,它直接將秦國與晉國的利益矛盾擺在了歷史的前台。

而三個疑問句,同樣值得注意。其中“焉用亡鄭以陪鄰”,“焉”是為什麼,為什麼要這樣做,隱含的意思就是這樣做有太多的不合理性;“夫晉,何厭之有”,“有何”就是有什麼,隱含的意思就是晉國是貪得無厭的;“將焉取之”,“焉”,哪裏,去哪裏拿呢?當然是去秦國拿了。值得注意的是,燭之武每表述完一層意思,並非用疑問句或帶有強烈的主觀情感色彩的句子結尾,而是用近乎客觀的語調結束自己每一層意思。燭之武的每一條理由的最後一句話都是語氣異常堅定的肯定句或祈使句。“鄭既知亡矣”,是先撇清自己,既放低姿態,又隱藏起強烈的目的性。實踐證明,越是隱藏起自我的目的性,勸説他人才越容易成功。“君知其難也”,這是從客觀形勢上進行陳述;“君亦無所害”這是客觀分析秦國獲得的好處,至少是沒害處;“君之所知也”,這是重複一種客觀歷史現象;唯君圖之,這句話帶有祈使語氣,但並不強烈,只是建議對方冷靜地思考一下。從用語上講,第一句話的主語是“鄭”,實質是“我方”。後四句中同時用到了“君”字,這是對對方的尊稱,既是一種禮貌,也顯示出燭之武是來説理的,而不是來乞和的,這正是燭之武不卑不亢的表現。

另外,一些帶有強烈對比色彩的詞語,對比意味着突出某一方,厚與薄,意在突出後者,朝與夕,意在突出晉國的“忘恩負義”等等。

第3篇

下面是高中語文課文《燭之武退秦師》説課稿範例,希望大家喜歡!

我今天説課的題目是《燭之武退秦師》(板書課題)下面我將從説教材、説教法和學法、説教學過程、説板書設計四個方面來對本課進行説明。

?燭之武退秦師》選自先秦歷史散文《左傳》,本篇所記述的是秦晉大軍兵臨城下,鄭國危若累卵。受命於危難之際的燭之武,不費一兵一卒,不動一刀一槍,卻使秦晉盟散約毀,自動撤離的故事。

新課標對文言文教學的要求是培養學生閲讀淺顯文言文的能力,把握文章的思想內容,積累語言知識。高一教學就是在國中對文言文學習的基礎上繼續培養學生的閲讀理解能力。《燭之武退秦師》是選自人教版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第一冊第二單元講讀課文。該單元的教學重點是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掌握文言詞語的含義及其在課文中的用法。課文安排在單元的首篇,如何指導學生學好這篇課文,樹立學生學好文言文的信心,這是一個關鍵所在。

根據教學大綱要求,結合該課的特點以及所教班級的實際情況,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瞭解《左傳》有關知識,解決幾個生字,積累文言實詞、虛詞和句式。

過程與方法目標:在教師恰當的提升引導下,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引領學生理解關鍵詞句的含義,用現代漢語複述課文內容。

情感與態度目標:學習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際置個人安危於不顧,維護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

新大綱對高中階段文言文教學要求是讓學生具有閲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因此,我把該文教學重點確定為把握文章情節和人物形象的分析。教學難點則是對燭之武外交辭令的賞析。

在教法上,根據該課的教學目標、教材特點,我準備採用兩種教法,一是對於文言文詞句方面的知識,採取學生質疑、教師點撥的方法;學生質疑法,可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善於發現問題的能力。二是對於文章的人物形象、燭之武外交辭令的語言藝術,則採取學生自主討論法。學生自主討論可以發揮學生的積極能動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

在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 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的學法是討論法、朗讀法和參照註解勾畫圈點法,培養學生自己獲取知識的能力,讓學生養成良好閲讀習慣。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課堂教學我準備用2個課時,按以下4個環節展開。

人們常説: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導入新課的開場白就顯得十分重要。好的導入語,能營造好的課堂氛圍,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我設計的導語是:戰國時期,出現了眾多巧舌如簧的説客,他們沒有在硝煙的戰場衝鋒陷陣,卻憑藉自己的口才,在風雲變幻的外交場合,取得了偉大的勝利。例如藺相如憑藉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完璧歸趙;又如諸葛亮憑不費吹灰之力,促成孫劉結盟。今天我們就追隨着隻身赴敵營的燭之武,去感受那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看他是如何憑藉自己的口才和個人魅力使虎狼之師不擊自退?

首先,簡單介紹《左傳》這部編年體史書的基本情況及其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並且講述《燭之武退秦師》的故事背景。然後,要求學生自讀全文,請學生藉助註釋和工具書解決字詞問題。教師有針對性的對某些容易讀錯寫錯或者古文中難以理解的字詞進行指導,梳通文章。這為學生閲讀文本掃清了障礙,也體現了語文學科工具性的特徵。接下來是誦讀,誦讀是學習文言文的重要手段。先請幾位學生分段朗讀課文,並找出自己在字詞句方面不理解的地方,大膽質疑,然後師生共同解決出現的問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有針對性的解決一些文言知識,例如,重點實詞,詞類活用,古今異義、文言句式等;然後再學生齊讀,通過學生概述本文故事的方式整體感知課文。最後,學生討論,理清文章脈絡,以此來鍛鍊學生的概括能力。教師總結段落大意:第1段:秦晉圍鄭、臨危受命、第二段:智退秦師,晉師撤離。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閲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此環節力圖將學生置於閲讀的主體地位,以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出發點,學生邊讀邊思考,鍛鍊學生的聽説讀和概括能力,解決教學重點和難點。

要求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出人物個性,用語言激情的方法來感染學生,為下一步分析人物形象奠定基礎。引導學生分析燭之武説辭的四層意思,體會高超的語言藝術。這樣,既把握了教學重點,又突破了教學難點。

開放性討論説説學習本課後的啟發。可以從這一模塊的主題解讀昨日的戰爭方面來談。(解讀昨日戰爭,就是讓我們體會到和平的可貴,才能感受到正義力量的偉大)

寫篇勸説辭,三四百字,要重點展現步步深入,打動對方,具有較強的説服力。

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我的板書力圖全面而簡明的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理解文章主要內容。板書:(可以圍繞燭之武的形象設計)

第4篇

①編年體:按年月日順序編寫成的史書。《春秋》是我國最早的編年體史書。《左傳》是我國第一部詳細完整的編年體史書。因為《左傳》和《公羊傳》《穀梁傳》都是為解説《春秋》而作,所以它們被稱為“春秋三傳”。

?左傳》以《春秋》的記事為綱,以時間先後為序,詳細地記述了春秋時期各國內政外交等大小事實(起於魯隱公元年,終於魯哀公二十七年)。記事比《春秋》詳備具體(字數近二十萬,超過《春秋》本文的十倍)。

②國別體:先分別不同國家,再在一國之內按時間先後編寫的史書。我國最早的國別體史書是《國語》。《戰國策》也是國別體史書。

?史記》(原名《太史公書》)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它記載了上起傳説中的皇帝,下迄漢武帝太初四年約三千年的歷史情況。

初,秦晉大軍壓境,鄭國危在旦夕,氣氛十分緊張。佚之狐推薦燭之武,使鄭國獲得了一線生機。可燭之武因長期得不到重用而“辭”,又使鄭國的希望趨於渺茫。但面對燭之武的牢騷與憤慨,鄭伯不但沒有生氣,而且引以自責,終使燭之武答應了此事。憑着燭之武的説辯才能,秦軍退兵。本可鬆一口氣,可晉大夫子犯又建議攻打秦軍,秦晉關係頓時緊張起來,而晉侯的一番言辭又使之得以平息。這種時張時弛的情節,牢牢吸引着讀者,我們需認真品味,並在寫作上加以借鑑。“文似看山不喜平”,切中肯綮。

魯僖公四年十二月,晉獻公聽信寵妃驪姬的讒言,逼迫太子申生自縊而死,又企圖讒言重耳、夷吾二公子,重耳外逃。下面是公子重耳“過鄭”一段。

及鄭,鄭文公亦不禮焉。[鄭文公:鄭國的君主,名捷。]叔詹諫曰:[叔詹:鄭國的大夫,執政有賢名。]“臣聞天之所啟,人弗及也。[天之所啟:上天所開導、贊助的人。啟,開。弗及:趕不上。]晉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將建諸?[有三焉:有三件不同尋常的事(可以看出是天意來)。天其或者將建諸:上天或者要樹立他吧?其,表推測的語氣。建,建立、樹立。諸,“之乎”的合音。]君其禮焉![君其禮焉:您還應該以禮相待。其,表示勸告的語氣助詞。]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男女同姓,其生不蕃:中國古代有同姓不婚的説法,認為夫妻同姓,所生的後代不能蕃盛。蕃,繁盛。]晉公子,姬出也,[姬出也:指重耳的父母都姓姬。]而至於今,一也;[而至於今:卻能活到今天。]離外之患,而天不靖晉國,殆將啟之,二也;[離外之患:遭到出亡在外的患難。離,同“罹”,遭遇。外,指出奔在外。靖:安定,平定。這裏用作動詞。殆:大概。啟之:贊助他為君。這裏是説晉國不安定,是上天為重耳開闢一條回國為君的路。]有三士足以上人而從之,三也。[三士:據《國語》,三士指狐偃、趙衰和賈佗。賈佗,也是跟從重耳一起出亡的人。上人:超出他人之上。]晉、鄭同儕,其過子弟,固將禮焉;[晉、鄭同儕(chái):晉國和鄭國都是同等地位的國家。儕,輩、類。子弟:這裏指重耳是晉國國君的兒子。固將禮焉:本來就應以禮相待。固,本來、本應。]況天之所啟乎?”弗聽。

到了鄭國,鄭文公也沒有以禮相待。(鄭國大夫)叔詹勸諫(文公)説:“我聽説上天所贊助的人,常人是不能趕上他的。晉公子身上有三件不尋常的事(可以看出天意來),上天或者要樹立他(為君)吧?您還是以禮接待吧!同姓的男女結婚,他們生的孩子不會旺盛,晉公子重耳,父母都姓姬,而他卻一直活到今天,這是其一;(晉公子)遭遇流亡在外的災難,上天卻不讓晉國安定下來,大概是(上天)正替重耳開闢一條路,(使他有機會回去做國君),這是其二;晉公子有(狐偃、趙衰、賈佗)三個足以勝過一般人的賢士跟隨他,這是其三。晉國和鄭國是同等地位的國家,晉國的公子路過鄭國,我們本來就應好好地接待。何況(晉公子)又是上天所贊助的人呢?”(鄭文公)不聽(叔詹的勸告)。

a、如果讓鄭國滅亡而對您有利,那就冒昧地拿亡鄭這件事麻煩您。

c、如果滅亡的鄭國對您還有益處,那就冒昧地拿亡鄭這件事麻煩您。

d、倘若讓鄭國滅亡而對您有益處,那就不敢再麻煩您了。

11.“島”是指唐朝詩人________,他在《__________》一詩中有“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之句。

12.□□處是指唐代著名文學家______________,他以其氣勢雄健的散文著稱於世,他與同時代的柳宗元同為“____________”之首。

13.對文中紅色的“着、勢、尹、對”解釋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a、一日,於驢上得句雲:“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b、一日,於驢上得句,雲,“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c、一日於驢上得句雲:“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d、一日於驢上得句,雲: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15.文中有六個括號,它們均是虛詞,依次填寫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16.選出與“時時引手作推敲之勢”一句中的“引”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17.根據句式特點來劃分,t;甲>應是__________,t;乙>應是_________。

18.這則故事後來成了典故,它非常典型地説明了古人在詩歌創作中是特別強調_________________的。

“這次作業書寫不規範,物理現象描述不夠準確,全班同學都要把它重新做到作業本上。下週一交。”

“英語聽力和口語要提高沒什麼訣竅,就是跟着錄音帶反覆地聽,反覆地讀……”

每天上學下學,重複地時間,重複的路口,重複的街道,街道兩旁重複的建築。

機械地重複着每天學習的科目,看老師的重複的面孔,重複着做永遠做不完的作業,考永遠考不完的試卷。

爸媽每天在我早晨上學前,晚上放學後總是帶着滿懷期望和鼓勵的目光對我説一些我已經背下來的重複的話。

還有,堆在我面前的各種各樣的參考書、練習冊封面設計是重複的(語文是“一支筆”,數學是“一把尺”,物理是“電路圖”,化學是“試劑瓶”),名稱是重複的(“同步”、“高效”、“全程”、“拓展”、“研練”、“寶典”……),上面竟然有許多題也是重複的。

我已經覺得“重複”這東西有些“玄”,有些不可思議了。

我自己不知不覺地掉進了“重複”的圈子裏,我習慣了每天重複着穿校服,即使在學校不要求的週四、週五或在家不出門的週六、週日。再後來,我發現自己在考試中總愛犯同樣的錯誤,然後再重複着寫同樣的總結。我已經跟上了“重複”的“形勢”,趕上了“重複”的“時髦”。

我也可以利用“重複”原理不假思索地説出下個禮拜甚至下個月的某一時候我會出現在哪兒,和誰在一起,在做什麼。

於是,生活就成了一本枯燥無味的小説,我們重複地翻開,回味裏面熟得不能再熟的故事情節。

直到有一天,音樂課上,老師給我們彈琴。我發現七個音符的重複卻有美好的旋律。

直到有一天,美術課上,老師向我們展示圖片。我發現黑白的線條經過不同的排列組合,雖是重複卻也能給人美好的享受。

我開始相信,生活也可以是一洋葱。我們把它一層層剝開,直剝到最裏層。也許,我們並不在意,只是剝剝而已。但是,當我們重複着一層層剝開,最終總會有一層讓人落淚。

文章大段地寫着讓人生厭的種種重複,可耐着性子看到最後,突然峯迴路轉,“重複也有着美好的旋律,重複也能給人美的享受”。令人深思。可文章並沒有就此停筆,最後一段,作者以生活為例,打了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再次讓人深思。

第5篇

1.學習古人國難當頭,不計個人安危得失,顧全大局的愛國主義精神。

2.瞭解《左傳》這部編年體史書的基本情況及其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4.在誦讀過程中,培養學生閲讀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1.理解“貳、軍、辭、鄙、陪、敢、濟、肆、闕、與”10個詞語。

2.歸納“若、説、辭、鄙、微、之”等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2.領會和學習本文詳略得當、波瀾起伏、善用伏筆和照應的寫作技巧。

投影儀、投影卡片、錄音機、《燭之武退秦師》的朗讀磁帶。

1.瞭解《左傳》的基本情況及其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同學們,當我們看到奧運賽場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心中會油然升起一種崇高感、敬慕感。敬慕那些為國爭光的英雄。英雄,在人們心中是偉大的,他們為民排憂,為國解難,殫精竭慮,置個人安危於度外,今有之,古亦有之。春秋時期鄭國的燭之武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們就學習選自《左傳》的歷史散文《燭之武退秦師》。

(先讓學生看文章後面關於《左傳》的介紹)教師補充:

“左氏之傳,史之極也。文采若雲月,高深若山海。”這是朱彝尊《經文考》中對《左傳》的高度評價。這裏的“左氏”,司馬遷認為是春秋時代魯國盲人史官左丘明,他在《史記·十二諸侯年表》中寫到:“魯君子左丘明懼弟子人人異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記具論其語,成《左氏春秋》。”東漢的班固也持此觀點,但由於文獻不足,《左傳》的作者迄今尚無定論。

但這絲毫無損《左傳》的光輝,它是繼《春秋》之後我國第一部記事詳細而又完整的編年體史書。《左傳》記敍了上起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魯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歷史。不僅具有極高的史學價值,而且還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頗具春秋時代歷史散文的特色。內容豐富,規模宏大,忠於歷史事實,生動、真實地反應了奴隸社會崩潰時期的重大變化,為後人提供了那個時代廣闊多彩的社會生活畫面。統治集團內部的各種矛盾鬥爭,各諸侯國之間頻繁的爭奪戰爭,各種禮儀制度、社會風俗、道德觀念及一些人物的生活瑣事在《左傳》中都有大量記載。

總之,《左傳》無論對後代史學和文學都有極大的影響,在藝術上的成就令人驚歎,為後世敍事散文樹立了典範。

②多音字:朝(zhao)(例句:朝濟而夕設版焉)逢(páng)(人名逢孫)

提問《燭之武退秦師》記敍了春秋時期的一件什麼事?

明確:秦晉圍鄭,鄭國危在旦夕。燭之武奉鄭君之命,隻身前往秦國,説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場戰禍。

這是秦國,都城為壅。這是晉國,都城為絳。這是鄭國,都城新鄭。晉鄭彼鄰,秦如攻打鄭國,的確如燭之武所言:“越國以鄙遠。”當時,晉軍駐紮在函陵,即新鄭縣北;秦軍駐紮在汜水南面,離新鄭也不遠。大軍壓境,鄭國危如累卵。《燭之武退秦師》中所記述的就是秦晉攻打鄭國之前展開的一場外交鬥爭。燭之武是這場外交鬥爭的主角,他身負君命,隻身赴秦,説退秦軍,實屬不易。

當時,秦、晉、鄭三國的關係十分複雜,瞭解與次文相關的歷史史實,對我們學好這篇課文十分重要。

這一年,晉獻工卒,晉國陷入內亂。晉國大夫裏克殺了晉獻工的庶子夷齊、卓子。並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後又派人迎接獻工次子夷吾。夷吾採納了大臣呂省,卻芮的意見,厚禮賄賂秦國,答應割讓晉河以東之地予秦。於是秦穆公擁立夷吾為君,即晉惠公。這就是課文中所言“且君嘗為晉君賜矣”。“君”即秦穆公,“晉君”即晉惠公,“賜”則指“秦立晉君”之事。

晉惠公借秦國之力即位後,對割讓土地之事非常後悔,就派大臣丕鄭赴秦國,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許為由食言。這就是文中“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指秦穆公,“許君焦、瑕”則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應予秦河東之地一事。秦晉兩國之間的關係從此出現了裂痕。

這一年,晉公子重耳在齊國居五年後,離開齊國。經曹、宋路過鄭國。鄭國大夫叔瞻勸鄭文公要以禮待重耳,鄭文公卻以“諸侯亡公子過此者眾,安可盡禮!”為由,不聽叔瞻勸告,對重耳不禮。這就是課文中“以其無禮於晉”一事。

是年四月,晉楚爭霸中原,戰於城濮,楚軍大敗。晉文公尊周攘夷,成為春秋霸主之一。

當時,鄭國處四戰之地,無險可據,又自無禮於重耳之後,故背晉助楚,因此,鄭文公曾到出國慫恿楚成王出兵作戰。楚敗,鄭文公內心恐懼,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晉國請罪求和。五月,晉侯、鄭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陽西)。晉文公受周天子冊命與四方諸侯盟於踐土(在衡雍之西),晉文公為盟主,鄭參與踐土之盟,但晉、鄭間的隔閡並未消除。鄭既慫恿楚國出兵攻晉,又盟於晉,這就是文中所言“且貳於楚也”。

?燭之武退秦師》這個故事發生在公元前630年。與城濮之戰只相隔兩年。因此秦、晉圍鄭實屬城濮之戰的餘波。

放錄音,學生再次整體感知課文。放錄音後,學生齊讀課文,進一步理解課文。

[教學要點]1.指導學生朗讀課文,使之流利上口,起到增進對課文理解的作用。

提問:《左傳》是我國第一部記事詳細而又完整的。

提問:《左傳》記敍的史實上起魯隱公元年,下迄魯哀公二十七年。這部史書對後世史學和後世文學都有極大影響。

提問:請同學們翻譯下列句子,並簡述與其相關的史實。

(2)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

回答:(1)“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應譯為:因為鄭國曾對晉文公無禮,並且在與晉國結盟的情況下,又與楚國結盟。“以其無禮於晉”則指公元前637年晉公子重耳出亡途中路過鄭國,鄭文公不禮之事。“且貳於楚也”指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戰前鄭文公背晉助楚,慫恿楚成王出兵作戰,城濮之戰,楚敗,鄭文公又與晉侯結盟之事。

(2)“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應譯為:況且,您曾經對晉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應把焦、瑕二邑割讓給您。然而,他早上渡河歸晉,晚上就築防禦工事拒秦,這是您知道的。“且君嘗為晉君賜矣”指的是公元前651年秦穆公擁立夷吾為晉惠公之事,“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則指夷吾公元前651年答應割讓晉河東之地予秦,而即位之後又反悔之事。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應譯為:假如沒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會有今天。這句話則指秦穆公在公元前636年幫助重耳成為晉國國君之事。

1.檢查朗讀情況,採用個別朗讀與集體朗讀的形式,抽查生字、多音字、通假字的掌握情況。

2.教師作朗讀常規指導:“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意思指反覆誦讀,文意會愈加清晰,學習文言文更是如此。因此同學們要勤於讀,認真讀,非常投入地、研究性地讀。那麼,如何才能讀好文言文呢?

文言文朗讀應特別注意停頓、語速、重音、語氣等。

關於停頓。朗讀時常在句子前後和中間作或長或短的停頓,一方面出於換氣的需要或使層次分明,另一方面為了充分表達思想感情。朗讀中的停頓一般有語法停頓和邏輯停頓。標點符號所表示的停頓和段落之間的停頓屬於語法停頓,標點符號的停頓長短為“、”〈“,”〈“;”〈“:”〈“。”,“?”“!”〈“……”,這個長短的確定也不是絕對的,應根據語言環境和表達的需要適當掌握和處理。段落內部、句羣之間的停頓要長些,段落之間的聽多又要稍長些。朗讀駢體文或詩歌,要注意節奏停頓,節奏停頓連而不斷,與“、”停頓稍有區別。另有邏輯停頓,在沒有標點符號處,為加強語氣、闡明觀點、表達感情,也應作停頓(這些將在具體的語段中提示)。

關於語速。議論文和説明文以中速為宜,其他文體(如記敍類、抒情類)則依據情節的進展和感情表達的需要來安排。如內容是激動、歡快、緊張,思想感情慷慨激昂、豪邁奔放時,語速要相對快一些;如內容是痛苦、悲傷、低沉、抒情的時候,語速要相對慢一些。

關於重音。朗讀時,句子中的某些詞語需要重讀,比如句子中作謂語的動詞要重讀。例如“晉軍函陵,秦軍汜南”中重讀的詞語為“軍”;表示性狀和程度的狀語常常也要重讀,如“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太后盛氣而揖之”中重讀的詞語應為“面”“盛氣”;表示性狀強調的定語要重讀,如“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中重讀的詞語應為“億丈”“不測”;表示結果或過程的補語要重讀,如“卻匈奴七百餘里”“非抗於九國之師”,其中“七百餘里”“九國之師”應重讀;疑問代詞、指示代詞常常需要重讀,如“當此之時……”“此四君者”中“此”要重讀。除以上五種外,句子中某些重要突出或強調的詞語常常也需要重讀,這是因不同的語境而定的,故放在具體篇目中指導。

關於語氣、語調。古漢語中的語氣同現代漢語一樣,有陳述語氣、疑問語氣、祈使語氣、感歎語氣,應讀出句子的特有語氣。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疑問語氣讀升調,感歎語氣讀降調。

(這些內容同樣用於其他篇目的朗讀指導,故後面將不在贅述)

“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是本段關鍵一句,語速要較慢,尤其是“且”處應稍作停頓,“也”字要拖長聲音。此句讀完,稍作停頓,再起後句“晉/軍函陵,秦/軍汜南”。“晉”“秦”之後要略作停頓。因為“軍”在此名詞活用為動詞,當“駐紮”講。

明確:①秦晉圍鄭,來勢兇猛;弱小鄭國,危如累卵。②“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既道出了秦晉圍鄭的原因,又暗示鄭國有機可乘,為“燭之武退秦師”埋下了伏筆。

“國危矣”要讀出心情沉重之感。“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要讀得堅定,露出胸有成竹之意。

“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是燭之武對只能虛度人生的無可奈何慨歎,要讀出傷感的基調,而鄭伯,面對燭之武的牢騷,並沒有表現出絲毫的不滿,而是從諫如流,反省自己,情真意切,因此,鄭伯之言一定要讀得心平氣和。

明確:①佚之狐出謀劃策,力薦燭之武。②鄭伯從諫如流,情真意切,感動了燭之武。③燭之武面對鄭伯的誠意,深明大義,承擔了赴秦説秦師的重任。

①本段是全文的重點段落。燭之武“夜縋而出”,隻身赴秦,以他的能言善辯説服了秦君。他的義無返顧,他的胸有成竹,他的不卑不亢、侃侃而談都需要在誦讀中表現出來,例如“秦、晉國鄭,鄭既知亡矣”一句,要讀得心平氣和,誠懇可信,博得秦君好感。充分表達出燭之武欲揚先抑的論辯技巧。

②“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句,是言亡鄭只對晉國有利。但燭之武採用的是以退為攻的論辯技巧,因此要讀得平緩而又委婉。但“言用亡鄭以陪鄰?”這一反問句,語調要略高一些,反問語氣要讀出來;然後緩而較輕地讀出“鄰之厚,君之薄也”。因為這幾句話意在動秦伯之心,點明秦晉聯盟的虛偽性。

③“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句,則是燭之武另換角度,從禮儀上引誘秦伯,態度要更加誠懇,用中速讀,“若”字要拉長些,注意“共其乏困”中“共”的讀音。

④“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句,則是燭之武在析之以利害,誘之以利益之後更為成功的説服,即職責晉國的背信棄義和貪得無厭,因此讀時要有激憤之感,速度較前要快,尤其是“夫晉,何厭之有?”“若不闕秦,將焉取之?”兩句的反問語氣一定要讀出來。接着用平緩、誠懇的語氣讀出“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句。

明確:本段的中心是燭之武説秦君,説辭僅125個字,卻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對方,又不失本國尊嚴地道出了秦、晉聯盟的虛偽,亡鄭對秦的不利,晉國的貪得無厭和背信棄義,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主題,句句打動對方,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辭令。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句,“微”後果作停頓,因“微”是連詞,表假設,為“假如沒有”之意,“夫人”的“夫”是指示代詞,為“那”。“因人之力/而取蔽之”句“因人之力”後要略作停頓。

明確:以晉文公再風雲突變中,頭腦前行,毅然撤軍作結。而這也正是燭之武所想達到的目的。

小結:秦晉圍鄭,鄭危在旦夕,“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佚之狐的力薦可謂慧眼識英雄,燭之武臨危受命,夜縋而出,智説秦君,秦穆公心悦誠服,秦軍乃還。晉文公面對風雨突變,亦毅然去之。鄭國忠於轉危為安。全文處處注意伏筆照應,故事情節波瀾起伏,繁簡得當,有始有終,層次井然,燭之武的智勇及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溢於字裏行間。

①提問:燭之武是本文的中心人物,請用簡練的語言加以評價。

回答:在國家危難面前,燭之武深明大義、義無返顧;在強秦面前,燭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辯,聰慧機智。他的不計個人得失,處處為鄭國安危着想的愛國主義精神,他的義無返顧赴敵營的信心和勇氣都值得我們學習。

(給學生5分鐘時間,將難理解的語句畫出,並提出來)

學生提問:“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中的“於”應如何理解?

明確:“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中的“於”是介詞,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對於”。“於晉”,是古漢語中常見的介賓結構後置,按現代漢語的語序應是:以其於晉無禮。翻譯成現代漢語是:因為鄭國曾對晉文公無禮。“且貳於楚也”句中的“貳”指從屬二主,“於”是介詞,引出二主之一的“楚”。翻譯成現代漢語是:並且在與晉國結盟的情況下又與楚國結盟。

又例:“佚之狐言於鄭伯曰”中的“於”根據語境,只能譯成“對”。翻譯成現代漢語是:佚之狐對鄭伯説,可見語境不同,詞義會發生變化。

學生提問:“晉軍函陵,秦君汜南”中的“軍”在句中該如何理解?

明確:“晉軍函陵,秦君汜南”中的“軍”原為名詞,由於它後面帶了賓語“函陵”“汜南”,在此句中用為動詞,當作“駐紮”講,應譯為:晉軍駐紮在函陵,秦軍駐紮在汜南。這種活用現象在文言文中很常見,課文中的例子也不少。

又例:“越國以鄙遠”中的“鄙”“遠”。“鄙”原為名詞,當“邊邑”講,但在句中根據語境應活用為動詞,當“把……當作”講。而“遠”原為形容詞,但在句中指“鄭國”,所以是形容詞活用為名詞。翻譯成現代漢語應是:越過晉國把遠方的鄭國作為邊境。

再例:“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句中的“東”“封”均為詞類活用。“東”原為方位名詞,在句中譯為“向東”,名詞作了狀語。“封”原為名詞“疆界”,在句中活用為動詞,當“把……當作”講。翻譯成現代漢語應是:它已經向東,把鄭國當作疆界,又想擴張西部的疆界。

1.劉豫州何不遂事之乎 《赤壁之戰》 名詞作動詞 名詞“事”用作動詞:服侍

2.箕畚運於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 名詞作狀語 名詞“箕畚”用作動詞“運”的狀語,表説用的工具

3.今吾嗣為之十二年 《捕蛇者説》 動詞作狀語 動詞“嗣”用作動詞“為”的狀語,表動作行為的狀態

4.京中有善口技者 《口技》 形容詞作動詞 形容詞“善”帶賓語“口技”,在此作用動詞:擅長

5.醉醇醲而飫肥鮮 《賣柑者言》 形容詞用作名詞 形容詞“肥、鮮”均充當“飫”的賓語,用作名詞:肥肉、鮮魚

以上是幾種常見的詞類活用纖現象,同學們要在多次的翻譯實踐中,摸索其規律。

提問:“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句中的“而”應如何理解?“是”當什麼講?

明確:“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句中“而”,根據具體語境應譯為“才”。“是”在古代漢語中為指示代詞當作“這”講,因是個判斷句,所以譯為“這是我的過錯”。

三、歸納“若、説、辭、鄙、微、之”等詞語的義項

(先檢查學生完成課後練習第三題的情況,然後進行歸納)

若宗師之文,則懲時人之失又失之者也 顧炎武:《文章繁簡》 錶轉折“至於”

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固請 《史記·廉頗藺相如傳》 婉言

皆好辭而賦見稱 《史記·屈原列傳》 文學(詞、賦)

動以朝廷為辭 《資治通鑑·赤壁之戰》 藉口(由“言詞”引申為“託詞”)

如姬之慾為公子死,無所辭 《史記·信陵君竊符救趙》 推辭

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左傳·燭之武退秦師》 邊境

在外監使牧守亦皆貪鄙成風 洪邁:《方臘起義》 昏庸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曲,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諸葛亮:《出師表》 淺薄

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 《史記·屈原列傳》 含蓄不露,微妙

微獨趙,諸侯有在者乎? 《戰國策·觸龍説趙太后》 不

微太子言,臣願得謁之 《史記·荊軻刺秦王》 即使不是

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 《史記·項羽本記》 他

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韓愈:《馬説》 它

蔣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將哀而生之乎?” 柳宗元:《捕蛇者説》 自己

桓侯曰:“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 《韓非子·扁鵲見蔡桓公》 用在主謂結構中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頃之,煙炎張天 《資治通鑑·赤壁之站》 助詞,用在時間副詞之後

從以上對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的梳理可知:切實地掌握和理解課文中經常出現的文言詞語,非常重要。“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同學們一定要重視對文言詞語的積累。

[延伸閲讀]閲讀《晉公子重耳之亡》,進一步瞭解與本文相關的歷史史實。

第6篇

1、瞭解《左傳》這部編年體史書的基本情況及其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2、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3、領會和學習本文詳略得當、波瀾起伏、善用伏筆和照應的寫作技巧。

1、訓練學生古文句讀能力,能通暢地朗讀並背誦全文。

1、學習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際,臨危受命,不避險阻,隻身説服秦君,維護了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

2、瞭解燭之武説服秦伯的方法——善於利用矛盾,採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認識燭之武機智善辯的外交才能。

教學重點1、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2、領會和學習本文詳略得當、波瀾起伏、善用伏筆和照應的寫作技巧。

教學思路導入新課——常識背景——誦讀感知——賞析課文——人物形象——寫作特色——延伸探究——小結作業

教學資源cai課件 、多媒體、投影儀、投影卡片、錄音機、《燭之武退秦師》的朗讀磁帶

第一課時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一)導入本單元文言文的學習:(略)

1、通假字(每篇課中出現的通假字要整理到積累本上)。

2、異讀字(一個字保留了兩個以上的讀音,且音不同則義不同的字)。

3、古今異義。有:詞義的擴大、縮小、詞義的轉移、詞義的輕重、詞的感情色彩的變化和名稱説法的改變。

4、偏義複詞:即一個詞由兩個意思相近或相對、相反的語素構成,只取其中的一個語素的詞義,另一個只作陪襯。

5、一詞多義。即一個詞有多種含義。如“食”有“吃”、“吃的東西”“專指飯”等等詞義,如何判斷一個詞究竟用哪個詞義呢?主要是聯繫上下文,認真閲讀,認真分析,增強閲讀能力。

6、詞類活用:在古漢語中,某些詞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又可以靈活運用,臨時改變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當其它類詞。

1、導入語:同學們,當我們看到奧運賽場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心中會油然升起一種崇高感、敬慕感。敬慕那些為國爭光的英雄。英雄,在人們心中是偉大的,他們為民排憂,為國解難,殫精竭慮,置個人安危於度外,今有之,古亦有之。春秋時期鄭國的燭之武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們就學習選自《左傳》的歷史散文《燭之武退秦師》。

3、哪位同學來解釋一下課文的標題?(一)聽教師導入語言,引發學習文言文單元的興趣。

1、認準字形字音字義。(自己利用工具書和註釋完成)

3、正確把握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並能翻譯成現代漢語。

5、能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分析文章的內容,並能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6、能吸收其中的思想精華,借鑑其寫法,並從中得到啟發,應用到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

(三)學生討論,回答學習文言文要掌握的幾類知識。

燭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終得不到升官,在鄭國一直擔任“圉正”(yǔ、養馬的長官),大概相當於《西遊記》裏所説的“弼馬温”吧。被舉薦使秦時,已年過七十,鬚髮皆白,身子傴僂,步履蹣跚。

2、引導學生解題,重視學習本文的中心事件。 3、通過討論,瞭解文言文應該學習的內容。

5在討論學習中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及合作探究的能力。

?左傳》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相傳為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以《春秋》的記事為綱,以時間先後為序,記敍了上起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魯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歷史,詳細地記述了春秋時期各國內政外交等大小事實。《左傳》突出的特點就是善於描寫戰爭和記述行人辭令,記事條理清楚,敍述精確,詳略合宜,委曲簡潔;寫人簡而精,曲而達,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幾句,就能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不僅具有極高的史學價值,而且還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為後世敍事散文樹立了典範。“傳”意為註釋,《左傳》為給儒家經典《春秋》所作的註釋性文字。《左傳》也稱《左氏春秋》、《春秋左氏傳》,與《公羊傳》、《谷粱傳》合稱“春秋三傳”。

用多媒體展示相關的資料,請一位學生朗讀資料。生回答1:《左傳》

生分組討論回答2:記敍了上起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魯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歷史,詳細地記述了春秋時期各國內政外交等大小事實。不僅具有極高的史學價值,而且還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為後世敍事散文樹立了典範。

①通史:不間斷地記敍自古及今的歷史事件,如《史記》。

②編年體:以年代為線索編排的有關歷史事件,如《左傳》。

③國別體:以國家為單位分別記敍的歷史,如《戰國策》。

④斷代史:記錄某一時期或某一朝代的歷史,如《漢書》。

⑤紀事本末體:以事件為主線,將有關專題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創於南宋的袁樞,如袁樞的《通鑑紀事本末》。

⑥紀傳體:通過記敍人物活動反映歷史事件,如《史記》。1、通過學生分組討論、合作探究解決問題,識記與《左傳》相關的文學常識。2、培養學生討論探究問題的能力。

3、通過朗讀既瞭解古代史書的幾種體例,又提高學生的閲讀表達能力。

秦軍氾(fán)南 夫(fú)晉,何厭之有 無能為(wéi)也已 失其所與,不知(zhì) 共(gōng)其乏困 秦伯説(yuè),與鄭人盟 若不闕(quē)秦 微夫(fú)人之力不及此

夜縋(zhuì)而出 佚(yì)之狐 使杞(qǐ)子、逢(páng)孫 戍(shù)之

3、《燭之武退秦師》記敍了春秋時期的一件什麼事?1、聽錄音朗誦帶,輕聲跟讀。

2、快速朗讀多媒體顯示的內容,一個詞句連讀兩遍。

秦晉圍鄭,鄭國危在旦夕。燭之武奉鄭君之命,隻身前往秦國,説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場戰禍。1、通過輕聲跟讀、速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2、通過討論瞭解課文大概的故事情節,為賞析文章作真準備。

四、簡介歷史背景1、利用多媒體顯示秦晉圍鄭形勢圖

教師補充講解:《燭之武退秦師》中所記述的就是秦晉攻打鄭國之前展開的一場外交鬥爭。燭之武是這場外交鬥爭的主角,他身負君命,隻身赴秦,説退秦軍,實屬不易。當時,秦、晉、鄭三國的關係十分複雜,瞭解與次文相關的歷史史實,對我們學好這篇課文十分重要。

4、你知道“惠公背約”的歷史事件嗎? 結合多媒體顯示的資料講解:公元前650年,晉惠公借秦國之力即位後,對割讓土地之事非常後悔,就派大臣丕鄭赴秦國,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許為由食言。這就是文中“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指秦穆公,“許君焦、瑕”則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應予秦河東之地一事。秦晉兩國之間的關係從此出現裂痕。

結合多媒體顯示的資料講解:公元前637年,晉公子重耳在齊國居五年後,離開齊國。經曹、宋路過鄭國。鄭國大夫叔瞻勸鄭文公要以禮待重耳,鄭文公卻以“諸侯亡公子過此者眾,安可盡禮!”為由,不聽叔瞻勸告,對重耳不禮。這就是課文中“以其無禮於晉”一事。

補充講解:《燭之武退秦師》這個故事發生在公元前630年。與城濮之戰只相隔兩年。因此秦、晉圍鄭實屬城濮之戰的餘波。1、分組討論秦晉圍鄭形勢

這是秦國,都城為壅。這是晉國,都城為絳。這是鄭國,都城新鄭。晉鄭彼鄰,秦如攻打鄭國,的確如燭之武所言:“越國以鄙遠。”當時,晉軍駐紮在函陵,即新鄭縣北;秦軍駐紮在汜水南面,離新鄭也不遠。大軍壓境,鄭國危如累卵。

學生代表朗讀多媒體顯示的資料:公元前651年,晉獻工卒,晉國陷入內亂。晉國大夫裏克殺了晉獻工的庶子夷齊、卓子。並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後又派人迎接獻工次子夷吾。夷吾採納了大臣呂省,卻芮的意見,厚禮賄賂秦國,答應割讓晉河以東之地予秦。於是秦穆公擁立夷吾為君,即晉惠公。這就是課文中所言“且君嘗為晉君賜矣”。“君”即秦穆公,“晉君”即晉惠公,“賜”則指“秦立晉君”之事。

學生代表朗讀多媒體顯示的資料:公元前632年4月,晉楚爭霸中原,戰於城濮,楚軍大敗。晉文公尊周攘夷,成為春秋霸主之一。當時,鄭國處四戰之地,無險可據,又自無禮於重耳之後,故背晉助楚,因此,鄭文公曾到出國慫恿楚成王出兵作戰。楚敗,鄭文公內心恐懼,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晉國請罪求和。五月,晉侯、鄭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陽西)。晉文公受周天子冊命與四方諸侯盟於踐土(在衡雍之西),晉文公為盟主,鄭參與踐土之盟,但晉、鄭間的隔閡並未消除。鄭既慫恿楚國出兵攻晉,又盟於晉,這就是文中所言“且貳於楚也”。1、讓學生分組討論中提高口頭交際能力和對事物的辨析能力。 2、指導學生討論理解秦晉圍鄭形勢。3、通過討論“秦立晉君”、“惠公背約”、“重耳過鄭”、 “鄭楚結盟”等歷史事件,或者朗讀多媒體顯示的資料,幫助學生了解與課文相關的歷史背景知識。

五、誦讀感知課文1、再放錄音帶或者教師範讀課文。

4、佈置學生默讀課文註釋,初步梳理課文。1、學生同步輕聲跟讀,整體感知課文。

4、學生結合課文註釋初步梳理課文。指導學生重視各段的字音、停頓,通過誦讀進一步感知文意。

六、課堂小結、佈置作業1、教師小結這節課所學知識。

b.、藉助課後註釋及工具書疏通文意。學生課外作業:

b.、藉助課後註釋及工具書疏通文意。提高學生查閲工具書、誦讀課文、疏通文意的能力。

時一、複習導入1、複習提問:《左傳》是我國第一部記事詳細而又完整的什麼體例的史書?

補充明確:這本編年體史書記敍的史實上起魯隱公元年,下迄魯哀公二十七年,對後世史學和文學都有極大影響。

2、你能講講“重耳過鄭”的歷史故事?學生回答1:編年體史書。

秦晉圍鄭,鄭國危在旦夕。燭之武奉鄭君之命,隻身前往秦國,説服了秦君退師,晉軍也無奈退軍,使鄭國免去了一場戰禍複習回顧文學常識,理解課文的主要故事情節。

二、整體感知1、本文的故事情節如何?你們能夠概述出來嗎?(師引導大家概述)

明確:秦晉圍鄭,鄭危在旦夕,佚之狐力薦可謂慧眼識英雄,燭之武臨危受命,夜縋而出,智説秦君,秦穆公心悦誠服,秦軍乃還。晉文公面對風雨突變,亦毅然去之,鄭國終於轉危為安。

(請用四字短語概括,引導大家篩選歸納)1、學生分組討論問題1。

第4段:晉師撤離。1、訓練學生合作討論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 2、培養學生概括文章段意的能力。

(3)教師引導學生歸納本段知識點。(多媒體顯示)

以其無禮於晉:介詞結構後置句,應為“以其於晉無禮”。

問2:晉秦為什麼要圍攻鄭國?分析兩國圍攻鄭國的原因又進一步説明什麼?

①從“佚之狐言於”至“師必退”這幾句如何刻畫燭之武這個人物形象?體現佚之狐和鄭伯的什麼特點?

②燭之武推辭的話“臣之壯……也已”又表現了他的什麼性格特點?

③分析“公曰”至“許之”這幾句,説説鄭伯是如何説服燭之武答應這件事的?這裏又體現了燭之武的什麼特點?

佚之狐言於鄭伯曰:介詞結構後置句,應為“佚之狐於鄭伯言曰”;

4、師引導學生用5分鐘即興背誦本段。(一)賞析第1段

生答1:“晉候、秦伯圍鄭”,兵臨城下,形勢嚴峻。

生答2:“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進一步説明:兩事均與晉利害相關,與秦關係不大,秦可以爭取。

生答3:闡述兩軍分兵分地駐紮,暗示鄭有機會單獨與秦接觸,為燭之武説服秦伯埋下伏筆。

3、女生答①:a、形象刻畫燭之武的形象,未見其人,先聞其名(聲)(即“才”)。

4、女生答②:進一步刻畫燭之武的形象,是一位滿腹才華,卻未能被重用的大臣,人物形象更鮮活。

5、生答③:a、鄭伯首先自責,體現了明君風範,然後以國家利益、形勢與個人利益的透徹分析感動了燭之武,可謂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善於做思想工作。

b、燭之武最終應允,決定以國家利益為重,隻身去見秦伯,體現了他深明大義的一面。

8、學生用5分鐘即興背誦本段。1、教師示範串講梳理第1段,為學生後面的接龍串講做示範。

2、留時間讓學生質疑問難,提高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3、教師引導學生歸納本段知識點,為後面學生的討論歸納做示範。

4、教師引導學生質疑問難,分析理解第2段,自主合作、討論探究歸納第2段的知識點。

a.熟讀並背誦課文 b.完成課後練習第二、三題。作業:

b.完成課後練習第二、三題。誦讀文章,加深理解文意。

2、分別説説第一二段應該掌握的知識點有哪些?1、學生代表背誦一二段。

2、學生説説第一二段應該掌握的知識點。背誦理解課文,掌握一二段知識點。

①“夜…秦伯”暗示當時的形勢如何?表現燭之武什麼特點?

第一步,欲揚先抑,以退為進。(坦言知亡,避其鋭氣:鄭既知亡矣。)

第二步,闡明利害,動搖秦君。(亡鄭只對晉有利:鄰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誘。(舍鄭會對秦有益:君亦無所害。)

③“秦……乃還”這幾句表現秦伯的什麼特點? 4、教師引導學生質疑問難,點撥學生解決問題。

6、教師引導學生結合燭之武的遊説步驟,即興背誦本段。

如何理解晉文公説的“不仁”、“不知”、“不武”的含義?

明確:晉文公以這三個理由退兵,看似冠冕堂皇,其實,“不仁”只是一個藉口,如果真講“仁義”,當初就不會發兵攻鄭。“不知”是實質,“知”是理智,是對現實情況的客觀分析,是對動武后果的冷靜判斷。“不武”是因為勝負之數,難以預料。所以,説到底,晉的退兵,是“利”字使然。

秦伯權衡利害,決定退兵,但卻派人留守要塞,體現其老奸巨猾的一面。

闕:形容詞的使動用法;鄙:名詞的意動用法;封:名詞的意動用法;厚:形容詞活用為動詞;薄: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以為:古今異義詞,古義:把……當作;今義:認為。

行李:古今異義詞,古義:出使的人;今義:出行時帶的包裹。

東道主:古今異義詞,古義:東方道路上的主人;今義:請客的主人。

乏困:古今異義詞,古義:缺乏的東西;今義:精神不好。

若亡鄭而有益於君:介詞結構後置,還原後應為:若亡鄭而於君有益。

2、男生接龍串析本段:討論晉文公説的“不仁”、“不知”、“不武”的含義。

夫人:古今異義詞,古義:那個人;今義:成年男子的配偶。

4、學生即興背誦本段。1、因為本段集中刻畫了燭之武的形象、表現出其高超的遊説技巧,所以要讓學生細細品味燭之武的遊説藝術。

2、教師引導學生合作探究,質疑問難,點撥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提高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

3、引導學生合作探究,歸納掌握3、4段的知識點。4、引導學生即興背誦3、4段,促進理解課文。

三、人物形象分析教師引導學生分小組討論後發言,歸納:

1、燭之武:(1)深明大義的愛國志士。(2)知難而上,義無返顧的勇士。(3)口若懸河,巧言善辯的辯士。

2、鄭伯:(1)善於納諫。(2)勇於自責。(3)善於言辯。

4、晉文公:貪婪,但理智,能隱忍不拔,隨機應變,審時度勢,雄才大略。

5、佚之狐:慧眼識才的伯樂。學生分小組討論歸納燭之武、鄭伯、秦伯、晉文公、佚之狐不同的性格特點。

指導討論,合作探究,理解每個人物形象的性格特點。

四、寫作特色教師引導學生討論本文的寫作特色並歸納: (1)伏筆與照應。

(3)詳略得當。1、在討論中提高口頭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辨析能力。

五、討論探究1、燭之武能言善辯,才智過人。這樣的人為何老不見用?

2、鄭伯作為當權者做得如何?從中要汲取怎樣的教訓?

3、佚之狐真的是慧眼識英雄的伯樂嗎?他自己為什麼不去説秦而舉薦了燭之武呢?他對燭之武是很瞭解的,為什麼到現在才舉薦呢? 他這是一種什麼心理?4、從文中可看出,燭之武對國家大事瞭解得很透徹。既然他一直不被用,他了解得那麼透徹想幹什麼?

學生分小組討論回答1、2:當權者不注意選拔人才,有權者的嫉妒.教訓:一定要不斷挖掘和重視人才,不要等到危機出現後再重用人才。

討論回答3:人如其名,佚之狐身上的狐味太重。隻身入虎狼之地,能否説服秦伯誰也不敢打保票,稍有不慎,惹惱了秦伯,自己掉了腦袋不算,還可能被牢牢的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讓後人指指點點。抬出燭之武,既能提高成功的機率,在成就燭之武的同時自己也落個“伯樂”的美名。所以説他是一條狡猾的狐狸![嫉妒、紅眼病。]

討論回答4:與諸葛亮一樣 未出山前就做着出山的準備。 儘管懷才不遇,但他的心始終沒有放棄過“一飛沖天”的渴望,他一刻不停地關注着天下形勢,思考着安定天下濟蒼生一逞抱負的路徑。“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豪情無疑是後人敬仰他們的主要緣由。引導學生討論,培養合作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

六、課堂小結秦晉圍鄭,鄭危在旦夕,“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佚之狐的力薦可謂慧眼識英雄,燭之武臨危受命,夜縋而出,智説秦君,秦穆公心悦誠服,秦軍乃還。晉文公面對風雨突變,亦毅然去之。鄭國忠於轉危為安。全文處處注意伏筆照應,故事情節波瀾起伏,繁簡得當,有始有終,層次井然,燭之武的智勇及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溢於字裏行間。學生結合板書複述課文。 [板書附後]

2、完成“創新設計”中相關的習題。1、熟讀並背誦全文。

2、完成“創新設計”中相關的習題。通過背誦及其他練習鞏固知識。

主要特色與創新之處1、思路清晰,條理清楚,在誦讀賞析時重視各段知識點的歸納。

3、課堂雙邊活動氣氛活躍,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

4、重視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引導學生質疑解難,着重培養自學能力。

5、引導學生討論,提高口頭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辨析能力。

6、恰當運用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提高了語文教學效果。

7、教師示範串講梳理第1段,為學生後面的接龍串講2、3、4段做示範。

存在的問題與不足1、在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過程中,可多設計一些有趣的小競賽活動。

2、指導學生加強誦讀,培養文言文語感,自覺地積累一些古漢語知識。

3、在教學中,恰當穿插一些小故事,能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