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國小科學説課稿8篇 點亮未來:國小科學説課稿精選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7.1K

本文將為大家分享一份精心準備的國小科學説課稿,旨在幫助國小老師們更好地掌握科學課的教學要點和方法。通過詳細的教學步驟和生動的教學案例,本文將帶領老師們深入淺出地講解科學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能力。無論您是新手教師還是資深教育工作者,相信這份説課稿都會帶給您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啟示。

國小科學説課稿8篇 點亮未來:國小科學説課稿精選

第1篇

1、懂得運用控制變量的方法設計實驗探究鐵生鏽與哪些因素有關,在實驗中能確定自變量,並控制無關變量。

3、通過觀察、實驗獲得證據,確定鐵鏽是一種不同於鐵的物質。

2、具有收集證據證明鐵生鏽是不同於鐵的物質的意識。

1、能對鐵生鏽的原因作出猜測,並能設計實驗來證明猜測。

1、能正確設計變量控制實驗並能在實驗中控制無關變量,探究鐵生鏽的條件。

鑷子、鐵釘、水、課件、一次性杯、保鮮膜、未生鏽的鐵片、鏽蝕嚴重的鐵片。

引入:(ppt出示生活中生鏽的圖片)課前老師收集了幾幅圖片,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怎麼了?你知道它們都是用什麼做的嗎?(板書:鐵生鏽了)

師:請你們回顧一下,生活中你見過有哪些常見的鐵器有生鏽現象?(二)、活動一:觀察鐵鏽

(2)那鐵生鏽到底是什麼變化呢?我們必須找出足夠的證據證明自己的.觀點。請各組按要求進行研究。

(5)通過我們的觀察和實驗,我們可以得出什麼結論?那鐵生鏽是什麼變化?

小結:我們尋找到的證據從一定程度上説明了鐵和鐵鏽是不同的物質,所以鐵生鏽屬於化學變化。(板書:鐵鐵鏽)

過渡:鐵生鏽危害那麼嚴重,你覺得我們可以做些什麼?既然我們想讓鐵不生鏽,那我們就要先研究鐵生鏽的原因。課前同學們都對鐵生鏽的原因進行了猜測,你們猜鐵生鏽與水、酸和空氣有關,你們設計的實驗合理嗎?下面我們要請其他組的同學來評一評。每個小組都會拿到不是自己組的實驗,請根據評價表上的兩個問題對他們小組的實驗進行評價。(ppt展示問題)

國小科學説課稿8篇 點亮未來:國小科學説課稿精選 第2張

第2篇

尊敬的各位領導評委老師:大家好。我是花官營中心國小的——張豔萍。我説課的內容是國小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九課《浮與沉》。下面,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闡述對本課的構思和設想。

本課在學生已有日常生活經驗基礎上,安排了三個逐層遞進的教學活動:1、認識物體的浮沉現象;2、認識改變物體在水中沉浮的方法;3、感受浮力。旨在通過學生動手實驗,自主探究出改變物體沉浮的方法。從而學會探究式學習的方法。

三年級的同學剛接觸科學學科不久,熱情很高,已初步掌握了一些觀察的方法。對於“浮與沉”的知識,他們有着一定的生活經驗。但接觸實驗探究還比較少。

根據以上分析,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1、能根據生活經驗預測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狀態並用實驗的方法驗證;

培養學生認真的觀察現象和積極思考問題的科學態度,激發學生研究生活中的科學和運用科學的興趣。

科學教學力爭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和能力。因此,本節課我將從學生實際出發,主要採用探究發現法進行教學,讓學生分組實驗,合作交流,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探究為核心”的教學理念。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實驗記錄表;水槽等演示設備 學生準備:水槽、水、曲別針、橡皮泥、小石頭、螺絲釘、鑰匙、乒乓球、塑料瓶、海綿、鉛筆等。

上課伊始,教師首先使用故事導入新課:“一羣小朋友在草地上踢球,不小心球掉進了第一文庫網旁邊的樹洞裏,洞口又小又窄,人根本下不去,誰能想個辦法,把球拿上來?”學生根據生活經驗,不難想出向深坑中倒水,球隨水浮上來。教師問:“如果是我們上體育的鐵球掉進深坑,那麼還能用這個辦法嗎?

?設計意圖:用故事的形式導入新課,很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探究的慾望。】

接下來,教師拿起一個瓶蓋,讓學生猜猜它在水中是浮還是沉?讓學生動手試一試,會發現把瓶蓋放在水面讓它仰在那,瓶蓋就會浮在水面上,如果把瓶蓋放入水中或者反過來放進去,就會沉入水底。於是引出新問題:瓶蓋在水中到底是“沉”還是“浮”?進一步明確觀察物體浮沉的方法:

把一件物體放入水中,如果它向上運動離開水底就是浮;如果它向下運動停在水底就是沉。

?設計意圖:通過這一環節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物體沉浮的方法和判斷沉浮的標準。為後續的探究活動奠定方法和知識基礎。】

老師給各小組準備了十種在學習生活中常見的物體。先來猜一猜它們在水中是沉還是浮”。隨着學生的預測在黑板上貼物體圖片,不能確定的貼在板書“浮”與“沉”的中間。師引導:猜測出來的結果要用什麼方法來驗證呢?

教師演示正確實驗方法,實驗前用課件提出實驗要求及要點:並填好實驗記錄單。

(2)選擇一個沉在水底的物體(如橡皮泥),想一想:用什麼辦法能讓它浮起來?

學生分組自選問題進行探究,比一比,哪組的辦法多。 2、交流探究發現,建立科學概念

學生展示彙報小組探究結果。學生通過討論分析想出了很多好辦法,比如讓塑料瓶沉下去的方法有:用手壓下去,裝滿重物或灌滿水等。讓橡皮泥浮起來的辦法有:把橡皮泥裹在塑料瓶上,放在瓶蓋裏,捏成船形或碗形,做成空心球等。

通過交流、研討、提煉出物體在水中的沉浮與物體的輕重、大小有關。大小相同的物體,輕的比重的容易浮,重量相同的物體,大的比小的容易浮。

? 設計意圖:為了使學生建立科學的概念,在學生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指導學生交流總結。】

引導學生了解自然界中與沉浮相關的課外知識,豐富學生知識視野。

2、中國死海,人在水中為什麼不會沉下去呢 3、潛水艇是怎樣浮上來的。

?設計意圖: 這個環節承上啟下,既是對課堂中心內容的總結,也是為下節課“感受浮力”作了鋪墊,是科學探究的延續。讓學生帶着問題離開課堂,會讓他們用探究的思想去認識事物,用開闊的眼光去看待生活。】

最後我説一説我的板書設計:我設計的板書圖文並茂,簡潔地概括了本節課內容,突出了重點難點,讓學生一目瞭然。

以上是我的説課過程,懇請各位老師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第3篇

這節課的教材選自教科版的國小五年級下冊《沉和浮》單元中的第七課。它是繼“物體在水中是沉還是浮”之後從另一個角度探究影響物體沉浮因素的一課。本課使學生經歷了一個十分典型的“觀察-發現-推測-驗證”的科學探究過程,有助於學生形成科學的研究思想和方法。

教材的編排思路分四部分,第一部分:馬鈴薯的沉浮。通過創設情境,引起學生對沉浮條件的深入思考。第二部分:觀察比較兩個水槽的液體。通過實驗驗證鹽水比清水浮力大,可以使馬鈴薯浮起來。第三部分:推測與驗證。尋找鹽水浮力大的原因,讓學生理解物體沉浮與液體密切相關。最後是對本課的擴展。

①通過實驗探究發現鹽水比清水浮力大,可以使馬鈴薯浮起來。知道相同體積的液體越重的浮力越大,越輕的浮力越小。

②讓學生體驗“觀察-發現-推測-驗證”的科學探究過程。

在活動中,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保持和發展探究周圍事物的興趣和好奇心。

重點:讓學生髮現鹽水比清水浮力大,可以使馬鈴薯浮起來。知道相同體積的液體越重的浮力越大,越輕的浮力越小。

難點:推測及驗證清水、鹽水的過程;引導學生自行設計驗證實驗。

五年級學生的好奇心強,對實驗很感興趣,而且對物體沉浮的因素已經有了一些知識基礎,他們還有一些生活經驗,對於物體的沉浮有一定的聯想。在以往的實驗中,他們還積累了一些探究的思維方法。

有人將科學比喻為引導學生過河,但學生不能自己盲目地過河,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運用好的教學策略,為學生提供“過河”的'下腳石。根據《新課程標準》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及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本課的教學法確定如下:

從教的方面來説,本課主要採用“探究-研討”的教學方法,通過讓學生對水槽裏的馬鈴薯進行觀察、研討、推測、驗證,以及進一步尋找鹽水浮力大的原因。從而讓學生學到探究科學規律的本領。為了能使本課的教學目標得以落實,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我還同時綜合運用了發現法、實驗法、演示法、討論法等多種教學方法來組織課堂教學。

從學的方面來説,本課主要採用觀察法、探究實驗法、小組合作等多種學習方法,指導學生通過多種感官對物體的沉浮現象進行有意識的初步認識,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使學生能獨立進行探究實驗,能充分發揮手、腦、眼的功能,從而獲取新知識,培養技能技巧。

我的教學設計是以“探究、開放、自主、合作”為基本指導思想的。下面是我對這節課的教學設計的説明。

1、準備兩個的水槽, 教師拿起一大、一小的兩個馬鈴薯,問:“馬鈴薯在水中是沉還是浮? ”

3、學生交流發現:水槽中的液體也是也是影響物體沉浮的因素。

創設這樣的問題情境引入,使學生的思維產生強烈的碰撞,這一錘就敲到了學生的心坎上,充分激發了學生的探究慾望,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

1、 鼓勵學生討論研究:用什麼方法可以知道它們是不同的液體。

4、 通過實驗得出結論:馬鈴薯可以上浮是因為在水中溶入了鹽。

1、 學生產生疑問:為什麼在水中溶入了鹽就可以使馬鈴薯上浮呢?

2、 用量筒分別從兩個水槽中取出同量的液體,放在天平上比較,結果發現同體積的鹽水比清水重,因而鹽水比清水浮力大,可以使馬鈴薯浮起來。

3、 通過不斷的探究實驗,推理出相同體積的液體越重的浮力越大,越輕的浮力越小。

此過程是本節課的難點所在,學生不易想到用火烤的方法來檢驗水,因此,我放手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去猜一猜,動一動手。在這一探究學習過程中,學生們都能獲得一個發現的“經歷”,他們的科學素養在這個過程中又向前推進了一步。

?科學》是一門強調“做”的學科,在這一探究活動中,我讓學生通過“做”去獲得要掌握的知識,從中體會到,科學並不神祕,動手“做”可以解決很多問題。同時,我還對教材進行了挖深研究,引導學生推理出另一個重要的結論。從而進一步豐富了學生的學習內涵,深化了他們的探究活動,達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效果。

1、師生一起做有趣的實驗:分層漂浮實驗、銅砝碼在水銀中漂浮的實驗。

3、利用“加鹽可以增大水的浮力”的道理, 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事情?

師生一起做有趣的實驗,進一步擴展了學生的探究活動。利用多媒體課件,把死海的奇特現象展現在學生眼前,使學生看到這一奇觀之後,萌發用科學的熱情。接着讓學生課後思考,令科學知識從書本走向實踐,由課堂走向社會。

為了緊扣教學目標,突出教學重點,我用以下的板書,簡潔明瞭地概況了本節課的主要內容,讓學生一目瞭然,對所學知識留下深刻的印象。

新一輪課程改革倡導“立足過程,促進發展”的課程評價,所以評價時,我不是過於看重學生所獲得的知識的多少及作品的優劣,而是特別關注學生參與的態度、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性,關注學習的過程和方法,關注交流與合作,關注動手實踐以及所獲得的經驗與教訓。本節課的評價方式是靈活多樣的,各種評價方式有機結合。例如:在“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這個環節中我採取教師評價與學生的自評、互評相結合。在 “組織探究活動,得出探究結論”這個環節中我採取書面材料的評價與對學生的口頭報告、活動、展示所作出的評價相結合;讓學生在評價中學會實踐和反思,學會發現自我、欣賞別人。

回放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我們可以感受到學生主動參與科學學習中時,給科學教學活動帶來無限生機,更可以感受到小組合作在解決問題中的巨大作用。也許,這就是新科學課程的魅力!

第4篇

國小科學課是以培養國小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的一門課,活動探究是科學課的載體,猜想驗證是科學課的重要過程,因而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活動為主的學習活動,大膽假想、積極驗證,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學習和生活打下基礎才是關鍵。

?生命之水》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國小三年級科學上冊第五課的內容,本課是 “走進水世界” 這一單元的第二部分教學內容,它是在第四課《青青的水》的學習基礎上,進一步認識“水和生命的密切關係”。本課教學內容有“我一天喝幾杯水?”、“動物都需要水嗎?”、“植物也喝水?”“幾種生物的含水量”、網上學“珍惜水資源”五項活動,安排兩個課時完成。我選擇的是前三個探究活動內容,即“我一天喝幾杯水?”、“動物都需要水嗎?”和“植物也喝水?”作為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

依據《課標》要求和學生年齡特點,並在深入挖掘教材後,我設定了以下幾個活動目標:

●知道水是動物、植物和人體的組成物質,它與生命有着密切聯繫。

●大膽想象沒有水的世界會是什麼樣的,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意識到水與生命的密切關係,初步形成珍惜水資源、節約用水的意識。

?課標》對這部分教材的教學要求是:意識到水與生物的密切關係。因此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能意識到水與動植物以及人的密切關係,並能達成珍惜每一滴水的共識。科學課的探究技能訓練是教學難點。

三年級學生已經接受了兩年的學校教育,有了一定的知識儲備和生活經歷,掌握了一些學習方法,他們思想活躍,興趣廣泛,學習積極性高。他們對大自然中的水有了一定的瞭解,但知識點散亂不繫統,缺乏探究學習的體驗經歷。

本節課我採取教學方法是情景教學法、信息蒐集法、探究發現法和小組討論法等,充分發揮學生在探究活動過程中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科學的興趣,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自主探索、善於合作的精神,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自學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同時對學生進行一些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培養他們的科學素養。

?科學》教材在編寫指導思想上強調對學生的發展格外注重,表現在從對學生“學”的關注轉向對學生“人”的關注,強調調動學生參與學習活動,使學生在參與過程中認識自然和社會。因此本節課的學法是自主探究性學習法,教師只作啟發式點撥,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分組討論、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培養學生學會合作,增強學生自身的科學素養。

根據科學課程的特點,本節課的教學設計理念是:創設情景,激發興趣,主體參與,開放教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正如孔子所説:“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另外,科學課程具有的開放性,決定了課堂教學的開放性。因此,本節課我從時間、空間和學習內容上進行拓展和延伸,最大程度上滿足了不同學習能力、不同經驗背景的學生學習科學的需要。

這節課以簡單的`科學探究活動為載體,設計如下教學流程:情景導入—組織討論—動手實踐—交流彙報—信息分析—延伸探究。根據教學內容,我設計了以下五個教學環節:

本課一開始,我就藉助課件展現上節課的學習內容“欣賞美麗的水體”,美麗的景色、動聽的音樂及優美的詩歌朗誦,“因為有你,小草才變得嫩綠;因為有你,魚兒才遊得歡暢;......因為有你,地球才變得美麗”立即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體驗美的感受。然後讓學生猜猜詩中讚美的是誰?學生給出答案後,板書一個大大的“水”字,這樣達到了激發興趣、醖釀情感的效果。為了提升這種效果,緊接着我又以講“四個小朋友出外旅遊” 的故事形式導入本節課教學,達到承上啟下、過渡自然的作用,並設置疑問:他們怎麼了?他們為什麼會這樣?為下面“人離不開水” 的知識點傳授做好鋪墊、埋下伏筆。

科學課從不以鈴聲做為課的始終,課前調查和課後探究是科學學習的重要方式。在此前的一個禮拜我就讓學生參與體驗“我一天能喝幾杯水”的活動,記錄5天內自己每天的飲水的杯數;並在課堂上量出每天的飲水量。這樣使學生提前介入活動探究中,親身經歷並親手記錄、測量、計算相關數據。在測量水量時,我給出眼睛觀察水面的方法是俯視、仰視或平視三種答案供學生討論選擇,及時糾正學生的測量方法。這樣使學生親身體驗此類探究活動的方法過程,養成嚴謹的研究態度;當我以表格的形式記錄下五位同學每天的飲水數據後,有些同學會發現“同學們之間一天的飲水量不相同”和“自己五天中每天的飲水量也不相同”時,我再讓學生充分討論找出答案。這種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解決問題的方式,不是以學生的“學”為本, 更不是以老師的“教”為本,而是以“人”為本,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兼顧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經驗積累的差異性,使學生親身體驗了知識的獲取過程。在達成共識後,進一步揭示“水是人體的重要組成物質”也容易理解了許多。

“動物都需要水嗎?”“植物也要喝水?”是前一個教學活動的拓展和延伸。這兩部分內容的教學,我又讓學生在課前通過查閲資料,收集圖片和詢問家長等形式做一些調查,並在課堂上互相討論這個問題,目的是分享彼此的知識和經驗,豐富學生對“生命之水”的的認識,而課前的準備工作在這裏就顯得尤為重要。關於這部分內容,學生已積累了許多生活經驗,教學的目的是激活學生原有的知識儲備,把學生頭腦中支離破碎的知識納入到比較完整的體系中。關於蚱蜢和蠶是怎樣“喝水”的,學生在課堂上大膽設想,積極討論,互相交流所蒐集的材料,然後告訴大家通過網絡可以找到相關資料信息,並立即演示,讓學生初步瞭解上網查閲資料的方法,為下一節課“網上學.珍惜水資源”打下基礎。學生對生命與水已經有了一定的瞭解,知道人、動物、植物 “渴”了要喝水,已經知道生物維持生命需要水。我又利用課件展示有關水與生命的精美圖片,使學生獲得視覺體驗。學生們積極熱烈地討論着,同時畫面中美麗的風景更是讓他們對這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世界無比熱愛。然後,師生小結、揭示主題:水對生命來説真是太重要了,同時板書課題“生命之水”。

通過學生收集資料、討論交流、動手操作、彙報分析等多種科學探究方式,學生對水與生命的關係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如果沒有水,世界將會是什麼樣的?”學生們各抒己見,我在他們的討論結束後,通過利用電影蒙太奇的表現手法,切換出一幅幅蒼涼、悲壯的缺水場景,給學生造成強烈的視覺衝擊和心靈震撼,加深他們對缺水給大自然造成的災難的認識。從而進一步使學生感受到生命離不開水。

最後,出示本課開頭的優美景色,並告訴同學們:“千百年來,人們把承載生命的大地比作母親,那麼地球上的水就是母親甘甜的乳汁,她孕育了生命,哺育了人類。請同學們用詩的形式接着續寫《因為有你》這首詩,來讚美生命之水吧!”。用編小詩的形式加深學生對生命離不開水的知識的理解,學生樂於接受;同時把科學教學與語文教學有機整合,使學生在回憶相關學科知識的同時,又在濃濃的詩情中受到美的薰陶、心靈的震撼。“因為有你,小草變得嫩綠;因為有你,魚兒遊得歡暢……” 未寫完的小詩道出了生物對水的依賴,明快的詩句展現出大自然因水才有的美麗。這是我的學生在課堂上創作的小詩,孩子們爭先恐後地用詩句來讚美水,感受水對自然的恩惠,在經歷科學教育的同時,也將在孩子們心裏構築起對水的美好情感。最後出示以“生命之水,請您珍惜”為教育主題的圖片,同學們已從“對水的認識”延伸到了關注環境、珍惜水資源的方面,對水的感情進一步得到昇華,為下節課的教學做好鋪墊。

恰當地設計板書,能加強課文內容的直觀性,便於學生對本節課的回顧和知識點的整理,簡明扼要,突出重點,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使我進一步認識到:以探究為核心,以活動為主線,使學生經歷以猜想、實踐、驗證的科學學習過程的重要性,這種學習經歷能為學生的終生學習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正如特級教師路培琦老師所説:“學校給學生的,那應是若干年後,還留在學生腦海裏的那些終生受用的東西。”

第5篇

你們好!我説課的題目是《地球的內部》首先,我説説對教材的理解。

?地球的內部》選自蘇教版《國小科學》教材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我們的地球》。《地球的內部》屬於“地球與宇宙”中 “地球的概貌”部分。為六年級研究《我們的地球》和《探索宇宙》打下堅實的基礎。

本單元順應學生思考、探究問題的規律,從人類探索地球的形狀開始,引領學生從地球表面到地球內部去認識地球,分為《地球的形狀》、《地球的表面》、《地球的內部》、《火山和地震》、《地表的變遷》,它們之間有着密切的聯繫。《地球的內部》主要研究地球的內部構造,《火山和地震》、《地表的變遷》主要研究地球運動與地表變化。

?地球的內部》有三個教學活動(ppt),其中認識地球內部構造是本課的重點。

下面我就分下來説一説每節課的教學目標、教法學法和教學過程。先看第三課:

根據以上我對教材的理解和課程標準的要求,我擬定了以下三個方面的教學目標

●知道地球內部構造是科學家根據一些自然現象推測出來的。

教師準備:幻燈片、暗盒、沙子、玻璃球、泡沫、熟雞蛋、橡皮泥等。

學情分析:在學習本課前,學生對地球的形狀、大小以及表面地貌有了初步的瞭解,但是對地球的內部有什麼幾乎一無所知。學生要運用已經掌握的科學探究的方法,自主設計實驗,探究暗盒裏有什麼,由此推斷科學家是如何探測地球內部的,從而認識地球的內部構造。並且,用橡皮泥製作地球內部構造的模型,加深對地球內部的認識,這對六年級的學生,並不困難。

根據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現有的實驗材料,我主要採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情境法:用學生感興趣的活動“探究暗盒裏有什麼”導入新課,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激發學習興趣;

講解法:學生對地球的內部構造不是很熟悉,需要教師的講解並補充材料;

課堂教學中,不是教師單純地傳授知識,而是在教師的指引下,讓學生自己學。所以要把教法融於學法中,在學法中體現教法。

本節課的教學,要使學生掌握以下一些基本的學習方法:

觀察分析:通過觀察和分析地球表面的一些現象對地球的內部構造進行合理的.假設;

動手實驗:通過動手製作“地球構造模型”讓學生加深對地球內部構造的認識;

本課繼續運用“提出問題→猜想→實驗證明→得出結論→應用”的探究式學習方法。

1、(出示書上的問題)老師要請你們幫我解決一個問題:講台上有三個盒子,裏面分別裝了沙子、玻璃球、泡沫,不打開盒子,你們知道每個盒子裏裝了什麼嗎?請幾名學生嘗試分辨。(這是本課的難點,學生在不打開盒子的情況下,要探究出盒子裏面是什麼,並不容易,前幾個同學只能猜測,於是我多請了幾個同學,並提示允許他們將盒子拿起來,而且把鑽孔的釘子放在旁邊,學生很快便通過搖晃、鑽孔等方法探究出暗盒裏有什麼。突破了教學的難點)

3、提示:其實我們剛才用的方法和科學家探測地球內部的方法相似。

[設計意圖]:這裏設計了老師請學生幫助解決問題的環節,創設情境,既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讓學生明白了探測地球內部的方法,使教學更有針對性,併為研究地球內部構造做準備。

這是本課的重點,着重探究地球內部的構造,我打算分四步來完成這一部分的教學。

1、提問:通過前兩課的學習,同學們知道了地球的形狀,那麼地球裏面是什麼樣子的呢?

2、我們的地球就像暗盒一樣,人類無法深入到地球深處,科學家是怎樣去了解地球的內部構造呢?

學生討論,教師出示火山、温泉、地震的圖片,提示鑽井、地震波等也是進行地球內部探測的方法。並把剛才的方法記錄在表格上。

學生根據以上的現象討論、交流,大膽猜測,並畫在記錄表格上。

[設計意圖]:這部分我教學以後調整了一下順序,把第2、3兩步對調了一下,原來的第2步讓學生毫無根據漫無目的的進行預測沒有必要,預測要有一定的依據,先讓學生看火山等圖片,因為這些學生很少見到,再用上面研究暗盒的方法像科學家那樣來推測,更能訓練學生的思維,由現象到本質,也符合探究的一般過程。並且下面讓學生閲讀課本資料,將科學家的預測與自己的預測進行對比,不足的可對自己的研究方法和思路進行反思,一致的可以體驗到成功的喜悦。

先讓學生閲讀書上第21頁的內容,形成簡單的認識。接着出示圖片,讓學生形象地瞭解地球內部的構造和各部分的厚度。

補充材料:1910年,南斯拉夫地震學家莫霍洛維奇發現地震波在傳到地下50千米處有折射現象發生。他認為這個發生折射的地帶,就是地殼和下面物質的分界面。1914年,美國地震學家古騰堡發現地下2900多千米深處存在着另一個不同物質的分界面。以後,人們為了紀念他們,分別將其命名為“莫霍面”和“古騰堡面”。用這兩個面,把地球內部劃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3個圈層。

地殼 地表到莫霍面 硅和鋁的硅酸鹽巖石 平均厚17千米

大洋底地殼較薄平均6千米,最薄處不到5千米;大陸較厚平均40千米,最厚可達70千米(青藏高原)

地幔 莫霍面與古騰堡面之間 鐵、鎂、硅酸 厚為2900千米

距地表100-150千米範圍內温度近於巖石的熔點,地幔物質處於塑性流動狀態,稱為軟流層,它是巖漿活動的發源地。

5、師:其實地球內部就像一個雞蛋,你能用雞蛋作一個類比嗎?

[設計意圖]:這一部分學生先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對地球的內部構造作大膽的預測, 接着通過閲讀書上的資料和觀看老師提供的圖片和錄像材料認識地球內部構造的廬山真面目,整個過程雖然有許多的知識講解,但是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了發揮,他們討論、交流,大膽猜測地球內部的構造,並通過主動學習,瞭解了地球的內部,完善認知結構,突出了教學的重點。老師適時補充了書本上沒有的內容,豐富了課堂資源,學生興趣盎然。

1、(出示教材插圖)提問: 今天我們學習了地球內部的知識,知道了地球的構造,你能用不同顏色的橡皮泥製作一個地球內部構造模型嗎?

2、(出示老師做好的模型。)這就是老師做的,你們想做嗎?你打算怎麼做?小組可以討論。

3、討論交流方法,確定方案。(重點説清作時先後順序、各部分顏色的確定、各部分的厚度關係等)

4、分組合作。(提示如果小組同一色的橡皮泥不夠,可以和周圍小組調換顏色)

5、指導切開模型,展示評價。(主要從外形、內部顏色、各部分的厚度比例幾方面來評價)

[設計意圖]:我認為本課的教學目標不僅是要學生了解地球內部的構造,而且還要通過製作地球內部構造模型,加深對地球內部的認識。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先出示了自己製作的模型,激發學生的製作興趣,學生討論後製定實驗方案(確定先後順序、各部分顏色,計算各部分的厚度),然後學生分小組製作,最後切開評價。從理論到實際,讓學生的思維得到進一步的拓展。既培養了學生的分析能力,又鞏固了對地球內部構造的認識,同時也讓學生在製作過程中培養了團結合作的意識。

1、總結:人類是如何瞭解地球的內部構造的?地球內部是什麼樣的呢?

學生結合板書,回顧今天所學的知識,進一步加深對地球內部構造的認識

[設計意圖]:我認為課堂的結束並不意味着學習的結束,學生在學習了科學知識以後,要能培養對所學知識的興趣,通過各種方法繼續研究地球內部的祕密。科學無處不在,只要我們不懈努力,勇於探究,我們都是科學家。

第6篇

本課是本單元的第二課,在學生學習了太陽系的奧祕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地球與太陽的關係,即地球的自轉和公轉,為下一步學習地球與月球的關係打下基礎。要求學生認識地球的公轉,以及公轉形成的一年四季變化,為了便於學生理解,教材從四季的變化引入,首先通過教師幫助下的學生閲讀分析資料,瞭解地球自轉公轉,利用模擬實驗的方法進一步驗證地球的公轉是引起四季變化的根本原因。

本課教學對象是六年級學生,經過三年半的科學學習,具備了一定的觀察能力、探究能力、合作學習的能力,也具有了一定的信息技術水平。有關地球自轉、公轉的知識學生或多或少的從課外瞭解了一些,他們渴望知道更多的有關知識,而太陽及宇宙世界離我們比較遠,且不易研究。

1、教法: 考慮到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相對抽象,而學生由於年齡的特點,抽象思維能力相對較差,所以我倡導以形象直觀思維為主,使用多媒體作為輔助教學手段,變抽象為直觀,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正確的科學世界觀。引導學生模仿課件自己動手做實驗,樹立科學的世界觀。

2、學法:討論交流,動手操作,小組合作,類比推理。

2、能與小組其他同學合作完成調查研究。願意與同學合作共同完成地球自轉和公轉的模擬實驗。

3、能解釋地球的公轉和自轉的概念。能解釋四季變化與地球的公轉有關。能初步建立起地球公轉與四季變化關係的概念。

通過實驗證明地球公轉是引起一年四季變化的根本原因。

師:課件展示幾張遨遊太空的圖片,問:同學們,你們想不想遨遊太空,欣賞宇宙的奇觀呢?其實我們一直都在太空旅行,你們知道我們所乘坐的“宇宙飛船”是什麼嗎?你們知道這艘“飛船”是怎樣運行的嗎?現在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他們豐富的想象力,使他們產生探索太空奧祕的想法。

師:(展示課件:模擬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指導學生觀看視頻、閲讀書上資料,並指導學生初步填寫課本87頁表格。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觀看、閲讀、資料分析來加深對自轉和公轉的認識。培養學生獲取信息、歸納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有效的思考,為下面親身模擬實驗做好準備。

師:提出疑問: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導致什麼現象的發生呢?

設計意圖:這一設計注重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運用已有生活經驗來解答問題。培養學生大膽想象、積極思考的習慣。

師:同學們都有了自己的猜想、假設,請動手來進行模擬實驗,驗證你們的猜想吧。教師指導學生具體的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

(1)模擬實驗中用什麼來模擬地球公轉的軌道、用什麼來模擬地球和太陽、用什麼來模擬自己在地球上的位置。

(2)地球的自轉和公轉都是自西向東逆時針旋轉,千萬不能轉錯方向呦!

(3)在地球的公轉過程中,應保持地軸始終指向同一方向。

設計意圖:本環節能夠通過模擬實驗來驗證自己的想法、假設。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到模擬實驗中去。

師:剛才同學們已經通過模擬實驗驗證自己的假設,哪個小組彙報一下你們的發現。學生展示實驗結果及想法,嘗試解釋其中的原理。其他同學聆聽,並加以評價。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大膽把自己的想法説出來與別人交流。通過質疑與評價,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彙報中要學會尊重別人,在交流中相互提高。

師:(講述地球的自轉導致晝夜的產生;地球的公轉導致四季的產生。指導學生繼

設計意圖:充分調動學生認知結構中已有的知識、經驗,在零散的認知之間建立聯繫,知道地球自轉和公轉的意義。

6、知識鞏固與遷移。請同學們再次模擬地球的公轉,驗證公轉與四季產生的關係。提問:假如地軸不是傾斜的,太陽光直射地球的位置會不會有變化?地球上還會有四季的變化嗎?為什麼?

學生首先進行模擬實驗,驗證公轉與四季產生的關係。

學生再模擬地軸不傾斜的公轉情況,觀察、思考、假設並發表意見。

設計意圖:1。鞏固、驗證地球公轉的'意義。2。培養學生從另一個角度思考、討論問題的逆向思維。3。在新問題情景中能運用已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提高遷移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體設計意圖:在教學過程中,設計運用觀察、演示、操作等教學方法。通過觀察,引導學生髮現事物運動的特點,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運用實例圖片講解,使學生掌握知識。通過完成模擬實驗的任務,把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以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並用來評價學生新知識的掌握情況。學生完成練習,給學生提供自評、互評的機會,在鞏固本課所學知識,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素養的同時,滲透德育。

課程標準中提到科學課教學應力求讓教學貼近生活,用學生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突出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的基本理念,使他們在像科學家那樣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科學的樂趣,增長科學探究的能力,獲取科學知識,形成尊重事實,善於質疑的科學態度。

布魯納説過:“要使學生對一個學科有興趣的最好辦法,是使他想到這門學科值得學習”,國小科學教育就是要利用“科學未知”的不竭魅力,吸引學生走入到科學的殿堂。基於此,新課伊始,就課件演示讓學生欣賞遨遊太空的情景,這勢必會吸引學生的目光,激發他們探索宇宙奧祕的願望。

地球的自傳與公轉學生很難理解,為此,教者運用課件模擬了地球自轉與公轉的情景,這比教師空洞的講授不知要強多少倍,學生一下子就明白了。這就是現代化教育手段的作用。

在教學地球自轉與公轉會導致什麼現象時,結合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採取了大膽猜想假設,設計實驗方案,記錄實驗過程,最後再抽象實驗結果的方法,培養了學生自主解決科學問題的能力,提高了學生良好的科學素養。

第7篇

今天我説課的主題是《物質的變化》。本課是屬於物體與物質範疇,針對六年級這樣高年級的學生展開教學的,學生經過“物體—材料—物質”這三個層次來進行這方面的學習,物質的變化主題已進入第三層次,通過觀察與探討,瞭解物質到一些基本性質與變化過程,使學生的認識逐漸由具體向抽象過渡。

學生對於一些物質存放久了,就會發生變化已經有了一些零散的認識和知識儲備,比較熟悉物質不是一成不變的,都是存在變化這個觀點,但對於這些變化到底什麼原因造成的,在科學上我們應該如何對其進行分類等等在系統認識上還是比較模糊的。

3、 能用簡單器械作簡單的觀察實驗,並做實驗紀錄。

5、 能反思自己的探求過程,將探求的結果與假設相比較。

6、 能對研究過程和結果進行評議,並與他人交換意見。

1、 瞭解物質有三種常見的狀態:固態、氣態、液態。温度的改變可使物質的狀態發生變化。

2、 知道物質的變化有兩類:一類僅僅是形態的變化,另一類會生成新的物質。

4、 關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產品、新事物,關注與科學有關的社會問題

六年級的學生對學“科學”已經有了一定的經驗,在解釋事物現象方面會有更多自己的見解,能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提出想探求的問題,並能運用實驗、觀察等手段進行探究性的學習,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他們絕對不希望被老師牽着鼻子走,卻更希望老師能跟着他們“走”,學習自己想學的知識。因此我在教學設計上就更注重尊重學生,發揮學生的特長,讓他們做想做的事,説想説的話,營造一個民主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毫無壓力下,從學習研究中充分抒發自己的見解,從而獲得身心的愉悦。

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知識水平我將認識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區別,認識典型的化學變化作為本主題的教學重點,而將通過實驗探求物質變化的祕密應該是學生需要突破的教學難點。

本課我安排3教時來完成,我將為學生準備必要的媒體資料以及實驗所需要的實驗用品等好讓學生更好地進行本課的學習活動。

第一部分的教學目的是通過“變”來“變”去的鹽,認識可逆的變化,認識青銅器的.生產,製造蠟星星等活動進一步讓學生了解這是什麼變化,科學定義這一類變化——物理變化的根據。

我打算採取實驗的方式,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交流的形式,讓他了解到向鹽這樣變來變去的變化稱為物理變化,以及物理變化的特徵等等,培養他們通過實驗進行探究的能力以及學會蒐集整理所學知識的得出結論的能力。

第二部分的教學目的是通過常見的銅生鏽的現象,通過實驗探究金屬生鏽的原因的基礎上通過收集信息進行綜合分析的方法。通過小組的質疑方式,讓他們從各個方面瞭解到金屬生鏽是一種化學變化,並試着自己得出如果是一種化學變化的話,它應該具備什麼樣的特徵,培養他們合作交流自主設計實驗這樣的能力。

第三部分的教學目的是通過觀察和實驗,看燃燒的蠟燭,讓學生知道化學變化會伴隨着什麼樣的典型特徵。通過這些典型的特徵變化,聯繫生活中的其它變化,最終得出:只是形態上的變化,不產生新的物質的變化是物理變化;而產生新物質的變化是化學變化。我打算採取利用科學欣賞的形式再現歷史上著名的科學家拉瓦錫的實驗這樣的方式,讓學生通過動畫的形式對研究物質在燃燒中會發生哪些變化有直觀的印象,探討在此過程中發生各種變化的原因,對以後進行實驗重複驗證蠟燭燃燒的變化,有着積極的暗示作用,引導學生進行自主研究的形式,讓他了解到科學的結論具有可重複驗證,培養他們今後養成通過實驗驗證結論的意識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因為國小科學課程是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的,倡導以探究為主,學生通過自主實驗的過程中既可以使其對什麼是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以及這兩種變化有什麼樣的特徵有了直觀地認識,同時又可以在自主探究和小組合作過程中 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有助於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對於以後養成通過實驗自主探究日常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的習慣,有潛移默化的作用。

下面我就從教學過程方面來進一步闡述我的教學思路。

根據學生的經驗以及興趣愛好圍繞“科學就是提出問題並想辦法解決問題”這個思路,進行教學設計。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首先是利用多媒體創設情景讓學生置身於真實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課堂教學 “活”起來。

在教學過程中,我儘可能多地讓學生通過多種活動的機會學習,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科學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探究中學習,在體驗中學習。

第一課時:“變來變去的鹽”需要為學生準備:酒精燈,蒸發皿,燒杯等,“煮海為鹽”、“青銅器的製造”的教學的短片。

我的意圖是先通過問題“我們知道鹽能溶解在水裏,溶解在水利的鹽還能‘變’出來嗎?” 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讓學生充分利用自己的前經驗,積極的根據生活經驗積累進行猜測:得出鹽水是能變回鹽的。如果學生在此遭遇困難教師可以通過“回想水的汽化現象”給學生進行提示。此時再通過小組合作想辦法自己設計合理的實驗來驗證結論。在此基礎上通過媒體出示中國古代人“煮海為鹽”的歷史和方法,讓學生在實驗和媒體資料的基礎上分析分離水與鹽的方法和原理。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演示酒精燈的使用方法,酒精燈學生生活中不常見,又是國小階段一個重要的實驗操作,同時考慮實驗的安全性,為了更有效率的進行實驗所以由教師演示規範,再讓學生通過小組通過合作實驗進行學習。他們會發現鹽能溶解於水,又能從水中提取出來,這樣的變化過程是可逆的;繼而進一步思考最終發現:生活中還有很多變化過程是可逆的。通過收集和整理有關變化過程的相關資料來加深學生對可逆變化的認識,並且做好資料的記錄和整理,養成實驗中隨時記錄的好習慣,併為以後的學習做好準備。通過青銅器的製作過程的錄像資料簡介以及如何利用可逆的變化之作蠟星星。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動性,創造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培養他們的動手動腦的意識。

第二課時:失去光澤的銅鏡,我將為學生準備鐵絲、細砂紙、吸水紙、白磁盤,出土銅鏡的短片等

銅鏡失去光澤,鐵釘上鏽等金屬生鏽現象是生活中常見的事,關鍵是如何瞭解他們上鏽的祕密。我通過錄像短片讓學生直接思考,來預測原因,在此基礎上考慮怎樣提高實驗設計比較金屬生鏽與否的實驗,深入到它們的裏面,瞭解事物之間的關係,才能上升到理性認識,形成概念。通過進行對比實驗進行研究,通過金屬存在的環境差異,預測可能出現的現象,因為此實驗當堂課不能完成,所以此時教師可以延遲評價實驗的結果。

我的意圖是在學習過程中有競爭才有進步,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使他們的探究熱情空前高漲,爭相嘗試各種方法。學生的實驗只要是合理的我都給予肯定,從而使學生明白到解決問題的途徑是多種的。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體會了學習科學的樂趣,增長了科學的探究能力,獲取了知識,形成尊重事實的科學態度。

在此基礎上通過觀察生鏽的鐵和銅等讓學生了解鐵與鐵鏽、銅與銅鏽的區別。這個地方學生可能從很多方面進行比較,比較雜亂且有的毫無價值,所以教師可以通過實驗表格讓學生從顏色、光澤、軟硬等方面進行重點觀察,讓他了解到這種變化是產生新物質,並不僅僅是形態的變化,為以後第三顆的學習埋下伏筆。同時根據金屬都會生鏽的現象,以及生鏽的祕密,回想在生活中人們是怎麼來處理金屬生鏽的問題的,讓科學回應於生活。此時可以通過補充這方面的資料讓學生進一步瞭解在生活中還有哪些防鏽措施,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銅鏡失去光澤是一種可以看得見的產生新物質的變化,而生活中很多的化學變化人們不容易察覺,所以在第三個部分設計了常見的燃燒現象讓學生進行分析。

第三課時:蠟燭的燃燒,我要為學生準備:蠟燭、燒杯、澄清石灰水等、拉瓦錫實驗的短片

蠟燭的燃燒非常常見,但越是這樣人們越有可能認為是理所當然而不去思考他所藴藏的科學含義。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説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裏,這種需要特別強烈。

我的設計意圖是:先通過一個問題:“在生活中的常見的燃燒的現象,就以蠟燭燃燒為例在此過程中,蠟燭燃燒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讓學生通過觀察燃燒前和燃燒中蠟燭的變化,猜測燃燒掉的蠟燭變成了什麼。在此過程中要提醒學生注意安全,如果失火了,應該趕快用濕毛巾來滅火。之後可以通過讓學生討論如何通過實驗進行驗證。

在此過程中學生會提出很多方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三個實驗:

(1)罩一個燒杯與燃燒的蠟燭上方,看燒杯有什麼變化

(2)罩一個在內壁塗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在燃燒的蠟燭上方,看燒杯有什麼變化

(3)用一個白瓷板置於燃燒的蠟燭上方,看白瓷板底部有什麼變化 讓學生考慮燃燒掉的蠟燭是不是什麼都沒了?學生通過小組討論交流互相質疑加深了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

然後通過錄像重放當年拉瓦錫驗證的燃燒的實驗,通過這樣直觀的實驗使學生更為深刻地瞭解燃燒的本質。瞭解到燃燒會產生新的物質。同時讓學生結合前面的所學拓展瞭解還有那些是產生新物質的變化。

通過前面的學習,讓學生在所學基礎上講物質的變化的種類進行分類:

一類像鹽水轉換為鹽那樣,是可逆的變化,不產生新物質的變化。一類是像金屬生鏽和燃燒現象一樣產生了新物質的變化。

讓學生了解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關鍵是是否產生新的物質。這樣就將普通常見的現象總結成為一個普通的規律,讓學生的認識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階段。

科學課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可能僅僅從課堂上來解決問題,所以我佈置了一個小任務:收集有關物質變化的資料,讓學生回去完成。因為收集相關資料並進行篩選的能力也是科學課所必備的,在下一堂課進行交流彙報和講評,這樣就使科學課從課堂延伸到課外。同時也為下個單元整理信息,讓我們更有效的學習,作鋪墊。

鹽到鹽水:可逆的變化 物質形態發生改變,不產生新物質——物理變化

我的設計是從現象到本質,讓學生清楚物質變化的分類依據。

以上是我對《物質的變化》這一主題的教學思路,請各位老師給予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第8篇

1.物理性質可以用來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韌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1.用簡單測量的方法檢驗材料的物理性質,通過比較發現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1.一套寬度、厚度一樣的塑料、不鏽鋼、木頭尺(每種材料的一端打一個孔)

2.一套寬度、厚度不一樣的塑料、不鏽鋼、木頭做成的物品。

老師:同樣寬度、厚度的粗塑料條、木條各一根,兩桶水。

師:請兩位同學上來各取一根,分別去取同樣重的兩桶水,觀察塑料條

兩名學生上來演示,其它同學觀察,然後彙報觀察到的情況(木條斷,

料條沒有斷;塑料變了,沒有斷,木條先是彎了,最後斷了)

老師指出:我們把像剛才這樣塑料條受力變形後,不易折斷的特點叫做柔韌性。

1.提供三種物體,找一找它們分別是用什麼材料做的?(木頭、塑料、不鏽鋼)

2.用自己的方法來比較它們的柔韌性,並把比較的結果排一排序(提示學生材料不要弄斷)

3.學生彙報比較結果,當各組意見分歧時,引導學生髮現:比較的材料由於寬度、厚度、用力大小不同,這樣比較它們的柔韌性是不公平的。

4.教師出示寬度、厚度相同的木條、塑料條、不鏽鋼條,問:可以怎樣研究它們的'柔韌性?

5.學生小組討論、彙報,教師引導,最後邊小結邊演示操作步驟:

⑴把木條、金屬條、塑料條放在桌面上,一端用手壓住,另一端伸出桌面1釐米,用回形針掛上鈎碼,觀察它們的前端彎下去了多少。測量材料前端彎下的距離時,眼睛要平視。

⑵分別測量木條、金屬條、塑料條伸出桌面5釐米、10釐米和15釐米後前端彎下的距離,把結果記錄在表格中。

2.出示各種塑料製成的物品圖片,觀察後思考:這些塑料製品分別是利用了塑料的什麼特性,並把觀察和思考的結果記錄在氣泡圖上。

3.討論:我們以後在使用塑料製品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