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五數學上冊人教版教案7篇 "精品分享:五冊人教版數學教案,助你輕鬆掌握數學!"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82W

本文主要介紹五年級數學上冊人教版的教案,內容包括數的認識、加減法、乘法、除法、分數等基礎知識。這些教案旨在幫助老師們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促進其數學思維的發展。

五數學上冊人教版教案7篇

第1篇

?教學內容】:教材p113第1題及練習二十五第2、3、13、14、21題。

知識與技能:幫助學生建構小數乘法的知識網絡,並能理清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繫。能熟練、正確地進行筆算小數乘法,按照要求截取積的近似值,並能解答有關的小數乘法應用題。

過程與方法:通過題組練習,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分析、判斷和概括能力;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學會交流,相互評價,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數學交流表達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提高計算正確率及速度,更深刻了解積與因數的聯繫。

重點:通過合作題組練習,使學生自我意識中建立小數乘法的知識網絡,並能準確地用數學語言表達各個知識點,在思維中理清各知識之間的聯繫。

難點:深刻理清積與因數的聯繫及培養合作意識和數學交流表達能力。

?教學方法】:複習歸納,質疑引導;練習體驗,小組交流。

一、複習小數點的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律

師:元旦節,老師家搞了一次小活動,我們一起來看看老師的購物清單吧!

買了3件同樣的玩具,共用73。5元;糖果每千克1。2元,共用22。32元;

師:從清單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根據信息你可以解決哪些數學問題?

師:下面就請同學們算一算蘋果的總價和玩具的單價吧!教師巡視,算完後

(先讓一個學生在實物投影儀下展示,並讓他説説2。5×4。8是怎樣算的,

師:那也就是説,計算小數乘法的方法是先,再,最後。板書:計算方法

師:玩具的單價你又怎麼解決的?(再讓一個學生説73。5÷3是怎麼算的,一起回憶數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師:算算糖果的單價吧。教師巡視,算完後彙報方法。22。32÷1。2

師:也就是説在計算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時必須先把除數轉化成整數,就像這裏的22。32÷1。2就要轉化為223。2÷12,再按除數是整數的除法進行計算。

除法法則:一看:看看除數是幾位小數。二移:把除數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同時向右移動相同的數位(把除數轉換成整數)。三對齊:商的小數點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師:同學們剛才算的三道題到底對不對呢?你有什麼好辦法?(説驗算的方法)

師:小數乘除法的驗算與整數乘除法的驗算方法是相通的。

師:剛才我們用豎式算出了蘋果的總價,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兩個數的特徵,你還可以用什麼方法進行計算?試試吧!

(巡視,選有代表性的作業展示,指名説簡算依據。)

師:看來整數乘法運算定律也適用於小數。(板書:運算定律)

師:既然是元旦節就要有節日的氣氛,老師準備用綵帶佈置家。我們一起看看吧!

(1)需要買幾卷綵帶?40÷7。5=5。333…(卷)≈6(卷)

師:5。333…是循環小數,而且循環小數是無限小數。(板:循環小數—無限小數)

師:這裏要用進一法取商的近似數。(板書:取近似數:進一法)

(2)一卷綵帶3。18元,一共需要多少錢?(得數保留一位小數)

3。18×6=19。08(元)≈19。1(元)(板書:四捨五入法)

(3)每1。5米做一個花環,40米綵帶可以做多少個花環?

師:取近似數就有三種方法,同學們可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應用喲!

師:同學們的表現可真棒!這麼快就把清單中的一些問題解決了。老師這也有兩道題目想請你們幫忙算一下,好嗎?比比看誰算的快。

師:看來小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整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一樣的。

六、拓展提高:教材第118頁練習二十五第21*題。

分析:領先的運動員與最後的運動員相遇時,兩人跑完了2個3km即6km,所以兩人的相遇時間可以用兩人跑的總路程6km除以兩人的速度和求得。相遇時離返回點的距離可以3km減去最後的運動員跑的路程,也可以用領運動員跑的路程減去3km求得。(10分鐘,100m)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對小數乘除法進行了整理與複習。誰來説説我們主要複習了哪些知識?這節課你收穫最大的是什麼?

八、作業:教材第113頁第1題(2),練習二十五第3、5、6、16題。

五數學上冊人教版教案7篇

第2篇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能夠準確地、熟練地用數對錶示位置。

過程與方法:經歷用數對錶示位置的過程,掌握將數對應用於生活中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方法】:組織練習,質疑引導。練習體驗,小組交流。

1.談話:為了更有利於同學們的學習,老師想調整一下同學們的座位。下面是座位示意圖:

⑴小明、小麗和小紅的位置用數對分別可以表示為( , ),( , ),( , )。

⑵老師想把小剛排在(5,3)這個位置上,請你在圖中標出來。

⑶從小明的位置向左數2列,再向後數1行就是小強的位置,小強的位置是( , )。

五愛城所在的位置可以用(2,7)表示,它在火車站以東200m,再往北700m處。

⑵小剛家在火車站以東600m,再往北400m處小紅家在火車站以東900m,再往北200m處。在圖中標出這兩名同學家的位置。

⑶星期六,小剛的活動路線是(6,4)→(2,7)→(4,3)→(5,7)→(7,6)→(9,4)→(11,1)→(11,8)→(6,4)。與一説,他這一天先後去了哪些地方。

2.數對可以表示物體的位置,也可以確定物體的位置。

3.數對錶示位置的方法:先表示列,再表示行。先用括號把代表列和行的數字或字母括起來,再用逗號隔開。如:(7,9)表示第7列第9行。

4.兩個數對,前一個數相同,説明它們所表示物體的位置在同一列上。如:(2,4)和(2,7)都在第2列上。

5.兩個數對,後一個數相同,説明它們所表示物體的位置在同一行上。如:(3,6)和(1,6)都在第6行上。

6.物體向左、右平移,行數不變,列數減去或加上平移的格數。物體向上、下平移,列數不變,行數加上或減去平移的格數。

(1)中點a的位置可用數對(1,1)表示,那麼平行四邊形其他各頂點的位置分別怎樣表示?

(2)寫出平行四邊形向上和向右平移的的圖形,寫出平移後的各頂點的位置。

學生嘗試解答。教師小結:一個圖形向上或向下平移後,各頂點的位置的列數沒變,行數發生變化;向左或向右平移後,各頂點的位置的行數沒變,列數發生變化。

2.教材第114頁第4題。教師:我們都下過五子棋,都知道五子棋的規則。請觀察題中的情境圖,你能用數對來準確地表示出圖上的棋子的具體位置嗎?

學生觀察圖片,獨立思考,同桌交流,然後指名彙報。

位置可以由數對來確定,要注意數對的規範寫法,逗號前面表示列,逗號後面表示行。

五、作業:教材第115頁練習二十五第1題。

物體向左、右平移,行數不變,列數減去或加上平移的格數。

物體向上、下平移,列數不變,行數加上或減去平移的格數。

第3篇

通過猜測—驗證—應用等環節引導學生探索並理解整數乘法運算定律對於小數同樣適用

能夠正確、合理、靈活的運用乘法運算定律進行有關小數乘法的簡便運算。

探索、發現、理解整數乘法運算定律,在小數乘法中同樣適用。

五年級的孩子們大部分已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在課堂上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因此在本堂課的教學中,我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課堂活動的參與性,讓他們通過親自探索和體驗來達到掌握所學知識的目的。同時,感受數學中的奧妙,增加學習數學的興趣。

本節課我主要採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彙報驗證”等教學方法。通過創設生動的教學情景,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使學生在觀察中發現,在探究中交流,在合作中歸納解決問題。具體地説分為以下幾種方法:1、情景創設法。 2、活動探究法。 3、集體討論法。

創設情景,導入新課——自主探索,解決問題——精心選題,多層訓練,——質疑總結,反思評價。

上課伊始,我會向孩子們拋出一個問題: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整數乘法的一些運算定律,誰能來説一説整數乘法的運算定律有哪些?

學生們會回答:乘法交換律、乘法結合律和乘法分配律。

接着我會讓孩子們用數字、字母或者符號等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示出這三個定律。學生展示後,我進行小結:我們知道乘法運算定律在整數乘法中,可以使一些計算更簡便了,那麼在小數乘法中,這些運算定律是否也能運用呢?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同時板書課題。

在這一環節中讓孩子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三個定律,一方面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複習鞏固所學的知識,為學習新課作準備。以舊引新,激發孩子的探究__,讓他們有目標的去思考。

讓孩子們猜一猜,每一組算式它們有怎樣的關係?(當然由於是猜測,學生出現的答案很可能會不一樣。)

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計算得出結論,原來每組算式的結果都是相等的。

接着我引導學生們仔細觀察每一組算式,它們有什麼特點?

學生們通過觀察會得出如下結論:第一組算式運用了乘法交換律,第二組算式運用了乘法結合律,第三組算式運用了乘法分配律。

我向孩子們提問:通過上面的一組例子,能否就説明乘法運算定律在小數乘法中同樣適用?

針對不同意見,我會引導他們:對,單純的一組例子並沒有説服力,我們需要多舉幾個例子進行驗證。下面咱們就以小組為單位仿照第一組的例子,也寫出三種這樣的算式,並驗證是否相等。

(給孩子們充分的時間動手寫,驗證後讓他們進行彙報,儘量多讓幾組學生彙報,這樣例子多了,結論更有説服力。)

學生彙報的同時,我會有目的的板書幾組算式,讓學生觀察發現,乘法運算定律,在小數乘法中同樣適用。

在大家交流結束後,我這樣引導他們:剛剛小組同學相互交流後,你能用一句話來概括你們的發現嗎?(引導學生得出結論:整數乘法的運算定律在小數乘法中同樣適用。)

在這一環節中我首先讓學生進行猜測,在頭腦中初步感知每一組算式之間的關係,然後進行驗證,進一步理解每一組算式之間的關係,再次啟發學生自己舉例驗證,讓他們通過自己動手動腦,以及傾聽其他同學的發言,從而得出結論。在這一環節中,教師的作用只是引導點撥,決不把規律強加給學生,而是讓學生自己去猜測、發現、驗證。

師:同學們,仔細觀察下面兩題,看看它們能不能用簡便方法計算。

然後我會讓孩子們思考:第①題中為什麼先讓0。25和4相乘?這裏運用了什麼運算定律呢?

接着問他們:你們認為第②小題中解題的關鍵是什麼?

學生會根據以往的知識答出:把201分成200+1,然後用乘法分配律完成。(因為乘法分配率在上學期的學習中就是一個難點,所以這裏我也會強調一下,讓孩子們體會到先把特殊的數進行分解,然後才能進行簡算。)

然後繼續提問:在小數乘法中,要使計算簡便,我們應該注意什麼?(啟發學生思考,認真審題,要觀察數的特點等。)

在這一環節裏,讓孩子們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這是數學學習的目的。學生通過自己動腦想,嘗試用乘法的運算定律使計算簡便,激發了他們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__,同時使學生體會到運用乘法運算定律的簡便性,並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本環節我依據教學目標和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設計有針對性、層次分明的練習題組(基本題、變式題、拓展題、開放題)。

通過各種形式的練習,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的認知結構更加完善。同時強化本課的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每位學生充分發言,交流學習所得。在評價方面:先讓學生自評,接着讓他們互評,最後我會表揚全班學生,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榮譽感,使他們更加熱愛數學。

在本環節通過交流學習所得,增強孩子們學習數學知識的信心,培養了他們敢於質疑、勇於創新的精神。

第4篇

1、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認識計算梯形面積的必要性。

2、在自主探索活動中,讓學生經歷推導梯形面積公式的過程。

3、能運用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

理解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幫助學生形成思考問題的習慣。

一、複習引入回顧平行四邊形、三角新的面積公式,想一想:三角型面積的公式是怎麼推導出來的

電腦演示地24頁的情境圖,啟發學生思考:如何把體型轉化成我們已經學過的圖形呢?

學生用事先準備的學具自己進行剪拼,在探索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特有的思考問題的習慣。

四人小組繼續運用轉化的方法將梯形轉化成前面學過的圖形,進而求出梯形的面積。

(1)引導觀察,轉化後的圖形與原來的梯形有什麼關係?請學生用語言描述梯形面積的推導過程。

(2)聯繫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分析理解:為什麼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都要除以2?

(3)經觀察分析後,引導學生得出結論,並用字母公式來表示。

閲讀第24頁內容,回顧自己探索梯形面積公式的過程,並與同伴談談自己的想法。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又有哪些收穫?你在學習方法上又有了那些提高。

第5篇

?教學內容】人教課標版教材一年級上冊第五單元6-10的認識和加減法(p42――p83)

1、使學生熟練地數出6~10各數,會讀、會寫這些數,並會用這些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和位置。

2、使學生掌握6~10數的順序,會比較它們的大小,熟練地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3、使學生進一步認識“>”、“

5、使學生比較熟練地進行10以內的連加、連減、加減混合計算。二、發展性目標:

1、認學生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6~10各數的過程。

2、使學生用10以內的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3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熱愛家鄉、熱愛自然、保護環境、講衞生等方面的教育,促進學生在情感、態度等方面的健康發展。

1、計算:使學生熟練進行10以內的加減法的計算,其中包括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的計算。2、用數學:用10以內的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使學生體驗用數學的樂趣。6―――10的各數的認識和加減法。【教學難點】

1、基數與序數:雖然在1—5的加減法時,學生已經學習了基數與序數的意義,知道第幾和幾個的含義。但是由於數字的增大,所以這裏依然是難點。

2、用數學:其中包括一圖兩式、一圖四式、帶有大括號的圖畫應用題、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的應用題,對於學生來説,看懂圖意,選擇正確的方法計算是個難點。1、數概念的形成

教材的知識順序和結構與原通用教材相似。但認數部分不再一個一個的認,合併為三段。節約了時間、提高效率,有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鄰兩個數的關係。10比較特殊仍單獨編排。

本單元教材主要由“6、7的認識和加減法”、“8、9的認識和加減法”、“10的認識和有關10的加減法”、“連加和連減”、“加減混合”等內容構成。這些內容不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廣泛的應用,而且也是學生進一步學習2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計算最直接的基礎。本單元內容是全冊教材的重點內容之一,在整個國小數學教學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教學中,可加強操作和觀察活動,高度重視學生對實物、模型、圖畫的深入觀察和學具拼擺,引導學生親身經歷觀察、操作的活動過程,讓他們在活動中建立起6-10的數概念和加減法計算的知識表象,讓學生全面感受數概念的形成過程,通過多種途徑掌握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感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教材改變了傳統教學逐一認識10以內的書的作法,採取相對集中的辦法,講6和7、8和9分別放在一起認識,這樣不僅可以節約教學時間,提高教學效率,同時還有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鄰兩個自然數之間的聯繫和比較大小。由於數“10”是由兩個數字組合而成的,學生認識10特別是它的寫法,相對要比前面所學的數困難一些,因此教材單獨安排了10的認識,這有利於學生更好地掌握10的概念。

教材將6~10的認識和相應的加減法計算有機地結合起來穿插安排,學習一組數後接着引導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直觀或數的組成學習相應的加法和減法。如6、7的認識和有關6、7的加減法,教材讓學生在認識數的過程中體會6、7的組成,然後通過學具拼擺有關6和7的加法、劍法計算。這樣既有利於學生利用數的組成更好地掌握10以內數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同時又可以使學生在計算中加深概念的理解。

6~10各數的認識,教材都給學生提供了經歷數概念產生過程的現實背景,引導學生結合生動的畫面按照數數(通過具體實物與自然數建立一一對應關係而理解自然數所表示的基數意義)→認識數字→數的順序→比較兩個數之間的大小→序數→寫字板→數的組成的順序認識數,這個過程不僅從不同側面展示了6~10各個數概念的豐富內涵,同時還給學生提供了經歷數概念形成的過程的情形和機會,讓學生有條件在現實背景中抽象出6~10的數概念,形成相應的數感。

本單元教材在內容的選擇和呈現上都比較注意現實性,使教材內容成為主動從事觀察、實驗、推理等數學活動的有效素材。首先,教材注意選擇學生所喜歡的素材作為數學知識的載體,如充分利用小動物圖幫助學生認識數的計算,以此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其次,教材內容的呈現形式生動有趣,有利於學生學習。如第72頁用小雞覓食的生動畫面引出連加、連減的計算過程及其算理。再次,教材儘量避免直接向學生呈現

現成的答案,而是給學生提供一些探索的線索,讓他們自己去探索、發現答案。另外,教材除在認數和計算過程中密切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外,還兩次集中安排了“生活中的數”的內容,使學生切實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我們的生活與數學密不可分,學數學是生活的需要。

5、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教學的價值和用數學的樂趣。

本單元教材除集中安排了“生活中的數”外,還安排了大量“用數學”的內容(如第47頁、第51頁、第58頁、第62頁等),另外教材在練習中還安排了一些充分體現數學價值的習題。這些內容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認識到我們所學的數學都有用的,它能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具體問題,從而進一步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本單元作為全冊教材的重點內容之一,在教學中應切實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1、加強操作和觀察活動。

從學生的學習方式來看,本單元的知識主要是藉助操作和觀察來進行的。在教學中應高度重視學生對事物、模型、圖畫的深入觀察和學具拼擺,以此豐富學生關於6~10各數概念和加減法計算的表象,讓他們在豐富的事物背景中更好地理解6~10的數概念和相應的加減法計算方法。

教學時要充分發揮主題圖各方面的育人功能,以促進學生的知、能力、情感、態度的全面和諧發展。充分挖掘畫面內容關於講衞生、愛勞動、熱愛班集體,與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教育功能,感受到思想和情感教育。

教學時要注意做好兩項工作:一是引導學生有步驟地逐一認識、理解數概念的內涵,讓他們感受到數的含義。二是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數概念的學習活動,讓他們全面感受數概念的形成過程。

一是利用數的組成計算加減法,二是通過學具拼擺計算加減法,三是通過實物、圖形的觀察去完成任務。充分體現《標準》關於“算法多樣化”的理念。

在教學中一方面要放手讓學生去大膽探索,自己發現解決問題的辦法;另一方面也要加強學生“用數學”過程的指導,在問題情境中去選擇有用信息解決問題,以此讓學生獲得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基本方法和途徑。

教學時除用好這些材料外,好要注意充分挖掘其他內容中有關學數學、用數學的資源,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學習的樂趣,體會用教學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樂趣,感受數學學習成功的樂趣。

1、6、7的認識和加減法5課時2、8、9的認識和加減法5課時3、10的認識和有關10的加減法4課時4、連加、連減、加減混合4課時5、整理和複習2課時實踐活動:數學樂園1課時

第6篇

理解積的近似值,掌握求小數乘法的積的近似值的方法。

經歷求小數乘法的積的近似值的過程,體驗遷移學習的方法。

在學習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驗知識源於實際生活的思想

(2)用“四捨五入”法求出每個小數的近似數。(多媒體出示)

怎樣用“四捨五入”法將這些小數保留整數、一位小數或兩位小數,取它們的近似值?

小結:求小數的近似數,可以用“四捨五入”法。即要看精確數位的下一位是幾,如果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數捨去,如果是5或比5大,就把尾數捨去,然後在精確的數位上加上1。

(3)揭題談話:在實際應用中,小數乘法得的積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數位數,這時可以根據需要,用“四捨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數位數,求出積的近似值。(板書課題:積的近似值)

教師:同學們,你們知道什麼動物和嗅覺最靈敏嗎?(學生回答:狗)所以人們常用狗來幫助偵探、看家。

教師:這幅圖畫上,你看到了什麼?學生描述圖畫上的內容。

教師:是啊!你看狗是多麼勇敢的動物,它敢把持刀的壞人抓住,我們也要有這種敢於與壞人作鬥爭的精神。它是怎麼發現壞人的呢?

(2)教師投影出示例6:人的嗅覺細胞約有0.049億個,狗的嗅覺細胞個數是人的45倍。狗約有多少億個嗅覺細胞?(得數保留一位小數)

①怎樣計算狗約有多少億個嗅覺細胞呢?(提示:實際是要求0.049的45倍是多少)

學生思考後,在練習本上獨立列式解答,教師指名學生板演。

組織學生在小組中討論,説一説取積的近似值的方法,然後指名彙報。

學生彙報時可能會説出:要保留一位小數,看百分位上是幾,如果滿5就捨去後向前一位進1,如果比5小,就直接捨去,2.205的百分位是0,比5小,所以捨去後面的0和5,保留一拉小數,約等於2.2.

教師:如果題目要求保留兩位小數,怎樣取它的近似值?

學生在小組中議一議,相互説説保留兩位小數取近似值的方法:看千分位上是幾,千分位上是5,所以捨去後要向前一位進1,結果是2.21。

學生獨立練習後,在小組中相互交流。教師點名學生演板,集體更正。

(2)教師出示:如果兩個因數的積保留兩位小數的近似值是3.58,準確的值可能是下面哪個數?

學生獨立思考後,在小組中討論,使學生明確:準確值可能在3.575到3.584之間。

本節的教學內容是把小數乘法的計算和求小數的近似數的知識結合在一起。在教學時,主要採用的是引導學生複習舊知識,然後將兩個原來沒有聯繫的知識通過例6中的具體問題加以結合,在教學中提出這樣的問題:你能用我們學過的知識自己試着解決嗎?學生基本上都是利用以前的知識來解決。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交流怎樣求積的近似值。在學生們交流的基礎上引導他們總結出具體的步驟和方法。通過一系列練習,鞏固所學的知識,增強學生的熟練度。

第7篇

1、通過教學,使學生理解中位數在統計學的意義,學會求中位數的方法。

2、瞭解中位數與平均數的聯繫與區別,會根據數據的具體情況合理選擇統計量。

經歷中位數的認識計算過程,體驗合作探討,理解認識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全面多角度分析問題的意識和初步的統計觀念。

在學習活動中,感受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廣泛應用,激發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在生活中的數學意識,培養學生熱愛體育運動的良好情感,

同學們在前面的學習中我們學習求平均數的方法,並且用平均數代表一組數據的一般水平,但有些時候平均數並不能代表一組數據的一般水平,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位新朋友——中位數

體育課上同學們擲沙包的成績是多少呢?學生彙報,同學們可真棒!咱們去看看五1班同學正在進行擲沙包比賽,他們的成績如何呢?

設計意圖(從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入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興趣盎然,躍躍欲試)

如果用27.7m這個成績代表這組擲沙包的水平你沒有異議麼/?

學生這是可能有些困難,教師適時引導學生認識中位數

設計意圖(創設問題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估計,計算比較,發現用平均數表示一般水平不合適,從而引入新的內容——中位數,符合學生認知規律,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

平均數與一組數據中的每個數據都有直接關係,任意一個數據大小的變化都會對平均數值產生影響,所以我們來尋找新的統計量來彌補平均數在描述某數據組的不足,這個數的名字叫中位數,顧名思義中位數就是把一組數據按大小順序排列後,位置居中的就是中位數

設計意圖(讓學生認識理解,體驗求中位數的過程,掌握求中位數的方法,並理解中位數在統計學中的意義。)

小結:平均數和中位數都是反映一組數據集中趨勢的統計表,但當一組數據中某些數據嚴重偏大或偏小師,最好選用中位數來表示這組數據的一般水平。

2.96比這一組數據中大多數數據都高,用它來表示這組數據的一般水平不合適,應選中位數

(4)如果再增加一個同學楊東的成績2.94m,這組數據中的中位數是多少?

得出結論;一組數據中有偶數個數的時候,中位數是最中間兩個數的和除以2

設計意圖(學生在小這合作中自主探究發現知識規律,並動實踐求平均數,中位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中位數的意義。)

設計意圖(小組合作完成練習,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和交流水平,能在練習中鞏固所學知識)

一組數據按大小順序排列後,最中間的數據就是這一組數據的中位數,它不受偏大偏小數據的影響

1創設情景生產問題,在教學開始,我提出一個生活中的真問題,讓學生參與引發他們的理性認識,通過小組討論交流引起學生對擲沙包的一組數據一般水平的認識衝突,發現單靠平均數來描述數據特徵有時不合適,讓學生從具體問題中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在分析討論中促進學生對概念的理解,通過觀察分析討論,在共享集體思維成果的基礎上逐漸構建。

同學們,你們平時都喜歡什麼體育運動?(生回答)我們班的同學也非常喜歡體育運動,經常在一起進行體育比賽。前幾天有七名同學舉行了一場投沙包比賽,讓我們去看看吧。(幻燈片:照片)

師:這是他們比賽的成績統計表,從表上你知道了什麼?(統計表上只出示7名同學的成績的平均數,沒有個人成績。)

師:有一名同學叫劉雲,他的成績是25.8米,你猜猜他可能排在第幾?

師:我們看看是這樣嗎?(出示七名同學的成績,劉雲排在第三)

師:為什麼劉雲的成績比平均數低,還能排在第三呢?

生:因為這組數據中有兩個數特別大,平均數就跟着大了。所以劉雲的成績比平均數低還能排在第三。

師:這組數據中,只有兩個數比平均數大,有五個數都比平均數小,用平均數表示他們的投沙包水平合適嗎?(生:不合適)想想辦法。從這組數據中挑出一個數代表他們的投沙包水平,自己找一找,和同桌説一説。

師:這個數在這組數據中這麼重要,我們給它起個名字吧。

師:數學家給這種數命名中位數,這就是這節課我們學習的新知識。(板書)

這組數據的中位數是多少?在習題紙上圈出來,再想一想你是怎樣找出來的。

生:中位數是2.78,我先看他是不是按順序排列的,再找到中間的數。

生:按順序排列後,找到中間兩個數,再求出他們的平均數。

師:(板書)好,請你看着黑板,和你的同桌説一説如何找一組數據的中位數。

教材中通過結合生活實際來比較平均數,從而產生中位數的教學的必要性。本人循着教材的思路和自身的理解設計了“平均數有時不能正確反映中等水平,有時能——發現概括平均數時候不能正確反映中等水平——該用什麼數表示,學習中位數——中位數與平均數的關係,——在練習中分散難點,進一步理解為什麼有時候平均數不能正確反映中等水平,而中位數則可以,深入理解中位數的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