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數學人教版三年級上冊教案7篇 "啟蒙數學之旅:探索教版三年級上冊教案"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3.1W

“數學人教版三年級上冊教案”是針對國小三年級學生的數學教學內容整理而成的一份教案。該教案包含了數學的基礎知識點和解題方法,通過實例講解讓國小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幫助他們提高數學水平。

數學人教版三年級上冊教案7篇

第1篇

1、使學生較透徹地理解萬以內筆算加法的計算法則,並能應用法則準確地計算兩位數連續進位的加法題。

2、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計算水平。

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數相加時,要記得加上進上來的1。

你能不能自己寫出一道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加法算式呢?

教師強調: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數相加時,要記得加上進上來的1。

師:剛才的複習,是前面剛剛學過的進位加法,同學們掌握得很好,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進位加,但和前面學的稍有不同,今天要學習的是連續進位加。

學生嘗試擺小棒求得98+25的結果(允許有各種方法。)

小組合作討論喜歡哪種方法,引導研究課本中的方法。

師:先加哪一部分,單根的8根和5根怎樣加?給8根小棒湊幾根就是10根?

滿了10根可以捆成一捆,捆好舉起來讓大家看看,放在哪裏呢?10個1根捆成1捆,也就是1個十,放在整捆小棒下面。再加整捆小棒,9捆加2捆再加這1捆,一共有12捆小棒零3根。指着圖問:這一捆小棒哪裏來的?把單根小棒合起來,滿了10根就捆成一捆,放在整捆小棒下面。

教師小結:單根合起來滿十就可以捆成一捆,放在整捆下面,表示1個十。

學生自由書寫豎式,再討論哪一種合理。這道題的豎式怎麼寫?(個位和個位對齊,十位和十位對齊。)

講評:同桌口述並檢查,在進位時“1”寫的位置對不對,做進位加法時,是否漏寫1或忘加1。

4、地球儀85元,書包48元,買一個地球儀和一個書包一共要多少錢?你還能提出什麼問題?

在掌握兩位數連續進位加法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3位數的連續進位加法。

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數相加時,要記得加上進上來的1。

問:誰還記得兩位數連續進位加法列豎式時要注意些什麼?你注意到了嗎?

問:不用筆算,你能很快地算出大概的答案嗎?你是怎麼想的?

師:剛才同學們通過把數字轉化成整百整千的數字進行計算,很快估計出了上面的3道算式的大概得數,這也是一種估算的方法。下面讓我們在估算一道算式的得數。

師:你能估計出中國已知的爬行類動物和兩棲類動物一共有多少種嗎?

四人小組討論,要求每人都要發表自己的意見和方法。

問:中國已知的爬行類動物和兩棲類動物大約一共有多少種?

問:如果精確計算,你認為會比700多還是比700少呢?為什麼?

師:請同學們列豎式做精確計算,看看中國已知的爬行類動物和兩棲類動物一共有多少種?

教師強調: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就要向前一位進1,在計算到前一位的時候不能忘記加進位1。

師:通過兩節課的學習,我們不但掌握了連續進位加法,而且懂得了中國爬行類和鳥類、爬行類和兩棲類的種數,其實我國還有許多珍惜野生的動物,請同學們打開課本15頁,説一説呢在表中發現了什麼數量關係?

學生自由找出表中的數量關係,形成問題,並列豎式解決問題。

通過複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萬以內筆算加法的計算法則,並能應用法則準確地計算。

通過教學,學會用知識間的內在聯繫整理知識的學習方法,訓練學生主動探究、大膽想象、合作交流。

師:海上有許多的帆船,每艘帆船上都裝有兩箱物品,要知道船上一共裝有多少物品應該怎麼辦呢?

師:今天我們來複習萬以內連續進位加法的複習,請打開課本19頁,在沒有準確計算船上的物品數目之前你能不能大概地説出哪艘船轉的東西最多?哪艘船裝的東西最少呢?你是怎麼看出來的,能不能將你的想法告訴大家?

師:請你動手列豎式算一算,這六艘船的排列順序是不是和你估計的一樣?

二、課本第19頁,直接在表格中寫出上下兩個加數的和。

師:有什麼辦法即不用在稿紙上列豎式有能夠將上下兩個加數的和算得準確呢?

三、京廣中心大廈是北京目前最高的摩天大樓,樓高209米,它比中央電視塔矮196米,你知道中央電視塔有多高嗎?

問:在這道題目中哪座建築高?我們應該怎麼考慮問題?

鎖頭上有得數,鑰匙上有算式,請將算式和相應的得數連起來。

六、判斷,課本20頁第7題,判斷各題有無錯誤,説説錯在哪裏。

七、536、915、351、85、464、208、649、873、792、127。

上面哪兩個數加起來得1000?説説你是怎麼想的?

數學人教版三年級上冊教案7篇

第2篇

1.在具體的情境中,通過解決實際問題,體會加減法估算必要性;掌握加減法估算的方法,會根據具體問題進行合理的估算。

2.在活動中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當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體現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通過感受估算解決問題的簡潔性,培養估算意識。

3.體會解決問題的過程與步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方法,具有回顧與反思的意識,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

2.體驗估算的多樣性,能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估算策略。

體驗估算的多樣性,能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估算策略。

219接近()百()十小結:剛才小朋友們都積極動腦,學會判斷一個三位數接近哪個整百數或整百整十數,下面我們就來用這個本領解決問題。

向陽國小組織學生去看巨幕電影,我們一起來看看。帶來的問題是什麼?需要利用哪些信息?

預設1:221+239=460(人)460人>441人所以六個年級的學生不能同時坐下。

預設2:把221看成200,把239看成200,200+200=400(人)221+239>400人。

預設3:把221看成220,把239看成230,220+230=450(人)450人>441人所以六個年級的學生不能同時坐下。

預設4:221>220,239>230,220+230=450,221+239一定大於450,所以不能同時坐下。

(2) 方法一和方法三、方法四都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你更喜歡哪一種?為什麼?

3.小結雖然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同,有的是精確計算,有的是估算,但是一般我們不用找到準確答案更簡潔一些。

明確問題,找到信息——運用不同方法解決問題——回顧反思方法

如果兩個旅行團分別有196名和226名團員,這兩個旅行團同時看巨幕電影坐得下嗎?

(1)要幫助小貓解決問題,你想用什麼方法?為什麼?

第3篇

教學目標: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感受到運用有餘數的除法知識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出示情境圖,讓學生説説從圖中瞭解到什麼信息可以提出什麼問題?

師問:得到的5是什麼意思?2又是什麼意思?所以單位是什麼?

師:在解決這樣的題目時,可以根據自己的喜歡來選擇用什麼算式解決。注意結果的單位。

(1)師:現在小麗有20元,全部買礦泉水,最多可以買幾瓶?剩幾元?

(2)如果你有15元,你能提出一個減法、一個有餘數除法、沒有餘數的除法問題嗎?(小組討論、彙報)

既然有4個星期,那麼一定會有幾個星期六和幾個星期天?如果要使四月份有5個星期六和5個星期天,那麼剩下的兩天就分別是六、日。所以4月1日可能上星期六。

第4篇

1.使學生經歷“提出問題—估算—口算—筆算”的計算過程,在多樣化的算法中能自主最優化。

2.使學生在嘗試寫豎式、小組討論交流算法的過程中掌握筆算乘法的書寫格式和算理。

3.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多策略解決問題的能力,體現聯繫生活學數學的思想。

使學生在嘗試寫豎式、小組討論交流算法的過程中掌握筆算乘法的書寫格式和算理。

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多策略解決問題的能力,體現聯繫生活學數學的思想。

3、談話:同學們,你們有過和爸爸、媽媽一塊兒購物的經歷吧。在購物的時候,你幫助爸爸、媽媽算過一共需要付多少錢嗎?請同學們看這裏的購書情境。(課件出示例1購書的情境圖)。

(設計意圖:通過複習口算和一位數乘多位數的筆算乘法,喚起學生對舊知的回憶,引出新知;通過情景導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明白數學源於生活用於生活。體現數學的應用價值,從而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

1、出示例1的畫面,讓學生觀看圖畫內容。讓學生説一説。

請學生説一説用什麼方法解決這個問題,根據乘法的意義列出算式為:24×12。

②要認真傾聽別人的介紹,想一想他這樣算有沒有道理。

各組展示本組的算法。不容易説明白的,就寫在黑板上。

(2)同學們會口算了,會用豎式計算嗎?試着算一算。師巡視輔導。

(3)學生展示彙報,據生答完成板書。再現豎式,理清筆算過程及算理:先用個位上的2乘24,得48;再用十位上的`1乘24,得24。設問:這個24表示……接着,邊敍述邊書寫:它表示24個十,是240,是24乘10的積。個位的0不寫,4要對着十位。然後,把兩次乘得的數相加,算出兩個因數相乘的積。

研討豎式每一步計算的方法,再現筆算過程。重點讓學生説一説為什麼要做到數位對齊,數位應該如何對齊。

4、小結,筆算乘法的方法。先請多個學生説一説然後總結:筆算兩位數乘兩位數,先用第二個因數個位上的數去乘,乘得的數的末位與因數的個位對齊;再用十位上的數去乘,乘得的數的末位與因數的十位對齊。最後把兩次乘得的數加起來。

(設計意圖:通過簡單的口算,使學生明白算理,在掌握算理的基礎上,再進行筆算,使學生掌握算法,重點説數位如何對齊的問題,加深了學生對筆算乘法方法的理解。)

用豎式計算63頁“做一做”的8道題。請幾名學生上黑板板演,講評。

4、我會解決:植樹節到了,同學們去植樹,一共種植了12行,每行有21棵,請問同學們一共植了多少棵樹?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我檢測,綜合測試自己,找到成功與失敗的地方,有利於及時改正錯誤,有層次的練習,滿足了部分學生的學習要求。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既鞏固算法,又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1、請學生討論筆算乘法時要注意什麼問題,並溝通。

2、老師強調:用豎式計算時,每次乘得的數的末位應當和那一位對齊。還要注意記住進位數,精確處置進位問題。

第5篇

1.藉助生活實例,感知和了解噸的含義,通過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1噸的觀念,初步學會用噸作單位估計物體有多重。

3.在具體的學習活動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談話:同學們估計老師的體重,雖然數值上稍有差別,但使用的單位都是千克,為什麼不用克作單位呢?

指出:計量比較輕的物體有多重,通常用克作單位;計量比較重的物體有多重,通常用千克作單位。

[評析:從估計老師的體重引入質量單位千克,顯得親切自然,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也為引入噸做了鋪墊。]

(1)出示鯊魚圖(圖略),提問:你能估計一頭大鯊魚的體重嗎?

(2)出示教材例題的輪船、火車、集裝箱圖片,讓學生想象這些物品有多重。

提問:計量這些比較重的或大宗物品有多重,如果都用千克作單位,結果會怎樣?(數很大,不夠方便)怎樣解決這一問題呢?

出示:計量比較重的或大宗貨物有多重,通常用噸作單位,噸一般用字母t表示。

[評析: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讓學生估計大型動物以及大宗物品有多重,並及時設疑,引入噸的概念,使學生初步形成表象,為下一環節充分感受和體驗1噸打下堅實的基礎。]

搬一搬:每組一袋25千克的大米,學生輪流搬一搬,感受其重量,並在小組、班級內交流自己的感受。

指出:一袋大米25千克,40袋大米就是1000千克,也就是1噸。(板書:1噸=1000千克)

提問:2噸是多少千克?5000千克是多少噸?10噸是多少千克?

想一想:我們知道一袋大米是25千克,這樣的40袋就是1噸。想象一下,如果讓你來搬這1噸的大米,會是什麼樣的情況?

指出:1噸是很重的,搬運這樣重的物品,需要藉助機械或機器的力量。

[評析:感受和體驗也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1噸是個很大的質量單位,它究竟有多重是難以用語言來敍述的,只有在親身感受和體驗的基礎上,藉助想象來把握。教師先讓學生搬25千克的大米,獲得直觀體驗。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通過“每袋大米25千克,40袋大米就是1000千克,也就是1噸”來想象1噸的重量,並初步建立1噸的觀念。]

提問:我們班有33個同學,全班同學體重的和有沒有1噸?學生猜測,然後計算。

指出:同學們的平均體重大約是30千克,33個同學的體重大約是1噸。

教案《新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噸的認識》教案2》,

(1)出示教材第48頁第2題,先讓學生在小組裏説説圖片的意思,再在全班交流彙報。

(2)出示下面的圖片,學生自由選擇其中的物品,想一想多少個這樣的物品重1噸。

[評析: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是一個主動建構的過程。這裏充分運用學生已有的感知、表象及體驗,通過估算或計算,進一步豐富對噸的感知,以強化認識。]

提問:生活中,你在什麼地方見到過用“噸”作單位的例子?(學生自由交流)

談話:我們在統計農業、漁業產量的時候,也經常用噸作單位,我們來看下面的例子。

鹽城市的農業生產在全省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正常年景糧食總產量480萬噸,年產棉花20萬噸,居全省首位。

[評析:從生活中選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子,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噸”的實際運用。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繫,進一步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

3.談話:下面是小明同學前些日子寫的一篇數學日記,請你讀一讀。

今天是星期日。早上,我吃了兩個100千克的*子,然後就和媽媽一起去市場買菜。

市場上的物品可真多啊,看得我眼花繚亂。我和媽媽轉了一大圈,一共買了1克芹菜,2噸萵苣,3千克雞蛋,20克的蘋果,1000千克牛肉。我和媽媽拎着這些東西,累得滿頭大汗。

學生自由讀上面的一段話,在小組裏交流日記中用錯的質量單位,並改正過來。

啟發:雖然小明在數學日記中用錯了一些單位,但是小明還是有些方面值得我們學習,你能説説我們應該向小明學習什麼嗎?

學生髮言後,教師指出:我們應該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

[評析:最後的改錯練習,以數學日記的形式出現,不僅達到了鞏固新知的目的,而且有利於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把握克、千克、噸之間的聯繫與區別,體會質量單位的實際應用價值,同時還滲透了數學意識的培養。]

1.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能把你的收穫寫到今天的數學日記中嗎?

生活中有豐富的數學,希望同學們能做一個觀察者、思考者。

數學中有無限的奧祕,希望同學們能做一個探索者、發現者。

[評析:全課總結另闢蹊徑。讓學生交流本節課的收穫,既對學習內容進行了梳理,也在不經意間培養了學生寫數學日記的好習慣。]

第6篇

使學生理解分數的含義,進一步明確簡單的分數大小的比較方法和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並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這節課的複習內容是“分數的初步認識”(板書)。現在,請同學們數一數今天一共來了多少同學?其中男同學佔全體同學的幾分之幾?女同學佔全體同學的幾分之幾?

1、學生答師板書(師故意把順序寫錯),讓生髮現後一齊用手寫,並由學生説出分數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含義是什麼。(出示一些圖形學生讀並説出含義)

2、剛才同學們已經説出男、女同學各佔全體同學的幾分之幾,現在請比較這兩個分數的大小,並説出你是怎樣比較的(分母相同看分子,分子大的分數大;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數大),説到這裏老師有個小故事叫“貪吃的豬八戒”到時要小朋友運用知識幫忙解決問題,“話説唐僧師徒去西天取經,有一天孫悟空找到一個大西瓜,聰明的孫悟空靈機一動,想逗一逗豬八戒,就説:“這西瓜咱們四人分着吃,四人分別吃這個西瓜的,怎樣分?”豬八戒搶着説:“我來分,俺老豬飯量大吃得多,所以我吃,師傅吃,沙師弟吃,大師兄飯量小就吃吧。”聽完八戒的話,三人都笑了,你們知道為什麼笑八戒嗎?你能幫八戒按他的想法給他們分一分嗎?

學生説並總結出分子相同看分母,分母越小,分數越大(同時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3、話説回來剛才男同學多還是女同學多,多幾分之幾?並説出計算方法。

出示卡片以開火車形式進行分數加減,比賽看誰回答得又對又快。

二、昇華總結:同學們回答得很好,現在請那位同學來説一説本單元有哪些知識點。(師板書)

(一)分數的含義;(二)分數大小的比較;(三)分數的加、減法;

三、拓展練習:為了檢查和鞏固你掌握的知識,請大家做如下練習。

(1)、把一個圓平均分成8份,①5份是它的( ),②一份是它的( )。

4、(1)把一個蛋糕平均切成8塊,爸爸吃3塊,媽媽吃2塊,小英吃1塊,他們各吃了這個蛋糕的幾分之幾?

(2)小紅看一本書故事書,第一天看了全書的,還剩幾分之幾沒看?

5、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問題都和分數有關,誰能出一些題考考大家(生提生答)。

五、評價:表揚學得好的同學,讓學生再歸納本節課的知識點。

第7篇

1、知識目標:結合“買書”的問題情境,探索小數加減法(沒有進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並經歷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

2、能力目標:能用小數加減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

師出示:星期六,淘氣和笑笑一起到書店買書。笑笑買了一套《中國兒童百科全書》,花了148元,還剩下53元。笑笑帶了多少錢?學生獨立解答問題,師巡視。學生計算結果,師注意關注學生計算過程中的進位問題。才同學們幫笑笑解決了這個問題,真棒!在買書的時候,淘氣也遇到了一個問題,你能幫他解決嗎?

1、師出示:淘氣在書店買了一本《童話故事》花了3。2元。他又買了一本《數學世界》,花了11。5元。淘氣一共花了多少元?學生自主列出算式並彙報

2、師:為了幫淘氣解決買書付錢的問題,大家都正確地列出了小數加法的算式。可是我們從來沒有嘗試過兩個小數怎麼相加,現在就來試一試,看誰能獨立發現小數加法的算法。

生1:3。2元=32角,11。5元=115角,32角+115角=147角,也就是14。7元生2:可以用豎式計算。 3元2角3。2元+11元5角+11。5元16元7角16。7元

師:同學們真棒,想出了這麼多好的方法,這幾種算法各有什麼特點?小數相加時,為什麼智慧老人特別強調“小數點一定要對齊”?學生小組討論,全班交流師:多位數相加時,個位數字一定要對齊,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相同數位(單位)上的數才能相加;個位對齊了,所有的數位也都對齊了小數相加時,小數點一定要對齊,也是這個道理;只要小數點對齊了,所有的數位也都對齊了。教材中前兩種算法的共同特點是化去小數點,把小數相加變成整數相加,但“相同單位的數才能相加”的算理沒有變。所以,只要把小數點對齊了,小數加法的計算與多位數的加法計算就沒有什麼不同了。

2。5+0。2 3。9—2。9 6。5+3。1 3。小小文具店:小麗到文具店購買文具。一把尺子1。5元,一本筆記本2。1元,一個文具盒5。3元,一支鋼筆4。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