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看戲》教學反思4篇 戲劇瀏覽:教學反思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6.34K

《看戲》是一篇以看戲入手思考人生的散文名篇,在語言簡潔的筆觸下,從觀察戲曲表演入手,提出了人生價值觀、人性思考等深刻問題。本文將從教學層面深度反思該篇文章的教學侷限及教學創新,為讀者呈現一幅教學的全貌。

《看戲》教學反思4篇 戲劇瀏覽:教學反思

第1篇

本課是以我國傳統的戲劇表演為題材內容設計的課,通過欣賞、畫臉譜、畫戲劇人物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對各種戲曲有所瞭解,感受戲劇藝術的魅力,使之對傳統藝術文化有進一步的認識,培養他們熱愛祖國悠久歷史文化的情感。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通過欣賞、認識,引導學生來認識、表現臉譜形象和人物動態,拓展他們的學習空間,豐富他們的觀察、記憶和想象力,培養表現不同事物的造型能力。

本課教學通過畫戲劇臉譜和畫戲劇人物兩個活動,使學生認識、瞭解和掌握戲劇臉譜和戲劇人物的基本表現方法及步驟,畫出自己瞭解、熟悉的戲劇臉譜和戲劇人物。在題材內容上主要體現了我國傳戲曲人物的化粧、服飾和動態形象,原教材對錶現方法並沒有限定,可以是線條刻畫、色彩塗畫、也可以是水墨表現,

而我在教學中選用了國畫這一形式,一是覺得國畫和戲曲都是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用水墨更能表現出戲曲的形式美;

二是在高年級的美術教學中,學生的繪畫表現已經逐步脱離低年級的意象期,他們更希望像成人一樣作畫,所以教學中應多注重技法和知識性,融欣賞與技能訓練為一體。

那麼這節課,可以説是在第一課時“欣賞、瞭解戲曲知識,教學環節的設計上是:欣賞了解——分析回顧——嘗試應用——示範概括——創作表現——評價鼓勵。

首先通過一段flash動畫的欣賞讓學生從視聽上感受戲曲的一些形式美,結合學生平常對戲曲的瞭解,讓學生討論,分析出戲曲人物的獨特美,包括化粧、服飾、道具、動作造型等,從而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起他們的創作慾望。

接着,在分析回顧的環節中,以一組畫家的戲曲人物作品作為切入點,讓學生分析其中的用筆用墨技法,回憶以前學過的一些國畫技法,比如説運筆、濃淡等,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國畫基本技法在具體繪畫創作中的運用。在對繪畫步驟的示範中,通過對比分析,讓學生不僅掌握水墨人物畫的一般方法、步驟,還注意到表現畫戲曲人物時所運用到的繪畫技巧,比如誇張、裝飾手法的應用,線條的流暢、變化,上色時的幹、濕控制等。最後在通過一組畫家和學生的作品,讓學生領會到“畫有法,而無定法”,從而讓學生在自己的繪畫創作中大膽創新,畫出富有個性和感染力的作品。總的來説,這一課的教學流程,是從學生的興趣出發,經探究理解之後進入想象和創作的過程,符合學生的認識和創作過程。學生琳琅滿目的作品也體現了他們充滿想象力的創造!

當然這一課的教學中也有不足之處,如教師講的'太多,還有就是對學生主動積極性的培養不夠。

《看戲》教學反思4篇 戲劇瀏覽:教學反思 第2張

第2篇

中年教師特色課比賽雖已落下帷幕,但整個賽程讓我銘記在心。這次賽課對我來説壓力甚大。一是來自評委:由特級教師高永娟擔任;二是來自聽課者:參與聽課的大都是實驗學校的精兵強將;因而對我初次使用實驗教材的新手來説則顯得有些焦慮,無形之中又由焦慮慢慢上升到恐慌。我想:這恐慌或許來自於自己的底氣不足,對實驗教材的把握不準,對中年級的訓練目標不明吧!可轉念一想:學校為了使中年教師能成為學校教學的主力軍,才搭設了這樣一個展示的平台。那些在教學上有特色的教師不也是頂着無數的壓力一次次地去大膽實踐才獲得成功的嗎?的確,只有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教學,才可追求專業水平的提高,才可探索到語文教學的真諦。很快,自己的憂慮便慢慢消除。以上只是自己在寫反思前的有感而發吧!下面就這堂課談談自己的一些反思。

一堂課下來,感覺有些匆忙,很多説話的訓練點沒有夯實。設計備課時,把課文第三節為本課重點,通過品詞品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以讀為本,以讀促思。但在課堂中,為了讓學生讀好文章,有點機械地,填鴨式的反覆讀,課堂顯得較枯燥。

在上課中,腦子裏只想到的一個個教學環節的落實,沒有充分把握好課堂教學的節奏,教學前十分鐘環節過鬆以至於最後的總結沒來得及上。如請學生劃出“描寫觀眾表現的句子”“欣賞《穆桂英掛帥》的視頻”、讓“學生藉助旁註圈詞”等環節可以緊湊些,對於穆桂英的資料介紹可以讓學生自行去預習,不必在課堂內講解。這樣可把更多的時間紮實地用於品詞品句中了。

如在教學女主角的唱腔中“遼遠而又逼近、柔和而又鏗鏘”這環節,這是教學中的難點,當初自己在備課中就很困惑,明知學生讀不懂這段內容,但又不知道通過什麼途徑來引導他們去感悟?後來便通過自己畫簡筆畫的形式將看不見的聲音展示給學生看,但沒有對“遼遠、逼近、柔和、鏗鏘、”這些關鍵性的詞語的背後意義讓學生去真正讀懂,因而他們也無法走進大師的內心,課堂的氛圍顯得較沉悶。

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語言訓練,這句話一直浮在自己的腦海中,在設計教學的過程中也充分考慮到,但是具體如何去操作、落實,還是沒有在教學中體現出來。原因在於不知用怎樣的方法去做。聽了高老師對教材的解讀後,發現這堂課的教學比較空,儘管是抓住了重點段落在訓練,但學生的實際閲讀能力並沒有得到很好的培養和提高。在教學中,覺得自己還是停留在引導學生關注語言的內容上了,(這部分講什麼?講唱腔、身段、表情等,)沒有真正關注到語言的形式上(這段文字怎麼寫?為什麼要這樣寫?)因為只有理解語言的形式,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語言內容,感悟情感,才能真正學會閲讀,學生也會在反覆訓練中不斷提高語文素養,掌握寫作技巧。

儘管經歷備課、上課的過程是很辛苦的,但換來的卻是無窮的收穫。從高老師的獨到點評中,讓我明白了語文課到底要教什麼?怎麼教?用什麼方法去教?她清楚詳細地向我們傳遞了閲讀教學的具體教法,這樣就會使語言訓練真正落到實處。學生也會按照這樣的閲讀方法自行去閲讀,通過學習語文來感受人生,悟出語文與人生相通相融的道理。

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中,我要不斷落實課程理念,認真研讀教材,不去考慮教學環節上的出彩部分。一旦教師對教材的領悟膚淺了,課堂上追求的往往是形式大於內容,結果會給教學造成很多的遺憾。

第3篇

我以“六一”兒童節到了為由,請小朋友們觀看演出導入情節,激發了幼兒的興趣。幼兒在想看電影的情緒引導下,我適時提出了要求,“看電影的時候,我們得對號入座。”教師引導幼兒觀察電影票和座位,引出看戲的遊戲規則。

本次活動由於是《小熊看戲》,因此我給每位幼兒做了一個小熊的掛飾,讓孩子能更好的進入角色表演之中。遊戲中,孩子們根據票的顏色和票上的點子,找相應的座位,孩子們能在工作人員的提示下,一個一個找到座位入座,差不多每個幼兒都能找對了座位,能力差的幼兒也能在同伴幫助下,坐了下來。幼兒入座之後,我提問孩子,讓他們説説自己坐在了哪裏,手中拿着什麼顏色,幾個墊子的票。遊戲交換之後,幼兒在明確遊戲規則,一下子找到了自己的座位,然後坐在位置上開開心心的看別人表演節目。幼兒遊戲過後,我就帶領孩子操作了《幼兒畫冊》中的聯繫,複習鞏固了今天所學的知識。

今天的數學活動,氣氛好,幼兒興趣高,但是幼兒學習時間長,我上了一個半日活動,幼兒作業作為延伸活動,效果也比較好,孩子們在今天的活動中不僅學到了知識,也體驗到了數學的樂趣。

第4篇

語文學習不應是僅僅侷限於對課本知識的學習,應該把目光放到課本以外,課堂以外,拓寬學生學習的空間,課前學生收集有關梅蘭芳的資料,學生可以瞭解梅蘭芳的生平,他的代表劇目以及他的藝德,這不僅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更開發了課程資源,由課內擴展到課外,體現了大語文的學習觀。同時,將課外的源頭活水引入課堂,課堂教學也充滿了活力。

如在教學女主角的唱腔中“遼遠而又逼近、柔和而又鏗鏘”這環節,這是教學中的難點,當初自己在備課中就很困惑,明知學生讀不懂這段內容,但又不知道通過什麼途徑來引導他們去感悟?後來便通過自己畫簡筆畫的形式將看不見的聲音展示給學生看,但沒有對“遼遠、逼近、柔和、鏗鏘、”這些關鍵性的詞語的背後意義讓學生去真正讀懂,因而他們也無法走進大師的內心,課堂的氛圍顯得較沉悶。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有助於學生的終身學習。教學中,由學生自己確立本節課的學習目標,為學生創設了良好的自主學習環境,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差異,也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教育反思

本節課由“你認為在作者眼裏,梅蘭芳的表演精彩嗎?”一問貫穿全堂,由此拓展開去,讓學生在多角度、有創意的品位中,擴展思維的空間,加深對文章的理解。板書也隨着課文分析的展開由問號變成句號,水到渠成。

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語言訓練,這句話一直浮在自己的腦海中,在設計教學的過程中也充分考慮到,但是具體如何去操作、落實,還是沒有在教學中體現出來。原因在於不知用怎樣的方法去做。聽了高老師對教材的解讀後,發現這堂課的教學比較空,儘管是抓住了重點段落在訓練,但學生的實際閲讀能力並沒有得到很好的培養和提高。在教學中,覺得自己還是停留在引導學生關注語言的內容上了,(這部分講什麼?講唱腔、身段、表情等,)沒有真正關注到語言的形式上(這段文字怎麼寫?為什麼要這樣寫?)因為只有理解語言的形式,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語言內容,感悟情感,才能真正學會閲讀,學生也會在反覆訓練中不斷提高語文素養,掌握寫作技巧。

?看戲》是人教版六年級一篇自選閲讀課文,這篇課文文是一篇自選閲讀課文,課文中的文字優美,是學生學習語言文字比較好的文章;在平時的教學中,針對這樣的文章如何進行教學,一直是我思考的問題,為此我選擇這篇課後閲讀課文進行嘗試教學,在教學中我頗有收穫,就這節課點滴體會與大家共同分享。

這節課上課伊始,我首先以“聊京劇”為談話內容,導入課題,再以課題進行質疑,學生帶着這些疑惑初讀文本,以問題的串聯法敍述課文的主要內容,其設計意圖是,教會學生用問題串聯法感知文本的閲讀方法。

從三個“靜靜地”切入文本,抓住三個“靜靜地”感受場面之大,天氣之熱,從而讓學生體會羣眾那種期待,迫不及待的心情,初步感悟這位藝術家的技藝精湛。讓學生了解這位藝術家的技藝精湛是本文的重點,所以我抓住本文的重點語句,從語句中抓重點詞及動作演示進行指導朗讀,在師生一次又一次品讀中感受這位藝術大師技藝精湛和感知作家的聯想和想象的寫作技巧。

其實本文作者寫這篇文章不只是表達這位藝術家精湛的技藝,其目的是讚揚這位藝術大師崇高的人格魅力,為此在教學中,抓住觀眾高低起伏情緒變化的原因,在一個“捧”字中,一段視頻歷史資料中,迴歸課題感悟這位藝術大師不向外強折腰,對藝術執着追求,具有崇高民族氣節的一個了不起的中國人!一個真正人民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