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井底之蛙讀後感4篇 從盲目自傲到視界爭寬——《井底之蛙》讀後感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73W

《井底之蛙讀後感》是一部深具哲理的寓言故事,講述了一個井底之蛙的生活經歷,引發人們對侷限性思維的思考。通過蛙兒的冒險與成長,作者生動地揭示了人類在狹隘環境中的侷限性,同時也呼喚了我們要開闊眼界,勇敢追尋自己的夢想。這部小説引人思考,令人深省。

井底之蛙讀後感4篇 從盲目自傲到視界爭寬——《井底之蛙》讀後感

第1篇

暑假裏,我讀過《蛙》。那是一段血訴新中國成立六十年之期發生在鄉村的計劃生育史加上進入新時期以後知識青年在投機分子面前的悲哀的往事。

小説由劇作家蝌蚪寫給日本作家杉谷義人的四封長信和一部話劇構成,講述了姑姑——一個鄉村婦產科醫生的人生經歷,在用生動感人的細節展示鄉土中國六十年波瀾起伏的生育史的同時,毫不留情地剖析了當代知識分子卑微的靈魂。

第一次捧起莫言之《蛙》並不明書名為何會取作為“蛙”,

?“蛙”到底象徵着什麼呢?那些不斷鳴叫、有着旺盛的繁殖能力卻又是如此“低賤平常”的生物,卻是承載着莫言的深刻思考。七年級乍覺全文似是與“蛙”無多大關聯,後來才明白作者莫言取該名的意義何在。以“蛙”為書名,極有隱喻意味。“蛙”之神形皆有生殖意,“蛙”可同“娃”和“媧”,“媧”是古之神女,化萬物者,書名是整部小説的主旨和濃縮。不得不説它是整本書的一個亮點,也只有讀懂該書的人才能體會其中意味。

儘管書中是有幾分小説般的虛幻,可描述的卻是實實在在的人口暴漲年代中國的模樣。從《蛙》中儘管是管中窺豹,卻真切地窺到了計劃生育的弊端。

中國夢,我的夢。也許正是因為當年的幾分不知變通地落實這以國策,才減少了新中國過量磚瓦以後帶來的一系列弊端,也才有瞭如今蒸蒸日上的新中國。

而經過當年那近乎野蠻的計劃生育淘汰以後新時期出生的我們——我們90後,作為新時期祖國建設者不得不説我們的命運和新中國的命運是緊密相聯的。中國夢是挽回明清之後落後於社會的現狀,中國夢是新時期中國的偉大復興,而我的夢,我們的夢也是和偉大的中國夢緊密相聯。從此以後,中國夢不再是一個巨大的夢想,中國夢已經被分解成了十三億個夢想,十三億人一起攜手實現自己的夢想,實現我們每一個人的中國夢。

中國夢的最大特點,就是把個人和國家、民族作為一個命運共同體,把每個人的具體利益和國家利益、民族利益緊緊捆綁在一起。中國夢,我的夢,如果正如李君如先生所説,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21世紀頭20年的“中國夢”,那麼我的夢就是現在的努力換回不久之後的大學聯考上實現自己的夢想,然後再或是八年的又一輪寒窗,最後就是成為可以真正能夠為實現中國夢獻身的人,可以真正給中國增磚添瓦的人。

習近平總書記説:“中國夢追根究底是人民夢。”這是説中國夢的實現靠的不僅僅是偉大gcd的偉大領導,更多的是我們多大十三億的人民。每個人生下來都不是載入史籍的偉人,可我們努力我們堅持我們奮進,我們一起用雙手用實際行動一起來實現我們的中國夢!

透過莫言之《蛙》,我們可以做到的不應該只是看着“姑姑”在為新中國的建設奉獻青春不顧一切,中國夢靠的不是一張張空洞的白紙或是現在我們在看着其他人在為中國夢的實現而努力。夢是意念,實現靠的是行動。

來吧!中國的夢就是我們的夢!中國的復興中國的崛起就是我們十三億中國人每一個人的崛起!只有在實現夢想中暫時被打趴下的中國人,卻不會有倒下的中國夢!

井底之蛙讀後感4篇 從盲目自傲到視界爭寬——《井底之蛙》讀後感 第2張

第2篇

“莫言得獎了,諾貝爾文學獎!”消息一下子在學校裏傳開了,哪本書啊?《蛙》!寫的什麼啊……

放假了,終於可以休息一下了,急忙打開手機下載了一本電子書《蛙》,看了有好幾天,人物有點多,肖上脣、肖下脣、袁臉、陳額、陳鼻這些古怪名字,看的我一頭的霧水,但我還是想了解這本書的內容。整天嘮嘮叨叨老爸去給我買書。上完課回來,書沒有買回來,我還埋怨了老爸幾句。

書終於到手了,晚上就讀了起來,之前有看過電子書,但我沒有看懂,還是從第一頁讀起。讀着讀着,不知為什麼,我居然少有的拿出了熒光筆,在潔白的書頁上圖圖劃劃起來……我不怎麼喜歡看書,也沒有什麼時間看。説出來挺慚愧,上次我認認真真看書,是在國小了吧!法布爾的《昆蟲記》。

那天讀書讀到很晚,我沒有感覺,用手擎着筆,對着看似平淡的句子點點劃劃。手上的書已經成了一張唱碟,而這筆就儼然就是那播針,悠悠然,刷刷的劃線之聲就從中跳出。不,這不僅僅是一張唱碟,它還有圖畫:我們在吃煤,我們在嬉笑,我們的臉,我們的黑手,我們的姑姑,我們的時代……我很想一口氣看完,但是不行,太晚了,太累了,連到手上的熒光筆都在一遍又一遍的提醒着我,怎麼,是沒墨了麼?

那夜,我睡不着,是因為我讀不懂,我沒見過這樣寫成的書。翻開目錄,第一部~第五部,後跟話劇。開始的幾十頁是令人煎熬的,蝌蚪寫的書信,很亂,就像斷了線的珍珠項鍊散落一地,這就是所謂的大師?中國諾獎第一人?我心有疑慮,老外看的懂?更加使我加深了興趣繼續讀着。姑姑登場了,我找到了線頭,姑姑趕走了老孃婆,姑姑救下了陳鼻,小跑(蝌蚪),村子上的孕婦們。姑姑也變成了送子娘娘,是神。孩子多了,祖國先是獎勵多生,後來感到了壓力,又實行計劃生育。姑姑堅決執行黨的任務,嚴查超生,村民稱她為魔鬼,到了wenhaudageming時期自然遭到了批鬥。我讀到這,自然而然想到了劉少奇,姑姑相比也和他一樣。血從頭上流下來,姑姑依然腰板直挺……

我想我一定是十分敬佩姑姑的,就像蝌蚪一樣……莫言的話語很俗,不是低俗,而是平淡,平淡到沒有味道,所有人都能讀懂。

第二天,我破天荒的和媽談論了這本書,媽媽饒有興趣的問我:為什麼叫《蛙》?“因為主人公叫蝌蚪,長大就是蛙了吧!”我猜測着説,心中泛起了這樣的疑慮:“是啊,為什麼叫《蛙》呢?”帶着這個問題,我又翻開了書。

問題在最後有了答案,蛙-媧-娃就是這個,莫言的文字遊戲,在第五部結尾,我大致有了答案。但是我又有了新的問題,五部之中還沒有給出答案,好在後有話劇。我喜歡這話劇,悲劇性意味十足的話劇。陳眉瘋了,陳鼻瘋了,姑姑瘋了,小獅子瘋了,蝌蚪瘋了,沒錯最後都瘋了。那個社會也瘋了,想到電視上那些事,二奶三奶四奶五奶六奶,本是些我這個小孩,在這個年齡,不該知道的東西,因為它的頻繁出現,循環播出有所聽聞,有所通曉。人之初,心本善。時間推移,最後人心都黑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惡人肖上脣的兒子肖下脣,考上了大學,成了大老闆。陳額開起了代孕公司,發了財。小獅子、蝌蚪最終也沉淪了、最可憐的莫過於陳家了,陳額、陳眉……不想多説了。一直看到最後一頁,一隻雙頭熒光筆也沒了墨。

第3篇

成語故事《井底之蛙》敍述了一隻常年生存在井底的青蛙遇到從東海來的一隻大鼈後所各自談論的自己的生存環境。談論中,青蛙對自己的生存環境和滿意,並向大鼈大肆炫耀,殊不知大鼈的生存環境——大海比它的一口枯井要好上多少倍呢!

也許,青蛙不曾想過,這口令它自豪的枯井其實是那麼地渺小,也不曾想到在自己的這塊“小天地”外還有那一望無際的大海,遼闊無邊的天空……青蛙不知道自己的眼光是那麼狹窄,心態是那麼自滿,只會滿足與自己的那塊“小天地”的它是永遠不會明白外面世界的精彩與美好的.。

?井底之蛙》的故事讓我情不自禁地想到了一些“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同學。

其實,我們身邊就有一些認為學好書上的知識就足夠了的同學。可是,他們錯了,光學好課內的一些“死”知識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去多讀一些對我們有益的課外書籍、刊物,這對提高我們的作文水平是很有幫助的。而多翻閲一些報紙、雜誌也可以豐富我們的課外知識量,讓我們瞭解當前的熱門話題……如果我們只學好了課內的知識,那我們的目光就太淺短了,那不就是一隻真正的“井底之蛙”了嗎?

這就正如顧憲成先生所説的“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同學們,讓我們跳出井底,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用自己的雙眼去觀察這個日新月異的世界,成為21世紀的小主人。

第4篇

了《井底之蛙》這篇文章,我深深地明白了一個道理:萬事不要推明日,立刻行動,才是獲得成功的最佳途徑

?井底之蛙》的主要內容是:小井蛙向畫眉鳥説,自己坐井觀天,見識短淺,它計劃用兩年的時間看很多的書,成為一名學者。然而,小井蛙並沒有立即付諸行動,而是一天天拖延下去。兩年時間不知不覺就溜走了,小井蛙一本書也沒讀成,自然也沒有成為一名學者。

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文章的`結尾,畫眉鳥姐姐唱的歌:“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萬事在明日,時光空消磨……”這令我想到了自己的親身經歷:去年11月份,我聽了同學的介紹,計劃去買一本法國作家凡爾納所作的《海底兩萬裏》,以供自己課外時間閲讀。然而,自己並沒有第一時間去書店購買,每次都為自己找託詞:今天作業太多了,還是明天去買吧;今天太晚了,應該休息了,還是有空去吧……就這樣,一天推脱一天,轉眼間,已經一個整年過去了,這本書還是沒有去買成。

其實我就是沒有意識到拖延的壞處,沒有養成立刻行動的好習慣,所以我就成了那隻“小井蛙”:定下目標,卻不實踐,結果一無所獲。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萬事在明日,時光空消磨……”這首歌,這則寓言故事,還有自己的親身經歷,讓我深深明白:萬事不能推明日,今天能做的,就要即刻努力去辦、去做、去實踐。否則,等待你的,將是一無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