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國小教學反思8篇 國小教學:挑戰與反思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34W

國小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自己在教學過程中所取得的成效、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進行深入思考的過程。這種反思不僅有助於教師思考教學質量和方法,也能夠促進學生的學習。本文將着重介紹國小教學反思的重要性和具體實踐方法。

國小教學反思8篇 國小教學:挑戰與反思

第1篇

?平安回家》一課,是以兒童社會生活為主線,幫助兒童主動參與、感受生活,引導兒童從自己的生活世界出發,結合身邊的事例,結合自己所處農村這樣一個實際環境,從而增加安全意識,自覺遵守交通法規。本課的教學重點我放在了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具體生活環境,並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讓學生在課堂上真正懂得上學放學時應該根據具體地形注意安全,樹立自覺遵守交通法規的意識,保護自己,平安回家。

課始我利用故事導入創設情境,一幅幅被車撞的血淋淋的畫面、撕心大裂肺的哭喊聲使學生在情景上受到感染,情感、態度上產生共鳴,撥動了學生的心絃,引發學生的思考,引發了學生上學放學路上注意安全,平安回家的重要性,一個個鮮活的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交通事例震撼了學生的心靈。接着我進行第二環節的教學:要想學會保護自己首先讓學生從認識交通標誌開始。我利用學生已有認知,從學生身邊開始讓學生暢所欲言,讓學生認識到自己是生活的有心人,學做生活的有心人。接着讓學生進行找朋友遊戲,認識更多的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遊戲標誌,瞭解這些標誌的.意義,讓們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不説話的好朋友,時刻提醒自己注意交通安全,學會和不説話的朋友打交道。同時再來認識我們身邊提醒我們安全的人——那就是交警叔叔。一起來體驗交警叔叔的手勢語,真正弄懂手勢的意思。用自己所學懂的知識來影響身邊的爸爸媽媽,讓他們一起來學會保護自己,安全出行。

課上到這兒,我提醒學生們:在農村公路上沒有交通標誌的地方,我們應該怎麼走?學生根據自身經驗回答。我引導學生根據本地實際,結合學生以往的生活經驗,從學生的生活出發,開發教育資源,以“真實”的生活事件來促進真實的學習過程。我讓學生去尋找、發現自己上學、放學路上的隱患,結合自己平時生活談談自己是如何處理的,將自己的體驗在課堂上得到與同學交流,並讓學生能自己設計安全提示,來幫助更多的村上的小夥伴或大人防患未能來。

最後在進行教學中,一首《三字歌》、一首《祝你平安》送給學生,帶給學生的是老師對我們生活的關愛;帶來的是對珍愛生命、熱愛生活的感悟。

國小教學反思8篇 國小教學:挑戰與反思 第2張

第2篇

這是我在新學校的第一篇課文。我在課前已經做了充分的準備,打算展示我的持家技巧,給孩子們上一堂精彩的語言課,給他們留下好印象。

開課時,我在介紹了課題後,利用新學校和新設備,在電視上放映了各少數民族的相關圖片,讓學生在圖片中仔細觀察少數民族的特點。孩子們通常都很感興趣,尤其是對他們的衣服。同時,我要求孩子們背誦這些少數民族的名字。在認識這些族羣的同時,也為以後對文本的深入理解打下了基礎。

在學習課文時,我讓孩子們尋找少數民族國小和我們正在閲讀的國小之間的'差異。使用“這是一所國小。一些學生説,這是一所聯合國小,來自“傣族、景頗族、阿昌族、德昂族和漢族。他們穿着不同的衣服,説不同的語言。當他們來到學校,他們成為好朋友rdquo“課後,不同民族的國小生在同一間教室裏學習rdq uo和其他句子。一些學生説那是一所美麗的國小。從“鮮豔的民族服飾,使學校更加絢麗多彩。古老的銅鐘掛在這棵綠色大樹的粗枝上。鳳凰尾竹的影子在白粉色的牆上晃動着“hellip&hellip”的句子中感覺得到。一些學生説這是一所快樂的國小。從“學生們向在學校唱歌的鳥兒致意,向敬愛的老師問好,向飄揚的國旗致敬。下課後,每個人都在大綠樹下跳孔雀舞、摔跤和玩遊戲,吸引了許多鳥,甚至松鼠和山狸。

課文沒有説孩子們如何去上課。他們為什麼在課文中寫小動物?我抓住這一點,讓學生們用自己的話談談民族國小學生的情況。孩子們表達了他們的意見,非常熱情。有人説:";他們無法轉動眼睛&有人説:“我不知道。”;他們很有進取心,舉手發言,受到了老師們的讚揚&有人説,“他們的表現很好。”;他們把課文讀得乾淨利落。吸引了很多小動物dquo&hellip&hellip

全班整體感覺是教學環節比較清晰,重點也很突出。有些教學設計更適合兒童的年齡特點,能引起他們的注意。然而,在教學過程中,我的提問語言、過渡語言和激勵語言需要仔細考慮。這樣,我們可以提高每個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在課堂上快樂地學習!

第3篇

課堂只有變得生動有趣,學生才會將注意力集中到教師所講的內容上,這一點我深有體會。數學作為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有很多的公式和推理要記住,這對於活潑好動的'七年級學生來説難免有些枯燥。

所以將課堂上所學的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繫起來很有必要。當我講到課本第六章變量之間的關係時,備課時我就在想怎麼將這堂課講得生動有趣。後來剛好看到物理試驗室裏有適合講《小車下滑的時間》的實驗器材,於是就借來用了。同學們一看是做實驗,興趣就高漲了起來。

可想而知,這一節課上課非常得心應手,同學們也從實驗中體會到了樂趣。由此我就反思,其實只要多用點心,多準備點有趣的東西,讓你的這節課有意思了,學生自然而然就會把注意力集中過來認真學習了。

第4篇

目前,大部分學生每週只有三節課能接觸到英語,加之班額較大,既使在英語課堂上也只有少數優秀的、積極的學生想參與語言實踐活動,一堂課上單詞、對話或課文等教學內容一項接一項,對於學習能力不強的'學生來説猶如看電影似的過了一遍,根本掌握不了。

同時,課後沒有很好的語言環境,學生語音掌握更加困難。由於不知道英語的基本音標,有些學生面對已遺忘的單音節詞不知所措,對他們來説,英語單詞實在難記,這使英語課成了死記硬背的代名詞。如果教師試圖通過大量的練習來鞏固學生所學的語言點,就會使教學“機械化”。使得一些學生對英語學習逐漸失去興趣。

國小生英語學習有困難的原因既有內因,又有外因。由於原因的錯綜複雜,一味簡單地進行知識到課,搞反覆操練,只會使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更強烈的厭學情緒。只有摸清原因,對症下藥,才能解決困難。

第5篇

這是我到新學校上的第一篇課文。課前我做了充分的準備,打算拿出我的看家本領,上一堂精彩的語文課,給孩子們留下一個好印象。

上課伊始,在引入課題之後,我就利用新學校新設備,在電視上投影出了各民族人民的有關圖片,讓學生仔細觀察圖片上少數民族人民的特點,孩子們普遍都十分感興趣,尤其是對於他們的服飾,印象更為深刻。與此同時,我讓孩子們念念這些少數民族的名稱,在認識這些民族的同時,也為隨後開展的深入理解文本鋪墊了基礎。

在學習文本時,我讓孩子們找找民族國小與我們在讀的國小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讀讀找找。用“這是一所()的國小。”的句式來展開教學。有學生説這是一所團結的國小,從“有傣族的,有景頗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還有漢族的。大家穿戴不一樣,語言不一樣,來到學校,都成了好朋友。”“上課了,不一樣民族的國小生,在同一間教室裏學習。”等語句中能夠體會到。有學生説這是一所美麗的國小。從“那鮮豔的民族服裝,把學校打扮得更加絢麗多彩。古老的銅鐘,掛在大青樹粗壯的枝幹上。鳳尾竹的影子,在潔白的粉牆上搖晃。”等句子中體會到的。還有的學生説這是一所歡樂的國小。從“同學們向在學校裏歡唱的小鳥打招呼,向敬愛的教師問好,向高高飄揚的國旗敬禮。下課了,大家在大青樹下跳孔雀舞、摔跤、做遊戲,招引來許多小鳥,連松鼠、山狸也趕來看熱鬧。”中讀懂的。

課文中並沒有寫孩子們是怎樣上課的,課文中為什麼要寫到小動物,我抓住這一點,讓學生用自我的話來説説民族國小的同學們上課時的情景。孩子們各抒己見,十分踴躍,有的説:“他們聽得目不轉睛。”有的説:“他們進取舉手發言,還受到了教師的表揚。”有的説:“他們把課文讀得又整齊又動聽。吸引了許多小動物”。

整堂課總體感覺教學環節還是比較清晰的,重點也挺突出。一些教學設計比較貼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很能抓住他們的注意力。可是在教學過程中,我的提問語言、過渡語言、激勵語言還需細心斟酌。這樣,才能在課堂上調動起每個學生的學習進取性,讓他們在課堂上歡樂地學有所得!

第6篇

本課是語文園地中的口語交際,這節課有三個顯著特點:

其一,以《騎驢》這個故事為引子,拓展話題,讓學生有話可説。全課從故事開始,組織學生説故事中不同人物的不同意見──説自己的觀點──説小組交流的結果──不同意見間的爭論──與故事中的爺爺進行對話──提出自己的困惑,並互相出主意。每個環節都有明確的話題,這些話題環環相扣,步步深入,順着學生的思維提出,讓學生都有話可説的。

其二,話題的提出和拓展中,多次創設有實際意義的交際情境,讓學生有話想説。惟妙惟肖的音像故事,激起了學生的強烈興趣,各環節的設計讓學生不知不覺地進入故事的情境,成為故事中的一個角色,使得他們不吐不快。教師自己也充當其中的一個角色,和學生平等互動,更激起了學生交際的慾望。

其三,在交際過程生與生、生與師的互動中,巧妙組織,靈活引導,讓學生有話會説。教師用示範、啟發、補充、暗示等方法幫助表達有困難的學生學會表達,用賞識、激勵等方法讓有想法的學生敢於表達。通過組織學生之間的自我評價,調控和引導着説的、演的、聽的、看的學生。教師這些教學手段的嫻熟運用,有效地促使學生提高交際能力,養成交際的良好習慣,在交際中學會交際。

一、口語交際課究竟要訓練什麼?口語交際課的首要任務是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這節課中教師只是設置了一個單一的交際情境,就是“騎驢”這件事,並且始終圍繞這件事情展開討論。從上課的開始,到上課的結束,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了嗎?沒有。學生先前表達的和最後表達的沒有什麼兩樣,很多學生在重複自己和別人的觀點。學生語言表達沒有提高有兩個因素,一是情景太簡單,不能促使學生思維的變化,語言是思維的`物質外殼,思維上沒有變化,情感上就沒有變化,那麼語言表達也不會產生相應的變化。對學生而言就是沒有思維的難度和梯度,從事至終討論一個問題。再就是,教師對學生的表達缺少必要的指導,大家都明白教師應該是學習的指導者和引導者,但是就本節課而言,學生的口語表達水平不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得到提高的,而是學生經過幾年的學習積累的,學生對錶達方式,表達的語氣,表達的準確性,沒有用自己的評價去引導。

二、口語交際課的目的是什麼?口語是日常生活用語,為的是生活的更好,更實際,提高口語表達能力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在這節課中,老師用了40分鐘,解決了一個所有學生都不可能遇到的問題,意義何在?既然是為生活服務的,那麼教師就應該適時的把教學的重點從書本轉向生活實際。課題就是《該聽誰的》,那麼生活中有沒有左右為難的時候。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設計了類似的環節,但是學生説的學習“跆拳道”的事情,沒有左右為難的感覺,解決起來比較方便。老師完全可以用一半的時間解決“騎驢”的問題,然後創設另一個情境,把問題引向學生的生活實際,這樣既能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繫學生的生活經驗,又能創設很好的思維情境,讓學生有思維上的跳躍,有了思維的跳躍,造成思維矛盾,學生就會用新的語言來表達,那麼就需要學生重新思考和創造,從而重新組織語言,達到訓練口語的目的。再就是學習的終極目的還是解決學生的生活問題,語文即生活,把語文學習和生活緊密聯繫在一起。

第7篇

?荷花》這篇課文主要通過讓學生反覆朗讀來感受作者對荷花的感情,從體味優美的語言中來感受荷花的美,來感悟對荷花的喜愛之情。

在上課之初,我先以猜謎語來導入,這樣做事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然後通過多媒體展示荷花的圖片,讓學生自己欣賞,激發學生對荷花的喜愛。在學生情感調動起來以後,我先範讀課文,讓學生注意老師的朗讀語氣及停頓。然後,我再讓學生自己去讀課文,指導學生理清課文記敍的順序:聞荷花——看荷花——變荷花(想到的)。

課後我仔細回顧了這節課的過程,學生之所以能夠很快走進文本把自己的收穫展示出來,在這幾點上做得比較好。

1.豐富的想象必須以鮮明的表象為前提。我在“看荷花”一節的教學上花較多的精力,是為了讓學生對荷花的美有所感知,從而在他們的腦海裏留下鮮明的表象。這樣,才能運用這些表象展開想象,創造出新的形象。

2.豐富的想象還必須以深切的感受為基礎。鮮明的表象為想象提供了材料,但光有材料還不能張開想象的翅膀。只有學生對這事物有了深切的.感受,才能給這材料注入生命的活力,才能使鮮明的表象在強烈的感情催化下活躍起來,升騰起來。所以,在學生學習“看荷花”時我採用老師範讀學生表演的形式引導學生理解。這樣學生真正走進課文,瞭解課文。最後在“贊荷花”上下功夫,用讚美之情把美好的形象和豐富的想象聯繫起來。這樣引導學生想象,便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因為朗讀能把內部感受轉化為外部語言,是把學生引入情境,激起他們感情的共鳴,過渡到想象的重要手段。所以,只有在學生充分了解了課文內容後,才會把自己的情感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不足之處在於,我在引導學生方面還要不斷加強,而且還出現很多細節問題,如把過多的時間花在第二自然段(看荷花)上,不斷地糾纏在這個問題上。今後在類似的教學中,要注意這個問題。該簡潔的環節就簡潔,該具體的就具體。

第8篇

對於教師來説,“反思教學” 就是教師自覺地把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 作為認識對象而進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靜思考和總結,它是一種用來提高自身的業務,改進教學實踐的學習方式,不斷對自己的教育實踐深入反思,積極探索與解決教育實踐中的一系列問題。進一步充實自己,優化教學,並使自己逐漸成長為一名稱職的人類靈魂工程師。簡單地説,教學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自己如何學。教中學,學中教。因此,如何寫好教學反思呢?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與大家探討:

將教學過程中達到預先設計的教學目的、引起教學共振效應的做法;課堂教學中臨時應變得當的措施;層次清楚、條理分明的板書;某些教學思想方法的滲透與應用的過程;教育學、心理學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觸;教學方法上的改革與創新等等,詳細得當地記錄下來,供以後教學時參考使用,並可在此基礎上不斷地改進、完善、推陳出新,達到光輝頂點。

即使是成功的課堂教學也難免有疏漏失誤之處,對它們進行系統的回顧、梳理,並對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為今後再教學上吸取教訓,更上一層樓。

課堂教學中,隨着教學內容的展開,師生的思維發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會因為一些偶發事件而產生瞬間靈感,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時利用課後反思去捕捉,便會因時過境遷而煙消雲散,令人遺憾不已。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總會有“創新的火花”在閃爍,教師應當充分肯定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一些獨特的見解,這樣不僅使學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廣,而且對學生也是一種讚賞和激勵。同時,這些難能可貴的.見解也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與完善,可以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水平。因此,將其記錄下來,可以補充今後教學的豐富材料養分。

一節課下來,靜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學規律;教法上有哪些創新;知識點上有什麼發現;組織教學方面有何新招;解題的諸多誤區有無突破;啟迪是否得當;訓練是否到位等等。及時記下這些得失,並進行必要的歸類與取捨,考慮一下再教這部分內容時應該如何做,寫出“再教設計”,這樣可以做到揚長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和高度。

學生的個性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成功的教學過程必須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長、秉性優點,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讓性格各異的學生都有施展才能的天地與機會。因此,無論是情境的創設還是內容的呈現,無論是問題的設置,還是釋疑解惑,均應“為了一切學生”,多層次、多維度、多渠道地開展教育活動。因為教育的最大使命就是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儘可能地創設條件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促進全體學生的發展。

總而言之,寫課後教學反思,貴在及時,貴在堅持,貴在執着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時寫下,有話則長,無話則短,以寫促思,以思促教,長期積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穫。以上是筆者對教學反思的撰寫一些看法,可能還有很多錯誤,希望老師們在教學實踐中批評指正。筆者也將根據自己的教學反思認知和研究深入進行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