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美術的教案集錦7篇 「繪出藝術之路」-- 精選美術教案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36W

本文為廣大美術教師推薦一份精心編輯的美術教案集錦,其中包含了豐富的素材、詳細的教學步驟和優秀的案例展示,對從國小到高中各年級的美術教學都有較為全面的覆蓋。無論是初學者還是有經驗的老師都能從中獲得很多啟示和收穫。

美術的教案集錦7篇 「繪出藝術之路」-- 精選美術教案

第1篇

知識:通過植物線描寫生,練習寫生的技法。要求同學仔細觀察、分析植物的形象特徵,用線描的形式把自身的感受表示出來。能力:培養同學的觀察、分析、造型能力。情感:激發同學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公園、花壇裏、我們的家裏,都有各種各樣的植物。它們有高有矮、有疏有密、枝葉旺盛、千姿百態,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豐富的色彩。

1、提問:你認識這些植物嗎?它們叫什麼名字?它們有什麼特徵,有什麼樣的姿態?你喜歡哪種植物? 你知道一些植物的寓意嗎?

2、欣賞美術作品:中國畫《君子蘭》介紹作者小朋友的線描畫 植物寫生畫

3、選擇幾種植物請同學進行分析特徵、姿態,培養正確的觀察方法。引導同學先觀察它們的全貌,説出它們的'特徵。糾正那種上來只看植物細節的錯誤方法。

5、同學作畫、教師輔導作業提示:認真觀察植物的特徵、姿態,用線描的方法寫生一種植物。注意線條的繁簡、疏密、長短、曲直、交叉等變化。

美術的教案集錦7篇 「繪出藝術之路」-- 精選美術教案 第2張

第2篇

1 《教材疏通》 1課時 這裏要説明的是:1、本計劃所安排的教學周次為實際教學所需的周次時間,與學校安排周次略有不同。2、第五週為國慶節,故在安排教學內容時未將本週列入教學計劃。3、由於涉及班級比較多,本計劃只是針對一個班的教學所定。

綠色的植物是維護人類生存的重要條件。六年級學生已經在自然等其他學科中,瞭解了人與自然的聯繫和初步掌握了有關植物生長的知識,並已有一些觀察的經歷和種植的體驗,還具備一定的文字和語言訴描述能力。本課教學中要教育學生關心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和對大自然生命的熱愛,以此陶冶學生的心靈情感。

本課教學內容是學生進入六年級的第一課,此後更應當注重學生的生活體驗和觀察理解,並讓學生能對事物發展的完整性有初步的把握。如植物主要的發育期的形態特徵,最美、最旺盛的時期是怎樣的等等。這需要學生有一定的觀察方法和充分的生活體驗。

①回憶生活中一件印象深刻的事並體會它帶來的感受。

多種繪畫材料,如水彩筆、水彩顏料、國畫顏料、水粉顏料及相關用具。

●導入:教師假以《拔蟲牙》小作者的身份,生動講述“那次”拔蟲牙的經歷和感受。注意故事要形象,講述要真切。

●欣賞:出示兒童畫《拔蟲牙》(放大圖),畫面與故事對照,欣賞畫面是如何表現拔蟲牙的經歷和感受的。

●講述與感受:指名(或同桌之間)各講述一件自己曾經歷的難忘事,體驗當時感受:欣喜的、驚訝的、孤單的、熱鬧的等。

●師生合作:以某一學生所講述的難忘故事為內容,師生板演合作一幅記憶畫。注意:在合作中教師要以兒童心理和稚拙筆法經營畫面,着意調動全班學生參與到創作中來。

●創作表現:在教師的創作啟發下,學生各自把印象深刻的事表現成有主題的畫面。注意:自由選用不同繪畫材料。教師巡迴指導。

●欣賞評述:同學互相賞評習作。有沒有在習作中大膽運用了以前所學的美術知識;畫面有沒有感染人的地方(即表達出習作者的思想感情)。

●能否運用所學美術知識大膽地表現一件印象深刻的事。

●在繪畫表現過程中能否大膽地表達個人的思想和感情。

本課讓學生運用仿生學的原理,觀察、認識和利用自己熟悉的動物的特異能力及習性進行聯想、模仿、發明和創造,並用繪畫創造性地表現自己的見解。

在具體教學中,注意串通學生的各種知識,開拓他們的思路,讓學生在產生濃厚興趣的基礎上,大膽想像,勇敢表現。

仿生學已成為人們日益重視的科學研究領域。六年級學生對於動物世界已有較深入的認識。教學中,可組織學生通過討論或辯論的方式進行探究性教學。教學可採用豐富有趣的資料,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

①情感領域:教育學生熱愛人類的朋友——動物,並以讚賞的眼光來觀察研究它們。

②知識領域:接觸一點仿生學知識,具體瞭解幾種與動物相關的人類發明,引發學生趣味盎然地創造。

③操作領域:將前人的創造或自己的發現變成合理、有趣又奇特的畫面,增強學生的繪畫表達能力。

教具:圖片、錄像帶(介紹仿生學生髮明的資料)等。

●教學導入:出示飛鷹和滑翔機的圖片,請學生尋找兩者有哪些地方相似。引出“仿生學”一詞,讓學生自己來給它下一個“定義”。

(1)打開書本,看圖片和文字,説一説各種發明創造的啟示來源。

(2)請學生自己説一説其瞭解的以仿生學進行發明創造的故事。

(3)分組討論未來人類所要解決的諸如交通工具等問題,並把問題寫在問題板上。

(4)把問題板放到講台上供各小組交流。大家討論以仿生學的研究方法提出的解決方案。

(2)綜合法。(可用蠟筆、彩色鉛筆結合水彩顏料進行作業)。

對有獨特發明的小組授予“發明獎”。給表現效果較好的同學授予“小小設計獎”。

(1)教師播放以仿生學為資料的錄像片,激發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

本課的編寫意圖是進一步把學生學習與社會生活聯繫起來,並強調學生進行一定的社會調查活動與美術學習相關聯。注重人文教育的內涵。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一定的橋樑建築知識,是學生在觀察和表現家鄉橋樑的時候,能夠聯繫家鄉風貌較完整地説出和表現橋的造型特徵及時代特點。

人類有悠久的造橋歷史,世界上許多著名的橋樑,充分體現了人類的智慧和勇氣,今天我們能看到許多造型奇特新穎的橋樑,是一道道融於大自然中的彩虹。六年級學生對橋樑建築已有一定的審美意識。本課圖例,展示了人類從古到今利用各種材料建造的橋樑,教師可讓學生自己解讀,説説這些橋與地域風貌的聯繫,激發學生的表現慾望。

①情感領域:通過欣賞家鄉的橋,培養學生愛家鄉、愛美好事物的情感。

②認知領域:認識和觀察橋的幾種基本結構造型,瞭解各種橋的設計和環境的關係。

③操作領域:讓學生通過觀察體驗和寫生,運用多種繪畫形式,大膽表現橋的丰姿,提高表現能力。

教具:錄像帶、照片等有關橋的美術作品。有關古今中外橋樑的圖片資料。

(1)教師檢查學生是否按老師要求先走訪調查了家鄉的橋,並是否已寫好200字左右的調查記錄,和以線描的形式畫出的橋。

(2)展示學生的記憶畫作品。並請這些同學讀一下自己的調查記錄(人文、建築等多方面的內容)。請學生髮表評價意見。

(1)請學生對線描作業進行補充和修改,並以自己喜歡錶現的手法進行塗色完成作業。

(2)評出“小記者獎”,授予走訪調查和作業表現突出的學生。

(1)播放錄像片,介紹家鄉風貌(有關橋樑介紹)。

本課教材是前一課《橋》的知識延伸,在學生考察瞭解家鄉風貌,體驗家鄉人文景觀的基礎上,用美術表現的方法,為家鄉規劃、設計未來的橋樑。以家鄉小主人的身份,來表現家鄉未來的風貌;以橋樑設計師的身份,通過多種材料的運用來設計製作未來的橋樑。

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給橋樑設計家以更大的想象空間。橋是藝術和科學的結合體,本課教學中,要提供學生活動的情趣性,以及給予學生表現活動的自主性,讓學生大膽設計,巧用材料合作製作。以多元的教學形式,多樣性的評價方法,激勵學生勇於想象,勇於實踐的情感。

仿生學已成為人們日益重視的科學研究領域。六年級學生對於動物世界已有較深入的認識。教學中,可組織學生通過討論或辯論的方式進行探究性教學。教學可採用豐富有趣的資料,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

本課教材是“綜合探索”學習領域的教學。在學生對橋樑有基本認識的基礎上,以美術課程與科學課程和其他課程的知識技能相結合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創造性和綜合性的美術活動。啟發他們暢想未來,讓他們想一想,未來的橋會是怎樣的呢?本課培養學生勇於創造的自豪感和榮譽感,培養科技發展和藝術創造不可或缺的想象力。以多種美術的表現手法來表現學生對橋的獨特想象,製作和繪畫的能力。

(2)評價學生作業,並提出如何為未來的家鄉進行規劃,使家鄉更美麗。學生分小組討論。

(1)教師播放現代大都市的橋樑錄象,請學生欣賞。

(2)教師提出我們能不能一起根據我們的規劃和暢想,為家鄉設計未來的橋樑。

(3)各小組討論,畫出橋樑設計稿。通工具等問題,並把問題寫在問題板上。

(1)教師要求各小組根據設計稿和所帶材料,分別創作橋樑模型。

(2)各小組學生合作按設計稿巧用材料,製作橋樑模型。

利用廢可樂罐、紙板、絲線、筷子等製作斜拉式橋樑。

利用廢紙盒進行切割組合製作廊橋、公路鐵路二用橋等。

利用廢泡沫、筷子等切割組合,製作多種藝術造型的橋樑。

本課是第11冊的第5課,是“造型表現”學習領域的教學。這個單元同時也是本教材構成和圖案一條線上的內容,本課是此單元的第1課,主要利用線材合理選擇自己的工具和方法,在彎彎曲曲的牽連中,融欣賞、評述、交流、製作於一體,挖掘構成中質材所能體現的美感,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及實踐操作能力。此課也為下一課《立紙浮雕》作好了鋪墊,使學生從淺浮雕的線條造型逐步向浮雕的線條造型作好過渡。根據六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徵以及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可以讓學生通過預習進行研究性學習,主動地去了解線材所表現的形式美,在合作交流中掌握創作的方法,傳遞自己的情感,提高美化生活的能力。

這課還可以將製作好的作品來裝飾學生自己的房間,美化生活,展現自我,舒展個性。在教學的延伸上可以通過服飾上的、家居生活中的立線浮雕來進行欣賞,瞭解它在生活中的運用。

觀察繩線造型的方法,瞭解平面裝飾的構成。利用繩線或其他線材初步掌握立線浮雕的製作方法並加以表現。培養學生的動手創作能力,在作品中傳遞自己的情感,提高美化生活的能力。

●教學導入:用帶來的各種線材(如彩色繩線、麻繩、鉛絲等)彎曲成不同效果:單線造型、色塊等,請同學們做出更多的效果。

(1)欣賞範作與同學進一步研究、交流繩線的造型表現方法。

(2)可以通過課前預習先畫好一張造型簡潔、構圖飽滿的鉛筆稿,課上用準備好的繩線進行組合搭配,粘貼成畫。

可以辦一個小型的展覽,由合作者來表述自己的創作意圖,其餘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提出更好的修改建議。

●是否大膽地用立線浮雕的方式來表達個人的愛好和情感。

本課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習了上一節課《立線浮雕》的基礎上選擇厚紙條來進行浮雕造型,別有趣味。其創作方法、造型表現語言基本上與上節課相同的。可以運用有色的紙、廢舊的畫報、包裝盒裁成紙條,以卷、折、貼的方法造型讓學生在合作的氛圍中體驗立紙浮雕創作的樂趣,豐富學生的造型能力。

這一課可以用製作好的作品美化自己的教室或家庭,也可以作為小禮品互相贈送,增進同學間的友誼,既展示自己的才華,又傳遞了相互間的感情。

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美化生活的能力和創新意識。學會用紙條進行浮雕造型的創作方法,理解立體構成的表現語言。

(1)以由上節課的立線浮雕作品欣賞延伸到本課的範作欣賞來導入。

(2)教師利用紙條當場進行立紙造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導出課題。

(1)先讓學生嘗試一下一根紙條怎樣能立穩在作業紙上,並體驗一下卷、折、貼的立紙浮雕造型方法。

(2)讓學生們欣賞書上的作品、感覺立紙浮雕造型的形式美和趣味性。

(3)以交流、合作的形式將準備好的彩色條狀卡紙進行組合造型,表現自己喜歡的事物。還可以讓學生選擇高低不一(即紙條寬度不一)的紙條進行浮雕造型,體驗其線條的長短、曲直、深淺所帶來的不同效果。

學生結合書上的作品説説立紙浮雕的特點,小組交流自己的創意,尋找可以合作的夥伴。

(2)可以採取幾個人合作的形式,在剛才的創意基礎上完成一張或兩張作業。

(2)可以把學生作業加以展示,互相説説製作過程中的體會與收穫。對同學的作品表述自己的看法,提出合理化建議。

●能夠用口頭語言的形式對自己和同學的作業進行評述。

●是否積極地動腦,在造型活動中表現出自己的創意。

本課是第11冊第7課,是“造型表現”學習領域的教學,屬於這個單元的第3課。前面兩課學生已嘗試過繩線、紙條浮雕造型的表現方法,本課是一次圓雕造型練習,相對比較抽象。由於六年級學生已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因此本課也可以通過課前預習先讓學生對變化的柱子有一個感性的認識。課上通過選擇一個基本柱形,再選擇自己喜歡的製作方法(如剪、卷、翻、刻、折等),主動地探求立體造型的表現方式,讓學生更具有創新意識。

這一課可延伸到學生的生活中去,如變化的柱子可以做成燈罩、小設施、建築物、商品的包裝等,學以致用,使美術和生活聯繫的更緊密。

情意領域:在討論中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和創新意識。

操作領域:利用學過的方法,(剪、折、刻、卷),嘗試做一根富有變化的柱子。

(2)教師展示一個簡單的紙柱和一個已加工變化的紙柱,要求同學在簡單紙柱上依次仿作變化的部分。

(1)説説變化的柱子範作中都是採用了哪些造型方法。

(2)課上可以先選擇確定一個基本的柱形(可以是圓柱、三角柱、四角柱等)。

然後用鉛筆在柱面上畫些小圖案或者是有一定規則的線條,再用剪刀、刻刀去剪刻,並嘗試用從前學過的方法(剪、折、刻、卷等)來進行翻轉,捲曲某些部位,使其產生一些意想不到的變化。

(3)然後通過學生的討論,發明出一些新的製作方法。尋找合作伙伴一起來做個變化的柱子。

(4)問還有新花樣嗎?集思廣益,逐步把原來的簡單紙柱變成出乎意料的具有“豪華裝飾”的紙柱。

(1)每人在課前準備好的簡單紙柱上加工變化,做出奇妙的紙柱。

(2)每人在課前準備好的簡單紙柱上加工變化,做出奇妙的紙柱。

●是否參與同學的交流合作,發展了自己與他人協作的能力。

●能否在學習中拓展自己的思路,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

本課是第11冊第8課,是“綜合探索”學習領域的教學,是本單元的最後一課。本課主要利用一些大小、形狀、色彩不同的紙盒,以及一些廢舊的物品,通過學生的創意和實踐,在師生相互協作過程中,“變廢為寶”,設計出奇妙的造型來,並以此為道具做個遊戲來體驗成功的樂趣,從而培養學生的交往能力和動手動腦能力。同時,也能激勵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在玩中撞擊出創造的火花,產生更有新意的造型。

愛玩是兒童的天性。本課是對整個一單元學習後知識的綜合運用,與其他的一些“造型表現”學習領域的課又有所不同,它不但可以體現在動物、建築和服裝的造型上,它還可以與“環保教育”結合起來,與學校藝術節中的活動展示相結合,具有一定的“綜合探索”味道,能讓學生在玩中體會到美術與環境及傳統文化的關係。

情意領域:培養學生的交流合作能力,體驗合力營造一個情境的自豪與歡樂

認知領域:感受化腐朽為神奇、積零碎為宏大的力量,認識到尋常資源可以創造美妙和快樂。

操作領域:能巧妙地進行單個的盒子造型和盒子的組合造型。

教具:各種紙盒、廢舊紙張、繩子、瓶蓋、瓶子等廢舊物品、剪刀、刀、海綿雙面膠等。

(1)欣賞書上的作品。他們玩得多開心,盒子造型多奇妙啊!

(2)在操場上讓學生把盒子組合造型,做成城堡或奇異建築切入主題。

(3)教師把帶來的紙盒加以裝飾,做成一個怪異服裝造型,激發學生的興趣。欣賞討論課本上“化裝舞會”的學生遊戲照片。

(1)分小組進行討論,分析本組帶來的物品可以組合成什麼。或讓學生根據自己帶來的大小紙盒進行想像、交流,大膽表述看法,説説自己的組合創意。

(2)小組合作,作成一個造型。或讓學生分組用各種方法(剪、刻、挖、插、接等)做自己喜歡的奇異服裝,穿戴起來參與本組同學的遊戲或表演(可有人負責寫一個簡單的台本)。

(3)以此為道具,設計一個遊戲一起玩,可以與其他的組合進行合作遊戲。

(4)分組進行加工製作,集體玩對壘或追逐的遊戲。教師要發揮好一個援助者的作用,做好學生的引導者。

●是否積極地動腦,利用現有材料進行有創意的造型活動?

●能否與同學進行良好的合作,遊戲中體現協作精神。

●在遊戲中增進同學間的.友誼,在表演中體驗創造的樂趣?

本單元學習內容是比較典型的“造型表現”學習領域的造型遊戲,也是整套教材中“紙版畫”一條橫向隱線的延續(如《手印聯想》、《感覺肌理》、《粉印版畫》、《紙版畫》、《套色紙版畫》等)。綜合紙版畫是利用拼貼、刻線、撕揭、揉紙等技法融合各種有肌理的什物材料,綜合運用在同一印製底板上,表現出更活潑、奇特的藝術效果的紙版畫品種。本課中涉及的基本技法(如剪貼、拓印等)在以前雙冊的美術教材中已有安排,所以本單元的課型定位是學生自由創作,主要不是傳授技法。教學中要解決的問題是引導學生怎樣巧妙地利用各種材料去表現內容,鼓勵學生收集材料,憑自己對材料的認識和感覺進行造型,對“形”的要求不必苛求。讓學生通過實踐,感悟不同的材料產生不同的特殊肌理效果,激發學生學習製作紙版畫的興趣。

紙版畫的特點是製作簡單、省力、易學、費用低廉,而效果奇特。通過作者自畫、自刻、自印三個過程來完成,可培養眼、手、腦的協調性,所以非常適合兒童學習製作。綜合紙版畫中那以外的印刷效果,常常使初學者興奮,產生一種極大的滿足感。而製作中的困難、障礙,兒童都樂於去戰勝、克服它。所以説,版畫創作對兒童的繪畫能力、手工製作能力、意志和毅力是一種綜合的鍛鍊。作品可以送給親朋好友,培養兒童熱愛生活的情感。

感受綜合紙版畫的特殊美感,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瞭解紙版畫知識。

掌握綜合紙版畫造型的一些簡單方法,開拓學生對藝術形式領域多樣性的認識。

嘗試運用生活中隨手可得的材料,製作有趣的紙版畫,學會合理地選用各種材料製作底版,讓學生充分體驗各種材料所帶來的不同視覺感受。

教具:實物投影儀、圖片資料、若干廢舊材料、剪刀、糨糊(或乳膠)、油墨、滾筒(或壓印機)、底襯紙。

學具:課前收集各種廢舊材料(如絨線、紗布、棉花、棉線、燈心絨布、瓦楞紙、厚紙板、窗紗、樹葉、各種不同紙張等)、圖畫紙、剪刀、膠水、油墨(或顏料)、滾筒(或壓印機)。

教師出具一個紙盒,內藏物品,請學生伸手去摸一摸,並猜一猜盒內是什麼?學生能説出觸摸物體表面的感覺,而未必準確猜出是什麼物品。教師揭出謎底,打開紙盒,取出一塊綜合材料拼貼成的印製底版。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印製底版,並要求一位學生一同合作。師生合作完成拓印面具,全體學生觀察拓印過程。

用課件展示多種材質的肌理的圖片,請學生觀察欣賞,感受肌理。

教師提示學生從桌上取出老師事先放好的紙包。打開紙包,取出有肌理的物品。請學生摸一摸,看一看,然後進行拓印。小組協作,拓印肌理。展示肌理紋理作品。教師請學生談一談自己對認識肌理學習的感受。

然後請學生聽一段音樂提問:“這段音樂是獨奏還是合奏?”“合奏用哪些樂器來配合?”教師啟發:我們各小組學生就像一個樂隊,需要大家合作才能奏出美妙的音樂。各種樂器發出的各種聲音,就像我們今天拓印出來的各種肌理紋樣,如果我們把各種肌理紋樣進行綜合,就像奏出美妙的音樂一樣。教師提示:今天我們就是來學習做《綜合紙版畫》。

教師課件展示多幅綜合紙版畫,提示學生觀察研究什麼材質能拓印什麼樣的效果。

要求學生採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協商確定創作主題,合作製作底版。作品要求簡潔明快,大膽構圖,巧用材料,有趣味。

大家觀察這些圖片,這些圖片上有各種不同的紋理,展開你想像的翅膀,這些紋理讓你聯想到生活中的哪些景物或者哪個事物的某個部分?(有的像城牆,有的像雲,有的像魚網等等。)

指導學生分小組觀察課前收集的標本,用手摸摸説説感受。然後再出示各種線、窗紗、布等廢舊材料。

那些圖片原來是教師用一些我們平時丟棄的廢舊物品粘貼在紙板上,塗上顏色印製出來的!像這些特殊效果我們用手繪的方法是無法表現出來的!如果我們用這些特殊肌理的材料作為剪貼材料來製作版畫,那麼能印製出紋理豐富、效果生動的綜合紙版畫來!

展示並欣賞綜合紙版畫,分析作品的選材。問:這幾幅綜合紙版畫,運用了哪些材料來製作底版的?(學生小組討論後回答)

討論內容:綜合紙版畫表現的內容非常廣泛,可以表現風景、人物、動物和花卉等等。你準備表現什麼內容?動手畫出草圖。

討論選材:如果要設計人物為內容的綜合紙版畫,請出出主意,這幅圖稿可以選擇哪些材料來表現?(頭髮可用絨線來貼,衣服可用紗布……)

本課是“造型表現”學習領域的教學,它與後面兩課一起構成了本冊教材中的色彩雙基教學單元。學生在瞭解三原色、間色等色彩知識的基礎上,再來學習冷色和暖色,是一次温故而知新的學習過程。且本單元的學習對下一個畫情緒的單元還作好了色彩基礎知識與色彩繪畫技能上的鋪墊。

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幾乎到處都有色彩,人們時時刻刻都在感受着色彩。而人對色彩天生非常敏感的,色彩的感情來自各人對生活、自然的不同生理感覺和情感,但有些感情許多人還是近似的。當太陽曬到皮膚上,或看到橙色的火光映照時,我們都會感到温暖。當站在蔚藍的大海邊,在白色的雪地上,我們會感到涼爽。久而久之,當看到紅、橙、黃等色時就感到温暖,它們就是暖色;看到藍、藍紫、藍綠等色時就會感到冷,它們就是冷色。因色彩感覺的冷暖差別而形成的對比為冷暖對比,但色彩的冷暖又是相對的,如紫色和綠色會隨着不同色彩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它們在冷色環境中會顯得較暖,在暖色環境中會顯得較冷。

感受與認識生活和自然中色彩的冷暖和他們的相對性,學會用顏料調、畫出冷暖的色彩。

●教學導入:教師可準備兩幅色彩範畫,一幅偏冷,一幅偏暖,請學生談感受,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出課題。

(1)複習一下有關色彩的基礎知識,如三原色、間色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

(2)出示一個色環,分別由紅、橙、黃、綠、藍、紫構成,且可以將色環對半分開,然後分別出示色環的一半紅、橙、黃,一半綠、藍、紫讓學生討論不同的色彩效果。學生通過交流,主動了解冷暖色的不同效果。

(3)讓學生以小組形式展開聯想,從冷色中聯想到什麼,從暖色中聯想到什麼,通過交流加深對冷暖色的理解。

(4)欣賞書本上的彩圖,辨析哪些以冷色為主,哪些以暖色為主,並談談各自帶來什麼不同的感受。

(5)出示紫色和綠色的色卡,分別交換貼在導入時出示的範圖中,感受它們在不同的色彩環境中產生的不同變化,明白色彩的冷暖是相對的。

分小組嘗試調色練習,在一張紙上調出幾個冷色,在一張紙上調出幾個暖色。教師輔導調色的方法,注意水分的多少對色彩厚薄的影響。

●能否用口頭語言和短文形式,對自己和同學的作品進行評述。

第3篇

2、 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環境,愛護動植物的美好情感。

3、 利用學習過的繪畫表現形式,去表現有人和動物的風景。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培養學生熱愛生活和表現生活中美好的景物。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環境,愛護動植物的美好情感。教學難點是利用學習過的繪畫表現形式,來表現有人和動物的風景。

同學們,今天咱們和大家一起學習第二十四課《有人和動物的風景》。説到漂亮的風景和可愛的動物大家都喜歡,我們在生活中要愛護大自然,更要保護我們身邊的動物。

同學們以前都學習過寫生吧?那麼什麼叫寫生?哪位學生説一説?(寫生就是直接以實物為對象進行描繪的作畫方式。)回答的很好, 有的.同學又要問了畫什麼呢?畫風景寫生。

城市和鄉村都有美麗的景色。一塊草地,一片樹林,一道河灣,一條小徑。。。。。。都可以吸引敏感的眼睛。還有身邊可愛的小動物也可以入畫。

在畫畫的時候,分一分疏密,分一分主次,分一分近景、中景和遠景。把紛繁的景物,提煉概括成一個整體,在有限的空間裏,渲染出情調和氣氛。

1、 欣賞書中的例圖,體會怎樣從平凡景物中去發現美。

2、 學習建議:可以用水粉顏料畫一幅風景寫生,注意畫面的氣氛和色彩相協調。可以用油畫棒,彩色鉛筆等工具材料結合水粉色進行作業。

第4篇

1、物質準備:裁成方形的彩色滌綸紙、畢加索美術作品若干(局部)。

師:今天,我們小朋友可真漂亮,你們想看看自己嗎?老師帶來了一種有趣的“鏡子”,我們來看看自己美不美?

(二)欣賞畢加索作品,體驗誇張、變形的藝術風格。

師:我們的小臉變的真有趣,有一位畫家,叫畢加索,他也喜歡玩變臉遊戲,我們來看看他是怎麼變臉的。

師:畫上的眼睛、鼻子、嘴巴都變成了什麼?(線條、色彩、圖形等)這些臉和我們平常的臉一樣嗎?幼兒講述,教師(真能幹,畫家用線條、圖形、和漂亮的顏色把臉上的五官進行了變化,這樣是作品看起來更有趣,是畫面更美了。)

師:我們也來學學畢加索玩有趣的變臉遊戲好嗎?你想怎麼變臉?

幼兒自主講述,教師重點幫助幼兒瞭解可以運用線條、圖形來變臉。

1、畫出變形的臉,在上面運用線條、圖形和美麗的顏色畫出變化的眼睛、嘴巴、鼻子等。

3、用完的排筆放在顏料盒子的旁邊,以免弄髒顏料。

幼兒作畫,教師隨機指導,鼓勵幼兒大膽進行誇張的.變形,對於幼兒獨特的表現方法給予肯定,幫助能力弱的幼兒學習模仿畫家的作品進行表現。

第5篇

1.通過看看猜猜和印印,大膽嘗試用蔬菜截面進行印畫。

1. 胡蘿蔔、藕、西蘭花等蔬菜,水粉顏料若干,抹布、海綿、顏料盤若干。

一、通過看教師範畫知道秋天許多樹上的葉子變黃了出示課件,幼兒眼前出現一棵“大樹” 提問:小朋友,你們看,這棵樹是夏天的樹還是秋天的樹?你是怎麼看出來的?(這棵樹是秋天的樹,因為它身上有黃色的葉子。) 小結:對了,秋天的大樹葉子都變黃了,果子都成熟了。

1.你們知道嗎?這幅畫老師沒有用筆畫,而是用了一種很特殊的材料!教師出示所用蔬菜(這就是我用到的材料,它們都是蔬菜。)

2.現在請你們來猜一猜,我把這些蔬菜分別變成了秋天大樹的哪個部分?引導幼兒觀察蔬菜的形狀與畫進行比較。(這裏的樹葉是用西蘭花畫出來的等)

3. 你們真聰明,發現了這個祕密!出示課件,教師並將蔬菜反過來讓幼兒看蔬菜截面。

小結:原來我是將各種各樣的蔬菜切開後,沾上顏料印畫出了一幅秋天的大 樹。

⒈師:小朋友們,你覺得這棵大樹神奇嗎?你們也可以做到!讓我們一起用各種蔬菜來印畫秋天的大樹吧。

⒉教師介紹材料:各種蔬菜:蘿蔔,青菜,胡蘿蔔,藕、西蘭花等。

⒊教師示範、講解用蔬菜印章印畫的方法,提醒幼兒需要注意的地方:

①選擇自己喜歡的蔬菜印章,拿住蔬菜印章的上端,在海綿上輕輕壓一壓,然後按到紙上壓一壓,最後將蔬菜寶寶慢慢地移開就印成功了!

②每一組的桌子上都有一張白紙,紙上已經畫好了樹幹,現在請你們一起用蔬菜印章把它打扮成一棵秋天的大樹。你們還可以把小動物蔬菜印章印在大樹下,讓蔬菜印的畫變得更漂亮!

③每一組桌子上還有一塊抹布,這塊抹布是用來做什麼的呢?(擦染上顏料的小手)

④摸過蔬菜的手不要去碰自己和好朋友的臉,因為有些蔬菜的`汁會讓你覺得很不舒服,所以摸過蔬菜的手不要碰自己和好朋友。

教師幫助幼兒展示作品,鼓勵幼兒互相觀摩和交流作品。 小結:蔬菜的本領真大,不僅能給我們的身體提供營養和能量,還能讓我們畫出那麼漂亮的畫來。讓我們一起和他們做好朋友好不好?

第6篇

提到過春節,使人們興奮不已,大家用各種各樣的方式來慶祝新年的到來,貼春聯、放鞭炮、過燈籠是必不可少的慶祝方式,而在孩子眼裏燈籠是每年最吉祥的玩具,聽老人説過在農村正月十五打着燈籠在家裏每個地方照一照,來年家裏平平安安、順順利利、完了之後與小夥伴們把燈籠碰一下讓燈籠着起來、這意味着日子紅紅火火,再加上語言書上又一篇古詩也講的是春節所做的事情提燈籠放鞭炮,在生活中孩子也經歷過。是這個古史和課程內容讓我產生了這樣一個想法讓孩子自己也來製作燈籠。手工課的單一使我想讓孩子在不一樣的環境與思想下來完成,想到這裏所以藉助節日的氣氛來邀請家長和孩子一起完成不一樣手工燈籠製作的體驗。

在活動開始時先讓孩子們聽《喜洋洋》這首音樂,讓他們聽完這首音樂説出自己的感受想法,有的小朋友就説出了像過年,跟着孩子的話就引出了過年人們要做的事情導入燈籠。

燈籠在我們生活中也很常見,那麼我問小朋友"你們都見過什麼樣的燈籠",孩子都很興奮説了很多有圓形的.、長方形的還有好多動物形狀、還有帶電池的燈籠。再接着我出示了許多漂亮燈籠的圖案讓他們來欣賞小朋友都發出一陣陣讚歎聲,欣賞完我問他們"你看到的燈籠有什麼形狀、什麼圖案"孩子的記憶力也很好回答了好多。

接着出示了製作好的燈籠讓孩子來欣賞觀察,"燈籠上面都用了哪些材料"孩子觀察的很細心。孩子對材料很感興趣迫不及待的想製作。在製作中家長和孩子花樣也很多配合着柔和的音樂都很用心經過半個小時的製作燈籠終於完成了非常漂亮,特別是趙軒懿小朋友的燈籠非常有特色。孩子提着自己的燈籠和家長手拉手伴隨着音樂走了一段t台秀,把本節課程推向了高潮,最後我們的王園長向孩子們頒發了巧手寶寶獎並和家長進行了合影留念,讓孩子們記住這快樂地時刻。

在本案例中,教師根據幼兒的興趣點盒繪畫心理髮展水平選擇了幼兒喜歡的挑戰難度適宜的美術活動,為了達到家園共育培養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感情,特此以親子活動完成本節課程內容,家長和孩子都非常積極。

為了能使幼兒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教師選用了立體畫來展現,活動材料準備也很豐富,在通過欣賞不同形狀、不同圖案的燈籠來刺激幼兒的視覺,激發他們的想象力運用不同材料構造出自己的燈籠,幼兒很感興趣迫不及待的想製作。

大班孩子這個年齡階段,繪畫能力的發展已經進入,他們對錶現自己的經驗、情感、和想象有明確的目的,能用簡單的線條、圖案、形狀表象越來越多的事物。然家長和孩子配合也很默契,想法很豐富構造出來的燈籠千姿百態,幼兒和家長用自己喜歡的美術方式將想法表現出來對自己的繪畫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通過本次活動我深刻體會到美術是孩子的第二語言。八他們想説,想做和想法用美術用畫筆表現的淋漓盡致。

第7篇

通過觀察、擺放感知物體的遠近關係,並能嘗試用水粉表現陽光下的樹林,初步積累寫生經驗。

2.深綠、淺綠、黃色、橘黃、咖啡、黑色皺紙碎片。

(1)師:這裏有許多樹,請你們來擺擺看,哪些放在前面,哪些放在後面,為什麼?

(3)師總結:近的'樹葉子清晰放在前面,遠的樹模糊放在後面。

(1)師:樹有哪些顏色?(幼兒邊回答,教師邊出示皺紙。)這麼多顏色呀,那麼我們先用皺紙來試試看,做一幅陽光下的樹林。

邊撒邊小結:近的樹顏色對比強烈、筆觸小,遠的樹顏色相近、筆觸大。

師:你想畫哪些樹?哪些在前,哪些在後?還有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