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7.79K

《萬曆十五年》這本書一直深受大家的喜愛,所以在讀完之後,都有寫一篇讀後感來記錄下嗎?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萬曆十五年》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的參閲。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範文1

這是美籍華人學者黃仁宇寫的一本好書,1979年首先在美國出版,並多次重印。我是在閲讀了王小波的“不新的《萬曆十五年》”一文後,才上網購得此書閲讀的。在讀書中,通過書裏提到的文章和人,再去找自己有興趣的書來讀,這種是我自稱為“順藤摸瓜”讀書法。由於這個讀書法,我最近重點購買了一些“讀書筆記”類的書籍來閲讀。

《萬曆十五年》是一本歷史學範疇的書。在我的讀書目錄裏,應該是文(文學)、史(歷史)、哲(哲學)三類為主。在閲讀一個人的著作前,最好先閲讀他的傳記或者簡介,這樣,才會對作者寫作的立場、背景、動因等有一個初步的瞭解,有利於自己對作品的理解。這個也是我自稱為“摸清背景”的第二個讀書法。由於這第二個讀書法,我也購買了比較多的人物傳記來閲讀。

通過讀書,我要建立起自己的讀書方法和閲讀書目體系。

再來談談《萬曆十五年》這本書吧。全書以萬曆十五年(公元1587年)為歷史時間的橫斷面,然後講述了與這個橫斷面有關的六個人物――一個皇帝(萬曆)、兩任元輔大學士(張居正、申時行)、一個模範官僚(海瑞)、一個傑出孤獨的將領(戚繼光)、一個自相沖突的哲學家李贄。最後,從作者的大歷史觀得出結論:1587年,即萬曆十五年,表面上無事可記,然而四海昇平的表面之下,千年帝國崩潰的隱患早已埋下,所以,書中所述的人物都是悲劇性結局(皇帝也不例外),故萬曆十五年的歷史,也是失敗的歷史!

讀了這本書後,引發了我的另一個思考,就是我們現在一再提的“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究竟我們民族歷史那個階段、那種機制值得我們驕傲,更值得我們在當今列強環伺的國際形勢下提出“復興”的口號?如果説中國的漢唐盛世值得我們後人“復興”,那麼,萬曆十五年的悲劇,不是由漢唐而來的嗎?

希望通過閲讀更多的歷史書籍和做歷史的思考,能對以上問題做出解答。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範文2

最初對這個書感興趣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作者黃仁宇的傳奇人生,我是贊同人生要有不同體驗的。所以一個當過軍人的學者,一個顛沛流離遠走異國的歷史學家,這本身對我就是有吸引力的;二是因為評論説這個書和我們以往看待歷史的視角不一樣啦,研究的很深入啦什麼的。能從和我不一樣的角度看問題,這一點也是很吸引我的。

我對這個書最大的感受,還是從吳曉波的激盪三十年中看到的,吳曉波説,只有通過細節式的歷史素描,才可能讓時空還原到它應有的錯綜複雜和莫測之中,讓人的智慧光芒和美麗,以及他的自私愚昧和錯誤,被日後的人們認真地記錄和閲讀。(説實話,我認為對於離我們遠的歷史,我們需要更多的細節,因為抽離和宏觀天然就多。但是對於激盪三十年這樣的書,僅僅才過去三十多年,當事人都還在,這種時候細節就顯的不是很重要,而超越時間和空間的視野和宏觀上對歷史規律的把握才是最難得的,在這一點上我有些苛求了。)

黃仁宇對於歷史細節的把握源於他對歷史第一手資料的潛心研究,這種態度在現在浮躁的年代越來越少了,雖然我們並不是一代人。這個書語言平實生動,並沒有晦澀之處,所以一般人都看的明白。但是其中所表現的邏輯卻不像他的語言那麼簡單。我讀歷史也不算少了,但是我對這個書最多明白了六成。如何去認識歷史,怎麼去認識歷史,這個東西我現在也還不知道,但黃仁宇給了我們不一樣的感覺,讓我們覺得這樣也可以啊。我覺得這個書是紮實的,也是有趣的。

三國演義的第一句是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從此定下了三國的基調。萬曆十五年的開頭,也定了這本書的基調,就是大風起於青萍之末。這種從事情的微小發端,從而進一步能預見到後來的演變,這就是讀史明智的緣由,這也是基於對長期歷史演變的深刻理解而提煉出的歷史性規律認識。讀歷史的確是明智啊。

萬曆當皇帝其實挺失敗的,想做的事情一件沒做成,不想做的事情卻得天天做。隨着年齡的增長當皇帝的日子久了,增加的也僅僅是不做不想做的事,想做的依然做不了。這也是因為當時的政治氣候決定的,文人集團過於勢大,程朱理學深入人心,那個時候什麼最大,不是皇帝,是禮法是制度,任何人都逾越不得。

張居正有多優秀自不待言,但是生前如此風光,死後卻如此蕭索,這其中到底是為什麼呢,我得不出可以一句話總結的原因。但是我想到了俾斯麥,他在位時縱橫捭闔合縱連橫,讓德意志始終處於最主動的外交地位。但他一退休,他的那套體系土崩瓦解,德國從此走上了另一條道路,由此導致了一戰。這麼優秀的人,為什麼不能建立一套長久的體制和政策或者在政治體制中找到合適的接班人呢,總是政治過渡的這麼不順暢。以儒家的觀點就是沒有以德服人,還是不夠優秀的。

反觀申時行,不似張居正那般鋒芒畢露一手遮天,但申時行是懂得進退為人為官之道的。他們最大的差別不在能力上,在為人之道上。我其實最佩服的是汾陽王郭子儀了,那是幾千年中國歷史人物的典範啊。

還有兩個人的對比很有意思,就是海瑞和戚繼光,雖然他們是一文一武毫無關聯。我想對比的其實是海瑞的不合實際和戚繼光的實事求是。海瑞和社會政治現實格格不入,我們可以敬服海瑞的高潔,但我仍質疑海瑞的做法對社會有什麼積極作用。而戚繼光呢,在明朝軍制如何落後的情況下,充分的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現實,從不做不可能做成事情,不空想做實事。明朝有此名將,軍事上卻難有進取,不得不説,中華歷來被外地入侵都是內部不團結的時候。武將有好下場的比例比文臣少啊,看來還是得讀書啊。

至於李贄,我沒什麼想説的,以前小時候看到李贄估計會説一些膚淺之言,但是這次看了之後,我卻不敢説什麼了,以後看了他的書或者有更深刻的瞭解再説吧。

這個書挺好的,以後有機會還要重讀。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範文3

讀《萬曆十五年》,讓我這個本沒有歷史觀的人耳目一新,腦洞大開。作為“一本老的好書”,成功地幫我釋放了仇恨,對那些刻板乏味的“新的爛書”——歷史教科書的仇恨。恰好前幾天還和朋友發牢騷:我們學習歷史的過程其實並沒有幫助我們形成歷史觀,歷史課本用千篇一律的套路式手法麻痺了我們的神經,遮蔽了我們的視野,當然也怪自己不求甚解。

黃仁宇的《萬》的開篇和敍述方式在我看來具有《百年孤獨》之於小説寫法的魅力。將歷史抽絲剝繭,娓娓道來,活生生的一個個歷史人物躍然紙上。沒有讀過類似的書,會讓人產生時空錯覺,那些細緻入微的描寫:萬曆皇帝的無奈和任性;海瑞、戚繼光從政治軍的理念;張居政的成與敗……拉近了我們與歷史人物的距離,閲讀感覺上像小説一樣容易上手。

可惜黃先生的大歷史觀:歷史上表面看來極易忽視的事件(這正是我們的教科書所幹的事),表面看來雖似末端小節,但實質上卻是以前發生大事的癥結,也是將在以後掀起波瀾的機緣。由於我知識的匱乏和認識的片斷性,所以無法融會貫通。甚至還有一些不同與作者的看法。

他寫作本書的落腳點是,當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個人行動全憑儒家簡單粗淺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創造性,則其社會發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無法補助技術之不及。我反倒認為,在我們沒有更加系統、科學、完善和有效的制度之前,不妨放低身段,用好這幾千年的精華。當今的很多組織追求的高、大、上,實際上是空中樓閣,遠遠沒有中庸的申時行來的實在。當然,這一點都不會影響我對這本書的好感和認同。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範文4

淺讀《萬曆十五年》,只覺得看到了一條鏽跡斑斑的長鏈,每一個人都是其中一鏈,就連皇帝也未能倖免。書中代表性的人物也僅僅是其中較出眾一環,僅僅如此,他們無法做出任何改變,任何變動的意圖都會引起其他鏈條的劇烈抽動而導致失敗。因此,他們只能靜靜感受長鏈的湧動,目送着它的氧化。

在其中,萬曆皇帝尤使我感到悲哀。

從小便被浸潤在儒家文化之中,萬曆一直都在被教育着要成為一名優秀的皇帝,而皇帝的一舉一動都要符合道德規範,這個國家的制度也是由道德堆砌而成的,任何政事一有違道德便會引起言官們自持道德來批評上諫。這也許就是一切悲劇的根源。

經歷過了對張居正的清算、立儲風波等等,萬曆似乎也認清了帝國政府的原則,認清了一個皇帝真的職能,明朝文官幾百年形成的傳統使他成了一個帝國延續的象徵,只是一個被供奉在神壇上的像,可以對他上香彙報,卻絕不能讓他走下神壇干預各個事務,倫理道德的重壓讓他壓抑,讓他寂寞,他想反抗,可從小被灌輸的理念,讓他無法像正德一樣叛逆得成為一個“昏君”,因此他選擇了消極怠工來對抗。也許起初只是一種報復,而後便漸漸演變成了一種厭倦,。但造化弄人,他的“無為而治”竟延續瞭如此之久,貫穿了整個王朝的餘暉,也使其沒入了無際的深淵。

或許在歷史上,他是個昏君,對於官員們,他只是一個必要又不需要的存在,但切身地去看,他只是一個山窮水盡的制度的犧牲品,他只是高牆前面一個脆弱的雞蛋。

制度,一個個王朝依靠它,從初生到風華正茂,制度的完善,卻也在越來越腐朽的進程之中,令王朝從風華正茂到走投無路,進而崩潰。而這王朝的末世皇帝,只有被這制度絞殺的份。制度塑造了一代人,卻又毀滅了一代人。歷史也便在制度一代代輪迴之中默默前行。

數百年後的我回望,只感到一種無奈,為人與制度的不相容,為人抗爭的無果。

歷史用寥寥幾筆記下了那些孤獨的站在頂端的人們,功過了然,卻遺忘了他們面前的種種。泛黃的紙張愚弄,欺騙了多少人?權力背後是如此落寞蒼涼,這又誰人能懂?

人,不過是制度下的產物。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範文5

公元1587年,無關緊要的一年。

這一年便是萬曆十五年,一個不能再平淡的一年,。其中發生的一些零星瑣事,卻充分體現了明代制度的弊端,卻是之前的大事所影響的產物,卻為之後的腥風血雨做了“鋪墊”卻為整個大明王朝的覆滅埋下了禍根。合上書,腦海裏翻湧的無不是一個徹徹底底的悲劇,一曲西風落葉的哀歌。

君悲。萬曆皇帝的一生充滿了戲劇性。年方十歲便登基做了皇帝,瘦小的肩膀承擔着的是一整個國家的責任與希望。年幼的他然而絲毫不畏懼,反而小小年紀便有了鴻鵠之志,渴望“萬曆中興”,能夠像先人一樣成為一代明君,滿懷希望,積極向上。向老師苦讀四書五經,向太后學習做人之道,向臣子學習治國之道。一旁還有忠臣張居正的輔佐與大伴馮保的指導,一切都是那麼井然有序,欣欣向榮。可背後危機的種子卻悄然發芽。萬曆皇帝做任何事情都要經歷繁章縟節,作為一國之君權利卻集中於文官集團,一天三次上朝令他身心疲憊,自己彷彿只是一個象徵,所做的事情彷彿早已被安排好,不可逾越。之後的張居正風波讓他徹底失去了對他人的信任,立嗣事件又使他感到了“道德綁架”,一個年輕氣盛的小夥子就這樣一步步走向沉淪,走向沒落,開始沉迷酒色,不理朝政,長達二十八年未上朝,成為漫漫歷史長河中的又一代昏君。這不是萬曆皇帝的錯,而是以儒家文化,四書五經為道德標準來治國的必然結果。

臣悲。最能體現出的便是他——張居正。一生勤勤懇懇,鞠躬盡瘁,在小皇帝十歲登基時便開始一心教導他,幫他請全國最好的.老師,教會他怎樣為人處事,怎樣治理國家。同時,又要主持朝政,輔助年幼的皇帝管理天下,批閲奏章,還要調節宮內外的勾心鬥角與種種矛盾。縱使他有時為了私利會徇私枉法,也是那個時代的人之常情,他的功是遠遠大於過的。可是世態炎涼,一羣文官集團的臣民開始彈劾他,與他爭鋒相對,使原本對他充滿無限敬意的萬曆皇帝都開始懷疑他,以至於死後他的所有財產收的收,搶的搶;後代們死的死,傷的傷;一切與他有關係的人,免職的免職,流放的流放。嗟乎!一代忠臣,因為制度的弊端,宮內上下的勾心鬥角,朝廷的朽敗,竟落到了這個地步,。

百姓悲。如果説君臣還有金錢、權利的支配,而能在悲中得到稍許的慰藉,那百姓就是徹徹底底的悲哀了。他們無權無勢,能中舉做官的人也是寥寥無幾,更多的人選擇的是守着不屬於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耕作一輩子。不富裕,但也能混個温飽,與世無爭。但是當朝混亂,貪官肆虐,苛捐雜税,為了“油水”,,欺壓百姓,以至於民不聊生,民窮財盡,滿目瘡痍。本朝的制度與“以民為本”

的治國理念形同陌路,江山終將易主。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一曲無關緊要的哀歌唱罷,曲終人散,才是悲劇的開頭。